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尼日利亞將減少原油出口、空倉回補 美油暴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41

周五,美油盤中飆漲7.4%,一是由於明年2月尼日利亞最大的原油流出口量將減少1/3,二是由於1月原油合約到期,因此空倉平倉。近幾日油價日內時常暴漲暴跌,表明當前點位多空雙方鬥爭激烈。

oil

周五,據路透社援引交易員稱,明年2月,尼日利亞最大的原油流出口量將減少1/3,部分是由於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明年2月,尼日利亞Qua Iboe將每日出口27.1萬桶原油,遠低於1月的39.9萬桶。尼日利亞是輕質低硫原油的主要生產國,是美國的前十大原油供應國。

周五,收盤時1月原油合約將到期,因此2月合約成為最活躍的交易品種。1月合約到期,部分空倉回補頭寸,因此推升油價走高。此外,一些交易員在測試油價底部,在近日低點附近做多原油。

周四,原油市場劇烈震蕩,沙特石油部長稱油價暴跌是暫時的,2月交割的原油期貨盤中漲超3.7%,然而受OPEC領導人和普京利空油價講話影響,油價一路下挫,收盤暴跌3.8%。周四油價走勢與周三相似,盤中暴漲後大幅回落,表明當前點位多空雙方鬥爭激烈。

目前,油價已自6月高點暴跌了接近一半。有交易員認為,由於明年供大於求格局會惡化,原油市場可能還會下挫。

本周,OPEC領導人們表示,OPEC不會減產,且無意召開緊急會議,油價哪怕跌到40美元都能抗得住。這些講話都對原油市場構成打壓。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DNB Markets石油分析師Torbjørn Kjus表示,未來6~9個月,市場將處於測試階段,因為油價的合理價位是多少尚不清楚。預計原油市場波動性很高,屆時由於空倉回補,油價可能出現短暫暴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46

道指收盤首次站上18000點 美債大跌 原油暴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80

周二,美國三季度GDP年化環比大增5%,增速創11年新高,標普道指創盤中和收盤新高,道指首次收於18000點上方。10年期美債收益率暴漲10個基點。美油暴漲3.4%。美元盤中創八年新高。

標普500指數漲3.63點或0.17%,報2082.17點;道瓊斯工業指數漲64.73點或0.36%,報18024.17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16.00點或0.33%,報4765.42點。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下跌2.95%,收14.80。

20141223_EOD1_0

周二,美國GDP數據超預期,美股高開。美股全日呈震蕩格局,標普道指創盤中和收盤新高,標普最高達到2086.73點,道指首次收於18000點上方。不過,納指收跌,主要受醫療保健類股票拖累。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美國三季度GDP終值年化環比大增5%,增速創11年新高。美國11月核心PCE同比增1.4%,低於預期,距離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尚有距離。美國1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創近八年新高,達到93.6,預期指數也創近八年新高。美國11月新屋銷售總數年化43.8萬戶,不及預期的46萬戶,前值下修。受軍事和國防訂單拖累,美國11月耐用品訂單意外降0.7%,遠低於預期,四個月來第三次陷入萎縮。

美債收益率上漲,黃金下跌,WTI油價暴漲。美國GDP數據遠超預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路上行,收盤時暴漲10個基點,收報2.26%。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下跌0.2%,收於1177.9美元/盎司。美國經濟數據強勁、有報告稱中國對原油需求量增加,油價暴漲。2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大漲3.4%,收報57.12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上漲2.63%,報61.69美元/桶。昨日美油暴跌3.3%。

歐洲股市普遍上漲。英國三季度GDP終值同比增2.6%,不及預期的+3.0%,初值為+3.0%;經常帳逆差270億英鎊,多於預期的逆差232億英鎊。法國三季度GDP終值同比增0.4%,預期+0.4%,初值+0.4%;11月PPI同比降2%,前值從-1.4%修正為-1.2%。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上漲0.4%,法國股市大漲1.4%。第二輪選舉中,希臘總統候選人迪馬斯未獲200票通過,無望當選希臘總統,增加了提前大選的可能,而極左派Syriza有可能贏得提前選舉。希臘股市下跌1.7%,10年期希臘國債收益率大漲18個基點,達到8.53%。受希臘政局影響,歐元下跌。受GDP和經常帳數據影響,英鎊下跌。

亞洲股市漲跌不一。A股低開後緩慢走高,但午後上升動能衰竭,收盤暴跌;創業板指盤中漲1.69%,收跌1.41%;滬深兩市成交量萎縮至6388億元,為12月2日以來首次跌破7000億元。板塊方面,銀行股開盤後重挫,海上絲路、粵港澳等權重股雲集的概念跌幅居前;證券、機場航運、醫療、計算機、通信設備出現明顯反彈,保險股午盤集體上漲,不過最後都回落。全天板塊輪動速度加速,最終只有酒類、視聽器材等少數上漲,銀行股收盤齊跌。恒指跌0.32%,內銀股重挫,招商局國際領跌藍籌。友邦保險漲1.8%,領漲藍籌。萬達商業香港IPO首日破發,跌幅一度超8%。

大宗商品市場走勢:

commodity

美債市場走勢:

treasury

外匯市場走勢:

forex

隔夜全球市場收盤情況:

標普500指數漲0.17%;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0.3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0.33%。

歐洲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上漲0.4%;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33%;德國DAX指數漲0.57%;法國CAC40指數漲1.42%。

日本股市休市,恒指跌0.32%,滬指暴跌3.03%。

富時環球指數漲0.45%;富時新興市場指數漲1.26%。

美元兌歐元上漲,美元兌日元上漲。

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下跌0.2%,收於1177.9美元/盎司。

2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大漲3.4%,收報57.12美元/桶。

10年期美債收益率暴漲10個基點,收報2.2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882

道指七連漲收盤創新高 黃金暴漲 原油重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98

周五,道指和標普創盤中和收盤新高,道指連續第七個交易日上漲。空頭回補倉位,黃金大漲2%。受供大於求陰影籠罩,原油再度大跌,逼近五年新低。紐銅大跌1.4%,創四年半新低。

標普500指數漲6.89點或0.33%,報2088.77點;道瓊斯工業指數漲23.50點或0.13%,報18053.71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33.39點或0.70%,報4806.86點。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上漲0.90%,收14.50。

20141226_EOD5_0

周五,美股高開,隨後在高位震蕩,道指和標普500盤中創新高,標普最高達到2092.70點,收盤時三大股指全線上漲,標普500和道指均創歷史收盤新高,道指連續第七個交易日上漲,創2013年3月來最長上漲記錄。本周累計,道指上漲1.4%,標普500上漲0.9%,納指上漲0.9%。許多交易員在度假,市場成交不活躍。

美債收益率下跌,黃金大漲,WTI油價大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窄幅震蕩,收盤下跌1個基點,收報2.25%。空頭回補倉位,金價上漲。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大漲1.9%,收於1195.3美元/盎司。受供大於求陰影籠罩,原油再度大跌,接近此前創下的五年多新低。美國NYMEX 2月原油期貨收盤下跌1.99%,收報54.73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1.31%,收報59.45美元/桶。投資者擔心中國政府的一系列刺激仍難以有效提振經濟,3月交割的紐銅期貨下跌1.4%,達到2.8140美元/磅,創2010年6月以來新低。由於美國冬季天氣溫暖,投資者預計天然氣需求減少,天然氣兩年多首次跌破3美元大關。

亞洲股市大多上漲。A股高開高走,在券商股和自貿區概念股的帶領下全線上揚,權重股集體發力,滬指漲幅近3%一舉突破3100點,再刷四年新高。不過,小盤股表現較為平淡,創業板指僅上漲0.43%。板塊方面,券商股集體沖擊漲停,非銀、公路鐵路運輸漲幅居前,電子、采掘服務、農業跌幅居前。國務院決定設立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擴大上海自貿區範圍。安邦六天內共增持民生銀行17億股,持民生銀行表決權達15%。日本股市漲0.06%。日本11月全國CPI同比增2.4%,連續4個月下降,低於2.5%的預期,日本央行面臨挑戰。

原油市場走勢:

oil

外匯市場走勢:

forex

美債市場走勢:

treasury

隔夜全球市場收盤情況:

標普500指數漲0.33%;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0.1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70%。

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多國股市休市。

日本股市漲0.06%,恒指休市,滬指大漲2.77%。

美元兌歐元下跌,美元兌日元下跌。

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大漲1.9%,收於1195.3美元/盎司。

2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大跌2%,收報54.73美元/桶。

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1個基點,收報2.2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10

股民吐槽A股暴漲暴跌:只想安靜的做一個醫藥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35

A股在周五再次考驗投資者心臟指數,短短半小時內跳水4%又讓許多股民感嘆:神馬券商股、銀行股都是浮雲,本輪行情真正利好的是治療心臟病的股票,看盤看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qq-20150109144612,w_640

老傳統,首先發言的自然還是“大校”同誌:我就是那麽“準”,你服麽?

lidaxiao1

lidaxiao2

4小時的大戲,一個人肯定也演不下來:

4xiaoshi

女一號已經就位!

nvyihao

555

大盤半小時前和半小時後…半小時前想追,半小時後要跑

11

12

金融民工又躺槍了:CCAV:“你怎麽看待今天的股市?”金融農民工:“我覺得我還是回老家種田好!”

jinrongminggong

mingong2

 

防空警報懂不懂?你們夠了!

gumin

zuile

身體還是革命的本錢!

zhiliao

xinzang

穩賺不賠?做醫藥家吧

yiyaojia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43

聰明的投資者如何行動:A股暴漲 港股成“窪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67

滬港通“南冷北熱”的格局在悄悄發生變化。

本周,港股通共使用了50.46億元,雖然占不到本周額度525億的10%,但卻是港股通開通以來額度使用的三分之一。自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至2015年1月9日滬港股市收盤,港股通累計使用只有150億。

同時,港股較A股表現開始走強。

興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涵認為,隨著A股的估值窪地效應明顯減弱,過去幾日港股較A股表現開始走強並非沒有道理。

QQ截圖20150110160906

2014年9月1日,上證綜指開盤報2220.13點;12月31日,上證綜指收盤3234.68點。一個季度,滬指怒漲逾1000點,區間漲幅達47.31%,創七年來最大季度漲幅。

王涵當下建議投資者做多港股。他認為,當前A股相對H股的估值窪地優勢似乎已被填平,且在美元升值+中國貨幣政策寬松的壓力下,港幣的匯率風險似乎更小(盡管我們認為人民幣的大幅貶值風險也較小),這意味著外資可能首先通過港股來做多中國。近期港股相對A股偏強,是否暗示這個過程已經開始,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去年堅定看多A股的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也認為,2015年為A股風險重新定價之年,中國股市正經歷歷史性的劇烈波動,這些反複應該提醒許多市場參與者重新審視明年的倉位。

相對而言,洪灝認為,當前最好的賺錢辦法是切換到港股,因為港股對A股有2008年以來最大折價。恒生國企指數目標約13000點。理由是按照無套利原則,假設AH折溢價水平保持穩定,可反推恒生國企指數理論上將可升至13000點水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70

瑞士宣布放棄1.20幹預水平 瑞郎一度暴漲3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83

(本文於北京時間19:05分更新,更新內容為第四段)

今日,瑞士央行降息並宣布放棄歐元/瑞郎1.20底線,隨後外匯市場、股市大幅波動。

瑞士央行表示,近來,各大主要貨幣區的貨幣政策發生大幅的分化——現在,這一趨勢變得更為明顯。歐元兌美元已經大幅的貶值,而這使得瑞郎兌美元貶值。在這樣的情況下,瑞士央行決定繼續維持瑞郎兌歐元的匯率上限已經沒有合理性。

瑞士央行公布決定後,歐元/美元直線暴跌,盤中擊穿1.17關口,最低至1.1624。

QQ圖片20150115180823

北京時間19:00,瑞士股指SMI盤中跌幅擴大至9%,單日跌幅創2008年以來最大。黃金突破1250美元/盎司,創去年8月以來新高。 

gold23425

SMI2222

歐元/瑞郎大跌13.5%,至1.03894。美元/瑞郎一度大跌近30%。

QQ圖片20150115182127

QQ圖片20150115182512

美元指數沖高回落,盤中最高漲至92.87,刷新12年新高。瑞士股市SMI指數大跌7.7%。

上海 符合uiwg

黃金突破1237美元。

嫩恩5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44

【黃金晨報】瑞士央行引發全球市場強震 黃金暴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12

黃金周四大漲,創四個月新高。因瑞士央行意外放棄已維持多年的歐元兌瑞郎1.20的匯率下限,且美國經濟數據不佳,美銀花旗財報不佳,美股五連跌。

現貨黃金周四上漲31.70美元,漲幅2.58%,報1260.10美元/盎司,最高觸及1266.50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225.70美元/盎司。

瑞士央行放棄歐元兌瑞郎匯率下限,引發全球市場地震。分析師們說“這就是一場大屠殺”。周四,歐元兌瑞郎下跌約20%,美元/瑞郎一度大跌近30%,瑞士股市暴跌約9%,創至少2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12月PPI環比下跌0.3%,創2011年10月來最大跌幅,表明在能源價格下跌的環境下,美國通脹幾乎未現上升跡象。費城聯儲制造業指數暴跌,從11月的21年新高暴跌至本月的近一年新低。美國1月10日當周季調後首申失業金人數31.6萬人,創四個月新高。

美國公司方面,美銀、花旗兩大巨頭2014年四季度利潤大幅下滑。

截至1月15日,全球最大的黃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的黃金持倉量較前一個交易日增加9.56噸,為717.15.08噸。

333

利好因素:

1.瑞士央行周四在聲明中出人意料地表示:“放棄已維持多年的歐元對瑞郎1.20的匯率下限。” 該央行同時降息0.5個百分點至負0.75%。瑞士央行稱,設置瑞郎匯率上限不再是合理做法,必要時將保持在匯市的積極參與。瑞郎匯率仍很高,但自從引入 最高匯率限制後估值過高的程度整體下降。

2.美國1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驟降, 12月PPI月率下跌0.3%,跌幅創2011年10月以來最大,預期下跌0.4%,前值下跌0.2%,表明油價持續暴跌的同時,通脹絲毫沒有擡頭的跡象。

3.美國波士頓聯儲(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主席羅森格林 (Eric Rosengren)周三(1月14日)接受 《華爾街日報》(WSJ)采訪時稱,希望在通脹顯示出更令人信服的的跡象,表明它正在向美聯儲(Fed)設定的2%的目標上升之前,暫不上調短期利率。

4.美國1月10日當周季調後首申失業金人數31.6萬人,創四個月新高。

5.美國1月費城聯儲制造業指數6.3,從11月的21年新高暴跌至本月的近一年新低。

利空因素:

1.紐約聯儲(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周四(1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紐約聯儲制造業指數升至9.95,預期5.00,前值-1.23,脫離早前觸及的2013年1月以 來的新低,但是考慮到反彈力度有限,或表明該地區的制造業表現仍未可期。

後市展望:

◆巴克萊銀行(Barclays)周四(1月15日)在報告中稱,預計2015年金價最低或下探1060美元/盎 司,最高可能觸及1340美元/盎司,全年均價在1170美元/盎司。該行表示,由於美國通脹預期下滑,美元走強以及美聯儲可能升息,這些都將對金價構成 一定的下行壓力。

◆匯豐的報告稱,該行預計今年平均金價1234美元/盎司。匯豐的分析師James Steel和Howard Wen認為,金價在2014年受到強勁美元的打壓,但美元進一步上漲可能對金融市場有不利影響,因此今年投資者們可能會尋求黃金作為避險保值資產。

◆資深投資者加特曼(Dennis Gartman)表示,自己仍然對長期的金價看漲,尤其是以歐元和日元計的。加特曼說:“周三金價試圖穩住早期的漲勢,但銅價的大幅下跌以及其對礦企股的影響最終還是影響到了黃金。”

◆丹麥盛寶銀行高級經理Ole Hansen指出:“瑞士央行的意外之舉對黃金來說是一種利好,因為這給許多投資者帶來意外損失,並逐漸轉化為避險情緒。此外,作為歐洲央行例會前一周, 若確實公布QE計劃將會給市場帶來新的沖擊。對以美元標價的黃金方面,這種影響可能比較複雜,最終取決於市場對美元和黃金的追捧程度,但對歐元定價黃金則 毫無疑問是一種利好。”

◆Sterne Agee的貴金屬分析師Michael Dudas在接受CNBC采訪時稱,金價會繼續受到各國央行貶值貨幣的推動。Dudas預計,今年金價的漲幅能達到11%左右,“到年底,金價會在1400美元/盎司附近的水平。”

◆知名貴金屬資訊網站Sharps Pixley的總裁Ross Norman表示:“目前市場最迫切的疑問就是,金價能否維持漲勢。如果有足夠的動能,金價可能漲至1320美元。同時,美元與黃金同步上漲的情形也可能 再次出現。若美元持續走強,非美貨幣集體走低,將會有許多投資者買入黃金避險。”

◆Kitco首席技術分析師Jim Wyckoff周四稱,“2月期金多頭近期總體上在技術面上占優,金價觸及四個月高點,黃金獲得更多的上行動能。黃金多頭上行關鍵技術阻力位於1300關 口。空頭近期下行關鍵目標位於1217.50。”Wyckoff指出,“黃金上行初步阻力位於1261.10,進一步阻力位於1270.00;下行方面, 黃金的初步支撐關註1250.00,進一步支撐位於1244.50。”

周五關註重點:

15:00 德國    12月CPI年率終值

18:00 歐元區 12月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中值

21:30 美國 12月未季調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23:00 美國 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

官員講話:

21:50  美聯儲官員、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柯薛拉柯塔就“目標導向的貨幣政策報告”發表講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688

新龍移動(01362):史上集資效益最差的香港新股緣何暴漲?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71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21 08:33 編輯

新龍移動(01362):史上集資效益最差的香港新股緣何暴漲?
作者:遮打道

話說由新龍國際SIS(00529)分拆的新龍移動(01362),上周四掛牌。公司發行約4480萬股,每股0.82元定價,集資本來有3670萬,但七除八扣上市成本2740萬元後,公司可得只有930萬元


930萬? 我以為我眼花!

在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香港(不吃不住要儲錢17年),930萬連一個一房單位也買不到,面積還只有339平方呎(約33平米)。大費周章聘核數師丶寫招股書丶過聆訊丶但只集資930萬元,上市幹嗎?
據公司所講,930萬的用途:
約100萬元用作升級資訊系統(雖然計劃需要資金130萬元)
約740萬元用作收購辦公室及倉庫物業(雖然計劃需資金5700萬元)。其餘90萬元作一般資金。

啊,順帶一提。公司截至去年10月底,現金約7300萬元。錢看來也不缺,也不差那九佰多萬。我有理由相信,新龍移動上市,並非為了一己私利,而是希望促進香港金融服務業就業機會,為本港新股集資額略盡綿力,報效祖國,實在是精神可嘉!


「股票既野 你識條鐵咩?」
新龍移動是全港最大手機分銷商,市占率達21.7%,亦為三星本港特約分銷商,其占新龍移動95.2%的收入。香港手機滲透率全球第一,三星占港手機市占率約25.4%,定位本來算不俗,但三星近年走勢變弱,任其一年300日在中環站最當眼之處,大賣廣告,亦無阻其跌勢。
公司去年上半年純利按年大跌8成到220萬元,而下半年則理所當然地受占中影向,還有上市開支二千多萬元的拖累,令全年業績錄得虧損。

當然,若股票只談基本因素,那一眾中環每天砌模型的分析員,早就成億萬富翁了。

新龍移動上周四掛牌,股價首日升12%,周二單日又抽升28.4%,較招股價已累升37.8%。
市值四日內,漲了8680萬元,而期內唯一的消息,就是主席接受報章訪問時稱,預期可分銷「可穿載設備」帶來收入。七除八扣下,就只餘下「殼股」的可能,靜待變身的一日。

股票這東西,果然非我從來不帶多過900元上街的屌絲之流所能理解。

下一站 孟加拉
上市不為集資,股價不看盈利而急飆,類似的神股,還去哪里找?答案是孟加拉


新龍國際繼分拆新龍移動後,主席林嘉豐就表示,將分拆旗下孟加拉支付平臺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ultants Limited(ITCL)在當地上市,又認為ITCL「能涵蓋整個支付平臺,未來更會進入手機及信用卡市場」,較阿里巴巴傳有意收購的支付平臺Paytm更佳雲雲。

爬上直達孟加拉的快車,你準備好沒?


(源自中環現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38

沙特國王阿蔔杜拉淩晨去世 原油暴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89

king-abdullah-saud_3156608b

沙特阿拉伯國王阿蔔杜拉去世,王儲Salman已經繼位,王子Muqrin已被任命為王儲。

阿蔔杜拉生於1924年,於當地時間周五淩晨1點去世,享年90歲。去年12月31日,阿蔔杜拉確認住院,隨後被診斷為患有肺炎。

消息公布後,WTI原油價格拉升,目前漲幅約3%至47.7美元/桶。

QQ圖片20150123074909

阿蔔杜拉於2005年8月成為沙特國王。和他的前任法赫德、繼任Salman一樣,是沙特創立者伊本·沙特的兒子。後者於1932年創立了現代沙特阿拉伯王國。(下圖為沙特王室的家譜)

20150113_saudi_0

阿蔔杜拉病重期間,Salman就開始代表他公開露面。Salman今年1月6日的公開講話中表示,即便油價下跌,沙特的穩定並不會受到威脅。

他說:“你無法忽視國際原油市場的緊張局勢……過去,我們用自己堅定的意誌和智慧應對了這些問題……我們也將以同樣的方式應對當前的局面。”

沙特目前的權力更叠,加重了原油市場的不確定性。

新晉國王Salman今年79歲,是阿蔔杜拉同父異母的弟弟,健康狀況同樣堪憂。坊間傳言其可能患有輕微的老年癡呆,以及其他與年齡有關的慢性病。

加拿大媒體financialpost援引《海灣國家通訊》編輯Fiona O’Brien評論稱:“Salman2010年時曾做過脊柱手術,而且還有其他一些健康狀況。一直有傳言稱他有些精神上的問題。”

路透社此前表示,Salman在王位上可能不會坐得太久。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會退位,該決定將導致沙特王室的不穩定。

新晉王儲Muqrin今年69歲,是沙特情報機構首腦,並擔任一些其他要職。他去年年底被阿蔔杜拉任命為第二順位繼承人。但新國王登基後可能會重新選擇繼承人選。

不過路透稱,Salman在沙特王室並不是很受支持,如果他要安排自己的兒子作為繼承人,未必會受到王室的支持。阿蔔杜拉將Muqrin作為第二順位繼承人,就是為了其未來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52

《創業家》封面 | 從100萬到2700億,小米估值暴漲背後的“生態”啟示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2/148962.html

來源:《創業家》一月刊

作者:資深媒體人 宿藝

 


在45歲生日之際,雷軍收到一份大大的賀禮:小米完成了第五輪融資,公司估值達到了450億美元。這意味著小米超過了估值400億美元的Uber,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
 
那麽,是什麽讓這家僅成立四年的企業成長為中國投資領域中最能吸金的企業?小米估值為何在16個月中從100億美元暴漲至450億美元(2700億元)?“生態”兩個字無疑是重要答案。

《創業家》一月刊以生態化生存為封面,對當下的這場商業生態戰進行探討。十億美金做公司,百億美金做平臺,千億美金做生態。
生態戰略下的競爭,考驗的不是企業的單打獨鬥的能力,而是“打群架”的組織能力。

如今,對於處於產業鏈上的每一家企業而言,要麽考慮是否要自建生態,建成一張大網;要麽融入別人的生態之中,在巨頭博弈中“站好隊”。當然,我們首先來說說小米的故事。

 

估值暴漲路徑

 

根據媒體調查的公開數據,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3月,註冊資金100萬元,其中雷軍出資90萬元,黎萬強出資10萬元。當年5月,谷歌原高級產品經理洪鋒加入,資本結構變更為雷軍79.4萬元、黎萬強10.33萬元、洪鋒10.27萬元。當年7月,小米進行增資,註冊資金升至2637.5萬元,其中雷軍2457.66萬元、洪鋒169.51萬元、黎萬強10.33萬元。

 

2010年7月,小米完成41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估值2.5億美元。其中3000萬美元來自晨興創投、IDG資本、啟明創投,1100萬美元來自小米初創期的56名員工。而現在擔任小米科技總裁的林斌,開始進入小米科技董事會。

 

2011年底,小米科技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為9000萬美元,估值10億美元。投資方為:晨興創投領投,IDG、啟明創投繼續跟投,新進入者為高通投資、淡馬錫以及雷軍旗下的順為基金。

 

2012年6月,小米科技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為2.16億美元,估值40億美元。該輪融資由俄羅斯DST集團領投,雷軍旗下的順為基金跟投。

 

2013年6月,小米科技再次增資,註冊資本金增至5000萬元,分別為雷軍3890.11萬元、黎萬強506.06萬元、洪鋒503.33萬元、劉德100.5萬元。

 

2013年8月,雷軍通過微博宣布,小米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為100億美元。值得關註的是,截至目前,小米並未透露此輪融資額度,也未透露投資者名單。

 

2014年12月,小米宣布完成第五輪融資,融資額11億美元,估值達450億美元,投資者包括All-stars、DST、GIC、厚樸投資和雲鋒基金(創始人為馬雲和虞鋒)等投資機構。

 

據以上數據,從2010年成立迄今,小米估值基本以每年四倍的速度複合增長(2012~2013年為2.5倍)。即使其2013年估值體量已達100億美元,也未能阻擋其2014年估值增長4.5倍、達到450億美元。
 

那麽,是什麽讓小米在16個月中估值從100億美元暴漲至450億美元?小米又為何在四年中成長為中國投資領域中最能吸金的企業?答案就是雷軍現在圍繞小米手機+MIUI+電商所打造的智能生態系統閉環。

 

怎樣的小米生態?

 

按照互聯網上市公司實際市值與投資行業規則,應用級公司估值一般在10億美元規模,平臺級企業(如奇虎360)會在100億美元規模,而生態系統公司(如騰訊、阿里巴巴、亞馬遜)會達到千億美元規模。
 

實際上,雷軍在創立小米之初,也並未想到小米能成長為一家目標千億美元的公司。雷軍2013年之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小米的目標是成為一家百億美元公司,否則你做一家又一家10億美金的公司價值有多大?一次又一次複制自己沒有價值。”

 

以小米成立之初“硬件+軟件+服務”的“三駕馬車”模式來看,小米也就是避免成為一家純硬件公司或者移動應用公司,努力定義為一家硬軟結合的平臺型公司,此時小米對標的企業目標是看似遙不可及的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

 

不過隨著阿里巴巴投資眾多企業,並在上市後迅速成長為一家超千億美元的公司,騰訊同時也依靠微信進行生態系統布局,國際市場谷歌、蘋果也都在2014年啟動了圍繞系統+硬件的智能家居布局,手握小米手機、出貨量快速增長的雷軍,也順應大勢宣布推出了小米智能生態布局。

 

2014年,小米先後投資了金山旗下遊戲研發工作室西山居、凡客誠品、界面、獵豹移動、積木盒子、九安醫療、麗維家、華策影視集團、凱立德、優酷土豆、愛奇藝、美的等企業。而在此之前,雷軍通過自身天使投資、旗下順為基金以及小米風投,兩年來已投資企業超過60個,涉及手遊、電商、新媒體、移動安全、智能家居、醫療、互聯網金融、影視制作、視頻網站、移動地圖、車聯網、移動家政、移動教育、智能家電等眾多領域。從這一層面看,雷軍已將對標的企業目標更換為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生態巨頭企業,而正是這一概念,將小米估值拉升至450億美元級別。

 

雷軍在公開場合也曾說道,阿里巴巴上市給他的啟發就是:“做一個超級大的市場,找超級靠譜的人,以及永遠花不完的錢。”從小米屢次創造高估值融資,但雷軍控股比例並沒有太多稀釋,以及小米同時從銀行貸款來看,這就是雷軍所說的“花不完的錢”。從雷軍自己做天使投資只找熟人,以及雷軍搭建的小米科技創業團隊來看,這就是他所說的“找超級靠譜的人”。而“打造50家類小米公司”、“投資100家硬件企業”,以及投資眾多不同領域的企業等,就是小米用MIUI+電商平臺所支撐的“一個超級大市場”。

 

從這個角度而言,雷軍是在嘗試複制騰訊與阿里巴巴的商業生態故事。只不過,阿里巴巴講的是從用戶購物平臺向生活一體化生態系統的故事,騰訊講的是從用戶社交平臺向生活一體化生態系統的故事,而雷軍的商業故事則是從系統級別整合“硬件+軟件+雲存儲”的用戶生活一體化生態系統。由此看見,小米所建立的生態系統,是比阿里巴巴、騰訊更接近商業和生態閉環的系統。如果這個商業故事最終形成通路,必將深刻影響目前獨立於系統之外的中型硬件企業和互聯網公司未來的發展,以及大量新型初創企業的命運。

 

\ 

中型公司進退兩難

 

所謂中型公司,可分為如下幾類企業:已經成熟但未建立自身生態的企業,主要包括BAT以外的互聯網企業;已經初具規模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傳統手機企業;傳統家電企業;將被移動互聯網改造的其他傳統行業企業。

 

對於中型公司來說,或者選擇依附在BAT體系中獲得系統性成長(如騰訊入股滴滴打車、阿里巴巴投資快的打車等);或者選擇一個BAT沒有布局好的領域迅速做大,並保證短期內難以被複制(如奇虎360);或者嘗試自己建立一個不同於BAT和小米的生態系統(如樂視、魅族)。這也是2014年互聯網企業、家電企業、終端企業、移動應用企業頻頻發起合縱連橫大戰的原因。

 

在巨頭互聯網公司和快速增長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夾擊”下,大多數中型公司近年來位置頗為尷尬,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聯想、格力等傳統企業。

 

聯想擁有較為完整的硬件設計與制造能力,也擁有智能手機、PC、平板、智能手環等智能硬件產品線。在收購了摩托羅拉品牌後,聯想手機海外市場也已打開。但問題在於,這都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整合能力,單純的硬件套路未來的命運就是被BAT、小米等生態系統所整合。變數在於,由陳旭東所掌握的聯想智能終端和服務業子公司“神奇工場”,在短時期內能夠給聯想生態帶來多大的改變和內外部沖擊。
 

對於傳統家電行業來說,智能家電與智能家庭在空喊十年後陡然加速。相較阿里巴巴投資海爾、小米投資美的,“落單”了的格力似乎還沒有清醒過來。智能生態這一商業模式如能成為通路,那麽就像當年微軟Windows對戰網景瀏覽器、蘋果iOS對戰諾基亞一樣,會在短時間內完成新舊格局交替。格力,未來或將成為一個研究智能生態對家電企業格局演變的教科書案例。

 

初創公司如何應對

 

與已經占據了一定規模用戶和市場的中型公司相比,小米等智能生態系統對大量初創公司的影響更值得關註。

 

實際上,這本身並不是一個新的話題,騰訊公司也曾因借力於自身生態系統的抄襲能力,引發各類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初創企業爭相吐槽,並最終引發了“XX的騰訊”的業界大討論。不過與奇虎360一戰之後,馬化騰認識到了這一問題,最終開始借助資本投資或平臺合作打造新的“航母”發展模式。截至目前,騰訊已經投資或並購了100多家公司,幾乎涉獵所有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服務,由此一步步建立起了騰訊的生態系統。

 

而小米目前更像是一個騰訊向生態系統演進的過渡期版本:與手機和小米生態結合度比較高的產品由自己來做,而其他的硬件產品對合作夥伴要求比較苛刻,並往往帶有排他性協議。而雷軍所稱的“打造50家類小米公司”、“投資100家硬件企業”也就意味著大量硬件初創企業,未來將與小米硬件產品線布局不可避免地產生交集。

 

其結果就是,作為初創企業要麽接受小米的要求,成為其智能生態的一分子,準備做毛利率較低的“爆款”產品。要麽產品被小米OEM,或者被小米入股的競爭對手沖擊市場。而這種狀況已在小米手環、移動電源、攝像頭甚至鼠標墊產品上出現了商業案例。小米手環依靠79元的定價三個月內迅速將銷量提升至100萬,深圳數家智能手環企業由此消失。而小米在推出49元的表面鋁合金材質鼠標墊後,也導致深圳首先生產這種鼠標墊的公司直接倒閉。

 

究其原因,作為初創企業,在缺乏市場推廣和渠道的初期,一般都會將目光聚焦在單款利潤率較高的產品。不過單一硬件產品很難抵擋小米在生態系統下的低利潤、高出貨模式。但對於小米而言,要在低利潤的情況下維持高估值,很難避免資本逐利性與簡單粗暴合作模式的打法。那麽,初創企業又該如何在小米等智能生態系統的沖擊下成長呢?有過市場教訓的深圳行業人士認為:首先,要接受智能手環、電源品類的教訓,避免進入門檻較低,短時間內利潤較高,但是會很快成為紅海市場的產品。其次,面向大眾市場的產品會很容易引起巨頭企業的關註,而關註細分市場,本身有一定技術門檻的產品反而會獲得較為充分的發展空間。最後,對於移動應用類初創企業而言,盡量遠離通訊和社交這種紅海應用,並盡可能多地與終端企業達成合作,以分擔市場風險,同時也可以增加與談判企業的溢價空間。

 

小米生態的風險

 

不過,目前成長最快、概念最全的小米生態,面臨的挑戰同樣巨大:首先,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首輪換機大潮已過,未來幾年都會穩定在每年4.2~4.5億左右的出貨規模。這也就意味著,20%這個三星頂峰時期都未在中國市場觸摸到的份額,也同樣會成為小米等國產品牌的紅線,8000萬將成為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峰值。而在海外市場,因為專利問題,小米短期內無法完成迅速放量。而沒有了關鍵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的迅速提升背書,小米智能生態進展和小米估值增速都將減緩。
 

其次,在2000元小米手機價位和600~800元的紅米定價區間,小米都將面臨競爭對手越來越激烈的“肉搏戰”。而在硬件同質化的同時,各家軟件與ROM體驗也在與MIUI差距快速縮小,小米手機品類的市場風險在增大。

 

最後,隨著小米生態體系的迅速擴張,小米在產品層面犯錯的幾率也在迅速增大。如何控制小米生態體系的合理性增長,同時將“豬一樣的隊友”犯錯的影響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也會成為雷軍關註的重點問題。

 

綜合以上信息,由於小米已經經過了五輪投資,用戶規模、市場規模、融資規模都已足夠大,諸多力量和因素都將助推小米繼續快速走下去。而基於用戶生活一體化的智能生態,也必將成為未來3~5年巨頭們競相爭奪的戰場。對處於產業鏈上的每一家企業而言,已經到了考慮是否要自建生態、自建生態能否成功、如何在巨頭博弈中“站隊”,甚至如何生存下去的時候了。


再深入》》》

商業“生態戰”時代:小公司最好的出路是成為大公司的一部分
 
作者:黑馬學院教務長 斯坦福大學博士 羅小渠
 
“生態系”這一概念來自於生物學,是指一個由不同類型生物及其所處環境通過相互支持與制約而形成的動態平衡的統一整體。一個池塘、一片樹林、一個草原都可以構成一個典型的生態系。商業也是一樣。商業公司雖然在這一新興行業中大量湧現,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完整掌握其產品開發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術鏈條,從而使得公司與公司之間,公司與其他類型的組織之間的合作成為必然的選擇。
 
為什麽要“打群架”?
 
通過緊密協作創造更高價值並吸引更多企業參與的生態戰略揭示了一種新的競爭規律。在生態戰略下,看似簡單的產品之間的競爭,涉及的其實是通過這一產品而聚合到一起的公司及機構組成的群體。

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最近在致員工信中指出:“隨著整個互聯網行業步入生態年,我們也將面臨生態之戰。我們與同行的競爭已經不能只靠某一個階段,某一個點的得失來衡量,更多要看生態鏈條各個環節的銜接與整合,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跨界創新和持續顛覆能力。”生態戰略下的競爭,考驗的不是企業單打獨鬥的能力,而是“打群架”的組織能力。
 
如何打贏“群架”?
 
武俠小說中,戰鬥值超群的幫派(比如丐幫)通常具有兩個典型特征:高手眾多 ; 齊心。一個高效的組織生態系應該呈現相似的特征:第一,共贏;第二,多樣性。
 
共贏是齊心的基礎。對利益的追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始動力,在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關系上尤其如此。此外,在共贏的目標下,同一生態系內部是否可能存在競爭關系?總的來說,應該是可能的。事實上,在自然界的生態系中,共生與競爭是永恒的主題。
 
這也就帶出了構建生態型公司的下一個關鍵問題:如何控制和管理生態系?對於企業來說,構建一個生態系的終極目標是希望能夠在競爭中獲取更具優勢的地位,從而得到更大的商業利益。


而反觀微軟,在圍繞 Windows打造生態系的時候,牢牢把握了對 Windows 的控制權,並深刻地觀察到PC 市場的消費雖然由軟件帶動,但消費頻率主要由硬件驅動的特征,從而構建了著名的“軟件免費,硬件收費”的商業模式。
 
微軟向PC 制造企業收取操作系統預裝授權費,但對軟件企業免收版權費,從而使更多軟件企業有動力打造一個更為豐富的應用環境吸引終端用戶;同時,軟件的功能叠代提升了對硬件的要求,推動消費者升級硬件,為微軟帶來更多收入。
 
因此,一個要打造生態的企業,設計支撐生態系的價值鏈(或價值網)的關鍵,不僅僅是要找到適合這一生態系的合理的組織結構,更重要的是要判斷在這一價值鏈(或價值網)上,哪些環節是適合由構造者來掌控的,並依此設計合理的商業模式。
 
做“群架”的組織者還是參與者?
 
前述關於用戶基礎及價值鏈的討論,加上如 IBM 這樣的案例,也引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做生態還是參與生態? IBM 成功地構建了生態系,但卻無法從中獲益;戴爾只是 PC 生態系的參與者,但卻一度成為了風頭最勁的 PC 企業。顯然,做生態是一件宏偉的大事,要提供足以支撐整個生態系健康發展的用戶基礎並控制價值鏈/ 網的關鍵環節,絕非每個企業都能做到。尤其是小公司,缺乏大量用戶基礎,構建生態型公司更加具有挑戰性。

當然,小公司也可以通過特定手段撬動擁有大量用戶的公司來和自己合作,迅速積累用戶量。

生態思維的核心是共享與共贏,因此,誰是生態系的構建者其實沒有那麽重要。重要的是,一方面能夠會聚多樣化的組織,通過資源與能力的互補及價值鏈 / 網的構造創造出比單個組織的簡單聚合更大的價值,另一方面要能在生態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取自己應有的利益。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和“自己創業還是加入創業團隊”一問異曲同工。
 
生態型公司的崛起昭示了一種不同的競爭規律的到來。科學技術發展的總體趨勢是加速的,也就是說,各個行業的底層知識與技術的總量必然越來越大,更新的速度必然越來越快,在高技術行業尤其如此。這一態勢決定了在如移動互聯網這樣的高技術行業中,新的發展領域和發展模式將快速湧現,單個公司想要憑一己之力不間斷地覆蓋所有的新興領域、保持最領先的商業模式的難度越來越大。於是,合作也就成為必然之選,生態型公司也會越來越多。道理很簡單,打架打不過了,本能的反應就是去叫人幫忙,以前的競爭是單挑,現在,“打群架”的時代來了。


 

\
(全文發表於《創業家》雜誌2015年1月號,如需轉載,請聯系本刊,並標明出處。)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