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OPEC產量上限已如虛設 油價何去何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1573.html

OPEC產量上限已如虛設 油價何去何從

一財網 戴金鴻 2015-12-06 11:52:00

12月4日,OPEC會議結束後結果顯示,盡管經合組織及非經合組織的原油庫存量已經處於5年平均水平之上,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並沒有改變現行產量的需求。

註意!OPEC並未改變產量 產量上限已如虛設

盡管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並未就具體產量給出明確信息,但是烏龍消息的提前發布還是使得原油價格暴跌。而目前原油產量上限的名存實亡,也在預示著OPEC約束力的下降。如此意見分歧之下,之後的原油市場恐不容樂觀。

12月4日,OPEC會議結束後結果顯示,盡管經合組織及非經合組織的原油庫存量已經處於5年平均水平之上,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並沒有改變現行產量的需求。

OPEC稱,回顧2015年原油市場,並對2016年市場進行展望預測時,其發現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維持在3.1%,而2016年這一增速料將提升至3.4%。同時考慮到非OPEC國家對應的產量,2016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將增加130萬桶。

不過,此次OPEC並未就減產事項達成共識,稱因為伊朗重返市場,故未對目前產量數據達成一致意見。下一次會議將於2016年6月2日奧地利維也納舉行,屆時將討論具體產量。

戲劇性的是,由於國外重要媒體在此會議結果公布前發布烏龍消息,稱OPEC將產量目標上調至3150萬桶/日,重新加入OPEC的印尼並未包含在上調後的產量上限之內。這一消息也導致原油市場巨震,短線暴跌。其中NYMEX原油一度暴跌3%至39.60美元/桶,ICE布油也跌至42.67美元。隨著明確消息的公布,跌勢逐漸收窄,最終ICE布油下跌1.58%至43.73美元/桶,NYMEX原油下跌2.29%至40.14美元。

然而,就目前原油市場而言,OPEC的影響力以及約束力似乎已經逐漸被市場所摒棄。

此前,OPEC曾就原油產量上限達成一致意見,而每天3000萬桶的日均產量也成為其所有成員國總的控制指標。

然而,目前這一指標形同虛設。高盛、美銀美林皆在其研報中指出,OPEC最近18個月的產量都超過3000萬桶的日生產目標。高盛預計,未來OPEC日產量將接近3180萬桶。美銀美林則指出,近兩年OPEC國家的實際日產油量未曾低於3000萬桶,反而約高出180萬桶。這也就導致本身供需失衡的原油市場價格長期維持在地位,難以回升。

與此同時,在OPEC內部,各成員國也開始產生分歧。伊拉克石油部長Adel Abdul Mahdi表示,如果非OPEC國家不設定產量上限,OPEC也沒有理由制定上限。“沒有任何上限,美國根本沒有,俄羅斯也是。為什麽OPEC就應該有?”而委內瑞拉則一直主張OPEC減產報價,以維持原油市場穩定。

凱投宏觀認為,目前OPEC的原油產量限額為3000萬桶/日,但實際每日產量已超限額200萬桶,3000萬限額目前更像是一個下限而非上限。信息與分析服務公司IHS Inc.旗下石油業分析師Jamie Webster則是指出:“很多人都說OPEC已死,OPEC自己剛剛證明了這點。”

如今看來,鑒於伊朗原油即將入市,屆時OPEC極有可能將其日產量上限提高至3150萬桶,而上調的150萬桶/也真是目前伊朗的產出反映。而從此次會議結果可以看出,OPEC對市場的樂觀態度,也似乎預示著,即便原油繼續維持目前的價格水平,其也不打算減產。因此作為看空原油市場的主要機構,高盛指出,OPEC會議進一步增加了石油市場平衡自身供需的壓力,OPEC對成員國堅持各自配額水平也未做任何評論,在市場還未出清過剩供應量之際,OPEC這樣的方式可能進一步壓低油價。“在供應量過剩的情況下,市場可能需要通過“運營壓力”進行調整的可能性在增加。屆時我們預測的油價有集中在未來幾個月下行的風險,接近每桶20美元。”

編輯:於艦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69

廉價鋼材湧入 鋼鐵業寒冬未見盡頭 中國明年產量將比需求多出四億噸


2015-11-30  TWM

中國景氣成長趨緩,導致鋼鐵業生產過剩,因而廉價銷往國外,使得日本高爐大廠接連向下修正獲利預估,鋼鐵業的寒冬可能即將到來。

「中國面對的結構調整,最大的課題在於產能過剩。

希望各位務必盡早擬定因應對策。」日本最大鋼鐵企業、新日鐵住金董事長宗岡正二如此呼籲。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已在石化、水泥、造船等產業造成影響,鋼鐵業尤其嚴重。

中國的粗鋼生產量,現已達到年產八億噸,占全球五成。產能則逾十一億噸,二0一六年還會再增加。中國國內的消費量,由於景氣降溫,自一四年起減少,一六年甚至預計會跌至六.七億噸。和產能問的供需落差逾四億噸,擴大為幾年前的三倍。

中國廠商為維持開工率,正擴大出口來抵銷內需減退,已對亞洲鋼價造成衝擊,如日本出口的熱軋鋼板單價,過去一年內就跌到近半價。

以出口為主的企業最慘

在一六年三月底止的上半

年度財報中,新日鐵住金的全年度經常利益預估值,從七月時預估的三七00億日圓,大幅下修為二五00億日圓(較前期減少四五%)。主因在於,占營收四成多的出口事業,盈虧狀況惡化。由於鐵礦石等原料價格的下跌幅度比不上銷售價格的暴跌,利潤大幅惡化。

副社長太田克彥表示,「利潤異常地低成這樣,在我記憶中未曾有過。」

若根據七月時的出口市況

推估,下年度起預計可慢慢改善。「中國廠商以低於邊際利潤的方武生產,我們原本認為無法長久持續。」太田說。然而在那之後,中國鋼材的出口依然擴大,今年將達一.一億噸,與日本的粗鋼生產量相匹敵。

利潤的減少還有個重要因

素是,隨著原料價格下跌導致的庫存跌價損失擴大,這到頭來主要也是因為中國的需求降低。原油價格下跌導致高附加價值的無縫鋼管等能源相關鋼材的需求減退,廣義來說也和中國的減速有關。

就連出口比率高達約四七

%的JFE控股公司,全年度的經常利益預估值,也從七月時的兩千億日圓,再次下修為一千億日圓(比前期減少五七%)。該公司副社長岡田伸一說,「過去固然 曾因亞洲金融危機等事件調整預估值,但這次原因在於占全球粗鋼生產一半的中國景氣減速或供給過多,結構完全不同。」相對地,東京製鐵等電爐業者獲利幅度擴 大,原因是出口比率低,也沒有因為日圓貶值而增加進口太多國外產品,同時由於原料的鐵屑價格急跌,獲利大幅改善。

其實鐵屑價格下跌也和中

國的需求減少有關。「海外電爐廠商買進中國出口的低價鋼材半成品,也促使了鐵屑價格下跌。」業界一位主管表示。

問題是中國的低價出口是

否會持續下去。美國等國正擴大反傾銷調查,中國產品漸成目標,未來是否能促成數量或價格的導正,業者正密切觀察。

加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CISA)的一百大主要企業,今年一月至八月約虧損三千六百億日圓,尤其是七月以來收支急遽惡化,連中國企業自己也要撐不住。

但事情沒那麼單純。日本鋼鐵聯盟董事長柿木厚司認為,「若為一般資本主義經濟的國家,現在會減產或是拋棄設備,調整產量。但中國以維持就業為前提,企業也收受政府的援助金,很難抓準他們改弦易轍的時機。」

中國的高爐和電爐廠商

多達八百家,其中未加盟CISA的小型民營企業,近年來一直大量增產。據信由於地方政府礙於就業與稅收的問題,對於中央政府要求關閉老舊設備的指示較消極,才會默許民營企業增產。

韓國大廠淨損六百億日圓

相對世界,中國對日本大廠的衝擊,還不算太嚴重。全球最大廠、歐洲安賽樂米塔爾,以及美國大廠美國鋼鐵,在一五年的七至九月由盈轉虧,韓國最大廠浦項鋼鐵也創下逾六百億日圓的淨損。

日本的高爐大廠由於日圓

貶值,主要用戶汽車與電機製造商的收益改善,也跟著受惠。日本穆迪分析師秋元崇志指出,「日本高爐業者的優勢仍在,包括以日圓貶值為背景的競爭力擴大及製 造設備重整所帶來的成本刪減,加上以高附加價值品為主的技術能力等。」今後,產品競爭力和人才競爭力的強化,會是化危機為轉機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14

中國大米怪現狀:產量世界第一,加工持續虧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4863.html

中國大米怪現狀:產量世界第一,加工持續虧損

一財網 胡軍華 2016-02-28 12:14:00

大米行業持續多年虧損,如同一臺巨型絞肉機,考驗的是各家熬和忍的功夫,指望賺快錢的企業,也許會血本無歸。

最新公開資料顯示,豐益國際董事長郭孔豐稱,該公司在中國一些業務連年虧損,但豐益國際仍在堅持經營。

在本文作者看來,郭孔豐所說的連年虧損的業務是大米加工。

豐益國際是中國最大的食用油、大米、面粉生產企業之一,生產的“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自1996開始一直占據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食用油市場現在群雄並起,普通食用油單價甚至不如高端純凈水,但是豐益國際食用油仍然盈利並不是問題。

中國大米產量世界第一,加工卻持續虧損(網絡資料圖)

豐益國際的大米加工業務始於2007年,啟動8年後,《第一財經日報》報道,2015年豐益國際在中國的大米加工實現了盈虧平衡。不過要指出的是,這種打平是一個總的概念,單純在大米加工環節還處於虧損狀態,主要盈利來源則是下遊深加工環節。

資深糧油行業人士、江南大學教授姚惠源披露:2014年全國大米入統企業8500多個,生產大米1億多噸,實現銷售收入4000多億元,實現利潤4億多元,平均每家利潤不足5萬元。

如果不摳字眼,中國的大米加工行業,持續多年額全行業虧損,並不是聳人聽聞。

在大米加工領域,與豐益國際並駕齊驅的中糧集團虧損多年。中糧集團旗下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糧油控股(606.HK)自2010年開始,大米貿易及加工先是虧損上千萬港元,後來虧損擴大至上億港元的級別。2015年,中糧大米業務情況有所好轉,全年財報還沒有披露,或許能扭轉連年虧損的局面。

豐益國際和中糧都踩到了大米加工的泥潭里,根源是國家收儲托高了稻谷的價格,成本居高不下,導致稻強米弱,加工企業泥足深陷。

既然大米加工連續多年出現行業性虧損,豐益國際、中糧為什麽不盡早了結撤出這個行業?

做生意不追求利潤,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中糧這樣的央企,經營業績也是考核高管的主要指標之一;豐益國際這樣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更需要對股東和投資者做出交待。

虧損了還要做下去,看看郭孔豐是怎麽說的,他說:“我們敢於謀劃前景很好但很長遠的項目。正因如此,我們才會在別人之前,進入非洲等困難的市場。在中國一些業務連年虧損但我們仍然堅持。要想成為一個卓越的集團必須要有長遠的目標,還應該讓員工看到集團有長遠的前景。”

如果認為郭孔豐上面的表態只是場面上的應酬,恐怕會大錯特錯。

豐益國際1991年在中國推出其第一瓶小包裝食用油的時候,被很多人當成怪物。顏色清亮、聞不到香味的精煉小包裝食用油,很難被習慣了黑油瓶的國內消費者接受,市場開發和推廣很難。金龍魚後來是通過央視廣告打響了知名度,通過團購禮品路線打通了渠道,到2003年,金龍魚的小包裝食用油銷量超過了100萬噸,距其第一瓶小包裝食用油推出已經過去了12年。

中國稻谷年產量超過2億噸,世界第一,中國有超過13億的人口,大米是最重要的主糧之一,市場空間和縱深遠超過食用油。

如此龐大的一個市場,還沒有一個主導性的全國品牌,豐益國際在中國的稻谷加工能力僅有200萬噸左右,小包裝大米的市場有足夠多的地盤等待開發。

大米作為中國主糧,關系國計民生,政策調控不可避免;中國消費者吃慣了散裝大米,小包裝大米要進入千家萬戶的廚房,三年兩載的教育期遠遠不夠。

大米加工註定是慢熱型的生意。

1991年,豐益國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實力有限;豐益國際現在在中國市場有金龍魚食用油鋪底,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非洲的棕櫚油業務也已經成規模,在國際棕櫚油市場說得上話,都能給大米加工這樣具有戰略成長空間的業務提供支持。

做一個慢公司,豐益國際有這樣的實力;在中國市場,其他公司也有類似的實力,像中糧這樣的央企已經具備調度全球資源來做大米業務的能力,而光明集團盤踞在上海等區域的大米市場,豐益國際、中糧都得屈居下風。

大米行業持續多年虧損,如同一臺巨型絞肉機,考驗的是各家熬和忍的功夫,指望賺快錢的企業,也許會血本無歸。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08

專家發問農村電商:一個村雞蛋銷量比產量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494.html

面對萬億級規模的市場,農村電商如何開疆辟土?

“據統計,全國有近4萬家涉農網站,主要為咨詢數據類、農產品電商類、信息媒體類、導航類等四大類網站。其中,電子商務網站3000多家。”電子商務專家、北京科技大學梅紹祖近日在“中國農村電子商務雙創工程”啟動大會上表示。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張會生會長表示,農村電子商務與跨境電子商務、促進轉型升級是今後電子商務的三大發展方向,在政策的引導下形成巨大的合力,將會有力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力地配合我國新農村建設、新型城市化的進程,助力精準扶貧,推動農業領域的創業創新,培養大批應用型和複合型農村信息化和電子商務人才,為我們的基礎命脈產業——農業的跨越式發展和轉型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2015年以來,農村電商迎來了諸多政策紅利。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更是明確提出,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

“農村電子商務雙創工程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全國建立若幹個農村電商雙創基地,通過對農村基層複合型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小微創新創業項目培育孵化、優特農產品銷售渠道建設、農村旅遊模式建立和農村旅遊市場建設以及創新農資供應渠道和金融服務模式等措施、手段和方法,加快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化的步伐,配合我國農村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進程,切實做到裕農、惠農、富農和精準扶貧。”農村電子商務雙創工作委員會主任李雪峰介紹稱。

據了解,中國農村電商雙創基地的三大主要功能之二孵化器 :免費提供辦公場所及電商培訓,提供綜合公共服務,政策解讀,金融服務,通過綜合公共服務包括工商註冊、財稅辦理、資質審批、法律事務人、人才招聘、會計代理、技術支持。

中國農村電商雙創基地的三大主要功能之三加速器:全方位個性化指導,包括商業模式與市場分析戰略計劃制定、產品設計與優化團隊領導力建設,激勵方案制定;頂級資源的植入,包括全國市場渠道,產品運營、倉儲物流、尋找關鍵人才;金融及資本運作,包括引進資源性風投,戰略並購。

“我們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打造農村經濟發展的電商生態圈,整合統籌、開放共享、有效助推農村電商的創新發展,助推各地形成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品牌化和人才專業化的發展。”中國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會長於培順在會上表示。

不過,在農村這塊電商這塊沃土上,目前仍存在很多問題。

“由於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落後的生產方式,缺乏人才,農產品為體驗性極高的商品,對基礎物流配送要求較高,產品質量標準體系不健全,信息不靈通,缺乏龍頭企業的作用,農業信息化體系尚不健全等原因造成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較緩慢。探索成功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時須註意以下問題:要適應農產品的特點,準確定位目標人群,提供高效的物流輸送,形成深度的產業鏈合作,要爭取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梅紹祖認為。

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副秘書長江波認為,現在農產品電商,出現了很多問題。“電商是一個手段和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現在農村出現了一個現象,在同一個村里,距離不到500米就有兩家電商企業的服務點,都在賣這個村莊的雞蛋,這個村子雞蛋產量只有3000多斤,但賣出量卻多於3000多斤,這個量是哪里來的?”

事實上,江波認為,農產品電商面臨的最關鍵、核心的環節問題是物流、倉儲、配送,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農產品電商就很難做下去。他認為,農產品市場數據信息龐大,規模宏偉,前景廣闊。但農產品因為絕對利潤較低、缺乏標準等問題,並不是都適合做電商;凍品在這些方面會有一定的優勢,所以,以凍品為契機打造農產品電商商業模型也許更為實際。農產品電商要充分考慮倉儲、分揀、運輸這些環節,必須分一級、二級平臺,並充分考慮之間的無縫銜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62

農業部:全國夏糧收獲過八成 產量有望再豐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993.html

5月份,全國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生產形勢平穩、市場供給充足、價格總體回落、貿易逆差持續收窄的良好態勢,全國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環比下降6.3%、同比上漲2.5%,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環比下降7.5%、同比上漲3.2%。

春播順利結束,作物長勢良好。今年春播期間土壤墑情、溫度和濕度適宜,播種呈現“進度快、結構優、質量高”的特點。截至5月底全國春播基本結束,其中玉米調減趨勢明顯,東北地區預計調減3000多萬畝,大豆面積增加600多萬畝。目前春播作物苗情長勢普遍較好,尤其是東北地區苗齊苗全苗勻,一二類苗在98%左右,好於去年同期;水稻進入返青分蘗期,苗情長勢是近幾年最好的一年。

夏糧有望豐收,夏播進度較快。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預計夏糧面積4.14億畝,其中冬小麥面積3.39億畝,均與上年基本持平。據專家實地調查,今年小麥畝穗數減少、穗粒數和千粒重均增加,產量有望再獲豐收。截至6月14日,全國夏糧收獲過八成,進度同比略快;夏播糧食已播1.9億畝,完成計劃的43.9%,進度同比快4.7個百分點。

養殖效益向好,生豬存欄持續增加。據農業部定點監測數據顯示,1-5月份,生豬、蛋雞平均盈利分別達到482元/頭和7.53元/只,畜禽養殖效益同比大幅增加。5月份生豬存欄環比增加0.4%,連續3個月增長,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減少0.3%;雞蛋和生鮮乳產量同比略降;水產品產量為384萬噸,同比增長2.8%,投苗量總體穩中有升。

農產品價格總體回落,蔬菜價格跌幅較大。糧價整體略降,稻谷、玉米、小麥環比分別跌0.5%、跌0.4%和持平,同比均降。棉花月均價環比上漲4.1%。花生油、豆油集貿市場月均價環比分別下降0.9%和0.6%,菜籽油環比上漲0.2%。牛肉、羊肉、白條雞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4%、0.9%和0.5%,豬肉、雞蛋和水產品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5%、0.7%和4.0%。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和7種水果月均批發價格環比分別下降23.1%和上漲3.6%。

國際貿易逆差持續收窄,糧食進口增幅較大。受大宗農產品國內價格回落和國際價格普遍上漲雙重影響,農產品貿易逆差持續收窄。據海關總署統計,1-4月,農產品出口額同比增2.6%,進口額同比減少6.9%,貿易逆差同比減少20.6%。其中,谷物、棉花、食糖進口減少,食用油籽和植物油及畜產品進口增加,蔬菜和水果出口增加。值得關註的是,小麥、大米、玉米、大豆進口量分別達到86.8萬噸、134.8萬噸、180.1萬噸和2333.3萬噸,同比分別增加41.6%、101.2%、31.1%和11.4%,對國內市場形成一定沖擊。

展望今後一段時期,農業農村經濟將在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的同時,呈現穩中有變的特點。一方面,夏收大局已定、夏播近半,但近期旱澇雙現,給夏收收尾和推進夏播帶來一定變數,需要各地加強指導,確保熟一塊、收一塊、種一塊,打贏“三夏”攻堅戰。另一方面,生豬補欄逐步增加,蔬菜和小麥集中上市,部分農產品價格走低風險正在逐步積累,需加強市場研判,把握生產規模,避免發生賣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21

湖北GDP增8.2% 樓市火爆帶動粗鋼產量不降反增

湖北省經濟半年報19日出爐,房地產業本身呈現高增長,同時帶動湖北粗鋼、水泥產量不降反增,分別增長3.1%和4.3%。

19日上午,湖北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總隊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湖北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吳中誌對外通報了上半年湖北經濟運行情況。

上半年湖北省生產總值(GDP)14114.7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60.29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6538.41億元,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6516.06億元,增長9.5%。

固投增速為13年最低

上半年,該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35.42億元,增長13.3%。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3年來最低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409.89億元,增長35.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6012.04億元,增長14.4%;第三產業完成投資7713.50億元,增長11.6%。其中,基礎設施投資累計完成3984.51億元,增長28.5%。高技術產業投資累計完成536.53億元,增長16.4%。民間投資累計完成8899.42億元,增長1.4%。

上半年,全省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54.98億元,增長11.4%。限額以上企業網上商品零售額203.29億元,增長56.2%。

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中部首位。1~6月,湖北省外貿進出口總值1190.9億元,增長6.1%。其中,出口785.8億元,增長8.5%;進口405.1億元,增長1.7%。湖北省是上半年全國進出口保持正增長的10個省份之一,進出口增速均位列全國第4位,居中部地區首位。上半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53.23億美元,增長17.4%。

上半年,湖北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2715億元,增長12.1%。其中稅收收入1200億元,增長12.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13億元,增長24.1%。

截止6月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46728.17億元,增長14.3%,比年初增加5382.2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為33453.91億元,增長21.8%,比年初增加3939.35億元。

粗鋼水泥產量不降反增

房地產行業庫存消化進程加速。上半年,湖北省商品房銷售面積為3021.21萬平方米,增長28.5%,高出上年同期22.2個百分點。全省商品房銷售額為2013.49億元,增長47.2%,高出上年同期37.0個百分點。

截至6月底,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為2470.58萬平方米,下降15.8%,環比下降3.4個百分點,低於比上年同期增幅35.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待售面積為1631.59萬平方米,下降22.2%,低於比上年同期增幅44.3個百分點(上年同期為增長22.1%)。

同時,按照湖北省政府《省人民政府關於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全省過剩產能主要集中於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等行業。上半年,湖北省高能耗、高庫存產品增速放緩。平板玻璃、中空玻璃、天然花崗石板材6月均為負增長,增速分別為-6.5%、-38.6%和-8.3%,六大高耗能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為27.1%,比1~5月下降0.3個百分點。

但應引起關註的是,由於受到下遊房地產行業回暖影響,湖北的粗鋼、水泥產量不降反增,分別增長3.1%和4.3%,產能化解壓力較大。

武漢增速低位運行引憂

上半年,武漢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3%,低於全省規上工業增速3.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4%,低於全省投資增速9.9個百分點,投資總量占全省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1.8個百分點。

全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行業統計中,武漢市批發業銷售額下降6.7%,對全省批發業銷售額造成了較大的下行影響。

經濟總量占全省比重超過35%的武漢市經濟發展持續低位運行會對全省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全省民間投資則持續乏力。上半年,湖北省完成民間投資8899.42億元,增長1.4%,占全省投資比重為63%,同比下降7.4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的主體是工業和房地產業。上半年,全省工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4%,增速低於全部工業投資4.1個百分點,房地產民間投資同比下降1.7%。

究其原因,一是在“去產能、去庫存”的政策背景下,一些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民間投資下降明顯。二是信貸資源匹配失調、融資成本居高不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風險評估愈加偏緊,中小企業拿到貸款的綜合利率在15%左右。三是在人民幣貶值預期影響下,民營企業加大海外投資力度,出現“內冷外熱”現象。四是投資風險大、盈利空間小及改革不到位等嚴重阻礙了民間投資熱情。

新增長引擎成長快速

當前雖然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湖北的新經濟成長勢頭正在加快,經濟增長新動能正在形成。

裝備制造業增速回升。上半年,該省通用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3%,快於規上工業增速2.3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2%,較上年同期加快5.8個百分點。

高技術產業較快增長。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5%,高出全部規上工業增速3.5個百分點,占比達到8.2%。高技術產品產量實現較快增長。上半年,全省光纜產量增長30.9%,鋰離子電池產量增長16.4%,手機產量增長38.6%,汽車儀器儀表產量增長29.6%,光學儀器產量增長34.4%,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31.9%,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產量增長82.2%,信息化學品產量增長90.3%。

重點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79億元,增長141.4%;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7.9%;研究和試驗發展、專業技術服務業、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共實現營業收入229.80億元,增長12.8%,比上年同期加快10.5個百分點。

投資結構逐步向新經濟轉變。上半年,湖北第三產業完成投資7713.50億元,增長11.6%,第三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為54.6%。全省高技術產業投資累計完成536.53億元,增長16.4%,高於全省投資平均增速3.1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完成投資241.95億元,增長25.6%,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完成投資25.04億元,增長4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90

發改委:煤炭產量明顯下降 用電形勢有所好轉

8月8日,據發改委網站,發改委發文表示,上半年全國煤炭產量16.3億噸,同比下降9.7%,降幅同比擴大3.9%,煤炭產量明顯下降。庫存出現“三降”。6月末,煤炭企業、重點發電企業、環渤海五港存煤分別下降8.6%、16.6%和45%;煤炭消費繼續下降,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18.2億噸,同比下降5.1%。企業利潤降幅收窄,前5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73.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3%;受國內外差價影響,進口有所回升。

以下為全文:

煤電油氣運適應供需形勢變化

有效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上半年,工業生產呈緩中趨穩態勢,煤電油氣運主動適應供需形勢變化,加快推進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等各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行業運行出現積極變化,有效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一、煤炭產量明顯下降,去產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決策部署,嚴格控制新增,加快淘汰落後,引導有序退出,落實減量生產,推進兼並重組和轉型升級,市場供大於求矛盾得到了緩解,煤炭價格有所回升,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貨款回收有所好轉。

一是煤炭產量明顯下降。上半年全國煤炭產量16.3億噸,同比下降9.7%,降幅同比擴大3.9百分點。其中4月、5月、6月產量降幅分別為11%、15.5%和16.6%,呈逐月擴大態勢。二是庫存出現“三降”。6月末,煤炭企業、重點發電企業、環渤海五港(秦皇島、京唐、曹妃甸、天津、黃驊)存煤分別下降8.6%、16.6%和45%。三是價格穩中回升。目前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市場價格420元/噸,比3月末上漲30元/噸,比年初上漲50元/噸。四是企業利潤降幅收窄。前5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35億元,同比下降73.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3個百分點。五是煤炭消費繼續下降。據行業協會測算,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18.2億噸,同比下降5.1%。六是受國內外差價影響,進口有所回升。上半年煤炭進口1.1億噸,同比增長8.2%。其中5月、6月同比增速均超過30%。

二、電力消費增速同比提高,用電結構繼續優化

今年以來,電力行業運行總體好於去年。高耗能行業用電負增長,電力消費結構繼續優化。非化石能源發電快速增長。

一是用電形勢有所好轉。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2.7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增速同比回升1.4個百分點。二是用電結構繼續優化。上半年,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同比分別增長9.2%和7.7%,對全社會用電增量的貢獻率達到80.9%,遠高於二產的14.4%。黑色、有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及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用電量持續負增長,合計下拉全社會用電量增速1.3個百分點。三是非化石能源發電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國水電、核電和並網風電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5.3%、25.6%和24.4%。全國水電設備利用小時1658小時,為近十年來同期最高水平,同比提高146小時。

雖然電力行業整體運行情況比上年好轉,但煤電企業效益面臨較大下滑壓力。近幾年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持續下降,2015年降至4329小時,為1969年以來的最低值。今年上半年火電利用小時同比再下降194小時,預計全年全國火電利用小時將降至4000小時甚至更低。此外近年來煤電上網電價持續下降及近期煤價回升也給煤電企業帶來較大的經營壓力。

三、油氣生產總體平穩,石油開采和加工企業效益分化明顯

上半年,油氣行業生產運行總體平穩,進口大幅增加,在需求低迷,油價下跌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石油開采和加工企業效益分化明顯。

一是原油生產主動減量,天然氣產量保持增長。針對油價低迷形勢,企業主動實施“以進頂產”,上半年國內原油產量10045萬噸,同比下降4.8%。天然氣675億立方米,增長2.9%。二是成品油消費平穩增長,但柴油消費低迷。上半年,成品油消費量1.41億噸,同比增長4.4%,增幅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汽油消費量增長13.7%,增幅同比提高4.9個百分點;柴油消費量下降3.1%,降幅同比擴大1.4個百分點。三是進口大幅增加,對外依存度再創新高。上半年原油進口1.86億噸,增長14.2%。天然氣進口約合356億立方米,增長21.2%。原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達64%和35%,再創新高。四是油氣開采和石油加工企業效益明顯分化。1—5月,石油加工行業實現利潤721.1億元,同比增長2.5倍。但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凈虧損376.8億元,去年同期為增長497.1億元,油氣開采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有所加大。

四、全社會貨運量平穩增長,鐵路運輸出現積極變化

上半年,全社會貨運量繼續保持平穩增長,鐵路運輸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港口吞吐量小幅增長,運價指數保持低位震蕩。

一是全社會貨運量增速平穩。上半年,全社會完成貨運量197.4億噸,同比增長3.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公路貨運量同比增長4.4%,比一季度提高1.3個百分點;鐵路貨運量下降7.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個百分點;水運貨運量增長1.3%,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二是鐵路運輸出現積極變化。5月份以來,國家鐵路日均裝車同比增加1611車,自2014年首次實現同比增長。???二季度,國家鐵路除煤炭日均裝車繼續下滑外,金屬礦石、焦炭、鋼鐵、木材等部分大宗物資日均裝車數出現回升,比一季度分別增長18.1%、43.0%、10.8%和28.2%。零散快運、批量快運和集裝箱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同比分別增長94%、24.9%和40.3%。中歐班列啟用統一品牌標識,開行數量進一步提高,同比增長1.5倍。三是港口吞吐量保持增長。上半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8億噸,同比增加2.2%。內貿吞吐量同比增長1.3%。外貿吞吐量同比增長4.1%,其中二季度增長5.5%,比一季度回升2.9個百分點。四是運價指數低位震蕩。上半年,波羅的海幹散貨綜合運價指數(BDI)震蕩回升,2月11日創歷史低位290點,6月30日收盤660點,比年初增長41.3%。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CCBFI)上半年平均806.2點,同比下降6.1%;其中6月平均826.6點,比上月回升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33

2016年全國早稻產量3277.7萬噸 同比下降2.7%

據國家統計局25日公布的數據,根據對全國10個早稻生產省(區)的調查,2016年全國早稻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早稻總產量如下:

一、全國早稻播種面積5619.8千公頃(8429.7萬畝),比2015年減少95.0千公頃(142.4萬畝),下降1.7%。

二、全國早稻單位面積產量5832.4公斤/公頃(388.8公斤/畝),比2015年減少62.4公斤/公頃(4.2公斤/畝),減少1.1%。

三、全國早稻總產量3277.7萬噸(655.5億斤),比2015年減產91.1萬噸(18.2億斤),下降2.7%。

由於四川省早稻生產規模很小且逐漸減少,自2016年起四川早稻合並到全年糧食統計中,所以全國早稻生產省區由以往的11個改為今年的10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946

占全國產量2/3的廣東水產 如何確保安全和味道

食品中的藥物殘留問題已成為國人關註的熱點,而對於水產,更有“魚蝦是在藥水里泡大的”、“蟹是吃藥長大的”說法,面對這些美味食物,人們總心有余悸,吃還是不吃?

9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走基層媒體團探訪了廣東的水產。要知道,你所買的鱸魚,每三條中就有兩條來自廣東佛山,而對蝦的產量,也占全國三分之二,還銷往國外。

嬰兒般的養殖

在湛江國聯水產(300094.SZ),入門就可以看到水族箱里的蝦苗和魚苗,在它們的一側,排排放著各種飼料。

“這些飼料的每種型號蛋白質等相差不大,型號是因應對蝦大小、能不能吃上而設定。現在很多養戶都一直用42蛋白的飼料直到收成,只是因應對蝦大小,實際上還需要在不同時間段用0、1、2型號飼料。比如對蝦苗需要粉狀的開口料,就像嬰幼兒乳粉一樣,稍微長大後,就可以換顆粒狀的飼料。”湛江國聯水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漢表示。

湛江國聯水產用自己研發的飼料,針對不用年齡階段的對蝦,投放不同的飼料。

負責飼養的國聯水產鄭掌介紹稱,目前對蝦飼料有粉狀的開口料(43蛋白)、粗粉狀的O號料(42蛋白含量)、1號破碎料(42蛋白)、1號1•0顆粒料(42蛋白)、2號1•2及1.6顆粒料(42蛋白)、3號1.8顆粒(39蛋白)。

“因為剛投苗時蝦苗規格在0.8~1.0cm 的小規格,只能攝食細小易消化的粉狀開口料,同時也是為了保證其營養的需求,以提高體質,為後期生長做準備。開口料投餵一周左右,一般就轉用0號料,0號料投餵時間約10~15天,此時對蝦一般正常有3cm以上,便轉投餵1號破碎料10~15天及1號顆粒料15天。正常情況下,60天左右、開始投餵2號料直到對蝦在40~60只/斤規格時,投3號料至收成。投餵哪種型號的料,要通過觀察試料臺判斷,有時在過度階段,要混和兩種型號的料來投餵。”鄭掌表示。

養殖對蝦,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樣簡單,隨便投點飼料,隨便來點藥就可以。國聯水產對於自己的對蝦,猶如對一個孩子,每個環節都細心觀察和研究。

“一般來說,在投苗20~30天的蝦容易產生應激,預防辦法要經常使用多維應激類產品,同時增加營養;養殖到50~60天,由於殘料、糞便、倒藻等增加,氨氮等升高,水質開始惡化,對蝦容易產生有害細菌性感染病,處理辦法要定期換水調水等;養殖到60天後,對蝦容易中毒性空腸空胃或偷死,要改良底質,換水,還要看情況使用EM菌、光合菌、乳酸菌等有益菌調水、拌料,改善對蝦的腸道健康。”鄭掌表示。

除了養殖精心,此後的環節也是面面俱到。陳漢帶領的湛江國聯水產,從對蝦養殖的飼料、養殖乃至各種凍品,打造了對蝦全鏈條。

“只有在自己的掌控下,才能對產品質量安全有把握。從養殖場到飼料,從苗到成品,完全一條線。從這些監控,可以看到養殖場、產品處理間、凍品間等,在歐洲也可以時時看到,這是我們的非現場監管體系。”陳漢自豪的說。

而對於他的對蝦產品,又專門的設置了CNAS認證的實驗室進行硝基呋喃、氯黴素、孔雀綠等殘留物的檢測。

“目前,我們對於微生物、細菌總數、理化方面的檢測,對比試驗都是過關的。”負責檢驗的負責人表示。

國聯水產為實現產品的最終追溯,要求所有產品包裝上除了要打印上成品生產批號外,產品裝運時裝櫃品管員和倉管員須根據《裝櫃通知單》上的內容,記錄清楚所裝產品的批次號和數量。產品批次號貫穿整一個產品周期,根據產品批次號可實現產品的最終追溯,最終給對蝦上了一個身份證。

創新冷凍保鮮

在大陸一端的廣東的魚和蝦,如何確保翻越三千公里送到餐桌上時依然如何保持鮮美的味道?這無法避開冷鏈的作用。

“中國人喜歡吃活魚,所以我們研究出活魚的冷鏈物流。魚出水塘立馬降溫2-3度,到儲存庫在降溫5-7度,進入包裝箱再降溫3-4度,經過聯系三次降溫,魚就慢慢進入睡眠狀態,這種睡眠狀態能保持50個小時,足夠在中國大陸運輸。從佛山到北京需要30多個小時,剩下近20個小時供魚類在批發市場以及農貿市場進行周轉,這樣的運輸技術,可以保證魚兒到達消費者手中時會睡醒。且在整個運輸過程中保持氧氣供應。”廣東何氏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華先表示。

這個活魚冷鏈物流,後面跟隨了“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目前帶動市場交易額20億元,擁有上遊養殖農戶1.8萬戶,下遊經銷商1000多個。通過配備系統化運輸供氧設備和大型冷藏車隊,配送網絡遍及北京、上海等國內25個省50多個城市的100多個水產批發市場和500多家超市。

而對於冷凍食品來講,傳統的冷凍技術已經無力保障食物的味道,經過強冷風吹的魚蝦,導致細胞膜的破裂,味道喪失鮮美。為此,陳漢為此專門研究了新型冷凍技術,經過微風輕吹之下,保護對蝦的味道。

向全國市場供應著如此大量魚和對蝦的廣東,無論是在養殖環節還是運輸環節,都在努力維護著安全和味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519

前三季度我國煤炭產量24.6億噸,同比下降10.5%

發改委網站31日發布前三季度全國煤炭進出口、煤炭生產供應簡況。

據有關方面數據,1~9月,全國煤炭產量24.6億噸,同比下降10.5%,鐵路煤炭發運13.7億噸,同比下降9.1%。

9月末,煤炭企業存煤1.15億噸,同比下降14%,目前全國重點電廠存煤6450萬噸,可用21天。

另據海關統計,1~9月份累計進口煤炭1.8億噸,同比增長15.2%。出口630萬噸,增長56.7%。

此外,發改委還公布了9月份全國鐵路煤炭運輸簡況。9月份,全國鐵路煤炭發運量1.58億噸,同比增長2%。1~9月累計發運煤炭13.7億噸,下降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