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冲基金經理 A問:「係咪可以再沽空?」
1 :
GS(14)@2011-10-03 21:38:33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668030
其中有個趁大市回升平咗倉嘅對冲基金經理 A問:「係咪可以再沽空?」
入咗飛認購新股、想抽飛又抽唔到嘅對冲基金經理 B答:「可唔可以調高新股限價盤個價,同唔要咁多貨?」
仲揸住好多貨嘅對冲基金經理 C話:「要確保我哋嘅投資配置安全!」
長線基金又點?清咗倉嘅長線基金經理 D話:「通街平貨,但我都係鍾意錢多啲。」
想買嘢嘅長線基金經理 E話:「有冇嘢好買?我要最差情況下嘅目標價。」
同樣清咗倉嘅長線基金經理 F話:「不如去旅行咯,未來 3個月都冇乜嘢好搞。」
睇完基金經理嘅諗法,大家今個禮拜仲會唔會買嘢呢又!
券商籲禁沽空 港府未首肯
1 :
GS(14)@2011-10-05 11:26:00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45398c9e3b5a-701368
...
政府評估 禁沽空恐走資加劇
據了解,政府評估後認為,大市急挫與市場憂慮外圍經濟情況有關,沽空雖可能有導致大市下行風險增加,但卻未必是跌市元兇;假如以跌市為由而禁止沽空,將觸發連鎖效應,投資者無法平衡風險,隨時令資金出走情況更嚴重。由於本港已有禁止無貨沽空及限價沽空等措施,相對其他市場更為完善,因此市場分析亦指出,本港毋須急於禁止沽空。
允加強監察 落實淡倉申報制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回應稱,政府及監管機構已加強市場監察工作,包括監察沽空活動,亦會跟進業界對借出股票作沽空用途的關注,並確保現有的規管措施,包括禁止無貨沽空活動及限價沽空(即uptick rule)等有效執行,及確保市場公平和有秩序運作。
發言人續稱,證監會早前已完成引入淡倉申報制度的公眾諮詢,政府會和監管機構盡快修改法例,以落實該制度。
李細燕強調,目前對於沽空的監管尚有不足之處,而在市況波動之下,政府更應暫停沽空活動:「例如普羅大眾的強積金,持有的股份是不是可以借出去讓人沽空?需不需要市民事先同意?又例如沽空人士的背景,是不是需要有所限制?」
另一與會人士,恒豐證券董事長張華峰亦指出,港股表現近日遠遜區內甚至亞洲市場,或與沽空活動有關,而目前監管機構的沽空申報制度亦略嫌缺乏透明度,當局應予以正視。
2 :
八旗子弟(15368)@2011-10-05 13:10:31投資者無法平衡風險???好鬼好笑,港府指投資者係索羅斯,哈哈
3 :
鱷不群(1248)@2011-10-05 13:20:00反對禁止沽空,但可要求證券行書面獲得客戶事先同意,而借貨所得利益歸於客戶而非證券行
4 :
龍生(798)@2011-10-05 13:22:53真係禁沽空...其實係好事黎既...
但這是作為自由港的代價...
無得又要喪威, 又要戴頭盔架....
5 :
glassfund(802)@2011-10-05 13:30:423樓提及
反對禁止沽空,但可要求證券行書面獲得客戶事先同意,而借貨所得利益歸於客戶而非證券行
有無地方係咁, 運作好像很難
如某行代客托管了一百萬股匯豐, 分別由小明, 大明, 小强持有, 間行借了三十萬股俾人沽空, 借貸後的利息收益由誰去領? 平分? 而小明中途沽貨又怎計, 日息?
6 :
鱷不群(1248)@2011-10-05 13:31:27不能輸打贏要,而且准許沽空實則有助穩定
7 :
glassfund(802)@2011-10-05 13:34:396樓提及
不能輸打贏要,而且准許沽空實則有助穩定
同意, 大陸以前無沽空所以單一方向, 現在有沽空玩, 加上收緊銀根, 出口真是差了, 所以股市不濟
8 :
游浪潮(3792)@2011-10-05 13:35:265樓提及
3樓提及
反對禁止沽空,但可要求證券行書面獲得客戶事先同意,而借貨所得利益歸於客戶而非證券行
有無地方係咁, 運作好像很難
如某行代客托管了一百萬股匯豐, 分別由小明, 大明, 小强持有, 間行借了三十萬股俾人沽空, 借貸後的利息收益由誰去領? 平分? 而小明中途沽貨又怎計, 日息?
Glassfund 兄,因券行是託管人,所以受益人是券行
若小明中途沽貨,券行則要向相熟行借
計息應該係每日浮息,但不是 HIBOR 那種,而是借該股的息率
9 :
鱷不群(1248)@2011-10-05 13:37:245樓提及
3樓提及
反對禁止沽空,但可要求證券行書面獲得客戶事先同意,而借貨所得利益歸於客戶而非證券行
有無地方係咁, 運作好像很難
如某行代客托管了一百萬股匯豐, 分別由小明, 大明, 小强持有, 間行借了三十萬股俾人沽空, 借貸後的利息收益由誰去領? 平分? 而小明中途沽貨又怎計, 日息?
要電腦系統強才可以。
我只是覺得是我的貨,被人借出去,自己一點利益都無,借貨的人還要和我打對台,點解我要同意借出去
10 :
glassfund(802)@2011-10-05 13:39:068樓提及
5樓提及
3樓提及
反對禁止沽空,但可要求證券行書面獲得客戶事先同意,而借貨所得利益歸於客戶而非證券行
有無地方係咁, 運作好像很難
如某行代客托管了一百萬股匯豐, 分別由小明, 大明, 小强持有, 間行借了三十萬股俾人沽空, 借貸後的利息收益由誰去領? 平分? 而小明中途沽貨又怎計, 日息?
Glassfund 兄,因券行是託管人,所以受益人是券行
若小明中途沽貨,券行則要向相熟行借
計息應該係每日浮息,但不是 HIBOR 那種,而是借該股的息率
我的問題是針對鱷不群的建議, 不是一般情況
11 :
游浪潮(3792)@2011-10-05 13:44:2210樓提及
8樓提及
5樓提及
3樓提及
反對禁止沽空,但可要求證券行書面獲得客戶事先同意,而借貨所得利益歸於客戶而非證券行
有無地方係咁, 運作好像很難
如某行代客托管了一百萬股匯豐, 分別由小明, 大明, 小强持有, 間行借了三十萬股俾人沽空, 借貸後的利息收益由誰去領? 平分? 而小明中途沽貨又怎計, 日息?
Glassfund 兄,因券行是託管人,所以受益人是券行
若小明中途沽貨,券行則要向相熟行借
計息應該係每日浮息,但不是 HIBOR 那種,而是借該股的息率
我的問題是針對鱷不群的建議, 不是一般情況
明白,誤會了
12 :
glassfund(802)@2011-10-05 13:46:389樓提及
5樓提及
3樓提及
反對禁止沽空,但可要求證券行書面獲得客戶事先同意,而借貨所得利益歸於客戶而非證券行
有無地方係咁, 運作好像很難
如某行代客托管了一百萬股匯豐, 分別由小明, 大明, 小强持有, 間行借了三十萬股俾人沽空, 借貸後的利息收益由誰去領? 平分? 而小明中途沽貨又怎計, 日息?
要電腦系統強才可以。
我只是覺得是我的貨,被人借出去,自己一點利益都無,借貨的人還要和我打對台,點解我要同意借出去
那沽空的人也可以輸的嗎, 而且沽空一定有摃扞 (因所有行都是只需保証金就可以沽貨) 風險更大!
基本上你只用銀行, 或不用些有沽空玩的行, 貨應不會借到俾人
一通或致富沒得玩沽空, 可以想想
你的建議把收益分給持倉者很難監督間行是否誠實盡分所得利益
13 :
GS(14)@2011-10-05 16:58:08電腦系統強一定搞到
14 :
glassfund(802)@2011-10-05 17:22:4613樓提及
電腦系統強一定搞到
做到不等如盡力做
間行做咩要研發一個系統去斷自己財路呢
就算修例, 如何監察? 太難了, 下下查人賬目咩..
如果自己接受不到存倉被借出給人賺$, 就去D無沽空的行買貨
只能這樣
15 :
GS(14)@2011-10-05 17:29:15都是自保的方法,但是證券行用人地D貨唔問人真是有問題
16 :
glassfund(802)@2011-10-05 17:31:3715樓提及
都是自保的方法,但是證券行用人地D貨唔問人真是有問題
孖展戶仲可以押埋俾錢行套現
玩得孖展就要預埋
17 :
GS(14)@2011-10-05 17:32:4716樓提及
15樓提及
都是自保的方法,但是證券行用人地D貨唔問人真是有問題
孖展戶仲可以押埋俾錢行套現
玩得孖展就要預埋
現金倉就唔得是咪
18 :
glassfund(802)@2011-10-05 17:34:3917樓提及
16樓提及
15樓提及
都是自保的方法,但是證券行用人地D貨唔問人真是有問題
孖展戶仲可以押埋俾錢行套現
玩得孖展就要預埋
現金倉就唔得是咪
應該是了
因只有孖展戶先需簽 "可以抵押"同意書
19 :
wilyty(1376)@2011-10-05 17:50:53掉轉呢, 如果散户能方便容易沽空股票 (實際應如此),
我相信指數, 股價不會直插咁多.
20 :
GS(14)@2011-10-05 17:52:0819樓提及
掉轉呢, 如果散户能方便容易沽空股票 (實際應如此),
我相信指數, 股價不會直插咁多.
應該開放沽空同無紙化,現在是只是大戶有得賭都唔太公平
21 :
glassfund(802)@2011-10-05 18:27:0620樓提及
19樓提及
掉轉呢, 如果散户能方便容易沽空股票 (實際應如此),
我相信指數, 股價不會直插咁多.
應該開放沽空同無紙化,現在是只是大戶有得賭都唔太公平
去証卷行開個沽空戶口, 交幾百蚊俾稅局登記, 只要問左間行有貨借, 散戶也可沽空..
不過都係果句, 沽空係有槓桿成分, 風險也不小, 都係要賭岩方向先成
投資者謀定後動 沽空率回落
1 :
GS(14)@2011-10-23 23:01:52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499044efd95e-792331
野村國際的資料顯示,在對上一周獲資金重返後,中國股票基金在10月13至19日一周,錄得輕微資金淨流出9,100萬美元,香港基金則錄得1,500萬美元淨流入。
美股昨晚大升(詳見另文——「憧憬歐出新招 美股曾漲232點」),本港今晨1時45分,滙豐控股(00005)在美國掛牌的預託證券(ADR)折算報63.65港元,較本港收市價63.1元高0.55元;中移動(00941)ADR折算報75.8港元,較港收市價74.55元高1.25元。
瑞信昨發表的亞洲股票策略報告指,雖然市場關注中國獨特的民間借貸和硬着陸風險,但歐元拆息息差(Euribor Spread,與TED Spread等值)與國企指數自7月1日起,關聯系數高達負0.92(1為變化一致)。該行對08年研究發現,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直至倫敦銀行同業拆息與美債息差(TED Spread)見頂前,不會見底。以現時情況而言,則歐元拆息息差已於9月23日見頂。
但該行全球新興市場和亞太股票策略員Sakthi Siva警告,這未必就意味中資股快將見底,「倘周末歐洲不能達到預期,歐元拆息息差隨時扭轉跌勢。」
申銀萬國表示對峰會能解決歐洲危機有所懷疑,但認為最近股市回落已將此前的樂觀預期做了修正。
沽空比率昨回落至8.3%,金額37.3億元,以友邦(01299)的沽空最多。即月期指收報17957點,跌112點,由高水轉低水。投資者謀定而後動,有對冲基金經理解釋:「等(會後)方向明朗才跟都不遲。」
2 :
nodnod_mat(15408)@2011-10-24 11:30:58死PK, 一直都想個市死, 發埋D死人財, on9
3 :
GS(14)@2011-10-24 21:30:05沽空不是壞事
港交所突收緊沽空 提高市值要求
1 :
GS(14)@2012-05-12 15:43:03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11/16327227

大型對冲基金影響微
有對冲基金經理指新規定對大型機構投資者影響不大,因市值太細的企業鮮有成為沽空目標,皆因「無肉食」:「若果間公司市值細過30億元,通常街貨少難借貨,就算借到,啲息又高,跌到反艇都係賺雞碎咁多,所以收窄要求,對大型對冲基金唔會有影響。」
另一對冲基金經理亦表示,不認為收窄沽空要求會對機構投資者造成太大影響,「都唔好話細市值個啲股借唔到貨,就算係市值超過30億元嗰啲中小型股份,被人狙擊咗年幾,乜貨都沽清晒,根本借唔到貨,點沽空先!」
對於監管機構在08年金融海嘯時堅決不跟隨外圍禁止沽空,反而港交所現時才收緊,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認為只是巧合,「我覺得港交所咁做,最大原因都係想搞番好市場氣氛,唔覺得係想預警市場將會有大震盪,係好正常嘅做法。」
借貨難 散戶需求細
耀才(1428)行政總裁陳啟峰表示,由於大部份本地證券行均沒有提供散戶借貨沽空服務,故有關調整不會對證券行生意構成影響,「對散戶嚟講,借貨好麻煩,我哋有諗過想做,但因為散戶呢方面嘅需求唔係咁大,所以先無做到。」
港交所發言人表示,有關準則於過去10年均沒有修改,選擇現時收緊要求,只是按市場發展所作決定,強調有關決定是港交所主動作出檢討的結果,並不是要回應任何機構或團體的要求。
另外,對於近期有機構例如渾水先沽空個別股份再發報告狙擊,港交所昨發出通函,要求上市公司須及時就市場評論與負面報道作及時披露,讓投資者與公眾作評估。通函亦指,若任何評論對股價造成影響,以致可能造成虛假市場,公司應發出澄清公告,或要求停牌以待刊發公告,以處理潛在或實際的市場秩序混亂。
2 :
carl_li(1524)@2012-05-12 18:10:24係未有D斬腳趾FEEL?
唔監管好D,但有怕人用盤數差黎做沽空果D股做成恐慌....
SO 直頭唔比人沽空佢....
蔡東豪:「沽空違商業道德。」
1 :
GS(14)@2012-08-02 11:19:11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D%E9%81%93%E5%BE%B7
「沽空違商業道德。」
董事學會主席黃天佑
黃天佑接受傳媒訪問,指沽空是有違人類情緒及商業道德的行為。
近年不少所謂獨立研究公司出版報告,狙擊民企,這些公司大都在發表報告前沽空該股票,目的是藉唱淡獲利,其營運模式受爭議。外界以商業道德來反對沽空,我大概理解其原因。
至於人類情緒,我相信黃天佑是指投資者正常思維,是從股價上升賺錢。企業追求進步,業績越做越好,反映在股價上,投資者獲利,社會也能受惠,因此逆向沽空是旁門左道。沽空這課題,金融界爭辯了幾十年,正反兩面也有論述。沽空者是金融界的少數族群,有事發生時,第一個受衝擊很多時是少數族群。
各位留意,每次金融風暴,各國政府救市總有一招,是收緊沽空。
蔡東豪
2 :
GS(14)@2012-08-02 11:33:502012-6-25 HJ
黃天祐:沽空違商業道德
在近年民企風暴吹襲下,上市公司因研究機構發出報告唱淡遭機構投資者群起沽空,拖累股價暴跌的個案時有發生,董事學會主席黃天祐坦言反對沽空活動,直指沽空是有違人類情緒及商業道德的行為,使股票市場波動性大大增加。他表示,面對股市情況日益複雜,上市公司董事有必要進一步自我增值,善用時間接受更多相關培訓,協助提升公司管治。
沽空活動理論上可使市場運作更有效率,投資者可以更有效率地運用資源;不過,黃天祐表示,近年不少機構投資者及對沖基金價值觀已開始出現改變,投資時首要考慮條件已由價值,轉變為動力(Momentum),使股市情況下滑時,大量的沽空活動令市場波動性進一步增加。
黃天祐表示,在股市波動性增加下,市場上能夠提供穩定回報的投資產品已逐漸減少,他笑言,自己在2000 年香港採用強積金制度後,其中一份強積金投資本金約30 萬元,去年大幅虧損8 萬元,現時基金價值只餘約30 萬元,意味計入通脹因素後,實際已錄得虧損。
對社會造成衝擊
黃天祐指出,現時強積金、不同的退休基金及尋求穩定投資收入的投資者,都因沽空活動活躍蒙受損失,甚至間接導致年輕人觀察事物變得更短線,對社會,甚至對個別家庭造成的巨大衝擊。
在包括民企在內的不少上市公司先後遭到狙擊後,黃天祐認為,上市公司董事有必要自我增值,協助公司提升公司管治。他表示,董事對公司主要責任分為注意責任(dutyof care)及專業責任(duty of skill),其中前者是指董事需要分配足夠時間及空間處理公司事務,例如即使未能出席董事會議,也應該盡責審閱文件,遇有問題時應立即聯絡公司提出疑問。
黃天祐表示,相比注意責任,專業責任更關乎董事本身專業素質,以及是否與時並進接受培訓。他指出,港交所(388)早前開始實施新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董事每年培訓進度及培訓內容等資料,由他出任主席的董事學會,更已進一步要求旗下會員每年接受至少10小時培訓。
黃天祐表示,上市公司面對愈來愈多的指控;加上從事行業日益多元化,董事有必要提升自身質素,確保可以履行監管公司責任,他舉例說,現時市場上有一些林業公司,但董事本身是否懂得行業性質,以及生物質資產估值標準,對董事履行責任有重大關係。
撰文:鄧偉忠
對沖基金套戥賺差價 盈富87%沽空 14年新高
1 :
GS(14)@2013-04-13 17:31:1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3/18226591
盈富基金於本周四的沽空比例為73.63%,已屬高水平,昨日更進一步升至87.38%,創14年來歷史高位。不過,盈富沽空金額方面,則非高得令人吃驚,周四4.6億元,昨日則7.42億元,仍遠低於2月14日的12.7億元,反映投資者用於沽空盈富的子彈已較早前減少。
以傳統投資思維看,盈富基金代表恒指表現,沽空比例高,證明看淡者眾,對後市不利,投資者要跟風散貨,但時移世易,目前實情已不是這樣。
證券界人士指出,對沖基金的沽空盈富目的,已非當初的一味造淡,若於盈富除淨前沽空、同時買入期指,持有直至除淨日,便能收套戥賺差價之效;另外,輪商亦可能透過沽空盈富,來作為對沖輪證的莊家活動。因此,沽空盈富,現時可分為三種目的,空軍造淡圖利、對沖基金套戥及輪商對沖。
除淨日前後套戥獲利
其中,對沖基金套戥,便成為盈富基金近年沽空大增的主要原因。盈富基金一般會於每年5月份及11月份派發股息,而沽盈富、買期指,便成為對沖基金近年開發的一種新賺錢模式。
由於盈富於5月才除淨然後派息,一如股票情況,派息前便會出現溢價,至於同時期的期指報價,則早已於4月反映除息因素,所以會較現貨明顯低水,而兩者走勢同樣跟隨恒指,因此對沖基金利用沽空價格較高、尚未除淨的盈富,同時買入價格低水、已反映除淨因素的期指,於除淨日,盈富價格走低,套戥者便可獲利。截稿前5月夜期報21910點,盈富則收報22.4元,兩者理論價差達到490點以上,已足夠讓習慣大注博小贏的對沖基金胃口大增。
2 :
GS(14)@2013-04-13 17:31:32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3/18226594
【絕處逢生】
盈富基金(2800)沽空比例急增,通常是伴隨港股進入跌浪的「副產品」,跌市早期出現這項訊號屬於利淡,但原來跌市後期沽空大增,則成為見底回升訊號。觀乎2月至今盈富已第三度遭淡友轟炸,看來有可能成為港股絕處逢生的利好訊息,值得投資者留意。
盈富基金曾於2011年8月、2012年3月至5月及今年2月中至今,三段時間出現沽空比例激增的現象。以2012年3月至5月為例,3月19日當日,盈富沽空比例突升至68.88%,成為跌市訊號,恒指便於當日收市價21115點開始,展開下跌里程,但直至5月23日、25日及31日,沽空比例再度升至60%以上,當時恒指已低於19000點,沽空比例增加反而釋出接近見底訊號,指數遂於6月4日的18056點見底,然後展開新升浪。至於2011年8月,情況亦相若。
2月至今三度遭轟炸
盈富於今年2月至今三度遭淡友轟炸,沽空比例分別已經於2月14日及2月22日升至73%左右,恒指亦由2月初的23944點開始下跌,4月初一度低見21612點。
若重覆過往趨勢,近兩日盈富沽空比例再度急升,象徵大市有機會於短時間內見底,因此投資者不宜盲目因盈富沽空比例飆升而看淡後市。
憂貸款惡化 渾水沽空渣打
1 :
GS(14)@2013-05-12 14:57:13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512/18257077
Carson Block指,市場對渣打的賬目內潛在的風險數量存在誤解。他舉例指,該行向跨國煤礦商Bumi主席Samin Tan提供的10億美元融資,以及向中國進行煤氣勘探及開發的美國遠東能源(Far East Energy)貸款3,000萬美元,都是十分危險的。與此同時,他指渣打去年向礦務業提供的貸款,佔總貸款比例增至22%,實在太過進取,很容易出事。
受中國經濟放緩拖累
他續解釋,現時Bumi多位創辦人仍存在糾紛,情況非常混亂,加上去年9月又被倫敦當局指該公司涉及金融違規事項,「根本無人知悉實際情況,借錢給他們明顯有危機」。Bumi在倫敦股價去年已大跌近七成。
另一方面,Carson Block指中國經濟放緩也是導致渣打貸款組合變壞的原因之一。他指渣打業務分佈在全球不同的新興市場,但貸款組合內牽涉如此多中國相關賬目,應該感受到壓力。不過,彭博資訊指紐約渣打發言人Julie Gibson拒絕就上述報道作出回應。
此外,以狙擊內地民企聞名的Carson Block又批評多間中國企業有問題。他重申中國互聯網公司奇虎360科技是一個騙局,不過現時已沒有再沽空該股。他的言論明顯與SALT年會上另一講者、Passport Capital創辦人John Burbank打對台,因John Burbank在會上表示喜歡奇虎這一類企業。
質疑前景 唯品會即瀉
Carson Block又披露現時有少量廣州零售商唯品會(VIPshop Holdings)空倉,雖然他不認為唯品會有造假,但該公司的業務模式從中長期而言已沒有多大前景。受此言論影響,唯品會美國股價上周五跌5.89%,收報31.77美元。

陳家強﹕滬港通不可沽空
1 :
GS(14)@2014-04-15 14:49:0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15/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港滬股市直通車「滬港通」年內開通,惹來無限遐想。不過,此機制下投資者無法沽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沽空涉及借貨,在管理上有難度,又指今次推行政策的時間、具體安排,如額度及為投資者資格設限等,均是要將對市場的衝擊減到最低,意味滬港通初期,兩地投資者只做簡單股票買賣。
陳家強指出,2007年港股直通車消息傳出,未有任何具體細節公布,股市已亢奮炒上。兩地監管機構不希望歷史重演,故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上周四的聯合公布,已拋出滬港通機制的幾大原則。
不過,兩地投資者仍有不少疑問,其一即是能否透過滬港通沽空當地股份。對此,陳家強直言:「應該難,因為沽空涉及借貨,我相信在這個機制下管理有難度。」
現時上海交易所掛牌的股份當中,共有400隻可讓內地投資者沽空,包括多隻內銀股、石油石化股、國營航空股,以及沒有在香港股市掛H股的貴州茅台等。香港可沽空的股份則接近700隻,當中大部分藍籌股、即滬港通下可供內地投資者買賣的股份,均為可沽空之列。不過,滬港通未允投資者沽空,即兩地投資者在直通車啟航後,只可做簡單股票買賣,變相只可看好不能看淡。
每日配額實時公布 減股市波動
陳家強重申,今次公布及落實滬港通,由推行的時間到具體運作,大前提均是將對市場的衝擊減到最低,例如目前A、H股的差價處於歷史低位,而且並非如2007年般,H股一面倒較A股便宜,所以目前是實行滬港通的好時機。此外,「港股通」(即中國股民投資港股)總額2500億元人民幣、每日105億元人民幣的額度,亦是根據港股每日資金流入、成交額而設定,配額以先到先得形式分配,交易所會實時公布額度用剩多少,務求避免令到股市大幅波動。
正式公布「是極高層次的政策」
香港政府、監管機構以及港交所(0388)在公布滬港通一事顯得頗為被動,陳家強解釋,兩地股市互通課題已研究多年,滬港通則是近期兩地覺得最可行、有效的方法,「特首有收到總理指示要『抓緊落實』,但正式公布……這涉及國家開放資本帳,是極高層次的政策」,意謂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錘定音是合理做法。
爭取放寬人民幣兌換上限
此外,本港人民幣存款大約過萬億元,但滬港通及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額度已超過5000億元,陳家強並不擔心本港離岸人民幣會不敷應用,因為只要市場有需求,就自然有供應,銀行會想辦法吸納存款。
不過,為了方便股民日後透過滬港通買A股,陳家強透露,就在李克強公布滬港通當天,同樣出席海南博鰲論壇的陳家強,已即時再向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爭取放寬港人每日限兌兩萬元人民幣的限制。
明報記者 毛婷婷、高志堅
2 :
GS(14)@2014-04-15 14:49:1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15/news/ea_eaa2.htm
業界提醒:無法對增風險
2014年4月15日
【明報專訊】投資者參與「滬港通」,只能以長倉去持貨,不能同時買入衍生工具或沽出期指來對風險,加上中、港兩地任何一個地方因為假期休市,「滬港通」就會暫停,有業界人士指要留意箇中風險。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認為,買賣中港股票本身風險已高。尤其是內地市場沒太多衍生工具可選擇,對散戶來說,「滬港通」亦只可以買賣股份,不能買賣衍生工具或股指期貨。不過,他亦提醒即使有衍生工具,亦不代表能夠完全對風險,因這類投資部署亦有機會「看錯市」而虧蝕。
瑞信私人銀行大中華證券研究主管周雯玲則表示,目前無法沽空,即是「滬港通」只是有限度開放,在處理買賣時,令投資者「轉身速度」減低不少:「最終只局限投資者,去買入低風險的股票,未必可以吸引市場,積極去透過此方法去買賣兩地股票。」
港滬均為交易日 方可買賣
另外,「滬港通」限定上海及香港兩地均為交易日、且能夠滿足結算安排時才開通,即是香港投資者若買入了A股,在香港假期、但內地開市期間,仍無法透過「滬港通」沽出股票,這亦是投資者須注意的風險。
3 :
GS(14)@2014-04-15 14:49:3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15/news/ea_eaa4.htm
內地券商接查詢多 開始培訓員工
2014年4月15日
【明報專訊】內地證券商正緊鑼密鼓,籌備迎接滬港通。本報記者昨日在深圳的證券行觀察到,不少券商在開市後,已向散戶宣傳滬港通消息,並開始與上交所溝通,籌備員工培訓。不過,有部分大戶表示,深圳早已有不同渠道來港炒股,加上有損手經驗,認為港股並不吸引。
國信證券總部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看好滬港通為公司帶來更多業務,已開始與上交所積極溝通,將會向員工提供培訓課程,也會展開業務流程的研究。不過,也有國信證券業務人員向記者介紹,現在為時尚早,公司內部對一線員工滬港通的操作未有任何指示,如果有客戶來諮詢港股,仍會如以往轉介給香港公司。
華泰證券深圳營業部業務人員則指出,已有不少客戶對投資港股表示興趣,查詢開戶手續。他介紹,目前港股開戶要求較一般A股戶口略高,需提供住址證明,佣金為千分之一點五。相比之下,A股佣金則普遍低於千分之一,部分中小券商更已降至萬分之二。
深大戶97年炒港股 乏信心
對於50萬人民幣的門檻,滬港兩地的投資者普遍認為門檻不算高。但有深圳大戶認為,對於投資規模較大的大戶,早已有不少渠道可供炒港股,坦言「已經炒了很多年」,只有對能直接用人民幣購買這一點,較為吸引。更有深圳投資者早在1997年已涉足港股,他直言父母曾經歷股災損失幾十萬,自己近年炒港股又蒙受匯兌損失,對追投港股信心不足。
不過,也有一些股民表示有興趣一試。有上海大戶表示,「想買,但要先做做功課」,選股方面,除焦點股騰訊(0700)外,更想嘗試香港本地公司如和黃(0013)。他告訴記者,自己唯一的擔心是會不會出台政策限制,禁買部分股票,畢竟還有六個月。
反擊沽空機構 台當局告Glaucus
1 :
GS(14)@2014-05-14 10:20:2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14/news/eb_ebe1.htm
明報專訊】台灣證交所早前派人到中國實地調查,發現F-再生公司並無美國沽空機構Glaucus所稱的財務不實情。《華爾街日報》引述台灣證券期貨局內部人士報道,當局已應台灣金管會要求,於上周四入稟台灣法院,向Glaucus作出刑事及民事起訴,監管機構亦考慮到美國提出訴訟。此為在亞洲地區首次有監管機構控告海外沽空機構。
亞洲地區首次
Glaucus上月發報告,指控台灣上市公司F-再生將純利誇大約10倍,導致F-再生股價大跌31%。台灣證交所其後就公司的監管文檔、內部文件、合約及付款紀錄作出調查, 5月2日公布並無發現任何異常情。
台灣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形容Glaucus「惡意散播謠言」,令當地股市出現混亂。根據台灣證交所規例,散播謠言可被視為刑事罪行。Glaucus上周回應台灣證交所的調查結果表示,該公司曾花去數百小時、歷時5個月調查F-再生公司,定會捍衛其調查結果到底。
台金管:惡意散播謠言
過去Glaucus及渾水等研究機構多次以中國上市公司為狙擊目標,透過指控這些公司造假,令其股價大跌,這些研究機構便可從沽空獲利。Glaucus曾狙擊中金再生(0773)、西部水泥(2233)、青蛙王子(1259)及旭光(0067)等多家香港上市公司,中金再生後來遭香港證監會申請清盤,而旭光亦未能復牌。
2 :
容易受傷的男人(17333)@2014-06-13 16:23:04本人持有67 20万股平均在1.57扫货,除非公司倒闭否则不上2元死都不走
3 :
容易受傷的男人(17333)@2014-06-13 16:23:56少来此帖 566 2010 当年0.58扫一路大户唱衰如今上1元
4 :
容易受傷的男人(17333)@2014-06-20 11:57:386月尾67复牌 狂x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