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成蔭自創「定錨術」 掌握台股多空走勢 小工程師從賠光本錢到財富自由

2012-02-13  TWM




念工程出身的林成蔭,一路從研究 員到擔任政府四大基金的操盤人,才四十多歲就累積數千萬元財富從容退休。自詡為快樂專業投資人的他表示,樂觀看待台股,投資人可以開始布局中小型股。

撰文‧林心怡

「年少輕狂、﹃武藝﹄不精時,我也曾幻想一夕暴富,結果一天就賠掉了我全部的家當!」林成蔭有些難為情地回想二十年前投資觀念魯莽的自己;如今的他擁有市 值三千多萬元的房產,與八位數的台股操作規模,身價已不可同日而語。

融資、當沖 一次賠光五十萬時序回到一九八九年,那年才剛退伍的林成蔭,帶著父親所資助的十萬元,就開始一頭鑽進股海做投資,「大學時代,其實我不怎麼愛念書,甚至是 家中的頭痛人物,但我倒是對股市投資格外有興趣。」林成蔭笑著說。

大學水利工程系畢業後,在中華工程擔任工程師期間,林成蔭總是心繫台股投資,即使沒什麼錢,還是想著買低價股,甚至做零股投資。

「擔任教職的父親看我這麼愛買股票,就乾脆資助我十萬元投資,就像新手打麻將一樣,剛開始手氣還真順,不用什麼很強的選股邏輯,很快資產就數倍地增長。」 林成蔭笑著說。

一九九○年,他不但躲過了台股從一二六八二點下殺到二四八五點的崩盤,再次進場後,又因押對封閉型基金而大有斬獲(當時基金均呈現折價狀態)。因此,當國 內剛開放信用交易時,自認「武功高強」的他開始融資、當沖,前後才一年多的時間,手上就累積了百來萬元的資金。

「當時覺得自己很棒,怎知道才一天的時間,我就幾乎賠光了本錢!」林成蔭反省當時大賠的原因,都怪自己「太貪」。

「當時電子股交投熱絡,尾盤拉漲停司空見慣,誰知道有天我開盤追高搶進國巨和楠梓電時,買超過我能負擔金額的張數,心想尾盤漲停賣掉當沖就能大賺!」沒想 到,當天殺尾盤跌停,資金不夠的林成蔭只好認賠殺出,讓他一下子賠光五十萬元,幾乎是他放在股票的操作部位。

當時,另一個讓林成蔭震撼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基金也慘賠七成收場。

「還記得一九八九年封閉型基金,例如光華鴻運、建弘福元狂飆的行情,讓我獲利數倍後,我又買了一檔億順日本認股權證基金︵億順後被併為景順資產管理︶與霸 菱新興市場基金。」林成蔭回憶,沒想到,後來日本股市重挫,原本有二○%以上的獲利,竟由盈轉虧。但當時林成蔭告訴自己:「不要擔心,一定還有機會漲回 來,套牢就當長線投資吧!」痛定思痛 認真研究基本面與技術面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九四年底墨西哥發生金融風暴,二八○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導致外資迅速撤出,接著「李森事件」讓霸菱銀行不堪虧損 倒閉,並以一英鎊轉賣給ING銀行後,讓當時「從未聽過外商銀行倒閉」的林成蔭心生恐懼,忍痛將手上兩檔基金全數贖回。

「現在回想,如果我的霸菱新興市場基金拗到○七年的話,獲利至少十倍,但當時我哪有這麼多錢跟它搏?這就是趨勢反轉,不懂得停損的下場。」林成蔭回憶。

當時,林成蔭的股票與基金慘賠,讓他一度癱坐在券商樓梯門口許久,最後才無力地起身離開,而一連串的投資失利與虧損,讓他一度靠借貸與信用卡循環利息度 日。曾經身上窮到只剩下十元,落寞地牽著摩托車去加油的他,一副寒酸樣,還被加油站的工讀生竊笑,回想當時的窘態與震撼,讓他至今難忘。

至於賠光積蓄又重新讓他翻本的本錢從哪來?

林成蔭笑著說:「就是我當時相當重要的兩位好友,一位是名副其實的科技新貴,另一位就是現在的老婆。」之後,林成蔭的投資開始轉趨穩健。

這些慘痛的教訓,讓林成蔭驚覺,以往短線進出,以及過度擴張信用的投資和貪心的資產配置,是他賠光家當的主要原因。為了一雪輸光資產的恥辱,林成蔭除了努 力研究台股的基本面與技術面,也認真地做好資產配置。

後來,林成蔭找出屬於自己的一套獲利模式,核心持股以高現金殖利率股票為主,衛星持股則搭配有題材的高獲利成長股。

之後,林成蔭也因為對台股產業的精闢研究分析得到賞識,甚至能以非金融背景受到投顧公司破格任用擔任研究員,一路從基金經理人,升格到政府基金代操經理 人。

選高現金殖利率股布局

細數林成蔭過去獲利數倍的核心持股,都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首先,林成蔭會選擇每年獲利穩健、現金殖利率高於五%以上的公司;其次,則是挑選流動比與速動比分別高於一二○%與一一○%的公司;第三,就是挑選大股東 持股多、三大法人有涉獵的標的,尤其是勞退基金、國安基金等資金挹注的公司尤佳,以及外資、投信、自營部青睞的標的。

例如,林成蔭於○九年買進的統一超,平均成本僅七十幾元,賣出價位則在一八○元附近,投報率就有一五七%;其餘的核心持股包括中橡、中保、台汽電等等,也 都符合這樣的選股邏輯。

而對於台股長線的多空走勢,林成蔭自有一套「定錨理論」。他認為,影響股市最重要的三個因素就是:資金、景氣、投資者的信心與評價。綜合以上三項的結果, 即可研判台股長線的多空走勢。

「就像船隻進入港口後,會將錨丟進海裡來固定船隻位置,即使風浪變大,船隻也不至於漂流到不知去向。」也就是說,一旦台股長線趨勢研判確立,將不致受到短 期資訊或消息干擾,所以每當開春第一季,他就會詳細思索未來的投資布局。

展望二○一二年,林成蔭認為第一季台股再壞有限,股價跌深、被外資錯殺的中小型電子股,都是布局的好時機。他甚至早在總統大選前預言,在市場疑慮的氣氛 下,會展開軋「空手」與「空單」的行情。

至於產業方面,看好Ultrabook︵超輕薄筆電︶等相關概念股,例如專做SSD(固態硬碟)的群聯、威剛;電池廠商的新普、順達;鋁鎂合金的可成,以 及其他像是系微、NB代工廠緯創、周邊零組件廠神基。在智慧型手機平價化題材方面,則看好TPK宸鴻、勝華等。

歷經長達二十年的投資修煉,三年前,林成蔭得以提早退休,成為專業投資人。前年,他出了一本投資的書,同時還創辦了「財子學堂」,希望以過來人的身分,分 享成功的投資模式,讓曾經像他一樣,在股海跌跌撞撞的人,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不必在股市殺進殺出,也能成為穩健獲利的快樂投資人。

林成蔭

出生:1965年

現職:財子學堂創辦人

經歷:萬寶投顧執行副總、新光投信協理、政府四大基金代操經理人學歷:英國萊斯特大學企管碩士著作:《股海樂活 林成蔭教你快樂投資》

林成蔭投資5心法

1. 挑選高現金殖利率股:選擇每年穩健獲利、現金殖利率高於5%以上的公司。

2. 選財務體質佳的公司:挑流動比與速動比分別高於120%與110%的公司。

3. 持股籌碼分析:從年報挑選董監持股較高,以及受法人青睞的標的。

4. 留意公司個別題材:產業趨勢向上,或有兩岸獲利題材者。

5. 從技術面研判進出場時點:以日、周、月、季線,配合RSI、MACD多空訊號觀察進出場時機。

林成蔭的春耕布局

1. Ultrabook(超輕薄筆電)相關概念股:群聯、威剛、新普、順達、可成,以及 系微、緯創、神基等。

2. 低價智慧型手機題材股:TPK宸鴻、勝華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14

手機一滑服務就來 小專長也能賺外快 隨選經濟 創造小工作裡的大商機

2015-02-16  TWM
 
 

 

從人際傳播到翻找黃頁,如今連網路搜尋都顯得有些落伍。

在隨選經濟時代裡,只要動一動手指,快速崛起的「Uber式」服務,就會為你快速完成生活中的大小事。

撰文‧何佩珊

還記得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女上司對助理的各種無理要求與挑戰嗎?想要擁有一個助理來替你打理生活上的大小事嗎?只要靠著一支智慧型手機,上網全部都能辦到。

才剛起床,電鈴響起,需要排隊一小時才能買得到的炭烤吐司已經送到家門口,靠的是昨晚睡覺前在手機上一點,搞定!你忙著準備出門才想到,今日是送狗去打預防針的日子,下午卻已經排滿會議,只能拿出手機滑兩下,找人帶狗去打預防針,搞定!晚上朋友要來家中聚餐,一周前,你已經透過手機預約好,今晚吃的是西班牙家常菜,搞定!還有,中午十二點開賣的江蕙演唱會門票,也是靠著手機滑兩下,就已經找好了代買人。

滑一滑、點一點

隨時隨地都有人能﹁幫忙﹂一切就像有個隨身助理替你打理一切,這就是「隨選經濟」︵On-Demand Economy︶時代的魅力!

一月初,《經濟學人》選了「隨選經濟」作為封面故事,如果說二○一五年有一個新辭彙要認識,無疑地,「隨選經濟」一定是其中一個。

所謂「隨選經濟」,指的就是透過行動網路等科技,達到即時、便利又快速的創新虛實整合服務,從線上走到線下(Online to Offline,O2O),改變過去傳統市場供需的面貌。只要一支智慧型手機在手,把你的需求往網路上一丟,隨時隨地、任何人都可以來替你完成任務。

這麼說吧,過去有線電視就像組合包,但你想看的永遠是電影台,於是,你退掉了第四台的租約,改跑DVD出租店。後來網路普及,應運而生的MOD、iTunes出現,你不再需要親自跑出租店,只要手指點兩下,馬上就能欣賞想看的電影,MOD(Multimedia On Demand)等隨選服務,就是這樣的概念。

「以前消費者無法隨時隨地、透過一個簡單的『按』動作就買到任何東西。」前樂天執行長,現任App新創公司Button創辦人暨執行長麥克.賈科尼(Mike Jaconi)說。但現在不一樣了,智慧型手機進入我們的生活,虛擬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愈拉愈近,透過網路,你不再只能下載文字、聲音、影像,你能下載的是整個現實世界。

因此,麥克.賈科尼將這個改變日常生活方式,並顛覆傳統商業模式的趨勢定義為:「科技公司透過即時滿足消費者,不論是貨物或服務的需求,所創造出來的經濟活動,就叫作『隨選經濟』。」

靠手機享服務

Uber帶來破壞式創新思考消費者的期待已經越來越高,尤其是在行動網路普及之後,他們希望有更快速、更便利、透過手機操作就能享受服務,有了需求,自然就會有更多供給投入,因為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為了滿足市場供需而生。

以前,為了滿足業者臨時增加的工作量,對外徵詢短期人力,由於這樣的工作屬於暫時性質,這些短期人力就被稱之為打零工;進一步地,有了專業的公司把一批低階工作統包,由他們來負責訓練人力,再分派到客戶端,稱之為派遣;二○○○年網路科技崛起後,在「世界是平的」概念下,衍生出了各式各樣的外包工作。

如今,因為行動網路的普及,「隨選經濟」下的工作被切分得更為精細,你不需要完成一個很大的計畫,也不需要有超強的團隊,只要有特定的技能,就能在「隨選經濟」下,找到你可以完成的任務,被稱之為「微工作」(Microwork)。

近期在台灣及全球各地都引起爭議的Uber,或許就是「隨選經濟」與「微工作」最好的例子。

紅遍全球五十四國、超過兩百個城市,還沒上市掛牌、市場估值就超過四百億美元的Uber,創業靈感來自於Uber創辦人加瑞特.坎普(Garrett Camp)六年前站在寒風中遲遲攔不到計程車而起的一個微小願望,當時他想:「如果我可以在手機上按一個鍵,立刻出現一輛車就好了。」隔年,Uber在舊金山誕生。

現在,倘若你想搭車,只要在手機上輕點Uber的App,馬上就能替你安排距離最近的車子,司機名稱、車號、所在位置與行車路線,都能在手機上一覽無遺。「Uber存在的用意,就是要滿足那些搭了傳統計程車卻不滿意的消費者。」台灣Uber總經理顧立楷說,Uber要用創新的服務,來換取消費者的認同。

同樣的,要成為Uber平台上提供載客服務的司機,只要你有一輛車,駕駛紀錄優良,你就能夠成為Uber平台上的司機。只是,這樣的立意隨著各地傳出Uber司機的犯罪事跡,連帶地也讓這項創新服務引發正反兩極的爭議。

儘管如此,Uber的成功仍舊激勵了全球各地掀起一波「Uber for X」的熱潮,意思就是各行各業的Uber,希望透過Uber的案例來激發各行各業運用行動網路與App,做更多的創新服務,中國更出現「要創業,學Uber」的流行語,帶動「隨選經濟」的成長。

美國知名創投PRE Ventures負責人史蒂夫.施拉夫曼(Steve Schlafman)就這麼形容,「這是一個Uber化︵Uberification︶的服務經濟。」顯示出「隨選經濟」下,Uber創新的高指標性。在「隨選經濟」的蓬勃發展下,連帶地創新服務的投資金額也跟著飆升。

單單一四年,美國矽谷估計就有超過二十家標榜Uber式服務的新創公司誕生,服務項目五花八門,送餐、洗衣、按摩、醫生到府看診、搬家、裝潢、遛狗、打掃等,打著數分鐘到數小時就能完成任務的招牌,吸引消費者使用。

知名創投經緯中國合夥人萬浩基表示,隨選經濟在中國也一樣火熱,除了滴滴打車這類交通服務,他身邊也有朋友在中國推出送咖啡的服務,只要手機按一下,咖啡就會送到你手上,「一天可以外送一萬杯。」正因「隨選經濟」日益壯大,創投業者投資的意願也隨之提升,根據CB Insights的數據,標榜Uber for X的新創公司能夠拿到的第一輪融資金額,足足比其他新創公司平均融資金額還要高出四六%之多。

美國熱中﹁隨選﹂

重塑人們對未來生活想像

「隨選經濟」點石成金的魔力有多大?成立僅兩年的矽谷新創公司Instacart最知道,提供「7-ELEVEn到你家」的服務,消費者只要在Instacart的平台上勾選想要的產品,Instacart就會派出採購專家在短時間內跑遍大小超市,幫你完成採購清單、送貨到府。

如果你以為他只是亞馬遜、PChome的「真人版」,那可就錯了,因為Instacart不只喊出﹁一小時內送貨到家﹂的時間保證,跑遍各種超市的服務精神,恐怕都是這些傳統電子商務平台難以望其項背的。而且,Instacart不需要建置大型倉庫放存貨,更不用養自己的物流車隊和大量全職人員,卻可用最短距離、最快的速度完成訂單。

這樣的服務,過去兩年讓Instacart的營收快速成長,一四年營收突破一億美元,連帶地也讓Instacart最新一輪募資估值上看二十億美元(約新台幣六百億元)。

長期居住在美國的台灣創業家劉威廷就觀察到,「當你在美國沒有車時,隨選服務的需求就會很明顯,讓一切都變得合理。」以他本身來說,過去就曾用過叫車類的Uber和Lyft,還有送餐類的Grubhub,和服務類的Instacart。

相反的,只要你有時間、願意付出勞力,都可以成為「隨選經濟」下的「微工作者」。

有時間、願付出

改變形態 微工作者有錢賺像是當日到貨服務公司Deliv執行長卡爾梅莉(Daphne Carmeli)就說,比起FedEx同日到貨服務要收五十美元,而Deliv收費只要五美元,關鍵在於FedEx必須負擔資產成本,可是Deliv卻可以用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招募「微工作者」來達成送貨任務,所以,Deliv沒有資本支出的負擔,收費自然也比別人更低。

「隨選經濟」在消費端已開始重新塑造人們對未來生活想像,也為你我的工作形態投入革命性的改變,麥克.賈科尼甚至認為,「隨選經濟」帶來的典範轉移,威力將等同於一九九○年代網路所帶來的衝擊。

歐洲管理學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就曾在他的著作《覺醒的年代》(The Empty Raincoat)寫道:「二十一世紀將是個組織衰萎的時代。核心工作者(全職工作者)的人數將不到總工作人數的四分之一,剩下四分之三的工作將由外包或兼職工作者分擔。」今年二十七歲的Sam,就是查爾斯.韓第筆下「微工作者」的一例,他的正職工作是人力仲介公司業務,卻同時兼具Uber司機、GOGOVAN快遞員的身分。當他因業務有較遠距離行程時,他會開車出門,「順便」提供Uber服務,反之,若是騎車可達的地區,則跑業務兼送快遞。

接不接單,全部操之在己,這樣的微工作內容每月平均可以為他增加超過一萬元的收入。

在台灣,有愈來愈多和Sam一樣的人;在矽谷,一人身兼多家隨選企業工作的人更是所在多有,當中更不乏有年收入上看六萬美元,或是開著BMW等名車送貨的人,生活比起一般上班族毫不遜色。

依全球最大線上外包平台Elance-oDesk的統計數據看來,這幾年來線上委外工作比重明顯呈現逐年走高的趨勢,一四年該平台的自由工作者人數已經成長達九四○萬人,總計透過平台完成交易的金額則達三十二億美元。

對消費者來說,愈多企業提供各式各樣的隨選服務;站在企業的角度,各種人力需求則像是扭開水龍頭般,簡單易得。

雖然「隨選經濟」的服務地區仍以舊金山、紐約、北京等新創聚落城市為主,但網路新創公司愛料理創辦人蕭上農則很樂觀,「和IOT(物聯網)一樣,大家都知道隨選經濟是趨勢,只是還需要時間發酵。」如此看來,也不難理解為何今年你一定要認識「隨選經濟」這個辭彙了吧!

隨選經濟

所謂隨選經濟(On-Demand Economy),是行動網路普及後,從虛實整合延伸出的一種線上到線下(O2O)的新型經濟形態,具有即時、不受地域與業別傳統限制的特色,透過行動網路與App的便利介面作為平台,進一步媒合所有供給與需求。

廚師 懶得出門吃飯嗎?拿出手機點一點,豐盛大餐半小時內送到。

遛狗的人 趕著去約會,卻又覺得狗狗整天悶在家很可憐?手機一滑,附近正好有人可以提供遛狗服務。

司機 不想在街上苦等計程車嗎?手機一按,專屬司機6分鐘後抵達。

醫生 半夜生病不舒服怎麼辦?拿出手機一按,2小時內醫生到府看診。

裝潢工人 半夜洗澡爆水管要找誰修?手機一點,評價最好的水電師傅上門維修。

清潔人員 沒時間做家事嗎?手機一按,專業清潔人員幫你1小時內搞定。

搶布局

隨選新創公司身價大爆發!

隨選經濟投資金額快速成長全球市值最高的隨選叫車公司

公司:Uber

成立時間:2009年

估值:逾400億美元

營運現況:服務範圍橫跨全球54個國家,超過200個城市,每月平均新增5萬名司機,每日平均接送乘客次數約達100萬次。

商業模式:透過網路平台連結消費者和司機,縮減消費者等車時間,並減少汽車和司機閒置的時間,Uber可從車費中分潤。

最大隨選送餐公司,去年在美上市

公司:Gurbhub

成立時間:2004年

市值:約28億美元

營運現況:全美最大線上訂餐公司,每天訂單量超過17萬件,合作餐廳約3萬家,活躍用戶數約400萬人。

商業模式:透過網路平台連結餐廳業者和消費者,消費者不須負擔額外訂餐費用,而餐廳每一筆成功交易都會和Gurbhub分潤。

隨選跑腿公司,2年跑600億身價公司:Instacart

成立時間:2012年

估值:約20億美元

營運現況:服務遍及美國15個城市,有超過4000位採購專家,名列2015《富比世》美國潛力企業榜首。

商業模式:消費者線上下單,採購專家會在指定時間內買齊採購清單並送貨到府,消費者必須負擔運費,由Instacart和採購專家分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