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同業大比拼(初選)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082 今次大比拼包括左以下一眾狐朋狗黨:
中國製藥,神威藥業,東瑞製葯,聯邦制藥,同仁堂,中國生物製藥,武夷藥業,廣州藥業,銘源醫療,利君國際,羅欣藥業,威高股份,中生北控生物科 技,山東新華製藥,積華生物醫藥,白花油,卓健亞洲,李氏大藥廠,遠東生物制藥,華瀚生物製藥,中國仁濟醫療,中國衛生控股,聯康生物科技,長江生命科 技,精優藥業,位元堂....
進行面試,在07年都有派息的如下:
中國製藥,神威藥業,東瑞製葯,聯邦制藥,同仁堂,中國生物製藥,武夷藥業,廣州藥業,銘源醫療,利君國際,羅欣藥業,威高股份,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山東新華製藥,積華生物醫藥,白花油,卓健亞洲,李氏大藥廠
進行初選,在07年前任一年流動比率都大於1.5的(新股另計)及市值高於07年資產淨值2倍以上的去除後如下:
神威藥業,東瑞製葯,同仁堂,中國生物製藥,武夷藥業,銘源醫療,中生北控生物科技,積華生物醫藥,卓健亞洲
初選入選者為以上九名:
市值 淨值 營業額
神威藥業 38 22 10
中國生物製藥 25 20 11.5
武夷藥業 12 14 6.5
銘源醫療 14 8 2.5
卓健亞洲 5 3 9.5
同仁堂 5.5 6 11.5
東瑞製葯 5.5 6 9
積華生物醫藥 2 3 3
中生北控生物 0.5 0.6 1.5
由於醫藥業很注重規模,一間細藥廠不可能長期同醫院合作,再者,藥物很易淘汰,細藥廠不能賣死一隻藥發達,大藥廠可以研究新藥或直接收購細藥廠,何 況藥物的採用不在乎藥效,而是在乎公關,因此只有大藥廠先有研究價值,因此營業額最低的3位唯有退出,另外卓健原來唔係醫藥股,亦要趕走,剩下5名進入評 選,分別如下:
神威藥業2877,中國生物製藥1177,武夷藥業1889,同仁堂8069,東瑞製葯2348
醫藥同業大比拼 味皇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084神威藥業2877,中國生物製藥1177,武夷藥業1889,同仁堂8069,東瑞製葯2348
以下簡稱為神威,中生,武夷,同仁,東瑞
(億港元) 神威 中生 武夷 同仁 東瑞
營業額 11.3 11.6 7.4 13.0 10.3
毛利 8.3 9.6 3.7 5.6 2.7
毛利率 73% 83% 50% 43% 26%
稅前盈利 6.1 2.6 2.8 2.0 1.3
內耗率 27% 73% 24% 64% 52%
營業額來看,5間公司營運規模相近,武夷即使最細但唔差得幾多,知道佢地係大公司呢一點就夠,而神威同中生的毛利最高,究其原因,神威中生主力係做醫院生意的,而同仁東瑞係主打藥房零售,武夷兩者兼有,而醫院病人都係水魚並唔係國家機密
內耗率係我個人特製的,係毛利扣除各種行政公關利息支出的損耗率,由於以上5間公司甚少負債,因此利息忽略不計,我以經扣除左稅前盈利的利息收入, 內耗率=1-(稅前經營盈利/毛利),由上面看來,中生同仁似乎進貢左好多錢比股東以外的人,雖不知數額多少是必須的,但50%以上似乎誇張得滯,送禮送 得特別多?定係董事人工特別高?當然神威武夷的2x%似乎太少了,不乎合中國國情
神威: 07 06 05 04 03*
現金流 5.2 5.2 5.2 2.7 2.1
純利 5.5 3.7 3.7 2.9 1.7
已繳稅項 0.68 0.46 0.07 0.15 0.28
自稱稅項 0.93 0.60 0.06 0.12 -0.08
估算稅率 13% 9% 1% 6% 13%
損益表數字同現金流數字差距有限,可以接受,現金流可以看到神威業務是平穩的,但損益表數字明顯會誤導人,0506年低估左的純利會唔會加落 0809年就唔知啦,盈利能力估計5.5-7億(03年新上市),稅率方面,神威是15%加2免3減半優惠,由現在開始要慢慢加到25%
中生: 07 06 05 04 03
現金流 2.9 1.4 3.1 2.9 2.1
純利* 2.3 1.0 0.8 1.3 1.4
已繳稅項 0.33 0.18 0.46 0.33 0.18
自稱稅項 0.34 0.22 0.18 0.15 0.23
估算稅率 11% 13% 15% 10% 9%
理由不明,中生嚴重低估左以前的盈利,剔除這一點,最近中生的數字頗為真確,盈利能力估計2.5-3.5億,但不保證佢會如實公布(純利剔除了利息收入及特殊收益,0405年稅款可能受特殊收益影響),稅率方面,中生係15%加一d優惠,由現在開始要慢慢加到25%
武夷: 07 06 05 04 03
現金流 2.8 2.4 1.9 1.1 0.8
純利 3.0 1.3 1.3 0.9 0.6
已繳稅項 0.00 0.55 0.57 0.36 0.25
自稱稅項 0.00 0.39 0.64 0.44 0.27
估算稅率 0% 23% 30% 33% 31%
同樣0506年低估盈利,潮流興嗎?根據神威的說法係國家唔比公開賣補品藥物性病減肥等等廣告喎(電視電台之類),大家都略有所聞吧...07年免 稅的原因係2免3減半,武夷向來的發展似乎不錯,盈利能力估計3,但不保證佢會如實公布,另外03年前武夷似乎仲係山寨廠...稅率方面,武夷一向交開 33%,現在開始減到25%,免稅期到08年,之後3年交12.5%,12年25%,到時盈利自然會跌
同仁: 07 06 05 04 03
現金流 -0.1 1.8 2.1 2.1 1.7
純利 1.7 1.7 2.6 2.4 1.9
已繳稅項 0.31 0.36 0.20 0.19 0.15
自稱稅項 0.29 0.31 0.21 0.20 0.18
估算稅率 18% 20% 9% 9% 9%
同仁當07年的現金流可能嚇親人,但08年出現兩倍的現金流量的可能性存在,因為07年的稅款並不比往年低,近兩年的盈利下跌,或者應該說05年以 前過高?不管如何,同仁堂的管理層似乎一直白逗人工,除非股價超平先值得買,盈利能力有2已經偷笑,稅率方面,同仁係33%,但有子公司是15%加3免3 減半優惠,05年子公司免稅到期,現在是減半,09年開始要慢慢加到25%
東瑞: 07 06 05 04 03
現金流 1.6 0.6 0.7 0.9 1.1
純利 1.1 0.8 1.2 0.9 1.2
已繳稅項 0.11 0.03 0.05 0.07 0.10
自稱稅項 0.11 0.03 0.00 0.07 0.04
估算稅率 7% 5% 7% 8% 9%
東瑞看來似是將盈利平均化?公司並不算太差,只是靠每年賺1,2億係好難發圍的,因為其他人的資本更多,另一方面,從數字上看東瑞的規模,怎看都是山寨廠,稅率方面,東瑞係10-24%加2免3減半優惠,過多一兩年開始要慢慢加到25%
神威 中生 武夷 同仁 東瑞
折舊率 11% 9% 10% 6-9% 6-8%
頭三者的折舊率相當平穩,相當老實,其中神威些微托高折舊壓低盈利,而中生的折舊較低,盈利數字相對偏高,同仁同東瑞折舊率5年間由6%增至8%, 但低於同業的10%,原因正是為了避稅,沒有忘記上面提過的稅務優惠吧,公司將優惠期內的盈利數字盡量托高,就可以用盡d優惠佢(相對地,優惠期一過,折 舊率反彈至10-14%,再祭出盈警,咁就可以交少d稅)
(億港元) 神威 中生 武夷 同仁 東瑞
固定資產 3.3 3.4 1.8 6.2 2.9
存貨 0.9 0.7 0.3 7.2 1.3
營業額 11.3 11.6 7.4 13.0 10.3
毛利 8.3 9.6 3.7 5.6 2.7
市值 38 25 12 5.5 5.5
綜合營業額同固定資產,神威同中生係絕對的大老大,武夷在存貨管理冠絕全行,東瑞表現相當平庸,而同仁千萬不要買,這是來自味皇的忠告
神威 中生 武夷 同仁 東瑞
固定資產的增值效率 250% 252% 206% 90% 93%
存貨比例 8% 7% 4% 55% 13%
固定資產的增值效率=毛利/固定資產 或 毛利/現金流 隨我鍾意
存貨比例=存貨/營業額 或 存貨/銷貨成本 隨我鍾意
在此看來,神威,中生,武夷三者少投入多做事,可以由少量的設備製造大量昂貴的產品,同時因為存貨價高量少,倉庫只留少量存貨即可,產品成本低,丟掉也不可惜,東瑞只是因為產品毛利低及有競爭,總體其實是不錯的,但冇乜可能會超越前三者,而同仁堂...我看不到它的將來
(億港元) 神威 中生 武夷 同仁 東瑞 (5年合計)
增添固定資產 2.7 3.5 1.6 5.6 2.6
收購 0.9 1.3 0 0.0 0.3
合計 3.6 4.8 1.6 5.6 2.9
營業額增 4.5 3.4 5.0 3.2 4.8
在擴張力度方面,中生投入最大,但最冇效率,而武夷投入最少,效率最高,但不要忘記武夷同東瑞早幾年仲係山寨廠,如些增速並不奇怪,另外只要留意一下每一間公司的毛利率的分別,優劣立見,同仁堂來自火星,不用管它
神威 中生 武夷 同仁 東瑞
利息收入比例 8% 28% 7% -x% 1%
08年年內中國多次減息,對有大量現金收息的公司當然唔係好事,神威武夷的利息冇曬都無傷大雅,東瑞不受影響,同仁甚至有著數,但中生或會出現沉重 的打擊,中生的現金數量同神威武夷相近,但為何中生會有多得如此離譜的利息收入?可能有d不務正業的感覺,但斷估不會是買列文債券掛.如果減息令利息收入 下跌,中生最多會少賺8000萬
神威: 現金 18.8 廠房 3.3 在建工程 1 共23.1 市值38
中生: 現金 17.8 廠房 3.4 在建工程 0.7 共21.9 市值25
武夷: 現金 12.4 廠房 1.8 在建工程 0.2 共14.4 市值12
同仁: 現金 2.8 廠房 6.2 在建工程 0.2 共9.2 市值5.5
東瑞: 現金 0.9 廠房 2.9 在建工程 0.4 共4.2 市值5.5
中生同武夷的主要價值是拥有大量cash,而且有高毛利率的廠房幾乎可以免費得到,同樣的神威要附出更多的溢價,但是值得的,同仁同東瑞的市值看似低估,但市值所對應的資產卻是毛利率不高的廠房,同仁堂毛利率更低,而東瑞係山寨廠,現價決乏明顯的長期投資價值
有一點抵讃的是,其中3間公司都沒有亂印公仔紙,非常注意原有股東的利益,新上市果間冇得講,不幸地,當中有一間07年有印公仔紙救亡的行為
味千 小肥羊 稻香 味皇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140味千:
(億) 07 06* 05 04 03
純利 2.20* 1.35 0.57 0.47 0.18
現金流 2.24 1.56 1.03 0.61 0.52
已繳稅項 0.39 0.19 0.10 0.06 0.02
1* 06年上市
2* 減去利息收入之後只有1.54
味千的早期利潤係低估的,目的明顯是為左"成長率",味千用高價上市,籌到的資金相當於前4年的總現金收入的5倍,在牛市中,高成長會比高盈利更好賣
(億) 07 06* 05 04 03
低估數額 -0.12 -0.26 0.19 0 0.28
低估數額=現金流+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折舊-稅-純利
03年低估2800萬,04年正常,05年低估1900萬,06年上市時高估2600萬,現在高估1200萬,低估總額4700萬,高估數額3800萬,相差900萬,應該今年會高估900萬作結,由於相差的數額為正數,因此不會出盈警
(億) 07 06* 05 04 03
固定資產 2.97 1.67 1.24 0.82 0.31
現金流 2.24 1.56 1.03 0.61 0.52
效率 75% 93% 83% 74% 168%
07年營運效率下降應是大規模擴張的結果,考慮到經濟轉差,70%應該差唔多,估計盈利並不容易,但估計固定資產會簡單得多,08年如果仲開分店的 話,固定資產起碼3.5億,如果分店執粒,固定資產亦不應少於2.5億,因此營業利潤在2.45-1.75億之間,由於減息的關係6700萬的利息收入將 會消失大半
現金流2億左右,公告盈利應差不多,而公司賣35億,以資產計,公司現金17億,18億溢價用於買3億幾的資產並不英明
小肥羊:
(億) 07* 06 05
純利 0.91 0.80 0.60
現金流 1.29 1.58 0.90
已繳稅項 0.29 0.21 0.13
1* 07年上市
現金流來看,小肥羊盈利實際是下降的,會顯得上升中的純利惡質,但稅項顯示,07年的稅比06年多,如果稅率冇變的話,盈利會以相同比例上升,但邊年的現金流為之正常就唔知
(億) 07* 06 05
高估數額 0.30 0.26 -0.09
就算現金流唔知以邊年作準都好,起碼高估盈利一項是相當明顯的,由於相差的數額仲有4700萬,所以梗有一年要出盈警吞左佢
(億) 07* 06 05
固定資產 1.82 1.61 1.29
現金流 1.29 1.58 0.90
效率 71% 98% 70%
06年特別凍而已,所以70%算正路,同其他食店唔同,火鍋店店面較大,唔易開分店之餘,又唔可以開得密,固定資產唔會突然增加很多,除非果年特別凍,因此現金流有1.4億已相當不錯
(億) 07* 06 05
貸款利息(損益表) 0.21 0.11 0.04
利息支出(現金流表) 0.08 0.02 0.04
損益表同現金流表數字不一致的情況是絕無僅有的,當中有乜迷團就唔知啦
現金流1.4億左右(或許會有2000萬利息收入),但公司賣21億,以資產計,公司現金估計10億,18億溢價用於買2億幾的資產並不英明,而且仲有一個4700萬的盈警
稻香:
(億) 07 06* 05 04
純利 2.03 1.46 0.87 0.67
現金流 3.07 2.49 1.72 0.91
已繳稅項 0.42 0.19 0.24 0.19
1* 06年上市
上市公司的例行動作已經見怪不怪了
(億) 07 06* 05 04
低估數額 -0.20 0.29 0.7 -0.44
上市當年低估盈利並不多見,但加上高估下年盈利就有用,餘額2800萬,以前同盈利的比例影響就很大,但對現在2億的盈利不構成威脅
(億) 07 06* 05 04
固定資產 4.24 2.80 1.67 1.16
現金流 3.07 2.49 1.72 0.91
效率 72% 89% 103% 78%
07年擴張太快了,影響了效率,由於稻香係集體食飯的地方,現家心情唔好,唔係咁易約到人,08年的經濟不景會應該會令亂開的分店執粒(效率反而會改善),如果固定資產不幸回落至3.5億,現金流亦應有2.8億
現金流2.8億,純利或者會是1.8億,公司賣16億,應該算平,但同上面兩者不同,稻香的現金較少,約4億現金加4億資產,但以經營價值上講,稻香最高
三者規模對比:
味千 小肥羊 稻香
固定資產 2.97 1.82 4.24
現金流* 2.00 1.40 2.80
現金 17.00 10.00 4.00
市值 35.00 21.00 16.00
剔除現金後,味千的經營能力賣價為18,小肥羊11,稻香12
即稻香相對最抵,味千同小肥羊差唔多,但小肥羊真係太小了--規模
現金方面,稻香的現金都叫夠用,味千同小肥羊錢多係優勢,但很難保證唔會亂駛錢,有大量現金做後盾,盈利翻幾翻易如反掌,但這是錢的威力而不是管理層的威力,但此時管理層乘機加薪幾倍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