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叶氏化工集团:攻守兼备的低价收息股 深港通头等舱

http://xueqiu.com/8301293543/49544682

文章来源于首募钱厚—深港通头等舱,有意向加入者可与小t私聊哦

导读:当前港股中有这样一批股票,它们行业地位稳固,有着良好的收益记录,股息收益率高,股价相对于资产和收益非常便宜。投资者既可以赚取股息,又保有分享股价上涨的可能性,可以说是攻守兼备。今天就来介绍它们当中的一只股票叶氏化工集团。


1.收入构成
叶氏化工专注于生产和销售化工产品。公司的主要产品分为三大类:溶剂、涂料和润滑油。其中溶剂和涂料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分别占2014年销售额的63%和32%,而润滑油只占公司收入的4%。



1.1.溶剂业务
叶 氏化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脂类溶剂生产商,酯类溶剂销量第一。溶剂业务主要生产工业用的环保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医疗、粘合剂、玩具、电子、印刷和家 私等工业。溶剂行业的技术壁垒并不高,是比较简单的化学反应(酯化反应),因此溶剂产品市场化程度较高,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叶氏化工进入溶剂行业较 早,20多年前就在国内设厂生产。公司经过长期的发展。2015年醋酸酯总产能达到百万吨,醋酸酯及丙烯酸丁酯的年產能分別達80萬噸及8萬噸。稳居国内 市场第一。
目前产品供大于求,叶氏化工将通过减价应付产能过剩。溶剂业务毛利率向来维持在8%至12%之间,较涂料业务低,但于集团营业额占比为64%,未来将继续以薄利多销策略维持稳定收入。

1.2.涂料业务
自 2014年以来,国内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下滑,极大的缩减了对涂料产品的需求,导致国内涂料产能过剩,涂料企业利润空间减小。2015年1-4月,我国涂 料总产量483.9万吨。涂料消费税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加速了我国涂料行业的洗牌速度,众多中小涂料企业经受不住政策和市场的考验,落后产能逐步被 淘汰,行业大企业迅速做出反应,借机提升市场占有率;涂料业务主要生产和销售民用及工业用油漆、油墨、光油和树脂,广泛应用于建筑、玩具,电子、包装和印 刷行业。
叶氏化工涂料业务方面,2015年该业务销售量目标为按年增长10%,而首季销售已完成103%达标率。重组工业涂料、民用涂料及树脂业 务的紫荆花涂料集团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生效,相关一次性费用开销也在去年全部支出,他表示今年或明年将看到重组集团带来的盈利。其中,工业涂料正 积极拓展数码涂料市场,而民用涂料将继续维持大规模产能。涂料业务目前占集团整体营业额约三成,加上毛利率相对溶剂业务较高,未来将成集团盈利增长主要动 力。


1.2.1.油漆
涂 料中的油漆市场,中国民用油漆市场集中度较高,立邦和多乐士分别占据国内市场的10%以上的份额。叶氏化工的“紫荆花”牌是中国十大油漆品牌之一,行业第 6名。2015年共有6800个油漆销售网点,紫荊花的年产能为207,000吨。工业涂料的年产能为56,000吨。树脂的年产能为85,000吨。


1.2.2.油墨
国 内的油墨行业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而水性油墨行业发展速度更快,是油墨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叶氏化工的油墨产能已达到10.2万吨,油墨产销量全国排名第 一,并跻身全球顶级油墨企业20强第13位。油墨业务以塑料凹版油墨为主,用于食品包装工业,主要客户包括康师傅、娃哈哈和旺旺等。


1.3.润滑油业务
叶氏化工汽车及工业用润滑油年产能为32,000吨。受困于中国市场的需求不振,销售额下降。但公司润滑油业务占比只有4%,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不大。主要以「力士」、「博高」为品牌的汽車及工业用、特种润滑油等产品系列。
叶氏在规模,成本和产品构成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1)溶剂生产规模优势:叶氏化工醋酸酯溶剂产能达到百万吨/年,而华南地区的大多数溶剂生产商产能都低于5万吨/年。因此,叶氏的规模效益优势明显。

2)溶剂生产成本优势
生产工艺先进:公司在生产工艺方面不断进取,为满足客户不断的需求,采用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及精密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较其他竞争者高。而公司生产是使用连续处理法,在生产成本方面有优势。
运输成本优势:叶氏化工选择在华东和华南设厂,主要是考虑到原材料的采购和运输成本较低。这些地区的交通便利,生产基地靠近客户,公司在运输成本上较有优势。

3) 两大核心业务-溶剂和涂料-自然对冲:公司生产的溶剂主要以醋酸酯为主,产品价格与油价关联性很高,随油价快速波动。而涂料价格则滞后于原料6-9个月; 当油价下跌时,溶剂产品价格迅速下跌,溶剂业务毛利率下降,而涂料业务毛利率上升。因此溶剂业务与涂料业务形成了内部对冲的机制,对公司的毛利率起到了稳 定的作用。若今年油价无急速下跌,溶剂毛利率会比去年好,而涂料业务可受惠油价下跌令原料成本降低,毛利率亦乐观。


4)部分醋酸酯生产商已经收缩退出市场,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高,有利于行业龙头。
前面所有的定性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叶氏化工的行业地位的稳固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定量数据分析才能有效。
一家公司编一个美好未来的故事要比踏踏实实做很好过去十年的业绩要容易太多了,定量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公司过去十年到十五年的数据,在收益能力,财务状况,低价几个方面做数据分析,将只会编故事的公司排除掉,提高个股投资成功的概率。


2.财务状况,是否稳健?
叶 氏化工集团的负债比较高,市值是销售额的25%,属于投机性资本结构,由于杠杆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资本结构,净利润会波动比较大,但叶氏化工的净利 润难得的稳定。虽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1.7倍,但扣除存货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1.4。流动负债中有18亿港币的一年内到期贷款,流动 资产中有现金和应收票据基本19亿港币,短期内公司的财务状况应该没有问题。


3.收益能力如何?

化工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收益波动比较大,但叶氏化工过去十年的收益记录波动相对较小,十年中有五年收益下降幅度超过5%。过去十年的平均收益2.48亿港币,过去三年的平均收益是2.5亿港币,过去十年最高收益是3.78亿港币。


4.当前价格,是否低估?
1.相对收益:目前公司市值是24亿港币,如果以过去十年平均收益计算收益率是10.3%,收益率还不错,高于目前无风险长期国债收益率两倍以上;如果以过去十年中最高收益率计算收益率是15.7%,这个比率体现的是公司业绩的爆发力,业绩爆发力不算突出。


2.相对资产:叶氏化工过去十年中只有2008一年市净率低于1,从历史估值来看,当前价位比较便宜。


3.相对股息:叶氏化工集团当前股价是4.32元港币,2014年股息25仙,股息收益率5.7%。叶氏过去十年每年都发放股息,有着非常稳定的股息发放记录,公司的股息支付率较高,一般为盈利的50%到60%。

4.大股东增持: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大股东叶志成个人耗资几千万持续增持叶氏化工股票,表明大股东对叶氏化工未来的信心。

5. 同行业比较:一家公司股价是否便宜还可以在与同行业其他公司比较中体现出来,同样是溶剂生产厂商百川股份历史上每年净利润只有4000万人民币左右,目前 的市值是72亿人民币,市净率高达是8.8倍。百川股份的净利润只有叶氏化工的1/3,而市值确实叶氏化工的三倍以上。哪一家更值得投资,一目了然。

总结:综上所述,目前叶氏化工股价被低估,如果作为一个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叶氏化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几年内行业反转,叶氏化工向上有上涨100%的潜力,如果行业继续低迷,投资者可收于5.7%的股息收益,是一个攻守兼备的投资标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44

天津爆炸事故背後:國家級化工基地的雄心與挫折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9755.html

天津爆炸事故背後:國家級化工基地的雄心與挫折

一財網 江旋 2015-08-13 22:23:00

爆炸地點周邊也是天津化工產業布局的重地。此前,天津有意打造國家級化工產業基地,本次爆炸是一次挫折。

8月12日晚間,天津塘沽濱海新區發生爆炸。值得關註的是,爆炸地點周邊也是天津化工產業布局的重地。此前,天津有意打造國家級化工產業基地,本次爆炸是一次挫折。

最先發生爆炸的倉庫屬於天津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據公開資料,瑞海國際物流公司成立於2011年,註冊於天津東疆保稅港區,註冊資金5000萬元人民幣,是天津口岸危險品貨物集裝箱業務的大型中轉、集散中心。

根據一份2014年9月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躍進路堆場改造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擬批複公示》,該堆場改造後設計危險品年周轉量5萬噸左右,普通貨物年周轉量2萬噸左右,用於電石、矽鈣合金、氰化鈉、甲苯二異氰酸酯(TDI)、燒堿、硫化堿、氬氣、甲乙酮、乙酸乙酯、硝化纖維素、硫磺、硝酸鉀、硝酸鈉、甲酸、磷酸、甲基磺酸、壓縮天然氣等危險品和PVC、天然橡膠等普通貨物進出口的暫存。

金銀島化工行業負責人王貞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了上述物質在某種條件下可能遇險的情況:比如,電石遇水會發生爆燃並釋放乙炔;氰化鈉遇水會釋放出來有毒易燃的氰化氫;PVC等橡塑原料基本為固體形態,性質相對穩定,但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

同樣是來自金銀島的消息指,目前事故現場周邊部分道路封閉,液體裝船操作停滯,部分倉庫戒嚴,此次爆炸會對周邊地區化學品物流運輸產生一定影響。另外,當地幾家產能較大的化工企業,如天津石化、天津中沙、天津堿廠等生產正常。

天津是全國化工產業分布的重鎮,而天津的化工多數集中在濱海新區,濱海新區是國家繼浦東新區之後打造的又一個大型開發區,其經濟總量已經達到9000億元,現代化工是該區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在《天津市工業布局規劃(2008-2020年)》中曾提出,將石油化工作為該市八大優勢支柱產業之一,並提出重化工業南聚的工業布局思路。作為兩大產業帶之一的臨海產業發展帶,重點發展大型裝備、石油化工、現代冶金等產業,充分合理利用港口、岸線資源,促進高水平的裝備、石化產業臨港聚集發展、循環發展,打造國家級裝備制造和石油化工產業基地。

在整個化工產業鏈的規劃布局下,除了化工生產,濱海新區還集中了一些大型的化工倉儲物流企業。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石油化工倉儲運營商荷蘭皇家孚寶集團所投資的項目。2008年11月1日,臨港工業區孚寶渤化北方碼頭灌區項目,由荷蘭孚寶集團、天津渤化集團、天津北方石油公司共同投資,投資額數十億元,建設儲運原油、成品油和其他化學品的罐區和碼頭。同期,由天津港和中化國際合資組建的天津港中化國際危險品物流有限公司已經投運。

資料顯示,2010年時,南港工業區倉儲物流組就已經擁有了中石化、中石油、泰達藍盾、北方石油、京海石化等五個項目,項目庫容總量達605萬立方米。

在2014年的一項全國主要液體化工品儲罐統計中,華北地區總罐容約351萬立方米,絕大多數都是位於天津。

事實上,從2011年起,天津濱海新區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煉化一體化基地之一和華北地區最大的煉油及深加工基地。當時曾有本地媒體報道展望遠景時稱,“目前正努力成為世界級生態型石油化工產業基地。”

不過,此前也有分析指出,化工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對天津濱海新區的經濟增長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對其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汙染造成嚴峻壓力。

顯然,這次爆炸事故的影響會更加深遠,化工產業的規劃和布局將重新得到反思。業內人士指出,天津港作為北方重要中轉港口之一,此次爆炸事故對化工行業的主要影響在於其物流運輸。消息指,此次出事貨場“瑞海國際”是天津港東疆轄區三個可存放化學物品的貨場之一,另外兩個分屬中化集團。

王貞賢認為,此次天津危化品大爆炸,勢必將危化品存儲運輸安全提到新的關註高度,未來或將引發國內石油化工行業安全生產大檢查,不排除個別企業會受此影響減產甚至停產。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867

一個化工創業者眼中的天津爆炸事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18/151593.shtml

天津“8·12”爆炸事故發生已經七天。我們在沈痛悼念亡者的同時,更應深刻思考?為何會發生如此慘痛的事故?究竟該怎樣才能避免類似的災難?化塑匯創始人智建鵬站在行業角度闡述了他的觀點:電商會讓行業更公開、更透明,也有望成為解決行業頑疾的利器。

天津港特大火災爆炸已經過去7天了。作為民間傳統意義上的頭七,是要寫一個文章來總結一下了。雖然災難發生背後的原因還在逐步顯露,但是此次事件絕非天災,實為人禍,這個定性應該是不會錯的。馬後炮的總結並不能慰藉那些在災難中過早失去生命的年輕消防戰士和無辜群眾;唯願引起相關人士的重視,讓更多世人關註化工、關註安全。

諱疾忌醫、因噎廢食是不對的。相關數據顯示,化工行業總產值已經達到14萬億,占GDP超過10%,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一味盲目排斥化工是不可取,也是不現實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來看看在人口非常密集的新加坡,化工行業是怎麽做的?

新加坡是怎麽做的?

作為全球最大的煉油中心之一,新加坡化工行業集中布局在西南部的裕廊島,其中包括埃克森美孚和殼牌等世界級石化巨頭。我們來看看新加坡在規劃化工項目、管理危險化學品,以及預防事故的一些主要措施。

規劃:必須遠離人們的居住區。新加坡對化工項目布局有整體規劃化,煉化設施大多集中在距主島不足兩公里的裕廊島以及附近一些島嶼。

監管:“細心保護”危險化學品。在具體的危險品存放上,新加坡規定,企業必須為所有有害的化學用品或者易燃易爆品建立合適的系統存放,要綜合考慮到化學物質的屬性是否相容、存儲數量以及操作守則。

預防:消防局平均每年演練多次。為預防事故發生,裕廊島消防局將裕廊島分為6個區域,每個區域由一家較大的公司牽頭組織制定應急互助預案,組織制定了工業夥伴應急預案、資源互助預案、災難應變預案和企業內部應急準則;要求各企業將生產危險性、災害特點和處置措施等,用文字、圖表和計劃書的形式提供給消防局和有關單位。消防局每2個月與企業進行1次演練,全年共6次;每年2次高層建築火災撲救演練;2年1次大型聯合演練;在島內力量明顯不足的情況下,有其他民防部隊力量和社會力量支援的預案。

化工企業經營需要人才沈澱和尊重科學

化工生產、運輸、倉儲經營企業,需要有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國家對於企業安全的要求也比較嚴厲,為什麽今年以來依然會出現很多化工廠事故?我這里先不講災難案例,而是想講一個近期了解到的負責任的公司:晉煤集團。在前幾年煤炭行業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晉煤集團發現下遊的化肥產業非常不景氣。化肥農資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化肥行業的優秀人才如果流失也非常可惜,因為國家培養這些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晉煤集團決定收購部分化肥企業。這在當時是非常有風險的事情,但是正由於這一系列的收購,不僅保留了大量優質的化肥資產,也留下了非常寶貴的人才。在近兩年煤炭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煤化工產品一路高歌,反而大大地支撐了晉煤集團的業績。

這樣有遠見的化工和化工相關行業企業,其實在中國也是非常多的。行業起起伏伏,人才難能寶貴。反觀天津港火災、或者其他類似的化工災難事件,如果有足夠多的技術人員、科學有效的管理,很多災難其實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非常難過的是,不尊重人才、不尊重科學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之大。

隨著媒體對天津港重大火災事件報道的不斷深入。我們又看到很多“中國式災難”的必要因素。在媒體曝光的文章中:“在4萬平米的占地空間上做出了對手中化濱海13萬平米的業績”這段話令我非常恐懼。化工產品的倉租,不是一味可以追求高業績的。沒有科學支撐的容積比,本身就是巨大問題。而如此高級別的危險品倉庫,居然離人員聚集區那麽近,更是巨大隱患。

天津港有經營危險品倉儲資質的近有三家:中化天津物流事業部所屬濱海物流公司、中化和天津港合資的津港中化物流公司以及瑞海國際。為什麽不能正規地引入民營企業競爭,從而把經營水平和風險控制都做好?有“額外付出”的牌照,必定有為了攫取超級利潤而帶來大巨大隱患!

隨著習李新政的推行,企業如何盡快從“經商必走紅頂路線”的怪圈中尋找到新的平衡,這是考驗企業經營者智慧和勇氣的重大課題。從國家發展上來看,把經營更多地推向市場,管該管的事情也是發展趨勢。只有一家中化物流的天津港,在我們看來依然不是最好的選擇。

B2B電商可以幫助重資源行業減少庫存,盡量防禦隱患。

本文作者:智建鵬,化塑匯創始人。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202

【化工圍城】不倒的煙囪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6609.html

【化工圍城】不倒的煙囪

一財網 劉若曦 攝影記者 吳軍 2015-10-13 23:07:00

當地各大論壇不時會出現對於長利玻璃廠汙染的討論,《第一財經日報》隨訪多位附近居民,都對長利玻璃廠頗為不滿。面對如此嚴峻的環境,其周圍樓盤依然熱銷,有的樓盤距離長利玻璃廠甚至僅有約500米。

編者按:長利玻璃廠曾因排放不合格的煙塵給附近居民帶來諸多不便,可謂怨聲載道。但令人驚訝的是,冒出的白煙似乎並不能阻礙人們在其附近購房的熱情。華潤、萬科、佳兆業等諸多房企在此附近均有項目。

自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發生後,全國各地紛紛開展危化品安全隱患檢查,杭州、中山、南寧、成都等城市不斷查出安全隱患,武漢也不例外。

2015年10月10日,武漢,長利玻璃廠空中俯瞰圖

湖北省武漢市的三環線白沙洲大橋附近,風景優美,碼頭、大學城、博物館以及各類特色小區等一應俱全,這原本是一片安靜的樂土。然而,一處冒著白煙的煙囪卻顯得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

煙囪的主人是武漢長利玻璃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利玻璃廠”)。9月14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來到位於武漢市洪山區張家灣的長利玻璃廠,工廠周圍塵土飛揚,不斷有汽車駛過,白煙繚繞於工廠的上空。

本報記者註意到,附近的工人並不多,走到門口只有保安在守門,多時之後里面才有個別人員的身影出現。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1999年的長利玻璃廠主要經營平板玻璃制品生產、加工、銷售。截至去年底,公司資產總額達13.42億元;201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23億元,納稅總額為5067.42萬元。公司官網自稱是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玻璃制造企業。

當地各大論壇不時會出現對於該廠汙染的討論。記者隨訪多位附近居民,都對長利玻璃廠頗為不滿,“這個玻璃廠一直說要搬遷,但是並沒有搬離。”

令人困惑的是,面對如此嚴峻的環境,其周圍樓盤依然熱銷,有的樓盤距離長利玻璃廠甚至僅有約500米。

 2015年10月10日,武漢,長利玻璃廠與附近居民區近在咫尺

難擋樓盤熱銷

本報記者在長利玻璃廠的南門附近看到這樣一個廣告牌:“華潤置地紫雲府,前行500米左轉。”

按照路牌指示,記者走進華潤置地紫雲府樓盤售樓處。華潤紫雲府的樓盤就在武昌工學院的旁邊,從長利玻璃廠步行不足20分鐘。

“我們這邊賣得很好,目前90平方米的房子剩余不多了。”一位何姓置業顧問告訴記者。當被問到長利玻璃廠的汙染是否會對樓盤造成影響時,該置業顧問解釋稱:“我們離長利玻璃廠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如果說我們這里被汙染了,那基本上白沙洲都算被汙染了。”

華潤置地(武漢)有限公司於2013年5月開始建造華潤紫雲府一期,當年9月開始預售。2013年10月,一名自稱是武昌工學院教師的網友在人民網地方留言板稱,長利玻璃廠長期汙染環境,其雖已在漢南建廠,但是張家灣廠區依然還在生產,尤其是夜晚排汙現象嚴重,秋冬季節在西北風的作用下,學校空氣都是很刺鼻的味道,嚴重威脅人身健康。

本報記者註意到,當地環保部門對於上述排汙事件也予以了關註。武漢市環保局在其後留言稱,已於當年11月8日對涉事的長利玻璃廠予以檢查,發現脫硫石膏堆場汙染防治設施不完善、外排煙氣中有少量煙塵外溢、脫硫石灰的投加量不足等問題。同時,當地環保局稱,長利玻璃廠正計劃組織搬遷,有關手續正在辦理中。

然而,今年9月中旬,記者實地考察發現,該工廠仍在生產作業,依然冒出白煙。

令人驚訝的是,長利玻璃廠的存在似乎並不能阻礙人們在此購房的熱情。9月21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武漢市房地產市場信息網,數據顯示華潤紫雲府一期總套數1270套,目前一期住宅可售8套;華潤紫雲府二期總套數2242套,目前可售住宅542套。

無獨有偶,位於長利玻璃廠附近的萬科金色城市銷售情況也表現良好。武漢市房地產市場信息網數據顯示,萬科金色城市二期僅有2套住房可售,已經出售1168套。

雖然上述開發商樓盤都賣得很好,但置業顧問也意識到長利玻璃廠的汙染確實是一個問題。萬科金色城市置業顧問胡小姐對記者說:“我們這邊離(長利)玻璃廠有一定距離,而且未來該玻璃廠要搬走,聽說有開發商會拿到那塊土地。”

本報記者走訪發現,除了萬科、華潤等知名樓盤外,長利玻璃廠附近還存在諸如天地源等中小型開發商開發的樓盤和一些居民小區。

令人欣慰的是,也有媒體報道稱,長利玻璃廠已經開始遷移,其在武漢漢南已經有新的工廠,未來這個地方將全部遷走。

隱患還有多少?

“武漢很多化工廠搬遷了,但部分廢棄工廠里面也有黑作坊,這些黑作坊也會出現安全隱患。”多名武漢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

2013年10月,武漢江漢區黃陂街49號一個堆放副食調料雜物的平房發生爆炸,造成人員傷亡。2015年9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訪發現,黃陂街49號附近遍布群租房以及倉庫,而這附近居民小區林立。也有新樓盤正在待建,比如其周邊和記黃埔的世紀江尚樓盤就正在修建並已於今年5月預售。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發生後,全國各地紛紛開展危化品安全隱患檢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杭州、中山、南寧、成都等城市不斷被查出有化工廠安全隱患,武漢也不例外。

今年8月,湖北省委督查室,湖北省、武漢市安監部門、交通部門組成檢查組,在全省範圍內突擊檢查危化品儲存安全。

當地檢查組到陽邏開發區武漢新港集裝箱有限公司和武漢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下稱“武國集箱”),突擊檢查危化品港口儲存安全,發現多處安全隱患。檢查組認為:“(安全隱患)一旦處置不當,極易發生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在兩家公司所在的平江大道平江西路路段上,本報記者註意到,金色水岸居民小區與武國集箱危化品倉庫僅一街之隔,裙樓周圍分布著各色小吃店、汽車修理廠和公共休閑場所。

地圖測距工具顯示,武國集箱與金色水岸的直線距離僅40多米,即便算上一些公共區域,兩者間的距離也不到60米。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發現,武國集箱於1998年4月16日成立。武漢市房地產市場信息網則顯示,金色水岸小區於2006年8月22日獲得土地使用證。

武漢有這樣的情況,其他地方呢?“我們有一個倉庫在很早以前就建好了,但是後來周圍也不斷出現了居民小區,我們也知道存在安全隱患,但是這些不是我們的錯。在中國一二線城市管理相對規範,可是三四線城市存在大量的安全隱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化工安全人士告訴記者。

相關閱讀:

【化工圍城】一場耗時21年的油庫搬遷

【化工圍城】中國最大焦化汙染土地向何處去?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493

杜邦與陶氏化學宣布合並 全球化工巨無霸誕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4492.html

杜邦與陶氏化學宣布合並 全球化工巨無霸誕生

一財網綜合 一財網綜合 2015-12-11 20:03:00

綜合消息,北京時間11日晚,美國最大兩家化學公司杜邦與陶氏化學宣布達成平等合並協議,雙方各持50%股份,合並後的公司將被命名為陶氏杜邦公司。

綜合消息,北京時間11日晚,美國最大兩家化學公司杜邦與陶氏化學宣布達成平等合並協議,雙方各持50%股份,合並後的公司將被命名為陶氏杜邦公司。目前兩家公司市值均接近600億美元,合並後的新公司將成為全球最大化學公司。這也是全球化工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起並購交易。

根據交易條款,杜邦股東手中每股股票將可獲得1.282股陶氏杜邦股票,陶氏股東手中每股股票可獲得1股陶氏杜邦股票。預計交易將在2016年下半年完成。

兩公司表示,合並後的公司未來將尋求分拆為三家獨立的上市公司。

據《華爾街日報》,陶氏化學和杜邦大部分收入來自於化工產品和材料的銷售,但兩家公司的合並不會給這個相對不夠集中行業的競爭格局帶來大的改變。不過,兩家公司的合並交易將成為種子和農藥行業逾10年來出現的第一次大的調整。

目前這個行業有六家公司實力較為雄厚,包括德國的拜耳公司和巴斯夫公司。這些公司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全球範圍內糧食價格的低迷削弱了農民和農場主的收入,迫使他們壓縮從種子、化肥到農業機械的所有支出。

由於大宗農作物價格持續下跌,陶氏化學與杜邦在農業領域業績下滑明顯。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陶氏化學包括農藥和種子在內的總銷售額同比下降10.3%,為36.11億美元。其中銷量和售價分別下降4%和6%,另外,杜邦發布的2015年三季度業績顯示,杜邦季節性經營虧損為2.1億美元,與2014年同期相比多出了1.54億美元,其中,由於種子的銷量減少和對害蟲控制產品的需求減少,農業板塊的銷售額同比下降30%。

去年春天全球第一大種子供應商孟山都拉開了當前一波並購交易潮的序幕,當時孟山都提議收購競爭對手、全球最大農藥企業瑞士先正達公司,不過在8月份孟山都最終放棄了交易。有報道稱,目前至少還有一家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有意收購先正達。

編輯:余佳瑩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388

中國化工是如何成為“並購王”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036.html

中國化工是如何成為“並購王”的

一財網 郭麗琴 2016-02-04 14:43:00

翻看中國化工的發展歷史,創始人任建新靠創業起家,由藍星、昊華兩家民營公司收了一些經營困難的老國企進入國資委團隊的。從一開始,這家公司就是以“並購王”知名於業內,最早是在國內收購,近幾年又以央企的身份在海外大手筆收購。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國化工”)3日宣布,願以約4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士農業化學和種子公司先正達。此舉不僅讓中國化工坐穩中企“並購王”的座椅,還帶火了另一家行業內A股上市公司—中化國際。

中國化工已同意通過公開要約收購瑞士農化和種子公司先正達,先正達現在的管理團隊將繼續經營公司,公司總部仍在瑞士。中國化工下設不同業務板塊九家上市公司。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這家企業也曾創下一個記錄,旗下中國化工橡膠有限公司以46億歐元收購意大利倍耐力集團公司將近60%股權,這成為年度中國企業最大的海外投資並購項目。

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 任建新

化工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翻看中國化工的發展歷史,創始人靠創業起家,由藍星、昊華兩家民營公司收了一些經營困難的老國企進入國資委團隊的。從一開始,這家公司就是以“並購王”知名於業內,最早是在國內收購,近幾年又以央企的身份在海外大手筆收購。

有趣的是,A股上市公司中化國際也是央企,由於名字、參與業務都與中國化工頗為類似,昨天在大盤走弱的熊市大潮下,逆勢上漲了3.27%。而上一次中國化工的並購發生時,正處牛市,中化國際直接漲停。

“上次,我們公司專門在公眾號上澄清,中國中化集團不是中國化工,請股民們看清。這次,已經不打算澄清了。” 一位中國中化集團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央企身份,創業內核

提到中國化工這家業內聞名的“並購王”,就不能不提他的董事長任建新。

在中國化工的網站上,對董事長任建新的介紹是,1958年出生,蘭州大學經濟系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經濟學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84年9月任建新帶領7個半人開始創業,成立了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任總經理、黨委書記;還先後兼任化工部中國化工裝備總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昊華化工集團公司副總裁等職。

2004年5月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成立後,任建新任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2010年4月任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2014年12月至今任中國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這一系列海外並購背後的推手正是任建新。從藍星(清洗)起家,他在石油產業鏈的布局讓人印象深刻:整合山東地煉,參股貿易商摩科瑞,與俄羅斯石油公司交叉持股;兩三年時間布局完成,未來發展勢頭不可小覷。

換句話說,他手下擁有原化工部班底,又有民營企業的創業精神,非常難得。

除了眾多化工領域的並購,任建新還曾投資了以拉面為主要產品的現代快餐連鎖企業,他給拉面連鎖企業命名為 “馬蘭拉面”。

收購帶來的農化領域的協同效應

先正達是僅次於杜邦和孟山都,排名世界第三的著名種子公司。本次收購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中國企業跨境收購案,標誌著全球農化行業洗牌加速。

根據公開信息,中國化工和先正達達成收購協議,先正達董事會全體一致推薦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100%股權的要約,要約價格為每股465美元現金。要約還允許交易交割時支付的每股5瑞郎特別分紅,取決於先正達股東批準。本次收購取決於有關國家的反壟斷審查和批準。

聯合國貿發組織官員梁國勇提醒本報記者,需要註意收購價格以及溢價水平,才能整體評價這個收購是否合理。

溢價收購是指收購方公司為取得目標公司的股權而向目標公司股東支付的高於其市場價格的部分價值。按照並購理論,公司並購中,並購公司向目標公司支付溢價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目標公司的發展前景及其被並購後所產生的協同效應。例如,2009年,中國商務部以競爭為由,否決了可口可樂收購我國領先果汁生產商匯源的計劃。在可口可樂提出的收購方案中,收購溢價高達193%,因此遭到多方競爭者詬病。

受到並購的利好影響,在瑞士蘇黎世股票交易市場,先正達這兩天股價快速上漲,接近歷史最高價。收購當日股價上漲4%,至393瑞士法郎/股,收購溢價在20%左右。

“我覺得溢價水平和股價波動,基本是市場正常反應。“梁國勇說。“另外,國際第二大種業公司孟山都也曾有過對先正達的收購提議,但這兩家公司的合並帶來的集中度,可能會遭遇到較為嚴厲的反壟斷審查。”

中國化工對先正達的收購中,技術是重要考量,特別是在種子方面。

梁國勇在2009年便註意到了正先達這個收購目標。他當時在國內組織了一個農業領域國際投資會議,並給國內相關企業提供了建議。

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當時自己的判斷是,這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研發能力很強的跨國公司。正先達在中國國內的種子市場很活躍。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來說,先正達具有特殊的價值。這家公司規模不算大,母國瑞士高度市場化,沒有政府幹預和政治因素,收購容易成功。

“我覺得,僅就先正達來說,它和中國化工的業務在農化領域有比較強的協同效應。這個溢價是合理的。”他說。

目前,中國化工業務中雖有農化這一塊,但比較弱,先正達在這個領域是世界領先的企業,因此協同效應比較強,也符合中國化工向高端業務挺進的戰略目標。對先正達來說,中國化工的綜合優勢是有吸引力的。另外,同行業的陶氏和杜邦的合並也對他們產生了重組發展的壓力。

中企海外“買買買”

在本次收購之前,中國公司的海外並購,官方統計的單筆最大收購規模還沒超過百億美元。

除了同屬中國化工旗下的中國化工橡膠有限公司以46億歐元收購意大利倍耐力集團公司將近60%股權,是2015年度中國企業最大的海外投資並購項目,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並購美國西部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三峽國際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並購巴西巴拉那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這些項目投資額都超過10億美元。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幾天前在月度例行發布會上指出,2015年,雖然面臨國際經濟發展低迷的外部環境,中國企業進行國際並購投資仍然保持活躍,呈現出數量多、金額大、涉及行業和國家廣泛等特點,出現了一大批的大型並購項目,

據初步統計,2015年,中國企業累計實現對外投資7350.8億元人民幣 (折1180.2億美元),同比增長14.7%。其中,中國企業實施的海外並購項目總共有593個,累計交易金額401億美元(包括境外融資),其中直接投資338億美元,占84.3%,幾乎涉及到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

而這些數據可能只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冰山一角。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曾在商務部負責相關事務。他對本報記者指出,大量中國企業註冊地在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這樣地區,這些地區對外投資金額,都未能納入現有的中國對外統計數據中。還有一些民營企業跨境投資並未在商務部門登記,也未能計算在總額之內。

除了中國企業,由於經濟走強,美元強勢,美國企業在並購市場的表現更整體推高了全球並購市場的活躍程度。瑞士企業也是美國企業的重要收購目標。

根據CNBC盤點的2015全球十大並購案例中,大多並購案例與美國公司有關。前三大並購案例都是跨境並購,前兩大案例都是美國公司收購其它地區公司:美國制藥巨頭輝瑞1600億美元收購愛爾蘭制藥上艾爾健 ;全球球最大啤酒制造商百威英博達成協議,收購業內第二大巨頭南非米勒(SABMiller)。

編輯:楊小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76

9 Mar 2016 - [業績公布] 天德化工(609)近三年業績 + 財務分析數據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8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天德化工(609)(公司網址)主要業務為研發、製造及銷售精細化工產品。該等產品大致分為五個主要類別:氰乙酸及其酯類產品、醇類產品、氯乙酸及其下游產品、精細石油化工類產品及其他副產品。集團前天公布至去年12月全年業績,近三年財務分析數據如下。

大家若有興趣對上市公司作業績財務分析DIY,並取得Microsoft Excel Templete,請參閱我的最新著作「港股A餐」,各大書局有售,或可到「超閱網」(按此)網購。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摘要大公開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452

常州外國語學校新北校區毗鄰三家化工廠舊址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18/998980.html

涉事化工廠的原職工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舉報該化工廠曾向地下填埋危險廢物。常州外國語學校周邊環境汙染嚴重的問題,已引起環保部、江蘇省政府重視,雙方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將盡快趕赴常州進行現場調查。

____2_.thumb_head

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搬遷新址後,493名學生先後被檢查出皮炎、血液指標異常等情況,個別學生查出患有淋巴癌等。據悉,學校附近正在開挖的地塊上曾是三家化工廠,學生們的身體異常情況疑與化工廠“毒地”相關。

涉事化工廠的原職工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舉報該化工廠曾向地下填埋危險廢物。常州外國語學校周邊環境汙染嚴重的問題,已引起環保部、江蘇省政府重視,雙方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將盡快趕赴常州進行現場調查。

“493名學生被檢出身體異常”

“到現在還有家長給孩子送午飯、帶水喝,不讓他們接觸學校的水和食物。”常州外國語學校(下稱“常外”)一位七年級學生的家長告訴北青報記者。

常外是江蘇省當地一所知名學校,其新北校區從2015年9月才開始正式投入使用,然而當年年底,就不斷有學生出現惡心、嘔吐、頭暈、肚子疼以及紅疹等癥狀,空氣中也能聞到刺鼻的酸臭味,“我們在校的學生平時都不敢開寢室窗戶。”住校的高二學生劉麗敏(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

在一位七年級學生家長提供的“常外七、八年級學生自發體檢並自願提供體檢結果的匯總表”上,北青報記者看到,參與統計的樣本共計641人,體檢異常人數為493人,占比76.9%。而“異常”的項目包括“甲狀腺結節”262例、“淋巴腫大或結節”194例、“血液其他指標異常”90例等,其中多數學生同時出現多種異常癥狀。

該學生家長提供了自己13歲的孩子今年1月底和3月底兩次體檢的報告單,上面顯示被檢查者“甲狀腺左側葉結節,雙側頸部、頜下、腋窩淋巴結腫大”。

“2016年1月中旬左右,學校寒假放假前,我們學生家長們就自發在校門口抗議過,希望學校能搬離現在的地址,但到現在學校也沒有給我們明確答複。”上述學生家長補充說。

學生家長的抗議

上述學生家長提到的“抗議”,很多學生都印象深刻。劉麗敏說,2016年放寒假前一周,每天都有學生家長聚在校門口抗議。

“一般下午5點多開始聚集,最晚一次到淩晨兩三點還有家長在大聲喊,要求學校搬離現在的校址。”據劉麗敏回憶,當時校門外有家長抗議,校門內也有部分老師參與,“畢竟老師們也不想在‘有毒’的學校教書。”而那段時間,不少七年級、八年級的學生都被家長接回家,“罷課了。”劉麗敏稱。

一些學生發布的抗議現場的照片顯示,多名家長戴著口罩手舉“救救孩子們”的牌子,或拉起“遠離毒地,救救常外的孩子”這樣的橫幅,也有家長擺出部分身體異常學生病例的展板。

抗議的結果是,七年級和八年級在2016年1月沒有如期舉行期末考試,而是直接放了寒假,僅有九年級學生和高中部學生在校參加了期末考。

八年級的林君(化名)證實了劉麗敏的說法,“七年級和八年級的期末考試開學後第二周才補上的。”林君說,但開學後,自己所在的班級轉走了4個同學,“有去別的國際學校或者公辦學校的,還有轉到外地的。”林君說,開學後送飯的家長少了,但多數家長都堅持讓學生自己帶水喝,“學校飲水器的水有點奇怪的味道,偶爾空氣里還會聞到農藥味。”

化工廠老員工舉報“地下埋毒”

空氣中的農藥味哪兒來的?

據了解,常外新北校區北側地塊上曾存在過三家化工廠,最大的一家是江蘇常隆化工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常隆化工),另外兩家是長宇化工和華達化工。

自稱在常隆化工工作了30多年、從事“生產調度”的職工徐立雄(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他曾向新北區環保局舉報常隆化工在2010年搬遷過程中,將大量固體廢物填埋在地下。

徐立雄介紹,常隆化工生產130多種與農藥相關的產品,其中包括克百威、滅多威、異丙威、氰基萘酚等劇毒類產品。而這些產品通過生產工藝環節後,會產生含有有毒化學物質的農藥廢水和固體廢物。

按照徐立雄的說法,自多年前,常隆化工就開始在長江水漲潮時將江水引入化工廠邊上的團結河,在退潮時,用一根暗管將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通到閘門前,隨著退潮的江水一直流向長江。但這一說法目前尚未得到相關部門證實。

此外,徐立雄描述稱,化工廠在生產過程中還會產生有毒的固體廢物。“廠里曾經將這些固體廢物送去焚燒廠焚燒,但里面含有的酸性物質,會腐蝕焚燒的機器,所以後來人家不肯接收了。”

直到2010年化工產搬遷至泰興,這批數量不明的固體廢物因為“帶不走”,被填埋到地下,“面積大約有一個籃球場大小。”徐立雄稱,這個填埋的區域,正是在現在常外新北校區附近。

調查

學校被曝未批先建環評沒考慮農藥成分

據央視報道,在一份項目環境影響報告上,這片地塊土壤、地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機汙染物為主,萘、茚並芘等多環芳烴以及金屬汞、鉛、鎘等重金屬汙染物,普遍超標嚴重,其中汙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濃度超標達94799倍和78899倍,四氯化碳濃度超標也有22699倍,其他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總和高錳酸鹽指數超標也有數千倍之多。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常隆化工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但在2014年12月,其旗下的常隆農化等6家企業因傾倒廢酸汙染河水,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判罰1.6億多元的罰款。2015年,北青報曾報道江蘇靖江一養豬場“地下藏毒萬噸”事件,其中也有常隆化工出來“毒物”。

而常外新校區為何卻要選址在這塊“毒地”旁?

當地教育部門對外解釋,另建校區前他們已做過相應的環評,並稱建校地塊的土壤檢測達標,“符合學校用地”。但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陽生對媒體表示,這份環評報告中只考慮了氨氮、重金屬、pH值等常規的汙染物指標,沒有考慮到農藥的成分。

這份“已經確認符合建校規範的環評報告”中也提到,項目北側場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經受到汙染,存在人體健康風險和生態風險”。該報告建議,為避免“所在區域地下水受到二次汙染”,“本地塊嚴禁開發和利用地下水資源”。而實際上,建校所用的正是抽上來的重汙染地下水。

作為建校依據的這份環評報告批複時間是2012年3月31日,然而學校奠基施工的時間卻是2011年8月21日,學校開始施工的時間比環評批複時間整整提前了7個多月。2015年9月大批學生入校,但此時北邊的汙染土壤還正在開挖修複中。

有關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周邊環境汙染嚴重的問題,環境保護部、江蘇省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並成立聯合調查組,將盡快趕赴常州進行現場調查。調查結束後,將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情況。

在493名學生身體異常情況被曝光後,4月15日,常州外國語學校在官網上貼出一份監測結果說明,該說明中稱學校的“土壤及地下水檢測結果滿足學校環境質量要求”。

  • 北京青年報
  • 陳星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772

化工業仍處低谷 科萊恩的業績為何逆勢上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3478.html

2016年第一季度,曾經最賺錢的A股公司中國石油(601857.SH)虧損了137.85億元,折射出目前石油化工行業的慘淡一面。

作為原油企業,出現了如此巨大的虧損,那些使用原油隨後加工為化學品的公司日子會好過麽?是否也會隨著油價的下跌,業務發生劇烈變化呢?近期,全球特殊化學品龍頭、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的科萊恩公司就公布了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其銷售額為99.2億元人民幣(14.78億瑞士法郎),同比上漲3%,扣除特殊項的EBITDA率達到15.5%,高於去年同期的14.1%,凈利潤(EBITDA,扣除特殊項)同比增長16%,達到15.3億元人民幣(2.29億瑞士法郎)。

海外化工企業通過嚴格的成本控制、盡快調整業務戰略並抓住消費者的各類新需求等方式,來面對化工市場的萎縮,或許對中國石化企業安然度過化工谷底時期、提高業績有所啟發。

開源節流

(圖為科萊恩公司logo)

科萊恩的業務單元分為四個業務領域: 護理化學品、自然資源、催化劑以及塑料塗料,它註重把握高能效、可再生原材料、零排放交通工具等趨勢,生產銷售高質量、高科技含量的化學品。

科萊恩大中華區及韓國區總裁嚴凱鵬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就說,全球化工企業都面臨油價難以上揚、化工下遊產品無法提價的嚴峻挑戰。“短期看,整個化工市場確實會因此造成一定的困難,客戶的資金面將收緊,對於供應商來說產品銷售也會受到影響。換個角度思考,這些不利反而促使一些企業迅速調整產品系列、削減支出,這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

他介紹,公司對所有生產設施(如合資生產工廠等)都進行工業流程的詳細分析,獲得詳實可靠的數據,並且對癥下藥,從而進一步降低各類成本。以2015年為例,公司營業收入為390億元人民幣(58億瑞士法郎),因對成本的合理控制和有效實施,由此節約了4.7億元左右。

顧培楠是科萊恩的執行委員會委員,他補充道,“控制成本非常重要,對我們而言是一種挑戰,但也是客戶的需求及核心競爭力。早在幾年前,我們就建立了結構化的體系來做降本工作,我們把這個叫卓越科萊恩,它包括不同的維度。第一,運營卓越,主要是指工廠的生產運營。第二是創新卓越,即能更好管理我們的創新活動,使研發達到預期效果。第三是商務卓越,主要在於對產品進行準確市場定位,如產品定價、執行流程等。第四則是人才卓越,希望在每個崗位都能有合適的人才,並使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工作質量及效率。各個環節配合之下,成本控制才不會紙上談兵,可能獲得效果。而且,持續降本的過程一旦維持多年,會給我們帶來較大收益,也能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一些影響。”

科研是第一生產力

(圖為科萊恩公司的相關下遊產品)

控制管理體系,還需其他領域予以配合,而對於特殊化學品公司來說,研發不可或缺。科萊恩每年約投入13.4億元人民幣用於研發創新工作,占到年銷售額的3.5%,這一占比並不算低。在法蘭克福、慕尼黑、舊金山等地,科萊恩擁有八個研究中心和創新中心,主攻生物技術、特殊化學品、催化劑等。在上海,它也將建成一體化園區,其中含有研發基地,這一園區將在今年年底破土動工,2018年完工。“我們除了做一些技術應用的研究之外,會將基礎研究放在中國的一體化園區內。”嚴凱鵬說,一些基礎研究就集中在一體化園區中的研發中心內進行。

顧培楠表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完全不同,“我們的基礎研究主要是關於化學合成方面的工作,即怎樣構建新的化學分子。關於應用,更多的是怎樣把這個分子在不同場景里做應用,所以這兩方面的研究並不相同。在中國,我們進行的基礎研究首個方向就是表面活性劑。大家都會留意到中國護理市場的廣闊前景,科萊恩在中國主要研究表面活性劑和特殊化學品聚合物。如目前中國市場的趨勢是無矽油洗發水,因此科萊恩現在正推出無矽油的配方。”

一些化學品公司之所以不願將自己的基礎研究放在中國地區,一大疑慮是專利保護。“確實,專利技術的保護對我們非常重要,”顧培楠指出,“我們也致力於加強對我們知識產權的保護,主要方式是於中國及全球各地進行專利申請,從而保護我們產品的知識產權。最近,我們剛聘用了這樣的團隊促使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我們也看到中國政府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越來越關註,相信將來產品將更有安全感。”

他提到,中國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十分完善,主要問題在於過去執法不嚴,“現在國內的這一情況已經在改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因此受益且成長較快。”他說,在“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計劃”等這些這些方向性政策出臺的同時,國家也十分註重“創新”,政府下決心要保證人們的創新成果,如何實施呢,就要依靠更好的機制。

大中華區市場保持穩定

在成本控制、研發上發力之外,穩固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也是科萊恩在化工品遭遇低谷時的關鍵一步。2015年,公司在大中華地區的銷售額為6.4億瑞士法郎,全球比重為11%,覆蓋17個主要城市,員工1500人。可見大中華區對於科萊恩之重要。

顧培楠就表示,中國地區在全球化學品市場占比為40%,這一比例今後也將繼續上升。而科萊恩在華總計有14個生產設施,2017年預計40%的投資仍將集中在中國。

作為科萊恩執行委員會的成員之一,顧培楠今後將會常駐上海,“這幾天我會出去找房子,家人也會在夏季來到中國國內。科萊恩中國的工作運營、管理等方面也會發生一些小的變化。”雖然跨國公司雲集北上廣,但將一家企業的全球執委會成員本人安排至中國常駐,這樣的跨國公司並不算太多。

顧培楠還說,為完成市場整合,科萊恩也會積極購買一些新的技術、增加並購等。“並購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顧培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科萊恩的並購規模會在3.3億元人民幣至6.7億元人民幣之間。不過,企業暫無計劃進行資產或業務剝離,”我們需要對一些管理的模式進行調整,比如說我們會把塗料和塑料這個業務領域獨立出來,用獨立的KPI進行評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12

她攔截老闆爭取升遷、跨部門建人脈圈 德國化工業第一位台灣女總裁

2016-05-16  TCW

一個女生,要在外國企業、以男性居多的化工業打拚,多不容易?

周彬彬做到了,她掌三千名員工,旗下業務全球市占率第一。

靠著何妨一試的態度,她,念法文出身,卻成為科思創公司(前身為拜耳材料科技)逾八十年歷史中,第一位擔任總裁的女性,也是第一位亞洲人。

周彬彬,科思創聚碳酸酯事業部總裁,今年一月接掌大位,掌管該公司四分之一、約合新台幣一千一百一十億元營收,旗下帶領三千多位員工。

她所負責的聚碳酸酯業務,全球市占率第一,應用在汽車、醫療器材、建築等領域。客戶包括寶馬(BMW)、福斯(Volkswagen)汽車、樂高、富士康與仁寶等大廠。

要在德國化工業出頭,絕非易事。

《富比世》(Forbes)二〇一五年最有影響力女性榜單,一百位入榜女性中,除了第一名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外,沒有任何一家德國企業女性主管上榜。根據德國經濟諮詢顧問公司warth & Klein Grant Thornton 調查,女性占德國企業高階主管比率,僅一五%,全球倒數第二。

畢業自輔仁大學法文系的周彬彬,能在化工業嶄露頭角,她說,自己總常想:「何妨一試。」(Why not have a try) 三個職場「眉角」,讓她走到今日。

善用電梯簡報

劈頭先否定老闆人事決策

她職涯最重要、也是第一個轉換點,是十八年前,一場主動爭取的「電梯簡報」(elevator speech) 。

當時,周彬彬是香港一問法國化工企業的基層客服主管。

得知總部將派駐一名法國人到上海,負責物流中心,她想爭取該職位,但卻與大中華區總裁隔三個層級,連十分鐘面談的機會都沒有。

她決定主動出擊。

趁大老闆到香港開會,等電梯下樓時,周彬彬趨上前,開門見山的說:「戴先生,我聽說中國會有個新職位,公司想派法國人來,我覺得這不是一個最好的決定。」做電梯簡報,有膽識,還要有策略。

劈頭便大膽否定,周彬彬成功引起主管好奇心,再娓娓的說服對方:「他只問我﹃為什麼妳認為妳做得到?」我說,我是個不怕改變的人,當時我們處理客服,過程中也要接受很多物流挑戰,而且你想想看,(語言溝通)會多方便,當時物流要對應的七個工廠,都在中國。」雖然「 一鳴驚人」 的破題,讓大中華區總裁有些意外,但一個月後,周彬彬順利得到該職位。

她總結自己的策略:「我只有幾分鐘,所以把資訊濃縮到最短。要是一開始就講,我適合這位置,還要解釋一大堆,但開頭就說這決定不好,他肯定很有興趣。第一,妳為什麼這麼說?二,妳憑什麼這樣說?三,妳有什麼更好的方

法?」

一場不到十分鐘的談話,讓二十八歲的她就此調往上海,參與中國二〇〇〇年前後如乘噴射機般發展的經濟。職涯格局,往上跳一大階。

我們問她,這談話若失敗了,該如何自處?

她說:「最糟的狀況是什

麼?就是不給我那機會,我工作也還在嘛。不成功,YOu have nothing to lose.(你沒有損失),但(如果成功)你的收穫很大,」她說。

積極找隱形教練

非直屬上司更要打好關係

許多女性經理人自認不像男性一樣擅長應酬、處理人際關係。但如臉書營運長桑柏格(Sheryl Sandberg)建議女性更應用自己的方武建立人際網絡,周彬彬也認真的經營職場「關係」。

她說:「要在公司裡,找到不是你直屬上司的支持者,這些人可以給你很多真誠的回饋……,有些主管可能跟你的業務沒關係,但實際上他是意見領袖,那你不能忘了他。」這對常駐上海的周彬彬,格外重要。

「你想,我其他的德國男性同事,他們在德國總部一直發展,跟我一樣累積二十年經驗,有多少人脈?我並沒有這樣的人脈,這是我的弱勢,但我不能讓我的弱勢,妨礙團隊發展,」她解釋。

但如何建立起關係?周彬彬認為,重點在「信任」與二父換」。

「能面對面就面對面,要把信任建立起來,才能用email或電話。」周彬彬的同事透露,她升任為全球級主管後,有時並非必要,但她仍然每個月飛往德國總部開會。

得到的同時,更要記得給予。

「其實人都是這樣,有給,就會有得。通常都是我先主動伸出手,兩、三次後,他們也會很主動,他們也都希望知道上海這邊發生什麼事,而且對我的觀點有興趣……,主動很重要,不能坐在這裡等別人來。」然而,建立關係時,要怎 拿捏分寸,才不會招來直屬上司的猜忌?

「要知道界

線,例如尋求指導時,不能抱怨。

要是大方向、軟實

力的培養,不涉及業務……,更好的辦法,是讓其他同事也有(被指導的)機會,同時間有很多人這樣做,就變成公司文化,不是你的特例,」她說。

科思創聚碳酸酯事業部亞太區資深副總裁雷煥麗觀察,「她(周彬彬)喜歡問,這事情為什麼不可以……?她看到很多東西會說,我們有沒有其他方法把事情做得更好?她會挑戰既有的事。」這種態度,是讓周彬彬能一路升遷的基本功。

台灣科思創總經理李銘城回憶,十三年前,有一次,他們交貨速度慢了,客戶是「電子五哥」之一,該客戶當時每年訂單金額約四千萬美元,極具分量。

過往,出了問題,都由業務單位面對客戶,時任後勤物流主管的周彬彬卻主動跳出來,一起拜訪客戶,了解需要改進的地方。

李銘城說:「那客戶跟我

說,Michelle(周彬彬)是所有供應商中,第一個來工廠拜訪的後勤高階主管。」她的挺身,不僅消弭客戶怒氣,更穩固彼此合作關係。

不蒙著眼做改變

新政策至少要30%人跟上你不過,一路以來秉持著「何妨一試」的精神,卻也曾讓周彬彬跌跤。

有一次,她想進行組織改組,把供應鏈管理的所有部門,整合到同一個團隊中,好處是方便管理,對外的採購談判實力增加。但她顧著跟第一線員工溝通,卻怱略了其他主管的利益。

「後面的決策者他不想,因為權力(會被)轉移。

後來大老闆跟我說:妳做

的事是對的,但做不成,前功盡棄,哪怕意圖再好,也白費了。後來我厚著臉皮跟別人道歉。」

這讓周彬彬學到:往前

衝,「何妨一試」的同時,要有更細緻的評估。

「要有三成的人跟得上

你,這三成的人才能再帶三成的人跟上腳步。如果你只有一個人,九成九都丟在後面,改變不會成功的。」她說。

這位出身南投、台灣土生土長的女經理人對我們說起,她降低失敗率的方武。但話鋒一轉,她還是鼓勵我們多想失敗。因為當你敢開始想像最糟的情境,常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自己給予的。

她說:「哪怕是失敗,你總要去試。」最常阻擋你人生可能性的,有時,正是自己。

撰文者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