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再秀肌肉:必須終結石油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731
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應該以盧布定價,向全球出售石油和天然氣。石油美元正在損害俄羅斯經濟。
在訪問克里米亞期間,普京表示,我們應該謹慎采取行動。目前,我們正嘗試與一些國家達成協議,以盧布交易。
這些國家包括中國、印度、伊朗和巴西。目前,對俄羅斯的制裁將把歐洲再次送入衰退的邊緣。
今天公布的歐元區GDP數據顯示,歐元區二季度GDP環比零增長。
法國巴黎銀行表示,對俄羅斯制裁給出口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對經濟的不確定性損害了經濟增長。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歐洲石油巨頭也呼籲石油"去美元化"。
歐洲第二大石油生產商道達爾(Total)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 de Margerie在接受法國央行,關於在歐盟層面上,支持歐元在國際貿易中使用情況的詢問時表示,盡管不能不使用美元,但歐元應在國際貿易方面起到更大作用。
不用美元不現實,但如果更多使用歐元,將是件好事。
普京:必須把烏克蘭逼入談判 俄羅斯什麽都不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549

普京稱必須把烏克蘭逼入談判,才能結束烏克蘭東部近半年的血腥沖突,普京把烏克蘭政府軍目前的行動比作納粹德國。俄羅斯作為一個大國什麽都不怕。(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特維爾地區塞利格湖區發布講話稱:
“必須把烏克蘭當局逼入談判,正如外交家喜歡說的,現在必須實質性的了解頓巴斯、盧甘斯克,以及整個東南部地區究竟能享受什麽權力。”
普京說烏克蘭政府軍用武力奪取分裂分子控制地區的做法,讓他想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納粹圍攻並狂轟亂炸了普京的家鄉聖彼得堡(當時稱作列寧格勒)。
昨天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稱一支俄羅斯軍隊已入侵烏克蘭,並幫助分裂分子占領了南部城市Novoazovsk。
美國和歐盟威脅如果俄羅斯進一步惡化烏克蘭局勢,將采取進一步制裁。
烏克蘭總理Arseniy Yatsenyuk說,俄羅斯最新的軍事行動,將迫使烏克蘭加入北約組織。
普京說本周烏克蘭東部武裝的反擊,是為保護遭圍困城市的平民免受烏克蘭軍隊炮擊。
普京重申一些俄羅斯部隊誤入了烏克蘭境內,因為當地地形非常容易迷路,烏克蘭軍隊進入俄羅斯領土的次數更多。普京稱波羅申科已經建議交換被俘士兵。
普京還表示只要展開談判,像烏克蘭和俄羅斯這種鄰國的糾紛“很容易”解決。他還多對於烏克蘭不接受俄羅斯的提議采取聯邦制感到非常奇觀。
普京強調俄羅斯是一個大國,所以什麽都不怕。他要求俄羅斯增強在北冰洋的軍事部署,因為美國核攻擊潛艇就在挪威海岸線活動。
普京說:“美國潛艇發射的導彈打到莫斯科只要15分鐘,但是我要提醒你們俄羅斯的潛艇部隊也在那里。”
奧巴馬:必須把埃博拉當作國家安全的優先要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43

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如果美國不行動,埃博拉病毒可能成為“重大危險”,“我們必須把它作為一項國家安全的優先要務。”(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昨日接受NBC采訪時,奧巴馬首次暗示可能動用美國的軍事資源幫助西非國家抵禦嚴重的埃博拉疫情,說可能需要美軍組建隔離疫區的部隊,並為急救護工提供保護:
“我們必須動員國際社會,(為埃博拉)爭取國際社會的資源。”“我們將不得不動用美國軍事資產,比如隔離疫區的部隊和裝備,讓全球各地的公共衛生工作者感到安全。”
“美國人民不應該擔心短期內美國會出現埃博拉傳染”,但“如果我們現在不做出努力,這(埃博拉)將不僅僅席卷非洲,還會蔓延到全球其他地區。它會變得更容易傳播,可能成為美國的重大危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警告稱,西非埃博拉疫情可能感染超過2萬人,並擴散至10個國家。WHO最新數據顯示,埃博拉病毒的總體病死率為50%,其中高的有幾內亞的64%,低的有塞拉利昂的39%。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全球健康負責人湯姆·凱尼恩9月3日表示,埃博拉疫情正在“迅速失控”,並警告稱控制疫情的機會窗口正在關閉。
同在9月3日,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在華盛頓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累計的埃博拉病例數至少為3500人,死亡數逾1900人。她將這次疫情稱為
“在該疾病近40年的歷史中,最大規模、最為嚴重、最為複雜的一次暴發”。

【關註】阿里巴巴IPO在即 投資者必須考慮這十大問題 前海股權交易中心
來源: http://xueqiu.com/3516695940/31423432
還有不到兩周,美股史上最大規模的IPO就要揭幕,阿里巴巴將最高募集約240億美元,該司市值將接近1700億美元。投資者更關心的還是阿里巴巴IPO會給自己帶來什麽好處、美股會受什麽影響。(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券商ConvergEx的首席市場策略師Nick Colas認為,既然全球投資者都希望借阿里巴巴IPO得到投資中國增長的機會,除了那些可以理解的交易關註點,還應該全方位思維,考慮到以下十大問題:
1、超級IPO是否預示著美股見頂?銀行家用“IPO窗口”一詞指代成功啟動公開上市需要的條件。它結合了投資者的信心、市場對上市公司所在行業與戰略的需求、流入的資本市場自由資金多種因素。
很少有IPO會在市場低谷期完成,從市場進入由低谷到高潮的中間階段開始,越來越多的公司湧入公開市場,直到市場邁向巔峰。

回顧上述十大美股IPO可以發現,超級IPO往往會在市場要見頂時發生。
2、資本市場會不會在超級IPO公布定價前夕焦慮不安?其實不會。再回顧上述十大IPO,他們公布定價五天前,標普500的平均回報是零。
3、IPO交易完成後美股會怎樣?定價公布五天後,標普500的平均回報僅有0.2%,可能這是市場在順利完成超級IPO後“松了一口氣”的表現,或者是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資本市場自然都有這種上行的傾向。
4、機構投資者將怎樣為他們認購阿里巴巴的股票融資?
一些基金經理可能選擇拋售部分持股籌集投資阿里巴巴的資金。這兩周哪些個股會被阿里巴巴取代將是華爾街猜測的話題。
最有可能被替代的是科技業的大盤成長股。可能有些是中概股,有些是美國市場的居家品牌。
不論是銷售額增長還是盈利,阿里巴巴都有實力雄厚的基本面。很多基金經理都難以忽視這些因素、繼續維持現有投資組合配置及倉位不變。
未來幾日將出現不止一只個股拋售。
5、這會不會引起全球的ETF和指數投資大變動?阿里巴巴是一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中國公司,許多指數供應商會有些難以適應,標普500也無法將其納入其中,因為該股指追蹤的是“美國領先行業的領先公司”。
所以,多加ETF供應商同樣難以將阿里巴巴納入自己的投資組合。專門投資中國產品的ETF供應商Krane Shares會是個例外。該機構在設法將阿里巴巴添加到一種或多種該機構的產品中。
6、期權會怎麽交易?阿里巴巴不會立即出現在許多股指中,但它的股票期權可能很快開始交易。期權應該會在啟動IPO一兩周後開始交易。
關鍵問題是,期權交易者怎樣評估阿里巴巴股票未來的波動,他們顯然將這只個股視為科技類股和中國股票的代表。阿里巴巴可能在美國期權市場交易更活躍。
此外,期權交易者也會尋找阿里巴巴的替代品。可能采用的一種策略是,考慮到一些個股因為阿里巴巴IPO面臨可能被拋售的壓力,所以買入一籃子這些個股的波動率期貨。
另一種策略是,在阿里巴巴上市當天買入上述個股的看漲期權,預計阿里巴巴IPO結束後,這些個股會隨著拋售的壓力消解而反彈。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值得一提:十大美股IPO上市當天,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波動率指數VIX均值為25.3,比當前高一倍多。
今年大多數時候,VIX指數都處於歷史低位。和此前超級IPO公布定價的“正常”時期相比,這次阿里巴巴IPO前夕VIX顯得低得多。
7、阿里巴巴上市幾天內後會大量成交,當前的市場結構能否應對這一只個股產生的壓力?最近的先例是2012年Facebook上市。雖然Facebook上市那天險些破發,但該個股上市至今總體表現良好。
現在還無法了解阿里巴巴上市首日會不會一帆風順。不過有了Facebook的前車之鑒,投資者可能更願意將近期的價格錯配視為買入的機會,不願等到塵埃落定再行動。
8、對沖基金會在自己的持倉中怎樣給阿里巴巴“配對”?對沖基金不必為了買入阿里巴巴清倉某只個股。他們可以在認購阿里巴巴的同時做空另一只個股。
主要問題是,誰是做空對象?可能是美國或者中國的一只個股,也可能是專門交易科技類股或者中國股市的一只ETF。
未來幾個月,我們可以觀察這類公司的空倉,看投資阿里巴巴的資金是否有“最中意”的來源。
9、阿里巴巴會不會利用IPO募集的資金收購?超級IPO後,科技業的公司通常都會大舉並購。公開上市、獲得並購的足夠資金買下新的產品與服務,這已經成為這類企業的典型表現。
從財務的角度看,以目前的成績買那些產品與服務出價偏高,可它們為買方公司開辟了新的中長期發展領域。
阿里巴巴在國內市場固然有眾多發展得機會。可如果沒有在上市滿一年或者兩年後,阿里巴巴沒有遵循以上科技企業的戰略收購規律,倒有些讓人意外。
以下展示阿里巴巴市場地位、平臺及生態系統的圖表來自阿里巴巴路演PPT。
10、還有誰會因為阿里巴巴IPO獲利?本月阿里巴巴首次公開上市應該會提振整個股市。如果阿里巴巴上市表現優異,可能產生類似明星效應,成為吸引股票投資、特別是科技類股和中概股的大盤股明星。
數據供應商Dealogic統計十大承銷商的交易發現,2014年,IPO平均帶來的漲幅幾乎相當於往常預計股市漲幅的10%。如果阿里巴巴長期保持走高勢頭,可能有助於股票吸引更多投資者。
來源:華爾街見聞
@東博老股民 @方舟88 @億利達 @每天一個新發現 @T型骨頭 @Conan的投資筆記 @今日話題 @投資人生 @i投資8 @互聯網主義 @林海的電商研究 @小熊投資 @滾雪球筆記 @徒步三萬里
阿里巴巴IPO在即 投資者必須考慮這十大問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09

還有不到兩周,美股史上最大規模的IPO就要揭幕,阿里巴巴將最高募集約240億美元,該司市值將接近1700億美元。投資者更關心的還是阿里巴巴IPO會給自己帶來什麽好處、美股會受什麽影響。(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券商ConvergEx的首席市場策略師Nick Colas認為,既然全球投資者都希望借阿里巴巴IPO得到投資中國增長的機會,除了那些可以理解的交易關註點,還應該全方位思維,考慮到以下十大問題:
1、超級IPO是否預示著美股見頂?
銀行家用“IPO窗口”一詞指代成功啟動公開上市需要的條件。它結合了投資者的信心、市場對上市公司所在行業與戰略的需求、流入的資本市場自由資金多種因素。
很少有IPO會在市場低谷期完成,從市場進入由低谷到高潮的中間階段開始,越來越多的公司湧入公開市場,直到市場邁向巔峰。

回顧上述十大美股IPO可以發現,超級IPO往往會在市場要見頂時發生。
2、資本市場會不會在超級IPO公布定價前夕焦慮不安?
其實不會。再回顧上述十大IPO,他們公布定價五天前,標普500的平均回報是零。
3、IPO交易完成後美股會怎樣?
定價公布五天後,標普500的平均回報僅有0.2%,可能這是市場在順利完成超級IPO後“松了一口氣”的表現,或者是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資本市場自然都有這種上行的傾向。
4、機構投資者將怎樣為他們認購阿里巴巴的股票融資?
一些基金經理可能選擇拋售部分持股籌集投資阿里巴巴的資金。這兩周哪些個股會被阿里巴巴取代將是華爾街猜測的話題。
最有可能被替代的是科技業的大盤成長股。可能有些是中概股,有些是美國市場的居家品牌。
不論是銷售額增長還是盈利,阿里巴巴都有實力雄厚的基本面。很多基金經理都難以忽視這些因素、繼續維持現有投資組合配置及倉位不變。
未來幾日將出現不止一只個股拋售。
5、這會不會引起全球的ETF和指數投資大變動?
阿里巴巴是一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中國公司,許多指數供應商會有些難以適應,標普500也無法將其納入其中,因為該股指追蹤的是“美國領先行業的領先公司”。
所以,多加ETF供應商同樣難以將阿里巴巴納入自己的投資組合。專門投資中國產品的ETF供應商Krane Shares會是個例外。該機構在設法將阿里巴巴添加到一種或多種該機構的產品中。
6、期權會怎麽交易?
阿里巴巴不會立即出現在許多股指中,但它的股票期權可能很快開始交易。期權應該會在啟動IPO一兩周後開始交易。
關鍵問題是,期權交易者怎樣評估阿里巴巴股票未來的波動,他們顯然將這只個股視為科技類股和中國股票的代表。阿里巴巴可能在美國期權市場交易更活躍。
此外,期權交易者也會尋找阿里巴巴的替代品。可能采用的一種策略是,考慮到一些個股因為阿里巴巴IPO面臨可能被拋售的壓力,所以買入一籃子這些個股的波動率期貨。
另一種策略是,在阿里巴巴上市當天買入上述個股的看漲期權,預計阿里巴巴IPO結束後,這些個股會隨著拋售的壓力消解而反彈。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值得一提:十大美股IPO上市當天,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波動率指數VIX均值為25.3,比當前高一倍多。
今年大多數時候,VIX指數都處於歷史低位。和此前超級IPO公布定價的“正常”時期相比,這次阿里巴巴IPO前夕VIX顯得低得多。
7、阿里巴巴上市幾天內後會大量成交,當前的市場結構能否應對這一只個股產生的壓力?
最近的先例是2012年Facebook上市。雖然Facebook上市那天險些破發,但該個股上市至今總體表現良好。
現在還無法了解阿里巴巴上市首日會不會一帆風順。不過有了Facebook的前車之鑒,投資者可能更願意將近期的價格錯配視為買入的機會,不願等到塵埃落定再行動。
8、對沖基金會在自己的持倉中怎樣給阿里巴巴“配對”?
對沖基金不必為了買入阿里巴巴清倉某只個股。他們可以在認購阿里巴巴的同時做空另一只個股。
主要問題是,誰是做空對象?可能是美國或者中國的一只個股,也可能是專門交易科技類股或者中國股市的一只ETF。
未來幾個月,我們可以觀察這類公司的空倉,看投資阿里巴巴的資金是否有“最中意”的來源。
9、阿里巴巴會不會利用IPO募集的資金收購?
超級IPO後,科技業的公司通常都會大舉並購。公開上市、獲得並購的足夠資金買下新的產品與服務,這已經成為這類企業的典型表現。
從財務的角度看,以目前的成績買那些產品與服務出價偏高,可它們為買方公司開辟了新的中長期發展領域。
阿里巴巴在國內市場固然有眾多發展得機會。可如果沒有在上市滿一年或者兩年後,阿里巴巴沒有遵循以上科技企業的戰略收購規律,倒有些讓人意外。
以下展示阿里巴巴市場地位、平臺及生態系統的圖表來自阿里巴巴路演PPT。

10、還有誰會因為阿里巴巴IPO獲利?
本月阿里巴巴首次公開上市應該會提振整個股市。如果阿里巴巴上市表現優異,可能產生類似明星效應,成為吸引股票投資、特別是科技類股和中概股的大盤股明星。
數據供應商Dealogic統計十大承銷商的交易發現,2014年,IPO平均帶來的漲幅幾乎相當於往常預計股市漲幅的10%。如果阿里巴巴長期保持走高勢頭,可能有助於股票吸引更多投資者。
權威人士稱國資改革意見今年必須出臺 業內:投資高潮將很快形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19

權威人士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根據深化改革小組2014年深化改革工作計劃,多項涉及到國資領域改革的意見今年必須出臺。
該人士表示,目前國企深化改革意見已經報給深化改革小組,如果各方沒有什麽意見,國資委是希望越快越好,今年年底前出臺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在配套細則方面,該人士稱,包括發改委牽頭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意見,財政部牽頭的國有資本預算、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意見,國資委牽頭的國企分類改革意見目前都已成型,正在進行討論和征求各方意見。
業內人士指出,指導改革的大方案出臺後,改革和投資高潮將很快形成,積累很久的矛盾將迎刃而解,蓄積很長的動力會集中爆發。改革將出現全面開花的局面,在混合所有制、資本經營公司、職工持股等問題上會出現很大突破。
權威人士介紹,有關意見或方案包括: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施方案、界定不同中央企業功能的方案、中央企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方案、國有企業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此外,還有完善中央企業分類考核、完善國有企業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及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等。
目前,關於國資改革指導意見的出臺時間尚不清楚。9月3日,《金陵晚報》報道稱,由國資委體改中心編寫、原定於今年9月出臺的國資國企改革綱領性方案——《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與《關於完善公有制實現形式的指導意見》,今年將不會出爐,國資委內部最新口徑是“延後至明年由中央深改小組出臺”。
對國資改革國家版方案延遲出臺的原因,國資委內部解釋為還有許多內容“尚需修改”。至於何時出臺,國資委人士稱目前內部尚無法清晰地確定。
而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目標早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十二五”期間將央企國有資本收益上交比例再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到2020年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將達30%。國資改革國家版方案,就是要確保實現這一目標。
連續創業者王晨昀自述:從天才少年到30歲破產,創業必須專註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11/145597.html
i黑馬註:晨昀是網星點康創始人,網星商城於2011年創建,2012年12月28日正式改名為“網星點康”,王晨昀說要把網星點康做成“健康產品領域的大眾點評”。
網星點康這幾年來借著健康產業興起的趨勢快速發展,在采訪中王晨昀對大健康的趨勢判斷非常明晰,並且有執行力。讓人無法想象的是,眼前這位思維清晰的成功創業者,在幾年前曾經“癲狂”過——他曾因管理無度而荒廢事業,因為揮霍無度而導致自己在三十歲時把幾千萬身價毀於一旦,只能靠借錢度日。
正如樸樹平凡之路中唱的那樣“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
虛榮與無度
王晨昀這麽描述自己三十歲而立之年:“對於自尊心和極要面子的我,實在是一生難忘的打擊。”
王晨昀15歲開始互聯網創業,被人們稱為“網絡傳奇少年”,18歲就賺到數千萬,後來賣禮品,賣健康商品讓他賺取了更多財富。王晨昀的故事就像傳說中互聯網創業故事一樣美好,他自己也在美夢中不斷膨脹,直到它像泡沫一般破裂......
王晨昀對i黑馬描述那段瘋狂的日子:“那時我虛榮心爆棚,感覺能夠看懂絕大部分的項目,時間利用非常好,安排能夠很合理。於是拿著多年的積蓄作為天使投資人到處投資,一共投了19個項目,除了電子商務,互聯網外,還包括旅遊,珠寶,影視傳媒,女子學院等等。自己又不去管理這些公司,不去與員工開會,和股東開會也很不盡心,長時間不進公司。同時外面又瞎玩,開豪車,請了司機,3個美女助理……”
曾經王晨昀以認識各路大咖為榮。美國那些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的公司里,大概至少有一半公司的創始人是王晨昀認識的。以前每年王晨昀都會在上海搞一場全國的互聯網大會,每次都至少1000人參加,還搞了一堆華而不實的組織,商會——這就是曾經的王晨昀。
生活中沒有美夢,最終王晨昀受到了該有的“懲罰”。
“結果被有些投資公司的CEO架空掉,資金鏈也斷掉…… 最後我把自己所有車子房子都賣光,甚至父母唯一一套房子都賣掉了。”
不專註讓王晨昀失去陣地,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他曾經失去了創業者最該有的專註和謙虛。
專註才能成功
王晨昀現在已經開始專註於自己的事業,曾經的失敗讓他反思,他告訴i黑馬“我已經有差不多2年多沒有見過什麽人了,一直是兩點一線的忙事業,公司家里,家里公司。的確生意上有很大起色。不但在10個月內還清了債務,還能夠讓我真正意義上的沈澱下來。”
王晨昀現在所有飯局,酒局,社交活動幾乎都沒有了。現在的王晨昀,結束掉所有的其他公司,該退出的退出,該退股的退股。只有一個公司,一個項目,就是網星點康——健康領域的大眾點評。王晨昀準備在這個領域里專註十年,公司所有人擠在一個小辦公室內,商住兩用樓里——不再追求高大上。
(圖為王晨昀)
關於創業,王晨昀進行了四點總結:
“從15歲創業至今18年時間了,33歲,馬上就要34歲了。這麽多年,一直在創業,連續創業。這麽多年經歷了很多,幾乎一個人在創業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除了上市和退市沒有經歷過)都經歷過了。要說幫助當然有很多,現在創業我心態更平和,人脈也足夠,經驗也足夠。以前的創業經驗也能讓我減少很多的試錯走彎路的過程。”
現在的感觸有以下幾點:
1、專註,要集中所有的時間、精力、資源、人脈做一件事。譬如我現在只做網星點康一個公司,其他再好的項目,再有誘惑的項目,也不去關心。
2、盈利,必須保證公司能盈利。網星點康目前依靠投資商的錢不盈利,但在電子商務事業部這塊是有收入的。
3、必須自己在第一線,這也和我以前的創業經歷有過,我以前的公司自己長時間不去,自己被下面人架空的事例。所以創始人不能不去公司,不能做甩手掌櫃。
4、最重要的是不能浮躁、不能虛榮,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很多人創業失敗,是因為公司以外的事情的拖累,譬如過多的社會活動,譬如業余太花時間精力的喜好。
VOW智能耳機創始人陳戈的血淚教訓:創業者首先必須爭取的是權力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17/145766.html
i黑馬: VC的錢是把雙刃劍,能提升公司發展速度同時,亦可能直接葬送公司的控制權,這點對陳戈而言感受尤為深刻,巨鯨音樂網便是其創業過程中的刻骨銘心教訓。在騰訊科技編著新書《教訓》發布會上, VOW智能耳機創始人陳戈鑒於巨鯨音樂網失敗經驗,提醒創業者第一個要爭取權力,擁有公司控制權。
以下是陳戈現場發言實錄摘要:
創業者的權力至高無上
作為一個創業者,第一個要爭取的是power是權力。巨鯨是我第一個創業的公司,實際上我在巨鯨成立的時候持有大概40%的股份。
首先,作為一個創業者一定要有能夠融資的權力,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作為創始人,有一個東西是不能放棄的,那就是作為創始人和CEO的權力。也就是說,當所有人吵的一塌糊塗的時候,你有完全的權威來做決定。
權力是至高無上的,是一個創業者、CEO至高無上的,一定要爭取。
比如說我今天對天使股東、A輪股東或者AC股東說,只有兩個位置我可以留在團隊中,一個是CEO,一個是CFO,我絕不會允許投資人和股東來幹涉我組建團隊的權力。因為那個COO、AP之類的是我的工作,是一個創業者和CEO、創始人應該做的事情,所以這個權力特別、特別重要。
所以創始人的權力要放在第一位,在股東會、董事會的決策上,創始人一定要控制,控制就是最後一個人可以說了算。我的這個經驗和教訓基本上符合中國的國情,符合中國的文化,在95%的情況之下符合的。
巨鯨七年的時間中我們錯過了多次投資機會和獨立發展的機會。我們建立一個強大團隊,因為沒有股份、沒有彈藥,沒有權力,然後在真正危難的時候,沒有辦法做出決策。
“傍大款”要慎重
創業者需要註意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傍大款”,我們就犯了這樣的錯誤,當時傍上谷歌。谷歌音樂項目當時是22個工程師,是谷歌內部全球最大的業務,團隊寄予重望,包括開複、郭去疾(微博)、林斌等,大家都很關註這個項目。
但是谷歌撤出中國的事情出了之後,他們有的陸陸續續撤了,把我擱這了。因為我最後一個撤的,當時在路燈底下林斌跟我說“現在要撤了,要組建一個新的公司,有沒有興趣一起來?”就是說小米,我說我對其他的沒興趣,我只對音樂有興趣,當時我來努力地挽救谷歌音樂搜索,實際上有可能挽救一部分。
我們當時傍大款就跟女生第一次談戀愛、第一次傍大款一樣,特別高興,谷歌多大的大款。最後我們跟谷歌簽了幾個合同,谷歌是優先股持有人,占30%。但是我後來想,其實當時應該把巨鯨整個賣出才對。
谷歌有廣告的售賣權、商業的運營權,巨鯨拿著谷歌的投資付版權費,還負責日常的運維、帶寬及服務器。但是巨鯨沒有廣告售賣權,等於說當時谷歌是用一筆投資幹了5件事。在商業上來講,當時我應該再狠一點,也就是說從投資以外,谷歌每一年還要在廣告上跟我分收益。
可是當時沒見過世面,一下子被忽悠暈了,以至於後來開複、整個谷歌音樂團隊,還有這些人都走了。郭去疾創造蘭亭集勢上市了,洪峰和林斌去了小米,彭誌堅去騰訊做投資,開複創辦了創新工廠。後來我就突然找不著人了,只能直接對谷歌投資的陌生人。
尤其跟國際公司合作上面,先安靜一些,合作是要合作的,但是在傍大款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堅持將來要獨立發展。需要非常認真的看合約、商業合同、投資合同,否則的話,跟你合作對口一幫人沒有了,拿不到合同就把你能拖死。
還有,永遠要知道大款跟你想的不一樣,所以在簽合約的時候,你看成了的東西,對方大款如果要承包你,就趕緊賣給他,千萬不要在中間,如果今天說只是一個情人關系,那你還是有獨立的空間。簽所有東西的時候要冷靜、冷靜再冷靜,說將來我要找別人嫁。這個東西你一定把這兩個分清楚,千萬別在中間。
合理分配股權
第三個就是股權,根據切身實際經歷,我肯定不同意60%、30%這樣的分配方法。因為第一批找的團隊成員不一定合適,公司的founder和CEO有完全的、100%的義務和責任。
假如計劃當中需要六個合夥人,我是絕對的老大,現在手上拿78%的股份,這六個人每個人給3%,最多20%,期權池單獨算,大家一塊幹,能不能保證將來上市之前這幫兄弟們每個人還有3%。如果今天成立公司,你有3000萬美金,倒推回來股權應該怎麽算?
至於我持有的股份,說實在的只要把音樂這個事弄起來,我自己有1%都無所謂,但是權利特別重要,我不管你拿多少股份,對不起投票權還有決定權絕對在我這。
當時做巨鯨的時候,我手里有40%的股權,等谷歌進來之後我差不多已經到20%多,當時我會為了給我們的一個工程師發5500的期權跟合夥人在電話里吵4個小時,後來巨鯨很多優秀人才都離開了,因為我無法給他們任何東西。
記住,你如果無法給你的團隊承諾,這個公司幹不成的。也就是說曾經老大嘴里面說我要給你漲工資,功名成就以後怎樣怎樣,最後你發現沒有權利去兌現,很快所有人都撤了,所以一定要有充足的彈藥在我手里頭。
速度:唯快不破
速度是什麽?有沒有任何的創業者願意回答自己的公司幾年到什麽程度、什麽時候上市?
我們一般的規劃是這樣的,學習小米、聚美優品,因為媒體看到的都是這些。當然也有八年、十年,阿里這都不用說了,包括華誼兄弟,也是從1993年回國開始了,你看了人家今天的輝煌,你沒有看到人家過去幾十年的努力。但是此時此刻真的要快,速度特別特別重要的,為什麽?2009年3月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巨鯨慢慢來吧,漲勢喜人,但我覺得還不夠,因為你還在一個屋里實踐。
速度不是跑得多快,而是開的車夠不夠快。我現在每天都在想,為了達到目標,我能不能開更快的車,能不能盡早上市,甚至能不能今天就上市?對速度的理解是一個戰略性的選擇,作為一個創業者我每天都在想能再快一些,怎麽能快一些。
巨鯨的意義:開啟正版之門
谷歌音樂搜索對我個人來講,成就感真的是太大了,雖然我們沒有一個成為一個成功的公司,但是谷歌音樂開啟中國在線音樂的正版,這也是我成立巨鯨做谷歌音樂搜索,唯一較勁的地方。
我從來沒有認為巨鯨是失敗的,我現在所到之處大家都特別歡迎,因為我們開了全球互聯網音樂的門,之後大家才跟上。
在2009年3月30日之前,中國在線音樂的正版沒有意義。當時我憋了這股勁,就是要解決在線音樂正版的問題。去年中國前10大的在線音樂平臺都在給唱片公司交錢,去年差不多5個億人民幣,那是我一生最驕傲的一件事情。作為創業來講,沒有什麽遺憾,對我個人,我可以跟我的孩子說,中國正版在線音樂是從我開始的。
我現在創立這個公司是一樣的,因為音樂產業的正版和盜版已經翻篇了,下一步是什麽?音樂產業回歸它的本質 怎麽賺錢,我要解決的問題是每一個音樂人怎麽賺錢。
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如果你是一個創業者,你懇請你真的要聽進去,因為這個學費太沈重了。不要把你的人生花在吵架上,一定要有完全的權力。我不想再重複巨鯨的時候犯的那些錯誤,未來創業一定會碰上艱難險阻,遇到困難你必須帶著團隊沖出去,但是如果你帶不了隊伍,那你就沖不出去,就這麽簡單。
【加料版】玩轉港股通必須知曉的11個細節(比官方版更多實用乾貨)
來源: http://xueqiu.com/3559889031/31852711
滬港通日漸臨近。對於A股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多年只能看或者只能通過灰色途徑投資的港股市場終於正式向內地投資者開放。投資港股雖然是好事,不過考慮到A股和港股在交易規則上巨大的差別,所以在試水之前,務必對港股的許多交易特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50萬才能嘗鮮港股通港股通雖好,但並非每一個A股投資者都能參與。目前根據香港證監會的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資產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
這意味著,若是你的股票賬戶沒有50萬資產,那麽暫時是沒法通過港股通來直接投資港股的。當然,對於滿足條件的投資者,還必須經過和A股交易的證券公司簽訂港股通證券交易委托協議,簽署風險揭示書、具備港股通股票交易和外匯風險管理的基礎知識通過測試等過程,才能涉足港股通。
不是所有港股都能買有了50萬資產開戶之後,也並不等於所有的港股都向你敞開大門可以隨便買賣。要知道,香港股市雖然算是發達市場,但是那些魚肉散戶的公司也並不罕見。正因此,首批港股通的交易對象,僅限以下三類港股:
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A+H股上市公司的H股;
那麽,哪些股票符合上述三類標準呢?如果說A+H股A股股民還算熟悉,恒生綜合大型指數和恒生綜合中型指數股民一般就比較陌生了。所以比較保險的方法,還是登陸恒生綜合市值指數的官方成份股列表頁面,查看最新的清單。

目前,港股上市的ETF交易所基金和窩輪、牛熊證這兩類衍生工具都不在港股通的交易範圍之內。
不是何時都能買賣通過滬港通買港股,交易時間上的限制一定要知曉。因為香港獨特的情況,其交易時間安排比A股更為複雜。
A股港股節假日均休市從交易日層面來看,不是每個交易日都可以進行港股通交易的。根據目前的規定,滬港通業務將僅在滬港兩地均為交易日且能夠滿足結算安排時開通。這意味著,任何一天只要是內地或者香港的節假日,那麽港股通均將暫停。內地的節假日,普通投資者耳熟能詳,這里不再多說。那麽港股市場涉及的節假日包括哪些呢?
在港交所的官網,有專門的休市假期表可供查看,以下是今年和2015年港股的休市安排一覽:

臺風天或將臨時休市除了固定的節假日之外,香港股市還有氣象造成的臨時休市安排。因為香港地處臺風和暴雨多發地帶,一旦氣象臺發出八號及八號以上風球警報(臺風警報)和黑色暴雨警報,港交所就可能因此取消部分時段甚至全日的交易。
根據不同氣象條件和相關警報的發布時間不同,整個處理有十多種情況,這里就不一一詳述,投資者可以隨時查看港交所官網,一旦要臨時休市,均會在首頁公布。
每天比A股多交易1.5小時
在港股通開市的交易日,投資者可以交易港股的時段是要比交易A股來得長的,根據香港聯交所交易時間規定:
9:00到9:30為開市前時段,其中9:00到9:20可進行集合競價
9:30至12:00為上午持續交易時段
13:00至16:00為下午持續交易時段
這意味著,相比A股,通過港股通進行港股交易,多出了上午11點半到12點和下午3點到4點這合計1.5個小時——對於盯盤的短線交易者,這顯然是不小的體力和經歷負擔。
那些有意思的交易細節港股和A股,終究是不同的交易市場,所以在一些實際交易細節上,也是略有不同。習慣了A股交易的投資者,還必須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港股能玩T+0如果說港股比起A股來最大的誘人之處,莫過於T+0交易了,也就是當天買的股票可以當天賣出。
其實,嚴格來說港股采用的是T+2交易制度,買入的股票要2個交易日才能到賬確認。不過因為港股支持回轉交易,即當日買入的股票,經確認成交後,在交收前可以賣出,所以一般我們也習慣稱之為T+0。
港股沒有漲跌停10%漲跌停,無疑是A股極具“中國特色”的交易規則。而在港股,則是沒有漲跌停限制的,這意味著如果遇上突發重大利好或者利空,一個股票漲跌20%乃至30%都是稀松平常的。這對於投資者而言,既是一種自由,但也是加大了投資的風險,可謂是雙刃劍。
最小交易單位股股不同A股中,所有的股票都是以100股為1手作為最小交易單位。但是在港股,每手股票到底是多少股,卻是完全不同,這也造成了不同股票的入門門檻千差萬別。
比如騰訊控股(700.HK),目前的最小交易單位是100股,按照目前125港元上下的價格,最低入市門檻是1.25萬港元左右。而匯豐控股(5.HK),最小交易單位卻是400股,按照目前85港元上下的價格,最低入市門檻高達3.4萬港元。
投資者要知曉不同股票的最小成交單位,可以登陸港交所-投資服務中心-今日股價查詢,表格中的“買賣單位”就是1手對應的股數。當然,你登陸騰訊港股,使用“行情頁”,也能查詢到相關信息。

股價最小變動單位視股價而定在A股,無論股價是高是低,最小的價格變動單位都是0.01元。這對於低價股,其實意味著較大的買賣價差成本,而對於高價股則有利。
不過,在港股,最小價格變動單位卻是根據股價而浮動的,低的可能只有0.001元,高的甚至可能是0.5元或者5元。具體的股價和最小變動單位規律如下:

當然,在實際交易中,你也完全可以通過查看騰訊港股的“行情頁”獲得具體個股的最小變動單位。
收費和免費的實時行情“港股實時行情竟然要收費的!”,如果你身邊曾經有早年就涉足港股的朋友,相信沒少聽到類似的抱怨。
的確,香港股市效仿美國,將實時股價數據作為增值的收費內容提供。所以在早年,你通過港交所網站查詢到的港股報價,都是15分鐘延遲數據,要想獲得港股實時報價,就至少得花費100到200港元不等的價格以獲得不同詳細程度的實時行情數據。
當然,如果你只是偶爾交易者,或者並不需要交易席位和掛盤數據那麽詳細的數據,那麽也可以通過騰訊港股或者新浪港股頻道這樣的服務商,查詢最新的實時成交價——不過這樣成交價最大的缺陷是無法提供買一賣一等掛盤數據,你難以精確計算下單時對市場的沖擊和下單成交的效率。不過對於普通散戶,這個影響應該不大。
港股財報哪里看?放著偌大的A股為何要去炒港股?許多基本面投資者看重的是許多A股市場稀缺的投資標的,比如像內地IT巨頭騰訊、比如賭場股之類。
當然,對於基本面投資者,最重要的就是查詢上市公司的財報信息。在A股上,我們習慣了查看交易軟件的F10信息或者去巨潮資訊下載完整的企業財報。
那麽,炒港股如何獲得上述信息呢?如果要說最權威的信息來源,當屬港交所為了信息發布專門設立的港交所披露易網站,在這上面可以查到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最新的公告。與此同時,利用股權披露功能,還能快速查到上市公司的主要持股機構,以及這些機構必須披露的持倉變化數據。

如果你覺得看原始公告太麻煩,而是希望查看類似F10這樣匯總的概要版數據,那麽建議去騰訊港股頻道上輸入代碼查詢,從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到總市值、市盈率以及最新的分析師觀點應有盡有。
原始鏈接:
http://seekingbeta.net/blog/html/y2014/1878.html …
美聯儲:銀行必須控制風險,否則將面臨解體風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62
美聯儲理事Daniel Tarullo和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周一在關門會議上警告稱,銀行需要控制好自身風險和員工的行為準則,否則銀行業將面臨分崩離析的風險。
美聯儲對於金融危機之後的銀行業形象並不滿意,有關利率操控、控制外匯市場和逃稅等負面消息不時爆出。Tarullo和杜德利要求銀行業必須致力於規範自身的行為,並努力改善銀行業形象。
大型銀行管理層、監管機構已經執法部門的官員參加了本次會議。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James Gorman、摩根大通總顧問Stephen Cutler、瑞信和高盛的高層均到席。此外,美國國際集團和GE Capital的CEO;曼哈頓地區檢察官Cyrus Vance、司法部犯罪科首席助力檢察官Leslie Caldwell也一同參與了討論。
杜德利在會中表示,“很明顯,市場對於大銀行的擔憂正在與日俱增。如果銀行無法控制好風險的話,那麽出於金融市場穩定性的考慮,大型銀行最終面臨的結局就是“化整為零”。銀行業所爆出的那些醜聞並不能視為員工的個人行為,整個銀行業需要做出一些好的改變。”
而Tarullo則警告稱,“如果銀行業無法讓他們的員工行為檢點的話,作為監管機構,我們可能會推出更多更為嚴厲的限制措施和懲罰措施。”
一位參加會議的銀行高層則認為,“今天的會議過於教條。監管機構已經頒布了一些新的法律法規,現在應該做的是讓銀行業切實執行這些新規則。”(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