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破解三話術 買保單勿賺小虧大


2011-11-21  TCW




保費要漲了!過去一個星期以來, 保費到底要漲多少,成了攻占媒體版面的火熱話題。

十一月八日,傳出金管會為了確保保險公司能夠永續經營,明年度將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編按:責任準備金利率越低,保險公司的提存準備越高,保費也因而提 高),保費恐將要調漲三成。

眼見各種民生商品統統漲,只有薪水不漲,當天,金管會緊急出面滅火,強調「未定案」,並且要求壽險公會提出建議方案,考慮把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與第五回合 生命表(編按:依年齡、性別的死亡率統計,據此計算保費)一同實施,降低衝擊。

十一月十日,壽險公會則提出最新版本建議,六年期以下責任準備金利率建議調降○.五個百分點、保費約漲兩成;六至十年期保單則是調降○.二五個百分點,保 費約漲一至兩成;十年以上保單則不受影響。

根據以上內容,預計今年底前,金管會將做成決議,最快明年第一季保費,就有可能會上漲!

不論保費要漲多少、何時開始實施,已有業者摩拳擦掌,準備利用明年保費調漲之前的機會,衝刺一波。有銀行理專已喊出「費率調高、利率會變低」,藉此促銷躉 繳儲蓄險(編按:指保費一次繳清)。

「通常保險公司都會掌握停售或調漲的機會,鼓勵人家去買,這些往往都滿有用的。」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助理教授彭金隆說。

面對未來幾個月將迎面而來的一波強力推銷,保險公司會用什麼樣的話術、消費者又該如何破解迷思?以下分三大類分析。

「再不買,保費會漲!」評估是否必須買這項產品

這一波調整,預計受影響最大的將會是這幾年熱銷的還本壽險和增額壽險。這時候,業務員最常使用的話術就是,「再不買,就要漲價了。」該怎麼破解這個迷思?

要打破此迷思,建議回到該產品的特性來思考。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例,這種產品的保額會以單利或複利方式逐年增加,因此業者常打出「抗通膨」等說法吸引消費 者。也因這種特性,在這幾年常常被當作「類儲蓄」商品銷售,業務員往往告訴消費者,在到期後,可以「部分解約」把錢領回,賺到利息、又有壽險保障。

但這麼一來,其實是把「壽險」跟「儲蓄」混在一起。即使現在買,保費比較便宜一、兩成,但卻不一定划得來。

宏觀財務顧問平台協理、認證理財規畫顧問陳敏莉分析,這種產品,其實是適合高資產族群,怕資產縮水,用來保全財產。對一般人來說,有兩點要注意。一,增額 壽險的設計,身故理賠金多半是以下三者取其高:當年度保額(增值後)、累積保費、保單價值準備金。但實務上多半是累積保費或保單價值準備金比增值後的保額 還高,這代表很多這類保單沒有「壽險」成分。二,如果著眼於儲蓄,要在繳費期滿後才有明顯的效果,第一年內解約是完全拿不回保費,即便繳滿那年解約,也才 接近領回繳出的保費。如果在繳費期間內有用錢需求,只能認賠解約。

更重要的是,這種產品並不便宜。以同樣是三十歲男性、保額一百萬元來看,二十年繳的增額終身壽險保費一年約十三萬元,但同樣保額的定期壽險,卻只要四千 元。前者二十年繳費高達二百六十萬元、後者是二十五萬元(編按:隨年齡增加而保費遞增),相差逾十倍,省下來的錢,自己拿去投資,彈性更高。所以這段時 間,如果碰到業務員再向你推銷這項產品時,不妨思考一下,自己本身的屬性,到底有沒有必要買這種產品,免得賺小虧大。

「現在買,利息卡好!」評估未來利率走勢升或降

銀行端最熱賣的商品,通常是六年期躉繳型的儲蓄險。理專會強調,這種產品「沒有風險、也沒有匯率波動的問題,」現在買預定利率還比較高。買這類產品有兩個 風險。第一,它是一個六年期的產品,目前利率多半固定在一.五%左右。但未來六年的利率走勢難以判斷,如果碰上升息,這產品的利率仍固定在現在的水準,反 倒划不來;第二,購買六年以後到期,期間如果需要用錢,解約仍會有折損。

「壽命長,保費會降!」評估年紀是否仍要買壽險

由於目前正在研擬「第五回合生命表」將在明年一併實施,因為台灣人平均餘命變長,屆時定期壽險保費反而會調降。等到真正實施後,有可能會被拿來變成推銷的 噱頭之一。

遇到這樣的推銷方式,該如何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彭金隆提醒,要回到保險的性質來思考。在青、壯年時期,家庭負擔重,萬一發生不幸,壽險的理賠金的確可保障 家人。但到五十五歲後,房貸付完、小孩長大,反而不需要壽險產品、需要的是收入的保障。這時就沒意義再買壽險。

綜觀以上迷思,其實多半是抓準一般人貪小便宜的心理。但保險商品一買下去,少則六年、長則終身。不論保費怎麼變,還是要回到自身需求冷靜考慮,才是破解迷 思良方。

【延伸閱讀】10年期以下還本及增額壽險,影響最大

保險種類:定期壽險 保單特性:定期繳費、定期保障 保費(註1)及繳款方式:4,000~2萬元(年繳) 新規定影響(註2):保費可望降低1成

保險種類:終身壽險 保單特性:定期繳費、終身保障,平準保額 保費(註1)及繳款方式:3~5萬元 新規定影響(註2):保費可望降低1成

保險種類:增額終身壽險 保單特性:當年度保額依單利或複利計算逐年增加。身故理賠依當年度保額、累積保費、保單價值準備金中三項取其高 保費(註1)及繳款方式:13~12.5萬元(隨年齡增加遞減) 新規定影響(註2):10年期以上不受影響、10年期以下保費調漲1~2成

保險種類:還本終身壽險 保單特性:定期繳費、終身保障,自繳費期滿開始每隔幾年領取生存保險金保費(註1)及繳款方式:18~25萬元(20年期,年繳) 新規定影響(註2):10年期以上不受影響、10年期以下保費調漲1~2成

保險種類:健康險 保單特性:醫療理賠 保費(註1)及繳款方式:視保單而定 新規定影響(註2):保費將調漲,幅度未定

註1:壽險投保對象以30-50歲男性、保額100萬元計算註2:指適用「第五回合生命表」以及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的影響資料來源:宏觀財務顧問平台、網 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4

那些虧大了的互聯網併購案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873.html

Bebo創始人100萬美元贖回公司,當初賣了8.5億美元的新聞,引發我們盤點那些虧本的收購買賣的興趣,盤點之下發現,雅虎早年的收購確實夠大手筆,虧損的金額也是驚人。

以下是騰訊科技評出的國內外5大虧本的互聯網併購案:

 

盘点那些亏大了的互联网并购案
 

1、社交網站Bebo

冤大頭:AOL

收購價格:8.5億美元

出售價格:100萬美元

虧損:8.5億美元

2008年還屬於時代華納集團的AOL決定收購美國第三大社交網站Bebo,旨在通過這筆交易進行業務轉型,即由互聯網服務提供商轉型為基於廣告支持的媒體公司。在 AOL從時代華納剝離後僅僅6個月,AOL就決定出售Bebo。2010年6月,AOL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把Bebo出售給投資公司Criterion Capital Partners。在Criterion Capital Partners手中,Bebo宣佈進行破產保護,Bebo聯合創始人波奇夫婦最終又通過拍賣以100萬美元的價格買回了這家公司。

 

盘点那些亏大了的互联网并购案
 

2、社交網站MySpace

冤大頭:新聞集團

收購價格:5.8億美元

出售價格:3500萬美元

虧損:5.4億美元

新聞集團在2005年以5.8億美元收購了當時如日中天的MySpace,但後來由於運營不佳被Facebook超越。最終只能以3500萬美元賣給在線媒體和廣告公司Specific Media。

 

盘点那些亏大了的互联网并购案
 

3、歐洲比較購物網站Kelkoo

冤大頭:雅虎

收購價格:5.98億美元

出售價格:1.25億美元

虧損:4.73億美元

雅虎2004年斥資4.75億歐元(約合5.98億美元)收購歐洲比較購物網站Kelkoo,2008年出售給英國Jamplant,也被認為是楊致遠下課後雅虎戰略調整的第一個信號。

 

盘点那些亏大了的互联网并购案
 

4、社交書籤服務Delicious

冤大頭:雅虎

收購價格:1500萬至3000萬美元之間

出售價格:500萬美元

虧損:超1000萬美元

雅虎在2005年收購了社交書籤服務Delicious,並在2011年以秘而不宣的價格把它出售給了YouTube聯合創始人陳士駿。雅虎在2010年12月宣佈,該公司將清理自己的產品線,清除「表現不佳」和「非核心」業務。

 

盘点那些亏大了的互联网并购案
 

5、上海浩方遊戲公司

冤大頭:盛大集團

收購價格:4.63億元人民幣

出售價格:3.1億元人民幣

虧損:1.53億元人民幣

曾經名氣響噹噹的浩方,在2004年9月同意接受盛大投資並獲取17.86%的股份。2005年5月,盛大剩餘的82.14%股權收入囊中。分兩步完成收購的浩方,共耗用盛大5600萬美元,約合4.63億元人民幣。2012年4月,浙報傳媒以3.1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浩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836

虧大了!日本養老金去年炒股虧損5.3萬億日元

事實又一次證明,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最新公布的2015年財報(2015年3月~2016年3月)顯示,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GPIF),虧損5.3萬億日元(約合512億美元),虧損率達3.81%。這是自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GPIF面臨的最大幅度虧損。

GPIF在財報中給出的理由是,2015財年里,日元出現了大幅升值以及全球股市動蕩頻發。同時財報還第一次詳細披露了GPIF在日本國內以及國外持股情況。

不過,盡管出現難得一見的大幅虧損,GPIF還是在財報中對未來走勢表示樂觀。財報寫道:“從長遠來看,前景依舊光明。自2001年以來,GPIF以累計獲得45.4萬億日元的盈余,過去15年來的增長率也保持在年均2.7%。”

自2001年建立以來,GPIF坐擁135萬億日元的資產,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養老金投資基金。

入市有爭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GPIF官網上看到,截至2015年年底,其資產布局主要分為5大板塊。占據相對多數的為國內債券,為37.76%;其次是國內股市,為23.35%;再者是占比22.82%的國際股市,以及13.5%的國際債券和2.57%的短期資產。

而GPIF在2015財年之所以落得近8年來最大規模的虧幅,主要還是源於日本國內及海外市場的股市表現不佳。其中,GPIF在日本國內股市投資中虧損最厲害,虧損幅度達10.8%;在海外股市投資方面也虧損了近9.6%。同期,日本國內Topix指數虧損12.7%。因此也不難理解GPIF近8年來的首次巨額虧損。

其實,GPIF之所以如此青睞股市資產,還要源於2014年的政策調整。GPIF主席高橋(Norihiko Takahashi)在財報發布會上表示:“2014年10月,我們修改了相關的資產布局政策,轉向了更多元化的方向,為了使GPIF的投資回報率有所增加。”這一調整也與當年安倍政府鼓勵大型金融資產通過高風險投資以刺激日本經濟的初衷相關。

高橋所謂的“多元化”政策便是加大對日本國內及海外股市的投資比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GPIF官網上查到的2014年投資整體評估報告顯示,當年,投資日本國內債券的比重從60%下調至35%,國內股市的比重從11%上升至25%,國際債券和股市比重都有所上升。其中,國際債券投資比重從11%上升至15%,國際股市從12%上升至25%。

高橋也承認,多元化的投資政策的確對短期資產的價值造成些浮動,但是確保GPIF整體資產的長期風險是下降的,因此會繼續尋找合適的機會向民眾做進一步解釋。

但是,這一布局的調整並不是人人都叫好。反對方認為,這是拿日本工人的養老金在下賭註。反對黨民主黨領袖岡田克也(Katsuya Okada)此前表示,“我們已多次聽到類似警告:投資股市風險巨大,如今這一風險真的來了。”在岡田克也看來,不排除日本養老金總額未來會走下坡路,而這對於老齡化社會當前的日本安倍政府是個棘手的挑戰。

刺激計劃頻出

雖然政府養老金在過去一財年巨額虧損,但這並沒有阻擋安倍政府進一步刺激日本經濟的腳步。

就在8月2日,安倍政府宣布了新一輪的刺激計劃,規模高達28萬億日元(約合2650.3億美元),其中13.5萬億日元(約合1320億美元)為財政措施,主要涉及基建支出以及低收入者福利的擴大。在13.5萬億日元的財政措施中,7.5萬億日元的支出將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擔,剩余的6萬億日元隸屬於日本政府的財政投資和貸款計劃,不包括在政府預算中。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當天的內閣會議上表示:“這一強大的一攬子計劃主要用於未來的投資。有了這一計劃,不僅能提振經濟,還能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上個月,安倍就提議制定一攬子刺激計劃,以恢複受消費低迷拖累的日本經濟。該項計劃也是安倍擔任首相3年半以來規模最大的刺激方案之一。

與此同時,日本央行也面臨采取更多行動的壓力。安倍晉三的顧問已敦促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通過擴大央行寬松政策來配合政府的行動。

近三年來,主打寬松的貨幣政策、靈活開支和結構性改革的“安倍經濟學”收效甚微。安倍政府期望,該刺激計劃能將GDP增速提升1.3個百分點。但是,有經濟學家認為,該計劃對GDP的提振作用或許不會像安倍政府預期得那麽樂觀,在截至2017年3月的財年結束後,GDP增速能提升0.4個百分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5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