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泰山董座救赤字 專挑「辣民」進攻

2013-07-01  TCW
 
 

 

「吃辣的地方,我們都要去」,平時低調保守的泰山董事長詹岳霖,日前在股東會上發下豪語,自信的程度讓在場的人都嚇了一跳。原來,受到大宗物資業務拖累,去年泰山稅後淨損逾兩億,是繼二○○八年來營運首度虧損。

所以,詹岳霖今年決定採取「仙草蜜茶」配上甜品店「仙草南路」的行銷策略,不僅要和中國最大的涼茶品牌「王老吉」互別苗頭,還要直搗內地最「辣」的地區。

「比較吃辣的地方(都準備到當地開設據點),像湖南啊,成都、重慶這些地方,都會去鋪路。」詹岳霖要在中國人愛吃辣的省市攻城略地,賺取消暑財。

今年的股東會詹岳霖開起來一點也不輕鬆,除了去年交出赤字外,還要擔心今年的董監事改選中,有人來搶奪董事席次。所以,當股東會順利結束時,詹岳霖一派輕鬆的起身,向台下父執輩的老股東們一一握手致意。場景就如同學生參加論文口試一樣,考完試後人也跟著放鬆。順利通過「股東會」考試的詹岳霖,要如何靠新策略扭轉虧損,考驗才正要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83

美國聯邦財政赤字收縮的宏觀意義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703

「赤字」從來都是一個不光彩的詞彙,而在承受金融危機救市成本以後,最近幾年美國財政赤字已經逐步收窄。這應該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然而從相互聯繫的宏觀角度看卻未必,畢竟政府的赤字總會代表著另一個經濟實體財富的增加。FT資深編輯Andrew Smithers寫道:

因為2013年二季度的企業留存利潤佔GDP規模的2.3%,如果國會預算辦公室對財政赤字的預測是準確的,那看起來企業的留存利潤很可能會降到接近零的水平,這種下滑還很可能伴隨著股息水平的大跌。

這是一個部門性的,重圖表的,並值得反覆提醒的分析。這裡基本的邏輯是,國家賬戶中家庭部門、企業部門、海外部門和政府部門的現金盈餘和赤字加起來為零。一個部門的盈餘或赤字,必須在其它部門上存在相應的平衡。

(美國各部門的現金流,紅色代表家庭部門和組織、紫色代表海外部門、藍色代表政府部門、綠色代表國內企業部門)

所以如果如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期,聯邦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將在未來2年下跌2個百分點,那麼經濟中的其它部門加起來的現金盈餘必須下滑相等的比重。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期的美國財政赤字,藍線代表佔GDP的比重,紅線代表絕對規模)

Smithers注意到,在過去現金流對應的下滑主要在企業部門發生,並認為這種變化的模式很可能在未來幾年重複上演:

(綠線代表國內企業現金流;藍線代表政府現金流;相關度高達-0.88%)

看起來,家庭和海外部門不大可能在淨現金流頭寸上出現太大的總變化,同時,如果我們假設州和地方政府加起來的財政赤字出現0.5%的改善,那麼企業部門現金流的下滑幅度就很可能要全面抵消聯邦政府財政赤字的改善幅度。

接著,如果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期是準確的,企業部門的現金流就很可能在未來兩年出現佔GDP比重2%的惡化。

如下圖所示,2009年以來企業部門現金流盈餘的明顯下滑一直是企業投資活動上升驅動的。從2009年三季度到2013年二季度,該部門的現金流盈餘佔GDP的比重下跌了4.2%,這主要是投資佔GDP的比重上升3.2%引起的。

(綠柱代表企業部門總投資,紫線代表企業部門現金流盈餘佔GDP的比重)

企業現金流的潛在下滑,可以來自企業投資活動的上升,或留存利潤的下滑。

如上圖所示,按照過去50年的標準,企業的投資活動仍然低迷。然而,當前的薪酬機制是上市公司投資活動的重大阻礙。如果如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期的,美國聯邦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將下滑2個百分點,那麼大部分的影響將由企業部門留存利潤的下滑抵消。

可以這麼想。聯邦赤字創造私營部門本身所缺乏的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這意味著,如果沒有聯邦政府的支出,就不能轉變成私營企業部門的留存利潤(股息和股票回購)或再投資支出。削減財政赤字必須冒壓制企業利潤的風險——影響的程度取決於現在聯邦赤字對私營部門需求支持的程度。

所以,Smithers明顯認為,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分析存在一些問題。其實,很多人都對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期存在疑問。Smithers的結論是,除非大幅修改預算計劃中的稅率和支出安排,否則未來兩年的聯邦赤字很可能大幅高於預期,因為經濟產出和利潤都將要差於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105

出口三個月來首現增長 但進口意外上升推動日本貿易赤字進一步擴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565

日本7月商品出口錄得3個月來首次正增長,初步跡象顯示海外需求正開始複蘇,市場希冀出口能抵消消費支出的下滑。不過日本7月商品進口同比意外增長,推動季調後商品貿易赤字進一步擴大至10238億日元,連續40個月錄得赤字。(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汽車、機械和電子設備出口量的穩健推動,日本7月商品出口年率增長3.9%,為3個月來首次錄得正增長,超過增長3.8%的預期水平,前值從下滑2.0%修正為下滑1.9%。

7月出口數據對日本央行而言是個安慰,因出口是“安倍經濟學”中,刺激日本經濟增長的引擎。

日本Norinchukin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經濟學家Takeshi Minami認為,7月數據顯示出口正隨著趨勢溫和複蘇,因此外部需求可能部分抵消未來本土需求的疲軟。

“但當前出口不太可能加速加速。歐洲經濟缺乏增長動能,這也將令日本最大的亞洲出口市場——中國承壓。”

此外,受石油和天然氣進口支撐,日本7月商品進口年率意外增長2.3%,預期為下降1.5%,前值增長8.4%。

超預期的進口數據推動,日本7月季調後商品貿易赤字10238億日元,連續40個月錄得赤字,預期為赤字7613億日元,這是自去年10月以來,與預期差距最大的一次。

匯豐銀行日本經濟學家Izumi Devalier表示,我認為令人大感意外的是進口數據,過去幾個月我們看到非常強勁的進口數據,因此預期7月份會略有下滑,但看起來進口正以非常迅猛的速度複蘇,不過日本消費依然疲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68

美國會預算辦公室上調2014預算赤字預期至5060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036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8月27日上調了2014會計年度的聯邦政府預算赤字至5060億美元,占GDP的2.9%,比今年4月的上一次預估增加了140億美元。美國聯邦政府的財年始於每年10月份,終於次年9月份。

5060億美元是多還是少?與2009年的赤字高峰相比,這僅僅占了三分之一。但與過去四十年的平均水平相仿,僅略低於平均值。美國政府的赤字降低主要受到一系列因素影響,包括稅收增加、經濟複蘇、預算削減、政府支出受限等。

此次CBO上調赤字預估主要是由於這一財年的政府收入低於預期,尤其是企業稅收。CBO預測,稅收總額將比4月預估的低0.9%。2014年企業稅收預計為3150億美元,比4月預估的3510億美元大幅降低。同時,政府支出則比4月預估僅低0.3%。

CBO在更新後的10年預算和經濟前景報告中將2014年美國GDP增長速度預期從3.1%下調至1.5%,並稱其“反映了上半年中令人意外的經濟疲弱狀況”。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51

美國7月貿易赤字縮減 但對華貿易赤字創歷史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35

最新數據顯示,7月,美國與中國貿易赤字額創歷史新高。(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9月4日,美國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7月,美國與中國貿易赤字增長2.7%至30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盡管對華貿易赤字增至紀錄新高,但美國7月貿易赤字總體縮小0.6%,至405億美元,低於預期的424億美元。商務部還將6月貿易逆差由415億美元修正為408億美元。

同時,美國7月出口額增長0.9%,至198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汽車出口升至紀錄高位。汽車零部件、發動機、工業用品及材料出口均有所增長。消費品、食品及飲料出口減少。

逆差縮減表明拖累經濟增長的負面因素減少。更小的貿易赤字對於增長是一個積極因素,這意味著相比采購外國制造的產品,美國對外售出了更多美國制造的產品和服務。

7月

貿易帳

美國7月貿易進口額增長16億美元至2386億美元,主要源自商品貿易進口增長。商品貿易進口增長主要受汽車、汽車零部件及發動機進口增長提振。服務貿易進口較上月基本持平。

7月美國對歐洲商品貿易逆差自6月的115億美元縮減至95億美元。商品出口額增長5億美元至248億美元,進口額減少15億美元至343億美元。

7月美國對OPEC商品貿易逆差擴大,自6月的36億美元增至7月的49億美元。商品出口額增長3億美元至69億美元,進口額增長1.5億美元至118億美元。

盡管7月美國貿易逆差縮小,但排除頁巖氣革命的積極影響後,非石油類貿易逆差幾乎創下紀錄新高。

非石油

數據公布後,美元指數小幅震蕩上行。

美元指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96

IMF總裁敦促法國加速改革 警告不要放松縮減赤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48

20140908largard

在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支持法國的財政刺激之後,IMF的拉加德選擇站在德國一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敦促法國政府加速推動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發展,她還警告法國不要以低通脹為借口,放松縮減赤字的努力。

據路透社,拉加德周末在接受法國《回聲報》采訪時表示,法國政府必須采取“切實、迅速和完整的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發展。”

她指出:“即便通脹遠低於預期,也應該將其作為增加政府開支的理由。”

在8月底的Jackson Hole會議上,德拉吉大聲疾呼僅靠歐洲央行的寬松政策是不夠的,歐洲各國應該加大財政刺激,表明了自己與法國的一致立場。此次拉加德的表態則讓默克爾獲得了一個盟友。

目前,由於經濟持續疲軟,法國政府正在謀求增加政府開支來刺激經濟。法國總統奧朗德可能被迫放棄2014年財政緊縮目標。

拉加德2007年至2011年曾擔任法國財政部長。她並不認為歐元區的財政緊縮政策非常過分,現在赤字縮減的節奏“符合每個國家的現狀”。

自歐債危機以來,歐洲就一直分為旗幟鮮明的兩派。以德國為首的一派要求各國實行財政緊縮政策,並推動影響深遠的結構性改革。而以法國為首的另一派則堅持采取更加靈活的經濟刺激政策,至於改革那是以後再考慮的事。

意大利等經濟增長乏力的南歐國家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均站在法國一邊,挪威等富裕的北歐國家則站在德國一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98

中印間的“信任赤字”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226

當地時間2014年8月31日,日本京都,印度總理莫迪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陪同下參觀世界文化遺產東寺。 (CFP/圖)

當下中印兩國都有意把雙邊關系再推進一步,但雙方存在由於交流不暢而產生的相互認知不足乃至互信不足。這里的關鍵是:印度是否對華“包圍外交”中的一環?而靠“不結盟”外交起家的印度人自己聲稱:不是。

談到印度在中國的形象問題,在北京大學任教的印度學者比諾德·辛格(Binod Singh)總是有一肚子話要說,特別是對於在網絡上流傳的各種印度人扒火車的照片,他更是很有看法。“那些照片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照片。現在印度火車已經基本上實現了電氣化。沒有人能夠爬在上面。爬在上面就沒命了。”辛格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認為這些“扒火車”圖片在網上流行的原因是中印之間的交流出現了問題,存在著誤差。“實際上在20年前就已經不這樣了。印度火車有寬軌,車廂里的座位和臥鋪都比中國的要寬。除了速度慢,別的方面在世界上都可以排進前幾名。”辛格稱。

根據印度鐵道部下屬的“印度鐵路”官網公布的消息,目前印度所擁有的6.5萬公里鐵路當中,實現電氣化運營的鐵路有2萬公里。大約91%的鐵道使用寬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印度鐵路既不完全像辛格所說的那樣非常先進,也不像網絡圖片所反映的那麽不堪。沒有疑問的卻是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關系因為信息交流出現誤差,而影響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認知。

而這種相互認知上的誤差,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印度及其周邊國家的訪問,以及上海合作組織不久前在杜尚別峰會上對於印度是否應該加入該組織的猶豫充分表現出來,凸顯了彼此之間交流的不暢。鐵路也是其中之一,由於日本的加入,中國向印度推銷高鐵技術更是成為一個新的問題。

問題一:印度是否需要中國高鐵?

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的重要一部分,中國不可能在印度高鐵市場當中一家獨大。莫迪選的喜歡模式是:跟法國、中國和日本一起幹。

在習近平主席對印度訪問期間,可望簽署兩國高鐵之間的合作備忘錄——這恰恰跟兩個星期前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日本時所做的事情一樣,日本也打算向印度出口新幹線技術,而印度的選擇將會制造中國與日本在高鐵出口上的競爭。此前,中國的“高鐵外交”向外推行的過程當中還尚未遇到日本官方的正式挑戰。

“高鐵市場是十分有限的。”中國南車集團企業文化部的徐厚廣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認為,高鐵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科技實力的“名片”,但市場需求不足,因為高鐵路網的建設和運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條件之一是經濟足夠發達;條件之二則是有足夠的人口密度支撐高鐵的運營。如果兩個條件不能滿足,那麽所謂高鐵的出口,將很難啟動。因此,就高鐵外交而言,並不專門指出口時速250公里以上的裝備和技術,“其真正的目的是瞄準一個國家龐大的軌道交通市場。”徐厚廣稱。如果可以用數字來定義的話,這個市場是時速在160到200公里左右的軌道交通。

有趣的是,比諾德·辛格認為印度正好需要這個時速段的鐵路。“我們不需要太快的鐵路。”他說。這意味著,雖然中日兩國都高調亮出“高鐵外交”,實際上都心照不宣地瞄準了印度龐大的軌道交通市場。這個市場正打算全面開啟。

納倫德拉·莫迪在2014年5月26日宣誓就任印度總理。在他當選總理之後,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傑(B.R. Deepak)在和南方周末記者的一次交流中便預測,莫迪將在交通和能源方面與中國開展合作,高鐵是其中之一。狄伯傑認為:“印度在開展高鐵合作上將會優先考慮中國。”雖然被認為是一個“民族主義者”,莫迪的外交政策在狄伯傑的眼中卻是“極端實用主義的”。

不過,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的重要一部分,中國不可能在印度高鐵市場當中一家獨大。最有可能的結果,恰如辛格所說的那樣,莫迪選擇的模式是跟法國、中國和日本合作。因此,日本向印度出口鐵路技術(哪怕不是高鐵技術)並非不是不可能。

徐厚廣對南方周末記者稱,中國鐵路技術和歐洲以及日本的鐵路技術處在同一檔次,在性價比上有優勢。按照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日本資深新聞界人士的說法,日本高鐵將主要強調其安全和管理優勢。最終印度會做出什麽選擇,應該是一個商業競爭的問題。至於日本新幹線的出口,徐厚廣舉例說,從1964年建成以來,唯一成功的案例是2007年出口臺灣。

問題二:印度會加入上合組織嗎?

印度加入上合組織的困擾來自巴基斯坦。沒有人能夠預測到兩國是否能夠同時加入上合組織,特別是,能夠在上合組織內部達成一致。

“印度準備加入中國-俄羅斯俱樂部。”2014年8月,印度《每日電訊報》用這樣一條標題來報道即將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元首峰會。但是,杜尚別峰會僅僅宣布了《上海合作組織至2025年發展戰略》,啟動了擴員進程,真正接納新成員還有一段路要走。從2010年起上合組織宣布準備擴員至今,它一直在擴員問題上猶豫不決,這是因為巴基斯坦和印度是有可能成為正式成員的觀察員國家。而巴基斯坦與印度的關系之敵對,從印巴分治時期便已經開始。這兩個國家如果不解決彼此的爭端,加入上合組織之後的合作無從談起。

與上合組織為是否接納印巴兩國而煩惱不同,印度對於上合組織的興趣更多地來源於它的定位。上合組織的成立宣言自稱其宗旨是“加強相互信任和睦鄰友好,鼓勵在各個領域有效合作和共同致力於維護保障地區和平安全和穩定”。這個定義實際上賦予了它的多種角色解讀,既有反恐安全合作,也包括經濟上的密切來往以及文化上的充分交流。

“上合組織口號里說是反恐聯盟。但是我們印度人看它是一個能源聯盟。”比諾德·辛格對記者說。他認為上合組織在反恐問題上對印度沒有實質性幫助,因為在反恐前線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區,上合組織幾乎沒有存在感,也沒有派遣任何維和部隊或者相關軍事觀察員。尼赫魯大學的狄伯傑教授則認為,上合組織在反恐方面對於印度的意義是一個“論壇”。印度可以通過這個論壇討論反恐問題。不過,“(上合組織)不但可以建立雙邊之間的聯系,也是一個進一步擴大地區和多邊合作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參與討論例如能源安全這些大家所關心的問題。”狄伯傑說。

上合組織成員國所擁有的豐富的能源儲備、完善的交通設施以及相對全面先進的能源開采技術是吸引印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資金、技術和經驗都十分豐富的中國公司,對於印度有很大的吸引力。印度的能源安全一直是該國最核心的戰略設計中心話題。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在2010年的統計,印度75%-80%的原油需要從國外進口。原油提供了印度年均能源使用總量的30%左右。而印度石油公司在非洲、敘利亞以及伊朗的石油項目,已經引發了它和美國的一些外交爭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上合組織成員國可能提供的能源儲備,能夠解決印度的能源變數。

困擾來自巴基斯坦。沒有人能夠預測到兩國是否能夠同時加入上合組織,並且能夠在上合組織內部達成一致。辛格本人並不看好兩國同時加入上合組織之後的合作關系。“巴基斯坦很多建議不是建設性的……除非它改變做事的方法。”辛格稱。雖然俄羅斯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中國也聲稱在類似問題上“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內部尋求廣泛共識”,但是印巴兩國加入之後所帶來的影響卻無法評估。

問題三:印度是“包圍外交”的一環?

至少在印度人自己看來,本國並不是對華“包圍外交”的一環,也不是大國用來彼此牽制的棋子。

印度目前第一大貿易夥伴國是中國。但是在外交上,雙邊的互信程度並不高。狄伯傑用“信任赤字”來形容彼此之間的互信程度。在印度看來,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售了大量先進武器。而印度則因為和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進一步加強政治、軍事合作而引發了中國的警惕,尤其是最近日本和印度的外交往來頻繁的情況之下。

不過,印度和日本的熱情也許並不如中國人想象中那麽容易迅速高漲。比諾德·辛格認為,印度跟日本的關系並不算接近。“他們在印度甚至一個記者都沒有。”他用這樣一個難以證實的情況向南方周末記者形容印度和日本關系。但是最近兩個月,日本和印度在外交關系上的升溫,加上日本意欲向印度出口鐵路技術,這引發了各路觀察家們對日本試圖利用印度牽制中國的揣測。

上述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日本資深新聞工作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們日本媒體形容這是安倍政府所謂的‘包圍外交’,雖然安倍政府沒有公開提出‘包圍外交’策略……安倍政府希望通過‘包圍外交’和印度搞好關系。”

事實上,印度和美國、日本、歐洲甚至澳大利亞的一些互動,也或多或少地被一些中國國內媒體視為大國的“包圍戰略”。尤其是美國對印度發展核武器實施雙重標準,印度和美國不斷加深的軍事合作無疑加深了這種猜測。

假如日本和美國持有這樣的“牽制”和“包圍”思維的話,至少在印度官方來說,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包圍外交”的一環。印度前駐華大使蘇傑生曾經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那種A和B聯手針對C,或者B和C聯手針對A的觀點,都是一些老套的思路。”

自從獨立以來,印度一度奉行“不結盟政策”。這是印度外交的起點。利用自己的大國優勢和影響力,印度順理成章地成為“不結盟運動”的領導者。“印度現在在鼓吹使用‘戰略性自治’來代替不結盟政策。事實上這個概念當中包含了不結盟運動的成分。”尼赫魯大學的狄伯傑教授表示。

來自日本的資深新聞工作者稱:“印度外交總體上來說是一種‘平衡外交’。印度不會完全靠近中國,也不會完全靠近日本。它正在中日之間找一個均衡點,同時也希望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尋找平衡的外交關系。”

蘇傑生為“平衡”一詞加上了外交色彩。“‘大國均衡’的觀點,必須放置在國與國‘相互依存’的語境當中。”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61

下調增長預期、上調赤字目標 意大利沈屙難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19

路透社援引意大利政府消息人士稱,意大利正準備下調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估,並上調預算赤字目標。

該消息人士稱,意大利財政部下周將公布文件,預計今年經濟將萎縮0.2%-0.3%,而4月份時,政府還預計今年意大利經濟會擴張0.8%。此外,政府還將把今年預算赤字占GDP比的目標從2.6%上調至2.8%,與去年一致,且低於歐盟設定的3%上限。

意大利政府的新目標反映了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令人失望,一季度和二季度意大利經濟意外陷入萎縮,重回衰退。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認為,即便出現奇跡也無法拯救意大利經濟。“不客氣的說,意大利經濟已經無法持續,並最終走向債務違約,除非其經濟增長模式能發生徹底且持久的改變。從這一點說,意大利在歐元區的未來已經成疑,這最終將甚至將導致歐元區本身失敗。”

OCED和意大利雇主協會均預計今年意大利經濟萎縮0.4個百分點。

消息人士對路透表示,意大利財政部對2015年的經濟預期更加悲觀,將該國2015年GDP預期從1.3%調降至約0.5%。而預算赤字目標依然是2.8%,比當前的預估高了整整一個百分點。

“與放松財政立場相一致的是,考慮到經濟周期和一次性的因素,政府希望把實現預算平衡的時間從2015年延後至2016年。”

不過這依然需要與歐盟委員會協商,目前尚不確定10月1日意大利政府是否會在更新的經濟和金融文件中列出這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31

法國財政預算案:拒絕緊縮 歐盟應再寬限赤字率達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18

面對德國和歐盟對屢次違反財政紀律的批評,法國強勢回應要求歐盟第三次寬限達標。

法國政府此前確認無法按時達到歐元區赤字率目標,最早要到2017年才能達到歐盟規定的3%赤字率及格線。

法國財長薩潘(Michel Sapin)堅稱法國推遲達標時間是“合法且有充分的理由。”

QQ截圖20141001210622

薩潘還呼籲德國做更多事情推動歐元區經濟複蘇。他說“盡管法國要承擔自己的責任”,但是那些“已實現盈余的國家”必須擔負起“推動經濟複蘇的責任”。

據法國政府周三公布的2015年財政預算,今年財政赤字率將上升至4.4%,預計明年將回落至4.3%,2017年降至2.8%。

此前法國已經兩次違反了歐盟規定的3%赤字率目標,歐盟委員會曾兩次寬限,要求法國在2015年達標。

QQ截圖20141001210643

薩潘說基於法國和歐洲普遍疲軟的經濟狀況,法國政府的財政目標是“非常現實的”。法國政府預測2015年法國經濟增長率為1%,2017年為增長1.9%,遠低於此前的預期。但負責制定財政政策的法國高級委員會認為,最新的預期依然過於樂觀。

為顯示削減支出的決心,法國政府承諾在未來三年內削減500億歐元公開支出,在2015年將削減210億歐元。

薩潘說:“法國從來沒有做過如此之大的努力”。

但是法國政府拒絕歐盟更大規模削減開支的要求。法國預算聲明稱:“法國不會迫於外界壓力削減更多支出,法國拒絕緊縮。政府承諾對財政紀律負責,刺激經濟複蘇。”

盡管赤字率超標,薩潘要求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尊重”法國政府的決定,其中包括一個為企業減稅400億歐元,重振法國競爭力的方案。

法國公布的新預算還將在明年為家庭減稅30億歐元,以緩解民眾近幾年對緊縮政策的憤怒情緒。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91

黑金赤字:誰會成為原油的救世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31

2008年的時候原油價格曾經到過140美元/桶,現在也不到90美元/桶。供求關系的變化使得油價在過去幾個月不斷走低。

對於個人消費者而言,油價下跌顯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原油出口型國家來說,就是一個大麻煩了。根據德意誌銀行的研究顯示,12個OPEC成員國中7個國家可能無法在油價低於100美元/桶的情況下保持預算平衡。

20141018_gdc875

這種情況下,沙特會帶領OPEC來拯救油價麽?目前看來可能性不大。沙特整體經濟已經趨於多元化,因此油價的疲軟尚不會觸動其關鍵利益。那誰會在OPEC內部振臂一呼展開救市呢?從德意誌銀行的圖來看,阿曼和科威特可能是扮演“戈多”的角色。當然,前提是油價繼續擴大跌幅,並影響到他們的收支平衡。(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0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