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比特幣是投機世界最新的發明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6406431
余曉光 2013年12月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上兩個著名的投機事件,南海泡沫和鬱金香泡沫。

[南海泡沫]
1711年,南海公司在英國註冊,它獲得英國政府所給的專營和當時西班牙殖民地的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貿易權。

當時西班牙不允許這些殖民地和外國人交易,南海公司僅被允許做奴隸運送的交易,利潤還要和西班牙政府分成,一開始,南海公司就騙投資者會有源源不斷的黃金和白銀從南美洲運來,民眾也期待著西班牙政府總有一天會開通貿易。公司不斷散佈西班牙政府開放貿易的謠言,其間民眾聽說就西班牙政府已經同意南海公司在秘魯開闢一塊營運基地等等。黃金白銀從南美滾滾而來的美景佔據每位股票持有人的想像。到1720年,南海公司的股票達到每股1000英鎊,在半年間升八倍,一夜橫財的故事總是那麼吸引人。當時,社會風氣發展到不擁有南海股票就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地步。在最高潮時,南海公司的股票總值是全歐洲現金流通量的五倍!

[鬱金香泡沫]
最初的時候,就像所有的賭博狂潮一樣,人們全部都信心十足,每個人都從鬱金香交易中嘗到甜頭,一個個腰包都鼓溜起來。人們前仆後繼,一個跟著一個衝進了鬱金香交易中心,就像一群群蒼蠅圍著蜜罐團團轉一樣。每個人都認為對鬱金香的熱情會永遠持續下去,而財富會源源不斷地湧入荷蘭,無論對鬱金香開出多麼高的天價,人們都會毫不猶豫照單全付。

歐洲的富人們云集在祖德·茲海灘,而窮困將會從荷蘭的國土上徹底消失掉。貴族、市民、農民、技術工人、女傭人甚至煙囪清潔工和年邁的洗衣婦都下海來「玩」鬱金香。各色人等,不分高低貴賤,全部將自己的財產變賣掉,換成現金,投資於鬱金香。外國人也被鬱金香狂潮弄得暈頭轉向,滾滾金錢狂流從世界各地湧向荷蘭。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再度上漲,而且升幅可觀。房屋和土地,各種各樣的奢侈品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然而,到了最後,比較謹慎小心的人們開始思考了,他們認為這種狂熱不可能永久地持續下去。富裕的人們不再將買來的鬱金香種在自家的花園裡,而是轉手以高價將他們賣掉,靠差價賺取利潤。看起來,注定有人要接最後一棒接力棒,並且承擔可怕的損失。

很多擁有鬱金香球莖的人發現自己太窮了,於是,他們想拿出球莖來賣錢,卻無人肯買,即使他們的出價只有原來買價的四分之一,仍然無人問津。人們的信心被催毀了,巨大的恐慌抓住了每一個交易者的心。
--------------------------------------------------------------------------------------------------------------------

歷史雖不完全相似,但總是在不停地輪迴。在投機的世界裡除了黃金這種幾乎永遠不會自我損耗的金屬,被投機的商品本身總有幾大硬傷。

我的理解投機可以被定位成:當商品的交換不以商品本身的使用價值為目的,而是以交換商品價格本身而驅動的交易行為,可被稱為投機。引起投機事件本身的持續影響力,是投機事件持續時間的重要因素。當故事本身已經無法自圓其說,虛漲的價格泡沫必然破裂。而投機之所以事後對參與投機的個體傷害巨大是因為價格的上漲需要眾人在不停的商品交換中逐步抬高價格,而價格的下跌只需抬價的動力減弱或者消失,只要有一個恐慌型的報價,就足以引發全部投機參與者的價格損失。

在傳統的世界裡,無論是南海泡沫還是鬱金香狂潮。故事的可持續性都無法逃脫物理的限制。哪怕在18世紀,遠洋的帆船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把屬於另一塊大陸的信息帶到歐洲。或者被貴族鎖在保險櫃裡的鬱金香球根因為時間而變質腐爛。皇帝的新衣,總是會被人發現。但騙子的世界總是在進化,無論是誰總是在歷史的教訓中成長。通過純粹的價格哄抬,參與者本身就在進行著一場自我毀滅的盛宴。但是後人通過對歷史投機事件的改良,產生了一些降低自我毀滅的遊戲-----傳銷。

傳銷相對於價格投機的進化是多方面的。首先商品價格受到了限制,其次商品的擁有者只能向不擁有商品的對象進行銷售。多餘的商品只會在你自家的倉庫中壞掉,而不會在交易所中從新流通。這是一個閉環的生態系統。無論是商品還是信息的流通只存在於兩個人之間,這就從根本上避免了群體性的行為對群體自身的影響。哪怕商品最終流通到了一個沒有任何銷售能力的人手中,那麼無法銷售的傷害也只被一個人消化掉了。而商品的價格是穩定的(損失有限),商品的流通是單線程的(供應有限)。

後來傳銷商品又進一步進化。畢竟生產一些莫名其妙的化妝品還是需要成本,被人抓住還留下證據。不如虛構一些資本故事來的直接。還能消除不必要的中間環節,讓故事本身作為吸引投資的載體,而傳播的渠道依然是單線程的閉環生態系統。這樣就算被人發現,也因為本身參與人員都已經付出金錢時間成本,而故事的可持續性來自新進入的「會員」,對已經參與的人員,投資有限而收入無限的預期本身就有足夠的吸引力,讓群體為了這共同的事業抵禦外部世界的「理智」。這就是當前在北海所謂的北部灣發展計劃。

當投機的遊戲裡是以商品交換作為媒介,那麼故事的可持續性受到商品本身的保質期,供求關係的影響。但是當投機的遊戲裡是以繼續遊戲本身作為媒介,那麼遊戲本身的生命力就以源源不斷的玩家息息相關。只要可以吸引到持續不斷參與遊戲,那麼遊戲就可以繼續玩下去。

而比特幣相對於投機的世界,為什麼說是一個偉大的明發,是因為比特幣消除了很多弱勢交易者的短板,讓所有交易者在一個公平的交易體系下進行遊戲。就好像股票交易,為什麼有的公司股票幾萬美金,有的公司股票幾美分?有的公司股票未來會大漲,有的會大跌?因為從交易者的角度,不同的股票雖然現在已經純粹是一些電子化的數字,但是本身的價值是依附於電子標籤背後的實業。你的股票叫伯克希爾哈撒韋,那麼一份電子標籤所代表的實業就是十幾萬美金。而如果你的股票有作假的歷史污點,那麼這份電子標籤的價值不會高於一份虛擬遊戲的道具。而這種差異尤其是相對信息渠道弱,分析能力差的交易者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當有人是根據核心數據分析作出的投資決策,這個行為本身在獲利的概率上就比一般人高出太多了。股票市場的各種先天的,後天的不公平,導致不同的交易者有的盈利,有的虧損。而比特幣從源頭消除了這種差異。

比特幣等於無國界的股票,不依附於任何實體。人們之所以會買是因為覺得可以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別人(聽起來很耳熟)。股票的道理也是一樣,沒有人會買入自己覺得會下跌的股票,每一個人哪怕事後看多麼白痴,都是覺得持有的股票在以後會被人以更高的價格交易,無論持有股票的時間是幾分鐘還是幾十年。而人們作出這種依據的判斷千差萬別。既然信息是如此的不對稱,如果消除這種不對稱,反而把所有參與者都拉到了一個公平的交易基礎之上。這聽起來多麼美妙,無論是博士學位還是小學畢業,無論你是訓練有素還是菜鳥一隻,通過比特幣,優勢會被磨平,不足會被彌補。每一個交易者都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下作出自己的判斷。這聽起來美妙的不像真的。

但比特幣的致命之處恰恰是比特幣本身為了彌補缺點而設計出來的優勢。本身不依附任何實業基礎。一個比特幣是一萬美金,還是一美分,完全是交易者主觀決定的,是一種供需關係下產生的交換價值。而一場遊戲能否被繼續下去,如果動力是來自於新進入遊戲者的數量。那麼參與遊戲玩家的耐心,無形中就是這場遊戲的倒計時。

在虛擬世界的發展中,人類最終會找到評估虛擬資產的工具(遊戲道具?...)。而虛擬資產的交換是否需要從新創造一種「貨」幣?或是以現在QQ幣,遊戲幣這種虛擬儲值卡的方式運行?當原始人開始以石頭交換石頭,貝殼交換貝殼以求換得更多的石頭和貝殼。現代人開始交換的叫比特幣。起碼相比搬運石頭和貝殼,現代人節約了不少的體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12

別了 比特幣 黑客老鷹

http://xueqiu.com/9985328451/26412928
別了,比特幣。這本不是一位老礦工和互聯網信仰者今天想說的話。

關注比特幣至少要追溯到2010年了,那時正是剛開始研究技術公益不久。作為互聯網的信仰者,一直在思考互聯網究竟如何改變未來。從媒體我們看到顛覆的是速度,改變的是渠道,自媒體前所未有的登上歷史舞台,從電商我們看到顛覆的是渠道,改變和創新的是物流,速度帶來商業模式的變化和洗牌。但傳統的國家治理並沒有發生變化,國家的信用依然堅挺,最核心的是金融貨幣依然掌握在國家和金融企業手中。而比特幣的模式和遊戲規則則會給互聯網模式的的信仰者以極大的興趣和信心,相信互聯網最終會席捲一切,完成世界範圍的去中心化。特別是基於出現了挑戰美元地位的非國家電子貨幣的可能,更讓身邊不少中國互聯網的從業者為之著迷。那時候我是絕對不支持炒幣的,算例也沒有如今年一樣瘋漲,挖礦的成就感特別像當年參加尋找外星人計劃的網格運算。

然而,投機實在來的太快了。從今年下半年那次快速漲到250美金到暴跌引發的關注開始,國內出現了比特幣的熱潮,剛開始我也是興致盎然,特別是因長期關注網絡安全犯罪取證,我也特別關注涉及互聯網金融的跨國攻擊,所以對於可能危及比特幣發展的活動特別警惕,常常在半夜還泡在一些國外的黑產聊天室。很快,我就發現中國人的瘋炒比特幣成為國外掘金黑客的熱門話題。而看到身邊以及行業內不少高管、土豪捲入比特幣熱炒而各方面原因導致的算例瘋漲導致挖礦成了不划算的行為後,特別是結合我對比特幣分佈瞭解的情況,看到大量人民幣資金通過各種渠道轉入境外購買還不具備支付媒介的比特幣,被某些國外掘金黑客諷刺調侃,讓我開始深深憂慮。

我本是一個堅定的比特幣持有者和信仰者,但在11月29日,我也終於覺得無法再忍受這樣的爆炒對比特幣造成的傷害,依然選擇決然離場,放棄了我本將比特幣看做一場偉大實驗準備用20年時間等候世界大同夢想的期待。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我現在也不知道比特幣的未來會怎樣,面對由比特幣衍生出來的諸多「山寨貨幣」,如果互聯網真的開始形成自己的智慧,那此刻他一定開始懷疑人類是否其實就意味著瘋狂與愚蠢,唯有進化超越替代才是唯一的可能。

那些艱難的用自己的微薄積蓄去買幣的孩子啊,今晚開始早點洗洗睡吧,明天太陽依然還會升起。

別了,比特幣。

永別了,武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14

央行禁止金融機構及支付機構涉足比特幣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544

據央行官方網站12月5日消息,12月3日,央行聯合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工信部下發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通知表示,比特幣不是貨幣,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且存在風險,需加強監管,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通知還要求比特幣網站切實履行客戶身份識別、可疑交易報告等法定反洗錢義務,切實防範與比特幣相關的洗錢風險。

不過,在面向媒體的發佈會上,央行也表示,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

《通知》表示,比特幣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只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據《通知》要求,現階段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買賣比特幣,不得承保與比特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比特幣納入保險責任範圍等。

此外,央行要求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等服務的互聯網站在電信管理機構備案,對用戶身份進行識別、報告可疑交易。

央行表示,比特幣屬於特定虛擬商品,由於其交易市場容量小、具有匿名性且不受地域限制,可能存在較高的投機、洗錢風險,有可能被違法犯罪分子利用。

不過,由於比特幣目前總量較小,交易市場規模有限,各金融機構也沒有直接參與比特幣的交易和投資活動,央行表示,比特幣的相關風險尚達不到衝擊我國金融體系的程度。

此前,據南方週末網報導,2013年10月份,比特幣交易平台GBL負責人攜款跑路,造成了一起涉及損失資金超過3000萬元的詐騙案。

儘管日前浙江省東陽市公安局已將三名涉案人抓捕歸案,但此案可能對央行和五部委針對比特幣下發《通知》文件起到催化作用。

據瞭解,當前國內外有很多網上的比特幣交易機構,接受比特幣與法定貨幣的兌換。國內也出現了大量的交易平台,比如BTCChina(比特幣中國)成立於2011年6月,是第一家在中國境內運營的交易平台(既是中國最大,也是全球交易量第一)。

而中國參與比特幣交易的數量正在與日俱增,但這些交易同時也置身於無人監管的灰色地帶。目前不下20家交易平台,絕大多數網站都把域名服務器架設在海外,沒有備案。

目前,除了德國已經明確比特幣合法化、加拿大則誕生了第一台比特幣ATM機等外,大部分國家對比特幣監管沒有明確態度。而此次中國官方也正式對比特幣的使用和性質做出界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33

國內首起比特幣交易平台詐騙案涉案人被捕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417

近日,比特幣交易平台GBL負責人攜款跑路一案告破,浙江省金華市東陽網警大隊已將三位涉案人員抓獲。

12月2日,浙江省東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轉發文章,文章稱,專案組民警確定了GBL交易平台管理人員身份,並及時追捕。三名涉案人劉某、金某和黃某已相繼於11月12日、14日和19日被抓獲。

文章透露,今年29歲的劉剛是湖南省湘潭市人,系GBL網站的負責人。2007年從某學院畢業,從事過通訊公司業務員、經營過港式甜品店和陶瓷衛浴店。近兩年來痴迷股票和比特幣投資,並化名分析師「莊見愁」,在業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他幾人均為其招募。

24歲的金海是網站製作、維護者,也積極參與網站的日常運營,而33歲的黃某是廣東省茂名市人,是劉某以前的同事,負責網站的財務。

文章稱, 10月22日,東陽人喬某因看好「比特幣」的行情,通過第三方支付在該比特幣交易平台GBL公司充值9萬元用來買賣「比特幣」。10月26日,喬某發現該網絡交易平台的工作人員不在線,一些正常的交易程序也無法實施。接報後,東陽公安局對此案展開調查。

而據財新網報導,10月31日晚,金華市網警大隊隊長找到了該QQ維權群,比特幣玩家們在驗明其身份後,於11月5日將證據移交。這些證據包括,玩家們通過技術手段入侵到GBL的服務器,發現服務器被格式化之後,恢複數據;在數據庫找到管理員信息,通過這些信息找到真實的嫌疑人;還有比特幣玩家前往GBL香港的辦公地址查詢公司真假。

11月12日、14日和19日,警方在貴州、安徽、廣東等地相繼抓獲3名涉案人員。

「10倍槓桿」吸引眾多玩家

喬某隻是眾多GBL平台騙局受害人之一。網站建立於5月27日,於10月26日凌晨被關閉,自稱公司總部位於香港,根據資料顯示,在短短幾個月中,這個平台交易量在國內比特幣交易平台排名第四。截至今年9月,GBL平台有交易會員4493名。

《南方週末》早前報導,GBL是在中國第一家沒有預先通知就跑路的平台,GBL受害者QQ群裡,網友們將它稱為「首例交易平台捲款跑路的虛擬幣詐騙案件」。

10月26日凌晨2點前,還有人在提現。這之後,GBL網站無法訪問,首頁顯示一條留言,內容為「該網站已被攻破,請按照我們說的數目匯款到這個賬號,否則我們將刪除網站所有數據。」

據《IT時報》報導,10月26日凌晨,新浪微博有人爆料:「凌晨2點起,香港比特幣交易平台GBL網站無法進入。」當時,網站除無法登錄外,還顯示了一條留言,內容為「該網站已被攻破,請按照我們說的數目匯款到這個賬號,否則我們將刪除網站所有數據。」這一偽裝成黑客入侵的現象被用戶們認為是「自導自演」。

接著用戶們又紛紛被踢出GBL官方QQ群——這是他們與這個交易平台唯一的聯繫渠道。投資者們組織起多個維權qq群。目前,GBL事件維權QQ群的人數已經達到500人,涉及到的損失資金超過3000萬元。

據《杭州日報》報導,在此次詐騙案中,受害者被騙去的財產一般有三種,分別是股權、人民幣、比特幣,價值方面,低的也有幾千元人民幣,高的則是幾十萬元人民幣。

很多受害者說,其實他們都是看好比特幣行情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使用GBL平台,是因為平台裡有一個對賭功能,而且是10倍槓桿效應。

「就相當於是1000元當做1萬元來用,舉個例子,假如你有1000元,在10倍槓桿的情況下,你買漲的話可以買10000元的比特幣,如果比特幣在你買的基礎上漲了10%,那麼你就賺1000元,如果跌10%,你的1000元就沒了。」

「如果看清行情的話,10倍槓桿賺錢是來得很快的,有段時間我是準備去借高利貸來投資的。」

據瞭解,目前,有這個對賭功能的交易平台,除了GBL,還有796和貨幣網等幾個平台。有受害者透露「796平台比GBL出來得還要早,但是他的槓桿倍數效應不高,做多只有2倍,做空只有4倍。」

處於灰色地帶的交易

比特幣基於特定算法而產生,是需要「挖掘」的虛擬貨幣,不依靠任何貨幣機構發行,可以無國界進行交易。

據前述《南方週末》報導,當前國內外有很多網上的比特幣交易機構,接受比特幣與法定貨幣的兌換。其中Mt. Gox是最早且最具實力的比特幣交易平台,2010年成立於日本。Bitstamp和BTC-e是另外兩個國外較大的交易所。

國內也出現了大量的交易平台,比如BTCChina(比特幣中國)成立於2011年6月,是第一家在中國境內運營的交易平台(既是中國最大,也是全球交易量第一)。

中國參與比特幣交易的數量正在與日俱增,但這些交易同時也置身於無人監管的灰色地帶。目前不下20家交易平台,絕大多數網站都把域名服務器架設在海外,沒有備案。

目前,除了德國已經明確比特幣合法化、加拿大則誕生了第一台比特幣ATM機等外,大部分國家對比特幣監管沒有明確態度。中國官方對比特幣的合法性也尚未承認。

南方週末網此前報導,11月20日,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某論壇上首次談及比特幣。易綱表示,從人民銀行角度,近期不可能承認比特幣的合法性。但他同時認為,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買賣行為,普通民眾擁有參與的自由。此外,易綱還指出比特幣「很有特點」,具有「啟發性」,個人會保持長期關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34

比特幣算什麼?金本位電子貨幣將重現江湖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810

近來數字貨幣風頭一時無兩,除了首次交易價超過黃金的比特幣,還有萊特幣為首的一群「山寨」貨幣跟風。藉著這股東風,五年前美國政府封殺的金本位電子貨幣——電子黃金也將重出江湖。

Douglas Jackson成立的電子黃金平台巔峰時期吸引了數百萬用戶,2008年7月,因非法轉移資金及協助洗錢的指控被美國司法部關閉。

金融時報報導,現任會員制組織Coeptis顧問的Jackson上週透露,Coeptis希望推出一種新版的金本位貨幣。

Coeptis的「黃金標準貨幣」將完全以黃金儲備為支持,由一家信託公司持有,這樣會真正讓貴金屬成為交易中介。

Coeptis支持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公司CMO首席執行官Bill Cunningham稱,電子黃金依託的技術已經更新換代,能保證這種貨幣符合監管法規對虛擬貨幣的所有要求。

Cunningham提到的技術進步包括,在允許用戶交易以前,新版的電子黃金將驗證用戶身份。

他說:

我們認為,我們的反洗錢程序會比其他任何虛擬貨幣業務都做得好,也會比銀行業更好。

現在可以看到,電子黃金系統的一大優勢就是,我們瞭解自己以前是在哪裡跌倒的。

CMO計劃向Jackson購買電子黃金系統,但Jackson五年前曾認罪,今後不會出任CMO的任何運營職位。

Jackson現在無法獲得美國大多數州的資金劃撥執照,CMO將自行申請州監管機構獲取經營執照,希望明年年中以前啟動新的電子黃金。

金融時報的報導發表後,Jackson本人證實,他個人不會發起任何新幣種,他將僅充當新項目的顧問。

zerohedge博客認為,如果設定過於中央集權的機構或協議,金本位電子貨幣就無法立足,因為:

1、如果你是一位集權的單一貨幣發行人,而且要負責支付系統內存儲黃金的責任,你的對手方風險就相當高。

金庫本身可能被所在地的任何司法機構奪走。

2、一切支持貨幣系統的人或公司都可能受到屈從於更強大利益集團的壓力,或是受到這類威脅。

比特幣的美就在於沒有一家所謂「比特幣公司」,它是真正去集權化的,本性就是無政府主義。

誰要是想徹底摧毀比特幣,就必須摧毀因特網自身。

而假如Jackson希望重新實現電子黃金的夢想,應該會面對幾個問題:

1、這種貨幣系統的去集權化程度如何?

2、是否會有適合所有人的開源協議?

3、貨幣是面向特定金庫的黃金持有者發行,還是只要持有特定託管公司旗下那些金庫的黃金,就有資格得到這種貨幣?

4、貨幣僅限於在貨幣發行方金庫持有黃金的人之間流通,還是可以在這些金庫希望關聯的全球任何金庫間流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05

比特幣價值幾何?華爾街頂尖分析師這麼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739

比特幣已經開始吸引華爾街最頂尖的貨幣分析師的注意。

昨日美銀美林利率與外匯研究全球主管David Woo發表了該行對比特幣的第一份研報。

如華爾街見聞昨日報導,在報告中,David Woo認為:

我們相信比特幣能夠成為電子商務的一種主要支付方式,並且成為傳統貨幣交易的有力競爭者。我們認為,作為一種交換中介,比特幣無疑有著增長的潛力。

假設比特幣成為(1)電子商務和貨幣交易的主要力量以及(2)成為一個聲譽接近白銀的重要價值儲存中介,我們對其的公允價值分析顯示比特幣的最大市場價值為150億美元(1個比特幣=1300美元),這顯示今年比特幣的100倍大漲可能存在超過基本面的風險。

而花旗G10外匯策略全球主管Steven Englander也在思考比特幣的前景,他在報告中寫道:

我試圖研究比特幣的分析框架以及其是否可被看作貨幣。由於一些理由,我對此仍然感到困惑,看起來比特幣的供給方能夠限制比特幣的攻擊,但他們無法限制採取類似科技、與比特幣特徵相似的「山寨比特幣」的供給。這使得人們面對一大波類似的電子貨幣無從選擇,這將讓估值變得困難。

Englander在報告中解釋了這一問題:

與藝術品不同,比特幣能夠被精確或接近的複製。比如在比特幣需求旺盛時,一些人可以做有著類似特性的耐特幣(但可能挖掘的難度是比特幣的兩倍),而另一些人(可能是美聯儲)則可以創造哥特幣(比如挖掘成本可能更低些)。你可以說這些貨幣的相對價值由其在當時的挖掘成本決定,儘管比特幣至今的大幅波動顯示價格驅動的投機因素主宰了邊際生產成本。我的推測是,隨著不同「幣」被創造出來並先後引領潮流,我們會看到巨大的投機波動,更多人會擔憂這些幣種的價值中樞是什麼,沒什麼能停止其擴張。我認為,如果比特幣們沒有了匿名和可攜帶的優勢,其基礎的定價難題將導致其失去吸引力。

你可能會問比特幣與美元或其他貨幣的差異在哪。答案是在美國,你必須要接受用美元來對貨物和服務付費,而你並不必須要用比特幣,更不用說那些山寨比特幣。法律地位和供給端的獨一無二性可以引領美元在交易中的價值,而這是比特幣做不到的。美元是法定的貨幣,從長期看,如果沒有辦法區分比特幣們,那麼當前比特幣不受政府監管的優勢最終會變為劣勢。

Englander承認比特幣初期的成功,但他仍然不相信這會持續。

「如今,比特幣還沒有碰到真正的競爭,其魅力非常巨大。比特幣目前尚未因沒有收益而陷入劣勢,因為G4國家的貨幣實際上也都沒有。但我仍然持懷疑態度,因為看起來啟動一個替代品非常容易。

事實上,就在最近幾個月已經至少有54個類比特幣的電子貨幣出現,而其中大多數的價格都出現了飆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24

比特幣日交易額超越西聯、直追Paypal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742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要求現階段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

就在同一天,相關數據顯示,比特幣的日交易額已接近網絡支付服務巨頭Paypal三分之二的規模。

Paypal目前日交易額為3.97億美元。

而追蹤數字貨幣交易信息的網站Coinmetrics數據顯示,比特幣日交易約8萬筆,交易額合計約2.57億美元,約相當於65%的Paypal交易額。

在華爾街的首份比特幣分析報告中,美銀美林分析師David Woo指出,1815年成立、現主營國際匯款的西聯匯款公司日交易額也不過2.16億美元。

不過,Coinmetrics的數據也體現出,比特幣的交易量還無法和主流美國公司相比,比如西聯每日處理交易63.6萬筆,幾乎是比特幣的8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交易量僅限於比特幣網上交易平台的交易,不含在交易所發生的離線交易。

下圖可對比比特幣與Visa等十家付款機構的交易量與交易額。

比特币, PayPal, Western Union, 西联,Visa,Bitcoin

下圖可見上述十家機構和比特幣的交易額排名。

比特币, PayPal, Western Union, 西联,Visa,Bitcoin

下圖更直觀地比較比特幣和其他付款網絡的日均交易規模。

比特币, PayPal, Western Union, 西联, Visa,Bitcoi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25

比特幣憑什麼 比黃金強勢?

2013-12-02  TCW
 
 

 

猜猜看,「1DwunA9otZZQyhkVvkLJ8DV1tuSwMF7r3v」這組代碼最高價值多少錢?

答案是,九百美元(約合新台幣二萬七千元)。

不要小看這三十四個由數字與字母組成、看似沒意義的亂碼,它,是當前最紅的數位電子貨幣:比特幣(Bitcoin)。

有多夯?連柏南奇都背書身價勝黃金,五千比特幣可買千萬房

十一月十九日,一比特幣兌換一美元的價格來到了一比九百,創下問世以來新高,比起今年一月一比十三的匯率,飆漲逾七十倍。黃金要達到這個漲幅,花了七十年的時間,比特幣只花了十個月。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網路宅男們的虛擬遊戲,那你又錯了!

因為同一天,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在向美國國土安全局作證時承認:「比特幣雖然存在監控風險,但具有長期發展的潛力,未來可能成為快速、安全且有效的付款系統。」

相較於比特幣的狂飆,今年黃金卻狂跌二四%。《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元與歐元大量從貴金屬市場抽出,流向比特幣,比特幣已經取代黃金,成為當前最熱門的投資商品。

這場在數位世界中引爆的金融革命已經從虛擬轉移到實體,席捲世界各地。

在挪威,一個名叫柯克(Kristoffer Koch)的工程師,用五千比特幣,買下一間位於首都奧斯陸市中心的公寓,價值約新台幣二千六百萬元。

在美國,一對夫婦環遊世界一百天,走過芝加哥、紐約、斯德哥爾摩、柏林以及新加坡等歐亞美三大洲城市,全程只用比特幣。

加拿大出現全球第一台比特幣自動販賣機,地中海小國賽普勒斯的大學可以用比特幣繳學費,美國電子商務龍頭eBay,全球最大連鎖餐飲業者、擁有近四萬家分店的subway,甚至澳洲雪梨的酒吧,都可以接受比特幣付款。

中國熱!交易量占全球一半日交易四萬多個比特幣,世界第一

最熱的地方則是在中國,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BTC China就在這裡。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平均每天有四萬多個、價值人民幣三億五千萬元的比特幣在中國網路上交易,交易量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近一半。

中國最大搜尋引擎百度、最大慈善基金壹基金、最大網購平台淘寶,以及市值二十億美元的盛大集團等,陸續開放比特幣交易。你可以用比特幣在網路上購物,捐款,甚至買房。《財星雜誌》(Fortune)預測,中國對比特幣的狂熱,很可能讓它成為第一個總值破一兆美元的非法定貨幣。

目前比特幣的總市值大約是八十億美元,依照柏南奇的說法,比特幣極可能成為新一代貨幣兌換標準。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也認為:「比特幣就是一種貴金屬」。

然而究竟什麼是比特幣?為何這一串亂七八糟的代碼,可以吸引到全球的資金瘋狂投入?

時間回到二○○八年十一月一日,一個密碼學討論網站上出現了一篇研究論文,一個署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根據密碼編碼原理與P2P點對點散布模式,提出了一個全新的電子現金系統概念(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中本聰發現,在浩瀚的網路世界中,存在著一批難以破解或複製的代碼,每組代碼都是獨一無二,原本是做為網路機密文件的數位簽章與網路金鑰之用,需要經過複雜的演算才能挖掘出來。

如果把網路世界中的龐大資料庫視為是一個礦場,少數能夠做為數位簽章與網路金鑰的代碼就是黃金,這批代碼存在一個個的「區塊」中,每個區塊依照挖掘的難度不等,存有數量不一的比特幣。根據中本聰的演算法,全世界的比特幣,總量只有兩千一百萬個。

因為數量有限,開發完就無法再生,具有如同黃金一般的稀少性,一旦生成,就會存留在網路空間當中,並且可以透過網路傳輸,無限次的進行所有權轉移。

中本聰給了這批代碼取了一個特殊名詞:比特幣。三個月後,他根據這個理論寫出一套程式,挖掘出史上第一批比特幣,數量為五十個,同時開發出發行、交易與帳戶管理系統,一個劃時代的電子貨幣就此誕生。

《貨幣戰爭》作者、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宋鴻兵指出,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一個物質要能成為交易媒介,必須存在幾種特性:辨別性、耐久性、價值性與易於交易性,比特幣剛好都符合這些特質。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去中心化」。

過去不管是數位貨幣或實體貨幣,都有一個權威中央發行單位,由它來決定發行數量的多寡,並訂定發行物本身的價值。

但比特幣打破了這個中心化的規則,它不受任何權威單位的控制,其價值建立在有多少人、多少商品和服務,願意接受比特幣的付款。如果接受的人數增多,市場交易進一步繁榮,其價值就會不斷上升。

舉例來說,二○一○年,比特幣已經問世一年,但當時全世界知道並使用的人只有不到一萬人,而且與實體世界毫無關聯,直到加州有一個工程師突發奇想,把一萬比特幣放到網路上叫賣,換到兩個披薩,才完成了有史以來第一筆交易。

當時那兩個披薩的價格是二十五美元,如今全球持有並交易比特幣的人數達數十萬人,最高匯率也來到一比九百的高峰。以今天來看,一萬比特幣價值等同九百萬美元,可以買下三十六萬個披薩,或是一棟位於紐約曼哈頓的房子。

隨著比特幣價值不斷飆高,「挖礦」的風潮也越來越盛。

超好賺!一台電腦就能作業四人公司「挖礦」,一天營收九百萬

早期的「礦工」們,只要坐在家裡用一台電腦,就能有不錯的回報。但隨著挖掘的人越來越多,數量越來越少,挖掘的難度不斷提升,平均每十五天挖到礦的機會就降低五○%。台灣IC設計製造商世芯電子副總經理湯治華表示,一個月前每天可以挖到○.四個比特幣,現在只能挖到○.三個。

根據中本聰最初的設計,當年每十分鐘就可以產生一個比特幣區塊,其中內含一到五十不等的比特幣。二○一二年,當第一千萬枚比特幣被挖出後,每個區塊的最高含金量就減半到二十五枚,之後成等比級數遞減,直到所有「礦」被挖完為止。

因為難度提升,投資設備的成本與電費暴增,讓「挖礦」從個人時代走向集體分工時代。大部分的礦工會與他人合作,電腦間相互連結,共同開發一個「礦池」,一旦挖掘到比特幣,就根據每個人發揮的電腦運算能力去分配所得。

比方說,十個人的團隊,如果其中一人提供的運算效能占團隊中三○%,每挖到十個比特幣他就能擁有其中三個。所有的過程都是透過程式計算,直接進到礦工們的「電子錢包」中,不會有分贓不均的狀況。

目前全球挖礦效率最高的公司位於中國深圳,叫作「烤貓」。這家僅僅只有四人的公司,一天可以挖到三百五十七個比特幣,以一比九百美元的匯率換算,一天的營收高達三十二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九百六十萬元)!

如同當年的淘金熱,不是只有挖黃金的礦工們有機會發財,賣鏟子給礦工的人更實實在在的賺了一票,在這波比特幣狂潮下,受惠的還有挖礦機製造商。

所謂的挖礦機,指的是有搭載挖礦軟體高速運算能力的超級電腦,從CPU(中央處理器)到GPU(繪圖處理器)到目前速度最快、耗能最低ASIC晶片,因為是少數的利基市場,往往一推出就銷售一空。

全球最大比特幣挖礦機製造商KnCMiner AB,靠著與世芯電子合作推出的二八奈米先進製程機種,出貨六個月前就被預訂一空,幾名共同創辦人在短短三天內就賺了三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千七百萬元)。

「挖礦像是在跟時間賽跑,誰能越早投入,就越有機會比別人挖到更多的礦,」湯治華解釋了挖礦機熱賣的原因。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投入這麼大的資源與時間去挖礦,更多的人是在網路上透過實體貨幣去買賣交易比特幣,這就造成了另一個贏家:比特幣交易所。

以全球最大的交易網站BTC China來說,每一筆交易它會向買家與賣家各收取千分之三的手續費,以平均一天八千四百個比特幣的成交量來看,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就有二十五個比特幣收入,也就是一萬八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十四萬元)進帳,扣除網站維護與伺服器成本,淨利高達六成。

有風險!匯率起伏過大漲跌無限制,恐引發通縮、經濟蕭條

然而比特幣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說到底,它還是一組純資料,會有遭遇攻擊或被竊取的可能,」仕橙3G教室技術總監陳俊宏指出。今年十月,一家名為Global Bond Limited的中國比特幣交易所,創辦人就捲「幣」而逃,金額達四百萬美元。

更大的風險來自毫無漲跌幅限制的匯率起伏。比特幣從問世至今,身價直線上漲,可以在一天之內對美元的匯率從暴漲七○%,也可以在三十分鐘內從九百美元跌破六百五十美元,其發展路徑與著名的「鬱金香泡沫」有許多類似之處。

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就稱比特幣為「金色的數字鎖鏈」,他認為比特幣的固定供應量把價格推向高度不理性,很可能進一步引發「金錢囤積、通貨緊縮以及經濟蕭條」的風險。

機會總是存在風險當中,這場從虛擬走向實體,代碼變成金錢的貨幣革命才正要開始。

【延伸閱讀】比特幣問世4年,身價直線飆漲!—比特幣匯率及大事紀

【延伸閱讀】稀有性加持,比特幣比鈔票更值錢—比特幣、黃金、法定貨幣比較

比特幣─ 性質:一組無法破解或複製的位元碼來源與取得方式:使用電腦晶片與程式在數位世界中高速運算挖掘真偽辨識難易度:用密碼學驗證,只有通過與不通過兩種可能耐久性:可在虛擬世界永久保存網路交易便利度:連網就可轉帳交易攜帶便利度:純資料,可用USB攜帶組成面額:數位數值,可到小數點後八位第三方擔保:無總量控制:總量約2,100萬個,目前已開發逾1,000萬個

黃金─性質:具稀有性與高度穩定性來源與取得方式:從實體世界地脈中挖掘真偽辨識難易度:可混雜,且有純度高低之區分耐久性:可永久保存網路交易便利度:須透過特定形式,交易不便攜帶便利度:不易攜帶組成面額:以重量與純度計算,可分為999千分法與24K分法第三方擔保:無總量控制:總量約16.6萬噸,目前已開採出13萬噸

法定貨幣─性質:可依需求大量印製來源與取得方式:各國中央銀行印製真偽辨識難易度:依母幣製造時的複雜度而定耐久性:易毀損,有使用年限網路交易便利度:須透過銀行,且受各國法規限制攜帶便利度:容易攜帶 組成面額:據法定面額制定鈔票或銅板,通常以10進位計第三方擔保:政府發行債券或以黃金為基準 總量控制:由各國央行決定

【延伸閱讀】下波淘金哪裡找?在比特幣小師弟身上

比特幣開創數位虛擬貨幣風潮,因為匯率波動幅度大,滿足許多人一夜致富的美夢而受到關注,但其實全球目前還有超過八十多種的虛擬貨幣正蓄勢待發,包括燒烤幣(Bbqcoin)、點點幣(peercoin)、名幣(namecoin)以及萊特幣(Litecoin)、Ripple幣等等。在這虛擬貨幣大軍中,最為人看好的,就是萊特幣與Ripple幣。

萊特幣在二○一一年十月推出,與比特幣同樣是一種位元貨幣,被認為未來最有可能替代比特幣,成為虛擬貨幣主流。該貨幣的程式設計時設定,將產出八千四百萬枚萊特幣,至十一月二十四日為止,一萊特幣約等於九.二九美元。

Ripple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則是背後有間發行公司OpenCoin,該公司曾獲得創投公司IDG資本、Google Ventures等資金挹注。Ripple幣的優點是交易手續簡便、時程短;但缺點是背後有個如央行一般的發行單位,讓大家對於它做為貨幣的公正性有疑慮。 (文●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182

投資比特幣  3招淘金術必學

2013-12-02  TCW  
 

 

雖然比特幣,離一般人生活還有一段距離,但在投資市場,它早就成了最熱門的標的,十一月十九日更一度問鼎九百美元大關,讓大家看好它未來有潛力取代黃金成為新世紀的通貨。

目前在比特幣的世界中,它比黃金更具吸引力的地方,不僅是可以買賣,還可以進行「套利」以及「挖礦」。

淘金法一:買賣比特幣類似操作外匯,短期內小心泡沫危機

買賣比特幣就像操作外匯,或買賣黃金,靠著比特幣兌法定貨幣的大幅匯率波動,在比特幣的交易網站上低點買進、高點賣出,賺取可觀的利潤。

以近一週的比特幣兌美金匯率為例,從十一月十八日最低點一比特幣兌五百三十八美元,到十一月十九日,最高曾站上一比九百美元的歷史高點,光是一天的漲幅,就接近七○%。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十多個比特幣交易網站,例如:「Bitstamp」、「MtGox」、「BTC-China」等等,但當中有超過半數都架設於中國,受限於中國金融法規管制,只接受中國境內資金,同時每個網站的比特幣匯率,以及所收取的手續費也都不同。比特幣中文社群主持人楊哲豪建議有興趣買賣比特幣的玩家,可以依照網站交易的安全性、匯率、手續費高低,以及比特幣交易後兌取現金的時程快慢等面向謹慎評估,畢竟過去也曾發生比特幣交易網站被駭的紀錄。

楊哲豪指出,比特幣近期被吹捧得太高,短期內可能有泡沫危機,建議有興趣投資者可以等近期的熱潮退去後再入場。

淘金法二:搬磚套利進出不同交易所,用匯差賺短期暴利

第二種方式:比特幣的套利交易,被比特幣玩家稱為「搬磚」,是資金門檻最低的一種獲利方式,被一些比特幣玩家戲稱為「賺零用錢」。

所謂「搬磚」,指的是有些玩家,利用眾多比特幣交易網站間匯率不統一,這種「交易不效率」的現象,短時間內在不同比特幣交易網站中買低賣高,賺取匯差。

就像部分投資人士,會借取利息較低的貨幣融資,買進高利息的貨幣賺取匯差或利差,「搬磚」就是利用比特幣在不同交易所中擁有不同價格的特性套利。

這種方法的確獲利最簡單跟快速,但要小心比特幣的匯率瞬息萬變,若交易不夠迅速,或匯率突然有大波動,很可能被套牢或虧損。同時也須注意,有些比特幣交易網站,進行交易後可領回現金的工作天數較長,最多可能長達二十八天,須衡量自己的現金水位是否充足。

在現實世界中,挖黃金從探勘、採礦到煉金,資本投入至少上百萬美元,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的事,但在虛擬世界中,只要你有高效能的顯示卡或電腦,幾乎人人都能做。

淘金法三:揪團挖礦十五萬買礦機,就能探勘礦脈致富

所謂挖礦,就是靠著高效能的顯示卡,或等同一台高效能電腦的「礦機」,下載程式,連線運算,藉此開挖出比特幣。目前一台高規格的挖礦機市價約五千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五萬元)。

挖礦的特色是收益穩定,並可以無視匯率波動,而不斷獲得比特幣。據了解,台灣近期已有投資理財業者看好挖礦的前景,要集資「揪團」挖礦。

但隨時間推進,比特幣的開採難度將越來越高,生產挖礦機晶片的世芯電子副總經理湯治華舉例,以目前市場上高規格的挖礦機挖礦,前幾週大約每天可開採出○.四個比特幣,但近一、兩週每天只能開採○.三個比特幣,未來會不斷遞減。

楊哲豪也提醒,目前市場上挖礦機大都以預購形式出售,等下單後三個月到半年才能收到貨,有意挖礦者,須評估屆時挖礦機效能是否能跟上不斷升高的開採難度。

資深外匯分析師、日本東岳證券在台代表李其展認為,雖然比特幣數量有限、須開採等性質與黃金一類的貴金屬相似,但畢竟還不是受世界認可的準貨幣或通貨,因此從投資角度來看,比特幣操作概念其實較類似期貨,波動幅度大,適合短線操作,建議有興趣的投資人應該短進短出,短期內獲利了結出場,較為保險。

【延伸閱讀】比特幣,是這樣投資的!—各種投資法優劣比較

方式一 買賣比特幣

資金門檻:中(視比特幣匯率而定,目前約數百美元不等) 技術門檻:低(交易方式如同買賣外匯或是黃金)投資報酬:最有機會致富(看好比特幣者認為比特幣短期可能有泡沫,但長期看多,若抓準時機大量持有,可能如中樂透般快速致富)投資步驟:1、選擇好適合的比特幣交易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通常須準備護照掃描本、英文版居住證明等文件 2、評估自己可承受的匯率再進場,短期持有,獲利後賣出

方式二 「搬磚」套利

資金門檻:低(視比特幣匯率而定,但可單日內馬上套利了結) 技術門檻:中(須隨時密切注意各比特幣交易所匯差)投資報酬:獲利最快速(每天在各交易所之間套利後獲利了結,但如投入資本不大,獲利也少) 投資步驟:1、先在各比特幣交易網站上註冊,並通過身分驗證 2、透過比特幣匯率觀測網站,注意各交易網站的匯率波動,買低賣高

方式三 挖礦

資金門檻:高(初期須付出數千美元的設備費,與新台幣上萬元電費)技術門檻:高(須對電腦設備、程式運算有基礎了解)投資報酬:最穩健致富(如親自開採黃金,雖然進入門檻高,但獲利持久穩健)投資步驟:1、準備電腦硬體以及挖礦軟體 2、下載安裝比特幣程式後,選擇與別人合作挖礦,或自己開挖,就可開始挖掘比特幣

整理:吳中傑

【延伸閱讀】簡單8步驟,就能當金礦老闆—比特幣挖礦流程圖

1、到比特幣官網下載電子錢包(網址:http://bitcoin.org/en/version-history)2、配備1台擁有4張以上獨立顯示卡的電腦3、到比特幣論壇下載挖礦軟體或直接買一台挖礦機(網址:http://forum.bitcoin.org/?topic=3878.0)4、決定要與別人合作或自己挖礦

─自行開挖(不建議採用)耗費資源大,速度慢─與他人合作(建議採用)

5、選擇要加入的礦池網站(例如https://deepbit.net/),填入電子錢包帳號6、開啟新挖礦帳號與密碼,就可開挖7、電腦程式會根據運算結果,把挖到的比特幣分配到你的電子錢包帳號中8、錢包會顯示你擁有多少比特幣,之後就可用此數字與別人進行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198

Bill Fleckenstein:所有比特幣投機者都會虧得一無所有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7010

傳奇對沖基金經理Bill Fleckenstein向King World News表達了對比特幣的不屑和嘲諷:

 沒錯,這將是個巨大的連鎖反應。每個投資者都會失去所有的錢。這(比特幣)完全是個笑話。一些蹩腳的貨幣好歹還有一個能夠收稅的政府做後台,以及軍隊之類的東西作為保障。

比特幣什麼都不是。它只是互聯網泡沫3.0版,不是嗎?人們瘋狂地迷戀手機、電子商務等一切通訊方式。如今他們發明了一種稱之為貨幣的東西。人們正在對它進行投機,這和投機其他東西沒什麼區別。它根本就不是貨幣,完全就是個笑話。

Fleckenstein是Fleckenstein資本的總裁,於1982年創立了該公司。他曾成功預測了2000年互聯網危機,是美聯儲QE的激烈反對者。前不久聯儲主席伯南克還對比特幣送上了美好的謹慎祝福,認為比特幣「可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