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黑問專欄】雙十一在即,阿里系七路諸侯如何助陣?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5/147499.html

i黑馬註:雙十一臨近,普大喜奔。天貓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阿里十五年來,構建了豐富的產業生態,統稱為阿里系。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阿里系各路諸侯,將如何助陣?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王利陽

===============================================================
雙十一臨近,普大喜奔。天貓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阿里十五年來,構建了豐富的產業生態,統稱為阿里系。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阿里系各路諸侯,將如何助陣?
  
堪任一方霸主的諸侯,有微博、優酷、UC、菜鳥、支付寶等,共擔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重任,特別是新加盟的微博、優酷、UC,對應著社交流量、視頻流量和移動流量。阿里對其投資收購的成效,雙十一是一場大考。
  
古龍大俠的《七種武器》系列實為六種,阿里系諸侯按風格氣質,可與其中一種相比。
  
長生劍:支付不是問題 就看支付寶刷記錄的能力了

長生劍是古龍大俠寫的第一種武器,在結尾寫道:“第一種武器並不是劍,而是笑。”支付寶資金流轉不息,經常讓人歡顏,可比長生劍。
  
經歷這麽多年的雙十一,支付寶是阿里最純熟的產品了。基本上不會出什麽岔子,唯一值得關心的問題,就是今年雙十一支付寶的刷記錄能力,去年350億,今年能否達到600億?
   
掰掰手指頭算一算,若以600億計算,那是每小時25億的資金流動速度,大概是每秒3300單的結算速度,壓力也著實不小。不過,去年雙十一的前367秒,支付寶交易額就突破10億,大概是每秒1.3萬單,270萬流水的結算能力,也就是說支付寶在去年的交易峰值時已達到這個水平,那應對每秒3300單還是綽綽有余的。
  
另外,除了圍觀支付寶刷記錄外,值得關心的還有依托在支付寶之上的余額寶對資金贖回的承壓能力,以及在雙十一之前應運而生的天貓寶能否獲得用戶認可。
  
支付寶,應該是阿里最放心的後勤保障。
  
孔雀翎:阿里重金收購的移動強援 UC終於要出手了

孔雀翎是遠程投射兵器,以快制勝,UC作為阿里的移動互聯網方面軍,可比孔雀翎。
  
在全面融入阿里後,UC成為阿里移動事業群,肩負起了補充阿里移動端短板,增強移動覆蓋能力的戰略重任。今年雙十一,UC鐵定要上場,而且在移動端發揮重要作用,為手機天貓淘寶做補充策應。
   
隨著移動電商的市場份額快速攀升,UC對於阿里建立移動電商行業壁壘負有戰略級的重任,相比已經穩定了的PC端電商市場,移動電商市場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所以UC身上的電商擔子不輕。而雙十一,就是UC表現的最佳機會。
  
UC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瀏覽器,而神馬搜索依靠UC的積累迅速成為中國第二大移動搜索引擎,UC+神馬,是APP+WAP的一體化組合,這讓阿里有更自由的發揮空間。就在雙十一前夕,UC終於出手,依托神馬搜索上線了一款以WAP頁面為主的導購產品——神馬快爆。
  
在移動端導購市場,阿里確實需要一個強援,市面上越來越多的導購APP開始想另立山頭自立為王,雖然不會危及的阿里的市場地位,但阿里並不想看到這個局面。不過,阿里暫時還不能全面封殺這些導購APP,但至少在WAP導購市場,阿里還有機會一統天下。
  
移動搜索是WAP頁面最大的入口,目前百度和神馬基本瓜分了移動搜索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不過百度與阿里分庭抗禮,不可能與其合作WAP導購產品,這樣一來,神馬搜索就基本獨享WAP導購市場了,而且背靠自家的UC瀏覽器,在產品上還能發揮APP端的功能。
  
所以,神馬快爆選在此時亮相,UC對雙十一還是蠻上心的嘛。
    
碧玉刀:優酷雙十一首秀 驚艷或平淡?

《碧玉刀》開場寫:“春天,江南……馬鞍旁懸著柄白銀吞口、黑鱉皮鞘、鑲著七顆翡翠的刀,刀鞘輕敲著黃銅馬蹬,發出一連串叮咚聲響,就像是音樂。”優酷可比碧玉刀。
  
優酷今年加入阿里系後,第一次正式參加雙十一戰役,能否做出貢獻同樣值得關註。優酷的處境與微博類似,頗有叫好不叫座之感,有絕對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卻持續陷入虧損泥潭,無法自拔。同樣,接入阿里都是奔著電商的廣告價值來的,但微博也好,優酷也好,最終能從阿里那里拿到多少廣告營收還得靠實力說話,畢竟阿里更多是提供廣告主,而運營和轉化全得靠優酷自身。
  
優酷短時間難以在雙十一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事實上,今年我們並沒有看到優酷高舉雙十一的旗幟,優酷首頁也還沒出現天貓的身影,沒有天貓的banner,沒有天貓元素,最多只是在視頻內廣告看到了天貓雙十一的蹤跡。或許是時間還早,優酷登場的時刻可能還在後面。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優酷不會在今年雙十一驚艷亮相,因為10月底,優酷與阿里聯合舉辦了一場有關視頻電商的發布會,若優酷真有心今年雙十一助陣阿里,勢必會在這場會議上大肆宣傳,實際上卻一點動靜都沒有,這似乎已暗示了今年雙十一,優酷不會加入到助陣阿里的行列。
  
其實,這場發布會也是說明了優酷未能成為助力雙十一重要角色的原因。因為,優酷與阿里針對電商的廣告業務剛剛才有雛形,時間上已經來不及在今年雙十一期間運用。今年雙十一,優酷最關鍵的職責或是在廣告上給予天貓一定支持。
  
至於其他的,只能來年再說了。
  
多情環:微博還有多少價值 雙十一將直接顯現出來

微博連接億萬網友,可比多情環。
  
過去一年有關微博的爭論反反複複,微博究竟還有多少價值?其實,衡量微博價值最直接的方式,可以看其在雙十一能為天貓帶來多少成交額,在這場全民狂歡的促銷活動下,微博並不需要教育用戶認知雙十一,只需要專門做好為天貓引流的工作即可。如果連這個工作都做不出顯著效果,微博的市場價值真得需要重新評估了。
  
其實,微博已經不是第一次正式參加雙十一了,早在去年雙十一之前,阿里還曾專門為微博加入雙十一召開過發布會。不過,從後繼傳播的角度來看,官方並沒有對微博在去年雙十一的表現做總結,或許是表現不太理想的原因,不好對外大肆宣揚。
  
從活動設置上來看,今年微博雙十一的紅包玩法與去年基本類似,都是通過社交關系來發紅包,只不過今年側重於依靠大V來推動,至於種子紅包的裂變玩法,基本上與去年差不多,而且今年基本上已成電商行業常用玩法。
  
截至目前,微博已經發出近260萬個紅包,而去年雙十一阿里的總訂單數量為 1.67 億單,2012年的大概是8000萬單,今年達到2.6億單問題不大。以一個紅包產生一個訂單的理想情況計算,也就說,目前微博最多為阿里貢獻1%的訂單,以去年雙十一的平均客單價210來計算,大概價值5.5億。按照微博的影響力,至少為天貓帶去10%的訂單量才能算優秀,若微博能完成雙十一55億的轉化,那就能說明微博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目前微博的紅包活動還在繼續,隨著雙十一的臨近,活動熱情高漲,紅包的發送量將會快速增長,正常來講,微博最終能為天貓帶來5%的訂單量已經很不錯了。
  
對微博股票感興趣的同誌,不妨仔細觀察下。
  
離別鉤:菜鳥 去年雙十一及格 今年能否獲得優秀?

“你用離別鉤,只不過為了要相聚。”包裹離開賣家,是為了和買家相聚。菜鳥網絡可比離別鉤。
  
每年雙十一,阿里最大的痛就是物流問題,爆倉似乎也成了雙十一的標誌之一。不過去年雙十一,當時剛成立的融合了阿里天網+地網的菜鳥網絡有著還不錯的表現,至少稱得上及格。根據天網提前做好的數據預測,地網各快遞企業提前準備好各地的人力,極大的緩解了爆倉壓力。
   
百度新聞搜索下“雙十一爆倉”,從媒體對爆倉的報道來看,13年有關爆倉的報道量要遠低於12年之前,而從內容上來看,雖然部分地區也出現爆倉問題,但整個物流運轉情況良好。
  
根據去年官方的介紹來看,截至11月18日菜鳥網絡發布的數據顯示,“雙11”當天淘寶天貓的1.52億個包裹中1.2億個已完成簽收。同日,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介紹:“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今年‘雙11’快遞‘洪峰’平穩度過,全網做到了不癱瘓、不爆倉。”
  
經過了一年的時間發展,菜鳥在各方面都要比去年更加成熟,今年是否還會出現爆倉問題是對菜鳥的又一次大考,去年達到及格,今年能否獲得優秀呢?要知道,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雙十一期間快件量將突破5億件,同比去年增長近五成,菜鳥的任務非常艱巨。
  
雙十一戰役,顯露菜鳥本色,還是一戰封神?京東的亞洲一號可是等著看熱鬧呢。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歡迎點擊鏈接,向我們投稿!
http://ask.iheima.com/?/publish/articl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76

G20峰會召開在即 俄軍艦逼近澳洲"秀肌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93

105962824211088328

G20峰會即將於本周末召開,俄羅斯軍艦卻朝著會議主辦國——澳大利亞挺進。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Tony Abbott)稱, 普京這麽做可不像是對自己將在G20峰會上“抱摔”這一誓言的回應。

阿博特上月曾誓言,如果普京參加在布里斯班(澳東部城市)舉行的G20峰會,他將針對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航班客機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的事“抱摔”普京。

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Tony Abbott)周四在參加東亞峰會期間告訴彭博社:

即使不要數月,也需要幾周時間才能把戰艦部署到遠在基地千里之外的地方。因此,俄羅斯(軍艦)部署至太平洋水域一事已經準備了很久、很久了。

阿博特所稱的俄羅斯軍艦周四位於新幾內亞附近,正朝著布里斯班前進。在本次G20第九次峰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將與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內的G20國領導人會面。此時正值美國帶領西方同盟欲加大對俄制裁之際,因為美國等認為俄羅斯在背後支持烏克蘭東部的反對派。

阿博特還稱,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擊落馬航MH17的導彈是由俄羅斯提供的。

他還表示,俄羅斯在重大國際會議期間派出軍艦並不少見。不過,”俄羅斯把軍艦部署到澳大利亞水域仍然是不尋常的,並非完全沒有先例,但確實不尋常。“

英國廣播公司(BBC)昨日報道稱,澳大利亞國防部方面表示,澳大利亞海軍正監視靠近澳北部海域的俄羅斯海軍船只。

澳大利亞國防部說,澳大利亞已派出兩艘驅逐艦和一艘偵察機前往跟蹤俄羅斯軍艦。俄羅斯海軍船只正朝澳大利亞方向航行,但仍然處於國際水域。

BBC援引分析人士稱,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出席布里斯班二十國集團峰會之前展現武力。

澳大利亞羅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軍事專家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表示,這四艘俄羅斯軍艦的活動是在俄羅斯導彈巡洋艦剛剛在南海舉行了單邊實彈演習後發生的。他還稱,俄羅斯海軍的活動似乎是“為了展示肌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170

四十年原油出口禁令落幕在即?媒體爆美國從去年起放寬審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91

石油,出口,出口禁令,原油,頁巖油

由路透首次曝光的官方文件內容顯示,去年9月,美國政府就已低調地允許國內一家小企業出口凝析油這種粗加工的石油。能源企業將更有希望說服美國政府取消將近四十年的原油出口禁令。此前曝光的消息使外界認為,美國政府從今年年初開始放寬了石油出口的限制。

1973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宣布石油禁運,造成油價上漲,引發西方國家經濟衰退。為保障石油供應安全,美國分別於1975年和1979年出臺了《能源政策和節能法》和《出口管理法案》,開始嚴格限制本國原油出口。隨著頁巖油產量大力推動美國國內產油量增長,取締石油禁令也成為業界迫切的呼聲。

路透得到的美國監管機構許可副本顯示,上述許可於2013年9月11日發放給休斯敦能源公司Peaker Energy。這意味著美國商務部已在三宗案例中明確決定,國內企業可以出口最低限度加工的凝析油。

路透報道指出,此消息影響重大。因為凝析油在美國頁巖油產量中漸漸占據很大比重,推動美國日產油量增至近900萬桶,登上25年來的巔峰。分析師認為,此消息可能促使更多企業斷定,已有足夠多的先例,所以今後出口凝析油無需獲得正式批準。

今年6月外媒爆出,美國政府將取消原油出口禁令,最早8月開始出口非精煉油。但這一消息遭到美國商務部否認,商務部當時澄清:“原油出口政策沒有改變。”此後觀察人士指出,這種否認頗有外交技巧。多家國際投行預計,美國政府仍很有可能取消禁令,只是現在仍處於利益博弈階段,政策尚未最後明朗。

同在6月也有媒體曝光美國政府於今年年初批準類似出口原油的消息,當時是外界普遍認為是首批出口許可。上周礦業巨頭必和必拓表示,將推進凝析油出口。參照獲批可出口的凝析油,必和必拓確信該司的加工方式已達到同類出口凝析油的標準。

今年10月20日,美國聯邦機構政府問責局發布報告稱,解除美國原油出口禁令將增加美國原油產量,降低全球油價,降低美國民眾燃油支出。該機構建議政府,根據最新及未來石油市場形勢調整美國戰略石油儲備。

石油,出口,出口禁令,原油,頁巖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27

存貸比取消在即?銀監會建議修改《商業銀行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64

20141120money

多年來一直困擾商業銀行的“緊箍咒”——存貸比指標有望取消。

在李克強總理要求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之後,銀監會已經開始申請取消《商業銀行法》中對存貸比的考核。

據《21世紀經濟報道》,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昨天出席2014鳳凰財經峰會時表示,銀監會已經向國務院匯報,建議全國人大適度修訂《商業銀行法》。

據中國證券網,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今天在陸家嘴金融全球創新峰會上也表示。“近期存貸比監管機制有進行調整,減輕商業銀行負債方面的規定。明年有可能對《商業銀行法》做修訂,最終取消存貸比考核。”

隨著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商業銀行面臨著存款搬家的困境。9、10月份貸款增速13%~14%,而存款增速僅為9%。

在昨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民生解讀認為,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存款或納入一般性存款,通俗來說,就是余額寶會被納入。理論上這最多可以釋放7.4萬億人民幣信貸。

此次修訂《商業銀行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存貸比”考核已經不適合當前的市場環境。《商業銀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商業銀行貸款,應當遵守下列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七十五。

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原局長吳曉靈認為,2003年之後,由於銀行的基礎貨幣主要通過外匯占款來提供,存貸比這種非常註意存款的考核使得商業銀行在資產負債的管理方面的自主權受到了一定的侵蝕,成為了資產負債管理的桎梏。

事實上,目前多家商業銀行距離75%存貸比監管紅線不遠,銀監會也一直醞釀調整相關監管方法,但受制於《商業銀行法》的硬性規定,只能靈活調整存貸比中對存款和貸款的界定範圍,擴大“存款”範圍做大分母,或縮小“貸款”範圍降低分子。

比如,2014年6月,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關於調整商業銀行存貸比計算口徑的通知》,計算存貸比(貸款)分子時,扣除小微、“三農”相關貸款6項,計算存貸比分母(存款)時,增加針對個人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存單、外資法人銀行吸收的境外母行一年期以上存放凈額2項。

此外,銀監會近日下發的《關於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登記工作流程的通知》顯示,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第四次會議和銀監會2014年第8次主席會議決定,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將由審批制改為業務備案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66

存款保險制度破冰在即 保障上限或為50萬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99

存款保險,賠付,存款,儲蓄

國內多家媒體獲悉,近期很可能出臺全國存款保險制度,將由多個部門協調制定,存款保障的上限可能是50萬元。醞釀二十余年的存款保險制度有望近期破冰。業內人士認為,該制度出臺對儲戶的日常金融活動並無實質性影響,對商業銀行短期也不會有很大影響,在利率市場化後將影響銀行獲利。

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新浪財經消息稱,中國央行昨日下午召開系統內的全國存款保險制度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各省級分行領導到京參會,研究部署於明年1月推出存款保險制度。

對此,《經濟參考報》由接近監管層的權威人士處獲悉,存款保險制度將由央行、銀監會、保監會、財政部、發改委等多個部門協調制定,

“很有可能根據監管評級制度實施差別化費率,賠付額度上限可能是50萬元,並且會成立專門的存款保險托管機構。”

《經濟參考報》報道稱,業內專家和監管層人士對目前是否為推出存款保險制度的合適時間窗口依然存在爭議。有來自監管層的分析人士認為,

“目前銀行業的風險主要是表外業務資產包延伸出的資金期限錯配風險,再就是一些不良貸款,但並未形成較大的系統性風險,目前已經出臺了針對銀行同業業務,以及包括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盤活資產的一系列政策,因此存款保險制度現在出臺意義不是太大。”

靠近央行的人士對《南方都市報》表示,“近期會出臺征求意見稿”,何時正式推出得看征求意見稿進展情況。存款保險制度將采取限額保障的方式,目前討論的意見稿大致也是50萬元保障上限。

50萬元保障上限意味著,萬一銀行倒閉,儲戶得到保障的銀行存款最多為50萬元。超過50萬元的部分,有可能得不到賠付,或按一定比例賠付。

有知情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表示:

實際上,只有銀行破產倒閉才能觸發賠償的條件,對儲戶日常的金融活動而言沒有實質性作用,並且如果存款保險制度落地,很可能會改變當前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方式,更多的人會選擇投資股市等高收益市場。

銀行業人士認為,一旦存款保險制度實施,短期內商業銀行將會為存款保險的費率買單,其運營成本略增,影響不會太大。但長期來看,沖擊最大的是在利率市場化後,利差進一步收窄將影響銀行利潤。申銀萬國分析師認為:

“如果從2015年起開始實施存款保險制度,對上市銀行盈利的靜態影響為-3.5%。退出機制和存款保險制度對銀行業流動性的影響溫和。不過,在存款保險制度建立初期,可以通過對出資行差別化下調1到2次法定準備金率來對沖對銀行間流動性的影響。”

《南方都市報》報道還提到,已參與多輪意見稿討論的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表示,近期有關部門確實再度開會討論征求意見稿情況,目前準備已較為充分,存款保險制度框架已較為成熟,短期推出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謂存款保險制度,就是銀行按一定比例向存款保險機構繳納保費,一旦發生經營危機或破產倒閉,存款保險機構可向其提供財務救助或向其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

自1993年首次提出後,存款保險制度已醞釀21年,呼聲一直很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2014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提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昨日上午,中國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就在“《財經》年會2015:預測與戰略”上表示,央行將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76

貨幣政策會議在即 歐洲央行高官稱“再寬松障礙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66

歐洲央行,QE,國債,德拉吉,德國

歐洲央行高官、德國國籍的該央行執行委員會委員Sabine Lautenschlaeger昨日表示,即使歐元區通脹率還在下降,她也認為,歐洲央行幾乎毫無進一步貨幣寬松的空間。下周歐洲央行會議增加寬松措施的可能性因此降低。

路透援引Lautenschlaeger昨日在柏林講話的發言稿稱,當天她表示:

“在我看來,以目前的形勢,進一步的措施、特別是廣泛購買資產的障礙很大。”
貨幣政策的創新不是禁忌,但也絕不是“自尋死路”,有必要仔細考慮政策的效力。

Lautenschlaeger還認為,大規模購買主權債券不會產生正面影響,即使歐洲央行購買歐元區國家政府債券,其效果不會像英美的央行購買本國債券那樣,歐元區國債的利率不會因此成為再融資的基準利率。據演講稿所寫,她這樣認為:

“考慮到成本和收益,廣泛購買政府債券項目的機會和風險目前不會產生正面的結果。”

本周公布的歐元區11月CPI通脹率初值顯示,CPI同比增長0.3%,增幅低於10月的0.4%。11月歐元區失業率連續第三個月保持在11.5%,失業人數連續第二個月增加,歐洲央行貨幣寬松的壓力有增無減。路透調查經濟學家的結果顯示,歐洲央行購買成員國政府債券的概率為50%。

下周四,歐洲央行將召開今年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央行行長德拉吉將在會後舉行新聞發布會。在日本和中國央行先後推出貨幣寬松的政策後,市場關註歐洲央行此次會議是采取行動還是僅僅口頭表達寬松的立場。

本周五,另一位歐洲央行高官對歐洲央行增加寬松潑了冷水。Lautenschlaeger的同胞、德國央行行長兼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魏德曼表示,如果認為央行能在持續一段時間內提升經濟潛力,那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不過,本周歐洲央行副行長、葡萄牙經濟學家Vitor Constancio表示,若歐元區經濟並未好轉,歐洲央行可能決定明年第一季度購買主權債券。

今年6月初,歐洲央行宣布將存款利率降為負值,成為全球首家實行“負利率”寬松貨幣政策的主要央行。德拉吉當時還表示,歐洲央行將結束SMP沖銷,推出4000億歐元的長期再融資(LTRO)操作,並準備啟動購買資產支持證券(ABS)等資產、但不包括主權債券的歐版QE項目。

上月上旬,德拉吉表示,在啟動購買資產計劃的同時,還會向歐洲銀行提供第二輪低成本貸款TLTRO,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將在目前基礎上增加1萬億歐元,回升到2012年年初的水平。

上月下旬,歐洲央行開始購買資產擔保債券,並於月底任命四家機構執行購買ABS的計劃,計劃今年最後兩個月內啟動ABS購買。華爾街見聞上月底文章援引路透消息稱,消息人士表示,ABS的實際購買規模將遠低於歐洲央行預計的4000億歐元,不足以達到上述德拉吉所說的擴大資產負債表目標。所以,歐洲央行明年可能有采取更大膽行動、啟動全面QE的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22

歐洲央行第二輪TLTRO結果公布在即 美元全線反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876

周四歐洲時段美元指數反彈走高,刷新日內高點至88.48。日內即將公布歐洲央行第二輪TLTRO結果。市場擔憂銀行對於TLTRO的實際需求可能不及預期,那將意味著歐洲央行最終將選擇全面QE以擴張資產負債表。

在美元走強影響下,非美貨幣和貴金屬集體下行,現貨黃金刷新日內低點至1217美元附近,白銀則跌破17美元整數水平。

DOLLAR

XAU

歐元/美元回落,高盛預測第二輪TLTRO結果將為1170億歐元,市場預期則為1700億。結果預計將於北京時間18:15揭曉。

EUR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80

阿里IPO股票解禁在即 投資者很淡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02

QQ圖片20141219080129
​阿里巴巴股價與標普500走勢

阿里巴巴的早期投資者們從周五開始將可以減持自己的股票。到目前為止,股東們對此都很淡定。

內部人所持810萬阿里巴巴股票的禁售期將於周五到期,按周四收盤價市值約8.87億美元。雖然有時候解禁會讓新上市公司股價下跌,但阿里巴巴解禁股只占現有流通股比例 的1.6%。

更加值得關註的是未來更多股票解禁。明年3月份,內部人持有的4.29億 股將解禁;9月份,另有16億股也將解禁,其中包括雅虎所持股票。

彭博引述專註於科技行業的投資 公司Manhattan Venture Partners的首席經濟學家Max Wolff表示,“我們不認為12月份解禁對阿里巴巴是個大事,3月份和9月份的解禁值得關註。”

總部位於中國杭州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今年9月份IPO融資250億美 元,為歷史上最大的IPO交易。該股首日上市大漲38%至93.89美元,目前 大約110美元。上周,該股上漲超過4%。

根據招股說明書,在IPO的時候,阿里巴巴鎖住了大約80%的股票,允 許4.965億股上市交易。

阿里巴巴發言人拒絕置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06

抵抗歐版QE 德國失敗在即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01

EI-CK725_EUROFI_M_20141221145742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

德國央行長期以來試圖阻止歐洲央行進行大規模債券購買的行動已處在失敗的邊緣。

德國央行反對大規模債券購買行動即所謂QE,反映出QE存在的合法性、有效性及道德危機的問題。

鑒於如今歐元區通脹只有0.3%遠低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其實歐洲央行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原則上已經不再拒絕量化寬松這一選項。魏德曼不再懷疑QE對於擺脫通縮的必要性,他懷疑的是是否現在就有必要祭出QE:歐元區核心通脹持穩0.7%,長期通脹預期接近2%。西班牙雖然物價下滑最快,但消費者支出增長強勁。正如很多學者預測的德國央行預期下跌的油價可以促進歐元區增長。不過魏德曼認為:“未來幾個月通脹率甚至可能降至零以下。”但是他又強調說有幾個月時間通脹停留在零水準之下並不意味著通縮。

即便如此,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表示,歐洲央行管委會基本上可以確定要在1月22日的會議上祭出主權債券購買,也就是所謂的QE。政策制定者們爭論的是他們是否可以等待魏德曼的理論被證實,萬一最後魏德曼錯了,歐元區是否承擔得起後果。

政策制定者們擔心持續容忍低通脹會有損歐洲央行的信譽,且會損及市場對未來通脹的預期,且會降低未來貨幣政策的效果。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已經為明年一月會議上最後攤牌做好準備。他曾勸說魏德曼支持一系列非常規措施來提振通脹,包括對銀行提供廉價貸款如TLTRO、購買私營部門資產如資產抵押債券或資產擔保債券。不過這些措施對促進市場借貸和減少歐元區經濟體之間的金融分裂狀況幫助甚微。德拉吉前段時間已經說服了大部分同事站在他這一邊,並決定擴張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1萬億歐元左右,這個目標離開QE的話很難實現。

魏德曼還心存懷疑的是原本目的是要刺激通脹上升的QE政策,最後可能使得歐洲央行以高價買進大量垃圾債券資產,替不思進取的政府買單。

說到底量化寬松應該是純粹的貨幣政策,按德拉吉的想法,歐洲央行不能為了保護自己,只購買最安全和流動性最佳的資產,而讓市場自己去解決那些風險較高的資產。也就是說歐洲央行會限制自己購買歐元區最安全的債券,這里指的便是德國國債,也是歐元區唯一還有AAA評級的債券。

歐洲央行沒法確定原來持有德國國債的投資者們會突然開始購買意大利或希臘的國債,將這些國家的借貸成本按歐洲央行所想的那樣壓下來。所以歐洲央行將需要自己購買大量意大利和希臘的國債,意味著歐元區的QE成敗與否跟各國的財政問題緊密相連,而各國的財政困局包括整個國家的結構性問題是歐央行無法解決的。尤其是歐元區不充分的司法和破產制度以及妨礙資源再分配的僵化的勞動力市場。魏德曼不願看見那些本應屬於某些國家自己的風險轉移到歐洲央行身上來。例如希臘左翼政黨風頭正勁,如果上臺甚至可能出現債務違約,類似的政治事件導致這些國家的長期債券永續性存在風險。

但是很多QE的支持者也提出了QE的好處。美銀美林預測在進行QE的情況下歐元區經濟2015年可增長1.2%,2016年增長1.3%,高盛預測不進行QE的話明後年增長0.9%和1.4%。

對於魏德曼來說,默許歐洲央行進行QE的話也並不是一無所獲,至少德國可以監視並確保一切風險停留在發債國自己那邊,並以此作為籌碼要求這些政府進行改革,進一步確立德國在歐元區內的掌控地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75

【專欄】免費電話爆發在即,或迎三場惡戰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5/148569.html

i黑馬註:上月微信電話本橫空出世,昨天,360也高調推出了其免費電話產品。伴隨著運營商方面“冷淡反應”,創業者們陡然發現,原來運營商對免費網絡電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敏感,免費網絡電話的春天可能真的來了。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李東樓


上月,微信電話本橫空出世,在業界掀起軒然大波。特別是其中的免費通話功能,更是引起業界圍繞互聯網公司與運營商之間利益之爭的展開討論。而在昨天,360也高調推出了其免費電話產品。不過,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馬化騰曾雲淡風輕的表示:“免費電話功能並沒有持久競爭力,運營商很淡定,但是媒體很激動。”

事實上,激動的不僅僅是媒體,在微信電話本誕生之前,已有如觸寶電話等創業公司推出了完全免費的網絡電話,但由於顧忌到運營商的感受,此前都是低調潛行,不敢聲張,因為害怕動了運營商的奶酪而被封殺。不過隨著微信電話本的高調推出,以及運營商方面的“冷淡反應”。創業者們陡然發現,原來運營商對免費網絡電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敏感,免費網絡電話的春天可能真的來了。

免費電話背後隱藏O2O超級入口

另一方面,隨著4G網絡的逐步鋪開以及WIFI上網環境的普及,用戶通過網絡打免費網絡電話的需求正在遞增。此前觸寶電話發布的《免費電話白皮書》也顯示,最近兩個月,在用戶量瘋狂遞增的情況下,使用免費電話的用戶在這段期間平均周增長率高達36.74%,這意味著用戶對免費電話的需求非常之旺盛。

最重要的是,隨著O2O時代的來臨,電話作為連接線上與線下最為直接的一個方式,也重新回人們的視線。無論是我們在網上租房,還是訂酒店等這些生活服務,最終都還需要有一個電話確認,而將免費電話與生活服務放在一起,通過電話一端連接用戶,一端連接商戶,可能是一個更為自然的O2O體驗過程。

因此,基於人們對電話本身的剛性需求,再加之人們從線上到線下生活服務的延伸需要,免費電話將很可能會被互聯網巨頭們或創業公司作為一個潛在O2O的超級入口進行重點打造。

免費電話即將上演三場惡戰

另一方面,免費電話“窗口”的打開以及對O2O蛋糕的向往,也意味著免費電話廠商之間的激烈競爭即將拉開帷幕。當微信把短信顛覆,免費電話的玩家們也期待著顛覆傳統電話,不過,在此之前,互聯網公司之間則會先打上三場惡戰。

1、用戶之戰

作為一個有可能顛覆傳統電話,並成為下一個O2O入口的產品,除了騰訊推出微信電話本之外,其他互聯網巨頭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特別是有了前期微信電話本在市場上反應,其他互聯網大公司們的跟進也是必然。我們也看到,包括易信甚至360也跟風內測了免費電話產品。

與此同時,還有諸如觸寶電話等創業公司,同樣也在近段時間力推免費電話的功能。觸寶電話此前是一款號碼助手產品,通過與手機廠商合作預裝,目前的用戶量已經過億,在今年9月份正式更名為觸寶電話,主打免費電話。大公司的進入和創業公司的蓄勢發力,這一切都意味著,一場爭奪用戶的大戰已經不可避免。

目前來看,微信電話本產品盡管在推出前期受到廣泛的關註而下載量暴增,但最近熱度有所下降。易信與運營商直接合作有一定競爭力,360的免費電話還在內測,之後可能會憑借其分發優勢力推,而觸寶電話由於進入市場較早占據了一定的先發優勢。因此,在目前對用戶的競爭之中,互聯網傳統巨頭們並不占據絕對優勢,創業公司還有機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2、體驗之戰

除此之外,在對於用戶的爭奪上,各家除了在應用市場和手機廠商預裝上進行競爭之外,更多的還是需要依靠產品本身的體驗。特別是想要取代傳統電話,讓免費電話在用戶群中普及,就必須將用戶的撥號體驗做到極致,在產品細節上進行雕琢,讓用戶在免費電話App上能夠享受電話自帶電話本撥號時的原生體驗,這樣才能使得用戶將撥打電話的需求全部移至到免費電話App上來。事實上,目前大多數產品還做不到原生體驗,只有觸寶電話等少數幾家直接預裝手機的產品能夠實現,一般都需要在手機自帶電話本之間進行切換,影響了用戶的使用效率。

而且,目前絕大數的網絡電話的通話效果並沒有超越傳統電話,甚至比傳統電話的語音質量還要稍遜一籌。不過,相比傳統電話來說,在其他增值服務商的體驗上,免費網絡電話產品也有獨特優勢,比如在提供本地服務信息,攔截垃圾電話等方面。

3、補貼之戰

此外,圍繞“半免費”與“全免費”之間也很可能會有一場惡戰。縱觀目前免費電話App,有兩種產品模式。一種是像微信電話本這樣的半免費產品,在使用時只有雙方全部安裝才能夠享受免費電話服務,這就意味著很多時候用戶並不能真正享受完全享受免費服務。另一種則是以觸寶電話為代表的產品是全免費的模式,目前情況下,無論被叫一方是否安裝,主叫用戶都可以享受免費電話服務,不過是在一定的時長內,目前觸寶給予用戶的免費通話時間是650分鐘,而如果用戶邀請好友加入,還可以獲得更多的通話時間。

這種完全免費電話的策略能讓用戶真正體驗到免費電話的好處,並能帶來用戶滾雪球般的增長,不過由此也有可能在短期內產生巨額的補貼成本。而一旦騰訊等巨頭看到看到全免費電話模式的優勢,後續很可能會跟進這一策略,從而引發新一輪的“補貼大戰”,而這對觸寶這樣的創業公司將會是不利因素,畢竟在資金方面巨頭們更加具有優勢。

總體來看,在圍繞著用戶、體驗以及推廣策略方面,免費電話廠商之間的大戰很可能一觸即發,不過跟其他產品不同的是,在這場大戰中,巨頭們目前並沒有必勝的把握,而更加專註專業的創業者和一些已經取得先發優勢的產品,很可能會讓巨頭在這個戰場上遭遇“滑鐵盧”。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lidonglou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