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美的何享健套現11億三天後才被曝光,算不算監管漏洞

一天套現逾11億元,美的集團(000333.SZ)創始人、實際控制人何享健的突然減持,使得頗受追捧的“白馬股”蒙上了一層陰影;也引發了業內對於董監高減持股份相關規定的激烈討論。

何享健

根據深交所5月15日披露,何享健5月12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美的集團3232.84萬股,占總股本0.5%,減持均價為每股34.68元,套現金額超過11.2億元。換句話說,何享健減持3天後,套現11億元的信息才公之於眾。

就在美的集團之前,安防行業的龍頭股大華股份(002236.SZ)5月11日也遭控股股東減持7375萬股,套現金額亦近11億元。與何享健減持不同的是,大華股份提前披露了減持計劃。此外,雲南白藥(000538.SZ)、網宿科技(300017.SZ)等公司的重要股東日前也披露了各自的減持計劃。

重要股東乃至控股股東巨額套現,是否需要提前披露,以及是否存在短線交易,引起市場廣泛爭議。公開信息顯示,何享健和美的集團此前均未披露減持計劃,何享健2016年4月進行大筆增持時,同樣存在未事先披露的情況。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發現,各方對於何享健和美的集團究竟是否存在信披違規存在不同意見,也凸顯相關監管規定仍有待繼續完善。

巨額套現

根據深交所大宗交易記錄,何享健的減持均由招商證券佛山季華五路營業部賣出,分13筆進行,最大一筆為750萬股。

美的集團一季報顯示,截至2017年3月底,何享健通過美的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美的控股”)持有美的集團22.44億股,持股比例為34.71%,何享健本人直接持有7733萬股,持股比例為1.2%。此次減持後,何享健直接持股比例降至0.7%。

作為行業龍頭,美的集團、大華股份等歷年業績表現穩健。2017年一季度,美的集團營業收入597億元,同比增長55.85%,實現凈利潤43.5億元,同比增長11.4%。而在2016年,其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達到1590億元、146億元,同比增長14.88%、15.56%。

大華股份也表現不俗。2017年一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26.5億元,同比增長48.57%,凈利潤2.87億元,同比增長33.26%。而在2016年,其營業收入達到133億元,凈利潤18.3億元,同比增長33%。

而就在此前一年,何享健曾大幅增持美的集團。根據深交所信息,2016年4月27日、28日,何享健分別增持2055萬股、2790萬股,合計增持4845萬股,增持比例1.15%,增持均價30.78元、30.98元,耗資接近15億元。

由於何享健增持後,公司進行過“每10股派現1.2元轉增5股”的分紅方案,其持股成本大幅降低。而作為行業龍頭,美的集團2017年以來漲幅接近30%,何享健此次減持,相比一年前的增持成本,獲得的收益超過80%,可謂是高位套現。

增持後不久便減持,還獲得巨額利潤的情形有不少先例。2017年3月14日,海信電器公告稱,其第二大股東海信電子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信電子”)通過大宗交易減持587萬股,占其總股本的0.45%,套現金額約1.1億元。減持後,海信電子持有其6543萬股,持股比例為5%,仍為第二大股東。

海信電子減持後,隨即被上證所問詢,要求就減持是否構成短線交易進行說明。公開信息顯示,海信電器控股股東海信集團2017年1月9日曾增持233.28萬股,占其總股本的0.18%,增持後持股39.53%。海信電子的減持,距海信集團增持只有兩個月。

海信電子與海信電器同受海信集團控制。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海信集團持有海信電子32.36%股份,海豐公司持有16.75%,海信集團董監高、上市公司董監高分別持有17.63%、1.05%,骨幹員工合計持有32.21%,兩者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此事曝光後,引起市場廣泛質疑。對此,海信電子稱,海信集團1月9日買入並未賣出,海信電子賣出前六個月內並未買入,海信集團公司與海信電子兩個主體均不存在短線交易。

白馬股頻遭股東減持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最近幾個月來,遭到股東減持的白馬股並非只有美的集團。除了家電板塊,食品、智慧城市、醫藥、鋰電池等多個板塊的龍頭股、白馬股,均遭到股東大幅減持或計劃進行減持,其中包括貴州茅臺、瀘州老窖、大華股份、網宿科技、天齊鋰業等多家上市公司。

貴州茅臺一季報顯示,截至3月底,證金公司持有其2540萬股,持股比例為2.02%。而在2016年底,證金公司持股數量為2948萬股,持股比例2.35%,今年一季度,證金公司減持了408萬股。此外,瀘州老窖也遭到證金公司減持,2016年年報中,證金公司持有瀘州老窖2481萬股,持股比例1.77%,但到了今年3月底,證金公司已從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

不同於證金公司存在救市這一特殊情況,大華股份、網宿科技、天齊鋰業減持方均為公司高管、重要股東、實際控制人。

4月份以來,鋰電池龍頭天齊鋰業遭到高管密集減持。公告顯示,5月2日~3日,天齊鋰業財務總監鄒軍、董秘李波、副總裁閻冬三名高管,分別減持7.5萬股、9萬股、6萬股,減持價格分別為49.53元、49.22元、49.59元。而在4月底,該公司另四名高管共計減持51.5萬股。

根據雲南白藥4月28日披露,其股東雲南合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自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3個月內,以大宗交易方式或者集中競價等方式,減持該公司1040萬股、不超過1%的股份。截至3月底,合和集團持有雲南白藥1.14億股,持股比例為11.03%。

作為鋰電池、醫藥行業龍頭,天齊鋰業、雲南白藥今年以來表現搶眼。從3月初至今,天齊鋰業股價從34.85元一路上行至4月中下旬的51.8元,一個半月漲幅達到50%。雲南白藥漲幅雖然稍低,但從3月中旬到4月中旬,累計漲幅也達到30%左右。

而大華股份、網宿科技更是遭到了控股股東的減持。大華股份5月12日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傅利泉、陳愛玲夫婦,於1月20日、5月11日共計減持達7375萬股,累計套現金額達11億元左右。減持後,夫婦倆還持有大華股份41.99%的股份,但陳愛玲所持流通股已全部拋售。

網宿科技3月14日也公告稱,其控股股東陳寶珍計劃自3月17日起至9月13日期間,減持不超過5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0.62%。消息披露後,網宿科技股價大幅下跌,該公司目前尚未披露陳寶珍減持進展。

信披隱憂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次減持前,何享健、美的集團均未就此提前披露。減持信息最早來源於深交所大宗交易記錄、董監高相關人員持股變動信息。而且截至5月16日,美的集團亦未披露權益變動公告。對於後續安排,更是沒有絲毫提及。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美的集團公告時還發現,何享健2016年增持時,美的集團和其本人也均未對此進行提前披露。

美的集團負責對外傳播的有關人士就何享健減持一事向第一財經等媒體回應:這是股東個人行業、正常的交易;何享健名下通過美的控股和個人總共持有美的集團23億股,所以3000多萬股的交易在正常範圍;何享健作為美的創始人,一直很支持公司發展,這小部分交易也有大機構接盤,是正常的。

美的集團和何享健事先沒有對上述減持行為進行提前披露究竟是否違規?

根據2016年1月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幹規定》(下稱《規定》),上市公司大股東(持股5%以上)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但不限於:擬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減持時間、方式、價格區間、減持原因。

不過,何享健並非通過《規定》所指的“通過競價交易減持股份”,而是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如此是否違反了上述預披露規定?

廣和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家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何享健減持的接盤方很多,大宗交易主要是交易量比較大,何享健如沒有提前向公眾報告,應屬違規。

不過也有投行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不同意見,既然《規定》明確是“集中競價交易”才需要提前披露,那麽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並非屬於提前披露的強制要求,何享健並未違規,這樣的減持方式對二級市場波動影響也有所降低。

“在美的集團這個事情上,關鍵是減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達到5%。”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華浩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按照規定,只有持股比例達到5%,減持才要提前公告。而何享健雖然具有美的集團實際控制人的身份,但其與美的控股屬於兩個不同主體,其個人直接持股比例並未達到5%,減持後實際控制人沒有變化,影響應該不算很大,其減持未提前披露,應該不屬於違規。

正是實際控制人、直接股東的雙重身份,讓何享健的減持引起爭議。深圳卓建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維光認為,按照一般情況,直接持股比例未達5%,但作為間接控股股東,減持也需要履行信披義務。但其以直接股東的身份減持卻未披露,也能說得過去,可能是打了擦邊球。

不過,市場人士對於大宗交易減持不需要提前披露減持計劃的規定也多有質疑,認為《規定》對大宗交易的限制應作補充。從何享健減持交易來看,巨額套現對投資者的交易選擇是具有重要影響的因素,同時,減持交易的接盤方是多家機構,也很難避免有內幕信息泄露的可能。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3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