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值三十億元 業者卻幾乎不受規範 牛樟芝產業鏈完整 合格業者竟只三家
|
|
全世界第一個為牛樟芝命名的人,來自台灣;兩百多篇牛樟芝相關的國際期刊論文,也來自台灣;台灣甚至有多達四百位教授研究牛樟芝。然而,一份報告驚爆牛樟芝可能有毒,最驚悚的是開發十餘年的牛樟芝,真正取得衛生署認證的合格業者竟只有三家。 撰文‧賴筱凡 一份四十頁的報告,能掀起的蝴蝶效應有多大?答案是讓年產值高達三十億元、超過三百家的牛樟芝上下游廠商全跳腳。 早在今年三月,台灣開發牛樟芝業界裡,已經彌漫了一股不尋常的氣息,「當時已經有人拿著這份報告在找媒體,但到了五月才被踢爆。」一名進行牛樟芝研究超過十年的業內人士說,台灣牛樟芝產業鏈頗具規模,背後山頭林立,投入資源龐大,自然不希望坊間瘋吃牛樟芝的熱潮,受到任何影響;尤其牛樟芝下游業者每年產值就高達十二億元,若加計上、中游產值,每年逼近三十億元。 然而,一份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以下簡稱生技中心)未公告的四十頁研究報告,就好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般。報告內容洋洋灑灑,都是針對大鼠餵食牛樟芝之後的毒性測試研究,報告結論清楚寫著:經過十三周連續餵食牛樟芝粉末後,部分大鼠出現腎上腺腫大,肝與卵巢也出現重量增加的情況。 更荒謬的是,在如此龐大產業鏈背後,真正取得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字號的,也就是經過毒性安全測試的只有三項產品,包括:葡萄王的「樟芝王菌絲體膠囊」、利得生技的「利得牛樟芝固態培養菌絲體膠囊」、國鼎生技的「國鼎牛樟芝菌絲體」。除此之外,國人吃下肚的牛樟芝保健品,就得不到安全保護。 生技中心實驗報告粗糙挨轟此次牛樟芝爆發有毒事件得從立法委員黃偉哲說起,「三月,我們接獲陳情,向生技中心調閱牛樟芝研究報告時,就有業者主動上門來『說明』。」拿著資料,黃偉哲話說得直接,一份去年二月就完成的研究報告,做完後卻束之高閣。他向經濟部、生技中心都調不到,非得揚言刪預算,才讓生技中心把報告交出來。 「生技中心這種態度,很可議。」黃偉哲搖了搖頭。 其實,這一切起源於兩年前經濟部啟動的一項「台灣本土天然藥物產業技術開發計畫──牛樟菇產品加值研發與應用」計畫,「當時,生技中心正在開發抗肺癌藥物,所以也想了解牛樟芝是否能用在肺癌用藥的開發。」生技中心副執行長郭美慧解釋。 為了驗證牛樟芝對抗肺癌是否有效,生技中心也同步進行了牛樟芝的安全性實驗。「只是在實驗嚴謹度部分,我們承認確實有討論空間,但這只是很初步的研究。」郭美慧不諱言,牛樟芝來源不同、直接磨成粉末餵食大鼠而非萃取,在在都讓生技中心這份實驗結果飽受批評。 利得生技總經理林進忠就質疑,生技中心的實驗操作,相當於一個六十公斤成人每天服用一百二十克的量。「一百二十克,若是做成我們這種膠囊,大概可以做好幾千顆,一天吃一百二十克,等於當飯吃了。水喝太多會水中毒、鹽巴吃太多腎臟會不好,這都是副作用,那你不能講水有毒啊!」一位業界人士說,近年來牛樟芝經濟產值龐大,背後利益牽扯廣泛;尤其在坊間瘋吃牛樟芝後,自然會對靈芝、冬蟲夏草等其他保健食品產生排擠效應。所以,當這份毒理報告一出,自然整個牛樟芝產業都被拖下水。 一直以來,牛樟芝業界背後龐大利益糾葛,都在枱面下運作,曾經有牛樟芝業者得知媒體將披露牛樟芝負面消息後,威嚇受訪者、當事者。「這幾年牛樟芝的功效被誇大,經濟效益驚人,連帶的,業者對牛樟芝的投資額也跟著加大。」南台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系主任李順來說。 獲保健食品字號即可販賣 若進一步拆解牛樟芝產業鏈會發現,從最上游的牛樟木種植、植菌與採收,到下游的生產製造、通路銷售,幾乎已經是完整的產業鏈。「這也是為什麼兩年前經濟部會挑中牛樟芝來做計畫,目的當然是希望扶植起整個產業。」郭美慧說,當時經濟部編列了三千萬元的預算,加上今年投入牛樟芝新藥開發的金額,前後已經投入近四千萬元,都是為了開創牛樟芝經濟。 其中,規模較大、且較為人知的業者,像是葡萄王、喬本生技、利得生技、國鼎生技等,可稱之為一線廠商,「這類廠商的牛樟芝培育規模,光要蒐集的牛樟木就動輒百噸、千噸。若以一噸牛樟木要價十萬元來算,要達到千噸規模的業者,投入成本就破億元。」李順來直言,在牛樟芝經濟效益日漸擴大下,各家業者投入的成本急速攀升,也讓牛樟芝產業潛藏風險。 另一方面,牛樟芝幾乎是台灣特有的天然藥物,「目前台灣光是研究牛樟芝的教授就有四百多人,成功登上國際期刊的論文就有兩百多篇,台灣投入牛樟芝的研發能量,應該是獨步全球。」李順來指出,近年醫界也開始投入牛樟芝的研發,就是希望讓牛樟芝的產業鏈更完整。 只是,牛樟芝產業鏈已臻成形,但針對牛樟芝的相關規範,卻少之又少。 「目前牛樟芝被定義為保健食品,它並不像新藥開發需要取得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通過,才能做臨床試驗,只要獲得衛生署的保健食品字號,就能夠合法販賣。」林進忠說,利得推出的牛樟芝產品,就是唯三獲得衛生署保健食品字號的廠商;其他業者縱使如長庚生技這般規模,所推出的牛樟芝產品,也沒有取得衛生署保健食品字號,消費者卻還是能輕易地在市面上取得,形成管轄漏洞。 政府不訂標準 民眾恐被誤導查詢市面上的牛樟芝產品,相關的訊息量多不勝數,光是「子實體」與「菌絲體」就夠讓消費者搞不清楚;更何況依牛樟芝培育的方式不同,還可以再分成椴木栽培、液體發酵培養等。 林進忠認為,就像韓國的人參風行全球一樣,牛樟芝確實有進入國際市場的條件;但是,在牛樟芝來源這麼多情況下,到底要含有什麼成分才能叫牛樟芝,政府卻連這樣的標準都不敢訂出來。 在沒有標準的情況下,現在一般消費者只要看到產品成分有牛樟芝,就容易以為有療效而被誤導。 「我想,這些年牛樟芝的療效確實被過度炒作;但是否真的有毒,有待更多實驗去驗證,牛樟芝的功效會因人而異,培育方式的不同,效果自然也會不一樣。」近來牛樟芝的負面傳聞,都嚴重地挑動了牛樟芝業者的神經,讓李順來感嘆:「身為一名學者,我們雖然不需要推銷牛樟芝,但也不必刻意醜化它。」一份報告丟出的震撼彈,動搖台灣牛樟芝產業鏈,讓各家牛樟芝業者無不積極刊登廣告、發表聲明,就是擔心剛剛成形的牛樟芝產業一夕崩解。 儘管牛樟芝有無毒性,「短期內尚無人可下定論,但任何天然藥物原本就有副作用,要看在處理過程中,如何保留有功效的物質。」郭美慧說,生技中心進行這項研究,也是為了更了解牛樟芝。 只是,在定論牛樟芝有無毒性之前,主管保健食品安全的衛生署,得先對雜亂無章、良莠不齊的牛樟芝業者,先行整頓一番;不然牛樟芝的產值、經濟規模再擴大,只會埋下更多未爆彈。 產業鏈成形 牛樟芝年產值30億元! 上游 牛樟木種植 近兩年由於牛樟木遭急速砍伐,逐漸吹起一股牛樟木栽種風潮。 中游 植菌 在牛樟椴木上打入菌種,代工生產牛樟芝。 下游 生產 主要以膠囊、錠劑、滴丸、純液等方式成品,一線廠商如葡萄王、台灣利得生技、國鼎生技等。 販售 由於需求量大,牛樟芝通路也呈現百花齊放,甚至採取直銷販售。 |
神舟十號發射帶動的經濟產業鏈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538.html來源:i黑馬 作者:王靜靜
導讀:神舟十號即將發射升空,這又將成為國人的新的一個熱點。而航天事業除了拉動軍工科技等領域的發展之外,還會帶動經濟的增長,下面黑馬哥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航天經濟鏈條吧。
旅遊業
這是專門指西昌而言的,在西昌沒有成為中國的衛星發射基地之前,這座航空之城可以說默默無聞,不為外人所知,但是自從因為自身海拔高、緯度低。緯度越低,離赤道越近,就既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又可縮短從地面到衛星軌道的距離,從而節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負載。從此之後西昌這個航空支撐迅速成名,廣為人所知,這是典型因為的被航天這個產業所改變命運的城市。而現在每年無數人因為航天之城的名而去西昌旅遊。直接成為了現在西昌的經濟收入來源之一。黑馬哥最新瞭解到這次發射第酒泉各大酒店早就爆滿了,各大旅行社都推出了800元可進發射基地現場觀看「神十」發射,最近距離或為3公里。
郵票業
從美國的阿波羅到中國的系列衛星飛船發射都會發行相應的郵票,最近黑馬哥聽說郵票市場相關的航空航天概念紀念郵票又開始火了起來。郵票就像古董是越有時代感與紀念意義越有價值,而由於相關航天事業的發展反之會帶動這一類紀念品價格上漲。今日從市場上得到的消息,航天類的郵票價格普漲兩層以上。
農業生物業
食品質量和數量安全,也跟航天有關係。迄今為止,我國已先後20餘次利用返回式衛星和神舟飛船,搭載了上千種作物種子和微生物菌種,獲得了大量新性狀品種,並大規模在農業生產中推廣應用。這些新的品種將會極大地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物種豐富度,並且現在在新的形態和產量提高上做了很多工作,未來經濟效益是可期待的。
股市
受神舟十號即將發射的利好消息,中國股市多支航天概念股上漲,這些都是為整個飛船發射提供強力支撐的相關產業。包括航空軍事板塊,在神舟十號還沒有飛天的時候就一直在上漲,比神舟十號提前「升空」,造成這些股票火箭般速度上升
太空搭載品
由於意義特殊,且數量較少,近年來搭載紀念品走入拍賣市場。在此前的拍賣中,航天搭載紀念品通常都獲得不錯的成績。2000年,神州三號搭載的10個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編號的金箔全部成功拍出,成交價均在1.5萬元之上。而搭載紀念品如果經由航天員簽名,其收藏價值更是不可限量。搭載「神舟五號」飛天的個性化郵票由楊利偉簽名,就以220萬元拍出。
王健林的帝國野心:萬達的產業鏈瘋狂擴張!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620.html萬達核心「王健林」
提到萬達,熟悉房地產業的人大概都會情不自禁用「帝國」來形容它。無論是驚人的發展速度、龐大的資產規模還是越來越完備的產業鏈,萬達無疑創造了一個神話。在每一次轉型和「大躍進」式發展的背後,是其掌門人王健林的國際化野心。
從住宅開發的順風順水到商業運營的如日中天,再到文化旅遊產業的全面進攻以及國際化進程的突飛猛進,在外人看來,王健林的每次轉型和擴張都「如履薄冰」,但就是這些看似不可實現的冒險想法,王健林卻將其一一變成現實。
而作為一個超級龐大的產業王國,萬達的擴張之路上一直爭議不斷,關於出海、關於資金、關於速度、關於規模。就連最近的國足教練卡馬喬下課,也讓萬達陷入輿論風波。作為這個帝國的掌門人,王健林已經習慣在聚光燈下駁斥外界的種種質疑。
工商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底,萬達集團作為第一大股東持有萬達商業地產53.533%的股份,王健林個人持股8.594%。由於王健林同時還持有萬達集團100%股權,因此他本人實際控制的萬達商業地產的股權比例達到了62.127%。
毫無疑問,萬達是目前中國最出眾的民營企業之一,就像沒有人懷疑王健林是萬達這個龐大體系最核心的人物一樣。
近年高速擴張的萬達,讓業內感到多少有些不可思議,但這卻是王健林個人風格的真實寫照。
萬達集團已連續五年收入環比增長超過40%,2011年集團總資產達到了1950億元,收入1051億元,其中萬達商業地產2011年收入佔到953億元,僅一年新開發的萬達廣場數目就達到20個。
商業地產發家
王健林,1954年生於四川蒼溪縣元壩鎮,1970年入伍,1986年畢業於遼寧大學,同年7月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兩年後,34歲的王健林初入商海,成立萬達集團並擔任董事長。
企業成立之初,在得不到計劃指標和土地的情況下,王健林把當時沒人願意做的棚戶區舊城改造項目作為萬達的首塊試金石。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和敢於冒險的性格,讓王健林嘗到創業甜頭,舊城項目讓他賺了1000多萬元。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期,萬達年房屋銷售量已經佔大連市房地產銷售總量的兩成以上,在大連房地產企業中脫穎而出。「從地區小公司到全國性公司,經受的磨難和被別人的鄙視,至今記憶猶新」,王健林曾在多個場合如此表示。企業成立之初,他曾為了一筆銀行已經承諾的2000萬元貸款跑了50多次,遭受無數白眼和冷遇。
而從住宅開發轉向商業地產,是從2001年開始。「對於住宅來說,房子賣完了現金流就上去,賣不出去現金流就下來,很不穩定,更不要說國家政策調整的時候」。在正式進入商業地產之前,為了尋求穩定現金流的方式,王健林曾先後嘗試過製造業、變壓器、超市等多個領域,後來最終確定做不動產,因為「至少蓋房子的那一半是熟悉的」。
王健林的商業地產之路並不順利。從2001年到2004年,萬達不斷試錯,曾做過222回被告,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天天跟法院打交道」。不過,十年以後,萬達儼然成為中國的商業地產翹楚。
回憶起來當初第一次遭遇的最大不順,是瀋陽一個商業地產項目「3年打了222場官司」。「那段時間每天去公司什麼事都不用做,專門應付打官司。」王健林當時就想,再過五年,如果還像這樣老打官司,就撤出。
萬達不但沒有撤出商業地產,反而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寬廣:開商場影院、殺入旅遊業、文化創意產業。
一年宣佈一個國際項目
2012年,萬達集團以26億美元併購全球行業排名第二的美國AMC影院公司100%股權,邁出了國際化的第一步。而自今年以來,萬達的國際化步伐再次提速。
2013年6月19日,在北京萬達索菲特酒店7層,59歲的王健林站在這裡,與他三十而立時的光景已不可同日而語。這一天,他宣佈了在英國的兩項投資:3.2億英鎊併購英國聖汐遊艇公司以及7億英鎊投資建設倫敦萬達酒店。這是萬達第二次揚帆出海。
「以後大概每年會宣佈一個項目」。輕描淡寫的話語背後,是王健林二次出海的十足野心和信心。
時間回溯至2012年5月,同樣的地方,萬達宣佈併購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國AMC影院。此次併購合計花費萬達31億美元。雖然萬達因此一躍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但巨資收購、虧損現狀以及經營前景,都讓王健林飽受業界質疑。
高端與奢華,是兩個新項目的顯著特徵。被萬達併購的聖汐遊艇公司是世界頂級奢華遊艇品牌,為英國皇室專用品牌;而擬建中的倫敦萬達酒店項目則位於旺茲沃斯區黃金地段,建成後將成為「倫敦最好的酒店和城市新地標」。
一開始就走高端和奢華路線,萬達顯然試圖為海外旅遊項目營造高起點,樹立高端品牌形象。從根本上說,萬達奉行這種策略是由「西強東弱」的行業態勢決定的。
「對於前景,我當時也並不樂觀」。王健林事後透露,按照萬達的激勵制度,曾提出允許2012年虧損2700萬美元,但是沒想到當年就盈利5000多萬,同比2011年增長10%以上,在美國這樣成熟市場環境下,這種增幅很難得。與併購AMC歷時兩年的曲折談判不同,此次出海英國可以說「順風順水」。據王健林透露,倫敦酒店的投資是萬達內部員工主動發現和推薦,公司只考察了三天就拍了板,「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王健林表示,萬達此前計劃在中國的三個沿海城市建設3個遊艇俱樂部,每個俱樂部10艘遊艇,而買30艘遊艇的價格和收購聖汐遊艇的價格差不多,因此在經過仔細研究後,萬達決定直接收購遊艇公司。同時他表示看好國內的頂級奢侈品消費市場。
王健林表示,世界奢華酒店市場一直被外國品牌佔領,海外從來見不到中國五星級酒店。萬達決定做先行者,改變這種局面。到2015年,萬達開業的五星級自有品牌酒店將超過60家。萬達集團決定從今年起,在海外發展萬達五星級酒店,計劃10年內,在世界8至10個主要城市建設萬達酒店。
去年12月,萬達已與印度信實集團攜手進軍印度樓市,據報導總投資高達10億-15億美元,同時萬達已聯合其他企業決定斥資30億美元進軍俄羅斯北高加索旅遊業。粗略估算,萬達在國際市場的總投資將超過500億元人民幣。
王健林很少在意別人的評價,他更善於用行動來證明自己決策的正確性。也許正是第一次出海帶來的好收成,王健林剛毅的臉上少了一絲對未來的隱憂、多了一點獵人在成功捕獲獵物後的興奮。
逼上梁山做文化產業
萬達這個商業地產的大玩家正在自我顛覆。作為萬達集團董事長的王健林將未來鎖定在文化、旅遊板塊,「2020年將商業地產的比重降低到50%,徹底實現轉型。」他這麼做的理由是,房地產開發的瓶頸顯而易見,而文化旅遊是下一個投資熱點,萬達有資源可以圈起一大片地,組合原有的商業項目。
在宣佈英國兩項投資的前一天,王健林出現在江西南昌萬達文化旅遊城的開工儀式上。
這個總投資金額400億元、總建築面積480萬平方米、預計2015年底開業的萬達城,規劃包括文化、旅遊、商業、酒店、濱湖酒吧街五大內容,是繼今年哈爾濱、合肥之後萬達對外宣佈的第三個百億萬達城。雖然尚未看到開業後的成果,但每次說到萬達城,王健林都野心滿滿。在他看來,這款具有「革命性」的新興產品,意味著萬達向文化產業發起全面進攻。
萬達向文化產業的轉型,最早是從電影院開始的。「作為購物中心的配建,我們先後與時代華納和廣電集團談合作,但並不順利,最後被逼上梁山,只能自己來做」。萬達院線成立當年便實現盈利,以後每年增速超30%。「文化產業沒有天花板」,他說,新的消費升級趨勢、國家產業政策扶持以及為萬達今後二十年儲備長期核心競爭力,是促使其轉型的三大動力。
今年的3月底以來,萬達先後與廣州、哈爾濱、合肥、南昌簽訂文化旅遊城建設項目,不到3個月,萬達文化旅遊投資達到1200億元。對此,王健林告訴記者,萬達首先走大投入、大產出的路子。
王健林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萬達集團已成立了一隻4億美元的境外電影投資基金,可能會直接投資國際電影巨頭製作的電影,並會與其合作拍片,此外,萬達集團對歐洲兩家電影院線的收購也正在洽談中。
最近幾年,帶有中國元素的影視文化產品不斷輸出國外﹔與各國開展的中國文化年如火如荼,中國文化對外交流不斷加強。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中國文化產業「走出去」的現實情況不是很理想,很多時候不是企業「走出去」,而是政府「送出去」,是通過政府支持的方式,送出所謂的中國文化元素。這也就是我國文化貿易出口的地區比較侷限的原因之一。
但是,目前世界文化渠道已被基本瓜分,後來者依靠自身發展形成新的全球性渠道非常困難,面對這一現實難題,與其耗費巨資去與已經佔據了國際文化產業市場主流地位的企業競爭,不如與之競合,不是以對抗的方式競爭,而是積極進行合作性競爭,借助這些世界文化產業巨頭的品牌影響力向全球推廣中國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元素,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中國自己的國際化文化品牌。
萬達集團顯然實行的正是這一策略,其旗下的萬達文化集團成立電影投資基金,選擇世界電影巨頭,合作拍攝全球發行的英語影片,目前已與美國索尼電影公司、迪斯尼電影公司達成框架協議,與福克斯電影公司和獅門影業公司的合作協議也在洽談中。這些世界電影巨頭都具有強大的全球發行渠道,借助他們的傳播能力,將極大促進中國電影快速走向世界。
此外,借助資本的力量,併購海外已經發展成熟的渠道也是一種很有效的競合方式。比如,萬達集團收購AMC,此舉使其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擁有近7000塊電影屏幕,佔有全球近10%的市場份額。
同時,萬達集團正與歐洲、澳大利亞的領先院線洽談併購,一旦併購成功,將佔領世界電影市場20%份額。
「扯淡」的足球
提到王健林,就不能不說中國第一家職業足球俱樂部——萬達足球俱樂部。
對於許多80後的中國人而言,最早熟知萬達這個名字恐怕是因為足球。1994年3月8日,萬達集團入主大連足球俱樂部,更名為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此後的時間裡,大連萬達奪得了多次頂級聯賽冠軍,成為了中國足壇最成功的足球俱樂部。直至1999年,萬達集團因為裁判風波被強行退出足球領域。大連萬達隊在這6年裡,在中國職業足球頂級聯賽中取得四次冠軍和一次中國超霸杯冠軍。
10多年後,萬達再次回歸到足球領域。2011年,中國足協與大連萬達簽約戰略合作,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宣佈,萬達集團在3年內將至少出資5億元人民幣,全面支持中國足球振興,其中合作重點包括聘請世界級優秀外教執教中國隊。此前已被解約的前中國國家隊主教練卡馬喬及其團隊高達五百萬歐元的年薪便是由萬達集團買單。
2012年,萬達在北京註冊成立北京萬達足球俱樂部。從2011年12月開始,萬達集團正式啟動「中國足球希望之星」項目,由西班牙派出的專家在全國近20個城市的460餘名U13年齡組中精心選出了30名球員,前往西班牙進行為期三年的留學。這批留洋球員的所屬權將歸北京萬達俱樂部所有。
當年因足球而發達又憤而拋棄足球的萬達老闆王健林何以泯去恨心重拾對足球的愛意呢?民間議論紛紛,商界傳聞不斷。談王健林情懷依舊者有之,言企業家社會責任者有之,傳礙於情面者亦有之。而熟諳市場的人士更趨向於萬達此舉的商業價值。
另一家同樣傾心於足球領域的地產大佬恆大集團的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有過這樣的表述:「在中央電視台打廣告的話,1秒鐘大概15萬元。我們一場球下來,比如說4月2日中超開幕式在廣州舉行,有25家電視台現場直播,有300多家媒體報導。11個運動員穿著印上了』恆大』兩個字的背心,你說是不是很值錢?一個半小時的直播時間,如果做廣告要多少錢?」
媒體評論稱,退出足壇12年後,王健林做出重返的決定,是因為他精明地察覺到,跌入歷史谷底的中國足球,到了入市的最佳時機。同時他看到,足球能夠拉近他與公眾的距離,與城市的距離,與政治精英的距離–這是萬達集團繼續做大的一個客觀需要。
6年4次奪冠、3連冠、連續55場不敗,這是萬達投資足球的驕人戰績。但現在談到足球,王健林只有兩個字:「扯淡!」
王健林說,現在很多人說是萬達指定了卡馬喬擔任國足教練,足協被動接受,這個完全是胡說八道。
萬達當初與中國足協簽約整體贊助協議的時候,我們就提出可以幫助提供優秀教練的人選名單,當時我們給足協提供了四個教練名單,第一名是裡傑卡爾德,拿過3次歐冠,再就是現在巴西國家隊主教練斯科拉里,然後是克林斯曼,我們把卡馬喬排在第四位。
我們給的是一個建議名單,足協也可以自己再去選,但為什麼最後選了卡馬喬?這個過程萬達沒有派人參加,談判的合同我們也沒有簽字。從我內心來講,更想促成裡傑卡爾德,雖然他的工資比卡馬喬還要高,但他的年齡、威望和帶隊成績都很好。裡傑卡爾德也表示願意來京談判,但那時正好趕上北京連續下大雨,航班全部取消,就是跟中國國家隊無緣。而至於後面還有幾個他為什麼沒有選,我們都不清楚。
萬達是守約的公司,契約內承諾的事情肯定全部兌現。即使再選其他人做主教練,我們還是會支付這部分錢的。
結語
在公開資料中,萬達城被稱為「創新的世界首個特大型文化旅遊商業綜合項目」。其中蘊含的商業邏輯不難理解,萬達廣場模式是以住宅、寫字樓和商舖銷售獲得的資金來支持商業物業發展,萬達城增加了更多能快速帶來現金流的消費類項目,兩者的本質都是解決商業地產開發的資本問題。另一個層面,2008年宏觀調控中萬達能夠彎道超車,核心是因為其商業地產模式迎合了地方政府對抗經濟週期、增加就業和稅收等需求。文化旅遊是當前地方最熱門的概念,本身就擁有相關產業資源的萬達不難找準新的位置。
在這樣的背景下,萬達的一系列大手筆收購也順理成章。無論是去年的美國AMC影院公司,還是今年的聖汐遊艇,這種持續運轉的消費類項目提升了萬達「文化旅遊」的價值,也有助於其獲得更多的現金流。而投資海外的高級酒店,一方面是在歐美經濟寒潮時期,持有不動產,等待升值空間;另一方面,國際化文化旅遊企業的形象,也讓王健林在國內的項目開發上有了更多便利。更不用提這家公司一直謀劃的上市計劃。
似乎就在兩三年間,萬達已經為自己貼滿了文化旅遊企業的標籤。推動這個企業不斷向前走的,除了貫徹上下的執行力之外,更多的是王健林的野心和能量——雖然對萬達的發展速度以及看不清楚的資金鏈,外界從沒停止過質疑。
(資料來源:第一財經日報,京華時報,南方都市報,國際財經時報,中國網,財經天下,新京報,證券日報)
揭秘中國比特幣產業鏈:投機者賭場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191.html導讀:最早聽說比特幣還是在2010年,當時國內一本在學生中很知名的計算機雜誌對比特幣進行了專題報導,那時我只對報導掃了幾眼,暗暗記住其中幾個概念,諸如P2P生成、自有無國界、貨幣實驗什麼的,以備將來裝腔所需。
而3年後,比特幣相關概念不但人人都能說上幾句,連身邊都有同事開始挖掘比特幣,甚至我本人也被人推銷過比特幣礦機,這使我愈發認識到:比特幣產業不簡單。從身邊人開始,我以一名小白的身份重新調查了整個比特幣產業鏈,最終結果很震驚:中國的比特幣產業早已無關理想或貨幣實驗,有的只是一個個短期投資家。
礦工
由於製造比特幣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所以其運算生成比特幣的過程被形容為挖礦,挖比特幣的人則被稱為礦工(Miner)。我的同事F君就是一名比特幣礦工,自4月份開始挖礦到7月份停止挖礦,他累計投資在挖礦設備上的錢已經接近兩萬元,開銷包括:10餘塊顯卡、挖礦用主板、從美國購買挖礦機的費用(價值9000元,至今未收到貨)以及耗電等。
投入兩萬,收益能有多少呢?F君6月初開始使用10塊顯卡組成的比特幣礦機挖礦,剛開始每天可獲得130元收益,但到6月下旬,收益已經不足50元,而到了7月份,礦機每天產出已經不足20元。F君算了算,10塊顯卡組成的比特幣挖礦設備全天運轉耗電加起來要20塊錢,挖比特幣賺到的錢甚至抵不上耗電的錢。
為什麼收入會銳減?F君說這是因為很多人用了比顯卡挖礦更牛的專業設備,目前比特幣產量固定為每10分鐘產生25個,誰的挖礦設備能在10分鐘內最先生成比特幣,誰就能獲得收益,而背後比拚的完全是挖礦設備的計算能力。F君表示,5月份以前,大家挖礦的設備主要是用ATI顯卡,但從5月份南瓜張的比特幣挖礦機開始投入使用後,這種平衡被完全打破。
南瓜張與挖礦機
南瓜張是誰?網上目前仍可搜到一篇關於南瓜張的報導,題為《30歲比特幣炒家身家過億 幾年間飆漲5000倍》,文中稱南瓜張為北航計算機專業博士,其設計的比特幣挖礦機(命名為Avalon)運算速度遠超顯卡挖礦機。另一篇5月份的報導顯示,南瓜張設計的比特幣挖礦機一天能產生357個比特幣,按照7月12日的比特幣價格換算(1比特幣兌換579人民幣),南瓜張比特幣礦機一天可產出20萬人民幣。
能夠產生如此驚人的利潤,南瓜張口氣自然很大,在出貨比特幣礦機時,南瓜張曾寫下了很有趣的」霸王條款」:
1,在任何情況下均不退款。這是因為,我們會用預付款去購買零部件,因此無法退款。
2,沒有保障。這包括但不限於:現在沒有第三方評測所帶來的風險,我們是騙子的風險,由於客觀和主管原因無法按時發貨的風險,bitcoin本身出現嚴重問題無法繼續存在等。
3,沒有銷售客服。由於人力有限,如果您不能理解本公告的全部內容,即請不要購買。同時,QQ和旺旺等均不作預訂諮詢,所有詢問都不會得到回覆。
4,收貨地址一經確定即不能更改。」
據瞭解,南瓜張先後出貨過兩批比特幣挖礦機,這批礦機出貨時價格僅為幾千元,如今卻已被炒到了十萬元以上。有趣的是,在巨大利潤面前,南瓜張卻宣佈不再出售比特幣挖礦機,而是選擇出售其中最為關鍵的芯片,這也直接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比特幣挖礦機組裝。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所謂的南瓜張並不是一個人,其背後有一個團隊在運作,目前南瓜張團隊接到芯片訂單總數已經超過三十萬片。
期貨礦機
在眾多接手南瓜張芯片的公司中,以由原校內網創始人楊曜睿創辦的ASICME作為有名,據ASICME介紹,目前其推出的產品分為三檔,售價分別為3000元/11500元/45000元,ASICME目前每月接到訂單總價值超過700萬元,預計將在9月份集中出貨。
F君表示ASICME的挖礦機屬於典型的「期貨礦機」,期貨礦機的特點是用戶先付款、再出貨,發貨時間不定且一旦訂金轉化為貨款,則不接受退款。F君曾在4月份就掏了9000元購買了美國的比特幣挖礦機(蝴蝶機),如今到了7月份,蝴蝶機仍沒有送到F君手裡。
即使這樣,F君並不打算要求退款,他表示,如果他現在手裡有一台數萬元的比特幣礦機,一個月就可以賺回成本,之後的日子則是淨賺。
除了南瓜張的比特幣礦機和美國的蝴蝶機,期貨礦機領域還活躍著一家深圳廠商,這家廠商的代言人叫做「烤貓」(Friedcat),比特幣挖掘者也稱這家公司為「烤貓」。烤貓在去年年中宣稱研發比特幣礦機成功,向全球網友發行股票以募集資金(其稱之為論壇IPO)生產礦機,礦機生產成功後,其獲得的收益將向投資者分紅。
烤貓一份官方宣傳資料顯示,烤貓在2012年8月通過眾籌模式籌集到約10萬美元,年底製造出礦機的芯片樣品,在今年1月19日第一次分紅。烤貓宣稱僅一次分紅後, 當初投資者就都已賺回成本,目前烤貓股票交易市值已經超過1.3億美元。
目前,比特幣礦機確實能夠產生大量利潤,但一位比特幣礦機從業人員坦言這種日子不會持續太久,Avalon礦機每天產生20萬利潤已經是過去時,如今花數萬元購買一部礦機,回本至少需要30天,等到9月份礦機集中出貨後,需要多長時間回本非常難說。
這位業內人士還表示,從長遠來看,這一代比特幣礦機被超越只是時間問題,未來會有技術更先進、運算能力更強的比特幣生產設備,一旦這些設備出現,現在賣到數萬元的比特幣礦機將與曾經的挖礦顯卡一樣被淘汰。
層層抽成的二級產業
即使現階段擁有了比特幣礦機,也並不意味著能夠立即轉化為財富,想讓比特幣變成真金白銀,還要與眾多比特幣二級服務公司打交道,包括:
1.礦機託管。比特幣礦機運行時噪聲很大且對電源穩定有一定要求,對普通礦工來說,放一個比特幣礦機在家裡可能存在困難,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像服務器一樣託管在機房裡。一些比特幣礦機製造商在向用戶銷售礦機時都會提供託管服務供用戶選擇。
2.礦池。目前比特幣每天會生成3600個,即使用上了比特幣礦機,礦工也不能保證一定挖到比特幣,為解決這一問題,一些技術人員開始組建礦池,將礦工手裡生產設備的運算能力集合起來,形成較為穩定的收益,挖到比特幣後再按用戶貢獻計算能力分配比特幣。而礦池運作者則從中進行抽成,抽成比例從1%到5%不等,上文提到的ASICME提供的託管、礦池整體解決方案抽成比例為8%。
3.兌換。挖到比特幣後,用戶如果想轉化成真金白銀,還需要找到兌換渠道,目前國內有很多比特幣交易網站接受兌換,這些網站除在自己平台進行交易外,也會在淘寶開店就行兌換。然而無論是比特幣兌換成人民幣,還是人民幣購買比特幣,交易網站一律要收3%-5%的手續費。
由於比特幣交易網站的存在,比特幣市場還出現了專門的比特幣炒家,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是這些炒家基本的盈利方式。
4.山寨幣。除比特幣這樣的舶來概念外,如今國內還出現了十餘種山寨「比特幣」,這些山寨幣的運營方接受山寨幣兌換比特幣,從而使得這些貨幣具有挖掘價值。這些山寨幣在技術上往往存在很大漏洞,以山寨幣中比較有名的元寶幣為例,其原本設定於6月29日零點發佈,然而在發佈之前,程序就洩露,由於此時只有很少人挖礦且挖掘難度為負數,導致元寶幣被大量提前挖取。
無關乎理想 只關乎短期博弈
儘管F君承認自己「算是被套了」,但他並不懷疑比特幣會持續升值,他給出的理由是參與挖掘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投入到比特幣產業鏈中的價值就越多,比特幣凝結的價值就越多,同時比特幣的產量卻不斷下滑,因此比特幣只會在現有基礎上升值。在採訪中,我發現這個理念幾乎得到所有比特幣產業從業者的認可,他們一致認為長線投資比特幣必然穩賺。
同時,比特幣產業鏈從業者也都在不遺餘力的布道比特幣,一位ASICME的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宣傳比特幣,是為了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比特幣生產中來,比特幣的價值才會更高。根據5月份的一份統計,中國的比特幣節點超過8.5萬個,佔全球節點22.8%,而與多位業內人士交流後,大家都對中國比特幣礦工超過10萬這個數字表示認同。
儘管每個人都可以說上這麼一段頗具理想化的概念,但事實是,一旦參與到比特幣遊戲當中來,大家都成為了比特幣行業的短期投機家,挖礦者、礦機製造者、礦機芯片製造者、交易平台運營者、比特幣炒家都成為這個短期博弈遊戲的參與者。一位比特幣礦機生產者明確表示,在他看來礦機生意只能存在兩年,兩年之後的市場變成什麼樣都很難去說,大家參與進來都是為賺熱錢。
更為讓人擔憂的是,比特幣短期內很難直接購買現實中的商品,其被各國政府接受更是遙遙無期,這種情況下,比特幣價值升高只能靠吸取現實中資金來增值,過往遊戲參與者只有靠吸收新參與者投入的資金才能賺取利潤,而一旦外部兌換渠道斷裂,封閉的比特幣產業鏈將成為一個零和遊戲。
國外色情行業管理體系和產業鏈是怎樣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669.htmlIPO招股說明書:主要盈利模式
曾經很認真的看過一家澳洲正規妓院的IPO招股說明書,裡面對他們的營利模式有很詳細的說明。現在憑印象講一點,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可以再去把那份招股說明書找出來。
1. 最主要的營利模式是房費,也就是room rent。所以拿房產是能否營利最重要的關鍵,選址,拿地的成本,營建的成本,當地法規是否允許(記得幾個州,妓院仍然是不合法的)。
2. 小姐與妓院之間是沒有直接的僱傭關係的,而是採取進場費+收入分成的方法進行分配。PS:小姐流動性應該是非常大的
3. 小姐需要自行申請職照,體檢,買保險等等。
4. 其它收入來源包括酒水,飲食等等。
再補充一點信息,這家妓院叫Daily Planet, 位於墨爾本,在2004-2011年連取獲得Australian Adult Industry Award頒發的「最佳妓院獎」和「最佳接待獎」。
上市主體是它的直接控股公司Planet Platinum Limited,2005年3月1日在Austrlian Stock Exchange上市交易。去年因為無法遞交630財報而被停盤。其它關於股價,上市的一些併購什麼的,有興趣的可以繼續去它的官網和ASX網站查閱。
內部具體經營狀況
澳洲性產業很發達,除了比較有名的紅燈區,以及幾家知名大店、連鎖店和零碎分佈在各區的獨立合法妓院,更多的是大大小小無牌照、打著擦邊球並以按摩、洗腳為名的地下妓院。
城市裡的妓女,亞洲人的確佔了很大一部分,過去是越南人、菲律賓人、馬來人比較多,這幾年東亞人的比例上升的非常快。原因有幾個,主要是鬼妹比較囉唆,要求也多,說這不行那不行,在利益分成上也比較黑心,而皮膚(尤其是年紀大的)不是粗糙就是滿是斑點,而年輕貌美的鬼妹會選擇去高級雞店或者是脫衣舞廳,要麼在國王十字等地區單獨拉客。當然南美、印度人也不少,但是我接觸不多。應該還有中東蒙面女人,我也只是聽說沒親眼見過。亞洲女人的優勢是大多比較年輕(至少在鬼佬眼裡看起來很年輕),價格相對較低,服務周到,任勞任怨,有賺錢壓力,同時又能滿足鬼佬玩一次亞洲女人的心願。農村偏遠地區,我看到的妓院裡,東亞人不多,南亞、東南亞、拉美人佔有相當比例。
大多中國妓院(不合法為主)在商業模式上比較簡單,無非是外面掛一塊「Natural Massage」的牌子,或者是在《澳洲新報》這類的華人報紙上打有性暗示的廣告,店內裝潢簡單。而韓國店稍有改進,很多裝修成KTV的樣子,韓國男人愛唱歌和喝酒,所以辦事前想法設法讓顧客先瀟灑一下的同時,也能狠狠地宰上一筆。畢竟嫖娼是按小時收費的,一個男人再強也幹不到2個小時吧,更何況是棒子,而通常唱歌喝酒的收入可以幾倍於辦正經事。更聰明的老闆會在妓院邊上開一家烤肉店,很多韓國男人辦完事出來,喜歡在店旁吃烤肉休息一下。當然還有更高級更奇怪的店,具體我就不說了。
有人談到韓國妓女這兩年增長的非常快,主要是受惠於她們能較容易地申請Electronic Travel Authority (ETA),即南韓公民來澳的3個月的旅遊簽證。舉一個例子,在悉尼的某C區有一家韓國店生意非常好,有次我去收房租,偶然知道老鴇每2-3個月都會回首爾去挑貨,所以店裡的所有妓女能做到每3個月一輪換。一家雞店既然能做到不斷更新小姐,而且各個青春貌美(鬼佬才不管有沒有整容),想不火都難啊,看到那麼多濃妝豔抹的美女,誰還對那些4、50歲的鬼婆感興趣。這些韓國小姐都不會講英文,且都是自願來澳,純粹是為了能在3個月內賺一筆快錢。
妓院的合法營業牌照的確不好申請,我們的執照是和council打了整整2年官司,上了N次法庭才拿到的。後來考慮到我們在澳的主營業務不是色情業,就將牌照租借給別人了,租金每年XXX萬刀。
我認識的大多妓女都是在澳的合法公民,妓院的可怕之處是它讓那些女孩覺得賺錢太快太容易了,我已經見過太多離開妓院,最後由於受不了洗碗或者其他苦活的女孩再次回到妓院。當她們覺得忍忍幾天就能買一個名牌包的時候,哪裡還肯去幹那些又苦又累,每小時只有10刀的活。
作為服務司機,的確如樓上所說工作很枯燥,但我也從他們那兒聽到過不少故事。比如有一次送的2個鬼妹非常胖,坐上去直接讓他的小車爆胎,還有懷孕的單親媽媽,為了未出生的孩子的生計而接活,以及為了賺學費的貧窮女學生等等。
11月的時候,我接到一個懷孕女孩的電話,說她想回到以前的妓院繼續幹。這個女孩幾個月前被某個嫖客搞大了肚子,同時又不願意墮胎,就只能離開妓院跟著這個男人走,只可惜此男只知道整天賭博,把家裡的所有財產都賠光。最後我遲疑地問了句:你已經懷孕了,回去合適麼?她回答:總有顧客喜歡我這一款吧。
就寫那麼多,我畢竟不是行業中人,有些地方可能不準確,大家就當故事看看,能忘就抓緊忘了吧。
汽車電商為產業鏈創造了哪些價值? 李妍
http://xueqiu.com/8689584849/26071973雙十一已然成為全民購物的盛會,然而,今年雙十一創造的奇蹟,將不僅限於支付寶日交易額、日訂單量這些數據,汽車電商的網絡訂單數據將成為這場狂歡的新亮點。汽車電商模式,我們應當如何去理解它?它是否對傳統汽車銷售形態產生衝擊?
$汽車之家(ATHM)$ 、
$易車(BITA)$ 、微博、聚划算、天貓等網站,在最近一兩年都先後嘗試了網絡售車,並且取得了相當驚人的成績,尤其是今年雙十一,汽車之家和易車在網絡促銷活動發起的12小時內,訂單量都已破萬。雖然最終達成交易的數據一個月後才能看到,但垂直網站的發起力量的確令人驚嘆。
我們先來給「汽車電商」這件事定個性,汽車產業鏈比傳統消費品複雜得多,汽車銷售的本地化屬性非常強,廠商和經銷商在各個地區的銷售策略、各地區銷售的車型、同款車的定價和促銷體系等都大相逕庭,這決定了汽車電商不可能像普通消費品那樣,直接在線完成交易。在
現有汽車銷售體系下,「電商」更多的是在幫助廠商和經銷商帶來更多的銷售線索,提高交易轉化率,並且我們認為它非常有價值。那麼,對於汽車垂直網站、用戶、經銷商、和廠商,汽車電商為產業鏈創造了哪些價值?
垂直網站:更深的介入產業鏈汽車之家和易車是兩家非常優秀的汽車垂直網站。過去,他們主要提供汽車銷售的前端服務,為用戶提供了包括資訊、評測、經銷商位置和報價等選車導向的服務,為廠商提供品牌營銷服務,為經銷商帶來銷售線索,他們的服務止於此。而現在,他們嘗試將服務更進一步,希望向汽車銷售的後端延伸,嘗試以合適的方式介入交易環節,從而在汽車交易的更多環節能夠創造價值,汽車電商將是他們縱深化發展的第一步。
汽車之家副總裁馬剛認為,「汽車之家具有雙重身份,首先,汽車之家是一家互聯網企業,其次,在汽車營銷環節扮演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具體要營銷環節,有前期的品牌構建、品牌推廣,中期的吸引用戶目標、鎖定消費目標,後期的產生購車意向及達成交易。之前的汽車之家主要做前面的部分,後面將逐漸向下延伸。」
易車總裁邵京寧在中國汽車流通協年年會上透露,2014年易車將在廣告宣傳、潛客管理、銷售轉化、售後服務及二手車業務領域推出整套電商化解決方案,助力經銷商電商化進程,預計提供超4500萬新車銷售線索,銷售轉化率提高至10%。
用戶:低價和信息透明雙十一成績單:
11月11日11點35分05秒,汽車之家第10000個訂單產生了;截止文章發佈,已產生13448個訂單,訂單總額超過20億。
截止今天17點,易車惠下訂單數達到23541。
(註:汽車之家訂車需預付定金,易車惠則採取短信確認的形式,兩種形式產生的訂單,下單用戶在實際交易意願上將呈現一定差異)
汽車之家購車節和易車惠的用戶參與度非常高,我認為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價格上的優惠,二是信息透明。
兩家網站在活動策劃當中,和經銷商、廠商提前約定了降價幅度,首先保證了低價促銷的真實性;其次,對於首次購車的用戶,線下購車難保銷售人員不向你推薦各種附加服務,而線上訂車,網站和經銷商都有事先約定商品和服務的內容,信息相對透明,也幫助用戶縮短了交易決策時間,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
經銷商:更多的交易線索和更高的轉化率易車和汽車之家,大約佔到在線汽車銷售線索的一半,但並非分到了一半的汽車在線營銷預算,原因是汽車數字營銷,很大部分來自廠商主導下的品牌營銷,除了汽車垂直網站外,門戶網站、視頻網站等都極大地分擔了這類營銷任務。為經銷商帶來銷售線索,則是垂直網站所特有的價值。「電商」模式直擊有購買意向的那部分人群,並通過預付定金、短信確認等方式,精準地鎖定了有近期購車意向人群,大大提高了交易轉化率。因此,以「交易」為導向的汽車電商,相對於廠商,經銷商的參與程度可能更高。
此外,我認為汽車電商,一種營銷模式上的創新,經銷商可以把節約下來的營銷費用,以低價的形式回饋用戶,讓用戶能夠以更優惠的價格買到汽車,客觀上促進了交易的達成。
廠商:品牌營銷的補充近百家廠商參與了汽車之家購車節和易車惠活動,覆蓋了80%以上的汽車廠商,體現了廠商對參與汽車電商的熱情,以及對線上營銷的重視。當然,對於廠商,汽車電商更多是對自身品牌推廣的補充。比如,Smart 在微博、聚划算等平台上,先後嘗試了閃購和團購,就是極典型的品牌導向的電商嘗試。
汽車之家副總裁馬剛表示,「廠商已經知道互聯網是營銷當中不可或缺的,但是重要到什麼程度,大家是模糊的。主流的汽車廠商,已經從去年開始組建了數字營銷部門,並且和市場部門平行,可以看出他們對在線營銷非常重視,有的廠商對於互聯網營銷的理解和思考比我們還要深。 」
總結,汽車垂直網站對於電商的嘗試,是一種介入汽車交易方式上的嘗試,目的是為線下實體店帶來更多的銷售線索和更高的轉化率,短期內,不會對傳統汽車銷售模式產生特別大的衝擊,相反,這將是傳統汽車銷售模式的補充,並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提高了銷售效率。從產業鏈的角度,用戶、廠商、經銷商對於汽車電商活動的參與程度非常高,體現了線上營銷的重要性將越來越大,意味著汽車垂直網站可挖掘的潛在價值也不斷提升。
作者:i美股資產管理/李妍
信息披露:文章發表時,本人及所在機構不持有汽車之家的股份,但是不排除未來投資汽車之家的可能性,包括IPO認購。
電影營銷:產業鏈的第四極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25/56570.html9 月1 2 日起,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的指定影院,觀眾只要下載支付
寶手機客戶端,用微信掃到電影《一座城池》的貼片二維碼,就可以搶購到9 元的優惠電影票……
這是劇角映畫9 月策劃的電影《一座城池》營銷推廣活動的一部分,與此前的宣傳營銷活動不同,劇角映畫嘗試通過這樣的活動實現一種OTO 的營銷,搭建影片和觀眾間的快速通道。據瞭解,類似劇角映畫這樣的新媒體、全案電影營銷公司大大小小不下幾十家。大家分散在電影營銷的各個環節,在提升電影營銷專業性的同時,也將傳統的製片—發行—放映的產業鏈格局延伸至製片—發行—營銷—放映四極。
1 從媒體營銷到社會化營銷
電影營銷公司這個行當發展到今天大概不到十年的光景,最初叫電影宣傳公司,甚至乾脆連公司都不是,就是幾個資深的媒體人,借助自己對市場、媒體的瞭解幫助片方寫通稿、發稿。今天回頭看,當時的營銷更像是宣傳,媒體影響媒體,進而影響觀眾。
虞紀是電影圈兒裡最早一撥兒轉行做宣傳的媒體人,他做電影宣傳的第一站是博納。在博納,虞紀開創了北京發佈會邀請外地記者參與報導的先例,這樣的做法一直沿用至今。之後虞紀創建了自己的宣傳公司——神話東方。再後來,虞紀轉投其它行業。
和虞紀同時出道的還有黃斌,據說黃斌轉行做宣傳源於陳紅的一個電話。在電影《無極》的宣傳中,黃斌嘗試將電影宣傳延伸到時尚媒體,電影主演變身時尚雜誌封面,借助明星的影響力帶動電影宣傳。2006年,黃斌註冊了自己的公司,操作了《南京!南京!》、《梅蘭芳》等影片的宣傳營銷工作。隨後,黃斌嘗試向上游製片環節延伸,參與了電影《左右》、《我的唐朝兄弟》的製片。
陳舊、陳炯都是南方報業系統的記者,2008 年左右他們開始給朋友幫忙做一些影片的宣傳營銷工作,比起今天的市場,陳炯坦言那時候大家對營銷的理解還處於起步階段,陳炯印象最深的電影《孤膽義俠》。「這是一部批片,當時我們建議把片名改成《孤膽義俠之異形浩劫》,著重突出異形的概念,這樣的調整為影片在當年贏得超過三千萬的票房,比該片美國本土的票房還高。」
一個點子就能四兩拔千斤的案例畢竟是少數,隨著大眾注意力從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化,電影營銷開始了從媒體營銷向社會化營銷的升級。媒體人也嘗試從創意生產者向公司經營者過渡,電影營銷開始進入專業化、精細化的整合發展時代。
2 營銷公司有哪些?
所謂電影營銷公司,包含一般營銷公司、公關公司的某些屬性,同時兼具電影營銷公司的專業性。粗略劃分,電影營銷公司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大的影視公司下屬的營銷部門,負責公司內部影片的營銷推廣。另一類是獨立的電影營銷公司,相比前者這樣的專營公司規模更大,通常有幾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可以承擔影片的部分或全案營銷工作,每年操作影片的數量通常在10-30部左右。
正如最早的一批電影營銷公司早早退出這個行當擔憂的那樣,電影營銷本身確實是一個有天花板的行業。所謂的天花板,源於電影營銷公司處於產業鏈末端的地位。營銷公司作為對接片方和市場的橋樑,自身的話語權有限,很多好的點子由於種種現實的原因無法實現,加上目前還沒有一個權威的評價體系,進入門檻低、良莠不齊的同業競爭……凡此種種讓電影營銷公司基因裡就帶著弱勢。
儘管如此,享受產業高速發展紅利的電影營銷公司仍然在短期內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大浪淘沙,經歷了最初的探索成長,很多電影營銷公司已經具備了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一些專業化程度較高的營銷公司已經具備了強大的整合資源、跨界營銷能力,帶動內地影視行業重點項目和資源在他們身上集中整合。一個以電影營銷為核心的差異化生存版圖正在形成:
影行天下專注電影營銷、只做全案營銷,並且在進口影片的推廣方面一馬當先;光合映畫作為以電影營銷為主業的娛樂營銷公司,橫向拓展了電視劇、明星藝人、綜藝節目、品牌公關等多種業務,主打「創意定位+渠道定製」的一站式娛樂營銷全案服務;無限自在充分利用電影的內容優勢和品牌結合,提出打通影片到影院的最後一公里,以商務合作見長;和頌世紀業務涉及廣告植入、媒體策略、專業傳播執行、受眾關係管理、公共關係與公共事務等,與萬達影視、華誼兄弟、中影股份、安樂電影等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劇角映畫在業內率先完成第一輪融資,提出從全案營銷向榮譽營銷過渡,通過墊付營銷費用、分擔營銷風險、分享票房價值;偉德福斯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需求,通過電影影響力評估系統的建設為行業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角。
3 營銷公司做什麼?
從當下的實際情況看,中小成本影片通常在製作完成後進入營銷階段,一些年度商業大片往往從項目策劃階段就引入專業的營銷發行公司把脈。對營銷公司而言,工作的核心就是跟片方一道提煉出影片在不同階段的營銷賣點,然後傳遞給觀眾。與單純的品牌營銷不同,電影本身有豐富的內容資源可以反哺品牌、提供話題。當然,在單部影片的內容量不夠的情況下,也可以分析篩選時下的社會熱點話題和影片自身做關聯。
具體到營銷過程,傳統媒體、落地活動和新媒體推廣是電影營銷繞不開的規定動作,實際操
作過程中的信息到達率和市場轉化率是考量一個營銷公司創意能力和執行力的關鍵。視頻類:預告片、特輯、病毒視頻視頻類物料主要包括預告片、製作特輯和病毒視頻三大類。其中預告片和病毒視頻是目前電影宣傳的核心物料。預告片在電影營銷中作用的凸顯可以從電影《三槍拍案驚奇》說起。此前,電影預告片製作多由劇組的剪輯師兼任,《三槍拍案驚奇》中,魏楠版的預告片得到了張藝謀的首肯,此後成為國內第一家專業的電影預告片公司。
業內另外一家知名度較高的視頻物料製作公司是太空堡壘,其以電影預告片和製作特輯為主,提供全套EPK(電子媒體手冊)服務,代表作品是高群書的《西風烈》。此外,影武者等新媒體營銷公司手中也掌握著許多網絡拍客資源,可以跟據不同的創意完成相應的病毒視頻創作。電影《親密敵人》營銷過程中拋出的病毒視頻《賀歲三巨頭密會》巧妙借用《讓子彈飛》的電影片段,製作費用低、以創意取勝,可以看做是業內較為經典的病毒視頻之一。
與預告片和病毒視頻相比,製作特輯的作用有逐漸減弱的趨勢。光合映畫的陳炯認為,「電影營銷講究亦正亦邪,正的像預告片,能完整傳達影片信息。邪的比如病毒視頻,可能跟故事劇情完全無關,但是傳達了影片內在的精神氣質,從操作實踐經驗看這兩種手段的效果都很好。」
圖片類:海報、劇照
目前,圖片類的電影物料主要包括海報和劇照兩大部分。其中,海報又分為概念海報、先導海報、人物角色海報、特色海報,終極海報等,不論是電影信息的階段性發佈還是電影陣地宣傳,海報都承擔著重要作用。劇照方面,每個劇組都配有專職的劇照師為影片的宣傳營銷積累素材。海報和劇照作為常規物料,會隨著影片營銷的不同階段隨時拋出。比照國際經驗,國內目前還沒有權威的電影海報評價、評獎,海報創作整體質量還有待提升。
音樂類:主題曲、插曲
近年來,隨著明星跨界的普遍化,音樂類物料可供發掘的宣傳點也越來越多。以光合映畫負責的《廚子·戲子·痞子》為例,影片推廣曲恰好是吳莫愁的首支個人單曲,主題曲《送別》則主打朴樹十年回歸的話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 年國慶檔上映的《二次曝光》宣傳前期巧妙地將影片與張北草原音樂節結合創造話題。影片上映前,又邀請到當時人氣值極高的吉克雋逸、李代沫演唱主題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電影營銷公司管窺
領袖氣質和發展空間
電影營銷公司是一個典型的重創意、輕資產型企業,通過對視野內十餘家電影營銷公司的瞭解可以發現,電影營銷公司掌門人大多有媒體、演藝經紀和互聯網的從業背景。掌門人個人的資源整合能力,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協調溝通能力以及對新媒體環境下的電影營銷、傳播的理解將決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方向。從某種程度上說,電影營銷提供了一個從中間環節介入電影產業的切口,是一個既有天花板也有雙向延伸空間的行業。
資本拉動和量化標準
談及電影營銷,雖然不斷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新性個案突圍,但是行業本身缺乏可以量化的評估標準仍是一個尷尬的事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場的發展規模和規範性。值得一提的是,2013 年資本市場對電影的關注已經滲透到營銷環節,率先完成融資的公司開始嘗試依託海量的社會化媒體數據實現電影影響力的效果評估。
契合度和轉化率
所謂契合度是指一定體量的影片對應著相應的營銷規模,營銷規模一旦偏離電影自身體量並不能帶來相應的口碑效果,相反會有過度營銷的嫌疑。此外,營銷也要結合影片自身特點選擇相應的手段,否則也可能出現營銷溢出影片自身承載量的情況。比如2012 年一部千萬級別的類型片,營銷過程中設計了一款病毒視頻,視頻中影片信息通過地鐵中乘客手中的雜誌帶出,視頻的高點擊率和輻射大陸、台灣、日本等地的傳播範圍甚至連宣傳公司也始料未及,可惜的是由於影片自身的認知度不高,病毒視頻並未帶出相應的觀影轉化率。
光伏行業產業鏈分析 大笑江湖
http://xueqiu.com/8164715230/27424059我們從光伏產業角度出發,尋找最具有價值的投資標的, 從國家的政策也能看到,國家對整個光伏行業有了很大的扶持,包括上網電價時間延長至20年到大幅調高了光伏電站規劃目標,從最早的「十二五」規劃,一直到2015年國內累計能超過35G,到2020年就要達到100GW,國際上面整個光伏的複合增長率大概在58%多,中國發展起來非常迅猛,達到279%多。中國的市場要不然不啟動,要啟動就快速成為國際的第一。目前光伏產品轉換率提升,入市門檻得到提高,單晶硅產品轉換率不得低於20%,多晶硅不得低於18%,薄膜產品轉換率不得低於12%,但這裡面如果除去政府補貼的話,真正盈利的還沒有,但政府補貼力度強大,使得金科、隆基等硅片廠家做到了補貼後的盈利,一般來講硅片製造商的毛利率能夠達到13%以上即可盈利(含補貼)。而現在整個產業鏈上那一塊有投資價值呢,我個人的看法是一:光伏電站運營(電站運營含自建加外購兩種,建設加運營,利潤率前五年大概在15%以上左右,外購電站前五年大概利潤率為12%以上),二是電站建設,建設完畢後立刻賣掉,像航天機電、中利科技等平均的利潤率在13%,還有就是逆變器,光伏逆變器生產成本低、技術成熟、產品性能穩定的供應商少,逆變器毛利現在25%左右,但長期面臨價格下滑、淨利潤不穩定等原因,如果逆變器廠家不做其他的話,一般不會出現長線大牛,這裡國內的陽光電源做的不錯,但公司本身估值不低。再其次電站總包(epc)屬於包工頭,淨利潤在5%—8%,雖然賺的不多,但不需要國家補貼的情況下能夠賺錢就非常不錯。硅片製造商,這個前面講過,必須毛利率達到13%以上才可以實現盈利,國內有單晶硅龍頭隆基已經開始賺錢(補貼後),而硅爐我本身就不看好,現在去二手市場去淘前兩年破產公司的就行,同樣是新的,就差點技術的問題,但便宜的多,具體硅片生產完成到地面電站建設完成我給大家列舉下流程,硅棒通過技術拉伸做成硅片、再切割成太陽能硅片,單晶硅的原料是多晶硅,硅片組裝由電站總包建設電站,打個比方,中立科技做個單晶硅地面電站,需要買愛康科技的支架、隆基的硅片、陽光電源的逆變器、然後建成之後順豐光電來收購,這個就是外購電站運營的過程,當然這裡面還包括前期開發、申請項目批覆、項目融資、項目建設、並網融資到並網發電,這次的交易裡面,中立科技大概就賺到投入的13%左右,是純收益。英利和漢能基本是一體化的,整個產業鏈都有參與,所以不拿他們做對比。電站運營這塊在國外一般是由外部投資者來投,比如一些養老基金,但中國現在還沒有。電站運營方式就是不斷的收購、並網、再增發、建設、或收購、並網、再投入,這樣一來是一個不太好的循環,但會讓公司保持繼續增長。再一種方法是美國的Solarcity,即是已有電站-資產證券化-撬動資金建設新電站-再資產證券化」的良性循環。這樣一是解決了融資問題,二是不用再增發稀釋老股東權益。政策對公司做大做強有很大的牽動力,公司的持續增長依靠新電站並網獲得利潤,並且不斷跑馬圈地,搶佔新能源市場。國內的愛康科技有點像這方面的意思,但現在還不確定能不能給公司帶來利潤,還有一點就是上游製造業越慘,下游電站的利潤就越高,這也是光伏電站投資價值越來越顯現的原因。光伏電站雖然國家大力推動,但融資問題是難事,如果適當引入保險、社保、基金進入該行業,把其證券化或者信託化,就是人們所說的資產證券化。我認為只有這些東西發展起來,光伏電站的事業才能真正的發展起來。為什麼一直沒有講分佈式光伏,這裡其實業內還有些擔憂,美國和歐洲主要是分佈式,但他們的條件不同,國外是大House,而中國更多的是樓板房,大規模應用還存在不確定性。
我認為在政策的推動下,光伏行業處向上週期,維持光伏行業「看好」的投資評級。推薦多晶硅廠家特變電工、A股多晶硅產量最多、成本控制最好的一家公司,單晶硅推薦隆基股份、未來市場份額世界第一,暫時利潤可能跟不上,逆變器推薦陽光電源,電站建設推薦中立科技(民企)。電站運營推薦轉型中的愛康科技,本人目前不再持有陽光電源,持有轉型中的愛康科技,雖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如果轉型成功彈性也大。好的價格只有在不明朗時才能出現。
風險提示:單晶硅與多晶硅大幅擴充照成的價格戰。
融資成本上升。
國家扶持力度減小。
【關於馬的生意(三)】萊德馬業:立足優勢,如何打通馬業產業鏈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4/58372.html
春節期間,i黑馬為大家獻上關於馬的生意系列文章,已相繼推出了[關於馬的生意(二)]太陽馬戲團:如何用互聯網思維管理一家馬戲團兩篇文章,今天這是第三篇,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最大的非農耕馬飼養者和馬匹飼料商――內蒙古萊德馬業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萊德馬業”),作為內地首個獲創投入股的馬匹產業企業,萊德馬業采取育馬、飼料、連鎖俱樂部一條龍式的商業模式,已完成近億元人民幣的兩輪融資,並計劃2016年或2017年在香港上市。萊德馬業的前身為來德馬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6年,現已成為內蒙古優秀馬業單位,是中國最大的非農耕馬飼養者和馬匹飼料商。2012年8月,世銘集團旗下成員世銘投資與來德馬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成立了內蒙古萊德馬業有限公司,並舉行了投資協議簽訂儀式。世銘投資的投資金額為6000余萬元人民幣,
2012年5月,萊德馬業完成了4500萬元的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人民幣基金創東方領投。萊德馬業采取育馬、飼料、連鎖俱樂部一條龍式的商業模式,利用自身的優勢,培育最優秀的國內純種馬、半血馬、溫血馬和蒙古馬,繁育“萊德系列”馬,並開拓馬飼料及馬術俱樂部服務業務。中國馬業市場:起步晚,前景廣中國馬匹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但馬業市場一直沒有很大發展。究其原因是,國外馬業產業鏈中,除了有育馬、馬飼料、馬術運動、騎乘運動、賽馬運動等,馬匹還會參與到幫助心理有自閉癥狀的人們,或幫助兒童建立對動物的愛心,也即,馬業在國外滲透面很廣。“中國的這些環節都沒發展起來,未來有很大機會。”任重說。事實上,馬術在歐洲並不屬於小眾市場,國外有大量馬術俱樂部,騎乘費用也並不高,包括馬術培訓的課程費也不會比鋼琴高太多。“因此,從長遠看,馬術馬賽不會是服務高端群體的活動。”據報道,英國馬產業規模已經達到60億美元,美國馬業規模已經超過390億美元。而中國目前休閑運動馬車農業市場規模為不到10億美元,但每年增速將超過20%。中國的馬術俱樂部也已經從2007年的不到100家發展到近800家。據中國馬業協會預測,中國馬業未來市場有上千億的規模。若拿中國GDP與馬業市場比較,與歐美相比,中國目前只有0.01%,美英分別達到3%和2%,“中國有很大空間”。與此同時,縱觀英國馬匹產品和馬業服務市場,其馬匹產品市場大約有5.2億美元,馬業服務有15億美元。中國未來的目標市場,包括馬匹、馬糧、馬術俱樂部服務等則有57億人民幣。得天獨厚的優勢除了行業潛力巨大以外,萊德馬業還具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成立於2006年的來德馬業有限責任公司,現已經成為了內蒙古優秀馬業單位,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非農耕馬飼養者和馬匹飼料商。期間,該企業擁有了自己的核心經營團隊,培育出了一批優秀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還形成了一些優秀的經營理念。作為萊德馬業的前身,其在馬業市場上具有比其他同類企業具有更多的技術優勢和經營管理經驗。其次,萊德馬業的區位優勢也十分突出。其地處幅員遼闊的內蒙古科爾沁草原腹地,這里原料豐富,氣候適宜,是最佳的育馬地之一。著名的國際賽馬之鄉愛爾蘭,
美國的肯德基和日本的北海道等都與這里的地理位置比較類似。因此,在這里建設中國最大的純血馬、半血馬以及蒙古馬改良品種基地是非常可能也是非常有優勢的。最後,萊德馬業擁有成本優勢。育馬最大的難點是成本高,而造成成本高的原因多半是因為要從國外引進純種洋馬。萊德卻能把成本降至最低。據萊德馬業董事長郎林透露,由於進口洋馬需要經過購買、檢疫、運輸、關稅、傷病養護以及適應氣候等多個環節,因此,引進一匹純種洋馬成本要達到30萬元左右。而如果采用國內自育,成本將降至10萬元左右。不僅如此,由於內蒙古良好的地理環境,不僅飼養成本相對較低,而且品質還更加優良。據萊德董事長郎林透露,在內蒙古一個月馬的飼養成本僅為1000~1200元,同比國內其他地方的飼養成本也是很低的。例如,上海的飼養成本卻達4000~5000元。打通產業鏈,不搞賭馬萊德馬業前身只是較為單純的馬術俱樂部,現在做的是全產業鏈,其中,馬匹繁育交易、馬飼料生產位於產業鏈上遊,也最賺錢,立足於此,保證了生存問題,才能把下遊的馴馬、賽馬等細分產業做好。萊德馬業采取育馬、飼料、連鎖俱樂部一條龍式的商業模式,這不僅可以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單個環節的經營成本,同時還能快速地在馬行業搶占更多的市場。由於中國的馬行業屬於朝陽產業,目前正在新興階段,馬行業的各個分支領域都有可能繼續延伸。因此,誰能在早期搶占到更多的市場,誰就更有可能成為未來馬行業的領頭羊。據資料顯示,萊德馬業上市身份是馬匹養殖,或一家俱樂部營運公司,予愛馬人士入會參與養馬及馬術訓練,定期舉行賽事,但不涉及賽馬博彩,原因是內地嚴禁賭馬。內地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歷史性容許廣州舉行按香港模式試行“馬彩”,1996年中央下令禁止廣州博彩性賽馬,但廣州賽馬公司將“投註博彩”改為“智力測驗”,再改為“獎品”形式,終於1999年被完全廢止,直至2008年北京主辦奧運,賽馬被合法化,但嚴禁賭博成分。與香港賽馬會有合作對於萊德馬業,香港媒體稱其為內地最大的非農耕馬飼養與馬匹飼料商,同時提供海外馬匹選購及進口服務。在香港媒體看來,萊德馬業選擇香港上市有多重原因:超過三年盈利達5000萬港元的主板盈利要求;本港有熟悉賽馬活動的投資者;香港已有多家博彩企業上市,不會擔心上市時被質疑馬業有博彩成分。上述報道同時推斷,萊德馬業的上市的消息如落實,會邀香港賽馬會為投資者。而萊德馬業人員也稱,萊德馬業與香港賽馬會有著一些合作,聘請了一批教練員和馬房等設施管理人員。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i黑馬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