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以色列剛接受停火協議就恢複軍事行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473

據法新社報道,以色列在本周二(15日)早些時候宣布同意停火協議後,僅過了數個小時便於當天下午在加沙地區至少展開兩次空襲。 以色列國防軍稱,因以色列停火後6小時內,至少遭到50枚火箭彈襲擊,所以才重啟空襲。 據外媒此前報道,以色列15日同意埃及提出的一項停火協議。據埃及外交部宣布的提案,巴以雙方將於當地時間15日上午6點開始起“降低戰事力度”,12小時後全面停火。 協議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派系的高層代表將於48小時內,在開羅另外舉行談判,通過“建立信任的措施”以鞏固停火協議。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彼得•勒納隨後表示,以色列軍隊服從國家政治領導層的決定,停止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但將對巴勒斯坦武裝分子炮擊企圖予以回應。 但哈馬斯的軍事組織卡薩姆旅則誓言其攻勢“將更加猛烈”,不過在建議休戰時間到來前,巴勒斯坦方面減少了火箭的發射。 以色列自本月8日發動代號為“護刃行動”的軍事打擊以來,共對加沙境內的1500多個目標進行了空襲,造成近2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和1000多人受傷。加沙地區巴勒斯坦武裝人員在過去一周內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700多枚火箭彈,威脅範圍涉及以色列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城市和地區,造成以色列至少4人受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371

探索、行動、給予、思考:西蒙斯告訴你何為人生贏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586

(上圖西蒙斯與妻子合影來自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取材來自《紐約時報》及旗下Dealbook、Business Insider及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 有這樣一個人,他——     · 23歲戴上博士帽;    · 26歲闖入情報界,搖身變為破譯密碼的特工;    · 30歲成為紐約大學一所分校數學系帶頭人;    · 37歲贏得幾何學最高獎項;    · 44歲闖蕩華爾街,成立掀起業界變革的傳奇對沖基金公司。 如果簡介到這里戛然而止,你也許會覺得,照這節奏判斷,又是一段學霸進軍華爾街賺得盤滿缽滿的發家史。可惜,現實生活有時遠比故事精彩:     · 從56歲開始,他創辦了一系列慈善基金,扶持一些連政府都不願、也無力支持的科研活動,還義務舉辦宣傳科學的講座,資助公立學校的數學教師。     · 69歲那年,他合作發表新的代數幾何學術論文,那距離他邁入花甲之年的第二次喪子之痛還不到五年。     · 72歲,在入選福布斯財富榜全球百大富豪同年,他簽署書面承諾,要將自己畢生的大部分財產都捐給慈善事業。 敏感的讀者可能已經猜到,此人就是詹姆斯·哈里斯·西蒙斯(James Harris Simons)。 這樣一位走向耄耋之年的老人,半個多世紀以來,外界送給他太多頭銜:數學大師、解碼專家、億萬富翁、對沖基金大佬……可要找個貼切的名詞作為他的代稱實在有難度。《紐約時報》上月的訪談索性把這個難題拋給讀者,列出一串稱呼: 探索者、行動者、給予者、思想者。 這四個名詞的確概括了西蒙斯的人生歷程。時下中國有個流行詞尊稱他也合適:人生贏家。現在,就讓我們循著多家國外媒體的報道,追溯西蒙斯一生不斷探索、行動、給予和思考的“贏家”之路。 個性學霸:不“霸”則已 一“霸”驚人  別看二十出頭就拿到博士學位,西蒙斯可不是那種傲氣逼人的學霸。或許,這種低調的風格和他從小喜歡自己思考的習慣有關。 據西蒙斯本人透露,他從小酷愛數學和邏輯推理。就算躺在床上,腦子里想的也都是,怎樣用清晰明確的方式把指令“傳遞下去”。 14歲那年,西蒙斯在聖誕假期找到一份臨時工,給一家園藝裝備店管理庫房。但沒多久,因為一再忘記庫存情況,店里就打發他去掃地了。 那個假期結束的時候,西蒙斯告訴店里的同事,想去附近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學數學。店老板當時還大吃一驚。 那位老板哪里知道,MIT正是西蒙斯學霸角色進階的跳板。憑著優異的考試成績和一位高中導師的推薦,西蒙斯得以進入那所名校,三年後順利畢業。又過了三年,他取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學位。 有些名校出身的頂級科學家普遍帶著點知識分子氣,給人一種距離感。可是,即使此後榮譽加身,西蒙斯也根本不擺架子,大家叫他吉姆,就是個簡單又普通的稱呼。 洛克菲勒大學校長、神經科學家馬克·特西爾-拉維尼稱贊西蒙斯: “他這個人才華橫溢,成績斐然,可一點也不炫耀。他身上結合了所有讓人欽佩的品質。” 看到這里,如果你覺得西蒙斯無非是個隨和的好好先生,那就錯了。他也有堅持己見、公開頂撞上司的時候,而且還鬧上了知名媒體昭告天下。 1967年,退役的四星陸軍上將泰勒在《紐約時報》的雜誌版面發表了一篇文章,為美國介入越南戰爭辯護。 持反對立場的西蒙斯一點沒給泰勒面子,把自己的回應登在《時代》雜誌,在文章中警告爭鬥會“削弱我們的安全性”,敦促美國軍方做出可能是史上規模最大的撤軍決定。 表面看來,公開在《時代》上反駁一位老將軍只是西蒙斯借助主流媒體表達個人觀點。外人不知道,那是他冒著丟飯碗的風險公然與上司唱反調。 因為泰勒是西蒙斯從事情報工作的上級。三年前,西蒙斯被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招入麾下,為一家秘密與NSA合作的承包商國防分析研究所(IDA)破譯密碼。 四十多年後,已是古稀老人的西蒙斯這樣回憶那段涉足神秘領域的日子: “我去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國防研究所,那兒的人做的都是政府的機密工作,酬勞很高,你可以只花一半工作時間替他們做事,另一半時間全部可以用來搞自己的數學研究。” 只不過,因為毫不避諱地堅持反戰,西蒙斯在《時代》雜誌發文後不久就被解雇。 乍看起來,西蒙斯只打半份工還能拿一份工高薪的好日子一去不返了。可是,正應了中國的老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如今回顧那段過往,人們只會覺得,損失的是美國情報機構,它們失去了一位得力的破譯特工,但數學界此後多了一位大師,金融界也誕生了一位怪傑。 數學“真愛粉”:不離不棄 跨界轉機 何為真愛?西蒙斯用他的經歷告訴我們,真愛就是,從少年時代起就癡心追求,人生重大轉折都離不開它。 離開普林斯頓的國防研究所以後,西蒙斯義無反顧地投入數學的懷抱。他不再僅限於像小時候那樣在腦子里反複琢磨,而是走上臺前,應聘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數學系主任。 西蒙斯回憶說: “那個系當時不咋地。面試的時候,教務長對我說:‘西蒙斯博士,我必須告訴你,你是我們面試這個職位以來第一個真正想要這份工作的人。’” “我回答:‘我想幹這工作,我想。這聽起來挺有意思。’確實有意思,我去了那兒,我們把那個系做得很好。” 挑起了振興數學系的重任,西蒙斯的數學研究如魚得水。1976年,他贏得美國數學學會頒發的韋伯倫幾何學獎。這項幾何學的最高榮譽自然為西蒙斯所在的系增光添彩。 時至今日,西蒙斯的辦公室里還有一面墻,墻上掛的畫框展示了他的一項學術成就:人稱“陳-西蒙斯”的一些方程式。它們都出自西蒙斯與華裔幾何學家陳省身共同撰寫的論文。 那篇論文發表四十年來,科學家利用那些方程界定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現代物理學領域,從超弦到黑洞,各種先進的理論無所不包。 紐約州長島冷泉港實驗室(CSHL)的主管布魯斯·斯蒂爾曼至今記得,他在西蒙斯的辦公桌上見過一本數學期刊,那份期刊上刊登了西蒙斯的一篇論文。 以斯蒂爾曼所知,那時西蒙斯既要經營生意,又在做慈善。他想不到,西蒙斯竟然還有余力探究學術問題、發表論文。他由衷地贊嘆,西蒙斯這樣的成就“真讓人難忘。” 然而,摘得幾何學最高獎項並未撫平西蒙斯那顆騷動的心,商界正向他招手。西蒙斯的家人就在波士頓開鞋廠,所以從商對他來說也輕車熟路。 可誰曾想,西蒙斯沒有小打小鬧下海,而是選擇了殺入華爾街,這次試水一發不可收拾,締造了日後名震業界的對沖基金。1978年,他在挨著石溪分校的商業區成立了一家公司,那家公司就是對沖基金公司文藝複興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前身。 說來文藝複興科技真是上世紀華爾街的異數。這家公司最另類之處莫過於大量采用計算機程序預判市場及交易。一些外人可能不覺得意外,畢竟數學和計算機學相互影響,西蒙斯出此非主流招數也算學以致用。 事實上,編程恰恰是數學天才西蒙斯的軟肋。這倒沒妨礙步入金融界的西蒙斯對計算機程序青睞有加。他的公司聘用了大批程序員,還有許多物理學家、密碼學家、計算機語言的專家,當然少不了數學家。 起初,華爾街的“老江湖”們對西蒙斯這種管理基金的方法嗤之以鼻。但業績很快替西蒙斯做出最有力的還擊。 成立二十年來,文藝複興科技每年帶給投資者兩位數的回報。計入5%的管理費和44%的業績提成費後,該公司旗下最神秘的“大獎章基金”(Medallion Fund)據稱年均凈回報率高達40-80%。 驕人的業績說明一切,利用高等數學知識指導投資的量化分析師——“寬客”由此揚名天下。數學家西蒙斯為華爾街拉開了大數據時代的帷幕。 文藝複興科技有什麽投資秘訣?公司的前合夥人尼克·帕特森說:“西蒙斯是很出色的人事經理。不是那種傳統的數學家。”西蒙斯則是把成績歸功於員工。他說: “有好的氛圍,聰明人就會碩果累累。” 可西蒙斯也承認,好奇心驅使自己探察各式各樣不同尋常的可能性,比如太陽黑子和月相有沒有影響金融市場。他的一個孩子出生時,有位護士告訴他,婦產科每逢滿月就人滿為患。 西蒙斯怎麽會放過這種可能,他的結論很幹脆:“我也測試過,哪有那回事。” 人生贏家成績單:施與受、得與失 西蒙斯的慈善事業始於1994年,那年他和妻子成立了西蒙斯基金,此後又陸續開展其他慈善活動。 《聖經·新約全書》有句名言,大意是:給予比接受更為有福。遺憾的是,在賦予西蒙斯過人天賦、成就他事業一帆風順時,上帝並沒有念在西蒙斯致力慈善的份上,免去他痛失愛子的不幸。 1996年,西蒙斯34歲的兒子保羅因車禍遇難。2003年,周遊世界的小兒子尼古拉斯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4歲。 花甲之年兩次白發人送黑發人,西蒙斯不可能輕易將沈痛的心情拋在腦後。不過,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選擇以自己的方式逃避痛苦。 西蒙斯說,兩個兒子離世後,他開始潛心琢磨那些流傳已久懸而未決的數學謎題。他還說: “那是避風港,是我心中一個安靜的角落。” 尼古拉斯生前曾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工作,西蒙斯後來多次去那里,為紀念愛子創建了一家研究機構。 所謂“禍兮福之所倚”,也許冥冥中自有天意。逗留加德滿都的一天上午,西蒙斯在旅館的走廊漫步,護欄的結構讓他突生靈感,構想產生了質的飛躍,讓他念念不忘。 隨後,他和石溪分校的另一位數學家丹尼斯·蘇利文討論了這次啟示,兩人一拍即合,從此聯手合作。2007年,兩位學者共同研究的結晶——題為“微分形式普通上同調的公理特征”的論文發表。 蘇利文評價,西蒙斯從事學術研究幾十年,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貢獻,這位學術先驅“顛覆了後世數代人的觀念”。 除了埋首研究,西蒙斯還堅持打理文藝複興科技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務,直到2010年才不再主管日常工作。他的心血沒有白費,文藝複興科技成為業內翹楚,他的個人財富也迅速累積。 就在2010年,《福布斯》雜誌將西蒙斯評為全球第93位巨富,谷歌的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和特斯拉電動車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都被他甩在身後。 但西蒙斯顯然和某些一味斂財的資本家不是一路人。同在2010年,他和妻子瑪麗蓮成為首批在“捐贈誓言”活期間訂立書面承諾的億萬富豪。這對夫婦承諾,會將絕大多數個人財富都捐給慈善事業。 今年7月接受采訪時,西蒙斯透露,近年他已經加快捐贈速度,還說特別為“美國數學”基金會而自豪。這家基金提供10萬美元津貼和獎學金,用以培養數學和自然科學學科的高中教師,補貼他們的日常收入。“美國數學”支持的老師那時已增加到1100人。 瑪麗蓮是一位熱心慈善事業的經濟學家。她出任西蒙斯基金的總裁。在妻子的通力合作下,西蒙斯為那些外人看來深奧難解的項目投入逾10億美元。今年7月7日,他和妻子共同向冷泉港實驗室捐款5000萬美元,用於建立定量生物學西蒙斯中心(Simons Center for Quantitative Biology)。 同時,西蒙斯也零零散散地投身一些公眾活動,比如每年夏季紐約舉辦的“世界科學節”(WSF)。他在第五大道的那棟辦公室大樓里還開設了科學為主題的系列演講。這些活動全都向公眾開放。 實際上,能讓西蒙斯釋放激情的還是基礎研究,也就是那種天馬行空又潛藏風險的研究。最近,他贊助了設在智利安第斯山脈的新型望遠鏡,它們可以用來觀察微弱的輻射波。那些微波在混沌初開的宇宙大爆炸時期釋放,殘留至今。 7月接受采訪的那個下午,西蒙斯打算向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家發表講話。那些科學家渴望找到一種目前僅在理論上存在的粒子——軸子。 西蒙斯稱那些物理學家的努力“可能令人無比激動”。說這話時,他的情緒就像進了糖果店的饞嘴孩子,興奮得像個老頑童。 即便已經坐在紐約曼哈頓的辦公室,身處熨鬥區第五大道那座大廈的高層,面對《紐約時報》的采訪記者,西蒙斯侃侃而談的也還是職場生涯的低潮。 他回憶說,當年丟三落四,受到降級的處分,碰了釘子、吃了苦頭以後,他不得不承認就是應付不了那些編程的電腦。後來,老板炒了他的魷魚。 《紐約時報》的記者說,西蒙斯的故事無疑在向年輕後輩們發出信號:要是我能做到,你也能。 而華爾街見聞覺得,西蒙斯的經歷更像一部活生生的勵誌大片:     · 在動輒以成績、以物質財富論英雄的某些領域,他是公認的佼佼者;     · 功成名就時,他沒有居功自傲、躺在過去功勞簿上止步不前,不但積極進取,還熱心回饋社會;     · 即使被命運之神無情地奪走兩個兒子,他也沒有被擊倒,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探尋生命的意義。 至於為什麽能一次次贏得成功,西蒙斯本人一直很謙虛,只是提到,自己喜歡思考的特質可能是取得許多成績的一個原因: “我不是世上最機敏的人,要是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我的表現也不會特別好。可我喜歡琢磨,在心里琢磨事,也就是反反複複地思考某些事。事實證明,那是種很棒的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20

以色列擴大加沙行動 稱克里會毀了美以關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718

在27日以色列與哈馬斯繼續爆發沖突後,以色列領導人表示,他們正在升級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以色列必須做好對加沙長期作戰準備。 以色列總參謀長本尼·甘茨(Benny Gantz)近日表示,以色列對加沙地區哈馬斯的進攻正在加強。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周一在特拉維夫以色列國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必須為對加沙持久作戰做好準備。只有用於殺害以色列平民的秘密地道被全部摧毀,這場戰事才會停止。我們將依照我們自己的判斷,繼續這場軍事行動,直到完成我們的任務。” 內塔尼亞胡同時表示,停火協議的條款必須包括“加沙地區去軍事化”內容。 以色列國防部長亞阿隆(Moshe Ya'alon)在隨後的講話中說,以色列國防軍在接下來的幾天會繼續在加沙地區的軍事行動,以色列不會在涉及其公民人身安全問題上做出任何妥協。 當天晚間,以色列國防部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在當天的軍事行動中共有5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死亡,其中1人在加沙南部地區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武裝人員作戰時死亡,另外4人在加沙邊境地區的一次迫擊炮彈襲擊中死亡。 自以色列發動“護刃行動”以來,以方死亡人數已達51人,其中包括48名士兵、2名以色列公民和一名泰國勞工。 據巴勒斯坦衛生部門統計,在此次沖突中巴勒斯坦死亡人數已達1067人,超過6000人受傷,死傷者大部分為平民。 以色列媒體昨日大量批判美國國務卿克里在中東地區所提出草案,稱克里可能毀了美以關系。 克里上周在中東為期一周的穿梭外交未能實現休戰一周的目的。以色列拒絕了克里提出的草案。 因為克里試圖將以色列所認為的哈馬斯最強大的支持者卡塔爾和土耳其引入停火談判。 官員們還稱,這份草案將滿足哈馬斯的大部分要求,包括放寬以色列和埃及在加沙邊境的限制以及釋放巴勒斯坦囚犯,而以色列關於加沙地區解除武裝的要求則被放在第二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80

亞洲發展銀行警告:如果全球不行動,南亞將受氣候變化重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630

亞洲發展銀行本周二發布報告稱,如果不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南亞經濟將在未來數十年內遭受重創。(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報告對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和馬爾代夫六國進行了研究,並發現如若當前全球碳排放狀況延續,這六國的GDP將在2050年之前平均下降1.8%,到本世紀末,這個數字會變為8.8%。而如果計入極端天氣可能導致的各種損失,上述南亞國家經濟受創將會更為嚴重。

亞洲銀行表示,如果世界各國能夠削減石化燃料使用量,並將全球平均溫度增長速率限制在2009年哥本哈根和2010年坎昆兩次氣候大會上所協商達成的水平,南亞各國在2100年時所需承受的GDP縮減將僅為2.5%。然而,大部分分析師都認為“坎昆—哥本哈根”所協商達成的目標難以如期實現。

盡管2012年時已有英國和印度的科學家就印度在本世紀末年平均溫度的升高幅度發出了警告,但亞洲發展銀行的研究報告,卻是首次就氣候變化對南亞地區的經濟影響作出評估。據悉,南亞地區目前共有17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這一地區人口稠密,受季風影響,降雨強度大,溫度上升較明顯,其所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會較其他地區更為顯著。

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及孟加拉國沿海地區受預期海平面升高的影響,可能在未來不得不承受進行人口遷徙、濕地和農業用地劇減、淡水受到侵蝕的壓力。而由此造成的旅遊業和漁業的損失更是難以計量。

南亞六國未來四十年中為應對氣候變化所需付出的財力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為限制氣候變暖所采取的行動。如果氣候持續惡化,南亞將為應對這些變化支付近兩千億美元,約為其GDP的2.3%。

下圖顯示了南亞六國為應對這種變化所應支付的費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61

品火鳯(40):無頭不行/斬首行動(第11冊第87回)

來源: http://notcomment.com/wp/?p=23310

軍隊是最典型的組織,有領導者,有策劃者,有指揮者,有執行者,環環緊扣。
就正如一間公司,會有董事會,行政總裁,部門經理,前線人員,也是環環緊扣。
要做一好一件事情,要先定目標,然後制定計劃,再交由管理人員,由前線人員執行。
在事前的準備階段,領導和策劃的角色吃重,但到實施時,則依靠管理人責成執行。

在兩軍相遇之中,除了前線個別人之間相拼鬥之外,背後還有指揮者,好令到一眾士兵知道如何配合整體行動。
要短時間內癱瘓對手,最快的方法是進行斬首行動,所謂「蛇無頭不行」。

第十一冊,第八十七回 出山良敵

斬首行動01

斬首行動02

燎原火行刺攻城王田盛,令到曹操軍的攻城計劃受到阻礙。
到城外連石陣,夏候惇也同樣地以刺殺山頂上的副將,獲得相同的效果。
申引到一般的公司組織操作,即使上層如何機關算盡,若然中層指揮的管理人員有所差池,又或者因故而未能貫徹上層的策略,整體的操作也會大受影響。
所以在資源許可之下,可以在中層小組管理當中,加插副手,甚至以一正兩副作為監督管理。

 

斬首行動03

斬首行動04

斬首行動05

 

作者網誌:http://blog.tokuhon.org

738 total views, 6 views toda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41

秘密行動還是常規做法?分析師激辯中國央行5000億SLF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35

中國人民銀行,SLF,貨幣寬松,QE

是央行為了對付暫時的流動性短缺進行的正常操作,還是在中國面臨硬著陸危險時提振經濟的秘密行動?近日中國央行進行5000億元“常備借貸便利”(SLF)的市場傳言引起分析人士爭議。

SLF是中國央行去年年初創設的貨幣政策工具,去年6月開始實施操作。昨晚傳言稱,此次央行向工、農、中、建、交五大行進行各1000億元SLF,其效力相當於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

中國央行並未公開確認傳聞,但傳出央行起用SLF時,統計局公布8月工業生產等經濟數據還未滿五天,2008年“四萬億”刺激以來那些數據指標還從未如此糟糕。高盛、瑞穗證券等投行的分析師都將SLF與那些體現中國經濟下滑危機的跡象聯系在一起。

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報告中提到,上述SLF是在“秘密地寬松”,“可能有助於支持面臨硬著陸風險增加的經濟。”

高盛高華經濟學家宋宇認為,註入流動性的SLF標誌著央行“對疲弱的8月數據首次做出清晰的政策回應”。

但巴克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常健認為,SLF是“正常的流動性操作”,主要目的是針對銀行系統未來幾周可能出現的流動性短缺,預先行動,提供流動性。

常健指出,增長速度加快下滑產生了政府提供刺激的壓力,投資者可能將SLF的消息理解為寬松政策的一種表現形式。而真正的原因是十一假期臨近和新股申購導致資金需求增加,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在報告中提到,原因既有經濟疲弱,又有十一長假的流動性波動。

分析人士一致認同的是,SLF大致相當於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而真正的降準影響力更大,因為它沒有限期,SLF為期3個月。

蘇格蘭皇家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Louis Kuijs預計,雖然上述SLF會讓金融環境變得寬松,但影響可能是微軟的。他認為中國政府立即降準和降息的可能性都在減少,可能推出支持基建和房產市場的措施。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動用透明度相對不高、也不那麽高調的工具SLF體現出,中國希望,支持經濟的行動不要被視為“強刺激”和全面寬松。

中國央行至今未承認上述SLF操作,但市場反應活躍:今日A股溫和反彈,上證綜指重回2300點上方,恒指早盤一度漲334點,收升240點,漲幅1%。人民幣匯率結束四日連跌,一年期互換利率跌至6月以來最低點。(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32

我的指數化策略 行動機器

來源: http://xueqiu.com/3110811825/31826914

80後微散一枚,由於工資微薄,投得太少,說自己是小散都有點太看得起自己了。從拿第一份工資開始,我都在重複做著一件事:把大部分的工資都買成股票。我的策略是這樣的,建立一個50支股票組成的指數化的投資組合,然後適時地進行加倉,同時每年分紅後進行再投資。有人說什麽“把有限的雞蛋放進幾個籃子里,然後看好”對我來說有點不現實,因為我沒有能力分辨籃子的優劣,我認為投資的第一個要點就是忘記想要靠投資發財的想法,財富穩步增長就行,慢點無所謂。
     現在的持倉是這樣的,如圖(可能很多人看了以後都會覺得我是個奇葩):

對於一個投資剛剛兩年半的微散,本人對自己的成績還是比較滿意的(期望比較低的緣故吧?)

      選擇指數化的原因不難理解,作為一個微散,我不迷信自己的選股能力。基金經理都做不好的事,我沒理由比他們做得更好。準備開始投資前反複看了很多書,《戰勝華爾街》《聰明的投資者》《證券分析》《超越金融》《貨幣金融學》《巴菲特致股東的信》……,都是非常棒的書,但書中的內容更像內功心法,需要內化,難以實踐。直到看到了約翰博格的書,才找到了方向。

      我有一些自己的標準,可能就是看《戰勝華爾街》這些書時候形成的。下面簡單羅列一些:

分紅(豐厚的分紅代表著企業有著雄厚的財務實力,不需要為了保證下一年的生產投入大量的資金。漲得再好的鐵公雞我也不要,中國沒有伯克希爾哈撒韋。)
主營業務毛利率(毛利率不能低於20%,毛利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企業在行業中的定價權,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
凈利率(看完毛利率,再看凈利率,可以大致看出企業的運營效率。)
非流動負債(我很在意這個,企業不欠人錢才能熬過這段經濟不景氣的日子。不過如果非流動負債是可轉債的話,我還是會考慮的,因為公司發行可轉債的時候根本沒想到要償還?)
不能是房地產行業,包括建築材料一類的行業。(這是非常諷刺的,因為我在房地產公司工作,我一直不看好這個行業……)
簡單的產品(那種需要不斷設計新產品來滿足消費者日益變化的需求的企業難以長久。)
壟斷、特許經營權(傻瓜都能經營好的企業是我非常喜愛的,所以我會看上一些以城市命名的企業,XX水務、XX電力、XX高速、XX燃氣,這都是我的標的之一。我知道這都是低層次的壟斷,但這恰恰是最容易分辨的壟斷形式,並且這些企業真的很賺錢,分紅又多。)
大股東持股(大股東應該有絕對的控制力,否則公司誰說了算?)
凈利潤(前景再好,沒有真金白銀入賬一切都是浮雲。)
不能曾經是ST、*ST(我有點強迫癥,別告訴我你已經從良了……)
還有一些類似市盈率、市凈率估值就不提了……

按照上述思路篩選下來,符合的要求的股票組成一個股票池,之後挑估值合理的買。構建了一個組合以後就只要等著發工資和分紅就行了,然後就是再投資。

我的這種策略怎麽樣呢?大家說說看,我需要你們的指點。
最後挑自己最喜歡的幾個公司艾特一下。$老板電器(SZ002508)$ $東風股份(SH601515)$ $寧滬高速(SH600377)$ $福耀玻璃(SH600660)$ $白雲機場(SH600004)$ $法拉電子(SH600563)$ $宇通客車(SH600066)$ $民生轉債(SH1100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34

房貸松綁?央行隱晦答複:等文件,各地已在行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10

20140926shoutaofang

近日,關於“認房不認貸”的首套房標準松綁的傳言鬧得沸沸揚揚。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回應稱,“具體內容要等文件”。而對於今年是否會出臺相關政策,他更是直言不諱:“各地都在行動了嘛”。

據《新聞晨報》,在昨天的全球央行對手方協會會議的間歇,有媒體記者向準備離席的劉士余提問,“首套房貸”標準有沒有調整?劉士余回應稱:“等文件。”同時補充道,“惠民生,調結構,始終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當記者連連追問是否意味著今年可以出臺相關政策時,劉士余邊走邊稱“各地都在行動了嘛。”

近期,福州、杭州及南京等地相繼出臺了購房人償清購房貸款後,再申請房貸時按照首套房認定的相應松綁政策。本周一,市場就開始流傳四大行首套房認定標準將放松,房貸還清即算首套。本周二下午,上海樂居更是表示,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已率先放開限貸,執行認房不認貸。

對於這種“認房不認貸”的趨勢,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過去市場比較火熱時,限購限貸是針對當時的情況,“現在情況變化了,針對性做些調整,松綁限購是大趨勢。”

民生證券也認為“此政策意在刺激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對沖高按揭利率、高稅費、人口老齡化等不利因素沖擊,維系房地產鏈條的正常運轉。”

民生表示,在房地產政策方面,政府會總體“保持定力”,不會輕易用降息或者全面信貸擴張刺激總量,但仍會“有所作為”,通過擴大供給保障基本住房需求。

同時,政府會更尊重市場,讓銀行自主決定是否放貸及給予優惠,並註意分城施控,房價壓力較大的北上廣繼續限購,二三線城市能放開限購的就放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25

佔領道路行動何時了? 南子文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4/10/04/%E4%BD%94%E9%A0%98%E9%81%93%E8%B7%AF%E8%A1%8C%E5%8B%95%E4%BD%95%E6%99%82%E4%BA%86%EF%BC%9F/

是咁的,南仔覺悟了!

過去幾年政治冷感嘅南仔,周不時被朋友罵可恥,只顧搵錢,不理社會大事。當然南仔信念係堅定的,因為大部份罵南仔嘅朋友,畢業十年都黎,仲未經濟上完全獨立,完成唔係南仔追求嘅人生。

上周末戴生無段段話,佔中行動提早正式開始。南仔仲諗緊,佢地會係中環邊度集會,或者西環邊度集會。點知… 原本係幹諾道中集會,毒果第二朝新聞就係「解放」幹諾道中。之後知道警察用催淚彈嘗試清場,心情非常忐忑,點解第一日就去到咁盡呢?少有地很同情,示威者。

之後就係「遍地開花」行動,即佔領道路行動,先後除咗佔領銅鑼灣、旺角彌敦道同尖沙咀廣東道外,嘗試霸佔上水、元朗同柴灣,後來被擊退。

曾經何時,南仔真係相信和平佔中戴生的話,佔中只係口號,同最終手段,目的就係令其他市民覺悟,出來爭取普選,令政府回應全港市民訴求,無意影響其他人生活。

但係到咗今日,佔中第六日,大部份示威者回到崗位,但少部份仍然係佔領港九主要道路,可能係因為覺得,要覺悟同要理解事件嘅人唔夠,所以南仔文首第一句,南仔覺悟了,請「開放」解放後嘅幹諾道中,比南仔使用。過去六日,你地嘅訴求鋪天蓋地係各大傳媒同社交網路出現,大家知你地想點喇!

要罷工罷課嘅人,點解唔去維園到集會,同政府黎個持久戰,罷佢十年八載反映意見,一定冇市民會罵,或者學外國示威者絕食3天,都可以吸引到社會各界關註,為何偏偏要佔領道路?這樣擾民,最後只會失民心而敗!

希望佔領道路行動早日,和平結束!

下星期講返,唔知仲存唔存在嘅滬港通。

南子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56

買公司、挖人才 把網路服務推進行動裝置 梅爾的寧靜革命 為雅虎拚重生

2014-12-07  TWM
 
 

 

雅虎迎來新任執行長梅爾已經兩年了,她砸錢不手軟地購併四十六家公司,從老東家谷歌(Google)大挖人才,甚至說服蘋果從iPhone、iPad上發動「去除Google」。

一場由梅爾發動的寧靜革命,才正要展開。

撰文‧賴筱凡

三年前,談起雅虎,或許你會稱它為網路巨擘、擁有近二十年歷史的大公司;如今,再談起雅虎,或許用一家「新創公司」來形容它,更加合適。

十月的美國舊金山涼爽宜人,樹梢上的楓葉已悄悄轉黃,儘管全球面臨股災,在這裡卻渾然不覺衝擊,尤其是在森尼韋爾(Sunnyvale)的雅虎總部裡,仍舊像是一家新創公司般,工程師們忙著寫程式、產品經理們討論著消費者體驗,還有更多的員工正為落實雅虎執行長梅爾(Marissa Mayer)的策略——「行動第一(Mobile First)」在忙碌著。

「我會這麼形容它,這家公司正在『重生』。」雅虎全球行動產品部門總監強.培瑞司(Jon Paris)強調。培瑞司創辦的公司Astrid去年被雅虎收購,他因而成了梅爾旗下推動雅虎行動產品的重要大將之一。

打從梅爾於二○一二年七月接手雅虎,外界無不隨時用放大鏡在檢視,到底這位昔日谷歌(Google)的「矽谷最美麗」女副總裁來到雅虎之後,將如何讓雅虎浴火重生?

如果從帳面數字來看,你可能會覺得梅爾上任兩年來的成績單不算及格,營收下滑了六%、獲利大幅衰退六五%,在這樣的數字下,若非有手中的阿里巴巴二三%股權加持,雅虎股價近兩年還能大漲五七%,算是投資人對梅爾的招牌相當買單。

敲定「行動第一」策略

兩年砸大錢建立「對的團隊」然而,持有iPhone手機的消費者可能會發現,手機的股市訊息、氣象資訊已悄悄被預設為雅虎財經、雅虎天氣,就連預設的搜尋引擎也逐步從谷歌換成了雅虎。找上蘋果圍剿谷歌,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但更重要的是,雅虎能否靠著自己的實力,在行動網路上,開創出新的康莊大道?

或許下面這幾個數字,可以讓我們找到一些答案。過去兩年來,梅爾打出「行動第一」策略後,雅虎全球用戶數每年以三六%的速度成長;迄今,雅虎每月行動用戶更是超過四.五億人。

「這個數字比起兩年前,是三倍的成長!」雅虎全球行動與新興產品營運副總裁札克瑞.約翰(Zachary John)說。更驚人的是,這些用戶去年在雅虎行動應用服務上所花費的時間增加了七九%。

你一定會好奇,梅爾到底做了什麼?

「我們正在展開一場革命。」雅虎全球行動與新興產品部門資深副總裁亞當.克漢(Adam Cahan)說。他比梅爾早一年加入雅虎,負責雅虎最重要的行動產品,是梅爾旗下最仰賴的大將。

當梅爾尚未接手雅虎前,雅虎就像一家千瘡百孔的公司,搜尋引擎的服務打不過谷歌,行動產品的滲透率極低,好不容易從行動支付公司Paypal找來新執行長湯普森(Scott Thompson),卻爆發假學歷醜聞,短短四個月就下台。

面對一家前途茫茫的網路公司,梅爾一上任就敲定「行動第一」的策略。但無法想像的是,即使在一二年行動網路蓬勃發展的年代,雅虎開發行動產品的團隊,也只有五十人。

找到好人才的最快捷徑,就是買團隊。梅爾就曾公開說過:「我相信,一家公司是生、是死,成就都在人才。」因此她上任之初,花費最大的心力在建立「對的團隊」,左手砸三千萬美元買英國十七歲少年Nick D'Alosio自創的軟體Summly,右手再拿十一億美元買微型部落格Tumblr。

「吸引人才、提升技術、策略性結盟,這是我們過去兩年購併的最大考量。」雅虎企業發展部門副總裁艾倫.庫隆(Aaron Crum)的十六人團隊,正是過去購併四十六家公司的最重要智囊團。

新聞、運動、天氣……

雅虎,就在你我的生活裡除了在全球大舉購買新創團隊,梅爾也盡其所能地網羅矽谷裡最好的人才。

不可諱言的是,梅爾從谷歌挖來不少好手,像是雅虎全球產品管理總監迪迦度(Fernando Deigado),早在谷歌時代,梅爾就是他的主管,而當梅爾徵詢他願不願意一起重整雅虎時,他沒有太多考慮;負責購併團隊的艾倫.庫隆,以及主掌對外溝通的雅虎全球公關副總裁亞斯皮理圖(Anne Espirtu)等雅虎枱面上的一線大將,也都是來自谷歌。

有了人才,也要有方向。梅爾很清楚地指出,消費者的日常習慣,就是雅虎的機會。那就是你我每天會關心的資訊,例如早上出門要看天氣、上班路上會想閱讀新聞、九點股市開盤後能看股價、下班之後會關心球隊最新賽況。

「打造一個擁有最漂亮的設計、最好的消費者體驗。」札克瑞.約翰說,雅虎一面找蘋果這樣的合作夥伴,提供股市內容給他們就是一例;另一方面是找全球最大的OEM廠三星,直接把雅虎的行動應用服務做進手機裡。

軟體分析師指出,全球手機市場主要由蘋果iOS與谷歌安卓(Android)兩大平台所掌握,在安卓平台上,雅虎不可能被預設成為搜尋引擎。但在只要梅爾說服蘋果,蘋果的iPhone手機上就不一定要用谷歌的產品。

再者,除了搜尋引擎、影音服務外,天氣、財經、新聞、運動等服務向來就是雅虎的強項。雅虎要做的是,如何讓這些產品進到消費者的手機裡。

這些基本的App,三星、小米、華碩、宏達電等大廠都已經在做,但札克瑞.約翰搖了搖頭,「只要你的App產品夠好,你就能說服這些OEM廠商,吸引消費者來用。」年初,雅虎購併智慧桌面管理軟體Aviate,三位創辦人也變成雅虎員工。Aviate不只能預測需求,還能管理電腦桌面的App。例如你上班時最需要的軟體是地圖、信件與股市,自然而然,早上的桌面呈現的就是這些常用的應用軟體;晚上你要看棒球賽事、玩遊戲,就又是另一種桌面。

自雅虎購併Aviate之後,確實將Aviate的下載量衝上五百萬次。Aviate共同創辦人之一崔威廉說,「我們就是想要把Aviate的影響力從幾千人,變成影響幾百萬人,所以才在創業後選擇加入雅虎。」

原生廣告顛覆想像

人才、規模化 再來是獲利從找人才、造團隊,進一步滲透你我的生活達到規模化,梅爾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升獲利。今年七月雅虎第二季財報結果不如預期時,梅爾就曾對獲利表達不滿,而開拓新財源最好的辦法,正是雅虎的新廣告平台Gemini。雅虎今年力推「原生廣告」,也就是把廣告變成消費者想要得知的資訊。

「消費者想找市場上最便宜的機票,那就提供資訊給他,但目的不是賣機票,而是賣給他旅館、租車等其他產品。」雅虎全球廣告及數據平台資深副總裁史考特.伯克(Scott Burke)說,預估今年美國廣告主在原生廣告的預算將高達九百億美元,這也是雅虎下一步提升獲利的重要來源。

回首過去兩年,梅爾的出現,確實帶給雅虎這個老品牌網路公司一線曙光。「她來雅虎做的事,就像拿掉辦公室的圍籬,讓陽光灑了進來。」迪迦度說,梅爾讓雅虎的員工變得願意去討論。「甚至更多時候在雅虎上班,就像是在一家新創公司工作。」培瑞司說。

只是,兩年的時間還不夠長,不足以讓梅爾將雅虎徹底改頭換面,也不足以讓外界為梅爾的改革成績單打高分。

美國投資公司Topeka Capital分析師就直言,分析師們並不期待雅虎短時間內有巨大的改變,「但至少它已經在進步,而不是變得更糟,只是還有太多的功課要做。」選擇從全球最大的網路公司谷歌來到雅虎,這顯然是梅爾人生中重要的轉折,如何證明她有實力、也有能力讓雅虎起死回生,外界都在等著看。

重點是人才!

雅虎近兩年大買新創團隊

被購併公司 主要業務 金額 (億美元)Tumblr 微型部落格 11 Flurry App分析與廣告平台 2 Summly 新聞閱讀App0.3 Aviate 智慧桌面管理App 未公布Xobni 信件管理軟體 約0.3 Rockmelt 社群瀏覽器 約0.6 資料來源:Yahoo 整理:賴筱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