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國際原糖價格創下近兩個月最大日跌幅。業內稱,近期價格下滑,主要是由於全球供過於求、需求疲軟令價格承壓。(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自從巴西在4月開啟豐收季以來,全球糖作物產量劇增。國際糖組織預計,截止9月30日的一年間,因供應洪水般湧向市場,全球原糖產量將連續第四年超過需求。
上周,國際原糖期貨經歷了偏空氛圍,全周累計下挫1.8%。10月交付的ICE原糖期貨價格在上周二跌至2月11日以來的最低點位。上周五跌幅更高達2.2%,創6月27日以來的最差表現。
不過,一些交易員和分析師預計市場將出現轉機。巴西甘蔗加工上個月出現下滑,引發收割時間會比往年更早結束的擔憂。今年早些時候,巴西遭遇幾十年不遇的嚴重幹旱,巴西榨糖廠此前競相加工盡可能多的甘蔗。
美國經紀商Newedge副總裁Michael McDougall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上個季度,很多聖保羅研究機構都預期甘蔗質量較差。”
本周,市場等待巴西聖保羅州蔗產聯盟(Unica)關於收割進展的報告。交易員和分析師預計,Unica將會降低甘蔗和糖整體產量預估。
秋天的到來意味著美聯儲的QE將走到盡頭。(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隨著美聯儲資產購買將在10月結束,美聯儲將政策正常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正常化政策的框架已經基本確定,將由儲備金利息作為主要政策手段,外加隔夜回購操作。不過,就何時加息,美聯儲仍存在一定爭議。
鷹派官員指出勞動力市場已經回暖,應盡早加息,而鴿派官員指出,不充分就業以及未達標的通脹意味著在加息上,美聯儲需要更多的耐心。目前的基準情況是,美聯儲在耶倫的帶領下延後加息,而加息將逐步進行。考慮到這是最鴿派的情況,任何更鷹派的做法將帶來風險。
如果在本月的非農報告中,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那美聯儲或許很難保證我們離加息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此外,俄勒岡大學經濟學教授Tim Duy認為,美聯儲主席耶倫在Jackson Hole的全球央行年會上的講話十分耐人尋味。
美聯儲通過綜合19個勞動力市場指數,來了解勞動力市場的情況。這個指數表明,勞動力市場已經大幅改善,但同時表明,失業率的下降“多少有些”(Somewhat)過分誇大了勞動力市場改善的程度。
Tim Duy註意到,耶倫在這里用了“多少有些”這個詞。這並不是一個充滿信心的詞匯。
耶倫缺乏底氣也不無道理。Tim Duy認為,美聯儲的勞動力市場指數(LMCI)不值得被過分重視。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Carola Binder指出,
LMCI與失業率的相關系數為-0.96,它們幾乎負相關。如果你考慮到測量誤差,這兩個數據甚至可能完全負相關。所以,LMCI傳遞的信息都包含在了失業率中。既然如此,我還不如用失業率,因為它更簡單、更容易理解、更被廣泛接受。
耶倫認為失業率不能展現勞動力市場的真實狀況,然而美聯儲創造的LMCI數據幾乎與失業率完全負相關。
如果失業率是勞動力市場的最佳指標,那耶倫在Jackson Hole底氣不足的講話就不足為奇了。而耶倫的態度可能意味著較預期更為緊縮的貨幣政策。
所以,真正的通脹數據還需要我們的耐心。春季更高的通脹或許只是暫時現象。
並且,收益率曲線的放平暗示著全球面臨通縮壓力。
Tim Duy認為,就業數據或將帶來美聯儲提早加息的風險。目前,他預計美聯儲將在明年中期首次加息,而二季度的可能性大於三季度。
他認為,基準情況下,美聯儲將在2015年中期開始緩慢的加息。這看來很合理,但是,這種基準情況過於鴿派,可能存在一定風險。在接下來的6個月,經濟(尤其是勞動力市場)將繼續向好,美聯儲內部針對加息時間的爭論將不斷升級。尤其在目前低通脹的情況下,耶倫不希望拿經濟複蘇來冒險。
考慮到之後數據的路徑,Tim Duy認為,目前的風險是,美聯儲會提早在明年3月加息,這離現在只剩7個月了!不過,美聯儲將依然逐步且緩慢的加息。
本周,隨著投資者在美聯儲明年加息預期影響下拋售短期國債,美國10年期和2年期國債收益率差距收窄。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盡管美聯儲在公開聲明中的措辭小心謹慎,但投資者仍可以在其中發現細微的差別。不過,投資者最醉心的,還是美聯儲關於未來的利率變動預測。
GMP證券固定收益策略部門主管Adrian Miller對《金融時報》表示:
債市和股市密切關註(美聯儲)聲明的變化。債市關註何時加息,但更加關註加息節奏有多快,以及將提升至何種水平。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文章刊載了美聯儲在經濟展望報告中的2015及2016年利率預期點陣圖。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分析,如果按照最新的利率預期,美聯儲加息行動很有可能比預期來得更早。
華爾街見聞昨日提及,盡管美聯儲在公開聲明稱,當前近乎於零的超低利率將在QE退出後保持“很長一段時間”,但若按照最新的利率預期,17名委員中有5人預計將在2015年3月開始加息。這個時間點早於市場預期的2015年中之後。
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其新聞發布會上試圖澄清有關“相當長一段時間”即為6個月的普遍預期。但是如果基於這一時間周期判斷的話,美聯儲應該在2015年4月之前不會加息。
由此對比點陣圖預期來看的話,美聯儲內部要求提前加息的聲音顯然令市場感到意外。
美聯儲委員的預期引發了債市拋售。美國2-5年期國債遭遇投資者拋售風潮,從而引發短債收益率觸及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僅溫和上揚。
國債市場近期的變化反映出前景的不確定性。《華爾街日報》援引很多分析師觀點稱,即使很小的加息幅度都可能令經濟增速放緩,打壓本就很低的通脹率進一步走低,並低於美聯儲設定的目標。
FOMC將2015年末的中期聯邦基金利率預測值從1.125%調升至1.375%,而這一關鍵的隔夜拆借利率有望在2016年末觸及2.875%,此前預期為2.5%。然而,債券市場則預期該利率將在2015年末觸及0.76%,2016年末觸及1.82%。
這種差異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美元漲勢,也令美股處於相對適宜的區間,加息可能不會觸發當前高漲的股市脫軌。
美聯儲公開聲明出爐後,股市以一片掌聲作出回應。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當時上漲了0.6%,標普500指數漲0.5%。納斯達克指數也漲了0.7%。
《金融時報》文章稱,但是,對一些人來說,美聯儲“點陣圖”是對債市的一個警告。債市長期以來都預期經濟複蘇將長期低迷,通脹率下降將導致貨幣政策收緊步伐相對適度。
Aberdeen資產管理公司的高級投資經理Patrick Maldari稱:
比起FOMC,我們更站在債市一邊,一旦加息大門開啟,利率提升節奏將放緩。這事關實際GDP增速是否可以維持在3%以上,在這樣的結果中,股市將受美聯儲寬松政策指引,並消化美聯儲加息。
蘇格蘭皇家銀行策略師John Briggs稱:
債市對美聯儲的反應仍是不足的,未來需要調整。美聯儲聲明中的鴿派成份正在減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債券收益將攀升並導致平坦的曲線。
火爆的股市則存在風險。在QE徹底退出之後,下一個貨幣政策的正常化階段正在開啟。德意誌銀行策略師Alan Ruskin稱:
如果債市和美元真正開始重新以有意義的方式對美聯儲的預測定價,那麽股市就將面臨一段艱難時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是咁的,南仔覺悟了!
過去幾年政治冷感嘅南仔,周不時被朋友罵可恥,只顧搵錢,不理社會大事。當然南仔信念係堅定的,因為大部份罵南仔嘅朋友,畢業十年都黎,仲未經濟上完全獨立,完成唔係南仔追求嘅人生。
上周末戴生無段段話,佔中行動提早正式開始。南仔仲諗緊,佢地會係中環邊度集會,或者西環邊度集會。點知… 原本係幹諾道中集會,毒果第二朝新聞就係「解放」幹諾道中。之後知道警察用催淚彈嘗試清場,心情非常忐忑,點解第一日就去到咁盡呢?少有地很同情,示威者。
之後就係「遍地開花」行動,即佔領道路行動,先後除咗佔領銅鑼灣、旺角彌敦道同尖沙咀廣東道外,嘗試霸佔上水、元朗同柴灣,後來被擊退。
曾經何時,南仔真係相信和平佔中戴生的話,佔中只係口號,同最終手段,目的就係令其他市民覺悟,出來爭取普選,令政府回應全港市民訴求,無意影響其他人生活。
但係到咗今日,佔中第六日,大部份示威者回到崗位,但少部份仍然係佔領港九主要道路,可能係因為覺得,要覺悟同要理解事件嘅人唔夠,所以南仔文首第一句,南仔覺悟了,請「開放」解放後嘅幹諾道中,比南仔使用。過去六日,你地嘅訴求鋪天蓋地係各大傳媒同社交網路出現,大家知你地想點喇!
要罷工罷課嘅人,點解唔去維園到集會,同政府黎個持久戰,罷佢十年八載反映意見,一定冇市民會罵,或者學外國示威者絕食3天,都可以吸引到社會各界關註,為何偏偏要佔領道路?這樣擾民,最後只會失民心而敗!
希望佔領道路行動早日,和平結束!
下星期講返,唔知仲存唔存在嘅滬港通。
南子文
最近美國的股票市場持續走牛,讓空頭們又一次失望,關於美股何時見頂的問題,美銀美林指出黃金或許可以給我們答案。
在10月初,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股票下跌,人們開始將市場與1987年的大崩盤聯系起來。但在10月15日觸底之後,股市又回升並創出新高。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認為,市場的心理發生了變化,“從擔憂轉向了貪婪,從憂慮轉向了自大。”
Hartnett認為,在市場越來越有信心的情況下,市場何時見頂將能夠從金價中看出來。
Hartnett在一份給客戶的報告中稱:“金價如果忽然跌至1000美元/盎司下方的低點,那麽會和股市對頂點的最終沖刺恰好形成配合。這兩個現象會顯示‘死空頭’們都放棄了最後的抵抗,這意味著下一個戰略上做空的機會來臨。我們越來越擔心明年股市高點可能很快出現。”
Hartnett還稱,美國股市的大漲並不是因為美國的企業在成長或者美國就業市場在增長,而是因為各國央行對通縮的擔憂。他認為2014和2015年將是美股數年大牛市的“轉折之年”。
Hartnett在報告中還提到,過去幾個月中蘋果公司的股價和黃金價格走勢明顯出現了分歧,而此前兩者走勢是很相近的,投資者需要註意後續的發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4年12月23日,美聯儲即將迎來其100周年的日子。今天,美聯儲副主席Fischer在紐約舉行的美聯儲100周年紀念座談會上發表講話。他表示,隨著美國經濟改善,美聯儲現在的關註焦點是什麽時候、以何種方式結束零利率。
他在講話中表示,零利率是不正常的,可能會給政策制定者帶來複雜的問題。但他肯定了美聯儲在實行零利率時期的操作,稱那些操作是“合理”。他表示:
“我們現在討論的一系列大問題是提高利率——什麽時候提高,以及以什麽方式達到這樣的目的。”
今年六月剛宣誓就職美聯儲副主席的Fischer是美聯儲現在的第二號人物,他表示相信美國經濟正在進入“真正的複蘇”,經濟增長率在2%到2.5%之間浮動,他同時補充說低利率已經對現在的複蘇和產生一定的通脹起到了幫助。
雖然工資的增長現在看來並不顯著,但Fishcer表示,相信很可能將很快看到工資水平上漲,這將是美國勞動力市場從2007-2009金融危機中大幅恢複的信號。
他認為美國目前存在低通脹問題,但並非是通縮。這一低通脹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原油價格下跌造成的,而這一因素是短期的,並對經濟增長有正面效果。他還堅持認為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他反對那些要將這一目標提高到4%的說法。他認為2%的通脹目標可以給美聯儲一些空間來進行必要的操作,以刺激經濟並同時引導物價和收入預期來鼓勵公司提高工資。
長期來看,Fischer表示他擔心美聯儲的獨立性,以及在沒有政治幹預下執行有效貨幣政策的能力。他十分擔憂美聯儲的領導作用或會在未來危機中出現殘缺。
就影子銀行風險管控問題,Fischer談到,他認為美聯儲在處理美國影子銀行系統問題方面還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美國已經加快了銀行擴充資本的步伐,但美國目前尚未解決影子銀行的相關問題。”
在談到央行溝通策略時,Fischer表示,美聯儲實施政策操作是“十分透明的”。 但美聯儲“過於透明”或會讓市場陷入恐慌。
提到歐洲央行政策時,Fischer表示歐洲央行正在就當前嚴峻形勢尋求解決辦法,“他們現在行動的方向,我認為會發揮作用。”
(實習編輯 戴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周一黃金市場的“逆天”行情讓市場眾多黃金投資者大感意外,金價從1142日內低點最多上漲近80美元。在這一過程中,軋空成為了最主要的推手。在這一關鍵性的反轉之後,黃金有望迎來一段時間內的美好時光。
首先從黃金本身來看,1180是過去數月的多空爭奪位置,而本周一多頭在收複該位置之後幾乎是扶搖直上。大量在該水平,或者低於1180賣出黃金的投資者大多被迫止損離場,這意味著市場短期的看空者已經難以立足。
而此前和黃金一直呈現反向走勢的美股SPX指數和美元指數似乎也遭遇到了一些問題。盡管這兩者都處於明顯的牛市之中,但是並非沒有瑕疵。
從美元指數來看,市場2014年的漲幅已經十分驚人,投資者積累了大量的盈利頭寸。根據華爾街見聞此前的消息,市場美元凈多頭處於歷史高位。最新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對沖基金等大型投機客將美元凈多頭頭寸推升到了480億美元的紀錄新高。這些投機客堅信美元當前這一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漲勢能夠得以維持,美元兌歐元、日元、英鎊 及其他五種主要貨幣匯率全都看漲。
這剛好和黃金在1180下方處於明顯空頭的氛圍形成了鮮明對比。如果有突發消息導致獲利盤湧出的話,可能會導致“多殺多”的局面。類似五浪上漲和RSI背離的情況也是美元多頭的隱憂。
而在SPX上,日線和周線都已經進入明顯的超買區域,此前的阻力延長線目前也並未突破。
如果黃金和美元及美股大體逆向運行的趨勢可以延續,那麽資金從美元和美股流出將為黃金走高提供更多的利好支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新一輪醫改到2014年是第5個年頭,改革已步入深水區。在政府相關部門努力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中,醫保報銷制度一直飽受詬病:異地就醫報銷難、新農合報銷比例低及報銷範圍窄等問題不斷湧現。
異地醫保難在何處、醫保信息全國聯網是否有可能實現、如何解決當下五花八門的各地報銷制度所帶來的醫療難題?為此,我們邀請到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吳明教授,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原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祿生,江蘇省衛生法學會副會長胡曉翔,以及人社部一位有十幾年醫療保險工作經歷的專家卓嶽(化名)一起來探討醫保報銷難問題。
南方周末:新一輪醫改推行已有5年,各地醫保報銷制度差異性大,尤其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省里說能報,到縣里卻說不能報,其癥結何在?
吳明:由於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過於細化的省級新農合報銷方案很難適合所有縣。新農合報銷方案之所以有很多規定,如設置起付線、分段報銷比例等,就是希望花費高額醫療費用的農民可以多報銷一些,同時也是為了控制過度醫療。在目前強調分級診療的背景下,醫院級別越低報銷比例越高,是為了促使人們盡可能在基層就醫。新農合方案的重點應放在平衡醫療質量、控制成本和調動醫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補償農民上。
王祿生: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老百姓不論大病小病都往三級甲等醫院跑,搞得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門庭冷落。這不是醫改的方向,醫改的方向是要把小病和一般的病人留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理分流。制度統一,有的可以統一,有的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才能統一。比如各項管理制度、新農合會計和財務制度、信息規範標準等是可以統一的。但有些是暫時不能全國統一的。如目前籌資水平全國不完全一致,而且錢是以縣為單位統籌的,這種現實下,如果把補償起付線、補償比、封頂線在全國或全省統一就會出現有些縣的錢不夠用,有些用不完。因此,補償方案的統一要與統籌層次同步。新農合統籌層次提高可以提高醫保的抗風險能力,是今後的發展方向,但同時也要求有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控費措施和信息化水平,否則就會出現吃大鍋飯的情況。
胡曉翔:當今的籌資規則,就是以縣、區為基本單元,各個縣、區之間,人口總數、經濟發展、財政規模等等基數各不相同,也就只能在符合市、省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各自為政。
目前,除商業險之外,政府主導提供的有關醫療衛生服務保障的現狀可謂險種林立、多頭管理、制度摩擦、管理成本增加。各地五花八門的報銷與補償規則,事實上把人分為無數的等級,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這個公共產品的公益性、公平性相違逆,必須盡快通過諸險合一、建立統一醫保體系而徹底解決。
南方周末:對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面臨有的能報,有的不能報,甚至有些病種仍未算進其報銷範疇等問題,諸位有何看法?
王祿生:新農合搞了十多年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農村條件這麽差的情況下,基金管理不能說一點問題沒出,但基本沒有出大問題,這與新農合一開始就重視基金管理制度建設是分不開的。比如新農合基金的會計制度、財務制度,規定新農合在縣財政設有基金專用戶,有收入戶,有支出戶,所有錢都必須經過這個專戶。此外,還規定了基金封閉運行,管錢的不管賬,管賬的不管錢。老百姓的錢,收過來直接進銀行,銀行直接進財政專戶,合醫辦根本見不到錢。
吳明:其實近年來,國家財政對新農合投入相當多,2014年政府新農合補助320元,個人繳納70元。每年新農合籌資增長水平可達14%-15%,比GDP增長率還高。但相對於醫療需求來說,新農合資金還是不足的。鑒於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新農合籌資標準不可能一下子提到很高水平。所以,有些藥能報,有些不能報,全報新農合基金是支撐不住的。現在關鍵是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新農合資金。
胡曉翔:就新農合資金籌集而言,渠道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個原則,籌資標準應當不低於本地區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百分之三,並應當高於國家最低籌資標準,其中個人繳費比例一般不超過籌資標準的百分之二十。籌資標準一般每兩年調整一次。財政補助資金由各級財政預算安排。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按照規定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財政補助資金,上級人民政府通過財政專項轉移支付給予補助。各級財政補助資金應當在規定時間內足額劃撥到統籌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財政專戶。
可見,在沒有大的天災人禍的年份,只要事先科學謀劃、方案合理、籌資到位,新農合基金是可以正常運轉,不至於出現因資金緊張而對合規的病例不予報銷的情況。
南方周末:如何看待異地醫保報銷難這一問題?有沒有可能在今後解決?
吳明:異地報銷需要建立在各地區籌資水平和報銷方案相差不大的基礎上,而且還要能進行異地控費。各地經濟發展差異很大,各地區的醫療費用水平、新農合報銷方案差異也很大,一位青海的參合農民到北京看病,異地報銷是按照青海的報銷方案還是北京的報銷方案?如果是前者,北京的醫生需要按照青海的報銷目錄提供服務,北京的醫院需要按照青海某縣的報銷方案報銷,全國這麽多縣,在沒有全國聯網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如果是後者,北京的新農合籌資水平較高、報銷比例和範圍都與青海不同,而且在控費方面青海的新農合經辦機構又“鞭長莫及”。因此,在短時間內全國實現異地報銷是有點難度的。可先推進省內異地報銷。
卓嶽:異地報銷超過了醫保的管轄範圍,不能夠進行有效的支付和監督。此外,醫保支付的壓力本來就很大,如果異地就醫過於方便,大家都跑去大醫院,可能會造成整個醫保難以承受。
王祿生:現在新農合普遍實行農民在外打工看病後,回到參保地報銷,解決了農民工的合理補償的問題。但其中也不乏有少數人拿著假票據、假證據回來報銷的。而這個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新農合與各級醫院的信息聯網,實行往上結報,既方便外出打工人員,又可以防止假票據報銷,但這需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配合支持。
南方周末:目前全國醫療信息聯網還未成型,是有難以逾越的困難嗎?
吳明:全國醫療信息聯網肯定會實現,但是需要多長時間就不知道了。因為前期各地都是自己開發的系統,如果要聯網,就需要重新設計,投入資金會很大。其次,對大量數據的管理難度也很大,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卓嶽:目前,估計是可以做到省內醫療信息聯網,進行實時結算的。可能遇見的困難包括:要不要建立一個國家級或者省一級的平臺,為範圍內所有醫療機構搭建一個信息傳輸平臺?這個平臺到底建到怎樣的程度?因為實時結算比較精細,比如各地方的政策不一樣,報銷也不一樣,藥品信息代碼都不一樣,這些都有難度。如果要做到全國醫療信息聯網,前提是標準化。所有藥品、項目要有統一的代碼,這樣才能保證信息的識別。
胡曉翔:異地報銷在網絡、設備設施和信息技術高度發達與普及的今天,沒有技術性的困難。問題可能在於,籌資水平與資金來源不一導致的利益割據。解決之道無它,在強力推進諸險合一的同時,提高籌資責任部門的層級,以及財政補助資金所占的比例,尤其是中央政府通過財政專項轉移支付補助的比例,方可切實打破利益割據、地域頂牛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