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無協議“脫歐”建議揭示高風險 金融行業或受重創
當地時間8月23日,英國“脫歐”事務大臣多米尼克·拉布首次向外界公布,將於近兩個月內發布一系列技術建議,以減輕民眾和企業受到英國政府無協議“脫歐”可能帶來的影響。當天公布的首批25條建議涵蓋醫療用品、金融服務、核安全等領域。在英國與歐盟反複談判缺乏實質性進展的情況下,英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再次引發英國各界以及市場對“硬脫歐”的擔憂。

倫敦金融城政府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孟珂琳第一時間對第一財經等媒體回應稱,無協議“脫歐”對於金融行業將是最壞的結果,“過去5年,歐盟對英國的金融出口增長了51%,而英國對歐洲大陸的出口也增長了35%,這些數字意味著,保持雙方牢固的貿易關系是多麽重要。”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隨著2019年3月29日正式退歐日期的臨近,倫敦金融市場早已進入“備戰”狀態。匯豐銀行在一年多前就已開始征求新員工意見,了解在脫歐後是否願意被派調至法蘭克福等歐盟城市。而把倫敦設為歐洲總部的中資企業,也在近期頻繁收到來自德國、法國等監管部門的信件,提醒英國脫歐後的政策變化。英國脫歐在歐洲大陸所引發的“蝴蝶效應”,可能遠比想象中更為巨大而深遠。
“硬脫歐”風險加劇
本周,拉布與歐盟負責英國“脫歐”的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結束了又一輪談判。與此前不同的是,雙方此次會面聚焦脫歐後金融、醫療、食品等領域如何銜接的技術性問題。正如拉布所說,目前雙方就80%的內容達成協議,其中包括公民權利以及財務結算等“老大難”問題,剩下的則是更加困難的北愛爾蘭邊境以及未來經濟夥伴關系問題。

本周四,拉布在回到倫敦後立即發布了一系列無協議“脫歐”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希望借此減輕民眾和企業可能受到的影響,但這一舉動也將“硬脫歐”給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影響揭露了出來。
無協議“脫歐”意味著,在2019年3月29日,英國變成歐盟之外的國家,雙方沒有達成具體的脫歐協議和政策框架,英國退出了歐盟的單一市場和海關聯盟,雙方只能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要求享受最惠國待遇。
英國工商業聯合會(CBI)副總幹事喬什·哈迪表示,此次英國政府發布的無協議“脫歐”文件,給那些存在幻想、認為不會受到硬退歐影響的人們敲響了警鐘。“任何人都不應該懷疑,無協議脫歐對整個歐洲經濟造成的巨大破壞。”哈迪說。
除了英國政府首批公布的25條建議,接下來還有近百條建議將在未來兩個月內陸續公布。
在進出口貿易方面,指導建議明確提出,在無協議“脫歐”的情況下,英國將與歐盟外的“第三國”待遇相同,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貨物自由流通將立即停止,如果雙方未能達成脫歐協議,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壁壘會顯著上升。英國企業在進出口業務中將面臨新的辦事程序,需要填寫更多的表格,跨境現金流可能受影響。
在金融服務領域,如果出現無協議“脫歐”,在歐盟的英國銀行默認遵守當地的規則,英國將另外發布數據共享方面的技術性公告。英國與歐盟之間的信用卡支付費用可能會上升,意味著英國民眾償還信用卡時手續費增加,並且需要提前支付增值稅等。
無協議“脫歐”對於英國制造業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英國汽車制造商協會(SMMT)首席執行官邁克·霍斯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得益於歐盟的單一市場以及海關聯盟成員國身份,英國汽車業實現了蓬勃發展。2017年,英國汽車制造業營業額達到創紀錄的820億英鎊,連續第8年實現增長。
“但是我們很遺憾地看到,今年前6個月,受到硬脫歐風險增加的影響,英國新車市場需求放緩,產量下降,陸續有車企宣布裁員。更嚴峻的是,投資出現停滯,上半年英國新車型、設備和設施領域的投資僅為3.5億英鎊,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霍斯對記者表示。
“脫歐之路”才剛剛開始
英國業界對於此次政府發布無協議“脫歐”建議的普遍評價是:出發點是好的,但還遠遠不夠。
“政府向企業提供脫歐相關的信息是正確並且負責任的做法,但這些僅僅是一個起點。”哈迪表示,目前英國各地的大型企業已經花費了數百萬英鎊和巨大工作量,為脫歐可能出現的情況做準備,“而在英國還有很多小型公司,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源來評估最壞的情況對他們的企業意味著什麽。”
他建議,英國政府應該為規模較小的英國企業提供一站式的“脫歐解決方案”,以及所需要的相關信息和支持。
此外,與英國政府迫切希望推動談判進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盟方面似乎過於“淡定”,引發商業的不滿。
拉布表示,在無協議“脫歐”的情況下,無論歐盟是否做出回應,英國都將采取單方面行動,在短期內盡可能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他強調,即使談判失敗,英國仍將繼續扮演“負責任的歐洲鄰國、夥伴和盟國”的角色,和歐盟成員國進行必要的接觸。
孟珂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歐盟方面應該更加積極地解決“脫歐”給英國以及歐盟金融行業帶來的問題。“英國已經表現出應有的態度,現在該是歐盟作出表態的時候了。”孟珂琳認為,在距離英國正式退歐僅剩200多天的時間里,迫在眉睫的是如何保持雙方金融行業的融合以及連貫性。
“如果歐盟不采取行動,到時候受到影響的不僅是英國,歐盟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都會受到損害。”孟珂琳說。
哈迪也認為,不論英國政府多麽努力地希望減少硬脫歐對英國各界造成的影響,如果沒有得到歐盟方面類似的回應,英國任何措施的效果都會被削弱,“最重要的一點是,從政者應該真正意識到,在脫歐這件事上,要把民生問題放在新的政治關系之上。”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繆琦
食材成本重創飲食業
1 :
GS(14)@2010-11-08 22:15:42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637310
【熱門話題】企圖在加薪的同時扣減員工「飯鐘錢」的大家樂( 341),在全民計劃「罷食」壓迫下,終收回原有安排。其實並非只有大家樂視「最低工資」如洪水猛獸,翻查資料,大快活( 052)與稻香( 573)的員工成本亦佔營業額約四分之一,訂定最低工資後亦可能受影響。證券界指員工成本還算「有數得計」,走勢難測的食材成本才是飲食股的心腹大患。
記者:陳健文、吳綺慧、岑 梽豪
大家樂去年度收入 48.8億元,以員工成本佔其營業額比例逾兩成,而前線員工比例又佔 87%的情況下,粗略計算前線員工薪酬支出每年約 10億元,如集團要為最低工資加薪,由現時平均 23元增至 28元,加幅約 20%,即保守估計每年要額外支出多 2億元。去年度大家樂全年盈利約 5億元,反映最低工資對食肆成本的確構成一定壓力。
材料支出佔生意三成
有外資分析員稱,員工成本確實是佔飲食集團經營成本中很大比重,但始終都是相對可控的因素,反觀現時全球資金充裕、特別是預期明年通脹將繼續升溫下,原材料成本對飲食股盈利表現的影響程度,短期內將大於最低工資。
該分析員說:「好像大家樂員工成本佔截至 2010年 3月底全年營業額約兩成,但其實原材料支出佔總營業額百分比更大,達 31%……市場預期明年本港通脹將達 3%,現加上全球『放水』,相信只會有多冇少,到時壓力更大。」
大快活及稻香年報沒有清楚列出原材料支出是多少,有基金經理指,兩者原材料佔營業額比重約 30%。據悉,大快活及稻香有部份後勤員工薪酬原本跟大家樂差不多,但由於近期請人困難,已調高至 25元以上,故最低時薪一旦定於傳聞中的 28元,實際影響不大。
最低工資事在必行,通脹及租金調升亦是不能逆轉的事實,大家可能會問,調升產品售價那不就可以解決問題?有飲食集團曾向證券界表示,因近月零售市道暢旺,曾嘗試調高產品售價,發現原來市場承受能力低於預期。
攻火鍋業減員工成本
星展預期,若最低時薪定於 28元,按現時大家樂員工平均時薪介乎 22至 23元計算,由於大家樂將有新的食品加工廠落成(可降低生產成本),假設產品售價上調約 5%,料最低時薪只會對大家樂盈利構成有限程度的影響。
有飲食界人士表示,一直以來在香港經營食肆均面對高成本及請人難的問題,故很多集團均進軍火鍋業,一來廚師要求不高,基本上只是準備食物,二來所需人手相對較少,員工成本較低,如稻香近年亦大力發展火鍋業務。
僱主走法律罅剝削員工福利
現行條例:僱員連續受僱同一僱主 4周或以上,每周最少工作 18小時,便屬連續性合約,可享有薪年假、有薪病假及年終花紅等福利。
僱主走法律罅:特意安排員工每周工作少於 18小時,倘需加班便在下周縮減工時,甚至安排員工工作一周後休息一周,以剝削員工應有待遇。
員工成本佔飲食股營業額比重
大家樂( 341)
總員工人數: 15000名 員工成本: 11.86億元
營業額: 48.83億元 員工成本佔營業額比重: 24.29%
大快活( 052)
總員工人數: 4400名 員工成本: 4.24億元
營業額: 15.62億元 員工成本佔營業額比重: 27.14%
稻香( 573)
總員工人數: 6950名 員工成本: 7.15億元
營業額: 26.10億元 員工成本佔營業額比重: 27.39%
註:大家樂及大快活是截至今年 3月底止年度數據,稻香是截至 09年底止年度數據
2 :
GS(14)@2010-11-08 22:15:58員工心聲
「明知搵笨都要做」
2010年11月08日
「要搵食都無計,明知畀人搵笨,都要被迫做落去。」在大家樂( 341)任職收銀員的李小姐(化名),一句道盡打工仔心聲。
21歲的李小姐,中學畢業後曾在凍肉店當收銀員,每日工作 12小時,月薪近 8000元,因工作時間長, 10月中決定減薪轉到大家樂工作,現時月薪僅 6280元,一個月工作 26日,每日 10小時,時薪約 24元。
公司諗縮數要求轉兼職
「第一天返工就被要求先轉任兼職,時薪 25元,直至今月初先轉做長工。」她感嘆公司連些少錢都要「諗縮數」,兼職半個月,飯鐘錢被扣,時薪變相僅 22.5元,但食飯時間只有 40至 45分鐘,根本「蝕」給大家樂,所以她心裏面十分支持原本於明天舉行的罷食行動,希望社會知道他們的慘況。她指近日生意及人流明顯較少,即使在假日的繁忙時間,工作亦較以往清閒。
雖然扣飯鐘錢對全職員工沒有影響,其他同事對此亦沒有多大感覺,只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但她為兼職的同事大感不值,指他們平日已被削減工作時間,「一日大概返數小時,日薪不足百元,如果住遠啲,扣埋車錢一日搵得幾十蚊咋!」
可惜,不管公司如何剝削,他們為了生計都要硬着頭皮頂硬上,年關將至,她暫時沒打算轉工,只慨嘆搵食艱難,即使到其他食肆任職,被剝削都在所難免,「做多個月睇下點再算」。
3 :
GS(14)@2010-11-08 22:16:16餐廳空缺
侍應時薪 34元無人吼
2010年11月08日
本港落實最低工資,有企業立即拿出賬簿來把員工成本計得清清楚楚,但亦有飲食業及零售業管理層視作等閒,因為現在不少年輕人怕辛苦,不願加入飲食及零售行業,部份企業為了留人,平均時薪達 34至 35元,已經高過最低工資 28元,他們也認同員工薪金水平不能太低。
餐廳老闆:薪金不能太低
在上環經營中高檔西餐廳的梁老闆透露,該餐廳侍應生最低月薪為 8000元,按每月工作 26天、每天 9個小時計算,時薪 34元。由於該餐廳屬於樓上舖,租金較地舖便宜,所以租金佔總成本僅兩成,佔較大比重是員工薪金及食材,各佔 30%,雖然如此,她無意削減員工開支,因為「家最大問題係無人肯來做」,該餐廳 1個月前有 2至 3個侍應空缺,至今仍未請到人。
牛仔褲連鎖店負責人林小姐透露,公司售貨員平均每月底薪 7000至 8000元,每天工作 9小時,平均時薪 35元,另加每月平均佣金 2000至 4000元。撇除佣金,平均時薪已高於最低工資 28元,聖誕節等零售旺季更會以時薪 45元聘請額外售貨員。員工開支佔總成本低於 18%,租金最高佔 40%。
她指,零售業同樣面對有錢請不到人的問題,零售業擴張,不少年輕人卻怕辛苦,容易辭職,亦有員工因附近零售店多付 500元月薪而跳槽,令他們要在短時間內以升職加薪方法留人,他們提出的時薪早已高過 28元。
人民幣貶值 重創航空航運業 紡織服裝出口 暫獲「喘息」
1 :
GS(14)@2014-05-07 14:24:3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07/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年初人行為了對抗熱錢,擴大了人民幣匯率波幅。但正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在人行和市場一眾參與者始料不及之時,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首季人民幣兌美元貶值2.6%,令持有大量美元債的航空、航運等企業首季業績幾近全線見紅,令本已低迷的市更顯蕭條。相反,連年受匯兌損失困擾的紡織、服裝等出口型企業則獲得短暫的「喘息」。
航空業近年因環球經濟波動,經營利潤已大幅下滑。由於需要大量美元購買飛機設備,航企擁有大量美元債,國航(0753)、南航(1055)和東航(0670)這國內三大航空公司的美元債佔總債務比率均超過七成。 往年幸得人民幣升值,匯兌收益很大程度掩蓋了航企經營業務虧損的事實,但今年首季情發生大逆轉,可謂「冰火兩重天」。
南航財務費用激增150倍
以南航為例,去年由於票價下跌等市場因素,全年經營利潤按年大跌七成。但由於人民幣升值令匯兌收益從2012年2.67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29億元,拉動去年純利僅按年跌24%。但今年首季,由於人民幣貶值,財務費用從去年首季的900萬元,激增150倍至今年13.75億元,導致由盈轉虧,從去年首季賺5700萬元,到今年蝕3億元。東航今年首季財務費用按年增6倍,令虧損擴大56%至2億元。在三大航中美債佔比最小的國航,是首季唯一錄得盈利的航企,其副總裁樊澄早前表示目前貶值風險可控,國航自去年起逐步增加人民幣債比例,以減低風險。
有歐資航空分析員表示,若撇除匯兌收益的影響,今年首季內地三大航的核心盈利有所改善。從行業狀來看,儘管票價仍未見回升,但載客量均錄得約一成的按年增幅。全年來看,市場氣氛預計會繼續好轉,人民幣貶值成為今年航空業最大的風險。
中集首季外匯合約巨虧3.6億
同樣需求大舉美債的航運公司亦是人民幣貶值的重災區。中集集團(2039)首季因外匯遠期合約巨虧3.6億元,拖累公司純利按年跌42%至1.28億元。中國遠洋(1919)亦由於匯兌損失,財務費用亦按年升五成至7.77億元。此外,在內地有業務的零售商,亦受到人民幣貶值的衝擊。佐丹奴(0709)星期一發盈警,稱由於人民幣及東南亞貨幣貶值,以及當地需求持續疲弱,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將大減。不過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就認為,人民幣短期內雖然會持續貶值,但幅度不大,「年初至今,也僅是跌不足4%,若零售商盈利大跌,可能受其他因素影響更大」。
明報記者 魏嘉儀、廖毅然
2 :
GS(14)@2014-05-07 14:29:4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07/news/ec_eca2.htm
人幣低位反彈0.5% 料續貶值
2014年5月7日
【明報專訊】人民幣連跌數月,自5月起出現反彈象。但有分析稱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的趨勢在短期內仍會維持,年內難升破「6」大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自年初至4月底,累計貶值3.3%。但5月以來出現反彈,累升0.5%,最新報價6.2265。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人民幣單邊升值已經持續多年,年初人行擴大匯率波幅,市場短期內必會通過調整匯價來平衡供求關係,預計未來數月人民幣仍會持續貶值。
另外,他認為由於資本帳和往來帳均仍有盈餘,宏觀經濟亦算良好,預料人行暫不會干預,預計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將會在6.2至6.25範圍波動,但升破6就缺乏動力。人民幣貶值對相關行業的盈利衝擊已有所顯現,但從本周一落幕的廣交會成績來看,對出口企業的利好效應未如想像中強勁。
據主辦單位統計,今屆廣交會與會採購商只錄得18.8萬人左右,按年減少7.23%,成交額更按年大跌12.64%至1912億元人民幣。主要交易國家方面,歐盟與日本等傳統市場成交額錄得微跌,顯示復蘇乏力,新興市場需求亦疲軟,金磚四國成交額按年下降近13%。有參展商家表示,人民幣貶值雖緩衝了訂單價格壓力,但匯率未來走勢未明,在擔心下半年會反彈升值的考慮下不敢大幅加價,貶值利好難體現。
工業總會﹕減成本效果微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主席劉達邦指出,目前港商手頭訂單沿用去年底匯率,「估計最快要到6月談新一輪訂單時才會體現好處,但前提是要繼續貶值到那時候」。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則表示,最低工資一加就是雙位數,人民幣至今只貶值3%左右,對減輕港商成本的效果很輕微。
3 :
GS(14)@2014-05-07 14:30:5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07/news/ec_eca3.htm
內房外債高企 小心踩「地雷」
2014年5月7日
【明報專訊】航空、航運等行業已相繼發布首季業績,受人民幣的影響已為市場所了解。相比之下,沒有發布季度業績的內房股,由於外債比例漸增,對市場來說是個地雷。
過去兩年內地政府對房地產實施調控措施,迫使它們「走出去」借外債,當中主要為美元。
恒大外債佔比 去年增至20%
以恒大地產(3333)為例,其美元借貸佔總數的比例,便由2012年的14%,增至去年的20%,但集團仍然沒有訂立任何重大遠期外匯合約,以對其外匯風險。
LGT皇家銀行(香港)首席投資策略師Stephen Corry便指出,愈來愈多內房企業尋求外債,將會受人民幣貶值所拖累。不過,他認為內房股近期表現差更多是因為內地房產市場疲弱,而且由於普遍已下跌不少,股價已達到合理水平。
除運輸、石油、零售及內房外。
建銀國際研究部董事總經理蘇國堅指出,人民幣貶值對紙業股亦有影響,因為紙業股的外債亦普遍較高,而且原材料如紙漿等主要依賴進口。
不過,業務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則受惠人民幣貶值。以紡織股為例,申州國際(2313)以採購國內棉花為主,近年承受人民幣升值壓力,但今年將有所紓緩。Stephen Corry亦指出,過去常出現匯兌虧損的利豐(0494),由於向內地採購再出口歐美為主,因此會是人民幣貶值的贏家。
美酒鄉遭地震重創酒莊損失逾78億
1 :
GS(14)@2014-08-26 22:47:05■強震過後,納帕市一間酒莊的酒桶砸破,東歪西倒,美酒流遍地。路透社
北加州黎克特制6.1級地震,震散美國酒鄉。有不少著名葡萄酒莊的加州納帕谷(Napa Valley),在前天(周日)凌晨三藩市灣區這場25年來最強的地震中受到重創,納帕市內不只歷史建築、民居、酒舖損毀,納帕谷多個酒莊更是損失慘重,損失可能超過10億美元(78億港元)。
納帕谷是加州著名釀酒區,雖然只佔加州葡萄酒產量4%,但產品都屬世界級佳釀,年產總值達133億美元(約1,037億港元),相當於全美葡萄酒產業的1/4。納帕谷大約有800家大小酒莊和酒商,震動持續雖只幾十秒,但已讓納帕谷摔破成千上萬的紅酒和酒桶,不知多少公升的佳釀付諸流「酒」。
■納帕市郵局外牆的磚牆被震散。美聯社
「失去我們最好的酒」
在人口不足8萬的納帕市,不少超市、酒舖都是滿地玻璃碎和酒,店員出動掃把地拖忙於清潔打掃。在大街上的納帕城市酒莊酒店,強震後不只水管爆裂,陳列架上的幾百瓶葡萄酒和200多隻酒杯都砸了,酒水混合流滿一地。店主說最心痛是有些佳釀是在拍賣會買來的。而越近震央的酒莊損失亦越慘重。這次震央在納帕西南約10公里的地方,在納帕西北面、多賣高價酒的B. R. Cohn酒莊,由倉庫外牆酒迹斑斑就可見情況嚴重,老闆報稱損失「多達50%」葡萄酒,「失去的不只是好酒,而且是我們最好的酒」。他們的產品每瓶售40至100美元(312至780港元)。在納帕北面的Dahl葡萄園較幸運,只有一桶Pinot Noir摔破,相當於損失300瓶酒,總值達16,000美元(124,800港元)。員工忙於用鏟車把酒窖架子上震歪的酒桶逐一扶正。至於較北一點的Silver Oak亦痛失數百瓶酒,而且那些不是商品,而是供釀酒師作試味等之用,「屬非常重要的資料」。
400瓶1981年佳釀全報銷
距離震央只有1.6公里的Saintsbury酒莊同樣慘烈,他們的「葡萄酒圖書館」珍藏1981年至今的佳釀約400瓶全部報銷,而且許多空酒桶掉下砸爛,「大堆破玻璃深及膝部」,把葡萄除梗的機器也震得倒下。「當距離震央只有一哩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老闆無奈地說。值得慶幸的是,地震發生在收割之前,老闆說假如是在昨天(周一)收割開始後才地震,員工有機會被裝得滿滿的酒桶壓住。老闆說現在要押後幾天才開始收割。納帕谷酒商協會指,地震對當地業界經濟影響有多大,可能要幾星期才能點算清楚。有釀酒商更指,就算酒桶未摔破,正在酒桶內醞釀的酒也可能受影響,因葡萄酒在釀製期間酒涌須盡量保持不動。不過今年加州嚴重乾旱,已影響納帕的葡萄收成,前天地震又令剛釀造餐酒震碎一地,或令當地酒業雪上加霜。美國《華盛頓郵報》/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826/18844601
滬港通股重創 港交所瀉一成
1 :
GS(14)@2015-07-07 18:14:4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7/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受A股及希債危機影響,本港大市昨日「腹背受敵」大挫逾827點,港交所(0388)也曾一度低見223元,全日仍跌近一成,收報235元。高盛更「踩多腳」唱淡,再次下調評級及目標價,分別至「沽售」及220元。而券商股亦遭重創,普遍跌幅達雙位數;先前熱炒的互聯互通概念股亦未能倖免,包括惠理﹙0806﹚亦跌近一成半。
明報記者 徐寶文、陳子凌、蔡浩儀、鄧力行
大市回落,以「硬淨」見稱的港交所,昨日被「內外夾攻」的情下亦告失守,一度跌36.8元或14.16%,低見223元,雖然尾段收復部分失地,惟跌幅亦達9.55%,收報235元。
曾經一周內兩度﹙4月7日及13日﹚上調港交所目標價的高盛,繼5月28日下調評級及目標價至「中性」及296元後,再次唱淡下調其目標價。
其餘大行普遍仍唱好
高盛發表報告指,港交所現價相當於2015年及2016預測市盈率約39倍及34倍,高於2010年以來平均的32倍,加上港股成交量高峰﹙4月及次季﹚已過,故下調2015年日均成交額由1490億元至1300億元,並再次下調評級至「沽售」,目標價則降至220元,較昨日收市價尚有6.38%的下行空間。其他大行除了瑞信及瑞銀給予「負評」外,普遍繼續唱好港交所,花旗的400元仍然是全城最「牛」價﹙見表1﹚。
大華繼顯策略師李惠嫻接受本報查詢時指,港交所的估值計算與市密不可分,市場可接受的市盈率於市較佳時可達42倍,反之可能僅得32倍;不過由於逾千億元的日均成交已成常態,同時今年新股集資情理想,加上年初LME上調交易費後仍能保持交易量,故對港交所審慎樂觀。
湯文亮女赤柱股神趁低吸貨
一向幫助港人置業的港交所,當然繼續受到港人支持。紀惠集團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湯文亮表示,「我老婆話我之前買港交所賺的錢,今日﹙6日﹚用一部分﹙約2000萬﹚買了一個陽明山莊細單位,連一個車位,實用面積1000平方呎,實用呎價約2萬元」,又稱其女斥資200多萬,入股1萬股港交所,「買小小玩下,冇特別消息來源,她自己決定買的」。
有「赤柱股神」之稱的張程光亦謂「今日全世界皆恐慌,自己則繼續掃貨,再買入港交所,沽出騰訊(0700)」。
券商股捱沽 廣發最傷
另一方面,除港交所外,一眾互聯互通概念股亦是重災區﹙見表2﹚,廣發證券﹙1776﹚為跌得最多之券商股,跌幅高達18.17%,以15.58元收市,為4月份上市以來最低價;惠理基金亦跌13.669%,收報9.6元,較先前謝清海配股套現的價格16.34元跌逾4成。
2 :
GS(14)@2015-07-07 18:14:5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7/news/ea_eaa2.htm
資金低撈恒指A股ETF牛證
2015年7月7日
【明報專訊】港股昨日最多跌逾1300點,令全日多達217隻牛證被「打靶」﹙強制收回﹚,成為為史上第二多的紀錄,其中恒指牛證佔當106隻。不過,有發行商表示,投資者並未因此對後市失去信心,反而繼續「撈貨」,包括恒指牛證及A股ETF相關認股證(窩輪)。
217牛證打靶 史上第二多
恒指昨日最低跌逾1300點至24750點,令一眾牛證被大舉收回,被「打靶」牛證多達217隻,僅次於上周一﹙6月29日﹚的223隻,成為史上第二多。綜合市場資料顯示,仍然在市場上交易的恒指牛證尚有312隻,其中收回價介乎24500至24599點之間的牛證為街貨重貨區,相當於696張期指﹙見表﹚。
法興環球股票產品部副總裁蔡秀虹表示,大市昨日急瀉近千點,令市場「博短暫反彈」的心態浮現,過夜資金流入牛證及認購證為多,貨源分別壓在24400至24900點,以及24800至25000點之間為主,恒指認沽證更錄得淨流出。
法興:恒指認沽證錄淨流出
而渣打股票結構性產品及認股證銷售主管翁世權亦稱,雖然昨日股市大跌,不過由於跌市步伐有序,投資者對大市信心並未有減退,反而愈跌愈撈貨,現時主要重貨在24480至24500點之間。他補充,昨日整個輪證市場成交額大約330多億元,其中恒指相關產品佔約140億元。
另港交所(0388)的窩輪成為昨日成交最多窩輪,翁世權稱該行昨日港交所認沽證的資金流入較認購證多,該行亦擬推出更多港交所認沽證,以迎合市場需要。
不過,法興則「唱反調」,蔡秀虹指該行客戶「繼續CALL」,惟資金則由行使價280至300元的認購證,「換馬」至250至260元,已較先前審慎。
3 :
GS(14)@2015-07-07 18:15:1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7/news/ea_eaa3.htm
香港散戶:邊個唔驚?
2015年7月7日
【明報專訊】報價機的熒光幕不斷閃動,數字不斷倒數,油麻地一家銀行內,股市散戶你一言我一語,訴說自己的故事。當記者趨前了解時,只獲回應一句﹕「唔好問啦,咁跌法,欲哭無淚啦!」散戶繼續愁眉深鎖,盤算他自己的一串數字。
經過上午先升後倒跌800多點,午飯過後股市再開,熒幕顯示的恒指有如服了瀉藥,一直不止。在中環一家證券行內,有散戶直言跌市是「人踩人」,「邊個唔驚?」該股民又說,即使內地救市,內地股市亦只略升,形容這是「錢的遊戲」,「市場力量好大」。但他認為,暫時應「睇定先」,散戶則最好「唔好玩,唔好賭」。
「似內地大媽 咪蝕」
同一證券行,一身恤衫西褲,手抽白色環保袋的蘇先生一副專家口說,「比預期賺少幾萬」,原來已退休的他今早見股市大跌,即沽出手上股票,「買股票不可道聽塗說,要自己做好資料蒐集,唔好似內地大媽咁,咪蝕囉」。每天都在證券行打躉的蘇先生又說,現時內地股被過分炒賣,中央不應救市,而是讓其自動調節到正常水平。不過他表示,現正監視數隻股票,以內地股為主,待其跌至一定低位時買入。
明報記者中港直擊
4 :
GS(14)@2015-07-07 18:15:3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7/news/ea_eaa4.htm
內地散戶:未要找高樓
2015年7月7日
【明報專訊】A股表現雖然反覆,但內地股民普遍對中央救市措施仍然充滿信心。
北京股民廖先生稱,雖然目前有部分持股股份已變成蟹貨,但對中央救市仍頗有信心。他相信股市短期或有起伏,但隨中國經濟不斷增長,對自己手持的藍籌股仍然充滿信心。
股民呂小姐同樣也表示,對政府一系列的救市措施抱有信心。但就透露,自己是投資新手,大跌前感覺不好就及時退出了,身邊朋友普遍則輸了不少。
「要救上星期已救到」
深圳股民胡先生表示,5月已將手上大部分股票沽走,獲利10萬元左右,現時只有小量「蟹貨」,原本5月時也有考慮玩孖展多賺點,但覺得大市已升了不少水平,最後放棄,也慶幸自己沒做孖展,所以「未要找高樓大廈」。
對於中央連番出手救市,胡先生認為,不是力度不足而是散戶太恐慌,「要救上星期已救到」,目前他也不敢入市,「看多幾天吧,像今天上上下下波動市玩不起」。
此外,上海股民陳小姐則相對較為悲觀。她表示,對中央救市沒有太大信心,但指由於「已上船」,無計可施,故現時唯有繼續持有股份,等候回升。
明報記者中港直擊
澳門回港撞異物 乘客拋起滾地骨折噴射船121傷14重創
1 :
GS(14)@2015-10-26 14:50:10■撞船意外後,有乘客跌倒地上。「香港漁民-我們都是水上人家」群組圖片
【本報訊】短短三日內,本港再發生嚴重海上事故,昨晚噴射船海皇星號由澳門回港,當航行至大嶼山對開的小鴉洲海面時,疑船身撞到海上漂浮物失去動力,船上121人受傷,最少70人送院,當中至少14人重傷。由於衝力強大,有乘客稱事發時拋出座位「成個人飛咗上去!」撞傷手腳頭面,當中10多人骨折。意外後海事處等多個部門即時協調拯救行動,水警重案組及海事處正調查意外原因。記者:溫文學 鄭大康 司徒韋桐
肇事的海皇星噴射船隸屬信德集團,事發時船上載有163名乘客及11名船員。警方初步調查發現肇事噴射船當時未有偏離航道,但因船身入水恐會下沉,暫時未能拖走調查,水警輪通宵在現場海面戒備。2005年3月,海皇星號由澳門來港途中,在澳門國際機場對開航道失去動力隨海浪漂流擱淺,94名乘客一度被困。
■大批受傷乘客在意外後慌忙穿上救生衣。「香港漁民-我們都是水上人家」群組圖片
受傷的121名傷者中,包括船員及乘客,他們分別送去瑪麗,東區,律敦治,廣華及伊利沙伯醫院等六間醫院救治,其中14人重傷,其間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曾將至少4名重傷者送抵東區醫院,其他傷勢較輕傷者由水警輪送回中環一號政府碼頭。現場所見,部份傷者坐在地上接受救護員治理,其間救護員按傷勢分流送院,部份傷勢較重者需戴氧氣罩,另有人需由擔架床送院。
昨晚6時05分,海皇星號由澳門開往香港,預計7時抵港。可是噴射船航行至6時41分,在本港水域的大嶼山小鴉洲對開一海浬海面時,懷疑撞及海上漂浮物,失去動力。有乘客聲稱事發時聽到轟隆巨響,隨即發現船上燈光熄滅,因事發突然,有熟睡中的乘客被撞至拋離座位再跌落地;亦有乘客在毫無防範下,向前仆猛撞椅背及硬物,多人血流披面受傷倒地,驚叫聲此起彼落,一船恐懼與鮮血。事件中大部份傷者擦傷頭面下巴或嘴角。
■有乘客頭部受傷,需親友攙扶。何柏佳攝
■一名小童嘴部及下巴受傷,衣服染血。
■有傷者傷勢嚴重,由直升機送院。司徒韋桐攝
乘客:個個都流晒血
當中一對受傷父子額頭、手腳及嘴唇受傷,由救護員攙扶下上救護車。父親憶述受傷乘客東歪西倒「個個都流晒血,初時好混亂」。他因沒扣好安全帶,整個人拋離座位。另一傷者莫先生表示,下層乘客受傷較多,其中一名乘客咬傷舌頭傷勢嚴重,事發後數分鐘,乘客擔心船隻入水下沉,紛紛穿上救生衣。他續稱其後見到兩艘水警輪駛近及有直升機在上空盤旋,氣氛緊張。三日內再發生嚴重海上意外,海事處及警方即時拯救,事發20分鐘後,水警輪已抵達事發現場施援。至晚上8時起,分批傷者及無受傷乘客轉乘水警輪送上岸及交回救護車送院。
由於意外中有大量傷者,消防處抽調12輛救護車及6輛消防車在中環碼頭戒備。事發後有受傷乘客致電家人,其間有多名傷者家屬趕去中環碼頭等候,其中一名少女見到受傷的母親步下水警輪,即上前慰問,二人相擁痛哭。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及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等政府高官,昨深夜到東區醫院探望傷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26/19347993
美濃誘發永康震央雙主震重創台南
1 :
GS(14)@2016-02-10 13:57:09南台灣地震為何令台南成重災區的謎底解開。台灣地震科學中心主任馬國鳳昨表示,當天地震是「雙主震地震」,第一個位於高雄美濃附近、規模6.2級,其地震P波以每秒約6公里速度,往西傳到25公里外的台南永康附近,誘發了第二個6.1級的主震,深度約30公里,並靠近台南附近的南北向斷層。南台灣地震後,專家初時認為震央在高雄美濃但台南受重創的原因是場址效應引發。馬國鳳昨日接受台灣《蘋果》採訪時則指出,她與另一名地震學者、英國倫敦城市大學教授宋德濡利用相關資料深入分析,花了近四天時間,判讀出小年夜的地震有兩個主震,這也解釋了為何台南災情嚴重,且餘震不斷,但非主震的美濃一帶。馬表示,在地震發生後,中央氣象局所判讀的資料只有一次規模為6.4級地震,那是因為兩主震間隔太短、僅4秒,所有地震訊號都合在一起,無法在短時間內判讀,需以專業地震學的深入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在地震學中,雙主震並非罕見,但過去多發生在外海,因此未釀災,這次特別的是雙主震發生在陸地,且第二次就在都市下方,因此造成嚴重災害。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0/19485616
鄭家富復出 勢重創范國威選情
1 :
GS(14)@2016-07-13 04:51:00鄭家富fb圖片
【本報訊】立法會前議員鄭家富棄選一屆後,昨正式宣佈參選,再戰新界東。他指適逢特首換屆及開始探討2047年後政制安排,為了不讓香港變成另一個深圳而復出。鄭家富上屆曾為新界東的新同盟范國威助選,新同盟發聲明指感到意外但尊重其決定,認為嚴重影響范選情,只能沉着應戰。56歲的鄭家富昨透過競選辦發表參選宣言,指過去4年眼見香港倒退、社會分裂、人心不安、自由消失,他未能出一分力,感到虧欠,若當選會特別為雙普選、標準工時、全民退保、加建公屋、回購領展等而努力,希望以其法律專業、議會經驗及政治原則,予選民「多一個選擇」。
否認撬新同盟樁腳
鄭並指今年是特首換屆年,亦開始探討2047年後政制安排,「我們不要香港變成另一個深圳,我們要爭取每一天都能呼吸自由的空氣」,他表示在這關鍵時刻不會再「袖手旁觀、坐以待斃」,而「義不容辭」決定參選。1995年晉身立法局的鄭家富,2010年因反對新增超區功能組別的政改方案而退出民主黨;2012年棄選新東,並支持新同盟范國威出戰,范最終擊敗方國珊奪取新東最後一席。政界近日盛傳鄭家富邀請新同盟成員助選,鄭家富特別澄清參選團隊沒任何新同盟的區議員或成員。新同盟發表聲明強調「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雖感到意外但尊重鄭家富的決定,坦承票源重叠和相互分薄情況下,會嚴重影響范國威當選機會,現只能沉着應戰。新同盟表示成立5年以來,一直秉持及貫徹務實本土的政治路線,從沒袖手旁觀,又認為讓更多年輕人進入立法會,才能貼近民意。■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3/19692526
拍《移動迷宮3》重創後首現身戴倫留鬍鬚遮傷痕
1 :
GS(14)@2016-08-04 04:06:26電影《移動迷宮》(The Maze Runner)男主角戴倫奧拜恩(Dylan O'Brien)今年3月在加拿大拍攝第3集《Maze Runner:The Death Cure》時,遭一輛車輾過受重傷,身上多處骨折,並有傳他傷及面部及眼窩,令影迷十分擔心。戴倫日前終於現身,留了一臉鬍鬚的他行動自如,粉絲可以放下心頭大石。意外發生4個月,現年24歲的戴倫一直未有更新社交網站,亦沒有交代傷勢,因此外界都不是太清楚他的康復進度。直到3日前,一名在洛杉磯Jamba Juice果汁店工作的員工,上班時巧遇戴倫買果汁。戴倫留到成臉鬚,衣着比較隨意,令人一時之間很難認得出是他本人。不過這位員工擺明是戴倫的超級粉絲,認得出他之餘並立即捉住他合照。
■戴倫(右)今年3月拍《移動迷宮3》時遭車輾過受重傷。
■戴倫有份主演的新片《深海浩劫》將於下月上映。
行動自如
該名員工將合照上載到Twitter,並向其他粉絲報告戴倫的狀態。員工表示當時戴倫自己一個人,行得走得,面色好之餘心情亦不錯,全程笑容滿臉。員工透露自己當時心情興奮到快要喊出來,戴倫見狀哭笑不得。合照中見戴倫無論是臉部、手部都沒有明顯傷痕,似乎康復進度不錯。不過未知戴倫留鬚是為了新角色,還是為了遮蓋傷痕,因為戴倫受傷時臉部骨裂。《移動迷宮3》因為戴倫受傷而要全面停工,早前終於落實2018年1月上映。另外,戴倫有份主演的新片《深海浩劫》(Deepwater Horizon)昨日發佈他的新劇照。該片將於下月上映,講述2010年在墨西哥灣發生的嚴重鑽油平台爆炸事件。撰文:泰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3/19720063
樹枝插下體重創內臟強姦犯:受害人們應感激我
1 :
GS(14)@2016-09-04 18:03:34俄羅斯西部一名變態強姦慣犯甫放監數周便再犯案,在一周內先後強暴四名女子。疑犯被捕後承認強姦等控罪,不但毫無悔意,更曾向警方大放厥詞說「受害人應該感激我」。法官近日將其重判入獄23年,是俄羅斯司法史上判刑最重的強姦案之一。警方指,39歲建築工人齊亞加倫夫(Gizar Ziyangareev)育有3名子女,他早在2010年前後曾因強姦鄰居及一名未成年少女,被判監5年。齊亞加倫夫去年獲釋後數周,便在一周內先後強姦4名女子,其中一次令受害人重創。由於案件性質嚴重,警方全力追查疑犯,於案發後10日根據強姦慣犯名單線索,拘捕齊亞加倫夫歸案。報道指,齊亞加倫夫其中一次犯案時,手持利刀襲擊一名31歲受害人,再將她拖入草叢,「以枯枝強姦她」,再搶走了她身上的金錢、手機及手提電腦後逃之夭夭。受害人內臟重創,恐怖經歷更觸發心臟病,一度昏迷,住院11個月後蘇醒,但因為心理創傷過度,仍然無法言語。受害人的母親並無出庭旁聽,她說:「我認為我的女兒需要我在旁多一點,我不想浪費精力在這禽獸不如的怪物上。」指自己承受了「無比的痛」,認為應重推死刑,讓這類犯人永遠從社會消失,否則他們獲釋後只會令更多人受害。俄羅斯傳媒引述警方消息指,齊亞加倫夫被捕後雖向警方坦承罪行,但認為自己沒有做錯,更指受害人更應該感謝他。消息指,齊亞加倫夫平時相當懂得討女性歡心,雖已離婚,但曾擁有多段感情關係。英國《每日郵報》/《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4/1975974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