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保監會原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中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原組長、財政部原黨組成員莫建成被雙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9271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日前,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中央紀委對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項俊波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工作紀律,為謀取個人政治利益,濫用審批權和監管權,對抗組織審查,搞迷信活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接受宴請;違反組織紀律,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在員工錄用、幹部職務晉升等方面為他人提供幫助並收受財物;違反廉潔紀律和生活紀律,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項俊波身為中央委員,理想信念喪失,毫無宗旨意識,政績觀扭曲,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並涉嫌違法犯罪,性質十分惡劣,情節特別嚴重,應予嚴肅處理。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決定給予項俊波開除黨籍處分,由監察部報請國務院批準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終止其黨的十八大代表資格;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給予其開除黨籍的處分,待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

項俊波簡歷

  項俊波,男,1957年1月出生,重慶人,1974年8月參加工作,北京大學法學博士,研究員。

  1993.01—1996.04 南京審計學院院長助理、副院長(1994.02任)

  1996.04—1996.11 審計署審計管理司副司長

  1996.11—1998.05 審計署京津冀特派辦副特派員(主持工作)

  1998.05—1999.12 審計署京津冀特派辦特派員

  1999.12—2001.02 審計署人事教育司司長

  2001.02—2002.02 審計署黨組成員、人事教育司司長

  2002.02—2002.11 審計署副審計長、黨組成員兼人事教育司司長

  2002.11—2004.07 審計署副審計長、黨組成員

  2004.07—2007.06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兼上海總部主任、黨委書記(2005.08)

  2007.06—2008.12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黨委書記

  2008.12—2011.10 中國農業銀行(改制後)董事長、黨委書記

  2011.10—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黨委書記

  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八屆中央委員(簡歷摘自人民網)

中央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原組長、財政部原黨組成員莫建成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日前,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中央紀委對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原組長、財政部原黨組成員莫建成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莫建成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和中央“兩委”人選考察期間,多次外出接受宴請;違反組織紀律,在幹部選拔任用中為他人提供幫助並收受財物;違反廉潔紀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和影響,為其子經營活動謀取利益;違反工作紀律,幹預和插手財政部有關業務部門工作;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莫建成身為中央候補委員,理想信念喪失、宗旨意識淡漠,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並涉嫌違法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應予嚴肅處理。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決定給予莫建成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終止其黨的十八大代表資格;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給予其開除黨籍的處分,待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

  莫建成簡歷

  莫建成,男,漢族,1956年3月生,浙江嵊州人,197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2年2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畢業。

  1985年至1991年分別任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政府秘書長、市委秘書長,1991年至2004年歷任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副市長、市委副書記、內蒙古自治區鄉鎮企業局副局長、通遼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市長、市委書記,2004年12月至2006年11月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2006年11月至2010年4月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包頭市委書記,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任江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其間: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兼任江西省委統戰部部長),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任江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任江西省委副書記、省政府常務副省長,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任江西省委副書記,2015年12月任中央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組長、財政部黨組成員。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簡歷摘自財政部官方網站)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594

華為加速數字化轉型 在全球已建成並運營14個OpenLab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1/1160548.html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魏文藝

根據IDC預測顯示,到2018年,對於67%的全球2000強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將是關鍵策略,全球1/3行業領導者將被全面執行數字化轉型戰略的競爭對手顛覆。

事實上,身處海量信息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早已跨越了“要不要”,轉而進入了“如何做”階段。幾乎所有行業都在尋求借助新ICT技術重構用戶體驗、商業流程、產品與服務以及商業模式,進而實現轉型、創新、增長。

不過,各個行業在轉型過程中的需求千差萬別,每一個行業都有大量的個性化需求,甚至同一個行業每個客戶的需求也是個性化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最終用戶需求在ICT基礎設施上得到滿足?如何讓客戶提高效率等一系列問題考驗著ICT提供商的能力。

作為一名聚焦在ICT基礎架構的平臺提供商,華為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華為看來,未來ICT將會是一個開放、多樣、共贏的生態圈,每個企業,無論大小,只要有獨特價值和貢獻,就可以在利益共同體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共同催生出一個英雄輩出的大聯盟時代。基於此,一個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孵化器——華為OpenLab應運而生。

事實上,通過OpenLab,可以滿足合作夥伴開發訴求、解決行業客戶的業務痛點。例如行業客戶眼中的方案不成熟、上線周期長、交付保障弱、場景體驗差等問題,缺乏端到端可交付的行業解決方案。同時還可以建設區域的創新中心、合作夥伴發展中心、解決方案開發中心以及行業體驗中心。

目前,華為已經在蘇州、慕尼黑、墨西哥城、新加坡、迪拜以及馬來西亞等地建立並運營了14個OpenLab,在智慧城市、金融、交通、能源電力、制造業、媒資等領域,與全球400多家合作夥伴進行技術與解決方案的聯合開發並聯合上市。

據華為南太地區部首席戰略營銷官林誌雄介紹,“每個OpenLab都是根據當地市場需求以及人才和技術優勢來構建的,華為關註與優秀的本地企業合作,將他們的能力整合到華為的全球價值鏈並推廣到全球,提升本地ICT產業競爭力。”當談到未來,林誌雄表示,到2019年底,OpenLab的總數將增加到20家。在這三年期間,華為將在全球投入近千人,共計投入2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40

我國已建成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近20萬個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10/1169718.html

Upload_1511230219711thumb_headthumb_head.thumb_head

記者9日從“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獲悉,截至10月底,我國已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19.5萬個,較去年同期增長82%;私人充電樁18.8萬個,同比增長214%,居民專用充電樁“進小區難”“接入難”問題大幅緩解。

“來自4S店的15萬條銷售數據顯示,整車銷售配送的充電樁安裝比例已達到86.1%,較去年提升了9個百分點。”國家能源局副巡視員郭偉在論壇上介紹說,其他未安裝的,無固定車位安裝條件的約占5.7%;集團用戶不需要建樁占3.3%;物業不配合的占1.3%;還有電力接入困難的占0.5%。

郭偉表示,國家能源局與國家電網公司一起實施的居民區充電設施建設示範項目,已對北京、上海等重點城市的582個小區、9223個車位進行了“一表一車位”的電力改造,大幅提升了充電樁的報裝效率。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韓君說,除電力改造外,國網公司已累計新建充電樁超過5萬個,覆蓋150個城市。其下屬電動汽車服務公司搭建的智慧車聯網,與南方電網、特來電等17家運營商實現了信息互通、業務融通,與國家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也實現了信息共享。

近期,智慧車聯網4.0上線,目前接入充電樁16.8萬個,電動汽車1.7萬輛,註冊用戶超過60萬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610

海南將建成國際旅遊消費中心,醫療與養生遊商機無限

4月1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會議時表示,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未來,海南將建成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其中,在旅遊產業方面,加密海南直達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國際航線,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實現離島旅客全覆蓋,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第一財經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海南一直是以旅遊酒店業作為支柱產業,此次提出海南將建成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未來對於當地旅遊酒店產業、相關養老產業的發展將有直接促進作用。

改革先行的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之一,30年前建省就被賦予了“全國最優惠的開放政策和改革試驗權”,在許多重大改革中擔當“試驗田”和“排頭兵”。

根據海南省旅遊委數據顯示,近兩年,海南省不斷提升旅遊國際化水平,旅遊市場開發取得積極成效,更是在2017年底提前三年實現年入境遊客突破100萬人次的預期目標。

驢媽媽旅遊網數據顯示,2017年,海南省景區遊玩人次與2016年同比增長89%。而華美酒店機構統計,全國822家五星級酒店平均房價634.08元、平均出租率63.68%、RevPAR(每間可供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為403.78元;50個城市580家平均房價688.49元、平均出租率66.16%、RevPAR為455.50元。50個旅遊重點城市580家五星級酒店占全國全部822家五星級酒店的70.56%,RevPAR為全國五星級酒店的112.81%。RevPAR排名前10位的三亞、廣州、上海、北京、深圳、廈門、濟南、哈爾濱、南京、杭州共261家五星級酒店占50個城市580家五星級酒店的45.00%、占全國822家的31.75%。海南的酒店業收益占據全國領先位置。

“說起海南的旅遊業,大部分人都認為是海島遊,奢華酒店,或者是天價產品等,但實際上,海南旅遊的可開發範圍很廣,尤其是在醫療、養生甚至是養老產業日益受關註的現在,有更多的業者開始向這方面的細分市場挖掘商機。”勁旅首席分析師魏長仁表示。

國務院決定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暫停實施《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對先行區內醫療機構臨床急需且在我國尚無同品種產品獲準註冊的醫療器械,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實施進口批準,在指定醫療機構使用。

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內進口醫療器械,只需要海南省政府批準即可,醫療旅遊產業就可以迎來新的政策支持。

全球健康協會預測2017年養生旅遊創造6000億美元的產值。全球醫療旅遊市場總體約為600億美元,每年市場消費約為210億美元,年增長率為20%至30%。預測2022年世界醫療旅遊市場將達到1438億美元的規模,從2015年到2022年的年複合增長率15.7%。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將醫療旅遊(Medical Tourism)定義為以醫療護理、康複修養為主題的健康管理和旅遊服務。醫療旅遊可分為以醫療服務為主的重醫療旅遊和以康複療養為主的輕醫療旅遊兩類。醫療旅遊與醫療診斷、醫療服務關系更加密切。健康旅遊更多是指以休閑療養為主的旅遊活動。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醫療型、養生型旅遊在未來會非常受到歡迎,海南就是相當適合的該類旅遊市場。值得一提的是,醫療旅遊產業並不局限於西醫板塊,同樣也適用於中醫領域,甚至還可以延伸到入境遊。有公開資料顯示,海南省7年接待超過80萬人次的俄羅斯遊客,他們中80%的人選擇接受中醫理療。2016年,國家旅遊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項目)創建工作的通知》提出,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建成10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100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1000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項目,全面推動中醫藥健康旅遊快速發展。”趙煥焱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養生和醫療旅遊還能拉動養老產業的發展。

趙煥焱指出,美國成熟的養老社區入住率可以達到95%,老人在養老社區的平均居住年限超過10年,很多人從退休開始在養老社區的生活時間達到20至30年。一般國際上養老社區的回報周期是10年以上,保險公司如果大手筆投資公建項目和配套設施,回報周期有可能在20年以上。海南如果配套進行養老公寓、養老社區、相關保險配套等建設,則可以進一步招商引資,拉動海南整體經濟的發展。

當然,旅遊購物也是備受關註。

“如果未來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實現離島旅客全覆蓋,推進全域旅遊發展,那麽對於整個海南旅遊購物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旅遊涉及到吃、住、行、遊、購、娛等多個環節,其中購物是拉動消費的主力模式。”魏長仁分析。

目前運作比較成熟的是三亞國際免稅城,該項目是由中國國旅集團投資50億元興建的、由其下屬子公司——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的,集免稅購物、有稅購物、餐飲娛樂、文化展示於一身的旅遊零售高端商業綜合體。

中免集團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其此前已經在海南開設了免稅店,營收狀況非常好,中免集團方面還在策劃未來力拓免稅店版圖,尤其關註海南市場的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月底,海南兩家離島免稅店累計銷售額超過300億元,購物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

海南省旅遊委此前表示,要全方位提升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的國際化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需要繼續圍繞“免簽、航線、促銷、服務”四個方面精準發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316

社論:把雄安建成未來城市樣板

在雄安新區成立一周年之際,《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日前正式發布,讓這項千年大計再度成為國人關註焦點。

規劃提出,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將探索人口密集地區優化開放新模式,為治理“大城市病”問題提供中國方案。到2035年,基本建成綠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業、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

換言之,雄安新區的定位是未來中國城市樣板。通常而言,一個城市是居民就業、居住和生活的場所,以往中國城市多是邊發展邊規劃,由於規劃短視、形勢控制不夠以及利益驅動等問題,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大多數城市千篇一律,水泥森林;大城市出現交通擁堵、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超負荷等“大城市病”,中小城市則因開發過度,造成基礎設施閑置甚至浪費,一哄而上的土地財政一度引發房地產高庫存。

在多方認證和吸取以往經驗教訓的前提下,雄安新區規劃自然有所不同。

雄安首先不是一個“孤立”的城市,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與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融合發展和錯位發展。所以在產業布局方面設立了準入標準,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業、中低端第三產業,主要承接符合新區定位和發展需要的高校、醫療機構、企業總部、金融機構等;重點布局高端高新產業,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集聚一批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現代金融等示範性重點項目。

此前中國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發展,產業同質化嚴重,且這種同質化以勞動密集型的中低端產業為主,在中國經濟步入中高速和全球經濟複蘇不力時,產能過剩問題隨即暴露。雄安要在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有所突破,少不了科技創新類的前沿產業。去年,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即分別開始布局雄安,圍繞智慧城市、金融安全、物聯網等方面施展。

與產業布局解決就業問題一樣,生態宜居也是雄安建設的重點。雄安定位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留出了足夠的生態空間。去年秋冬,雄安實施了萬畝“千年秀林”工程,共植樹26萬棵,今年將實施10萬畝造林工程,打造異齡、複層、混交的近自然生態林。未來還將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和國土綠化,將生態濕地融入城市空間,實現雄安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0%,起步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0%。

生態宜居外,雄安還實施智慧城市戰略,堅持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適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礎設施,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城市,實現城市智慧化管理。同時提出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新區規劃建設區按1萬人/平方公里控制。

在城市建設方面,新區還頗為註重美學因素,嚴格控制建築高度,不再讓雄安成為到處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墻的“千城一面”。規劃提出,要加強城市設計,塑造城市特色,保護歷史文化,形成體現歷史傳承、文明包容、時代創新的新區風貌。文化方面,堅持中西合璧、以中為主、古今交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留中華文化基因,彰顯地域文化特色。

以往,當一城一地被重點規劃時,房價立即被炒高,這種給城市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的行為,在雄安將不複存在。雄安將規劃新型住房保障體系,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嚴控房地產開發,建立嚴禁投機的長效機制,並探索房地產金融產品創新。

雄安建設是國家大事,其定位不再只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更重要的是打造成為中國城市的未來樣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857

【工信部】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

近日,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18年工作計劃》。

目標是,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

初步建成適用於工業互聯網高可靠、廣覆蓋、大帶寬、可定制的企業外網絡基礎設施,企業外網絡基本具備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支持能力;形成重點行業企業內網絡改造的典型模式。

初步構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成5個左右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標識註冊量超過20億。

初步形成各有側重、協同集聚發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推動30萬家以上工業企業上雲,培育超過30萬個工業APP。

初步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機制,制定設備、平臺、數據等至少10 項相關安全標準等。

重點任務,包括基礎設施能力提升行動;標識解析體系構建行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行動;核心技術標準突破行動;新模式新業態培育行動;產業生態融通發展行動;安全保障水平增強行動;開放合作實施推進行動等在內的十個方面。

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538

破解“紙”變“錢”難題,上海要建成全球技術轉移網絡重要樞紐

為了破解把“紙”變成“錢”的瓶頸,上海將以承接國際技術轉移為重點,建設以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為核心、長三角為主要輻射區的上海國際技術交易市場。

在6月12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閔行區區長倪耀明介紹了《上海市建設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行動方案(2018~2020年)》,他表示,將舉全區之力推進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

2017年10月,科技部正式批複建設七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閔行區是其中之一。

瓶頸難題待解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世界性的難題,瓶頸到底在哪兒?又如何有針對性地破解這些瓶頸?

閔行區副區長吳斌表示,瓶頸首先在於轉化渠道不暢通,“科技成果和市場化、產業化是不同的兩個概念範疇。要跨過去,當中有‘死亡谷’。我們一直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後一公里’怎麽達到,目前來看渠道不暢通。”

而要跨過“死亡谷”,必須有既掌握科技成果的內涵又了解整個市場需求的企業性機構來助推。但目前,整個國內包括上海來看,這類機構都比較缺乏。

與此同時,吳斌表示,目前既懂市場運營、產業化運作,又了解技術內涵、科技成果的內涵的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導致了科技成果轉化帶來了難度。

閔行又如何破解這些難題?

閔行區是上海老工業基地,也是制造業大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鍋爐廠和上海重型機器廠等四家萬人大廠都在閔行誕生,俗稱“四大金剛”。閔行還有“五朵金花”(吳涇化工廠、上海焦化廠、吳涇熱電廠、上海電化廠、上海碳素廠)等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誕生了新中國的第一臺油壓機、發電機組和汽輪機組,試制成功了“長征號”系列火箭。

2017年,閔行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574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290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8.8%,工業稅收達299.5億元,同比增長34.8%。

閔行同時也是上海的科創資源集聚區,2017年,全區專利申請量14763件,專利申請量一直保持在上海全市前列,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9件,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3.9%。

倪耀明表示,閔行將推動實現技術網絡全球化,積極發揮示範區引領作用,服務上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助推上海形成國際技術交易中心,基本建成全球技術轉移網絡的重要樞紐。

與此同時,推動科技資源共享化,成為國家技術轉移體系東部輻射源,推動長三角技術轉移協同發展。

作為上海全市唯一一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集聚區,閔行也提出,要推動軍民融合產業化,集聚一批軍民融合產業化項目落戶示範區,形成航天、航空、船舶、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軍民融合產業集群。

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張英說,要搭建軍民雙向轉移平臺,推動航天航空、船舶、核電等領域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構建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生態系統。

為了打通從源頭端到企業端的轉化通道,閔行提出要提供包括信息、載體、人才、資金、政策等保障支撐。

比如,為了優化成果轉化資金保障,倪耀明表示,將進一步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籌建上海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成果轉化早期項目,並發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的投融資服務。

長三角技術市場要戰略合作

值得註意的是,在科技部正式批複建設的七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中,有四個位於長三角區域,分別是上海閔行、浙江、江蘇蘇南、寧波示範區。

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表示,長三角是我國經濟比較活躍的地區,科研科創產業以及產業化也是非常活躍,頻度很高,而且交流最為密切。

不僅如此,這四個試點的定位功能各有側重,比如寧波示範區主要以激發民營經濟活力為核心,浙江示範區是探索“互聯網+”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模式,江蘇蘇南示範區是推動形成特色鮮明的先進制造產業集群,上海閔行示範區是努力建設成為全球技術轉移網絡重要樞紐,和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定位相關。

“這本身又形成一個梯度,為進一步輻射、擴散創造了條件。”張全表示,這四個試點有錯位競爭,也有合作。

按照中央和國家的要求,上海閔行示範區在改革上要率先,在創新上要引領。如何體現率先與引領?

張全說,首先要加強長三角技術市場的融合發展。推動三省一市四個技術市場開展戰略合作,推動建立長三角企業創新需求聯合發布機制、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信息共享機制以及長三角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互認機制等。

同時,要共同推動技術轉移機構的蓬勃發展。目前,上海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在長三角發展活躍,將構建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協同平臺,以長三角為核心,提供可供機構及從業者交流、學習和互動的渠道。

此外,長三角還要探索共建成果轉移轉化的引導基金。

張英表示,要以建設示範區為契機,推動研發機構開放協同及成果轉化功能的日益發揮,為上海全市提供科創資源在產業創新方面的配置作用,提供可複制、可推廣的模式,形成創新引領產業區域體系,成為長三角產業一體化協同創新的重要節點。

(實習記者唐燕飛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99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破解“紙”變“錢”難題,上海要建成全球技術轉移網絡重要樞紐

為了破解把“紙”變成“錢”的瓶頸,上海將以承接國際技術轉移為重點,建設以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為核心、長三角為主要輻射區的上海國際技術交易市場。

在6月12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閔行區區長倪耀明介紹了《上海市建設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行動方案(2018~2020年)》,他表示,將舉全區之力推進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

2017年10月,科技部正式批複建設七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閔行區是其中之一。

瓶頸難題待解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世界性的難題,瓶頸到底在哪兒?又如何有針對性地破解這些瓶頸?

閔行區副區長吳斌表示,瓶頸首先在於轉化渠道不暢通,“科技成果和市場化、產業化是不同的兩個概念範疇。要跨過去,當中有‘死亡谷’。我們一直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後一公里’怎麽達到,目前來看渠道不暢通。”

而要跨過“死亡谷”,必須有既掌握科技成果的內涵又了解整個市場需求的企業性機構來助推。但目前,整個國內包括上海來看,這類機構都比較缺乏。

與此同時,吳斌表示,目前既懂市場運營、產業化運作,又了解技術內涵、科技成果的內涵的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導致了科技成果轉化帶來了難度。

閔行又如何破解這些難題?

閔行區是上海老工業基地,也是制造業大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鍋爐廠和上海重型機器廠等四家萬人大廠都在閔行誕生,俗稱“四大金剛”。閔行還有“五朵金花”(吳涇化工廠、上海焦化廠、吳涇熱電廠、上海電化廠、上海碳素廠)等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誕生了新中國的第一臺油壓機、發電機組和汽輪機組,試制成功了“長征號”系列火箭。

2017年,閔行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574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290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8.8%,工業稅收達299.5億元,同比增長34.8%。

閔行同時也是上海的科創資源集聚區,2017年,全區專利申請量14763件,專利申請量一直保持在上海全市前列,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9件,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3.9%。

倪耀明表示,閔行將推動實現技術網絡全球化,積極發揮示範區引領作用,服務上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助推上海形成國際技術交易中心,基本建成全球技術轉移網絡的重要樞紐。

與此同時,推動科技資源共享化,成為國家技術轉移體系東部輻射源,推動長三角技術轉移協同發展。

作為上海全市唯一一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集聚區,閔行也提出,要推動軍民融合產業化,集聚一批軍民融合產業化項目落戶示範區,形成航天、航空、船舶、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軍民融合產業集群。

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張英說,要搭建軍民雙向轉移平臺,推動航天航空、船舶、核電等領域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構建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生態系統。

為了打通從源頭端到企業端的轉化通道,閔行提出要提供包括信息、載體、人才、資金、政策等保障支撐。

比如,為了優化成果轉化資金保障,倪耀明表示,將進一步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籌建上海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成果轉化早期項目,並發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的投融資服務。

長三角技術市場要戰略合作

值得註意的是,在科技部正式批複建設的七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中,有四個位於長三角區域,分別是上海閔行、浙江、江蘇蘇南、寧波示範區。

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表示,長三角是我國經濟比較活躍的地區,科研科創產業以及產業化也是非常活躍,頻度很高,而且交流最為密切。

不僅如此,這四個試點的定位功能各有側重,比如寧波示範區主要以激發民營經濟活力為核心,浙江示範區是探索“互聯網+”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模式,江蘇蘇南示範區是推動形成特色鮮明的先進制造產業集群,上海閔行示範區是努力建設成為全球技術轉移網絡重要樞紐,和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定位相關。

“這本身又形成一個梯度,為進一步輻射、擴散創造了條件。”張全表示,這四個試點有錯位競爭,也有合作。

按照中央和國家的要求,上海閔行示範區在改革上要率先,在創新上要引領。如何體現率先與引領?

張全說,首先要加強長三角技術市場的融合發展。推動三省一市四個技術市場開展戰略合作,推動建立長三角企業創新需求聯合發布機制、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信息共享機制以及長三角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互認機制等。

同時,要共同推動技術轉移機構的蓬勃發展。目前,上海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在長三角發展活躍,將構建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協同平臺,以長三角為核心,提供可供機構及從業者交流、學習和互動的渠道。

此外,長三角還要探索共建成果轉移轉化的引導基金。

張英表示,要以建設示範區為契機,推動研發機構開放協同及成果轉化功能的日益發揮,為上海全市提供科創資源在產業創新方面的配置作用,提供可複制、可推廣的模式,形成創新引領產業區域體系,成為長三角產業一體化協同創新的重要節點。

(實習記者唐燕飛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86

鐵路運營與經濟體量不匹配 四川“砸鍋賣鐵”建成達萬高鐵

蜀道難一直是制約四川發展的瓶頸,四川也一直在努力打通與外界的連接,尤其是鐵路通道。這其中,成(都)達(州)萬(州)高鐵建設將作為對外通道的突破重點。

日前,四川召開了成都經南充至達州高速鐵路項目啟動會。四川和重慶兩省市政府也於近日簽署協議,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成都經達州至萬州高速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2019年開工建設等。

高鐵建設滯後

目前,四川的鐵路運營里程不到5000公里,人均鐵路不足6厘米,這與四川的人口、區劃面積,以及經濟體量都不匹配。同時,僅僅4條出川通道也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發展。

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認為,如果四川不能真正走出內陸省區的發展困境,就將始終處於全國和全球經濟的邊緣。因此,四川需要建立一個全方位、快捷、方便、多向的對外交通網絡通道。

在高速鐵路方面,四川更是排名在全國後列。戴賓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四川的高鐵水平整體上比較落後,全國有11個省區高鐵運營里程超過1000公里,而四川只有700多公里,也低於周邊的雲南和貴州。目前,雲貴兩省高鐵營運里程都達到800多公里,廣西更是突破1751公里。

在2017年底西成高鐵通車之前,四川只有兩條高鐵。一條是設計時速250公里的成綿樂城際鐵路,一條是設計時速350公里的成渝高鐵。但這兩條線路都只是在四川盆地內的“局域網”,沒有接入全國高速鐵路網高鐵網。

西城高鐵於2017年12月6日全線開通,將四川真正接入到國家高鐵網。

西成高鐵的通車將四川真正接入國家高鐵網。同時,西成高鐵通過將西安與大西高鐵、徐蘭高鐵連接,打通了成都北向快速通道,也使成都實現與北京、天津、鄭州、太原、濟南、石家莊等華北地區主要城市的高鐵連接。

但是,西成高鐵設計時速只有250公里。這也是四川高鐵發展面臨的另一大問題,戴賓表示,四川規劃和在建的線路等級偏低,西成高鐵和在建的南下出川通道成貴高鐵設計時速都是250公里。也就是說,至今還沒有一條全線時速350公里的出川通道。

因此,成達萬高鐵被寄予厚望。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和物流學院彭其淵教授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設計時速350公里的成達萬高鐵,可以說是出川通道中質量最好、速度最快的一條通道。

彭其淵表示,成達萬高鐵可以接西渝高鐵北上西安,接鄭萬高鐵北上鄭州,增加兩條快捷北上的通道;接沿江通道經武漢到上海,打通向東出川通道;也可以南下廣州。這些線路都是全線350公里,大大壓縮了四川和東部沿海地區的距離。

地方考慮掏錢修建

成達萬高鐵已被列入2016年印發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萬州-達州-遂寧-成都高速鐵路是 “八縱八橫”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這條線路並沒有被列入《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也就是說,國家不會在“十三五”期間出資修建這條鐵路。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四川代表團就建議,希望將成達萬高鐵納入到“十三五”鐵路建設規劃中。如果沒有在此期間建設的話,這條線路可能就得在6~8年,甚至10年以後才能通車。

媒體報道稱,6月6日至7日,四川省黨政代表團在重慶學習考察期間,“砸鍋賣鐵,也要把成達萬高速鐵路建起來”的堅定信念就在全團傳遞。這也暗含建設成達萬鐵路面臨的地方博弈。

成達萬高鐵是跨省項目,需要得到重慶方面的支持。但成達萬高鐵將繞過重慶主城區,建成之後,四川可以不經重慶而北上和東進。重慶則力主修建重慶主城至萬州的高鐵,在重慶市中長期鐵路規劃中,並沒有成達萬線路。

不過,這一問題似乎得到了解決。日前,川渝兩地簽署專項合作協議,明確共同大力推進滬漢渝蓉沿江高速鐵路大通道建設,加快推進成都經達州至萬州、重慶主城至萬州等高速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2019年開工建設等。

彭其淵表示,四川提出“砸鍋賣鐵”也要修建成達萬高鐵,是顯示建設這條高鐵的決心,希望盡快修建。

他認為,國家不出資建設,也可以考慮地方出資建設,而且地方主要出資建設高鐵不是沒有先例。

比如,2017年,重慶市政府與鐵路總公司簽署備忘錄,鐵路總公司明確表示支持以地方為主籌資建設重慶至黔江高鐵,在黔江銜接在建的黔張常鐵路形成渝長廈通道,總公司承擔扣除征拆費用後工程投資資本金的20%。

也就是說,為了推動這條渝湘高鐵建設,重慶市政府除了出資拆遷之外,還要承擔工程投資的80%,作為主要出資方建設市域範圍內的重慶至黔江段,鐵路總公司將該線路納入國家規劃,並協調好黔江出境至懷化段的項目。

成達萬高鐵也可以采取這樣的模式,四川先自主建設成南達高鐵,達州到萬州段再與重慶和鐵路總公司協調。目前來看,與重慶的協商已經有比較積極的結果。

事實上,成南達已經被列入《四川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將在“十三五”期間建設。

成南達高鐵項目是當下四川省投資規模最大、運營里程最長、社會影響最為廣泛的高鐵項目。目前成南達項目剛剛啟動,線路走向還沒有最終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81

[閒聊]將建成的維基百科內核

1 : GS(14)@2010-10-11 21:04:24

大家試試有甚麼問題吧。

網址
http://wiki2.zkiz.com
2 : pars(2406)@2010-10-14 10:20:16

發表偉論我就做不到,但剪剪貼貼倒是沒問題,如果你們需要人幫手把舊的資料貼回wiki,可以叫埋我幫手。
3 : Monger(842)@2010-10-14 11:26:23

唔識用....[nico][/nico]
4 : GS(14)@2010-10-14 21:56:53

2樓提及
發表偉論我就做不到,但剪剪貼貼倒是沒問題,如果你們需要人幫手把舊的資料貼回wiki,可以叫埋我幫手。


稍後不如你幫幫手整理下一些上市公司的紀錄,詳細你可傳個短訊下龍生幫幫手
3樓提及
唔識用....[nico][/nico]


我叫壇主教你吧,其實不難用的。你按一下華匯系就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