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怎麽辦?民法典草案首提費用繳納問題

全國老百姓密切關註的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續期問題,在民法典中又增加了新的表述,並首次提及費用繳納問題。

27日,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物權編草案關於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續期問題,先作一個原則性規定。草案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跟現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149條相比,這一次新增的“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的表述引人關註。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教授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民法典草案,既是對此前物權法的延續,即原則性規定了屆滿自動續期的作法,同時增加了新提法,即首次提到了費用的繳納問題。

但這是否意味著將來會對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續期進行收費呢?薛軍認為,從這個新增表述,還看不出要繳費,在具體操作上,其實跟以前比沒有突破。續期之後是需要續費,還是費改稅,國家還需要制定專門的法律或者法規來明確這個問題,現在的表述,還是把問題留給將來。

薛軍認為,因為這個問題涉及所有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國家非常謹慎。未來,不排除國家考慮通過一定的房產稅,以持有稅的形式和環節來進行調節。

浙江大學法學教授王冠璽也認為,現在考慮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續期是否收費的問題,確實要十分謹慎,在高房價背景下,這對房子持有者會產生很大影響。而且也存在很多爭議,假如你從別人手中購買了一個使用年限已經四五十年的二手房,已經為高房價付出了很多,土地使用權只剩下二三十年,如何續費是個很大的問題。

王冠璽還認為,續期是否繳費這次沒有寫清楚,所以不好判斷,但確實為日後可能需要繳費開了一個口子。至於未來走向,王冠璽建議,根據居民房屋的套數、人均住房面積等條件征收房產稅,是一個合理方向,這對那些擁有多套住房、占有多余人均社會資源的投機客來說,是一個調節手段。

但王冠璽同時認為,如果考慮征收房產稅,這就涉及稅法的問題,需要另外規定,這就跟物權法修改沒什麽關系了。

2016年今年4月,溫州房屋20年土地使用權到期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註。

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發布。引人註目的是,《意見》在多處對公眾關心的土地與房屋財產問題,作了說明和安排,明確提出:研究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法律安排、細化規範征收征用法定權限和程序、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等。

2016年12月23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在國土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溫州當地二十年住房土地使用權到期問題,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會商後回複,可以采用“兩不一正常”的過渡性辦法處理,即不需要提出續期申請,不收取費用,正常辦理交易和登記手續,涉及“土地使用期限”,仍填寫該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原起始日期和到期日期。

此外,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少數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問題的複函中指出,在尚未對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作出法律安排前,少數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可按照上述過渡性辦法處理。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56

信託到期內房瀕爆煲

1 : GS(14)@2012-03-07 23:36:0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32799
持「重貨」以二、三線內房股為主,高負債兼信託常客綠城逾百億信託融資已不再新鮮;綠城財務總監馮征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公司目前持有信託貸款合共 52億元,其中今年到期約 20億元,已安排資金償還有關貸款。
其他本港內房股在過去兩年內亦靜靜地密密借,其中以保利香港及遠洋地產在信託融資佔比最大,分別佔 66.8億元及 38億元;當中保利最少有 8個項目有成立信託,大部份的貸款將於今年到期。
根據保利去年中期報告顯示,公司負債比率由 2010年底的 68%,升至去年 6月底的 72%;負債總額達 387.8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有 165.28億元(佔總數 43%),但公司所持現金只有 143.24億元。而一年後兩年內到期貸款亦達 128.7億元,由於上述信託大部份於今年中至下半年到期,換言之,信託佔一年後兩年內到期借貸中約 40%。
面對去年逆市,保利去年全年合同銷售只有 158億元,較原來目標的 180億元低 15%,其中來自下半年的合同銷售金額更只有 78億元。
根據公司去年中期報告,未付地價 27.52億元,計及母公司於 2009至 10年間注資的未付地價 26.58億元,已超過 50億元,尚未計建築費等開支,經過接二連三的注資,保利似乎已出現消化不良徵狀。
保利香港投資部總經理蔡偉生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公司信託借貸自去年開始逐步到期,在內地對房地產信貸未有放寬的情況下,非單信貸,其他包括發展貸款融資均有壓力,但公司擁有國企背景,相信再融資不會有問題。
2 : GS(14)@2012-03-07 23:36:3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32800
不再買地可度難關

本是內房天生有錢人的遠洋地產( 3377),自上市以來一直財來有方, 2007年上市時,已成功籌得 108億元(人民幣.下同); 09年大股東轉手,公司亦從新大股東國壽( 2628)手中取得 51億元;其後引入南豐成為第二大股東,亦取得近 60億元「使費」,省去其他上市公司「周街搵老闆」的麻煩。
可惜管理層卻「洗腳唔抹腳」,有分析員稱,今年中到期的 40億元信託貸款,計及未付地價 118億元,對公司確實負擔不輕,料與管理層「大使」有關;可幸的是,公司去年下半年已減少買地,若公司今年能「把持得住」不再買地,並可保持去年 200億至 300億元合同銷售,相信可順利渡過難關。
保利香港( 119),有中資分析員指,保利香港獲母公司以注資方式收取股票,有別中國海外( 688)透過供股,母公司打錢入公司養大個仔,所以保利實際上獲財務上支持並不多,只有注入資產,公司本身仍要「撲水」發展,令公司負債一直偏高。
3 : GS(14)@2012-03-07 23:36: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32801
市場焦點
房地產信託 銀監未叫停
2012年03月07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157

熔盛陷周轉不靈 今年到期債156億 找銀行商續期

1 : GS(14)@2013-07-06 14:42: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06/news/ea_eaa1.htm


內地最大的造船企業熔盛重工面臨資金考驗,昨日集團承認因信貸緊張而拖欠工人薪金。圖為早前發生罷工的南通基地。(資料圖片)



熔盛在2010年上市集資逾百億元,但未能因此解決債務過多的問題,已退出董事會的創辦人兼大股東張志熔近日出手打救,向集團借出2億元人民幣作周轉。(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內地近日面臨錢荒,銀行收緊信貸,造船業成為第一個被開刀的行業。貴為內地最大、全球第3大的造船企業熔盛重工(1101),連日來避談欠薪傳聞。至周四股份突然停牌,昨早終發出公告,承認近月因資金壓力而欠薪及延遲向供應商找數。集團今年到期債務達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司正跟銀行磋商,重續現有信貸融資額,分析員指熔盛存亡將繫於銀行取態。

熔盛指大股東張志熔借出2億元免息貸款以作周轉,但相比百億短債,恐怕只是杯水車薪。熔盛同時發盈警,指由於市場持續萎縮,船舶訂單及價格較去年大幅下跌,相比去年上半年2.2億元利潤,預計今年同期將錄得虧損。集團昨早復牌後股價即急瀉,收市大跌16%至0.89元,成交量較上日急增2.7倍至1.27億股。

重債兼發盈警 昨復牌瀉16%

集團昨日首先否認有供應商因欠款而取走機器,亦指沒有分包商將薪金挾帶私逃,但首次承認,因金融機構收緊向造船商的信貸,加上不少船東延遲或拖欠款項,以致近月營運資金有壓力,因而延遲向供應商及工人付款,以緊縮現金流出。

面臨「爆煲」危機,銀行的取態成為關鍵。日前已有內地報章報道,國家開發銀行加快對熔盛貸款的回收速度。截至去年底,集團流動債務高達256億元,當中156億元為今年內到期,但手頭現金僅21億元。熔盛2010年底在港上市,集資140億元。當年年底公司手頭現金104億元,但過去兩年卻大幅減少(表)。

分析員對重續債項無信心

大華繼顯分析員Lawrence Li指出,熔盛能否存活下去,視乎銀行是否願意再借貸,「雖然現階段無舻象顯示銀行會停止借錢,但對熔盛能重續債項沒有信心」。

熔盛則指出,正與多家金融機構磋商,爭取重續現有信貸融資額,同時向政府尋求財務資助。事實上,江蘇省政府在過去兩年分別給予集團12.5億元及12.7億元補助。創辦人兼大股東張志熔此刻亦不得不出手,集團指出,他已授出2億元免息且無抵押的貸款。張志熔上次出手拯救熔盛,是在2009年(見另稿)。

除了欠薪,集團亦受困於罷工及裁員的傳聞。集團昨日承認,本月2日有部分被裁走的工人圍堵江蘇南通基地的總部大門,但現已撤離,現有工人沒發起罷工。至於裁員一事,集團並沒有回應是否如《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管理層所說,已裁減四成員工,即8000人。

德銀的報告指出,集團已對離職員工付清款項,相信未來毋須再作賠償。該行又指出,雖然今年行業有輕微復蘇,但這是因為去年基數過低,造船企業的定價能力依然疲弱,行業仍未走出困境。

明報記者 廖毅然
2 : GS(14)@2013-07-06 14:43: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06/news/ea_eaa2.htm
最大造船企 崛起快衰落亦快
  2013年7月6日

【明報專訊】2004年才成立的熔盛,不足10年便成為內地最大造船企業,但快速崛起的背後是過度借貸。造船業依賴船東首付資金,同時依靠銀行大額貸款,當兩邊同時收緊,熔盛便慘被夾在中間,因此在這次內地錢荒中首當其衝,亦不得不靠創辦人兼大股東張志熔出手打救。

張志熔靠地產起家

張志熔以房地產起家,及後涉足造船業,引來多方質疑,但熔盛確成為中國經濟起飛的大贏家。不過,張志熔的行事作風亦往往惹來非議,去年他更捲入內幕交易案,涉嫌違規地在中海油(0883)公布收購加拿大油企Nexen之前,買入中海油股份,最後須支付1400萬美元(約1.1億港元)作和解費。他其後決定全面退出熔盛的董事會,把權力下放給一手提攜的陳強。然而,造船行業持續不景氣,即使董事會朝公眾化方向走,集團業務仍未擺脫困境。

張志熔上一次出手打救熔盛,是在2009年。熔盛早在2007年向一批投資者發行優先股,豈料2008年的金融海嘯打亂其上市計劃,該批投資者在2009年選擇撤出,熔盛在資金短缺的情下需要回購該批優先股,張志熔因而向集團借出2.5億美元,直至2010年集團上市後才還清這款項。

當年事情已顯示出,在經濟下滑其間,造船企業手頭現金將極為緊絀。即使當年上市集得140億元,亦無助解決集團債務過多的問題。截至今年3月,集團總負債高達326億元人民幣,而且自去年開始一直虧損。現時股價較當年上市招股價8元,「潛水」近九成。
3 : GS(14)@2013-07-06 14:44:0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06/news/ea_eaa3.htm

【明報專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在政策不明朗下,產能過剩行業更受打擊。熔盛(1101)事件已暴露出造船業有資金鏈斷裂舻象,據本報了解,不少內地銀行已將造船業打入信貸黑名單,有四大行內部人士表示,今年貸款政策愈發謹慎,對風險大的行業會考慮及時退出;大行策略師認為,處在產業上游的大型國企,槓桿率較高,需警惕。

內銀負責人:造船不碰

一如熔盛在通告中所說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已收緊向造船商提供信貸融資額」,一位內地全國性中小型銀行負責貸款的人士也對本報記者明言,銀行對「造船不碰」,據稱,對於大型企業,由於貸款規模過大,若行業不濟,企業資金鏈一旦發生狀,銀行很擔心「救不過來」。

花旗環球金融中國研究部主管沈明高向本報指出,隨覑內地經濟放緩,很多上游行業的產能過剩現象愈發嚴重,除造船業外,還有電力、鋼鐵、造紙及機械產品等行業,「一般負債率較高的企業都在上游,尤其以大型國企的槓桿率為高,銀行對一些高危行業收緊信貸也在所難免」。根據本報向四大行了解的情,內銀確實有行業貸款政策,並會根據經濟現及行業現狀定期做出調整,對明顯有風險徵兆的貸款會作風險管控,一般而言,會在發現風險大的行業和企業貸款後,及時退出,「貸款政策需要有一定的預見性,造船業去年已開始不景氣,相對更加謹慎」。

市場也已有所反應,過去兩周,造船、鋼鐵、 內房等高債行業的股價均出現下滑(見表)。事實上,內地經濟今年的走勢令全球市場大跌眼鏡,加上中央新領導班子上台後,對政策基調一直未有明確表態,令經濟前景撲朔迷離。沈明高強調,就政策而言,市場已無預期,這將直接導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喪失,並迷失方向;他呼籲,政府應有新措施出台,慢慢調整經濟,然後再改革。

明報記者 張聞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16

穆迪:3.5萬億地方債明年到期

1 : GS(14)@2014-12-10 18:26:1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0/news/ec_caa2.htm

【明報專訊】前日在北京舉行的「穆迪2015年信用研討會」預測,明年中國將有約2.8萬億元(人民幣,約3.5萬億港元)地方政府債務到期。


樓價若跌 地方財收料緊絀

由於土地出讓金的收入平均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50%左右,如果某地前期樓價升,大量土地作為抵押品進入整個信用市場,後來若樓價下跌,那麼地方財政的收入會面臨壓力。

北京《經濟參考報》昨日引述穆迪地方政府與公共機構部董事總經理David Rubinoff說:「造成當前債務問題的根本因素主要有四點,一是地方財政收入與支出不協調;二是基礎設施需求強勁,城鎮化快速推進,同時2009年至2011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實施經濟刺激計劃;三是禁止地方政府直接借貸;四是地方政府投資和借貸的動機不合理。」

學者:償債能力逐步提高

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昨對本報說:「國家還是用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解決地方債務問題。我認為地方政府會允許發行債券。當然仍要有償債能力的提高,現在要一下(把償債能力)提高起來也不現實,發展的時間,讓經濟好過來以後,才能還債,因此到期的債務並不可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736

11月欠薪未清 新債周三到期亞視倘斷12月糧 勞處再上門追

1 : GS(14)@2015-01-05 08:22:41





■亞視舊債未清,12月發薪限期又將屆滿,員工或再次受打擊。張志華攝


【欠薪第36日】【本報訊】亞視原定今日發放11月餘下半份薪金,但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昨仍稱,要待今日檢視戶口最新財政狀況,才有決定。舊債未清,新債又到,12月發薪限期將於後日屆滿。勞工處昨表明,就亞視11月份欠薪的調查已接近完成,不排除再提檢控;若亞視周三仍未發放12月薪金,最快周四會採取行動,主動到亞視核查出糧紀錄及接觸員工。記者:譚靜雯 黃曉妍



亞視因股東內訌而一直拖糧,葉家寶昨透露,目前約30名員工離職,首先要解決發放員工薪金問題,但指要待今日檢視戶口最新財政狀況,才決定是否向員工發放11月餘下半份欠薪,「我哋有一啲資金係到位嘅,咁我哋肯定嗰啲到位嘅資金係咪收到、入到賬呢?聽朝(今早)先知道」。但他強調,最遲周三發放11月欠薪,「如果真係咁不幸,聽日(今日)我哋個賬戶都見唔到呢啲資金嘅話,估計都係兩、三日內就會解決到」。



張建宗:的確拖得太耐


12月發薪限期將於後日屆滿,葉家寶指今日會公佈安排,「我哋都計緊,我諗聽日(今日)可以公佈12月大概幾時出到(糧)」。葉家寶指近日有客戶主動接觸落廣告。至於何時能發放12月人工,他希望今天一併公佈。他承認部份用作出糧的資金,是亞視租出頻道予中央電視台播放所得的收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批評亞視「的的確確拖得太耐」,強調一定會在法律上追究,又指已有員工接觸勞工處,要求引用勞工法例與亞視解除僱傭合約,並追討遣散費。勞工處處長唐智強透露,就亞洲11月欠薪的調查已接近完成,將會把有關證據提交予律政司,以考慮下一步行動。12月發薪限期將於後日屆滿,他指如亞視未能發放12月薪金,最快周四到亞視核查出糧紀錄及接觸員工。勞工處日前向亞視及其董事發出34張傳票,檢控亞視涉違反《僱傭條例》拖欠員工去年7至9月薪金。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以事件已展開司法程序為由,不作評論,但他否認處理亞視欠薪問題上有政治考慮;又指是按相關勞工法例處理問題。



檢控被質疑「擠牙膏」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批評,亞視「擠牙膏」式出糧,嚴重影響亞視員工及其家庭的生計,批評政府縱容亞視拖糧,「出糧係擠牙膏,檢控又係擠牙膏,張建宗點解唔可以一次過發告票呢?咁樣變相縱容亞視繼續拖欠員工薪金」。此外,韓國化妝品牌MISSHA懷疑結業事件,勞工處至今接獲數十名員工求助,處方正向其負責人了解事件,料很快有回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05/189918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56

勞保到期員工上班ATV即違法

1 : GS(14)@2016-03-01 18:17:56

【本報訊】亞視欠薪令電視台多次陷停播邊緣,一眾員工1月的薪金在昨日到期,令所有員工均可按法例自行離職,而且亞視的勞保昨已屆滿,今繼續聘用員工即違法。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呼籲員工今日不要上班,律師就指反對遣散員工者,有責任為員工提供勞保。只剩20萬現金的亞視由於至今仍欠員工1月及2月的薪金,因此無論德勤的解僱是否有效,理論上員工今日已經可以按《僱傭條例》第10A條自行終止合約,毋須上班。更重要的是,亞視的勞工保險亦於昨日屆滿,員工今日如果上班,將無勞保保障,亞視亦將違法。


■勞工處職員稱昨為250亞視員工申請破欠基金。陳志嵐攝

股東反對遣散需支薪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指亞視員工應自己衡量風險,如果認為亞視已無可能有能力支薪,就應該按10A條自行離職,再申請破欠基金。鄧指如果仍希望繼續留守,員工則須留意破欠基金有賠償的上限;法庭一旦判德勤的解僱有效,聆訊期間的工作可能「白做」,不會獲支薪;而且今日起須在沒有勞保的情況下上班,上班期間如有意外都無保險保障。他指員工今日毋須上班,「就算唔想辭職,都可以停工幾日,睇定啲先」。大律師陸偉雄就指法庭將審視德勤遣散的基礎和股東反對的理由,「如果股東話我拎一億出嚟出糧,咁個財政狀況可能唔同咗,就未必需要遣散」。對於勞保及欠薪問題,陸就指責任會隨股東反對而衍生,提出反對一方因阻止遣散,有責任為員工購買今日起的勞保,並支付今日起的員工薪金。勞工處就指昨在員工大會已為250名亞視員工登記資料並協助申請破欠,他們未來幾日可續到勞工處申請特惠款項;處方並已搜集約200個相關職位,並於本月22日舉行招聘會,協助亞視員工轉職。勞保方面,處方指按法例僱主必須購買勞保,否則不得聘用任何僱員。■記者林偉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01/195114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409

新醫保不愁「用不着」 到期後超額贖回

1 : GS(14)@2016-07-11 23:34:31

【明報專訊】香港不論在平均壽命還是公共醫療質素方面,在世界排名均處領先位置,但最近信諾進行的調查發現,接近80%的香港人認為,自己對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尚未做好準備。信諾新上任的香港行政總裁馬浩延(Austin Marsh,圖)表示,「我們一般以為這裏的醫療保險滲透率比較高,但調查發現,有53%入住私家醫院的人士,並未受到任何保險的保障。香港近年醫療開資的升幅平均每年大約為9%,不難想像在缺乏保障下,為什麼香港人會覺得未準備好面對突然出現的額外醫療開支。」

醫療保險,尤其是危疾保險一向讓人覺得是較大年紀的人才需要購買,畢竟年輕人出現大病的機會似乎較小,而且很多危疾或醫療保險屬於消費品,如果沒有索償,就等於購買了用不到的保障。

80%港人未準備好應付急病

有見及此,信諾推出了「信諾一零八Return健康全面保」,即使在保障期內有住院、門診手術或原位癌的索償,仍然能夠在保單10年到期後,取回已繳總保費的108%。信諾香港市場部主管陳美珍表示,「如果不幸在投保期間證實患上二期或以上的癌症,這個保險會提供上限30萬港元的一次性賠償,賠償後保單就會終結。但除了已提供一次過的賠償外,其餘大部分情況也能夠取回108%。」

目前市面上的醫療保險產品,即使能夠在到期後退回保費,但最多也只能夠退回100%。馬浩延表示,「香港人一向同時注重健康與財務狀況,保險較常被視為投資方式的一種……因此今次我們透過低風險的投資手法,希望讓香港人在健康獲得保障之餘,也能夠有一定回報。」保單年期為10年,其中供款只需6年。以一個30歲非吸煙者的女性為例,基本保障的每月供款為1,672元。他預期在目前投資回報較低迷的情況下,推出這個保險產品能夠獲得不小迴響。

明報記者

[投資新領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88&issue=201607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179

2047地契到期金管局:銀行毋須改按揭政策

1 : GS(14)@2016-10-29 13:18:12

【本報訊】本港不少地契將於2047年到期,金管局引述政府回覆指,港府有權批出涉及2047年後的續期地契,銀行業毋須調整按揭政策。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昨出席銀行公會例會後表示,已收到政府就2047年地契續約問題的明確回覆,表明有權批出涉及2047年後的續期地契,故銀行業毋須調整按揭政策。銀行公會主席陳秀梅亦指,政府說法已相當清晰。另外,今年中曾爆出黑客入侵銀行客戶證券戶口,金管局指,目前累計收到八間銀行,共80多個證券戶口被非法盜用,當中70多個戶口錄得損失,涉資1,500萬元,但銀行已全數退款給客戶,另外有四個個案仍在處理中。他又指,本港8月至9月貸款增速錄輕微增長,料全年貸款增長會達中單位數。雖然過去兩個月特定分類貸款比例錄輕微升幅,但仍處於較低水平,信貸質素維持穩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9/198155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938

債券到期可取全額本金

1 : GS(14)@2016-11-16 05:19:15

【明報專訊】外匯基金第三季的債券收益下跌,加上近日環球債市波動,市場憂慮第四季的債券收益會錄得虧損。然而,分析認為,債券投資與股票不同,公眾毋須着眼於短期的帳面損失。

穩定回報利機構投資者

有基金經理表示,美國政府債券是保本的產品,票面息率在發行時便定下,每年派息兩次,若持有至到期可以收回本金,同時一直賺取利息。因此,投資政府債券,尤其是長年期的,一般都是追求定息收益的機構投資者。債價下跌對外匯基金的影響, 都只是帳面上的變動,只要不在債券到期前賣出,外匯基金便毋須承受債價波動帶來的影響。

因此,上述基金經理認為,外匯基金現階段沒必要減持美債,因為只要持有至到期便可避免價格波動帶來的損失,况且外匯基金規模較大,難以大手沽出,即使沽出亦難以找到流動性好的資產代替。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97&issue=201611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706

為搶議席爭博彩業話事權賭牌到期 四太母子檔戰福建幫

1 : GS(14)@2017-09-17 16:59:59

■澳博「四太」梁安琪(中)母子檔爭連任,兒子何猷亨(右)是其名單的第三候選人;左為名單次席的關偉霖。



【澳門立法會選舉】【本報訊】澳門博彩業一行獨大,6個賭牌將於2020及2022年屆滿,下屆立法會任期內勢觸及賭牌議題,選戰結局牽動博彩業勢力分配。澳博「四太」梁安琪今屆改以母子檔披甲上陣,力爭更多議席;江湖猛人「崩牙駒」選前罕有登報「支持廉潔選舉」及不支持任何候選人,觸發經營賭廳業務的好友李潔明退選,集中票源支持「福建幫」。博彩業前線員工組織亦加入戰團。系列完結



博彩業候選人上屆借助同鄉會催票,橫掃7個議席。其中票王「福建幫」陳明金與「崩牙駒」尹國駒關係密切,陳也是金龍集團董事長,旗下開設多間賭場,名單上屆一舉拿下3席。「江門幫」麥瑞權名單有指獲經營賭廳的「海王集團」支持,同一名單的鄭安庭也曾是博彩業投資者及餐飲業老闆。其他當選的賭業話事人尚有澳博董事梁安琪及勵駿創建集團股東陳美儀。



愛心攻勢冧澳博員工

陳明金今屆雖未有再選,但福建幫戰友施家倫及宋碧琪今屆分拆名單角逐連任,兩人均獲陳力捧。加上其他爭取連任的梁安琪等名單,最少5個具博彩業背景名單混戰。上屆只取一席的梁安琪,面對同業對手在議會勢力坐大,今屆變陣出擊,不僅夥拍兒子何猷亨上陣,名單排次席的關偉霖也是選舉老手。關最為人認識是2009年與江湖猛人「水房賴」胞弟賴初偉合組名單參選,水房賴向來為崩牙駒死敵。若以上屆梁及關兩張名單得票計算,一旦成功整合票源,今屆關有望坐上四太「順風車」入局。有博彩業員工透露,四太早前發動愛心攻勢冧員工,澳博承諾今年至2020年向員工出14個月糧,又向風災當值員工發放1,000元特別津貼。根據選舉申報,四太旗下凱旋門酒店也在投票日前5天搞內部聚餐,宴請1,800名員工,豪花30萬元派千份禮物。今屆選舉原有新晉博彩業候選名單,由綽號「阿斬」李潔明牽頭,但李早前宣佈退選。李與陳明金都被指與尹國駒相熟,李除出任工人自救會會長,其擔任行政總裁的卡利集團亦經營賭廳。上月底尹罕有登報澄清不支持任何候選名單,李就於3天後宣佈退選。李雖強調退選與聲明無關,但近日呼籲支持者改投陳明金戰友施家倫,令選舉形勢更微妙。


前線不滿勾結參選

博彩業老闆壟斷立法會半數議席,前線員工卻欠缺代表。新澳門博彩員工權益會理事長周銹芳首次參選,她慨嘆澳門政商界不止勾結,「直情係官商一體」,風災傷者不少是博彩員工,正因無良老闆要求風災也要上班。周銹芳指澳門博彩業僱員數量是公務員兩倍,但公務員有2名議員發聲,「反而博彩員工就冇」,有信心獲同業支持當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913/201511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