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腦芯片領域的領導者,英特爾時常受到競爭對手的挑戰,IBM就是最近一家通過推出新產品進行挑戰的公司。據外媒報道,IBM周二在矽谷召開的一個科技大會上發布Power9的最新細節,Power9是IBM對用於其服務器的微處理器系列的補充。同時該公司準備把該產品提供給其他硬件公司。
與此同時,高級微設備公司(AMD)在同一場合討論了名為Zen的處理器科技的內部工作機制,該公司計劃把這一技術用於針對服務器和其他硬件的芯片。高級微設備和英特爾使用的都是x86的設計,在上周一個公司活動的速度測試展示中,高級微設備使用Zen處理器核心的芯片的速度超過了英特爾的芯片。
高級微設備的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佩珀·馬斯特表示,過去公司的表現落後於競爭對手,現在這一產品正向整個行業展示公司的處理器已經回歸高性能行列。公司首席執行官蘇姿豐估計,公司在開發方面已投入了近四年時間和數億美元。
為全球大部分手機提供芯片技術許可的ARM Holdings PLC估計,目前已經有13家公司在使用其服務器和其他數據中心硬件芯片技術,預計這些將與英特爾產品形成競爭。
國際數據公司估計,在去年發貨的981萬臺服務器中,有960萬臺使用x86芯片,占比為98%。Mercury Research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英特爾在x86服務器芯片發貨量中的占比為99.7%,AMD份額僅為0.3%。
Power9芯片預計將在2017下半年開始上市,而高級微設備預計將在2017年第二季度發布基於其Zen技術的32核服務芯片。
從金融危機到希臘債務危機,從歐洲難民潮到恐怖主義肆虐,從英國脫歐公投到特朗普的驚人之語,越來越多的人感知到,世界秩序和全球經濟一樣,正在經歷一輪新的調整和自我修複。與此同時,二戰後不斷加速的全球化通過各種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制度安排使全球主要經濟體變得愈發密不可分。因此,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斷言將避開新一輪國際秩序調整的裹挾。相反,一些有能力影響國際秩序的國家,紛紛努力讓國際秩序的變化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在包括難民潮和脫歐等多種新問題出現的過程中,以往的一些秩序遭到了重大挑戰。例如:通過觀察可以發現,英國在宣布將舉行脫歐公投和公投結果出爐之後,很多聲音對歐盟、甚至歐洲文明的存續提出質疑,為脫歐歡呼的英國獨立黨正在獲得民意支持,歐洲的左翼政黨同樣歡欣鼓舞,這些以往很容易被忽略的聲音漸漸清晰了起來。
再比如,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過去的7年執政期間里,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推進北約東擴,在中東實行戰略收縮,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際秩序的變化。而多年來美國產業轉移的結果導致了制造業的流失,產業失衡的危機已然顯現,這就對其主動參與秩序調整提出了現實需求。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特朗普重拾貿易保護主義。
《第一財經日報》就近來一些國際秩序的變化和輿論對全球化倒退的擔憂采訪了國際關系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鄭永年。
鄭永年 圖/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
國際秩序永遠在變化
“國際秩序並沒有所謂的歷史的終結,它永遠會有變化,從歷史上看,這樣的變化是必然的。”鄭永年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早期一些地方性的政體演變成帝國,帝國解體後又變成民族國家,美國逐漸在民族國家的基礎上以國際組織的形式包裝出了國際秩序。
日裔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歷史終結論,認為西方民主是人類所能擁有的最完美的政治制度,即西方自由民主是“歷史的終結”。
“現在國際上面臨著很多的情況,一方面全球化造就了國際秩序,但也因此出現了很多新的因素。以前會有人說只有商業流動、物的流動,而思想不流動,現在思想在流動,甚至連恐怖主義等各個方面都在流動。”鄭永年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所以只能說,以前以西方為主體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現在無法對付這些由秩序本身產生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又處於秩序變動之中,那麽不光是恐怖主義的問題,越是地緣政治的變化就越重要。”
鄭永年認為,建立秩序要有能力,不是想書寫規則就能建立秩序,書寫規則容易,但是當各方規則不一時就要求國家要有力量去執行。“現在美國硬要書寫規則,但已經沒有這樣的力量去執行這個規則,甚至沒有力量去維持它以前建立的秩序。”
TPP擱淺不代表全球化終結
在自由貿易問題上,奧巴馬政府對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仍抱希望,但目前多數聲音認為該協定在國會獲批的希望渺茫。民主和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均明確表示不支持TPP,被高度政治化的TPP更加堪憂。民意方面,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的調查顯示47%的民眾不支持自由貿易,超過支持者(45%)。共和黨人對自由貿易尤其不感興趣。
“像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樣的國際組織中,美國和歐洲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中國出於與國際接軌的政策加入這個體系以後,在體系中慢慢往上走,美國開始覺得這個體系給了中國很多好處,無法用這個體系制衡中國了,所以美國試圖脫離這些體系去書寫其他的規則,要建立另外的體系,TPP、TTIP(《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系協定》)就是這樣。”鄭永年稱,無論是特朗普還是希拉里都反對TPP,但TPP夭折並不見得全球化會終結。
“美國和歐洲的內部秩序出了問題,最後導致國際秩序出問題。比如2008年以後世界經濟失衡。所以,並不存在一個抽象的世界經濟,世界經濟失衡主要是每個國家經濟失衡的疊加,現在的國際秩序問題也是由每個國家內部秩序的問題疊加起來的,包括一戰、二戰都是這樣,所以說外交就是內政的延續。”鄭永年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1989年的華盛頓共識為新自由主義鋪設了路徑,從此,一套倡導貿易自由,釋放市場力量,放松政府管制,打破國家邊界,商品、技術、人員自由流動的社會思潮主導著西方主要經濟體。但是,在移民潮湧現、經濟複蘇乏力等背景下,人們對開放邊界和自由貿易的擔憂開始增加。諾貝爾獎得主、曾擔任克林頓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約瑟夫·斯蒂格里茨(Joseph Stiglitz)近日也發聲,直言對新自由主義的共識已至終結。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在其《紐約時報》專欄中也寫道,不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將會陷入一種暫停和調整當中,他也同意,在過去幾十年里,全球化給美國的工人帶來不小壓力,但全球化給美國帶來的壞處很多是政治選擇,而非必然結果。
中國可以重建規則
“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可能出現崩塌,但是會出現新的全球化,像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可以讓其他很多國家因此成長起來。近代的全球化是英法德在推動,後來是美國。”鄭永年表示,“全球化本身不會消失,另外一種類型全球化的出現要求規則重建,以前的全球化是美國為主導的西方資本推動的一套秩序,以後也許會有不同的規則會出現,現在的問題是,這個新的規則是完全兩套不同的系統,還是說中國來接手過去的那一套系統?”
鄭永年認為,以美國和歐洲為代表的西方秩序的主體正在出現問題,西方輸出的秩序更是在解體,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機會。“以前的管家不行了就換一個管家”,從自由貿易的角度出發,中國完全是可以接手,但針對新情況,在老規則基礎上加一部分新規則,“一種新的秩序形成並不是幾年的事情,包括西方的法治(Rule of Law),都是幾百年的事情,以世紀來算,50年太短。”
鄭永年也同意,西方主導的秩序沒落也為東亞秩序和上世紀80年代由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和其他亞洲政治家提出的“亞洲價值觀”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
“東亞的秩序確實跟西方不一樣。像新加坡,中國也是這樣,他們不完全排斥西方的秩序,把西方的有些東西合理地吸收消化進來,但主體就是賢能政治和民主政治相結合,會有很大的機會。西方的近代崛起也是吸收了很多亞洲價值觀,所以亞洲經過這樣一波全球化,又把西方的東西學來了,把自己的東西整合進去,我覺得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重視亞洲價值觀。”
21日,湖北省工商聯對外發布“2016湖北民營企業100強榜單”。榜單顯示,九州通醫藥集團以495.89億元的營收蟬聯榜首,稻花香集團和卓爾控股緊隨其後,營收分別為435.52億元、308.9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8家湖北民營企業100強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入圍數量居中部榜首。
湖北省工商聯副主席江浩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分析稱,湖北民營企業百強整體運行上呈現出“經營指數反彈、企業信心回暖,發展動力積蓄、轉型升級加快”的良好趨勢。
民企減負增效任重道遠
入圍門檻進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間,湖北省民營百強企業的入圍門檻分別為12.00億元、15.51億元、16.80億元、15.80億元和16.52億元;增幅幅度從29.25%到8.32%,再到-5.95%,逐漸回落;至2015年企穩反彈,回升到4.55%,呈現出明顯的回調、企穩、再上升的周期現象。
與百強企業入圍門檻演變周期一樣,近5年來,百強民企的營業收入增幅亦從2012年的36.73%,到2013年的11.27%,再到2014年的6.56%,幅度逐漸回調,至2015年走出低谷,增幅達到14.92%。
由於資產與營收的邏輯關系,湖北省民營百強企業資產增幅,要先於入圍門檻和營業收入反彈一個年度,即在2013年以6.37%的負增長築底之後,於2014年開始上揚,首年增幅為16.96%,2015年達到了40.87%。
利潤總額亦大幅反彈。2015年,湖北省民營百強企業利潤總額止跌回升。2011~2012年,利潤增幅度為38.06%;2012~2013年,增幅降至8.18%;2013~2014年,出現2.19%的負增長;2015年增幅達到44.61%。
盡管利潤總額大幅反彈,但百強企業的盈利能力仍相對滯後。從湖北民營百強企業稅後凈利潤來看,最近3年的增幅分別是8.79%、6.94%,和4.98%,一直是收窄狀態;從企業凈資產收益率來看,近3年的增幅分別為17.35%、15.78%、12.53%,增幅呈現下行軌跡,與企業資產、營收以及利潤總額的上揚形成了反差。
江浩表示,這說明民營企業百強的規模效益烙印較重,但盈利能力增長相對滯後;當然,企業負擔較重也是影響民營企業凈利潤增幅的一個重要因素。
傳統實業占榜單六成
從湖北民營企業百強的行業入圍比重看,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建築類行業、化工類行業,食品制造/農副產品加工業,共占據了60%的席位;其中,建築類行業有22家企業入圍,化工類行業有15家企業入圍,食品制造/農副產品加工業有13家企業入圍,均為傳統實體,折射出該省新興產業的企業還較為弱小,張力不足。
尤其是營收總量指標,排在前3位的是建築裝飾行業、批發零售行業和綜合行業,行業營收總額分別是1592.90億元、898.25億元和879.4億元,建築類行業以絕對優勢領跑,成為湖北民營經濟的重要支柱。
相反,湖北民營百強企業的研發投入出現負增長。2015年,湖北百強民企的研發投入總量為50.81億元,占年銷售總額的0.73%。相對於2014年,降低了0.1個百分點,已回到2013年之前的投入水平。
江浩指出,民營企業研發投入的局限不僅在資金上,而是在科技創新的複合型資源短缺,投入產出比不高,效率低下。從這個角度而言,政府已在科技發展戰略上作出了調整,創新產權多元化的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機制,民營企業需要跟上步伐。
民企創新轉型任重道遠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作為企業知識產權的重要內容,2015年,湖北民營百強企業在國際國內商標註冊與使用增加緩慢。商標註冊方面,國內商標註冊量為2926個,增幅1.03%;國際商標註冊總量為398個,增幅縮小到4.18%。在商標產品占總收入的比重上,占90%以上的企業共計38家,占50%-89%的企業8家,占總收入10%-49%的企業5家,占總收入1%-9%的企業5家,另有45家為空白。這反映出民營企業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和開發存在不足,偏重短期行為,成為民營企業的一個軟肋。
不僅如此,專利數量及使用效率仍然較低。截至2015年底,湖北民營企業百強共擁有國內有效專利1633項。其中,有效發明專利428項,有效實用新型技術653項,有效外觀設計542項。擁有外國有效專利20項。結合2012年以來的相關數據可以看出,國內有效專利的增幅經歷了從53.44%到21.15%,再到6.16的的沈降;國外有效專利的增幅也歷經了14.28%、18.75%,以及5.26%的振蕩與回落。再從新工藝或新產品收入占企業營收總額的比重看,大於或等於30%的企業增加了15.78%,但無新工藝或新產品收入的企業也增加了6.77%。因此,湖北民營企業百強亟待扭轉有效專利基數低、科技附加值增量少的局面。
此外,從湖北民營企業百強的行業分布看,新興產業如生物醫藥、通訊設備和電子電器等行業,入圍企業戶數、營收和盈利總額的基數都比較低,需要完善技術研發支撐體系,進一步增強新興產業的核心動能;擴展與延伸產業鏈,不斷壯大新興產業發展規模;註重協同,多渠道保障新興產業的要素供給,推動湖北民營新興產業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14日,在日本參院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特別委員會上,首相安倍晉三就TPP表示:“在美國處於政權交接過渡期的當下,必須由我國來主導(使TPP)盡早生效。”他再次強調日本將爭取使TPP早日獲得批準。
據共同社報道,19日起秘魯首都利馬將召開亞太經合組織(APEC)首腦會議,安倍透露,已決定利用這個機會,舉行TPP參加國首腦會議。
助理訪美為安倍會晤特朗普鋪路
14日上午,日本首相助理河井克行搭乘民航飛機從成田機場啟程前往美國華盛頓,將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相關人士舉行會談。受安倍的指示,河井此行還將收集美國下屆政府的政策和人事方面的信息。
有關計劃17日舉行的安倍與特朗普的首次會談,河井出發前在機場向媒體強調稱:“將為首腦會談取得成功搭橋鋪路。”
在美逗留期間,河井將在華盛頓和紐約與政權交接小組成員、美國國會相關人士及專家會面。安倍指示河井在會談中向美方傳達欲與特朗普迅速建立個人間信任關系的願望。河井將在19日回國。
日本政府還派出外務省外務審議官秋葉剛男赴美,為安倍和特朗普的會談作事前準備。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局長莊少勤已於近期調任國土資源部,擔任該部規劃司司長一職。
截至記者發稿,在上海規土局的官網上,還保留著莊少勤的原職務信息。
新身份
國土部23日舉行了《關於深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的指導意見(試行)》新聞發布會。此次發布會上,莊少勤以國土部規劃司司長的身份出席。
在此之前的11月12日,2016年“土地資源利用和管理”國際研討會在上海召開,會議重點探討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等問題。
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和中國大陸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莊少勤也以國土部規劃司司長的身份參會並發言。
在發言中,莊少勤對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未來發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國土空間規劃應該要“見城”、“見人”、“見方式”,要充分適應城市化對城市、對人、對生活方式乃至城市治理方式的變化要求;二是要充分體現國土空間規劃的有位、有利、有用,充分發揮“多規合一”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的“三底”、“三線”作用,利用政策性、實施性強的優勢,為城市發展創造更多附加值;三是要利用講學術、講協作、講生態的國際開放平臺,實現國土空間規劃行業轉型,通過強化政府與學界、地區與地區、國內與海外的交流,營造互聯網思維下跨界合作的良好行業生態。
此外,莊少勤還表示希望上海能發揮好改革開放排頭兵、科技發展先行者的作用,為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和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更多的經驗。
莊少勤生於1965年,廣東揭西人,博士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
在調任國土部之前,他一直在上海工作,歷任東新區城市建設局副總工程師、副局長,區重大項目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浦東新區環境保護和市容衛生管理局(水務局)局長、黨組書記,楊浦區委常委、副區長,奉賢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代理區長、區長。
2013年7月,莊少勤接替馮經明開始擔任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局長一職,後者此後調任上海地產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上海土地“新政”
在莊少勤擔任上海市規土局局長期間,上海啟動了新一輪的土地管理“新政”,目標是實現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的“負增長”。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莊少勤表示,2015年上海真正實現了產業用地減量化,甩掉了“掛賬”的包袱,並開始“還賬”(每年還1000公頃)。除此以外,土地供應結構的探索也有所成效,對開發商的運營能力提出要求。
他稱,2016年,上海將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編制出臺新的土地規劃,將土地資源和資源環境作為發展的主要考慮因素,實現內涵開發和彈性開發;更加註重城市地質環境,將城市環境安全問題放在重要的位置來抓,例如城市沈降、土壤安全、水質環境等。
作為國內土地資源約束最突出的特大城市之一,上海已遭遇了土地資源的“天花板”。因此需要全面實施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上海一方面提出“五量調控”新思路,通過“總量鎖定、增量遞減、存量優化、流量增效、質量提高”實現建設用地“負增長”,並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倒逼城市的發展轉型。一方面也提出城市有機更新。
數據顯示,上海從2011年至2015年度新增建設用地從5143公頃逐年減少至1935公頃,年均降幅超過20%。
在這期間,上海也開展了第六輪城市總體規劃“上海2040”的編制工作。
通過這輪規劃,上海不僅要實現“卓越的全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的發展目標,還需要探討一個超大城市睿智發展的創新轉型新路,聚焦解決超大城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突出問題。
莊少勤也表示,作為一個超大型城市,上海越是要謀劃長遠規劃,越是要強化底線思維。這個底線思維,具體表現人口、土地、環境、安全四條底線上。
目前,上海2040已經完成公示,並於11月10日正式提交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按照程序,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後,將正式上報國務院審批。
莊少勤此番擔任國土部規劃司長,其前任是今年6月升任國土部副部長的趙龍。
2015年6月,趙龍被任命為國土部規劃司司長。一年後的2016年6月,趙龍開始擔任國土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規劃司司長。
網絡文學平臺的不可複制性,決定了它是一個稀有標的。
本文由分享投資(微信ID:fxtzvc)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著名網絡作家唐家三少去年版稅收入達1.1億元,2012年至今,其收入4年內增長了16.6倍。著實讓人驚嘆!以唐家三少為代表的網絡作家們為什麽收入暴漲?網絡文學市場在過去幾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支撐了高速增長?
為什麽BAT等資本紛紛大手筆布局網絡文學市場?在泛娛樂產業鏈里,網絡文學平臺為何如此重要?BAT分別構建了怎樣的泛娛樂產業鏈版圖?
分享投資享投就投投資經理曹衍真對網絡文學市場進行了充分的調研,以下是他的分享:
2015年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大神白金級網絡作家“唐家三少”版稅收入已高達1.1億元,成為作家榜發榜十年以來首位年收入過億的作家,遠超我們熟知的郭敬明、韓寒等傳統作家。
▼而對比唐家三少幾年前的版稅收入,在4年增長達到了16.6倍,著實讓人驚嘆!
以唐家三少為代表的網絡作家們為什麽收入暴漲?網絡文學市場在過去幾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支撐了高速增長?
版稅暴漲的背後是網絡文學市場的繁榮
以我們熟知的起點中文網為例,網絡作家一般分為普通作家-A簽作家-大神白金作家,普通作家上傳3000字的稿件就可成網站的普通作家,占作家總數的90%左右;10萬字就可以申請成為網站A簽作家,A簽的作品上架後,就有稿酬,並會有打賞和催更業務並參與分成。
等級最高的是大神白金級作家,目前起點中文網有15個左右,比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貓膩、天蠶土豆等等。作家收入主要包括網站支付的稿酬、版稅、網站獎勵、粉絲打賞等幾個部分,當然稿酬也是網站根據寫手的等級來決定的。
他們的作品到底能值多少錢?以天蠶土豆的《大主宰》為例:2015年《大主宰》光遊戲改編權就賣了2600多萬,這里還不含遊戲上線後的流水分成;除此之外還可以改編成手遊、影視、動畫、實體出版、有聲小說等等。可見一個優質IP的價值。
再來看網絡文學背後的受眾群體,以2006年開始在網絡上流行的《鬼吹燈》為例:
以上數據來源於:易觀智庫 2015
核心的受眾群體是男性、青壯年、中高學歷!而絕大部分網民聽到《鬼吹燈》應該也是去年上映的電影《鬼吹燈之九層妖塔》《鬼吹燈之尋龍訣》,其實《鬼吹燈》早在2007年-2016年先後改編成了漫畫、遊戲和網絡劇等。
另外網絡文學其實早已滲透到網民中,據CNNIC統計,2015年網絡文學在用戶規模已經達到2.97億人,在網民滲透率達43.3%,2016年上半年達43.3%。
龐大的粉絲群體,網民滲透率的提高,影視遊漫聯動,以及國家推行正版化,網絡文學已成為IP中最令人垂涎的金礦,備受資本矚目。
BAT的進入導致網絡文學市場格局迅速發生變化
市場格局在幾年內劇烈變化,已經進入了充分競爭的階段:
在2012年以前我們聽到最多的是起點中文網,以及盛大文學,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2013年盛大文學創始人吳文輝核心團隊出走入駐騰訊文學;同期中文在線也開始興起,市場形成了三強爭霸的局面,而同年完美世界以1.9億元的價格將旗下縱橫中文網賣給了百度;2014-2015年,騰訊收購盛大文學,形成閱文集團,百度、阿里、掌閱等介入,市場也呈現了閱文集團一家獨領風騷,其他幾家多元鼎立的局面。
IP/網絡文學是泛娛樂產業鏈的起點和核心!
是什麽原因促使BAT等資本紛紛大手筆布局網絡文學市場?在泛娛樂產業鏈里,網絡文學為何如此重要?
如上圖所示,IP/網絡文學其實是產業鏈的根源,起點和核心!其作為“一次元”產品具有不可多得的低廉試錯成本、強大的想象延伸空間和巨大的衍生和持續價值。而BAT所稱的“泛娛樂”也就是以IP(知識產權)粉絲經濟為核心,以傳統媒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為渠道,實現文學、動漫、音樂、影視和遊戲、衍生品等多產業互動的生態戰略。目前互聯網+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是當前市場的主流趨勢之一。
為什麽BAT大手筆布局投資網絡文學網站而不選擇自建?網絡文學平臺留存的作家及讀者以及其所配套的渠道導致了它具有不可複制的稀有屬性:
▲與傳統文學核心環節是出版社不同,網絡文學平臺是核心環節
網絡文學網站/APP主要通過“付費+廣告+IP版權運營增值”獲取收入,並且IP版權運營增值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當然也有“硬件銷售+圖書出版發行+用戶打賞”等周邊收入。
而IP對於下遊的運營有多大的促進作用呢?我們以遊戲為例:
據艾瑞咨詢調查,59.3%的用戶玩過網絡小說改編的遊戲;另外用戶未來玩網文IP遊戲的意願也比較高,43.9%的用戶明確表示會玩,42.9%的用戶可能會玩;當然目前用戶為網文周邊花費金額在百元以內的接受度高(據易觀千帆調查,網文IP改編成手遊主要玩家是男性,90後、00後、學生,以及初中學歷、月收入2000元以下為主)。
不僅僅是遊戲,網絡文學IP全版權運營在國內外不乏一些經典案例:
例如我們熟知的《哈利波特》,其所形成的全版權產業鏈總產值已超過220億美元,其中77億美元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收入:
國內也不乏類似的案例,如《花千骨》:
改編自《花千骨》的遊戲半年總流水超8.5億人民幣,單月流水最高達2億元。據初步估計,《花千骨》衍生領域產值已超20億元。
隨著IP的價值日益凸顯,網絡文學產業過去單純依靠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正在逐漸向“創造優質IP為其他易變現的內容產業輸血”過渡,作為IP生產的最上遊,BAT先後在網絡文學的布局,也體現出他們在內容產業的競爭中想獲得優勢地位。
BAT在泛娛樂產業鏈戰略布局的版圖
以下是BAT在泛娛樂戰略布局的全面梳理:
騰訊:
騰訊主要依托其在QQ和微信的用戶連接先天條件,通過閱文集團在IP庫強大的優勢,目前已經形成了IP+影視(騰訊影業、企鵝影業、騰訊視頻、騰訊電影+)+音頻(QQ音樂、企鵝FM、懶人聽)+遊戲(騰訊遊戲、GAD)+動漫的泛娛樂戰略布局。
百度+完美:
幻想縱橫前身為縱橫中文網,2013年完美世界以1.9億元賣給百度,2013年7月百度斥116億元收購91無線,91熊貓看書歸入旗下,2014年百度文學宣布成立,包括縱橫中文網+91熊貓看書+百度書城+多酷書城。與完美進行資產重組後,形成IP+影視(完美影視、愛奇藝影業、百度視頻、PPS)+音頻(千千靜聽)+遊戲(完美世界)+動漫(百度動漫)+教育圖書(洪恩教育)的泛娛樂生態。
阿里:
阿里文學於2015年剛成立,阿里雖然占有渠道優勢,但是幾乎沒有自己的IP版權內容。不過其也形成IP版權渠道(書旗小說、淘寶閱讀、UC瀏覽器、神馬搜索)+影視(阿里影業、合一影業)+音頻(天天動聽、蝦米音樂)+遊戲(UC九遊)等生態營。
A股上市公司-中文在線:
2000年成立於清華大學,旗下平臺有17K小說網、四月天、湯圓創作和中文書城。目前主要推行“文學+”戰略和“教育+”戰略。昨天中文在線也宣布戰略投資A站,布局二次元。
移動市場當然還有掌閱文學,掌閱文學目前基於其移動端優勢力爭建立遊戲、動漫等業務戰略合作。
大家都在進行自己的泛娛樂戰略布局,目的直指打造一個閉環的商業生態模型:
網絡文學業務及IP版權運營作為泛娛樂行業上遊的重要性日益顯著,而良好的IP也需要下遊的影視、遊戲公司資源的搭建和開發,越深度運營的IP越能夠吸引優質的簽約作者入駐,影視和遊戲也可反向定制網絡文學,這是一個相互循環的商業生態。
未來的內容產業市場我們認為是基於內容,利用平臺,打造一個生態;而網絡文學平臺的不可複制性,也決定了它是一個稀有標的;當然未來市場也可以打造綜藝、體育等IP平臺;而縱觀整個泛娛樂產業鏈,影視和遊戲通過一款爆品來占領一定市場份額仍然有可能,但不一定可持續,而泛娛樂產業鏈條隨著直播、二次元等新物種的崛起,也會增加一些新的商業模型,豐富泛娛樂的生態。
本文作者曹衍真為分享投資享投就投投資經理。武漢理工大學法學學士;武漢大學經濟學學士;擁有律師職業資格;曾負責大型國企國際仲裁與索賠事務,某公司文化產業投資事務。加入享投就投後投資領域包括智能硬件、TMT、新型服務等領域。歡迎聯系[email protected]。
英國最高法院5日開庭審理“脫歐”程序案,將就啟動“脫歐”程序是否需要議會批準作出終審裁決。
據新華社報道,裁決結果將決定政府和議會誰來主導英國“脫歐”,並對“脫歐”進程產生重要影響。
此次庭審為期4天,英國最高法院的11名法官會首次全體出庭。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預計將在明年一月做出裁決。
英國最高法院庭審現場(圖:BBC)
“脫歐”程序案是由支持“留歐”的一家投資基金經理吉娜·米勒等人向英國高等法院提起訴訟的。英國高院上月裁定,政府在正式啟動“脫歐”程序前需經議會批準。英國政府隨即上訴至最高法院。
5日上午庭審開始後,代表政府的律師團隊表示,政府有權決定何時啟動“脫歐”程序,因為英國人民在公投中已清晰表明了他們的立場,無需議會批準,這樣也有利於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
司法部長傑里米·賴特表示,政府將通過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合法地使用基本權力。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10月初宣布,英國將於明年3月底前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開啟“脫歐”程序。她的表態受到部分英國議員質疑。
按照歐盟法律,“脫歐”程序一旦啟動,有關各方須在兩年內完成談判,如需延長談判,應得到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的一致同意。
全球最大科技展將於本周舉行,今年大約會有20萬人湧入拉斯維加斯參加CES。除此之外,今年還是CES創辦50周年。美國科技網站CNET近日撰文,總結了主導今年CES科技展的7大重要趨勢。
智能家居無處不在
預計智能家居產品將更加普及。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日常設備將升級為“物聯網”產品,至於這種升級究竟是否有用則另當別論。Wi-Fi連接和應用控制將在各種小型廚房家電中越發普及,而電冰箱、洗衣機和烘幹機也將更加智能。門鈴、燈泡、吊扇、煙霧警報器同樣如此。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語音助理和物聯網平臺控制權爭奪戰
格式大戰一直以來是消費電子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CES集中體現了這一點:VHS與Beta、HD DVD與藍光、Windows與Mac、iPhone與Android,等等。在新興的智能家居領域,最新的格式大戰是針對語音控制個人助理及其底層的智能家居平臺展開的。
其中最值得關註的4個平臺是亞馬遜Alex/Echo(它目前已經成為智能家居領域遙遙領先)、蘋果Siri/HomeKit、谷歌Home和微軟Cortana。值得一提的是這4家公司都不會正式參加CES。同時作為CES最大的參展商之一,三星也將著重展示自家的Viv助手。
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越來越多
北美國際車展將於1月8日開幕,彼時恰逢CES結束。但CES最近幾年在汽車技術領域搶了北美國際車展越來越多的風頭,而2017年也不例外。預計將有很多無人駕駛和電動汽車技術在拉斯維加斯展出,其中很多新聞都將來自於菲亞特克萊斯勒、寶馬、豐田、日產和現代等行業巨頭。預計法樂第未來也將披露最新的電動汽車計劃。英偉達、大陸集團、哈曼-卡頓、德爾福也將披露與汽車有關的科技信息。
電視更大、更亮、更好
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展出的電視屏幕一年比一年大,2017年也不例外。三星、索尼、TCL、海信等公司將展示量子點等液晶技術,以對抗OLED技術,後者目前由LG及其授權企業主導。
4K分辨率、HDR技術和越來越多的內置流媒體技術都將融入更多中低端設備。除此之外,預計還將展示一些瘋狂的新一代顯示技術和炫酷的投影儀。
大量筆記本發布
無論原因是什麽,CES幾乎沒有PC廠商參展。但我們熟悉的各大品牌都將利用場外活動、發布會和酒店套房變相參展。戴爾、聯想、華碩、宏碁和惠普將展示新一代筆記本和二合一混合設備,所有展品都可以在新年買到。
你可能期待更具未來感的概念設計,同時也渴望英特爾和高通等芯片制造商發布的新聞及原型設備——尤其是當微軟宣布Windows 10將支持後者的ARM芯片時。
中國品牌引發全球關註
中國長期以來都是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中心,但最近幾年的CES也看到了一系列中國品牌的崛起。小米、TCL、海信、樂視和華為都希望利用CES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品牌,以便幫助其拓展海外市場。
迎接特朗普時代
可以肯定的是,即將上臺的特朗普政府將成為期間的熱門話題。這屆新政府將頒布很多直接影響全球科技行業的法規——包括貿易政策、關稅、信息安全、網絡中立原則、稅收政策、加密規定、金融監管和移民政策等——其中有些政策的變化程度將會很大。
然而,即便法規變化不像預期的那麽大,各大企業也應該為一個全新的時代做好準備:只要這位新總統發一條推文,就足以讓企業的股價飆升或暴跌。
其他看點
以上是有望主導本周CES的趨勢——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看點: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雖然算不上真正的產品,但由此開發的功能卻可以提升聯網設備的智能性和實用性。
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領域也將推出更多產品和服務,進一步吸引大眾市場的關註。2016年推出的HTC Vive、Oculus Rift、PlayStation Now和《口袋妖怪Go》已經充當了先鋒。
機器人技術也將受到關註,包括是Roomba掃地機器人這樣的實用產品,以及C-3PO風格的概念設計。尺寸各異的無人機也將紛紛亮相。
以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醫療和健康科技同樣會成為焦點,它們將融入更多診斷和專業應用。以及耳機、音箱和其他音頻設備。無線耳機和音箱將成為新常態,但很多高端音響廠商仍會展示傳統的有線音箱。
1月4日8時左右,當離岸人民幣(CNH)對美元達到6.9655之前,幾乎沒人會料到,人民幣隨後連續三天大幅上漲,離岸人民幣大漲了1130個基點。由於流動性告急,離岸空頭慘遭“踩踏”。
人民幣的這次波動被市場命名成了“三日狙擊戰”,它的發生與人民幣流動性緊張、做空成本上升,以及美元本身走弱不無關系。
“自去年11月末央行加強了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的監管後,離岸人民幣利率就不斷走高,導致投機商做空人民幣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年初在岸匯率受居民購匯的沖擊小於預期,使得部分空頭開始拋售美元換取人民幣,以償還短期負債。”中信建投宏觀研究員李一爽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加上美元走弱,“離岸市場進入了美元越跌、人民幣利率越升的循環之中,空頭踩踏引發了快速去杠桿,這是離岸匯率出現大幅升值的最主要原因。”
市場主流觀點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方向仍將由在岸市場決定,在美元仍然處在強勢周期的背景下,整體匯率格局發生改變的重要前提在於中國的商業環境,包括降稅減費等政策力度不斷擴大,外資在華能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走勢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走勢
人民幣空頭慘遭“踩踏”
與坊間的傳言不同,此次人民幣空頭“三日狙擊戰”並非由央行主導,而是利率飆升、空頭踩踏所致。
1月4日下午,離岸人民幣漲超400個基點,強勢收複6.92關口,此後一度升破6.87關口;1月5日更是勢如破竹,離岸人民幣一度沖破6.80關口,漲至6.7890,逆轉了市場的 “破7”之憂。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5日報6.9307,大幅上調219點,在岸人民幣(CNY)收盤更是創下11個月最大單日漲幅,報6.8817,較上日大漲668個基點。
值得註意的是,香港離岸人民幣拆借利率(HIBOR)5日全線飆升,隔夜HIBOR暴漲2139個基點至38.335%,創2016年1月13日以來新高;7天利率升至17.55456%,14天利率升至15.70717%。這也意味著,通過拆借人民幣來做空的投機成本暴增。
1月6日,盡管匯率沒有再繼續走升,但HIBOR仍持續暴漲,隔夜HIBOR高達61.33%,較前日暴漲近2300個基點。
隔夜人民幣HIBOR持續飆升
具體而言,做空盤是離岸人民幣(CNH)市場的重要資金需求者,貶值幅度與人民幣資金成本決定了最終收益。離岸做空盤一般選擇在拆借市場借入CNH從而購匯(即買美元),或者或者通過美元/CNH掉期來融入人民幣(即買入即期CNH、賣出遠期CNH的操作),再通過遠期市場結匯獲取收益。
“較強的貶值預期下,做空盤持續進行‘拆借-購匯-遠期結匯’交易,推升對離岸人民幣的需求,只要匯率交易的收益大於離岸人民幣拆借成本,利用貶值預期的做空盤就會持續。”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
然而,這個邏輯近期徹底逆轉。面對擡升的資金成本(空頭拆借人民幣利率上升,或短端掉期點大幅上升),空頭或者選擇繼續滾動拆借,但做空收益大幅下降;或被迫結匯平倉,這將反過來幫助CNH上升,如果平倉量巨大,人民幣匯率可能大幅回升。在成本和收益的博弈後,後者顯然成了空頭唯一的選項。於是,踩踏引發了快速去杠桿的發生,造成CNH大漲。
另一個關鍵點是,“我們所謂的即期價格事實上是T+2交割的,也就是說要在兩個交易日後才能交割。”德國商業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師周浩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可見,在HIBOR飆升的背景下,空頭需要承受的做空成本是成倍的。
有趣的是,在早盤中間價高開、HIBOR高企的情況下,6日的CNH卻出現了疲軟。某外資行交易員對此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應該並非空頭所為,可能是在CNH此前大漲的格局下,央行主動進行反向操作,即拋人民幣、買入美元,因為緩解外匯儲備減少的壓力是需要考量的。”
離岸流動性趨緊存隱憂
雖然人民幣暫時走強,但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趨緊卻讓各界憂心忡忡。
“離岸人民幣池子淺,可能導致2017年人民幣HIBOR利率易上難下,並對離岸人民幣的使用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如果HIBOR持續畸高,對貿易項下可能影響不大,但對正常的離岸人民幣金融交易或將造成一定影響。”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也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我們判斷人民幣隔夜HIBOR利率在近期會下來,但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較緊的局面仍將持續。”
香港交易所(下稱“港交所”)6日發表的《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供應機制的現狀、影響及改善方向》研究報告稱,之所以此前幾年離岸人民幣存款持續攀升,主要緣於在人民幣升值時,CNH的強度往往高於CNY,因此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進口貿易結算能夠獲取額外收益,且有動力通過對進口支付人民幣取代美元,使境內人民幣流動性外溢至境外。
過去幾年離岸人民幣存量增長的主因
於是,CNH資金池規模越來越大。2014年末香港人民幣資金池規模達到1.15萬億元(離岸人民幣存款及存款證),全球離岸人民幣存款規模達到了1.6萬億元的歷史高點。
然而,在2015年“8·11匯改”後,隨著人民幣對美元貶值,CNH貶值幅度甚至大於CNY,上述趨勢不斷逆轉,市場套利機制反向運作,即人民幣資金轉為回流在岸市場。
報告提及,在上述兩種效應共振下,香港人民幣存款已從高峰時期的10035億元跌至6529億元,較2015年底下跌約23%。
其副作用也可能逐步體現。港交所提及,匯率、利率波動對離岸債券市場的穩定擴張帶來壓力,同時加大了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資產的風險對沖成本,亦可能誘發投機性的短期跨境資本流動。
此外,隨著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不斷上升,充足的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對提升市場深度,滿足跨境貿易、離岸投融資、外匯交易等經濟活動至關重要。因此,雙向跨境資本管道仍需要不斷擴寬,並對現有市場機制加以改善調整,才能真正加速人民幣的國際化。
美元強弱主導大局
“三日狙擊戰”過後,各界心中的疑問在於,這一趨勢能否持續?
“未來人民幣匯率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海外美元指數的波動。” 中信建投宏觀債券研究團隊首席分析師黃文濤分析稱,美國經濟未來仍具備進一步上行的能力,加上減稅政策未來極可能落地,美聯儲2017年的加息進程或將加速。此外,盡管近期歐元區與日本通脹水平有所上升,但其貨幣寬松大概率上仍將維持。因此,貨幣政策的分化在2017年仍將給美元指數帶來上行動力。
“非農過後美元指數出現反彈,而且力度不小,但是最終周K線收在5周均線的下方,這也是美國總統結果公布以來的第一次。”資深外匯交易員崔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1月6日最新公布的美國2016年12月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新增非農就業人口15.6萬,雖然不及預期的17.5萬,但失業率和勞動力參與率均略升,且12月平均每小時工資同比增加2.9%,創2009年以來新高,再通脹升溫。
克里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表示,2016年12月非農報告表現不錯,美國基本處於充分就業狀態,2017年加息3次是合理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的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數據顯示,3月、4月加息概率分別升至28.8%和42.7%;全年加息2次和3次的概率分別升至71.2%和38.7%。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家機構後發現,主流觀點認為美元指數在今年中期突破105不成問題,此輪強美元周期或在110~115見頂。
在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丁爽看來,中國央行不會也不應該刻意“保7”,“如果美元指數從102跳到105,人民幣對美元會破7,但估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未來仍將維持在94~95的水平。”
各界當前的共識在於,中國不會刻意在美元走強的時候使得人民幣被動跟隨,但仍可能進行一定幹預來防止匯率超調。幹預的代價便是消耗外匯儲備,這可能進一步加劇各界對外匯儲備縮水的擔憂。
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2月末央行官方外匯儲備余額為3.01萬億美元,環比下降411億美元,較上月收窄280億美元。外儲巔峰期則是2014年的3.99萬億美元。丁爽認為,在此情況下,監管層可能會加強對資金出境的合規性審查,“如果條件成熟,中國將在未來2~3年內走向自由浮動匯率制度,然後循序開放資本項目。眼下,國內的結構性改革比匯率問題更值得關註。”
馬應龍晚間發布公告稱,為積極應對原輔材料價格上漲和人工成本上升壓力,公司決定上調公司主導產品馬應龍麝香痔瘡膏供貨價格,上調幅度為18%。
該產品10克膏2015年度銷售收入為29,356.57萬元,毛利23,322.94萬元,2016年前三季度銷售收入為17,773.21萬元,毛利13,572.12萬元。此次調價後,預計該品種2017年度銷售收入和毛利將相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