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午間日本央行意外擴大貨幣刺激規模後,行長黑田東彥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如有必要,該行不會猶豫再次采取行動”,“現在討論任何退出策略措施都為時過早”。
他還表示,日本處於結束通縮的關鍵時刻。“油價下跌給物價上漲帶來了壓力,不知為何消費稅上調影響已經延長了”,擴大寬松政策“以維持通脹預期向上改善,旨在結束通縮”。
華爾街見聞網站上午介紹過,日本總務省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9月CPI同比增長3.2%,低於預期的增長3.3%,創半年新低。據彭博社,扣除了四月上調銷售稅帶來的影響後,日本核心通脹實際僅1%,這也是日本央行追蹤的核心指標之一。
“今天的決定展現了日本央行堅定的決心,日本央行將會竭盡所能達到2%的通脹目標”黑田如是說。
不僅是貨幣政策刺激,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甘利明還補充稱,如有需要,首相安倍晉三還將下令財政刺激。
對於日本央行擴大貨幣刺激是否在為日本政府再次上調銷售稅做準備時,黑田表示:
日本央行放寬政策的行動與下次上調消費稅由關聯,日本央行的預測基礎是消費稅會再次上調,但仍是獨立舉措。
與此同時,他還撇清了與GPIF改革的關系,“日本央行和GPIF政策之間並無聯系”。
見聞網站今天還介紹過,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天宣布,日本政府養老基金(GPIF)將於北京時間16:00宣布資產組合調整方案。
路透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養老基金委員會(GPIF)委員會批準把國內、國外股市配置比例從12%增持至25%。日債配比下調至35%、國外債券配置比例調低至15%。
繼今天早些時候日本央行意外擴大貨幣刺激規模後,行長黑田東彥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如有需要,日本央行不會猶豫再次采取行動。
日本的物價預期並不像其他國家那樣牢牢錨定。
不知為何消費稅上調影響已經延長了。
油價下跌給物價上漲帶來了壓力。
寬松政策以維持通脹預期向上改善。
日本處於結束通縮的關鍵時刻。
日本央行寬松旨在結束通縮的狀態。
今天的決定展現了日本央行堅定的決心。
日本央行將會竭盡所能達到2%的通脹目標。
刺激經濟的寬松機制依然在產生效果,日本央行寬松的目標不是匯率。
日本央行放寬政策的行動與下次上調消費稅由關聯,日本央行的預測基礎是消費稅會再次上調,但仍是獨立舉措。
日本財政健康是很重要的。日本央行和GPIF政策之間並無聯系。
無意在消費稅上調一事上影響政府決定。
日元貶值對日本經濟總體來說是利好,對制造業是利好。
負利率沒有問題。商品價格下跌幫助抵消了成本上升的影響。
現在討論任何退出策略措施都為時過早。
隨後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甘利明表示:
已告知安倍市場對日本央行寬松政策的反應。
日本央行寬松是對經濟的及時反應。
日本央行寬松和消費稅決定不應被聯系在一起。
如有需要,安倍晉三將下令財政刺激。
第三季度GDP將是任何刺激措施的主要因素。
之後是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稱:
日本央行在慎重考慮後做出寬松措施。
日本央行政策、GPIF後,日本股市可能上漲。
在進一步政策上,日本央行和政府將進行合作。
黑田東彥講話期間日元繼續下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4-11-03 TWM | ||
蘋果挑戰行動支付產業的三個關鍵Apple Pay來了! 這是一場被形容像當年iTunes改變音樂產業的變革,Apple Pay將複製歷史、顛覆金融支付產業。 不只信用卡、銀行磨刀霍霍,就連台北101、義大世界等商場業者也動了起來,到底他們看到了什麼? 撰文‧何佩珊 走進商店,拿起一瓶飲料到櫃枱結帳,當隔壁櫃枱的消費者還在翻找錢包、數鈔票時,你拿出手機,「嗶」的一聲,已經完成付款。這是十月二十日Apple Pay在美國上路後的真實場景,也可能是你我的未來生活。 早在九月蘋果新品發表會時,Apple Pay首度曝光就讓市場預言,Apple Pay將複製當年iTunes改變全球音樂產業的革命,顛覆未來的金融支付市場。 事實上,行動支付不是這一、兩年才推行的新玩意兒,早在二○○六年,諾基亞就推出了第一支搭載NFC(近距離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機,Google(谷歌)也在一一年發表Google Wallet電子錢包,更不用說PayPal、支付寶等多家企業都早已在市場插旗,但為什麼後進者Apple Pay卻有這麼高評價? 優勢》快、便利、安全性高一秒鐘完成付款、六步驟操作、隱藏消費者資訊從Apple Pay的使用流程已經可以得到大部分解答;當你選好商品後,只要拿起iPhone,在有NFC功能的刷卡機上感應一下,並按下指紋,前後不到一秒鐘就可以完成付款。這樣快速便利的作法連台灣支付業者在親自試用後都忍不住驚呼:「怎麼會簡單到這種程度!」台灣銀行業者感嘆,Apple Pay可說是真正做到「將手機變成手的延伸」,相比之下,目前台灣推行的各種行動支付方式都明顯複雜許多。業者更直言,「消費者覺得容易使用,既定的使用行為才能被改變。」站在銀行的立場,如果Apple Pay來到台灣,他們很可能會放棄既有的行動支付解決方案,毫不猶豫地擁抱蘋果。「Apple Pay將會帶動消費者行為更快速改變,將行動支付變成習慣。」於是,未來你的手機就是你的信用卡,甚至是你的提款卡……。 在便利之外,行動應用開發商酷米移動傳媒執行長許世杰認為,Apple Pay帶來更大的變革,其實還有安全問題的突破。 當消費者使用Apple Pay時,除了有指紋辨識這道門檻保障消費者安全,在感應時,系統送出的只是一次性隨機支付憑證,這組憑證即使中途被駭客攔截,也不過是一串無意義的數字,甚至包括售出該物品的商家和蘋果公司也都沒辦法取得消費者信用卡資訊,直到訊息被傳送至銀行端,才能夠識別憑證隱藏的資訊。 許世杰解釋,「這個技術就是把卡號變符號,所以在外流通的就不再是帶有隱私訊息的個人帳號,而是符號。」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過往信用卡在各個使用流程中可能發生遭側錄、盜刷、資料外洩等風險,等於用手機刷卡比拿實體卡片還要安全。 特色 》三大發卡組織支持行動支付更方便,比谷歌還強解除了安全性障礙後,Apple Pay自然能有更好的籌碼去遊說金融業者,甚至一口氣得到VISA、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和萬事達卡(MasterCard)三大發卡組織,以及包括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銀行、富國銀行(Wells Fargo)等支持,年底預計將增加至逾五百家銀行。 有人形容,就像當年同意將音樂放上iTunes的唱片公司,沒有實體CD,唱片公司一樣能將音樂賣到消費者手上;這次,蘋果要讓這三大信用卡發卡組織與五百家銀行點頭,讓他們願意把信用卡和Apple Pay結合。 許世杰分析,信用卡資料外洩與偽卡問題長期困擾銀行業者,但蘋果不同於其他支付業者,不僅掌握終端手機,還擁有軟硬體整合能力;同時,iPhone機種單純,且是封閉式系統,這都有利於實現Apple Pay的資安體系。當然,蘋果閃亮的招牌以及龐大客戶基礎,也都成了蘋果這次能夠說服信用卡發卡組織與其共同發展新支付標準的最佳籌碼。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董事長兼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就認為,Apple Pay帶來的將會是多贏局面。市調機構Forrester Research更預估,二○一七年單單美國消費者花在行動支付上的金額將高達九百億美元。 目前美國能使用Apple Pay的據點已經超過二十二萬個,像是麥當勞、耐吉、梅西百貨(Macy's)、賽百味(Subway)、華特迪士尼等,都是消費者常去的商店;此外,Uber、Groupon、MLB.com、星巴克,以及OpenTable等熱門App也都支援。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副總裁利坦(Avivah Litan)直言,「商家的接受度將是帶動新形態付費系統普及的主要推手,甚至比消費者的接受度還重要。」目前來看,Apple Pay上路後雖傳出有千名消費者遭到重複扣款等零星事件,但在簡化使用流程、降低行動支付安全疑慮,並且得到銀行和商家端的支持下,未來Apple Pay的發展潛力絕對不容小覷。 變革 》改變行銷方式 百貨搶推導購、移動行銷服務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林巧珍形容:「支付是最後一個關卡。如果不能先吸引消費者來消費,縱使有再好的支付方式也沒有用。」她認為行動購物情境的塑造,和行動支付的發展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於是,Apple Pay對你我生活的改變,可不僅止於將手機變成信用卡這麼簡單。我們就來試想一下,今晚你與朋友相約要到台北知名百貨內的餐廳用餐,走進一樓大廳,知名精品的折價券就顯示在你的手機上,「只要持優惠券來店消費,所有商品皆打七折。」這可讓原本沒有打算購物的你,忍不住看了看手錶,心想:「距離約定時間還有二十分鐘,逛一下又何妨?」於是,還沒走到餐廳門口,你手上已經多提了一個包包。 隨著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在偌大的賣場裡,你卻遍尋不著餐廳的正確位置,沒關係,打開手機一查,百貨公司App已經精確導引前往餐廳的路線。只是,才剛走到餐廳門口,卻意外發現已經客滿,不得不另尋其他用餐地點。此時再拿出手機一點,附近店家的訂位狀況與評價一目了然,甚至用餐完,人不必走向櫃枱,帳單就自動發送到手機上,只要你輕輕按壓手機,讀取指紋就能完成付款,同時還有紅利積點呢! 這就是你我消費購物生活的未來面貌,當Apple Pay逐漸養成你的支付習慣後,你也會越來越仰賴手機來進行消費購物,讓引導購買(導購)、移動行銷等服務成了餐廳、賣場搶推的新服務。 許世杰舉例,「就像是有一個虛擬的高超業務員在一旁察言觀色,在你還沒決定要買之前,馬上判斷出這個消費者正在猶豫,只差臨門一腳。」如果這時候透過藍牙傳送「立刻購買可以打七折」的訊息給消費者,再搭配手機的即時付款功能,一氣呵成,那生意成交的機率就大大提高了。 實際上,國內的行動支付雖還不普及,方法大多也稱不上便利,但就像林巧珍說的:「業者都很清楚行動是未來趨勢。」所以已經有不少百貨業者開始打造行動購物環境。 以占地五萬八千坪的義大世界Outlet Mall為例,總計超過三百四十個櫃位,對遊客來說,要一下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並不容易,因此,義大今年和專攻室內定位服務的新創公司帆船科技以及工研院合作,在賣場廣布無線定位裝置,現在只要搭配專屬App,就可以幫顧客做到室內定位,做到導購服務,還可以即時跳出店家的優惠訊息。 據了解,除了義大的服務已經上線,另外如免稅商店昇恆昌在金門打造的亞洲最大免稅店「昇恆昌金湖廣場」,也計畫引進導購、移動行銷等服務,要帶給消費者全新購物體驗。此外,包括台北一○一和國內多家大型百貨商場,也都傳出正在積極開發相關應用的消息,甚至規畫更進階的行動購物服務,如整合會員資料、紅利積點、結合行動支付等。 行動電子商務公司九易宇軒總經理楊明芳說:「行動應用已經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式,接下來就要看誰能把整合做得更好。」可以想像,在行動購物環境發展愈來愈成熟之後,不論在實體商店或線上虛擬商店買音樂、App、商品等,消費將會是隨時隨地都能「一手搞定」。 60秒看懂行動支付是什麼? 行動支付泛指以可連網的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用電子數位方式,如QR Code、NFC(近距離無線通訊)等,取代現鈔、信用卡等支付工具進行購買行為。根據研究機構顧能的預測,全球行動支付市場將在2017年突破7000億美元。 蘋果後發先至,把谷歌比下去! ── Apple Pay與Google Wallet比較Apple Pay Google Wallet 2014/10 推出時間2011/09 尚無法估計 用戶規模 估計下載量低於2千萬次NFC加上指紋辨識 支付方法 NFC加上4位數密碼將卡號資料轉成支付憑證傳送 安全性將卡號資料轉成支付憑證傳送1. 具備手機軟硬體升級主導權2. 獲三大發卡組織的支持,預計到年底前和逾500家銀行合作3. 蘋果公司不會知道消費者的消費資訊 特色 1. 可進行轉帳交易2. 行動裝置的選擇種類較多元,如hTC M8、三星Galaxy S5、Sony Xperia Z3 3. 提供24小時詐騙監控服務1. 僅iPhone 6或iPhone 6 Plus支援,軟體需升級至iOS 8.1版2. 因不留存交易訊息,當消費者交易出狀況時,蘋果也無法提供協助 缺點 1. 被動等待手機業者推出可支援Google Wallet規格的手機2. 遲遲無法和金融機構與電信業者建構起完整生態系3. Google會取得使用者的消費資訊,可能增加安全風險及使用者疑慮挾3大優勢! 6步驟教你快速上手Apple Pay 優勢1:操作簡單 step1 iPhone 6、iPhone 6 plus先升級安裝iOS 8.1作業系統。 step2 選擇iPhone應用程式Passbook。 優勢 2:三大發卡組織都支援step3 新增信用卡卡片。方式有三:若點選「綁定iTunes」,只要輸入卡號與背後的安全認證碼;若選擇「新增信用卡或現金卡」,須輸入姓名、卡號、有效日期及背後的 安全認證碼; 除此之外,卡號也可以透過拍照的方式輸入。 step4 選擇想要購買的商品。 優勢3:22萬商家可供使用step5 拿出iPhone靠近店家的感應式讀卡機,便會跳出信用卡畫面(此時可以選擇要用哪張卡支付)。 step6 手機畫面出現指紋符號,按指紋便可完成付款。官方統計,全美有22萬個據點能使用。 關於Apple Pay, 你一定要知道的 5件事 Q1. Apple Pay安全嗎? Apple Pay將信用卡資訊轉為一次性的隨機支付憑證送出,只有銀行端可從支付憑證辨識出消費者的帳號和購買內容,就連蘋果公司和商家都不能取得用戶資訊,降低資料外洩風險,也減少信用卡遭側錄、盜刷的問題。另外,也需要搭配指紋辨識才能夠完成付款,所以即使手機掉了,也不用擔心被盜刷。 Q2. Apple Pay有重複扣款的問題? Apple Pay上路後傳出約有一千名用戶產生重複扣款的情形,但經修正、退款後,後續暫無傳出重複扣款的狀況。 Q3. 只有實體商店購物可以用Apple Pay嗎? 除了配有感應式刷卡機的實體商店外,多款App如Uber、Opentable、Groupon等,也可以支援Apple Pay的支付功能。 Q4. 在台灣可以用Apple Pay嗎? 蘋果尚未對台灣開放Apple Pay功能,但經測試,只要在應用程式Passbook設定時,將區域改為美國,並新增由美國地區銀行所發行的信用卡,即使在台灣也可使用Apple Pay,但要注意手續費和匯率轉換等問題。 Q5. 哪些商店可以用Apple Pay? 基本上,VISA、萬事達卡和美國運通三大發卡組織合作的特約商店若配有感應式刷卡機,就可使用。 導購+行動支付, 買東西越來越方便 情境:今天你與朋友相約逛百貨,但你們想找某個櫃位卻遍尋不著,這時,你可以拿起手機??。 透過百貨公司推出的引導購買(導購)App,結合室內定位導航功能,即使賣場再大、櫃位再多,也能輕鬆找到店家。 除了尋找特定的商品,在賣場裡,當你們接近不同櫃位時,手機就會即時顯示優惠訊息。 Apple Pay進台灣,金管會怎麼說? 目前蘋果尚未對美國以外地區開放Apple Pay,但蘋果執行長庫克已經表態,未來將會往海外市場發展。而Apple Pay未來是否能在台灣落地,台灣的銀行業者和支付業者認為,技術方面沒有問題,主管機關的態度將是關鍵。 對此,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表示,因為Apple Pay剛推出,且目前仍只限於美國使用,所以金管會會持續觀察和了解。因為Apple Pay的應用涉及持卡人權益,所以未來台灣的銀行業者若要與蘋果的Apple Pay合作,必須比照先前申請QR Code支付或空中傳輸(OTA)信用卡發卡等模式,先向金管會報告,由金管會針對資訊安全和客戶保護等細節了解後,才可能同意試辦。 此外,邱淑貞也表示,因為Apple Pay是手機上的一項功能,是載具而不是支付機構,並且也不涉及發卡業務,所以未來應沒有在台灣申請設立電子支付機構許可的必要。 |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利率決議後暗示會擴張資產負債表,期間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歐元暴跌,創兩年新低,黃金急挫,美股期貨和歐洲股市出現大漲。
在新聞發布會上,德拉吉稱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預計將邁向2012年初的水平。這意味著歐央行將有將近萬億歐元的擴張空間。
歐元跌至兩年低點:
全球股市大漲,美股期貨上漲,泛歐績優300指數、德國和法國股指漲幅均超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俄羅斯央行宣布調整幹預外匯市場的措施之後,市場投機者做空盧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僅上周盧布對美元貶值幅度就高達8%。持續不斷的貶值正在考驗央行的底線,如果無法驅趕走“熊鯨”的話,俄經濟將面臨崩盤風險。
BearWhale:所謂“熊鯨”指的是在外匯市場上投機性大規模拋售某種貨幣的行為。俄羅斯盧布以及尼日利亞貨幣奈拉在各種負面因素影響下,現正在遭遇市場的強勁狙擊。
有關俄羅斯的10個數字
盧布2014年至今對美元貶值30%
盧布過去一周貶值達到8%
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至10.3%
俄羅斯股市跌至2009年低位
OECD預計2015年俄羅斯經濟增長將為0
通脹率高達8.4%
利率9.5%
布倫特原油價格從6月高點下跌幅度達29%
俄羅斯企業2014年所面臨的的債務壓力為300億美元
今年至今為止,俄羅斯央行外匯幹預一共花費了680億美元
新措施
俄羅斯央行上周三宣布,今後每天用於幹預國內外匯市場的資金將不超過3.5億美元,但是也準備一次性的大規模幹預。
花旗銀行的Ivan Tchakarov認為,“限制盧布貶值的方式其實並不多,俄羅斯央行降低日常幹預匯市的資金規模可能會使得盧布波動更難以預測。央行未來可以選擇大規模加息(300-500個基點)來抑制投機,亦或者采取突然襲擊,一次性的大量買入盧布。考慮到加息對於俄經濟會有較為明顯的負面影響,因此突然的大規模幹預概率更大。如果這兩種方法都不能令投機者望而卻步的話,還有一種極端方式可能會奏效:資本限制。在現有的經濟狀況下,資本限制是穩定金融系統的一種手段。央行可以強制公司出售外匯收入以緩解盧布的貶值壓力。”
貨幣危機
盧布貶值的很大一個因素是原油價格的暴跌。自6月高點以來,油價跌幅已經超過29%。對於許多俄羅斯人而言,盧布貶值很容易讓他們回想起1998年及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俄政府無法控制貶值速率的話,總統普京的支持率可能會下滑。
俄羅斯央行上周五表示,過去幾個交易日市場對於美元的需求“異常強勁”,這可能會對金融市場穩定造成危害。
俄羅斯企業下個月所面臨的外債規模超過到300億美元,未來12個月所需要償還的債務則達1400億美元。
美國銀行預計,在17家發債融資規模最大的俄羅斯企業中,僅有9家擁有足夠的現金,以滿足至少80%的債務償還,其中的7家則可以100%還清債務。 Rosneft公司之前向俄央行的求援已經被拒絕。在外匯儲備大量流失的情況下,央行已經自身難保。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彭博報道,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今日出席《財經》年會期間表示,上周降息後,中國央行將一邊觀察融資成本和固定資產投資的情況,一邊權衡下一步舉措。如果融資成本仍居高不下,就需要增加措施,如有效利率已降低0.5個百分點,就沒有必要進一步行動。
上周五晚,中國央行出乎市場意料宣布,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
李稻葵此後向新浪財經表示,此次不對稱降息與以往降息不同,是金融改革的一部分,是改革與調節相結合,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利好樓市和買房者,利好基建投資,增加了銀行的自主定價空間。
華爾街見聞今日稍早文章提到,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12年里,周小川兩次收緊、兩次放松貨幣政策,22次調整一年期貸款利率,20次調整一年期存款利率。數字顯示,最新的降息可能不是一次性的,中國央行可能不會一次就收手。
據財經網公布,今日出席《財經》年會“2015:預測與戰略”期間,李稻葵還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英國跟美國整體的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可能有一個向左轉的過程,將更加強調社會的再分配,將更加強調公平性。明年歐洲央行會采取各種貨幣寬松的措施,日本經濟恐怕進入第三個失落的十年。
李稻葵認為,在此形勢下,中國的企業和經濟政策的制定者應采取非常靈活、非常務實的策略。新興市場國家應采取多元化策略,視具體情況運行。
同在今日,發改委副秘書長王一鳴稱,受結構性改革的影響,明年及後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應適當下調。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最近兩個月,中國政府頻頻出手,多項舉措綜合出擊,凸顯決策層“穩增長”的決心:發改委六次批複的30個鐵路與機場項目投資總額超過9122億元;國務院七次常務會議均圍繞三大經濟增長引擎——投資、出口、消費出臺措施,其中三次關註“促進有效投資”;國務院及國務院辦公廳先後發布四項促進產業或企業發展的意見;中國央行兩年多來首次降息。
今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增速回落至7.3%,創近六年新低。總體經濟數據仍未樂觀,尚需微刺激,鐵路這樣的基建項目就成為發改委以定向調控實現穩增長目標的首要抓手。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繼前日發改委再批複四條鐵路建設項目後,今年已獲批的鐵路項目投資總額達到11165.39億元。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房地產持續低迷、制造業又出現產能過剩,要穩投資只能從基建入手,今年乃至以後數年,預計鐵路的投資都會比較強勁。
《上海證券報》報道指出,除了加快基建項目投資,“如何促進有效投資”一直是國務院常務會議關註重點。10月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共召開七次,其中三次都以投資為主要議題,或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以促進有效投資,或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昨日國務院還出臺了《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正式公布環保、市政等7個重大工程包,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兩個月內其余四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側重於刺激消費政策,包括穩定住房消費、普遍性降費、以及出臺“融十條”。值得註意的是,就在“融十條”發布兩天後,中國央行啟動2012年7月以來首次降息,更加凸顯了決策層穩增長的決心。
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中外媒體報道提到,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出席《財經》年會時表示,上周降息後,中國央行將一邊觀察融資成本和固定資產投資的情況,一邊權衡下一步舉措。如果融資成本仍居高不下,就需要增加措施,如有效利率已降低0.5個百分點,就沒有必要進一步行動。
雖然今年年底大量基建項目獲批,但一些分析人士預計,大部分基建項目應該是為明年穩增長“預熱”,明年才會真正開工,因為明年經濟增速還會繼續下滑。
同在昨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在《財經》年會上講話稱:
“刺激政策本身是一個中性詞,我們現在有點負面化了。如果增長下滑得過快,該刺激的還是要刺激。”
劉世錦認為,在目前這個轉型期,刺激的目的是為了托底,不要讓它下滑的過快,而不是為了提高。
昨日華爾街見聞分享的國務院參事夏斌講話中提到,夏斌預計,未來兩年,中國經濟增長有可能下滑到6%以下。如果中央政府沒有事先的政策幹預,中國經濟陷入嚴重蕭條和中等收入陷阱,是完全可能發生的大概率事件。
對於今後怎樣防止中國經濟出問題,夏斌建議:
1、堅決穩住金融系統整體的放貸意願和能力;
2、一旦市場上出現抵押物大貶值,可以采取緊急會計原則,央行可以直接購買市場上將要貶值的資產;
3、房價出現斷崖式爆跌時,國務院應該明確,允許各級地方政府用棚戶區改造資金買房;
4、銀行不良資產增幅加快時,應提高銀行自主核銷不良貸款的最高限額,讓銀行自主核銷,資本金不足的銀行增資或者重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油價在12月的加速下行正在迫使那些和油價走勢密切相關的國家央行采取行動。
俄羅斯周四宣布加息100個基點至10.5%以抑制低油價所帶來的盧布貶值壓力。而挪威央行則在周四降息25個基點至1.25%。低油價導致該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
挪威是歐洲最大的原油出口國之一,挪威央行在聲明中表示,挪威經濟的增長前景已經趨弱,石油業活動走軟,油價大跌可能會加重這一趨勢。這將對整體經濟造成溢出效應,未來失業可能將微升。
石油投資下滑已經拖累挪威增長前景。隨著油價在過去六個月重挫40%,挪威經濟前景近幾個月也進一步惡化,海上石油領域的投資或將在明年減少15%-20%。挪威克朗今年對歐元下挫達到7.4%
美國原油價格周四跌破每桶60美元,為五年來首次,跌破重要心理支撐位。供應過剩的擔憂揮之不去,令油市本周跌勢擴大。
在南美,國際油價暴跌使嚴重依賴石油出口收入的委內瑞拉政府財政極度緊張,國債價格兩日來連續創16年新低。信用違約互換(CDS)市場的交易者幾乎確定無疑,委內瑞拉會被迫違約。委內瑞拉約95%的出口收入由石油創匯貢獻。但五個多月以來國際油價跌入熊市,上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會議又決定不減產,推動油價繼續暴跌至五年來最低谷,今年跌幅已達38%。委內瑞拉政府財政異常緊張,上月國內儲備已降至197億美元的十年來最低點。投資者對委內瑞拉政府的償債能力越來越失去信心。
而非洲石油大國尼日利亞貨幣奈拉上周對美元則跌至歷史低點186.9,迫使該國央行拋售美元以控制貨幣跌勢。根據IMF的統計,石油及天然氣大約占到了尼日利亞80%的財政收入。
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報告認為,許多石油進出口國家正處於危險境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滬港通“南冷北熱”的格局在悄悄發生變化。
本周,港股通共使用了50.46億元,雖然占不到本周額度525億的10%,但卻是港股通開通以來額度使用的三分之一。自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至2015年1月9日滬港股市收盤,港股通累計使用只有150億。
同時,港股較A股表現開始走強。
興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涵認為,隨著A股的估值窪地效應明顯減弱,過去幾日港股較A股表現開始走強並非沒有道理。
2014年9月1日,上證綜指開盤報2220.13點;12月31日,上證綜指收盤3234.68點。一個季度,滬指怒漲逾1000點,區間漲幅達47.31%,創七年來最大季度漲幅。
王涵當下建議投資者做多港股。他認為,當前A股相對H股的估值窪地優勢似乎已被填平,且在美元升值+中國貨幣政策寬松的壓力下,港幣的匯率風險似乎更小(盡管我們認為人民幣的大幅貶值風險也較小),這意味著外資可能首先通過港股來做多中國。近期港股相對A股偏強,是否暗示這個過程已經開始,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去年堅定看多A股的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也認為,2015年為A股風險重新定價之年,中國股市正經歷歷史性的劇烈波動,這些反複應該提醒許多市場參與者重新審視明年的倉位。
相對而言,洪灝認為,當前最好的賺錢辦法是切換到港股,因為港股對A股有2008年以來最大折價。恒生國企指數目標約13000點。理由是按照無套利原則,假設AH折溢價水平保持穩定,可反推恒生國企指數理論上將可升至13000點水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央行管委會委員Ewald Nowotny周二表達了對下周央行議息會議推出QE的支持態度,稱缺乏行動就等同於政策緊縮。
歐央行將於1月22日召開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將決定是否開始大規模購買歐元區政府債券,即所謂的全面量化寬松(QE)政策,以抗擊通縮。
“我個人相信,有理由盡早作出決定,”Nowotny周二對奧地利《標準報》(Der Standard)表示:“央行應當迅速給出清晰戰略。”
Ewald Nowotny是奧地利央行行長,也是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他表示,如果歐央行“什麽都不做,那就等於是收緊貨幣政策。我們應該至少實現中性效果。”“具體來說,我相信有理由在貨幣政策上采取行動。”
他指出,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目前正在收縮,而非擴張,不采取額外措施的話,那麽實際上就是在貨幣緊縮。
Nowotny補充說,央行在通縮實現前就將之驅除是很重要的。談到對抗通縮,Nowotny稱“央行的操作空間已經很有限了”,“這就是為何一開始就不讓通縮發生是如此重要。”
Nowotny表示,歐央行內部正在持續討論購買政府債券的風險是否應該由所有成員國央行共同承擔,還是僅由相關央行承擔,並暗示他反對一種由歐央行承擔全部風險的操作模式。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