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兒時貧困居無定所 今成中台灣豪宅推手 聯聚建設江韋侖永遠把自己當第二名 才有進步空間

2011-8-26  TWM


聯聚建設董事長江韋侖蓋的豪宅,名氣響透兩岸三地,最近他首度出書,公開聯聚17年的成功祕訣,而江韋侖也獨 家與本刊分享,他成長與創業歷程的動力,來自擺脫幼年困頓的環境。
撰文•梁任瑋 攝影•林煒凱 江韋侖追求完美的個性眾所皆知,總要求在剪完頭髮的第十二天接受訪問,因為「剛理完髮的長度拍照不順眼」。但接受本刊採訪當天,他卻破例沒有遵守自己訂下的原則。

這是因為江韋侖趕著從大陸回國,幫剛完工的「方庭大廈」確認收尾細節,無暇整理頭髮,但我們還是從拍照見 識到他龜毛的個性。當天穿著白襯衫、牛仔褲受訪的江韋侖,要求「坐著拍時要穿外套,站著要脫外套」,原來,他認為,穿著白襯衫坐著拍照,身體會與淺色椅子的顏色混在一起不好看,所以一定要搭深色外套拍照。

眼前的江韋侖,今年五十歲,以「超越客戶期待」的嚴苛標準,打造台灣豪宅傳奇,在台灣富豪圈,「江韋侖」 三個字,就是豪宅品質的保證。

最近,建築界流傳一本非賣品的限量書《LIMITLESS LUXURY》,這本以台中七期豪宅「聯聚信義大廈」為範本的 書籍,重達三.三公斤,裡面藏著聯聚建設十七年來上百億元推案的心血結晶,建商想從中了解聯聚究竟有什麼法 寶,可以吸引台北客戶南下,其他案子都不看,就願意砸上億元買聯聚的房子。

改善車道    買一輛保時捷測試過去,聯聚新古典風格的設計、頂樓耀眼的sky lounge,早已成為全台灣同業爭相 模仿的對象,但江韋侖的態度與精神,卻是同業永遠學不來的。

鏡頭,拉回到八月二十四日,當訪客走進「聯聚方庭大廈」圖書館,目光被眼前三百年歷史的古董畫作︿花神﹀ 吸引,江韋侖卻望著拱形天花板上一盞不明顯的燈泡,似乎瞧出不對勁。

「右上角左邊第八只的燈泡色溫及角度跑位了,趕快找人來調整。」他話還沒講完,跟在後面的員工已拿起手機 拍照,傳給主管做立即改善執行,「拍照是為了檢查是否有確實改善。」他嚴格地說。

江韋侖吹毛求疵的案例不勝枚舉。為了讓「聯聚方庭大廈」車道的燈光美觀,江韋侖把車道縮小,後來客戶反映 不便,於是江韋侖利用十二天、花上千萬元台幣,再把車道拓寬,達到客戶的要求。

甚至有一次,聯聚住戶開保時捷,因為跑車底盤較低,碰撞到大樓車道。為了找出適合的車道高度與寬度,江韋 侖乾脆砸錢買一輛保時捷來測試;此外,他為了體驗頂級跑車的質感,也各買了一輛賓利、Aston Martin、勞斯萊 斯來研究。

「即使客戶覺得還不錯,我還是希望要求員工找出九十九個缺點來檢討再求精進,知道缺點,才知道下次努力的 坐標要放在哪!」雖然早已在台灣豪宅界闖出名號,愛惜羽毛的江韋侖,仍戰戰兢兢不敢鬆懈。

找安全感    小五去工廠打工賺錢江韋侖對建築的吹毛求疵,源自童年對家庭溫暖的缺憾,因此走進聯聚每棟建案 的交誼廳,幾乎沒有訪客不被那裝飾得極為溫馨的空間感染,高級手工地毯上,會擺上一張一百多年歷史的古董椅,旁邊有一盞暈黃的立燈,在角落散發出家庭的溫暖。

「我不否認我很龜毛,我覺得這是天生的。」江韋侖頓了三秒鐘,才說:「小時候環境不好,假如不努力一點,不爭氣一點,這個family(家)永遠就是這樣子。」江韋侖很少對外談他的家庭與成長背景,對他來說,這是一塊他內心不想觸及的禁區,卻也是鞭策他成功的原動力。

江韋侖在台中市後火車站忠孝路長大,「一個小房間住了四個人,而且常常換房子。」父親常不在家,甚至連他 讀到幾年級也不知道,小學四年級前,四處搬家成為家常便飯。﹁我媽媽都會跟我說,今天下課要回到哪裡去喔,不要跑去原來那個家。﹂早熟的他,很小就懂得自立,小學五年級就去竹筷工廠打工,﹁因為要烘乾,所以非常 熱。﹂江韋侖談到過往,口氣有點乾澀,他解釋去打工不全是為了錢,而是試圖去嘗試賺錢的感覺。

對當時的江韋侖來說,賺錢的滋味讓他感受到安全感,在困頓的環境下,證明自己有生存的本事,「小時候就知 道自己要有個future(未來),否則這個家一定會完蛋,要有危機意識、奮發向上,因此我高中畢業就去上班。」 要過好日子    亞洲鞋盒王跨入豪宅雖然高中念了七所才畢業,但江韋侖的成就卻讓同學意外。江韋侖回頭看過去的 人生際遇,從一個窮小子翻身豪宅天王,他直說:「當初從來沒想到,會發展到這樣的規模。」江韋侖退伍後,到 親戚的鞋盒廠工作,當時風行六合彩,工人不好找,為了趕貨給客戶,江韋侖往往工作到深夜一、兩點,乾脆睡在 工廠,隔天早上洗個澡後繼續做,「那家公司原本賠錢,後來被我做到賺錢。」江韋侖做鞋盒,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他二十八歲到大陸發展,後來在廣東、上海、福建、越南等地設七家鞋盒廠,包括Prada、ARMANI、Hugo Boss等 國際知名品牌,都是他的客戶,市場占有率全亞洲第一。

鞋盒事業雖穩定,但江韋侖心裡卻另有盤算,「一輩子做盒子能賺多少錢?做鞋盒只是餬口,要過好日子,一定 要從事其他行業。」於是,一九九四年,建築業門外漢的江韋侖,一腳踏入陌生的行業。

九五年,江韋侖開始在台中七期蓋別墅,就是聯聚和園。江韋侖自嘲因為「不懂」,所以蓋了十四戶、九種造形,沒想到反而引起轟動,後來台灣很多別墅都模仿這種作法,「現在回頭看,覺得自己很有勇氣。」聯聚和園一戶二千五百萬元起跳,當時是台中最貴的房子,連股東也質疑,「你賣那麼貴,什麼人要跟你買?」所以江韋侖乾脆自己先買一戶,後來這個建案賣得很好。

江韋侖親力親為,「我每天都很忙,我要control(控制),沒看到的我不放心。」因此聯聚和園完工後,員工受 不了壓力紛紛離職;之後的聯聚和平完工,也有九成員工去職。這時江韋侖才意識到,光靠他一個人是不行的,「 你一定要有資源,才能支撐理想。」當時聯聚員工的家人都會嘲諷,「你一個月領三萬元,隔壁領兩萬八的每天可 以回去吃晚飯,你乾脆領兩萬八,每天回來吃晚飯好了。」即使如此,江韋侖仍然不退縮,堅持對品質的要求。幸 好,聯聚推的建案,逐漸受到市場肯定。

○三年前,台灣房市都不好,江韋侖的信念就是,「做事業是長期的過程,不管景氣好壞你都要動,有在動,事 業才會延續,人散財也沒有了。」江韋侖咬緊牙根,靠鞋盒廠支撐聯聚建設,○四年起,他抓住時機買地;之後台 灣房價開始起漲,聯聚也憑藉口碑在上流社會打響名號。

現在預約參訪聯聚建案的客戶,已經排到一年後,不少人慕名而來「體驗」聯聚特有的接待文化;因為江韋侖要 求員工從客人抵達方式、用餐習慣、喜歡喝什麼酒,甚至要送什麼伴手禮,都要先做好功課,讓賓客享受豪宅等級 的服務。

征服人心    送鞋多買兩個尺寸還有,江韋侖即使送朋友鞋子,也是細心到極點,一次準備三個尺碼,如果對方穿 八號鞋,他會多買七號半、八號半的鞋子預備,萬一大小不合,可立刻更換,事前做好萬全的準備,以免對方穿了 不合腳,白送一場。

因為他堅信「做得好留下、做不好淘汰。」所以聯聚這幾年不是單純蓋房子,而是做品牌,他比喻,「Giorgio Armani賣一件一萬元的衣服,為什麼在Giordano一件賣幾百塊;一樣都是G開頭,一樣在台灣賣,為什麼價格差這 麼多,那就是品牌。」江韋侖在十幾年前曾誓言﹁要蓋全台灣最美的房子、十年內不出七期、不蓋二千萬元以下的 房子!﹂當年很多人都覺得他太狂妄,沒想到,他真的做到了。

即使聯聚品牌受到市場、客戶肯定,但江韋侖警惕自己,永遠當第二名,才有進步空間。問江韋侖最滿意哪一棟 作品?他回答,「尚未完成的下一棟!」永遠不滿足現況、把自己缺點放大檢討的江韋侖,用他的偏執,在建築界 寫下自己的傳奇。
江韋侖 出生:1962年 現職:聯聚集團執行長 學歷:高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81

蔡辰男、蔡宏圖、蔡明忠的兒時地 訴說台灣首富興衰故事 敦南大樓地價百萬倍漲幅傳奇

2013-03-11  TWM  
 

 

國泰金控前副董事長蔡鎮宇,日前以八十八億元買下童年居住地,不為人知的是,當年蔡萬春僅以每坪九元買下土地,七十年後地價飆漲百萬倍。在這樁天價交易紀錄的背後,見證的是一段台灣兩大財團、四個家族崛起、衰微與再起的故事。

撰文‧梁任瑋

新年一開春,房地產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莫過於寶豐隆興業大股東蔡鎮宇以八十八億元,取得台北市敦南金融大樓的四成產權。該棟大樓的其餘六成產權,則是在兩年前由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以九十六億元取得。兩年之內,國泰蔡氏家族兄弟一前一後,取得敦南金融大樓的完整產權,並以總價一八四億元,改寫台北市單棟商辦大樓交易金額最高紀錄。

敦南金融大樓交易案備受矚目之處,除了坐落在台北市無可取代的鑽石級地段,對蔡家兄弟來說,更重要的是,這塊土地帶給他們的是一股莫大無形的傳承力量,即使價格不菲,也在所不惜拿下,而這背後其實蘊藏的是國泰蔡家發跡的故事。

時間拉回到一九四五年,當年台北市的繁華中心在台北車站,敦化南路周邊還是一片農田,連馬路都尚未開通,在台北市西門市場經營醬油等民生物資的蔡萬春,因經營大萬百貨、大萬旅社,是富甲一方的商人,當時他相中敦南金融大樓現址周邊大片土地,以每坪九元的價格向地主程氏家族買下,包含現在私立復興中小學校園在內,面積將近一萬坪。

一九五七年,蔡萬春請來曾設計台塑大樓的建築師陳永泉,在占地近一千四百坪的土地上規畫四幢造形各異的二層樓洋房,再委由國泰自家的營造廠興建,施工品質要求相當嚴謹。

蔡辰男赴日取經

造就大樓外觀古典優雅

「那時我們住家一層面積有兩百坪,兩層就有四百坪!」坐在距離敦南金融大樓步行僅五分鐘路程的「一品大廈」裡,今年七十三歲的國泰集團創辦人蔡萬春的長子蔡辰男,特別翻出他結婚時全家在宅邸內拍攝的老照片,儘管相片已斑駁,卻掩蓋不了近四十多年前,台灣首富家族展露的璀璨榮光。

相片中可看出,蔡家宅邸以西式花園洋房設計,無論建築樣式、材質皆相當考究,白色的外牆搭配現代化的鋁門窗,矗立在敦化南路與仁愛路口,是當時台北市少有的大戶人家。

一九五八年房子完工後,蔡萬春、蔡萬霖、蔡萬才、蔡萬德四兄弟從漢口街的舊家,一起搬到敦南大樓的現址居住,蔡宏圖、蔡鎮宇,以及富邦金控執行長蔡明忠、蔡明興等十餘位堂兄弟姊妹有的才剛出生,如今這些掌握國內金融業半壁江山的蔡家第二代,童年時光幾乎全都在此度過。

「每到元宵節,阮幾個孩子就拿燈籠在房子裡繞來繞去,緊趣味。」蔡辰男說,當時安和路還是一條水溝,在圍牆內的宅邸,一進大門就有一間門房,進去後左邊是獨立車庫、游泳池、籃球場。特別的是,各自獨立的四戶房子中間還有一座小公園,設立一座銅像紀念祖父蔡福安。

蔡辰男說,當時蔡家的生意都在衡陽路附近,為了土地開發,提出以小換大的條件,讓原本校址位於公園路、襄陽路的復興小學交換土地至如今的敦化南路上,所以蔡宏圖、蔡鎮宇等兄弟姊妹,從小都是念復興小學長大,「聽到下課鈴聲響了,傭人再過街到對面接我們回家。」一九七七年,隨著蔡家第二代逐漸長大成人,以及蔡萬春生病,蔡家四兄弟也開枝散葉各自分家,這塊土地遂賣給蔡萬春旗下的國泰信託興建商辦大樓,並由已接棒國泰信託的蔡辰男全權規畫起造。

對建築很有想法的蔡辰男為了設計敦南金融大樓,還親赴日本考察,因特別欣賞東京銀座的佳麗寶大樓屋頂上設計了類似帽子的造形,他聘請香港建築師依此設計敦南大樓古典優雅的外觀,「就像英國皇室成員出席任何場合,一定會戴一頂有風格的帽子一樣,我希望這棟商辦可以留傳永世!」蔡辰男說。

果然,當敦南金融大樓結構體剛完成時,全棟石材的雋永風格,一度引領台北商辦跟進風潮,如今看來更是未隨屋齡增加而減褪丰采。

十信事件爆發

大樓無奈拱手讓人

但傳奇通常來自意外。一九八五年爆發的「十信事件」,讓敦南金融大樓拱手讓人。

「(十信案)出事時,房子還正在蓋,我本來要搬過去的,光是地下室就挖了五層,頂樓還留一層住家要自己住。」蔡辰男回想事發當時一切的措手不及,口氣裡有些許無奈,「我們都還沒用,就整棟賣給新光人壽。」一九八○年代,國泰集團蔡氏家族中,蔡萬春定於一尊,影響力還在蔡萬霖、蔡萬才之上,第二代蔡辰男、蔡辰洲在台灣政商界的勢力曾是喊水會結凍、不可一世。沒想到,敦南金融大樓硬體部分甫告完成,國泰信託即因十信事件波及,由交通銀行派員接手經營,為彌補公司虧損,這棟大樓很快地以二十五.一六億元賣給新光人壽。

命運之難以捉摸,往往在於得失之間無法一手掌握。一九八六年敦南金融大樓的易主,也象徵著一手締造「國泰王國」的蔡萬春家族的隕落。隨著時光流轉,三十年間,蔡萬霖、蔡萬才家族已經分別成就霖園集團、富邦集團,不變的是這塊土地上曾經留下的回憶。

新光人壽取得該棟大樓後,不但更名為新光敦南大樓,並將低樓層商業空間出租給台灣唯一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店經營,成為台北市知名藝文地標。然而,○二年,新光人壽也受到保單利率高於市場利率影響,財報虧損累累,為了停止每年虧損上百億元的窟窿,新壽董事長吳東進一度公開標售新光敦南大樓,但卻以流標收場。直到○五年,才以發行不動產資產信託︵REAT︶方式處分,順利換回現金。

新壽﹁換現金﹂

敦南大樓重回蔡家

一一年,新光敦南大樓因REAT發行時間到期,又再度以信託財產處分標售,當時蔡宏圖以九十六億元得標,才讓這塊土地重新回到蔡家人的手中。

歷經兩次標售,敦南金融大樓順利由蔡宏圖與弟弟蔡鎮宇先後取得整棟大樓產權,合計交易金額一八四億元,創台北歷年商辦交易最高金額。

蔡辰男看著老家由堂弟接回,他沒有遺憾地說:「蔡鎮宇有魄力,既然一半以上都是哥哥買的,剩下的被別人標走沒有意思,但新光持有二十七年賺了好幾倍,也是贏家。」時空交錯,如今的敦化南路已變身為台灣地價最貴的金融大道,然而商辦大樓有價,回憶與歷史無價。三十年來,這幢大樓見證了一頁台灣金融豪門滄桑史,隨著大樓重新回到蔡氏家族手裡,相信,未來還會繼續上演另一段精采的傳奇故事。

敦南金融大樓易主大事紀

時間 大樓名稱 所有權人 成交金額1960 蔡家祖厝 蔡萬春 每坪9元1985 國信敦南大樓 國泰信託 N/A 1986 新光敦南大樓 新光人壽 25.16億元

2011

敦南金融大樓

國泰人壽

96億元(持分62%)

2013

敦南金融大樓

寶豐隆興業(蔡鎮宇) 88億元(持分38%)

敦南金融大樓

完工時間:1984年

位 置: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45號

基地面積:1393坪

所有權人:國泰人壽、寶豐隆

總成交金額:184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93

特朗普兒時舊居200萬美元被買走 當地媒體稱買家為華人

當地時間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位於紐約皇後區的兒時舊居以214萬美元(1474.93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售出。據美國媒體報道,是一位來自中國的買家匿名買下了這座2500平方英尺(約合232.26平方米)的美國現總統舊居。

美國《紐約時報》引述這座房子周圍鄰居的話,最初是在今年1月末,一些穿著西裝的人來看房,他們都說著中文。盡管有消息稱,購買這座房子的是一家名為特朗普出生屋的有限責任公司,真正的買家目前尚不清楚,但據熟悉這筆交易的知情人士稱,買家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女性。

“為什麽有大量中國人對這座房子感興趣?”前述鄰居感到很困惑,“他們想要什麽?”

專門向中國客戶營銷高端房產的紐約房地產經紀人凱西•韓(Cathy Han)說,對於中國人買下那座房子並不驚訝,雖然特朗普在美國頗有爭議,但在很多人眼中,他成功商人的形象仍能引起共鳴。而且特朗普從一位毫無從政經驗的商人到成為美國總統的過程,可以說很勵誌。

去年12月,美國房地產投資者戴維斯(Michael Davis)以139.05萬美元(約合958.3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買下這座房子,3個多月後轉手,獲得了近54%的利潤。

美國房地產搜索網站Trulia的資料顯示,這座房子214萬美元的售價是該地區同類房屋均價的兩倍以上。

“這座房子不僅僅是房地產。”派拉蒙地產美國創始人哈加尼(Misha Haghani)在宣布這筆交易的聲明中稱,“無形的價值使它成為一個完美的例子,這可以解釋為何特殊物業可以通過像藝術品拍賣一樣的方式出售。”

這座房子的未來尚不明確,哈加尼說,但買家的代表已經向他透露關於建立一座總統圖書館和一座博物館的計劃,但一切尚未有定論。

這座都鐸風格的房子,位於紐約皇後區的富人社區牙買加莊園,擁有五間臥室,四間半浴室和一個兩車車庫。

哈加尼介紹說,這座房子由特朗普的父親建造,是特朗普出生證上的地址,特朗普4歲前全家都住在這里。

去年夏天,這座房子掛在市場上的出售價格為165萬美元,卻沒有買家出手,於是在去年10月19日開始掛牌拍賣,起拍價為84.9萬美元,最後被戴維斯拍得。今年1月,就在特朗普舉行正式就職典禮的那周,戴維斯再次拍賣這座房子。

“那里是我出生的地方。”特朗普在一個電視節目中看到這座房子的照片時說,“我有一個非常美好的童年;哦,看到這個真傷心,我想買下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524

移植兒時冷凍卵巢組織比利時不育婦誕B

1 : GS(14)@2015-06-11 09:06:02

■一名剛果出生的化療女病人,在比利時醫院協助下植回多年前切除的卵巢組織成孕,創全球先河。



癌症患者接受化療或電療,生育能力可能受損,無法繁衍後代。比利時一名女子童年接受化療前,冷凍保存了卵巢組織,成年後將卵巢組織植回體內,重拾生育能力,並且在切除卵巢14年後,於去年11月順利誕下健康寶寶,是首次有人植回未完全發育的卵巢組織後順利懷孕並分娩,成為全球首例。


負責這個個案的醫生,在最新一期《人類生育》(Human Reproduction)期刊發表報告。個案主角現年27歲,在非洲剛果共和國出生,5歲時確診患了鐮狀細胞病(sickle-cell disease)。




患上遺傳性血液病

患有這種遺傳性血液病的人,紅血球會產生異常的血紅蛋白,在血液失氧後會變為不溶性,很快從血液循環中被除去,導致貧血。患者會有周期性疼痛,平均壽命亦會縮減至40歲左右。女子11歲時舉家移居比利時,醫生發現她已急性貧血,需要盡快移植骨髓。為免身體出現排斥,骨髓移植病人要接受化療或電療,但這同時會損害她的卵巢。為了讓女子有機會生兒育女,醫生切除她右邊卵巢,冷凍保存部份組織。當時女子13歲,未有初經。約10年後,女子希望懷孕,醫生替她將部份卵巢組織解凍並植回體內。但由於她左邊卵巢已萎縮並且失去功能,只能夠移植4片。另外11片被植於皮膚下和子宮一帶,以刺激她的荷爾蒙生產,令卵泡生長,產生月經。女子在手術後5個月開始定期來經,顯示她卵巢可以孕育小生命。誰知她的男友原來不育,兩人試圖進行人工受孕但失敗。到去年初,女子跟新伴侶成功造人,自然懷孕,胎兒發育良好,在去年11月順利出生,是重3.1公斤的男嬰。女子終於圓了媽媽夢。



成為全球首宗例子


為女子做手術的布魯塞爾伊拉斯謨醫院(Erasmus Hospital)德梅斯泰爾醫生(Isabelle Demeestere)指出:「本個案是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這意味將來兒童病人最有機會受益。」過去亦有成年女性在化療、電療前保存健康的卵巢組織,並且在治療後藉此誕下嬰兒;但使用切除自青春期前的卵巢組織,本個案卻是全球首例。專家指,在青春期前切下卵巢組織,以後是否可以製造出成熟卵子,此前一直沒有定論。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同類手術中,卵巢組織移植後一兩年就會喪失功能,但本個案中的女子去年初成功懷孕時,距離做移植卵巢組織手術已超過兩年。醫生指她的卵巢在產後維持正常功能,「沒有理由顯示她不能再生育」。法新社/美聯社/英國《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611/191801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772

見兒時死黨流落街頭排萬難老友再聚首

1 : GS(14)@2016-03-06 03:14:23

英國三位兒時就認識的好友,在約10年前失去聯絡,其中一人無家可歸露宿街頭,另外兩人在電視新聞看她的情況,便決定去找她重聚,場面感人。穆爾(Lisa Moore)、菲利普斯(Amanda Phillips)和普里斯(Ann Marie Preece)本身在沃里克郡(Warwickshire)一間幼兒園認識,自此成為好友。但穆爾逾10年前從當地搬走後,便與兩人失去聯絡。菲利普斯和普里斯近日在電視新聞看到穆爾,得悉她過去三個月在伯明翰街頭露宿,於是前往伯明翰尋找她的下落,最後在慈善機構協助下,成功與她重聚。三人見面後即相擁而哭,菲利普斯感觸良多:「再看到穆爾令我很激動,這有許多眼淚和笑聲,太令人激動了」。兩人現希望穆爾生活可以重回正軌,並為她覓新居所。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5/195176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11

【今日笑一笑】找回兒時感覺 喵星人搞到唔上唔落

1 : GS(14)@2016-08-20 11:41:46

想找回童年回憶,不限成年人,原來喵星人也會,就像影片中這隻黑白貓咪,牠可能想如小時候般再窩在櫃裏,但卻忘了自己已經長大,出入口已變窄,不能再瓹入去了。牠雖幾經努力,但仍失敗,身子卡在櫃子,十分搞笑。
twitte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20/197438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614

東華:遊學團勝讀萬卷書 兒時擴闊視野 為人生鋪路

1 : GS(14)@2017-01-21 03:31:42

【明報專訊】「秋來了,山徑上楓葉飄紅,梧桐葉落,一片片的黃葉隨着秋風在盤旋起舞,驟然看去,好像一群黃色的蝴蝶。青翠的樹木也漸漸的枯萎了。一望無際的草原經秋風一吹,也披上了一層枯黃的顏色,分外蕭條。」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的小學作品,這種景色在今日的香港已很難見了。現時很多中小學為學生擴闊視野也舉行了遊學團,東華三院2016/17年度董事局主席馬陳家歡表示,旗下資助學校也多辦遊學團,每次也會設立主題,學生可以透過有關遊學活動放眼世界。

攝影 鍾林枝

馬陳家歡表示,今年東華三院會舉辦不同主題遊學團,大家常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除了學術知識外,她認為新生代也需要放眼世界,故近年東華三院舉辦多次遊學團,令學生可以與其他國家學生接觸,透過交流學習別人的長處及發現自己不足;而且學生們遊學回來要互相分享體驗及寫報告,讓家長及老師也可以從中了解學生的想法。

藉主題遊學探古尋今

2015年東華三院便開設了「學生大使計劃」,分別在10月及11月舉辦不同主題遊學團,例如10月去了洛杉磯,該次主題名為「懷善披遠——香港東華三院與華人遷徙」的歷史展覽,從旗下中學挑選及培圳學生大使,探尋當年華人在海外謀生的生活足跡及辛酸史,進一步認識當時華人對原藉歸葬的心理需要及有關歷史,此外,也可讓學生了解東華三院設立東華義莊的背景。

由於主題式遊學團受學生及家長們歡迎,繼而2016年7月舉辦了「孫中山先生150周年誕辰」外訪活動,該次活動的路線圖是根據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到鐵路建設的藍圖而成,學生要經過多輪甄選才取得資格參加該次活動,最後挑選出的75名學生走到高鐵發源地株州參觀高鐵基地,認識當代中國鐵路的最新發展情况;又到了南京及上海等城市,體驗鐵路如何為中國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並且尋找孫中山先生的從政足跡。

除以上活動外,他們也與上海閔行區姊妹學校的學生近距離接觸及交流,以了解不同地方學習情况。之後也有22位中學生遊倫敦,也是尋訪孫中山先生的英倫足跡,同時可以體現當年華僑在當地發展的困難及努力奮鬥的精神。同學們體會到生活簡樸,但在不同語言地方掙扎求存,仍抱着知足常樂的態度,不少學生都感到現時香港生活的人有很大分別,表示會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而該批同學也是當地人接觸及溝通,以擴闊眼界。遊學團最重要是擴濶視野,令同學們體會他國生活。

資助小學生海外交流 加強德育培訓

另外,東華三院的小學生也有機會到海外交流,如去年10月初便舉辦「東華三院小學聯校有品足球大使」計劃日本文化交流團,安排小學生去日本參觀當地小學及與千葉縣小學生進行足球比賽,香港的學生代表經過多輪比賽,輸給日本同學,他們認為是因為體力及技術不足,故回港後自覺加強操練體能,希望下次可以再較量。馬陳家歡表示,該次交流加入德育教育元素,例如教導學生即使落後也不要放棄,要有堅毅的精神。

在遊學團之前也會有培訓,例如國際關係、歷史及訪問技巧等,而遊學團回港後,學生也要撰寫報告,與其他同學及老師分享。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03&issue=201701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306

特朗普兒時舊居2.7萬元一日租出

1 : GS(14)@2017-06-23 01:44:27

美國總統特朗普位於紐約皇后區的童年舊居,今年三月被一名神秘中國女子以214萬美元(下同,約1,665萬港元)買走,不過買家沒有如起初所講,將大屋變成總統圖書館或博物館,反而於上周四(15日)以3,500元(約2.7萬港元)招租,一天內就有人以更高價承租。


比同區租盤貴75%

特朗普兒時舊居位於皇后區高檔社區牙買加莊園,由其父於1940年建造,特朗普在此住到4歲,然後舉家搬到父親在附近建造的另一所住宅。這座都鐸式建築大宅有五個房間,上周四(15日)下午以月租3,500元(約2.7萬港元)招租,比同區租盤的平均租金2,000元(約1.56萬港元)高75%,而2.7萬港元在本港只能租住實用面積接近600呎的太古城單位,但在美國就可以住五房大宅兼總統舊居。大宅一天內火速租出,負責處理交易的地產經紀佛里曼(Jason Friedman)翌日早上指大宅以高於3,500美元價錢出租,而且是超過一年的長約,但不願透露成交金額。佛里曼又指業主買下大宅時,已決定不會入住,只會作為「收藏品」,但又不想讓其空置,因此最近決定放租賺錢。今年三月大宅易手時,神秘買家特地成立一間名為特朗普出生屋(Trump Birth House)的公司,買入大宅當作公司資產,當時其代理律師表示買家計劃將大宅變為總統圖書館或博物館。美國DNAinfo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9/20061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442

為圓兒時夢台灣籃球員打遍美國最強街場

1 : GS(14)@2017-07-09 12:16:02

「上前!老兄,你必須貼上去補防!嘿!你到底在幹嘛?」籃球場上,綁着頭巾的黑人球員不耐地向隊友大吼,因為他已經被連續突破了三次;而令頭巾男更不悅的是,對方還是個比自己瘦小的亞洲人。不過他若知道,眼前這位不到1.8米的對手,其實是個「職業球員」,也許心中的怒火會被澆熄一點。駐美記者:陳志豪紐約報道這個炎熱的周六午後,美國紐約著名的西四街籃球場(West4th Basketball Court)旁熙來人往,卻有2、30位的群眾因為這個身手矯健的亞洲面孔而駐足觀看。這個因街球文化而聞名於世的籃球場,由於場地偏小、又被高聳的鐵網給包圍,又有個「鐵籠」(the Cage)的響亮稱號。在裏面打球,彷彿有種角鬥士(Gladiator)的錯覺。即使設備略顯簡陋,卻一直是各地高手聚集挑戰的籃球聖地,也因此成了台灣籃球員王信凱這次美國街球巡禮的最後一站。「西四街與洛克公園(Rucker Park)都是我從小就想來的球場,這次剛好趁這個機會來朝聖一下」。相較於打球時的刁鑽敏捷,下了場的王信凱說起話來卻有一種不疾不徐的輕鬆感。他總是要別人稱自己「阿信」,說這樣才能感到自在。雖然剛剛結束「高雄聖徒隊」的球季,隨性的他就迫不及待的來到美國,進行一場為期兩周街頭籃球巡禮,只為完成從小的夢想。「我真的非常感動,可以在這種街頭籃球的聖地打球。」身為職業球員的阿信,最早其實是在台中的水利會球場打出名號。這個位於補習大樓前的球場,其實只是一個在磁磚地板上架了籃筐的簡易場地。雖然十分「野台」(簡陋的舞台),卻是當時中部聲名最響亮的鬥牛場,很多補習的學生都會在此地圍觀高手打球,也造就了屬於台灣自己的傳奇球員。國中時的他,就已經在當地小有名氣,「對我來說,那裏就是台灣的洛克公園」。也許是類似的感覺,讓阿信憶起了那種剛接觸籃球的熱情。這天他打得特別來勁,場邊更是不時爆出喝采。「還不錯,蠻有意思的。在美國只要出現好球,觀眾都不會吝於給予掌聲。」阿信說,與職業籃球相比,他其實更享受街頭籃球。對他來說,那彷彿是一種征服的過程。他強調,美國打球身體碰撞多、對抗性強、不輕易喊犯規的特點,都讓街頭籃球充滿樂趣。「但只要打得好,他們就會尊敬你」。即使同樣都在打球,阿信卻總是選擇與眾不同的路。「以籃球來說,打CBA(中國職業籃球聯賽)的那段時間,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候」。當時還在讀大學的他,就跌破眾人眼鏡地遠赴雲南打球,可說是個別球員赴中國打球的幾位先驅者之一。「打CBA的那段時間讓我看見了另一個世界,真的十分震撼......每天都面對不同的對手與球隊」。阿信說,中國的後衛普遍很高,對只有1.76米的他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挑戰,但也讓他享受到不同的樂趣。其實王信凱與中國似乎一直很有緣份,後來SBL生涯對上孫悅的那場比賽,可說是讓他一舉成名的轉戾點。「當時對上北京奧神,教練的考量是不讓先發球員上場,因此讓替補的我少了很多的束縛,在場上可以做出任何的事情、秀任何的傳球」。這場比賽之後,他又多了一個「後衞魔術師」的響亮稱號。「妙傳與失誤,只有一線之隔」,出其不意的絕妙傳球,其實是把雙面刃。阿信自由奔放的球風,讓他曾經難以融入講究系統戰術的學生籃球。「所以我很感激台藝大的呂青山教練,他總是鼓勵我打出自己的球風,從不會因為我背後傳球失誤而責罵我」。也從此刻開始,他終於得到了解放,開始展現自我。鐵籠之中,阿信花俏的胯下運球、以及充滿創意的傳球,迅速地擄獲了場邊觀眾的目光,就連雙臂的刺青也成了討論的焦點。這些曾讓他在正規籃球格格不入的「標籤」,卻諷刺的讓他在西四街這個異國球場獲得認同。即使下了場,也不停被叫上去「代」一個,而阿信也總是來者不拒。這天,一個近60歲的黑人伯伯屢屢找阿信湊隊。但體力不支的他,每打兩、三球就躺在地上耍賴休息。但當被問到要不要下場時,老伯卻強硬地拒絕了。「哼,我才不要下,我難得遇到這麼好的隊友,你懂甚麼。」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9/200839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7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