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為謀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gy0.html 昔日徒弟小Z,酷愛證券投資與投機,多年前辭職,專門做起了小私募和代客理財。
昨晚,他突然發來QQ:「密切關注下周大盤調整!」
噢!股市大漲了一個月了,還沒像樣地調整過呢!小Z就是一直能夠想到和提醒我!
「咋辦?」我問。
「下周減倉!」他答。
「全倉減還是減一半?」
「不!先少減一點。」
「只減一點,那下跌呢?」
「再減。」
「再繼續下跌呢?」
「趨勢走壞,加大減倉比例!」
「徹底走壞了,咋弄?」我又問。
「走掉大部分!」他答。
「我滴媽呀!你這豈不是叫我越跌越拋嗎?」我說,「反過來,行情轉好,你則又要叫我,先少買一點;若見形勢日益好起來,就要多買。這豈不是越漲越買嗎?」
我接著說:「如此這般,怎麼賺呢?」
「哎呀!你要看著趨勢做,等到上漲趨勢形成了,就有你賺的啦!」小Z最後說,「不過啊,提醒了你,你也老是不聽的,喜歡坐過山車!沒辦法!師傅哎!」
我以前確實一直沒有聽從他,結果吃了好多次眼前虧!
沒辦法!可能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吧?哈哈!
徹底斷供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h0m.html 股市持續低迷,老婆買股錢斷供已久。今想,股市剛大漲了一個月,趁這勢頭也許能夠哄到一點錢吧?於是乎,「嘿嘿、嘿嘿」地打電話給老婆。 「不給!沒錢了!」我剛開口,老婆便斷然回絕。
她接著說:「以前啊,我股市一點都不懂,盡被你忽悠,糊裡糊塗地讓你去買股票,心想,賺點蔥姜錢總沒問題的吧?想不到,幾年下來,我連個蔥姜味都沒聞到呢!」
「不是也賺到過的嘛?看,現還正在漲呢!」我急忙解釋。
「賺?漲?呵!後來不都又統統滴跌回去了?瞎起勁,白高興!真叫『出來混總要還的』。」老婆駁斥,又說,「我現在對股票這玩意兒也有點懂啦!這股市啊,其實是國家忽悠你們股民的把戲,你們股民呢就像螞蟻,它先蘸一點兒蜜糖,給你們嘗點甜頭,等到你們這群螞蟻都湧上來,爬滿一大堆時,一壺滾燙的開水便突然猛地澆下來……哈哈!這種股市還會好?」
老婆一口氣說到這,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說:「你做股票啊,我倒看出一個門道來,那就是,『你來討錢買股票,這時股市准糟糕』!哈哈!這會兒你又來討了,股市又要大好不妙啦!」
呵呵!行情不好,討不到;行情好了呢,還是討不到。沒轍!
「還有比這股市更糟糕的呢,那就是你這個人!」我一愣,還沒緩過神來,只聽老婆說道,「以前啊,一直叫你見好就收,落袋為安,你呢偏不聽,總是傻乎乎地扛著!結果呢,統統滴套住了吧?我說啊,實踐證明,你這人既不會軋苗頭,又不會抓機會,純粹傻瓜一個,根本就不是個炒股的料呵!哈哈!」
老婆訓話振振有詞,理直氣壯!同時講到,剛給兒子買了個二手房,錢已差不多快用光了;接下來還要為他準備結婚;過幾天,這小子又要再次住院,為了取出一年前醫治骨折而裝入小腿內的鋼筋……這些都等著要用錢啊!
「我沒叫你從股市裡割點肉或骨頭出來,算是菩薩心腸了,夠支持你的啦!」老婆最後說,「你呀,就用那點已經入市的錢好好搗鼓搗鼓吧!爭取搞出點小名堂來讓我瞧瞧!哈哈!」
好了,徹底斷供了!
也罷,因為投資畢竟不是人生的全部。哈哈!
趴著不動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h2r.html 中飯剛用完,看到年輕朋友H發來Q信:「徐小明中午發文說:『提防近期出現中陰線。』你看我是不是現在出來躲一躲?」
「徐小明是頂級盤口大師,看盤水平堪稱超一流!」我回覆道:「股市大漲一個月了,還沒有個像樣的回調,近期出個中陰線,完全是有可能的。我相信徐大師的預言。」
「那你的意思是,我此刻應該出來觀望了?」H問。
「回調一定會到來,或許近期就會出現中陰線,但究竟是哪一天,你知道嗎?徐大師確切地告訴你了嗎?」
「怎麼講?」
「現在股市走牛的概率大不大?」我又問。
「應該說,還是蠻大的吧?」
「那好!既然走牛是大概率,那我告訴你,你為了事先躲避這根中陰線而出去,那麼等你回來時,踏空幅度超過這根中陰線也將是大概率!偷雞不成蝕把米!」我說,「牛市途中,常常是,後期的低點比前期的高點還要高吶!我滴兄弟哎!」
「繼續趴著不動!」H最後回覆。
「割肉」買車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h45.html 昨天剛收盤,那個讓我準備本週減倉的昔日徒弟小Z(參見《道不同不相為謀》)發來一條Q信:「師傅,我減倉了一半!」
「哎!你不是說先減一點的嗎?怎麼一下子減了這麼多啊?」我回覆問。
「師傅哎,我一來覺得回調風險有點大起來,二來這兩天要為老婆買一輛小車。」小Z解釋說,「這幾年來,我股票雖說沒怎麼賺,但波浪起伏中很少虧損的,可這次卻是割肉出來的啊!從本週一開始,我就一直猶豫不決,直到今天下午,我還想再等等看的,但想到要買車,又考慮到這會兒風險老是懸著,一咬牙,就割出來了!師傅哎,鬱悶啊!」
可不是麼?小Z是個讀外貿專業的外地大學生,畢業後來到浙江紹興,進入我司。小Z家境不裕,孑身在外,獨自謀生。他品行優秀,老實規矩,助人為樂,常肯吃虧。
一天傍晚,有個來我們廠的客戶突然發病,小Z顧不得吃飯,急忙送這個客戶到一家市級醫院急診。他跑上跑下,忙進忙出,湊錢付賬,整夜陪護……小Z不辭辛苦的精神、焦急關切的神情、細心負責的行為、憨厚禮貌的形象……被這天正好值班的一位美麗漂亮的護士天使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
過了一些日子,小Z終於幸運地成為了「紹興的女婿」,把這位美麗漂亮的天使抱進洞房。
小Z一直覺得老婆是下嫁於他的,為他付出了很多,對她始終心懷虧欠之感,於是,他一直勉勵自己,爭取做得更好一點,以便回報老婆。
小Z酷愛金融行業,辭職轉行;還攻下了金融系本科學位。他老婆後來也離開了醫院,在他的幫助下,幹起了紡織品貿易生意。小Z看到老婆由於沒車,奔波四處,十分辛苦,早就想給她買一輛小車。無奈這幾年股市行情不好,他自己和代客理財的股票都沒怎麼賺,眼看對老婆的承諾一拖再拖地沒有兌現,越加過意不去,覺得虧欠加重!
上個星期,老婆去了歐洲,小Z暗下決定,等她回來,定要交給她一輛新車!
原來這樣啊!
「你做得對!」我說,「但你不可糾結於眼前的股票盈虧上,只當是拿以前賺來的錢買的,不就行了?比如,你2009年不是賺了很多嗎?其實啊,買車與股票盈虧是兩碼事,錢在任何必須要用的時候,總是最有價值的,用了它也是最划算的吶。」
「更重要的是,投資不是我們人生的全部,可以少做一點,甚至不做,但家庭和諧,夫妻恩愛,關心孩子,敬老愛幼,等等,則是永遠要去努力做好滴!」我又說,「你本想,股票賺了大錢,再去買車,來個雙贏。而我說啊,世上根本就沒有真正兩全其美的事情的呢!」
「怎講?」
「你賺了大錢而買車與割肉而買,這在你老婆眼裡和心目中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吶!」我解釋說,「對於前者,很可能她認為理應如此,沒什麼稀奇的;而對於後者,她的感覺則不同啦,一定會深感你恩愛有加,倍感驚喜和激動!你說,這不好嗎?再說,如果你覺得非要賺錢才買,只恐怕,真到了那時,你賺了還想再賺,於是乎,買了車,照樣不會樂意的呢!」
「是嗎?!」小Z樂了!
「我建議,這次你老婆回國,你可以開著新車去機場接她,把車鑰匙交給她;也可以等她到家後,蒙著她的眼睛,牽著她來到新車前……哈哈!浪漫而有趣吧?」我最後說,「當她得知你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買下這輛車的,那無論是對她做生意,還是她對你今後投資的支持,都會產生正能量的吶!兄弟哎!」
「哈哈!言之有理啊!師傅哎!」小Z十分高興!
領份工資回去是第一個責任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h5m.html小朋友W原是一家制線廠的技術兼管理骨幹,2011年底辭職,同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合夥開了一家貿易公司,從事工業用線的生意(本博以前提到過,參見小文《做生意要避免錯覺》)。今年元旦剛過,他來我這,談到他公司2012年開辦一年來的經營情況。 他介紹說:「剛起步,全年銷售額很低,只有59萬元,但沒虧損,差不多盈虧持平吧。」
我一聽,覺得不對!遂問:「銷售毛利率大約多少?」
「大概15%至20%吧。」小W回答。
「這怎麼可說是盈虧持平呢?大虧啦!」我說。隨後給他粗算了一下:
毛利率取中間值,為17.5%,於是毛利就是59X17.5%=10萬元多點。三個合夥人,每人工資就算定為5000元/月吧,一年就是0.5X3X12=18萬元。
「看,只算一項工資成本,你就虧掉18-10=8萬元了吶!」我說,如果再加上一年的小車費用、其他經營開支,等等,虧損就更大了啊!」
「我們沒做工資這項列支,因為目前就我們三個合夥人,而沒有其他員工的呀。」小W解釋說。
「哎呀!我說小兄弟哎,你創業為了什麼?」我說,「總有個責任吧?你剛結婚,第一責任就是領一份工資回去,養活你自己和你老婆呀!以後小孩出生,再須撫養小孩。這可是最最起碼的吧?至於以後條件好起來,還應更多地瞻養老人,支助兄弟姐妹,照顧親朋好友,幫助困難人員,做點社會善事……這些暫且就不去說了。」
「做事業的社會責任首先就是家庭責任呀!你老婆雖然自己也有工作,但你絕不可想當然地讓她把辛辛苦苦掙來的工資也搭進來用在你身上呀!」我繼續提醒道,「永遠別忘了自己應盡的責任吶!我滴小兄弟哎!」
「啊!」小W張嘴結舌,但用力點頭!
「你知道,這是多頭市場!」——《股票作手回憶錄》讀感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hms.html 昨天,股市開盤漲勢甚強,但一小時後,大約到了10:45,突然變盤,放量下跌直至收盤。究其原因,到底是當時台胞保釣船遭到小日本船隊的水炮攻擊而引起的呢,還是我那時正好上洗手間撒了泡尿的緣故呢?現在尚不清楚。
「嘿嘿!跌了吧?師傅哎!」幾個徒弟笑我,「叫你減掉一點,出來避一避,你就是不聽,死扛著!」
我兩眼上翻,張口結舌,呆若木雞!
這幾個徒弟都看過傳記小說《股票作手回憶錄》,我也是由其中一個曾向我推薦才拜讀的呢,於是乎,我借書中最最核心的一句話回應道:
「你知道,這是多頭市場!」(老火雞帕特里奇常掛嘴上之言)
書中還說道:「我(主人公利文斯頓)的想法從來都沒有替我賺過大錢,倒是我持倉觀望,卻賺了大錢。明白嗎?持倉觀望!」
真傳一句話,一字道天機!
「哈哈!這本書問世將近一個世紀了吧,而歷史告訴我們,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我最後笑曰。
閒侃「心理賬戶」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iht.html 這次過年,我和老婆與兩位老朋友相會拉家常,聊天話題轉到炒股。
他們都是老股民,聽說業績都很好,但方法看似不同。一個這樣操作:限定投入本金數,超出的部分(即賺到的錢)或早或晚取出來。他說,這樣做,穩妥。另一個如此做法:計劃投入本金數(即初始資金和後來十多年裡增加過的一次資金),盈利到一定數額,拿回本金,餘下的繼續滾動。她說,撈回了本金,心裡踏實。
他們大談各自經驗,我老婆聽著,頭像「雞啄米」,連連點頭稱讚!
「聽到了吧?這才叫炒股啊!」老婆轉過臉,教訓我,「哪有像你這種做法的?賺了,不拿出來;本金加進去,也不撈出來。你要麼賺的給我,要麼本金還我,總得給我一樣呀!現在倒好,你只進不出的,我摸不著,看不到,連屁響聲都聽不到一個!即便這錢扔到河裡也可聽到『噗通』一聲響呢!你這不是在白起勁嗎?」
兩位老朋友也一起熱情地教導我。我呢,眼朝地看,徹底悶掉!哈哈!
哈哈!炒股方法,各人不一,誰優誰劣在此不作討論。
有趣的是,通過這兩位老朋友的事例,可以看到,錢會被人放到不同的「心理賬戶」。例如,在人們的心裡,對於辛苦賺來的錢和意外獲得的錢,感覺是不一樣的,重視辛苦錢,而輕視意外錢,於是便把它們分別放入不同的心理帳戶之中。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絕大多數的賭徒最終身無分文的原因。
再來看看那兩位老朋友的炒股方式,一個是本金不動,另一個是本金取出,看似方法不同,但本質卻是相同的,都重視本金的錢,害怕失去;而輕視賺到的錢,覺得那是額外所獲。對於第一個老朋友,你既然長期能夠賺到,何不增加一點本金呢?為什麼要取走賺到的錢呢?難倒賺到的錢與作為本金的錢是兩樣的?對於第二個老朋友,你撈回了本金之後,依然還在長期賺錢,那為何不再增加一點投入呢?難倒增資的錢與在裡面滾動的錢是不一樣的?當然,他們這樣做,都挺開心!多賺少賺是各自的事。
心理賬戶是行為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只要與錢財有關的地方,就有「心理賬戶」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有。認識到心理帳戶的存在,很有益處,可以避免或減少非理性的行為,因為明白了錢是等價的,就能對不同來源、不同時間和不同數額的收入一視同仁,做出一致決策。
關於心理賬戶的現象,舉不勝舉!下面隨便舉一些:
1、刷卡消費越來越大於現金消費。
2、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用手機「淘寶」。
3、一次性獎勵某個人,不如分幾次給予,更能讓他高興。
4、相同的一件服裝,某人在甲店看到的價格是100元,當他得知在稍遠的乙店只需50元時,他立馬會到乙店去買。但他要買一台5000元或上萬元的家電,則不願為了少支出50元而去另外稍遠的店買了。
5、大多數人都會對沉沒成本耿耿於懷,難以釋懷或懊惱痛心。
6、有的人買股票,聽信別人,「嗖」地一下重資買入,而為買一件衣服,則會不惜時間和精力,逛遍大街小巷,貨比多家,才買到手。
7、許多企業老闆,對於生產和經營上的各種損失,不去努力改善,卻對一頓飯斤斤計較!
8、我看到,有的老闆憑感覺,拍腦袋,巨資投建項目,而對裝修一套新房,則煞費苦心,認真心細!
9、記得有一次,我跟我老闆晚上抵達北京,為了找一家價廉物美的賓館入住一夜,我們打的跑了許多路和地方,到了下半夜還沒落定。
「我說啊,打的費都已經超過三星級或四星級賓館的房價了,還花了這麼多的時間!」我說,「就近找一家入住得了!」
「這可不能這麼說的!」老闆嚴肅地說,「這是兩碼事!」
兩碼事?真不知道這是什麼個兩碼事?!我眼睛眨巴眨巴地朝上翻!
…………
等等、等等。
創業板不像話不講理嗎?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l55.html小H是我昔日徒弟,昨天週末來我這聊天。 他於2008年入市,自始至終只抱著2只銀行股,苦苦熬到了去年底,銀行股才終於迎來春天,開始領銜大漲,讓小H總算揚眉吐氣了一回。但好景不長,銀行股發飆了一陣,隨即偃旗息鼓了。而反觀創業板,像打了雞血似的,嗖嗖地發瘋上躥,一騎絕塵,大有翻身登上最高頂峰之勢。
「你說創業板像話嗎?還講理嗎?」小H慍怒,耿耿於懷,說著直搖頭,「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哈哈!怎麼個不像話?又怎麼個不講理?」我笑道,「很合理呀!」
於是乎,就創業板的「異常表現」,我從股市的屬性及邏輯上,簡單地向小H試作解釋:
首先,股市是優化資源配置的場所,所以它的首要職能就是流動性職能,也就是要求把各種資產儘量地流動起來,以便促進資本的配置效率,從而提高經濟效率。是不是?
而想要更好地做到這點,就需要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這也是市場制度建設的需要,開闢創業板,就是豐富了資本市場的層次,這是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是不是?
其次,股市中,具有「炒股票就是炒預期」這麼個重要特徵。比如,你的銀行股於去年底開始,至少受到「深入利率市場化改革」(這是金融市場改革的基礎)預期的影響,才掀起了以民生銀行為首的一波較大行情,好歹讓你興奮了兩個月呢。那現在怎麼又疲軟了呢?這很可能是銀行不良資產大幅增加的緣故。有報導說,到了今年一季度,商行不良資產已超5000億人民幣,是近4年來最多的,而股市對此便做出了反應,銀行股當然就被市場抑制住了。即使你賬面業績再好,由於缺少看多預期,市場還是不認可。是不是?
當人們發覺主板市場中的銀行、房地產、製造等大象都不太能動彈時,更加青睞創業板那些猴子了,朝思暮想地寄予它們很大希望(預期),創業板隨即被激活,捲土重來。是不是?
最後,資本市場還有這麼一條重要規律,那就是,資本總是流向阻力最小的地方。你想,現在市場低迷,人心渙散,期指又像鬼魂附體,死死地拖累主板市場,使其阻力重重,資金匱乏,死水一灘,漲起來多難啊!是不是?
反觀創業板,佔比較小,似乎沒有一點阻力,用不了多少資金就可輕輕鬆鬆地把它打得飛起來,何樂而不為!是不是?
「資本逐利的本性就這樣很自然地成就了創業板的輝煌,你能說這不合理嗎?能說它不像話不講理嗎?」我說,「股市向來就是大眾傻瓜們集體智慧的反映。哈哈!」
「是嗎?」小H滿臉疑惑,「那它後市會怎樣?」
「至於創業板還能創多高,不得而知。至於有人寄望創業板執牛耳,四兩撥千斤,牽領A股走進牛市天地,也同樣不得而知。呵呵!」我最後笑答。
閒侃「創業板現象」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l1s.html
我有一位作家朋友S老師,是個炒股高手老股民。他敢於集中做創業板,也善於做創業板,並且業績相當出色。他是我熟悉的朋友中獨一無二的。較早時候,我就把S老師這一投資情況講給其他朋友們聽,他們大多數人聽了都嘖嘖讚嘆!但也有好幾個「巴迷式價值投資者」朋友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創業板,1、市盈率高企,泡沫嚴重;2、想當年,巴神大爺就遠離納斯達克;3、投機過分嚴重;所以,創業板太不理性,太危險了! 不少名家也一直以來告誡投資者,遠離毒品,遠離創業板。然而,創業板像中了邪似的,依然我行我素,瘋瘋癲癲地扶搖直上,連創新高,好像突破了千點大關還不善罷甘休,大有再漲個160多點即創歷史新高之勢。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大跌眼鏡!
創業板後勢究竟如何?我根本不得而知,無法評說。它也許明天就會暴跌,也許還會猛漲,它是好是壞,這些都不是我要談論的,我只是想借「創業板現象」,簡要地談一談上面朋友們所列舉的三大理由的問題。
1、不可簡單地用市盈率來判斷泡沫。
許多人把A股主板市場裡的市盈率或海外成熟市場的市盈率拿來與創業板作比較,從而認定創業板虛高厲害,泡沫嚴重。這種「比較法」是缺乏邏輯大前提依據的。
倘若通過不同市場的市盈率的比較,可以有效地估值的話,那試問:世界上有哪個地方存在一個標準估值的市場呢?而所有其他市場非得都要與它一樣?顯然沒有的吧?
既然沒有,那誰又能證明創業板泡沫嚴重了呢?其實,在一個沒有充分對沖手段的市場,根本就無法確定估值是高還是低的,目前整個A股市場就是這樣,創業板分支市場更是如此。
還有,市盈率有一個重要含義,那就是股票的價值來自未來收益的折現。倘若相信市盈率是估值的有效依據,那也就意味著,相信未來是可完全確定的,從而股市也就變成一個確定性市場了。這顯然與實際是不相符合的吧?
再有,硬要拿其他市場的市盈率來要求創業板,這就等於是硬要創業板公司的收益率與其他市場的都一樣。這有道理嗎?可能嗎?其實,企業資產結構不一樣,其股票的收益率也就會不一樣,市盈率也就當然不一樣了。
倘若都要與主板市場看齊,那還搞創業板幹嘛?
面對日趨複雜、越來越不確定性的市場,你拿個市盈率數據就能把未來搞定?
2、巴菲特從來沒有否定過科技信息公司。
這個問題比較容易理解。巴神大爺之所以沒有涉足納斯達克,是因為他奉行做熟不做生的投資原則,並非他否定科技信息公司。切勿以為,巴神大爺不做的就都不是好的。倘若非要按照這個邏輯的話,那巴爺最近說,他不做A股是因為他可能沒有優勢,現巴爺沒做A股,你就以此認定A股不好了嗎?那你就遠離A股到大洋彼岸跟著巴爺做美股去吧!
3、創業板確實投機過分嚴重了嗎?
根據前面所言之理,這個問題倒還真不好說了呢!
股市中有一句話:炒股就是炒預期。如果這個說法真的有點道理的話,那麼,由於市場對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和將來確定性要發生的事情都會反映在當前的股價上的,所以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就是投資者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預期,這恰恰是股票投資最有魅力、最為困難之所在,做股票難就難在這裡啊!而說實在的,關於這一點,凡是涉及到具體板塊以及股票,我立馬就會感到力不從心,無能為力,凸顯「能力圈」低下啊!
這裡,我只能籠統地講,股市是優化資源配置的場所,它永遠青睞於那些朝氣蓬勃、未來充滿希望的企業,儘管它們未來存在不確定性。創業板公司雖然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定蘊藏著一(大)批未來的優秀企業,雞犬升天的混亂局面也終將會被市場洗牌分化。請敬畏市場,不要低估大眾用腳投票的集體智慧啊!所以,說創業板投機過分嚴重和太不理性,可能為時過早,不妨靜觀其變吧。呵呵!
聊了一句「房產稅」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inl.html 今晚,老家上海的一位年輕朋友來電話說,當下,上海二手房買賣比前陣子熱鬧了許多,人們想要趕在房產新政細則出台之前完成交易。 「你對20%房產稅怎麼看?」這位朋友問我。
「這是房產交易利得稅,短期來講,對投資投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長期來說,是沒用的,因為這部分稅最終都將轉嫁到買房者身上。至於房產由於現金交易而有可能逃稅避稅的情況,我們這裡暫且不論。」我說,「真正意義上的房產稅是,即使不交易,也要不斷地按期繳納稅費。這樣,房產的價值勢必隨著稅費增加而下降,從而降低投資投機者的獲利預期,於是才有可能抑制房價過度上漲。」
然而,房地產問題的問題是,「房地產」早已超出了經濟領域!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