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O2O是否風口已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11/155135.shtml
導讀 : 整個外賣O2O經過燒錢圈地後,前景仍不明朗,投資人由一味看好到謹慎樂觀的態度轉變,整個外賣O2O行業陷入資金鏈緊張的境地。

上周朋友圈被美團外賣拖欠工資時間刷屏。事經發出美團回應說法是個別配送員工對薪資有無理要求,想用罷工的方式來讓美團外賣滿足要求。
公司拖欠工資,員工罷工討薪大家見怪莫怪,但當美團外賣後院起火時,卻輿論四起,鬧得沸沸揚揚。想想之前美團就被爆過資金鏈緊張,緊接著聯合創始人沈鵬出走創業等消息。兩件事之間雖然沒有任何聯系,但也共同表現出一個跡象:整個外賣O2O經過燒錢圈地後,前景仍不明朗,投資人由一味看好到謹慎樂觀的態度轉變,整個外賣O2O行業陷入資金鏈緊張的境地。
現在事實到底如何,大部分人不會再深究下去。但從整個外賣O2O現狀來看,是什麽導致餓了麽在315晚會曝光黑心商家欠缺管理,美團外賣拖欠工資不發的原因。曾經風口下的外賣O2O,現在你又到底怎麽了?
那些年的外賣O2O,遍地都是錢
讓我們先回顧下2015年外賣O2O界的大事件:
首先在2015年6月24日,阿里布局外賣O2O啟動口碑外賣,融資60億元打響融資浪潮第一槍。但口碑外賣到現在不給力,以致於阿里幹爹又投資入股餓了麽。
2015年12月17日,阿里投資餓了麽12.5億美元,占股27.7%,成為第一大股東。當時餓了麽估值超45億美元,鋒芒畢露一時,亮瞎無數氪金狗眼。
而新美大在同年12月22日,出讓16.67%股權融資30億美元,估值180億美元。準備未來在外賣業務上發力。
融資過後的補貼大戰愈演愈烈,有的平臺靠首單減10元、滿25減7元的手段來吸引用戶購買點餐,仿佛市場占有率與燒錢多少成正比增長,畢竟要給資本方交付滿意的答卷。最後結果據易觀智庫數據顯示,外賣市場2015全年交易規模達457.8億元人民幣。幾大平臺中,餓了麽就占領整體市場交易份額33.7%;隨後是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分別為33.1%和19%。
2015年對於外賣O2O行業看似是要賺錢賺到盆滿缽滿,但是在資金耗盡之時,根本問題又浮出水面。
不站在產業角度看行業,未來的路只會越走越窄
大家想象下經常足不出戶,專點外賣是哪種人群,是經常遊戲開黑脫不開身的學生黨,還是經常加班懶得出門的上班族?很多分析人士認為,餓了麽、美團外賣、百度外賣平臺專靠燒錢補貼吸引來大部分是屌絲用戶,這些群體的核心需求是“占便宜”。哪家實惠用哪家,手機上外賣APP裝3個以上。外賣價格成為關鍵因素。而現在外賣平臺一味用價格補貼戰不僅不能增加用戶黏性,反倒在失去優惠力度之後,用戶則紛紛棄用轉向他家。這樣靠補貼維持的用戶,來得快,去得也快。
物流配送不僅成本高,缺乏標準化
據業內人數透露:自營物流的成本是十幾塊錢/單,用十幾塊錢的物流去配送二十幾塊錢的東西,再加上補貼成本,實在難以盈利。另外配送需要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但絕大部分外賣O2O平臺的經營範圍並不包括食品流通,實際上就是沒有《食品流通許可證》,缺乏外賣配送的資質。另外外賣O2O平臺以提供中餐為主,但中餐不同於標準化餐飲,不僅有熱菜,還有冷菜,每道菜都需要不同的配送標準,難以標準化。再加上無法追蹤配送流程、外賣包裝不規範、保溫措施匱乏等問題,統一標準制度難以持續施行。
外賣O2O作為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重要產物,用全局的眼光看待整個行業的發展,就不能緊盯APP活躍用戶的數量和市場占有率,要打通整個產業鏈的環節,讓整個服務流程走通才能扭虧為盈。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外賣商家的標準化管理和食材供應鏈與運輸等問題。
外賣難賺錢,盈利在B端!
從上述觀點來看,餓了麽、百度外賣、美團外賣,在B端上有過布局。前些日子,餓了麽專攻外賣商家食材供應問題,上線“有菜”APP產品,結果卻不給力。據北京商報稱“有菜”平臺商品價格高於零售價、送貨不便、缺貨、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已經導致很多商家棄用。
同時美團也悄然將“快驢”擺上臺來,直接與餓了麽正面抗衡。現在“快驢”業務是美團外賣的商家後臺系統,能夠為商家提供財務對賬、商品進貨管理、用戶反饋等服務。說白了就是替商家進行管賬和進貨,外帶一個搜集意見功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B端管理起色不大。
歷史是如何相似,生鮮電商也因此逐漸沒落
現在外賣O2O行業經過燒錢補貼過後,吸引過來的大批用戶逐漸流失,光靠訂單卻不能盈利。高昂的物流成本,讓“面粉都快趕上面包錢”這與曾經火爆一時的生鮮電商也似曾相識。
在生鮮電商行業整體競爭和用戶需求的帶動下,供應鏈、物流和冷鏈成為各家競爭的要點。迫於高昂物流、冷鏈成本壓力,當時火爆一時的本來生活網,如今卻因資金緊張而後勁不足,
據內部人士稱:某知名生鮮網站的毛利率僅20-30%,但因生鮮商品難以保存,運輸耗損大(損耗率達18%)。而且要保持商品新鮮對及時收貨要求高,難以支持退貨。以至於凈利潤率大大被削減。同時因為用戶需求的配送量少,客單價較低,對綜合選品能力要求高。客單價如果低於200元,扣除產品成本、物流成本和流通損耗後,基本沒有利潤。
這與現在外賣O2O相似點在於過度考慮用戶需求和優惠力度,想靠規模數據吸引外界融資,但是高昂成本之下,又沒打通B端的商業模式,永遠會受到投資人的質疑。
資本市場對外賣O2O開始失去信心
去年上半年,美團外賣月均虧損額至少1.5億到2億元,而美團網在2015年1月拿到的7億美元D輪融資,被爆僅半年時間就全部花完。現今又鬧出拖欠工資的事情,可看出美團外賣的資金鏈不是一般的緊張。
而餓了麽在當年F輪融資時,內部澄清未來保持獨立發展言猶在耳,現今投靠阿里幹爹。看投資人對外賣O2O從當年一味看好到如今持謹慎樂觀態度,未來外賣O2O想持續長活,B端戰場將是他們最後的勝負手。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木子辰靈,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題圖來自123RF。
餓了麽全面倒向阿里 向口碑外賣提供運營支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13/155183.shtml
導讀 : 阿里巴巴投資了餓了麽9億美元,螞蟻金服投資了3.5億美元。
i黑馬 周路平 4月13日報道
餓了麽很快將不再是一家外賣平臺。
今日,餓了麽創始人兼CEO張旭豪發布內部郵件,除了公布阿里和螞蟻金服聯合投資餓了麽12.5億美元之外,首次把餓了麽“外賣平臺”的定位更改為“到家服務平臺”。
一周前,網上爆料,餓了麽更新了工商註冊信息,特意把股東名單增加了阿里巴巴集團副主席蔡崇信,這也意味著阿里投資餓了麽一事幾成定局。事後看來,投資方多了一家螞蟻金服,阿里巴巴投資了9億美元,螞蟻金服投資3.5億美元。
餓了麽轉向
“我們以前的口號是‘叫外賣上餓了麽’,現在要轉化成‘美好生活觸手可得’。我相信餓了麽今天不只能提供早餐、午餐、下午茶、咖啡、蛋糕、晚餐、夜宵的服務。隨著物流能力越來越強大,我們能夠提供更多的上門服務。”張旭豪在郵件中說道。
餓了麽投資方之一經緯創投發布了一篇關於張旭豪的文章,張在里面提及,阿里巴巴與餓了麽在雲計算和地圖服務領域會展開合作。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金服,也將與餓了麽形成密切合作。餓了麽平臺的中小商戶、眾包配送服務商及個人,可獲得螞蟻金服提供的金融服務。芝麻信用也將為餓了麽提供深度服務。
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此前也表示,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投資餓了麽,是螞蟻金服積極拓展支付場景以及金融服務場景的重要戰略布局,通過深度業務協作,螞蟻金服將助力餓了麽更好的服務於O2O市場的廣大商戶及用戶。
不難發現,這種接入結合了雙方的優勢資源。經過了多年時間在外賣市場的南征北伐,傍上了阿里大腿的餓了麽開始野心變大,不再局限於外賣市場。事實上,餓了麽本身也沒有太多的選擇。
一方面外賣市場盡管打了兩年多,依然沒有分出勝負,包括美團、百度等競爭對手一直存在,甚至還多出了一家“達達”。各方都沒有退出或者合並的意思,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格局已定的跡象。
此前還一度傳聞餓了麽將與螞蟻金服旗下的口碑網合並。盡管最新的表述是餓了麽向口碑網提供運營支撐,相信很快將合並同類項,口碑網的外賣業務將全面並入餓了麽。
另一方面,外賣已經沒有太多故事可講,作為想象空間更大的本地生活服務被寄予厚望。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O2O市場規模將超過到4600億元,而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只有458億元,兩者體量相距甚遠。
到家服務同樣競爭激烈
單純從時間上看,餓了麽此時轉向本地生活已經稍晚,不過阿里和餓了麽做到家服務市場有著天然優勢。事實上,無論是阿里還是螞蟻金服,都沒有在到家服務領域有太多布局。事實上,阿里巴巴提供了消費場景,支付寶提供了支付工具。而餓了麽經過5年多時間的發展,激烈的不僅是豐富的線下資源,也建立了自己的配送體系和眾包配送平臺,這些是實現到家服務的基礎。
更為現實的是,截至2016年3月,餓了麽的用戶量超過5000萬,加盟餐廳近50萬家,不過更多的幫助來自阿里和螞蟻金服。手機淘寶的月度活躍用戶數超過3.93億,支付寶的實名用戶也超過4.5億。
與外賣市場的大肆燒錢火拼相比,本地生活領域同樣強者如林,包括58到家、百度、京東到家、河貍家等等。甚至連滴滴出行也開始有意識往這方面靠攏。58趕集CEO姚勁波曾表示,將不計成本的支持到家業務的發展。
以下是張旭豪內部郵件:
餓了麽的夥伴們,
我很高興地向大家宣布,餓了麽和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正式結為戰略合作夥伴,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與中國最大的網絡訂餐及即時配送平臺攜手合作,決心共同開拓本地生活服務市場。這是一次能夠改寫到家服務行業格局的合作,餓了麽也將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展現出更大的價值。
首先,餓了麽的市場規模將大幅領先。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作為戰略投資方,將12.5億美元資金註入餓了麽。而且,口碑平臺的外賣服務也將由餓了麽提供運營支撐。占有市場份額絕對優勢的我們,會繼續領跑到家服務市場。
餓了麽還將構建最完整的O2O生態。手機淘寶與支付寶將與餓了麽進行合作,支持餓了麽為更多用戶提供優質外賣服務。阿里的線上優勢和餓了麽的線下優勢結合,將覆蓋更多消費場景,形成完整的O2O閉環。
餓了麽將領跑行業未來創新。餓了麽和螞蟻金服將在信用、保險、金融貸款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餓了麽的中小商戶、眾包配送服務商及個人,可獲得螞蟻金服提供的金融服務。芝麻信用也將為餓了麽提供深度服務。餓了麽和阿里巴巴也將共同在產品、技術、服務的拓展上投入更多精力,為到家服務市場貢獻更多的新業務、新模式。
我們所在的到家服務市場,經歷了最初的粗放增長,正迎來精耕細作的新階段。相信這次強強聯手,會給億萬用戶帶來更多有價值、有品質的服務,也會幫助更多中小商戶借助互聯網平臺得到更好的發展。各方團隊和投資人,都能看到合作對行業發展的引領作用,以及未來協同創新的巨大機會。
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此次盡其所能支持戰略夥伴,對餓了麽給予了最大的信任。這信任來自於餓了麽多年來的專註與執著,來自於餓了麽創造出的巨大市場價值,來自於餓了麽對行業的深入理解和對未來方向的清晰判斷。
餓了麽創業7年多來,由外賣業務發端,始終專註於到家服務,引領行業發展出交易平臺、即時配送平臺、食材供應鏈平臺等多種業務形態。如今,到家服務已成為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互聯網市場。可以說,沒有餓了麽,這個市場將缺少很多創新,也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7年間,有很多同行半路退出、倒下,餓了麽作為行業引領者堅持到現在。我們靠的不僅是運氣,更多的是靠執著信念和艱苦打拼。我們收獲了市場份額,贏得了用戶、商戶和投資者的信任,也迎來了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這樣有分量的合作夥伴。
但有了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的資金和資源,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松自己。公司在快速發展之下,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在食品安全監管環節上還有疏漏。對此,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不斷地明確我們的價值觀,永遠不要忘記我們服務的是誰。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餓了麽要一直領先市場,要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不在於我們能拿到多少融資,而是取決於我們能否為用戶、商戶持續創造無可替代的價值,能否堅持提供更安全、更貼心的服務。
希望我們能不辜負合作夥伴的信任和托付,繼續以“美好生活觸手可得”為使命,用極致、激情與創新推動公司和市場的長期增長。我相信,餓了麽塑造了行業最初的模樣,也正引領著行業未來的方向。
讓我們歡迎新朋友,一起望向前方巨大的機會,砥礪前行!
餓了麽創始人兼CEO
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三日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周路平,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巨頭遇尷尬 資本並非外賣O2O的制勝法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1/155333.shtml
導讀 : 巨頭的最大優勢就是資本了,也許資本可以短時間換來規模,但是如果沒有精耕細作,就算是巨頭也未必玩得轉。
近來O2O圈子里最熱一條新聞要算京東到家的“婚事”了,出人意料的是其並沒有和緋聞對象58到家合並,而是和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在一起了。
合並後,京東持有新公司47.4%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一個是電商巨頭京東的“親兒子”,另一個是眾包物流的行業明星,從表面上看這是生超配送和外賣眾包配送的整合,實際上的主要原因是在在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態勢下,雙方各取所需,抱團取暖。

行業飽和只能抱團取暖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O2O成為巨頭追逐的目標,BAT紛紛以高頻剛需的外賣領域切入,重金布局線下的同城配送。京東的金牌對手阿里不僅重啟口碑,一口氣投資了生活半徑等外賣平臺,最近還把餓了麽搞定,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而京東的O2O項目京東到家並沒有自營的外賣業務,而是接入了到家美食會和餓了麽,前者是重模式平臺,後者雖為眾包模式,但現在已經被老對手包養,可謂物是人非今非昔比。
再看看達達,揮舞著共享經濟的大旗把Uber模式帶到了物流領域,得益於外賣的風生水起,主要為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餓了麽提供眾包物流支持的達達迅速發展壯大。
但是隨著外賣O2O燒錢擴張的模式弊端盡顯,百度外賣、美團外賣、餓了麽都開始自建配送隊伍,甚至做起了眾包,直接切到京東到家和達達的主要業務,達達的地位日益衰落。
既然京東到家在京東的整個戰略意義是O2O業務的主力,主要解決京東電商物流觸及不到的“最後一公里”配送問題,但起步太晚,日益發展成熟的外賣平臺逐漸成為其主要對手。
除了擁有全自建物流團隊的到家美食會,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餓了麽等,也都已經變成了京東到家的對手。而達達也長期處於補貼帶來的虧損當中,兩個處境同樣尷尬的巨人選擇抱團取暖,也是實屬無奈。
輕模式的不可承受之痛
那麽問題來了,達達和京東到家合並,誰最緊張?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去年新晉外賣平臺“派樂趣”被集體絞殺的事件。
才開始做外賣O2O業務不久,派樂趣便遭餓了麽、美團外賣、口碑外賣、百度外賣的封殺,全面禁止合作商家上線派樂趣,否則將被集體下線。
讓這些拼得你死我活的外賣平臺如此一致的站在統一戰線上的原因是,“派樂趣”的東家正是為這幾大平臺提供主要配送服務的第三方平臺達達。
這次的倒戈危機,讓“輕模式”的外賣巨頭們意識到,物流配送是外賣O2O最為關鍵的環節,不僅直接影響到用戶體驗,還是平臺掌握發展控制權的要素。
試想自己花大錢補貼燒出來的市場,搭起來的平臺,卻被掌握了自己大量商家和用戶信息的“供應商”占了便宜,換做是誰都不會舒服。
但由於全自建的重模式門檻和成本很高,因此盡管美團、餓了麽和百度外賣逐漸開始自建配送隊伍,但目前也不會放棄和達達合作。如今達達傍上京東到家,更是多了一個牽制輕模式打法的外賣O2O平臺的砝碼。
O2O靠服務巨頭未必能玩轉
盡管O2O的概念被各種包裝和延展,但是歸根結底是服務,核心在於人,外賣O2O也不例外。巨頭的最大優勢就是資本了,也許資本可以短時間換來規模,但是如果沒有精耕細作,就算是巨頭也未必玩得轉。
在京東到家和達達抱團取暖之前,百度也進行了戰略調整,李彥宏宣布將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互聯網金融、無人車、人工智能等創新業務上,這也意味著百度外賣在一定程度上淪為雞肋。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已失去原生優勢,與其在相對傳統的領域繼續與對手肉搏,不如直接從新興領域入手,尋找新的機會突破。所以燒錢又以服務為導向的外賣生意,對百度這樣一個以技術為驅動的巨頭來說,或許並不是其最擅長的領域和最佳選擇。
實際上,不僅是百度,阿里的口碑外賣表現得也不盡如人意,只能合並餓了麽。而其他巨頭如360、小米等幾乎都不敢介入這個領域,聚美優品的跨界嘗試也以失敗告終。
因此,筆者認為,在巨頭環伺下的外賣O2O戰場,創業者依然能像到家美食會、甜心搖滾沙拉、樓下100等從細分垂直入手,用服務“打動”用戶,在巨頭都難以玩轉的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夏海林,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圖片來自123rf。
百度外賣被曝使用過期菜品 網絡餐飲監管仍無有力措施
“品質生活,安全送達”,這是百度外賣的宣傳語。
在這句宣傳語的背後,隱含了很多百度外賣的“努力”:制定嚴格準入門檻,保證所有入駐商戶證照齊全;直播後廚,從源頭開始,讓每一位用戶監督餐品質量;商戶評級體系,讓好商戶更好,差商戶淘汰;騎士持健康證上崗,是我們對每一個騎士最基礎的要求;嚴於律己,打造行業標桿,與相關部門共同發布外賣行業準則。

但近日有媒體報道“ 百度外賣直營店月入350萬,使用過期菜品內幕曝光 ”,這使得百度外賣所有的宣傳都被打上了問號。同時,此前曾一再被報道的,包括美團網、餓了麽等網絡餐飲平臺出現無證餐飲、過期餐飲等問題,又再次被推到了臺前。
此次百度外賣出現過期菜品等問題的城市是北京,這個對外賣需求量極大的一線城市在監管方面依然無力。
“事實上,網絡餐飲的問題在開始之初風險就出來了,只是各地監管部門尚未認識到,這個新業態需要社會共治模式,它的風險點與傳統不同。”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網絡餐飲的問題,從去年開始便在不斷引爆,但是仍然沒有適當的治療方式。 北京市食藥監局餐飲處處長劉國斌表示,3•15之後外賣平臺無證餐館問題一直反複,半年多來雖已進行多次執法檢查和整改,目前情況仍不容樂觀。
今日(10日)本報記者向北京市食藥監尋求咨詢時,得到的答複也僅僅是等待今天相關新聞發布會的信息。但從相關媒體報道的發布會內容來看,依然沒有強有力、行之有效的措施。
據媒體報道,北京市食藥監局新聞發言人唐雲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今日起,將每周向媒體提供幾大外賣平臺未下線無證餐廳名單、未亮證照名單,聯合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的力量。對於外賣平臺未盡審查義務的行為,一律立案,每次立案將處以20萬左右的罰款。“外賣平臺不要用‘新興業態’和‘高科技’當擋箭牌,對入駐餐廳必須盡到審查和整改職責,什麽事情在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安全面前都得讓步。”
“事實上,這些無證小餐飲、有證小餐飲,每天提供的快餐也就是10多盒,還不至於引發群體性食品安全,只靠查證和等待立案後來懲罰,這是很難的。雖然目前是一個網絡餐飲的形式,但實際上還是實體店的監管不到位。”一位食品安全專家表示。
針對網絡食品安全的監管,國家層面並非沒有進行指導,在不同的地方也在進行嘗試,四川省就對小餐飲進行了登記管理,線上線下一起行動,每個消費者都可以通過app進行掃描,隨時監管。
此次北京被爆網絡餐飲安全問題,據媒體報道,唐雲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通過科技手段監管外賣平臺,隨時監控其無證無照餐廳情況,並及時向社會公示;同時,通過“口碑”來制約,鼓勵同行業互相監督,鼓勵公眾舉報、媒體曝光,並鼓勵公眾和媒體到無證餐飲聚集區調查反映問題。對於違規的線上線下餐廳,將立即責令停業並依法處理。
“網絡看似虛擬,實際都有實體,管好實體,管好人,就能管好網絡。”一位食品安全專家表示。
隨著全國推展“互聯網+”模式,網絡食品、網絡餐飲等一並躍上了網絡,它的經營具有信息準確、交易快捷、交易跨地域等不同於食品實體交易的特點,但同時網絡食品安全作為新生事物也是全世界的一個監管難題,包括經營主體多、地域範圍廣、技術水平高、法律複雜、監管能力不足、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程序不明確等。
在此環境之下,中國誕生了兩個第一:第一個在食品安全法中明確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義務和相應法律責任的國家;第一個專門制定《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這樣規章的國家。
7月1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下稱《辦法》),該辦法於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了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通過自建網站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備案、保障網絡食品交易數據和資料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記錄保存交易信息等義務。規定了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建立登記審查等制度、建立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檔案、檢查經營行為、發現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嚴重違法行為時停止提供平臺服務等義務。
在這兩個第一之下,能否約束住已經在網絡中“脫韁奔跑”的餐飲呢?
“現在網上訂餐的幾大平臺,都在用人海戰術,事實上不能打人海戰術,要把經濟鏈和責任鏈結合起來,不能平臺只管收錢,其他什麽都不管。行政監管要將責任壓給平臺,有問題重罰平臺。” 上述專家表示,“此外,無論線下與線上,業態不同,標準要同,監管力度要同。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這個新業態出來後政策沒跟上,現在的網絡訂餐就是兩個鉆空子的,平臺和做飯的湊到一起了。所以平臺要承擔第三方責任,不能讓平臺成為無證餐飲的庇護所。”
上述專家認為,網絡訂餐不可能被取消,但政府必須拿出有效的監管手段來規範這一新業態。說是新業態,也要遵循新《食品安全法》,餐飲最需要註意的是從業者的安全、食材采購安全、加工安全等,網絡訂餐還有一個環節是送餐安全。網絡訂餐只是一個平臺,實質就是餐飲。如果這個新業態不能走上正軌,以後“病從口入”就變成病從“網絡入了”。
無證商家226元可排外賣前五;飛機上將能用手機?|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6/158161.shtml
無證商家226元可排外賣前五;飛機上將能用手機?| 黑馬早報
劉雪兒
昨晚,羽毛球男雙1/4決賽,柴飈/洪煒苦戰三局,2比1取勝獲得半決賽的門票。賽後柴飈透露,因為太過投入,他在比賽中竟然沒有發現拍子斷了,“要不然我覺得第二局還是有希望贏的”。網友戲稱,洪荒之力爆發,鎮住了斷裂的球拍。哈哈,希望每一個走在創業道路的小夥伴都能在自己所喜歡的事業中運用洪荒之力!
好啦,趕快開始我們的早報時間!
1、彭博社:中國考慮放松對空中使用手機的限制
據彭博社報道,中國民用航空局官員朱濤稱,對限制機上使用電子設備規定的修訂,已經在走立法程序,相關規範將在今年年底或2017年初時公布。若獲得批準,那麽乘客將能夠在巡航高度用智能手機上網、使用微信等應用程序以及進行網絡購物。
@願非囈語:飛機上可以開機但是必須開飛行模式可以嗎。
@leejunit:不要啊 難得飛機上清凈會兒
@程汝剛:UA航班上早就不要求起飛、降落時關閉手機,切換成飛行模式即可。民航局效率要提高。
@王海林Linfanr:事實告訴你,有些手機的飛行模式只是關閉了數據通話,但是整個通信基帶還是在工作的。並不是飛行模式,手機通信基帶就不工作了。
2、滴滴最新一輪融資後,管理層股份已經稀釋到8.40%!
據財新周刊消息,中國U步並入滴滴,後者老股東股份勢必被稀釋,根據滴滴最新一輪融資情況,管理層股份已經稀釋到8.40%,員工持股10%,騰訊和阿里分別持股11.4%和9.5%,余下股東無一持股比例超過5%!
@隔壁村的王麻子:情懷退出,韭菜接盤
@分解:我窺見了背後資本的意圖
3、庫克任CEO五年:領導蘋果是一個孤獨的工作
據網易科技消息,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 (Tim Cook)日前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就iPhone、人工智能、隱私、民權、中國市場、納稅、史蒂夫·喬布斯 (Steve Jobs)以及失誤等問題進行了闡述。
談及現在行業熱度下降,庫克表示,“性能優勢在未來會更加顯著,我們從來以質取勝,而非靠數量”;回顧過去,庫克坦言,“地圖業務問題是我犯過的錯誤,還有一開始在零售上面用過錯誤的人(指原Dixons CEO約翰·布勞伊特)”,“CEO是一種孤獨的工作,會存在一些盲點,希望有最聰明的人在身旁,也希望有人能推動我,從而取得最好的發揮”。
@Miyavirolling:這就是本質的區別啊 老喬把這個當成使命和快樂 庫克把這個當成孤獨的窮心竭力
@家徒肆璧:內心OS:無敵是多麽寂寞
@LeoChangLeo:還是喜歡幫主那種再一次改變世界的霸氣……
4、網約車新政發布半月 京津多地網約車漲價超2成
據法制晚報消息,新規發布半月有余,各地網約車運營狀況如何?調查發現,近日北京、天津、遼寧、吉林等地均傳出滴滴司機獎勵及補貼減少,且乘客乘車優惠幅度降低的消息。梳理多地媒體曝出的漲價信息後發現,網約車價格上漲幅度普遍在20%—30%之間。
@九零後_曉博:意料之中,優步滴滴合並,現在一家獨大,基本屬於一個壟斷的地位了!!
@孫龍飛820:那是不如坐出租車呢,貴的話網約車就沒啥意義了
@Crown_sir:我還是老老實實坐公交吧
5、美團、餓了麽公開競價排名,無證餐館花226元買進外賣前五名
據新京報消息,打開美團、餓了麽外賣首頁,你以為排名越靠前就是外賣平臺的優質商家,殊不知,有些商家是通過競價排名的方式,直接進入首頁附近推薦商家的靠前名次,爆料稱 無證餐館花226元即可買進外賣前五名。
@Tdrking:你的平臺,競價排名無可厚非,但是無證餐館都可以上,這就是誠信問題
@戀愛的悟空:這個很百度
@chenyouhp:有點名氣的餐飲是不需要競價排名的。小商戶的利潤本來就不高。還要花錢做排名,也是不會願意的。接下來的問題一樣。這個o2o即沒有降低成本,也沒有提高效率。
6、騰訊計劃貸款35億美元以收購Supercell
據網易科技訊消息,美國媒體報道,消息人士透露,騰訊計劃向銀行貸款35億美元,以籌集從軟銀手中收購Supercell多數股權的資金。據悉,騰訊的貸款平均期限為4.3年,利率高出倫敦銀行間拆借利率212個基點。
@艱苦奮鬥:中國的互聯網巨頭現在處於“新經濟”投資需求中啊,年初阿里巴巴就在債權市場獲得40億美元貸款
@附帶:好端端的為啥要向銀行貸款,不是還有其他融資渠道嗎
7、鬥魚確認完成15億C輪融資,騰訊再次領投
據新浪科技消息,直播平臺鬥魚已獲由鳳凰資本、騰訊領投的15億C輪融資。據了解,這是繼今年3月之後騰訊再次領投鬥魚融資。鬥魚今年融資額已超20億元。隨著鬥魚此次融資,直播領域的下一輪競爭或將開始。
@守護袁昆:希望鬥魚可以越走越遠。湖北出幾個真正的互聯網大公司。
@夢回大中原:恭喜鬥魚被騰訊收購更近一步!
@昂科里的微博:要跟熊貓比賽燒錢了
8、美柚完成10億元融資尋求國內上市 曾計劃上半年赴美IPO
據新浪科技消息,8月15日,美柚宣布完成10億元融資,並表示已拆除VIE架構,未來將謀求國內資本市場上市。據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原本計劃於今年上半年赴美IPO,但考慮到該公司的業務和用戶都集中在國內,因而放棄赴美IPO。
@坐在墻角啃玉米:沒有赴美是因為用戶在國內?是因為國內股市火爆,中概股在國外不好混吧。
@支持一下劃線:本來用的是美柚,後來發神經就卸了,用大姨嗎,好吧現在我又想換回來
@宋文傑:真的是什麽公司都可以上市
9、央視《對話》:每一個行業都可以被VR顛覆?
8月14日,針對火爆的VR行業,央視《對話》邀請索尼PlayStation中國業務負責人添田武人、HTC Vive 中國區總經理汪叢青,共同探討VR市場的發展未來。
汪從青觀點如下:
A、VR絕不只是遊戲機那麽簡單,每一個有大量級生意的行業,都可以被VR顛覆。
B、現在已經有上萬個開發者,在全世界為VIVE做開發。
C、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廉價的VR產品……會誤導客戶,因為很多客戶用完以後他就覺得VR就是到了這里,所以說談不上真正體驗過VR。
添田武人觀點如下:
A、VR+遊戲、VR+影視的發展(前景)特別廣。
B、不擔心有人認為索尼PS VR就是遊戲機,因為每家對自己的VR技術應用到哪一個點上,理解都不太一樣。
@master:HTC還是別做手機了,專註VR就行了。
@red:這種技術更應該用在其他地方。
@rain:未來遊戲就是這樣。
10、遭遇北京首撞後,特斯拉中文網站刪除“自動駕駛”字樣
據新浪科技消息,在遭遇中國“首撞”之後,特斯拉已經從其中文網站上刪除了Autopilot和自動駕駛這兩個詞匯,采用自動輔助駕駛的說法。據內部人士透露,特斯拉中國員工接受額外培訓,要求展示Autopilot功能時,必須始終將雙手放在方向盤上。
@微博發現:任何高科技都不是絕對安全
@hal90:比起谷歌的自動駕駛技術的千錘百煉,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推出得實在草率了點兒
@撒哈拉熊貓:在我國這種路況下,除了自動飛行模式,根本不存在自動駕駛模式
@IT業長工:很多科技應用都是血的代價換來的,為科技的踐行者鼓掌
11、外媒:華為人均收入接近百萬,全球薪酬榜排名第十七!
根據BUSINES報道,全球人均薪酬排行榜前20的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全球知名的公司。比如排名第四的谷歌,第六的亞馬遜,第八的VISA。而其中,華為在榜單中排名第17名,統計的數據是94.5W元!
@分段函數顯示:在中國的企業界,一直都對華為員工到底年收入多少沒個底,現在好了,外媒曝光了
@放貸:科技公司占多數,接觸前沿東西的人要學的太多,不可替代性很強
@恢複:回想起屢傳的華為加班潮,值了
12、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據新浪科技消息,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土豆_將軍:聽到量子,墨子就覺得很牛逼。
@分段函數:稍微緩解了我對信息安全的擔憂,量子科學加油
@酷牛及風馬:以後翻墻更難嘍
13、就為讓你多掏錢:外媒評11大被熱炒過度的技術
據計算機電腦雜誌報道,科技公司都在竭盡全力塑造一種假象,即它們並非真正的科技公司,而只是為消費者提供神奇科技產品以幫助改善生活的“數字工匠”,報道稱“這些技術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為了掏出你口袋中的錢”。上榜的有花哨手機設計,獨家視頻遊戲,高像素攝像頭、智能車載系統、8k電視等。
@恢複:8k像素是4k像素的2倍?4k屏通常指分辨率達到4096x2160,而8k則通常指分辨率達到7680x4320。所以8k屏像素約等於4k屏的4倍!不是2倍!
@附帶:科技是要創新,但脫離實際需求意淫產品是不行的
@九分褲:現在的人們難道只需要底層基礎需求,按這個理論奢侈品公司都倒閉了
[本文作者劉雪兒,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網約車
庫克
外賣競價
VR
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