📖 ZKIZ Archives


那一天我哭了……Gogoro創辦人獨家告白


2015-12-14 TCW

在台灣飽受負評的電動機車,卻在歐洲大受歡迎

他的產品曾被批太貴,卻能前後募資60億,寫下台灣硬體新創公司紀錄;今年,他前進巴黎氣候峰會談台灣經驗,明年,他的車要騎進荷蘭。

十二月八日,巴黎氣候高峰會,永續創新論壇(Sustainable Innovation Forum)上,來自全球五十個國家、超過七百五十位代表群聚,其中一位來自台灣的代表,站在歐洲各國官員面前侃侃而談台灣經驗。他,是Gogoro創辦 人、睿能創意執行長陸學森。

一個月前,這家成立四年的公司剛完成第二輪融資,獲得行政院國發基金、日本松下集團及大股東尹衍樑等,一億三千二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十三億元)的金額,讓它的估值超過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二億元),創下台灣本土硬體新創公司的最高紀錄。

「他們賣的不只是電動機車,而是打造一個足以改變整個城市生態的系統。」負責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計畫的首席技術長貝榮(Ger Baron)說,Ggoro做到的事,全荷蘭沒有一家公司做得到。

這位在國際舞台上風光無限,成功融合科技、創新與環保的天才設計師,六個月前在其公布價格與銷售方案後,在台灣的負面評價幾乎一面倒,更被網友罵到臭頭。 Gogoro開賣第一個月銷售量約四百輛,比預期少了六成,最後灰頭土臉的推出六萬元的低價版產品搶市後,銷售量才逐漸回升。

總部專訪爆料降價內幕體認「不是東西做好,人家就埋單」陸學森啟程前往巴黎當天,在桃園龜山總部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一口氣暢談了五個多小時,就連視為是最高機密、內部員工都無法隨意進出的生產工廠,也首度對我們公開。

令人跌破眼鏡的是,陸學森開口談的第一件事竟是:「那一天,我在所有人面前痛哭!」

時間拉回到九月底,一場內部檢討會。五位來自潤泰集團的高階主管,在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指示下,要協助Gogoro挽救糟到谷底的形象與慘不忍睹的銷售。

氣氛越談越凝重,其中一位終於忍不住,指著陸學森的鼻子說:「你定這種價格,有沒有尊重消費者?」「說到底,你就是greedy(貪心)!」

「greedy」這個字仿彿一把刀,刺入陸學森的心底。在那一刻,他的滿腹委屈隨著哭聲,像火山一樣爆開:「我放了我全部的生命進來,要做一個很好很好的 東西,你不知道我用了多少心血,做出多高品質的東西!」他像個大男孩一樣,邊講邊哭,花了一個小時,潰堤的情緒才平復下來(詳第六十四頁)。然而,也就是 一個直言不諱、一個掏心掏肺,讓陸學森終於放下所有的自尊與驕傲,重新檢視創業初哀,認知到「不是把東西做好,別人就一定會埋單」的現實。當天晚上,他做 出了降價的決定。

從削鉛筆小弟做到創意總監為了創新,甘願放棄高薪跳槽出生在香港,十三歲隨著父母移民美國華盛頓州,在大學主修家具設計的陸學森,剛出社會時並不被看好,找了七、八家公司都碰壁,最後只能從一個設計師的助理小弟幹起,第一份工作是「削鉛筆」.

「兩塊八毛錢一個小時,一天削四個小時,削到手都長繭了,一週也不過賺十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元),」陸學森回憶。

雖然錢少又辛苦,但為了能做熱愛的設計工作,他咬牙堅持下去。

後來他輾轉進入耐吉(Nike)高爾夫球部門,幫初出茅廬的老虎伍茲量身打造個人品牌,才華與光芒逐漸展現,一路做到創意總監。不到三十歲就坐上大位,照 理說應該志得意滿,但他卻在前途最光明的時候,離開耐吉,選擇去微軟重新開始。「我就是看到有個叫作網路的東西,我想它會改變全世界,我一定要參與,所以 就去了,」陸學森回憶。

當時他在微軟的朋友對他說,你沒有理工背景,來微軟得從基層幹起,待在耐吉大有前途,還是不要來比較好。第二天,陸學森就決定辭職,斷絕所有後路,大幅減薪去了微軟,還被分配到全公司最冷門偏僻的硬體設計部門。

雖然在冷衙門,但他在職場上要挑戰的老闆,正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

在那個軟體當道的年代,沒有人看好遊戲機產業,陸學森卻認為「這是未來家庭的控制中心。」

做Xboox,大膽向蓋茲要十億美元

「做出產品給人看,資源就會上門」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他在沒資源的狀況下,大膽去敲蓋茲的門,一開口就要十億美元的研發費用。他的朋友說:「你瘋 了嗎?能拿到一百萬美元就要偷笑了啦!」但陸學森硬是在工作室裡用鋁片親手刨磨出第一代Xboox的原型,成功說服了蓋茲,最後他拿到的金額超過十億美 元。

「我在微軟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presentation is everything (表達決定一切),」陸學森說。這是他學習創業的第一堂課:只要能把產品做出來給人家看,資源就會自動送上門,這也是他為什麼不惜成本也要打造出一台電動機車的原因。

但他也不是沒有失敗過。蘋果推出第一代iPod,他大為震撼,「這玩意能播放音樂,還能儲存檔案,將來一定會取代P C!」第一時間拿到蓋茲面前,沒想到蓋茲只瞄了一眼,就從一張長五公尺的大會議桌另一端丟回去給他說:「我知道,Steve(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上禮拜五 有拿給我看過,這玩意不會成功的。」陸學森不死心,他看著蓋茲說:Bill,

you are wrong!(你錯了)」當時微軟有

三萬八千個員工,除了鮑爾默(Stcve

Ballmer)等親信之外,他是極少數敢當面

跟蓋茲嗆聲的人。

學iPod,產品失敗卻悟出道理

「時機等於市場,決定你的生死」

接下來兩年,他利用下班時間,與一位從蘋果離職的工程師合作,以iPod為原型,做出一台四吋的行動電腦GoPC,但續航力只有一小時,且電池會熱到發 燙,根本無法放在口袋裡,最後不得不以失敗告終。GoPC的失敗,讓他學到第二堂課:timing(時機)的重要性。「timing就等於市場,不管你技 術再好、團隊再強,只要市場沒有準備好,就決定你的生死。」陸學森說,他原本規畫,二〇一七年才要讓Gogoro的電動機車問世,但市場比他預期的發展更 快,於是提前兩年推出。

從耐吉、微軟、宏達電到自己創業,陸學森想的一直是如何改變世界的題目。當年他挑戰的是比爾.蓋茲,如今他的對手是整個傳統的汽油車產業。他打造 Gogoro最終的目的不是賣出多少台車,而是創造一個新的生態系統,改變當前能源使用方是(詳第六十七頁)。只是他這次挑戰的難度更大,大到最講究環保 的歐盟也都沒人想過這個可能性。

由阿姆斯特丹副市長領軍的參訪團來台訪問時,原本只是路過Gogoro的信義店隨意參觀,發現這套系統正符合歐盟的智慧城市概念,因而透過管道找上陸學 森,見面第三次就敲定合作。明年將在阿姆斯符丹建立二十四個換電站,成為Gogoro第一個進軍的歐洲城市,更極力遊說Gogoro比照特斯拉模式,在海 灣旁邊設立電動機車工廠。

在米蘭機車展吸睛

歐各國「追求者」爭相邀它進駐兩個月前,同樣的Gogoro信義旗艦店,曾在法國企業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以布袋戲行銷台灣,而在網路上暴紅的前駐法特任大使 呂慶龍,走過這裡,他發現Gogoro的模式非常適合歐洲。在呂慶龍的介紹下,Gogoro把發展重點朝歐洲前進,而他們的提案,竟然能在兩個月內擠進已 經排定好議程的巴黎氣候高峰會。

十一月十九日,陸學森帶著Gogoro的產品去義大利米蘭參加國際機車展後,不只阿姆斯特丹,瑞士蘇黎世、西班牙巴塞隆納、義大利米蘭等歐洲城市,都爭相 邀請Gogoro進駐。面對這麼多「追求者」,今年九月甫加入Gogoro的營運長雷憶瑜,只能親自一一回信,「我三個月內飛了八個國家,寫了一百多封 信,」曾任宏達電法務長的她扳著手指頭算著。我問陸學森,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前進歐洲,而是選擇台灣做首發地?

「台灣的消費者很精打細算,如果我能在這裡存活,就代表我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生存,」陸學森說:「做事要挑辛苦的做,做好容易的事,不會成功的。」

我再追問:「你沒有想過萬一錢燒光了,事業沒做起來,該怎麼辦?」

他低下頭,想了兩秒:「我永遠倚賴我的創造力。如果這樣不work,就去群眾募資啊,跟銀行借錢啊!」「錢從來不會阻礙我,topic(主題)才是重點。只要topic是改變世界,我會想各種方式解決。」

Gogoro台灣近年來最受注目、也是最飽受批評的新創公司,但勇於認錯的陸學森證明了,當你有心想要完成一件事,而且願意面對自己,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就是他,罵哭陸學森

能一句話就把陸學森弄到飆淚的人,就是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

陸學森回憶交手經過,笑著說:「我一開始很討厭他,哪有人講話這麼直接,都不用修飾的?這樣以後怎麼當朋友?」「可是他把我裡面的core(核心初衷)帶出來,後來發現他對事不對人,就很喜歡他了。」

沒想到陸學森在採訪時一開口就說這件事,坐在一旁的徐一鳴只能苦笑。

當年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投資安泰人壽,找來徐一鳴操刀一系列死神廣告,讓安泰人壽形象竄升至外商第一品牌,這個戰功讓他成了尹衍樑最信任的行銷大將。

為了尹衍樑交代的這個救火隊任務,徐一鳴到Gogoro擔任顧問,每週上班三天,連他兒子十一月在美國結婚、全家難得旅行只能暫擱一旁。沙場打滾二十多 年,徐一鳴一眼看出Gogoro從產品定價到行銷策略都有問題。向來快人快語的他,第一次與陸學森見面,不到五分鐘就說他「greedy」(貪心)。

「賣東西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要讓消費者開心involve(參與)進來,」徐一鳴說:「我向來尊重市場,市場是老師,碰到不乖的學生(指Gogoro), 會比較殘忍。」徐一鳴沒想到這一罵,不只讓陸學森痛哭,也扭轉了整個局面。他幫Gogoro操刀十月一日降價記者會的主題與廣告,自此銷量逐漸攀升,在媒 體上的評價也漸趨正面。

天才設計師身邊多了一位行銷悍將,Gogoro會從此一帆風順嗎?「第一步走錯,後面要辛苦很久。本來五年可以成功,恐怕現在要多好幾年,」徐一鳴說,Gogoro的挑戰,現在才要開始。

(文.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87

《花花公子》創辦人的最後一「脫」



2015-10-26  TCW

成人雜誌《花花公子》(Playboy)日前宣布,自明年三月以後內頁將不再放裸女圖。今年已近九十歲的該雜誌創辦人海夫納(Hugh Hefner),或許沒料到今天須放棄他賴以起家的根本。

海夫納自幼聰明,高中時測其智商達一百五十二,曾是二戰退伍老兵的他,退役後當過記者,因要求五美元加薪未果憤而辭職。後來二十七歲的他向四十多個投資人募款八千美元——包括他母親的一千美元,欲自辦一本雜誌。

原先取名《公鹿派對》(Stag Party),不過和當時一本雜誌名字雷同,友人建議海夫納改用他老家芝加哥一家倒閉的汽車公司名字,這就是《花花公子》的由來。

但這本一九五三年十二月的創刊號,封面沒有日期,因為海夫納自己也不確定是否有下一期。不過這本當時售價五十美分的雜誌,最後大賣超過五萬本,這要歸功於雜誌封面及內頁瑪麗蓮.夢露的性咸照。

事實上夢露沒有專門為《花花公子》拍裸照,當時她的照片,是海夫納向一家月曆製造商買來的。《花花公子》創刊號稱夢露為「本月甜心」,這就是後來該雜誌每個月「玩伴女郎」的前身。如今創刊號在拍賣網站售價超過三千美元。

海夫納一開始就決定以裸女吸引男性讀者,他在創刊號裡寫道:「我們不是閤家觀賞的雜誌。如果你是某人的姊妹、妻子或岳母,不小心錯拿這本雜誌,請把它轉給 妳身邊的男人,然後回去當妳的家庭主婦。」後來《花花公子》蒸蒸 日上,一九七二年十一月號創下賣出逾七百萬本的最輝煌紀錄,還曾在紐約證交所上市。《花花公子》的成功讓海夫納縱情聲色。和元配離婚後,海夫納的兩任妻子 都出身自玩伴女郎,三年前他三度結婚,新娘小他整整六十歲。

不過隨著同樣標榜情色的《閣樓》 (Penthouse)雜誌等對手出現,加上近年來網路情色訊息近乎免費,都議《花花公子》漸走下坡。目前該雜誌一年銷量剩八十萬本,去年虧損三百萬美 元。因此《花花公子》也在轉型:除了裸女圖,內文亦開始介紹流行服飾、飲食、體育,以及名人專訪、新聞評論。

這次《花花公子》宣布不再有裸女,和媒體大亨梅鐸的英國八卦報紙《太陽報》(The Sun》,放棄以情色吸眼球的先例類似。《花花公子》表示,今後沒有裸女圖,讀者們就可大方的說,他們是為閱讀文章而不是為裸女而買。不過少了裸女,只靠 女性作家主持的性愛文字專欄,是否足叢讓《花花公子》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這將是目前仍身兼總編輯的海夫納最大挑戰。

文.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77

傳阿里正洽談收購由金庸創辦的香港《明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7/153311.shtml

導讀 :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道稱,阿里巴巴從7月份就已經開始洽談收購香港《明報》,洽談目前還在進行中。

i黑馬訊12月17日消息,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道稱,阿里巴巴從7月份就已經開始洽談收購香港《明報》,洽談目前還在進行中。12月早些時候,阿里巴巴同意以2.66億美元收購南華早報。

外媒稱,一個可直接獲取交易談判信息的人士透露了阿里巴巴正與《明報》談判的消息,該人士透露《明報》很可能成為繼《南華早報》之後又一份被阿里巴巴購買的香港報紙,但“交易有可能需要耗費數月才能完成”。

據稱,雙方達成收購交易,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另外收購金額等消息,目前尚不詳。

資料顯示,《明報》誕生於1959年,創辦人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和他的中學同學沈寶新。

《明報》曾幾次更換東家,目前的東家是馬來西亞從事木材生意的富豪張曉卿。《明報》目前在香港仍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尤其是受到一些知識界人士的喜愛。

和《南華早報》不同,《明報》是中文報紙,除了香港地區之外,也在加拿大印刷發行。由於兩家報紙的受眾並不相同,因此收購《南華早報》和收購《明報》在交易上並不沖突。

在收購《南華早報》之前,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在中國內地進行了廣泛的媒體資產收購,其入股了“第一財經”等媒體,另外也是社交網絡媒體新浪微博的大股東之一。最近業內頻繁有消息稱,阿里巴巴將會繼續收購剩余股份,將“新浪微博”轉為全資控股子公司。

迄今為止,包括馬雲個人和阿里巴巴集團在內,其一共入股了國內25家媒體及內容公司,他們在媒體界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擴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514

The North Face創辦人湯金斯只為夢想而活 稱霸全球戶外品牌的反骨冒險王

2015-12-28  TCW

一生從未停止探索的湯金斯,日前死於泛舟意外。他生於夢想、死於夢想,度過七十二年堪稱最幸福的人生。

在《富比世》(Forbes)雜誌剛出爐、二○一六年最酷十四大景點中,位置最偏遠、人煙最稀少的莫過於智利、阿根廷邊界的「巴塔哥尼亞保留區」;「只要去過都可以自稱為『先鋒』,」《富比世》寫道,「因為放眼望去絕對看不到人。」

巴塔哥尼亞高原有「世界的盡頭」之稱,在「盡頭的盡頭」,暗藏全世界最大的私人國家公園Pumalin Park。

「私人國家公園」聽來奇怪——國家公園是私人的?

意思是,「有人」買下這片土地,再掏腰包復育生態,最後無償捐給在地政府做為國家公園。他就是甫於十二月八日因泛舟意外過世、全球最大戶外用品品牌之一The North Face,和休閒品牌Esprit創辦人湯金斯(Douglas Tompkins)。

十二月五日,七十二歲的湯金斯到有「風暴之湖」之稱的智利第一大湖卡列拉將軍湖,進行五天四夜的泛舟。突如其來的風浪,讓湯金斯被獨木舟覆頂又找不到物件攀附,最後在攝氏四度的湖水中待超過一小時、失溫而死。

「我爸玩飛機、爬過世界各大山,」湯金斯的女兒夏天說,「最後競死於一趟休閒旅行,讓我們頗為吃驚。」這種平靜的死法,對照湯金斯七十二年來的反骨人生,極不搭調。

17歲退學、21歲創業

他始終堅持「做喜歡的事」

湯金斯十二歲便會攀岩,國中就讀印第安森林學校時開始滑雪和爬山,因為不適應普通高中而遭退學;十七歲離開學校後,先玩三年戶外運動,就再也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

「我爸媽教我唯有做喜歡的事,才會做得更好、得到更多滿足和樂趣,」湯金斯說,「如果你發現自己上錯船,記得快點下船。」

離開學校的湯金斯,二十一歲成立了The North Face,他憑登山經驗,靠郵購和少量零售販賣自己設計的登山和露營器材。其中最經典的是,他以兩根弧形的交叉支柱結構,取代傳統帳棚中間的支柱,創造帳棚更大的空間,蔚為流行。

正常人看到事業起飛,理應趁勝追擊,但他不是正常人。

25歲賣公司、26歲當總監

龜毛到「廁所衛生紙都管」

二十五歲時,他賣掉了全部股份,所得資金多數交給老婆創業(即日後的Esprit》,自己拿了少部分,和三個朋友到智利和阿根廷邊界攀登巴塔哥尼亞南端冰原區的菲茲羅伊峰,費時半年、以全新路徑登頂,成為第一組登頂的美國人。

「登頂那天是耶誕節,我們揹著超過五十公斤的背包,回頭看著山,」湯金斯在日誌上寫著,「我們是五條像狗一樣累斃的登山迷,滿足的舔著餐盤,咧嘴笑著大喊:『我們做到了!我們做到了!』」

「這段旅程,決定了我們接下來的人生,」登山者之一的邱伊納德(Yvon Chouinard)說。下山隔年,邱伊納德就創辦了美國第一個捐出營業額一%做環保的綠色企業——戶外用品巴塔哥尼亞(Patagonia);而對湯金 斯的影響是,巴塔哥尼亞成為他下半生的命運。

冒險過後,湯金斯務實的回頭賺錢。二十六歲回到與老婆創辦的Esprit,以舊金山公寓當企業總部,自訂職稱為「形象總監」(LmageDirector),負責品牌形象主題、裝潢和型錄。

經常與大自然搏鬥,不能有一點閃失,這讓湯金斯在管理上凡事求精求細。一位老員工回顧,湯金斯是典型的「科長型」管理者(micor-manager),小如型錄色差、大到視覺印象,他無法容忍跟他要求的不一樣,而且事必躬親;「連廁所用的衛生紙他都要管。」

湯金斯自己玩攝影,讓他對Esprit的影像細節要求精細。當時它只是郵購品牌,他卻砸重金找為第一代蘋果麥金塔電腦設計Logo的設計師卡沙鐸 (John Casado)和為班尼頓集團(Benetton)拍廣告的托斯卡尼(Oliviero Toscani)操刀,塑造Esprit鮮明的時尚品牌形象。

十年內,Esprit營業額突破一億二千萬美元,但湯金斯越來越空虛,開始蹺班數月去爬山、攀岩和泛舟。最後,他同時處理掉婚姻和財產,把Esprit持股轉賣給前妻與合夥人。

46歲定居智利、買地不怕黑函,砸百億復育雨林

當時四十六歲的他,帶著超過一億五千萬美元,隻身定居在南巴塔哥尼亞,一面反對鮭魚養殖和興建水壩等破壞水文的經濟活動,一面投入溫帶雨林的保護及復育計畫;卻引來上至總統、下王庶民的反對,還有黑函威脅要取他性命。

「巴塔哥尼亞的水和風力資源是智利經濟發展的關鍵。」一位當地人對英國《衛報》說,「一個超級有錢人到這裡買了一大塊地,說你們政府不懂得照顧土地,他要替天行道;我們怎麼嚥得下這口氣?」

「我認為我比智利人和阿根廷人更像當地人、更關心他們的國家,因為我沒有糟蹋他們的土地,反而照顧得更仔細,」湯金斯接受智利當地雜誌《地球島》(Earth Island Journal)訪問時曾說。

二○○○年後,湯金斯發現自己心律不整,他更積極的從事戶外活動,以及加快復育的腳步;湯金斯的一生中,先後投資了三億美元在環保,除了已購入的十二處國家公園預定地,他也與索羅斯、哈佛大學共同投入濕地保育計畫。「他總是怕來不及,」邱伊納德說。

湯金斯在生前最後一次專訪,帶記者走在Pumalin Park裡復育成功的智利柏林問,感慨的說:「人們終將走在這片土地上,你不覺得這比光禿禿的『森林墳墓』漂亮得多嗎?」

湯金斯生於夢想,死於夢想,最後還把他與自然共處的夢想,化為世界遺產,最幸福無憾的人生,莫過於此。

文 單小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15

前光伏巨頭彭小峰創辦的“綠能寶”登陸納斯達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20/153881.shtml

導讀 : SPI綠能寶轉板登陸紐約納斯達克市場,成為2016年首個登上美國資本市場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平臺。

i黑馬訊 1月20日消息,北京時間2016年1月19日晚,SPI綠能寶轉板登陸紐約納斯達克市場,股票交易代碼:SPI,開盤交易價格18.9美元每股。成為2016年首個登上美國資本市場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平臺。

綠能寶是一款基於太陽能產品,以實物融資租賃為商業模式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綠能寶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電子商務,即投資者先在電子商務平臺上購買太陽能電池板等產品;第二個部分則是實物融資租賃,投資者委托綠能寶將自己所購買的太陽能發電板租賃給光伏電站,隨後發電板被安裝在光伏電站發電,並獲得穩定的電費收入,包括售電收入和補貼等。

SPI還推出了網上碳中和售電平臺—“綠電通”及電動汽車充電服務,戰略投資美國著名科技儲能公司Ensync後,2016年初又完成戰略投資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公司—“宜維租車”的交割。

SPI綠能寶董事長彭小峰認為,新能源產業鏈條中還有很多環節需要得到互聯網金融的支持。在實物融資租賃模式得到驗證之後,綠能寶還會不斷開拓更多金融服務領域,例如綠色保理、綠色基金銷售等等。

彭小峰在上市儀式上表示,SPI綠能寶會圍繞綠色電力的發電、儲電、售電和用電等不同環節,提供金融服務和技術服務,構建起綠色能源生態閉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840

寒舍餐旅創辦人 蔡辰洋66年如戲人生 一生熱愛美食古董 竟成翻轉事業契機

2016-01-25  TWM

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辭世,回顧他精彩的一生, 十信事件陷財務危機、靠古董翻身、建立餐飲美食王國,人生轉折充滿傳奇。 十四年前,蔡辰洋率領兩個兒子重新建立起寒舍餐旅王國,背後倚靠的關鍵正是團結與誠信。

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一月十五日因心肌梗塞過世,享壽六十六歲,消息傳出震撼企業界。

提起蔡辰洋,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台灣五星級觀光飯店龍頭,他創辦的寒舍集團旗下擁有喜來登大飯店、寒舍艾美酒店與寒舍艾麗酒店;成立時間雖然不長,卻以美食與藝術建立起同業難以超越的門檻。

蔡辰洋也是真正的美食家,重視生活細節與品味格調,讓他得以在中年之後,憑藉興趣與熱情,在高檔飯店市場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事業王國。

五十歲才跨入飯店經營,蔡辰洋對高檔服務的細節與要求,來自家族從小耳濡目染的養成;「小時候家裡有客人來,剛好傭人不在,母親就教我上茶的順序,要先給 客人、再給主人,但現在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這套。」一三年他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說,有一次他在飯店宴客,服務生第一個上菜給他,之後才給客人,「而且我 那碗魚翅又大又飽滿,先後順序完全顛倒。」後來他把服務細節一個一個從頭教起,才讓喜來登、寒舍艾美的服務到位。

蔡辰洋也是台灣藝術收藏界的名家,在華人圈最知名的收藏團體清翫雅集第九屆理事長、國票證券董事長洪三雄眼中,蔡辰洋是最重情義的兄弟。

蔡辰洋與洪三雄,都是六十六歲,蔡辰洋大洪三雄半歲,他們雖然不是兄弟,卻有著親密如兄弟般的情誼。洪三雄是一路看著蔡辰洋樓起、樓塌,再一起重建高樓的夥伴,他也首度透露蔡辰洋的金融夢。

由於洪的岳父陳土根是昔年協助蔡萬春創辦國泰人壽的左右手,因此在一九八○年代十信案尚未爆發前,蔡辰洋初識洪三雄,就放手由洪三雄協助布局購併台南中小企業銀行(前身為台南區合會,後改制為京城銀行)。

這是當時掌握來來百貨、興來百貨的蔡辰洋,第一次橫跨金融產業。在一九八四年四月,蔡辰洋在台南中小企銀股東會取得約三○%股權,取得三席董事,幕後操刀者即是洪三雄。

跨足金融鎩羽

十信案被銀行逼債

這是洪三雄與蔡辰洋合力打的第一仗,也可以說是台灣地方金融史上,最早開啟的銀行經營權大戰。當蔡辰洋的興來集團終於擁有金融板塊之際,隔年的一九八五年十信案爆發,隨著銀行大抽銀根,合作金庫奉財政部之令查封財產後,蔡辰洋的金融版圖擴張計畫,戛然而止。

也是這時,洪三雄親眼目睹了世態炎涼。「古人云一夜白頭是真的。」洪三雄回憶,十信案爆發前,蔡辰洋原本是一頭烏黑的頭髮,卻在短短幾日間變成白頭。當 時,多家銀行輪番上門抽來來與興來百貨的銀根,一位銀行經理逼著蔡辰洋馬上還二百萬元貸款,當時在場的洪三雄氣不過大吵:「以前是你們求蔡家借錢,幾百、 幾千萬、上億元都好,現在逼人家還二百萬!」最後是洪三雄簽字當這筆貸款的保人,銀行經理才離開。

隨後,蔡辰洋透過洪三雄的牽線,為來來與興來百貨找來買家,讓蔡辰洋、蔡辰威一脈能變現償債。而一度是蔡辰洋事業邁向金融版圖灘頭堡的台南中小企業銀行股票,同樣得變現求售還債,其中一部分,最後由洪三雄借錢吞下。

珠寶、古董收藏

意外成為復出資本

當十信風暴逐漸平息,一九八六年蔡辰洋決定復出,透過積存下來的印石、紫檀與黃花梨家具、珠寶開設寒舍古董藝術中心,即邀請洪三雄出面擔任董事長。而洪三 雄當年以每股十八元購下的台南中小企業銀行股票,在之後景氣回溫股價大漲的台股狂飆年代,以每股七十五元到一百元出脫,「他是我生命的貴人之一。」「辰洋 當年居然這麼信任我,讓我去收購台南中小企銀的股票,獨立打這一仗;也是因為辰洋,我踏進了收藏圈,豐富了我的生命。」而蔡辰洋的「俠義」精神,更讓洪三 雄敬佩不已。原來寒舍創辦之際,只要是因為受十信案牽連入獄而得以交保的相關人士,蔡辰洋都盡力幫忙安排工作,包括來到寒舍。

寒舍剛創辦的第二年,就在一九八七年的紐約蘇富比秋拍,以十六萬五千美元買下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的猴首,打破當時的清代雕像拍價紀錄,轟動國際收藏圈!洪三雄記得,拍賣前蔡辰洋與他討論、調錢,估計可以承受的預算約五百萬元台幣,是筆很大的支出。

當時剛踏入文物圈的洪三雄很是疑惑,花這麼大的價錢值嗎?有這麼好嗎?蔡辰洋肯定地說,值!因為猴首完全符合了古董文物「真、精、稀」三原則。

當猴首拍回台灣,蔡辰洋經營事業的創意也精采展現。當時,蔡辰洋先是再製模、複製五十件刻上編號的猴首,一件賣十萬元,全部售出;而口碑傳出後,許多友人爭相索要,於是,再製作另外五十件,但已經漲到每件十五萬元!

光是這百件猴首,寒舍進帳一二五○萬元,更何況真正的原件還在手。接著,一九八九年,寒舍於倫敦蘇富比買回了牛、虎、馬三獸首,再度炒高了獸首行情。

而蔡辰洋自己,他精學篆刻,師從王北岳與周澄,自己一刀一刀刻畫印石,掌握質材、溫度、肌理……,甚至還「用嘴品嘗」刻下的印石粉末,可一窺他的研究之深,成為收藏名家絕非偶然。

洪三雄說,蔡辰洋重情、重義,最後能與他相交一輩子的,像是原住民歌手胡德夫,就是這一類的友人。

這幾年甚少出現公開場合的蔡辰洋,私底下,最愛穿著原住民手工編織的背心,跟著淡江中學時的室友兼學弟、擁有卑南族與排灣族血統的金曲歌王胡德夫,一起學 原住民語,胡德夫在台東經營「喜來東」餐廳,蔡辰洋大方分享牛肉麵食譜,並讓店內的員工到寒舍餐旅旗下的飯店免費學習,由五星級主廚親自指導。

洪三雄記得,十信案發後隔年蔡辰洋的生日,只有幾人相聚,但胡德夫帶來了一大團原住民歌手來到餐廳唱歌祝賀,這一幕深深印在他的心裡。而這一幕,相信也深 印在蔡辰洋的心田中,讓他相信,人性始終有善,儘管歷經風暴,眼看他樓起、樓塌,終究有像洪三雄、胡德夫的友人,不畏樓塌塵煙,一齊笑看風雲。

與蔡辰洋共事長達三十五年的寒舍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定乾,對於跟隨半輩子的老闆驟逝,仍非常感念蔡辰洋的知遇之恩與救命之情。

四年前,王定乾在香港生了一場重病,蔡辰洋不但在第一時間聯絡友人安排醫療資源,甚至還在一個月內前往香港探望四次,最後並安排包機讓他回台就醫,才讓病情穩定下來。

這是蔡辰洋最為人稱道的處世哲學,以誠待人,對朋友無私,其所延伸出來的聲望,日益壯大起餐旅王國。

一家四代融洽

寒舍餐旅早已交棒

二○○二年,寒舍集團從鴻禧企業手中取回來來飯店,並以台北喜來登大飯店品牌重新經營,不僅擦亮了老招牌,並以寒舍艾美酒店開拓了更高檔的客層,飯店霸主之姿已然成形。

至於外界關注的寒舍集團未來發展,王定乾說,寒舍餐旅去年底已正式遞件轉上市,今年可望順利掛牌,成為觀光類股新兵,他指出,「蔡辰洋早已交棒完成,妻子 賴英里、長子蔡伯府、次子蔡伯翰都已接下寒舍餐旅要職、彼此分工合作。」「經歷過十信事件後,蔡辰洋心生警惕,唯有『家族團結』才能對抗外侮,這已是他們 的家訓。」有次蔡辰洋曾驕傲地向王定乾說,「我不是靠爸族,寒舍沒靠上一輩餘蔭,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打造起來的。」他並透露,蔡辰洋家族十餘年來維持一個很 好的習慣,每個星期四中午,一家四代一定齊聚在一起吃飯,蔡家嚴謹的家教,深深影響蔡伯府與蔡伯翰,「他的孩子不但很爭氣,又孝順、聽話,二代齊心把寒舍 王國建立起來。」王定乾說,去年寒舍餐旅董事長一度由蔡辰洋的弟弟蔡辰威接任,純粹是因應與國泰金控蔡家談判喜來登大飯店續租事宜;如今階段性任務完成, 已順利續約,董座職位交由賴英里接任,正是希望透過她清新的形象替公司品牌加分。

蔡辰洋一生傳奇,如同高潮迭起的電影,一輩子熱愛美食與古董的他,留給後人追憶的,除了源於內心的率真性情,更多的,是他追求美好事物的品味與堅持。

蔡辰洋

出生:1949年

現職:寒舍集團創辦人

學歷:德明商專

經歷:來來百貨董事長、 國泰塑膠常董、 國泰信託監察人撰文 / 梁任瑋、林亞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81

飛官玩虛擬實境 宏達電搶著合作 「外科戲院」創辦人 把精密手術變得像打電玩

2016-02-22  TWM

透過VR(虛擬實境),醫師可於手術前先模擬,在病人大腦裡探索演練,擬定最佳策略。開發這部救人機器的,竟是兩名以色列飛官,吸引宏達電注資成為策略夥伴。

美國克里夫蘭大學醫院的手術室裡,一名神經外科醫師全神貫注看著顯微鏡,他要從不到一指寬的開口,深入病人的腦袋,切除一顆豆子大小的腫瘤。這顆腫瘤就位在大腦血液主要供給來源的頸動脈附近,若稍一不慎碰觸到血管,病人就可能會中風。

這樣緊張的手術場合,在專業人員與各種精密醫療儀器間,竟放了一台彷彿街機電玩的設備。事實上,這是一台可以輔助外科醫師提高手術精準度的醫療用設備——SNAP(Surgical Navigation Advanced Platform,先進外科手術導航平台)。

過去,一場精密複雜的腦神經外科手術成敗,取決於執刀醫師的經驗、技巧及對判讀病人2D平面醫療影像所做的手術規畫。但現在,透過SNAP提供的全景3D虛擬實境影像,醫師能更準確知道手術工具深入病人腦中的位置,克服過去在手術中無法看到的視角。

國際神經外科權威,UCLA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任馬汀(Neil Martin)直言:「複雜的手術容易讓人迷失。」他解釋,手術過程中,醫師基本上只能看到一個面向,看不到藏在腫瘤背後的那一面。但透過虛擬實境的全景影像,就可以知道動脈經過腫瘤的路徑,「我會很確切知道,在什麼時候會遇到什麼。這是很大的手術進展,很有幫助。」讓人想像不到的是,這備受外科權威醫師讚賞的手術輔助系統,開發者其實是兩名駕駛F-16戰鬥機的以色列飛官。

事前模擬訓練要做好

外科手術像飛行

二○○九年,艾維薩(Moty Avisar)和蓋瑞(Alon Geri)兩名以色列飛官因職務派駐到克里夫蘭,有一天,兩人正在討論F-16戰機模擬飛行訓練的話題,引起正巧路過的腦外科醫師薩爾曼(Warren R. Selman)的注意。

薩爾曼告訴他們:「如果我們隔天有一個大手術,我多數的朋友跟我一樣,幾乎都是無法入眠的,因為你要不斷想像,你該怎麼做?可能會看到什麼樣的景象?」「我們發現,外科手術醫師和飛行員其實非常相像,手術前、飛行前都要準備得很好。」蓋瑞擔任飛行員多年,知道每次飛行任務都具有高危險性,而要想提高任務的成功率,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事前不斷模擬演練,直到每一個飛行動作都變成自然的反應。

「飛行員有很好的工具可以幫他們做這件事,但外科醫師沒有。」蓋瑞心想:「我們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去做這件事(指打造外科專用模擬系統)。」因此他和艾維薩共同創辦了名為「外科戲院(Surgical Theater)」的這家公司。

一三年,他們結合飛行模擬軟體的技術,開發出SRP(SuRgical Planner,手術規劃系統)。而在醫師建議下,一四年他們再開發出更輕巧、可移動,並且可以直接和手術室系統連結的SNAP。

一開始就以實戰為目的

通過FDA認證

蓋瑞大概永遠都忘不了一四年五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在手術室裡,他親眼見證SNAP的首度完美演出。直到現在,想起當時的場景,他仍是掩飾不住地興奮與感動:「當時每一件事都如我們預期的發生了。」他說:「可以在手術室裡拯救一個人的生命,真的很開心,也很感動可以成為這件事的一部分。」首次手術成功後兩個月,當時人在以色列的蓋瑞接到來自美國的電話:「我們成功了!」艾維薩興奮地告訴他,「SNAP通過FDA(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認證。」蓋瑞指出,「目前為止,還沒有其他公司拿到FDA。」不少業者開發類似的手術模擬系統,但目的都只用於醫療教學或練習,沒有申請FDA的需求。但外科戲院不一樣,打從一開始就是以「實戰」為目的,「幫助病人得到更好的手術」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而Oculus和HTC Vive等虛擬實境裝置的誕生,讓這樣一個醫療平台進化。戴上VR頭戴顯示器,醫師就像直接走進病人的大腦,強化「實戰演練」的效果。

接受《今周刊》的訪問過程中,蓋瑞透露了外科戲院決定將合作業者從Oculus改為HTC Vive的小故事。

距今約莫一年半前,蓋瑞接到一通來自以色列商貿部的電話,電話那頭告訴他:「有一批來自中國的訪客,想要了解以色列的先進科技公司。」因此來電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回到以色列展示他們的技術。「為什麼不?」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這個邀約。

這群中國訪客中,包括現任宏達電VR部門內容長Phil Chen。他記得當時Phil看完展示,只是客氣地說了聲,「謝謝你們,很有意思。」就離開了。而在當時,蓋瑞對宏達電的認識不多,只知道這是家手機公司,並沒有太在意。

直到一年後,蓋瑞忽然接到Phil的來信,信中表示要邀請他們到台灣試試看Vive。

「對Vive效果驚豔」

接受宏達電入股

雖然當時外科戲院已經成功將SNAP和Oculus做整合,但他們還是決定派人到台灣一探究竟。「我們對Vive的效果很驚豔。」他說。雙方很快展開密切合作,同時宏達電也決定連同上海創投,共同投資外科戲院九百萬美元,成為策略夥伴。

現在,外科戲院顯然成了宏達電進攻醫療這個VR垂直應用市場的關鍵武器。

畢竟,以Vive本身的高單價,以及對周邊PC設備等級的高要求,在一般消費市場的接受度,恐怕難以在短時間內打開,但對醫療學術機構就不一樣了。有了SRP和SNAP這樣的關鍵應用,Vive的價格問題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而蓋瑞也期待,有宏達電這個策略夥伴,能夠幫他們打開亞洲市場。

二個多月前,宏達電邀請蓋瑞及外科手術權威馬汀訪台,旋風式拜訪台大和長庚兩大醫療機構。

正在開發擴增實境應用的眼科醫師黃宇軒,當天也參加講座,認為外科戲院把各種腦部影像,變成可互動的3D影像,讓醫師可在術前走進病人的腦中,透過不同角度探索,規畫更好的手術策略,這就是最關鍵的核心價值。

除了黃宇軒,《今周刊》當天在現場也觀察到,多數參與體驗的台大醫師都對這套產品有高度評價,在他們興奮的討論中,不時會傳出「我們也買一台吧」的建議。

實際上,在美國和義大利已約莫十家醫療機構開始採用他們的產品。蓋瑞表示,有些醫院看過演示,立即要求展開測試,速度快的,只花三星期就下單。還有很多美國著名的醫院,如紐約西奈山醫院和加州UCLA醫學中心等,則不斷擴大採購規模,運用到更多手術上。「已經有上千次手術使用過這套系統了。」蓋瑞說。

不論SRP或SNAP,目前主要都是用於協助醫師在術前擬定最佳開刀策略,並以腦神經外科為主要應用範圍。但蓋瑞他們想做的不僅止於此,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外科戲院的產品可以成為標準醫療程序的一部分,全面應用於各種醫療項目,而且不再只是醫師專屬,也要讓病人及其家屬都能對醫療過程有更清楚的認識。

撰文 / 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45

它估值逾300億,LinkedIn創辦人也投資 主宰區塊鏈生態的隱形霸主

2016-03-07  TCW

如果說區塊鏈技術即將發動改變世界的革命,Blockstream(區塊流)這家公司就是加速這場革命的引擎!

成立不到兩年,融資總額已經達七千六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十五億元),估值上看十億美元,是全世界近千家與區塊鏈相關的新創公司中,融資速度最快、估值最高的公司。

其背後的投資者更是驚人,包含全球最大人脈網站LinkedIn創辦人霍夫曼(Reid Hoffman)個人,Google前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旗下創投,以及亞洲富豪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

能同時獲得東西方科技界與富豪們的青睞,在千家類似概念的新創公司中勝出,關鍵,就在它的核心創始團隊。

團隊兩成員有核心訪問權

執行長希爾(Austin Hill)從一九九0年代就開始研究電子貨幣,曾成功創辦兩家公司。其他成員則來自Google、微軟、火狐(Pirefox),有駭客級電腦高手,也有密碼學家與安全防護專家。最重要的是,這公司成員中有兩人握有進入比特幣區塊鏈核心資料庫的訪問權。

區塊鏈設計的原則,就是要去中心化,沒有任何單一個人或權威能決定其發展,所有的變動都是要採用共識決,就像是聯邦制度中的內閣一樣。比特幣核心開發者賀恩(MikeHearn)指出,全世界只有五個人可以修改核心源代碼,而Blockstream就占了兩個,另外三人中有兩人的立場向來都偏向該公司。

換句話說,它是區塊鏈世界的最大黨,只要他們四人意見一致,就能左右區塊鏈未來的發展。這讓該公司擁有了舉足輕重的業界地位。

創辦Linkedln之前曾擔任過電子支付系統Paypal的資深副總裁霍夫曼,在被問到為何投資Blockstream時說:「他們的技術不僅可以改善整個區塊鏈的生態系統,更會改變世界。」

獲利多來自加速流程技術

因區塊鏈現在還在萌芽階段,規模不夠大,傳輸速度也不夠快,平均一秒鐘只能完成七筆資料傳輸,若是應用在貨幣交易上,更可能延遲到一小時。

乍聽之下似乎沒什麼,但因為速度過慢造成使用者對整個交易過程產生懷疑,將近七0%的人不願再嘗試,更不用說交易速度要精確到毫秒的股票、期貨交易。

它的技術,正是能將整個交易流程從分鐘縮短到秒,大幅提高交易的便利性。這也是它主要的獲利來源,只要有人想要使用這個加速技術,它就能從中收取服務費。

另外,由於區塊鏈就像Linux Android一樣,屬於開放式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開發不同的服務,從而產生了不少旁枝,而每個旁枝都想爭奪主導權,各自訂定了獨立性的規則,造成了彼此之間難以串聯,就像現在台灣的第三方支付系統一樣。

Blockstream同樣能解決這個問題,它能把不同的區塊鏈服務整合在一起,讓資產可以在不同的系統問自由轉移。這就大幅提升了交易便利性,讓整個生態系統更加成熟完善。「我們就像是思科(Cisco)一樣,不是開發酷炫的服務或產品,而是把基礎建設與設備做好,讓更多使用者進來,」希爾說。

看上它的技術能力,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資誠(PWC)搶著與它戰略合作,創實體服務之先河。這意味著區塊鏈不只是一群宅男玩弄的高科技概念,而是可以與現實生活中的主流企業串聯。

採訪過程中,希爾興奮的談論著如何運用區塊鏈把貨幣決定權從政府收回人民手上,我彷彿看到一棟棟樓高牆大樓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廣闊平坦的新世界。

撰文者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270

科技業推手、英特爾創辦人葛洛夫辭世 再見!影響台灣最深的世界級CEO

2016-03-28  TCW

他當年兩個決定,促成台灣科技業發光逾20年,這位偏執的科技巨人,奠定英特爾霸主地位,更幫台灣走出去。

三月二十一日,英特爾共同創辦人葛洛夫(Andy Grove)殞落,享年七十九歲。

他,造就英特爾成為半導體巨擘,也是影響台灣最深的世界級CEO。

台灣科技業現在能有一年八兆元以上產值、坐穩全球資訊產業第二大製造國的地位,跟葛洛夫當年的決定有關。

一九八五年,葛洛夫和時任英特爾執行長摩爾為未來產品方向爭辯不休,當時英特爾被日本記憶體廠商追殺、陷入泥淖。葛洛夫問摩爾,如果董事會更換經營團隊,會怎樣改革?

摩爾回答:放棄DRAM。

葛洛夫反問:那我們為什麼不自己動手?

他砍掉重練,奠定英特爾長達三十年的處理器霸主地位。

當時,台灣在電腦產業並不重要。市場由惠普(HP)、IBM等品牌商把持,從處理器到系統都垂直整合;前任英特爾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吳惠瑜回憶,葛洛夫的兩個決定,改變了台灣。

華碩、台積電都因他壯大

第一個決定,他拍板扶植華碩、宏碁等台商,讓它們優先取得規格資訊,英特爾早上發表新處理器,華碩、宏碁下午就有產品可以賣,這讓台灣的主機板全球市占率,從不到四成拉高到九成以上。

第二個決定,是把每季的「折讓金」(Rebate,購買處理器達一定數量後的折扣金額)補助對象,從惠普等品牌商大量轉移給廣達、緯創等代工業者,有時一季就有數百萬美元,增加台商競爭力,也鞏固電腦業水平分工模武,打破了大廠垂直通包的局面。

影響所及,扶植了宏碁、緯創、廣達等下游系統廠商;往上游發展,因為台商零組件採購權的增加,各種電腦用的IC設計公司開始發展,對台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需求也跟著增加,台灣高科技產業自此發光二十餘年。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為葛洛夫的自傳寫序時,親自編排大事紀。他說,要理解葛洛夫的決斷,就要知道這位猶太裔領導人四歲曾因病痛聽力受損,面臨過戰爭和納粹屠殺,與戰敗國的恥辱和貧窮。

越險惡,越不可把人生的主導權交給他人。這是這位非凡CEO留給世界最珍貴的態度。

撰文者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23

直播013- 與秒投創辦人有約

巴黎:


星期日約了秒投Stock Flash的Samuel和呀豪在大埔科學院寫字樓,今天天氣非常好,而科學院內環境舒服,原以為商業地帶星期天應該遊人不多,但來到之後發現,因爲園的另一面貼著海旁有一大條單車和緩跑徑,又有吐露港美景,故此吸引了很多家庭趁假日來此踏單車和跑步,雖然有多間餐廳星期天休息,但照常營業的也不小,正好讓遊人遏息和充電,好不熱鬧。

Samuel和呀豪說,這裡的租金只是十多元一呎,園內有專材舉辦行業會議,並提供相關支援服務,更幫助小型公司尋找資本方,減低創業時要獲得的資金和有用資訊的壓力。
也有一些超微創"公司",其實優惠還有,例如對那些只有一對手、兩條腳、一個腦的one man band,只要肯嘗試,園内甚至免費給一張台他們去砌自己的夢。

所以說政府不支援,也要說得清楚一點,總不能期望及抱怨政府不提供做咸脆花生生意的支援吧?逆時代發展,想幫也幫不到。

認識Samuel和呀豪大概一年多,當時受繳寫稿,因個人覺得自己的文大多是反潮流,只是小眾之物,幫不了他們,二來也不想引來些只問問冧巴的讀者,所以就“懶懶閒”回答,誰不知Samuel和呀豪的毅力太強,幾個月窮追不捨,最後唯有投降相約見面,並為他們的網站出文。Blog友可以看看他們的網站:www.moleculez.co
近來也獲知他兩準備推出新app"秒投",志向不小,我期待著這App的出現。
這裡有他們的fan page:
https://m.facebook.com/stockflashapp/

創業難,同時有效兼顧理財更難,今次直播他們也分享了個人的心得。

上星期幾支大内銀公佈業績,因爲他倆對核數和監管非常有經驗,我也乘機問一些財報數字的疑惑,吻對一下自己的直覺。

國内的產能過剩對某些行業打擊嚴重,他們也分享了那些行業的機會和挑戰,選股或要爬逆水時要注意的地方。

off mic之後,我們在園内的咖啡店繼續暢談。
Blog友可能不知道,筆者每次做直播事前盡量不給題目嘉賓,每次都是臨場才說,因爲我不希望嘉賓太多準備而給一些市場上安全的答案, 筆者只提醒嘉賓談自己相信的事情就足夠.

說自己相信的事對嘉賓應沒有什麽壓力,因爲這是他們準備得最久, 最真情和説服力的意見。

像今次Samuel和阿豪, 談話間這麽自然和有信心, 能深深吸引Blog友聆聽, 也可能是這個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3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