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農村通貨膨脹釋放空間縮小,二元勞動力結構趨於終結。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6962670
@西峰 號召,春節節假期間本想多瞭解途經地的樓市情況,但無心種柳之下得出了文題的結論。由於本文將列舉一些可能會引起地域歧視爭議的現象,故隱去地名。
A市屬於地級市,有機場及高鐵。近年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土地財政依賴灰常嚴重。用當地公務員的話:市財政第一優先保障對象是——推土機用油。
中小企業運營陷於困境,尤其是出口型的企業受匯率和勞動力價格上升雙重影響,非常困難。席間聽兩個企業主對話,甲今年是靠小舅子支持才把工人的薪水足量發放的,如果不足量發放,則開春返廠工人不足,又要用工荒;乙則推薦使用緬甸越南黑工,說是春節給300元也能正常開工。我問當地的公安和勞動監察部門是否干涉,乙說要抓我去坐牢就抓好了,做這買賣都不如坐牢舒服(舒服)[吐血]
從市民消費角度看,娛樂消費已經有超過食品消費的勢頭。在一條主要的商業街上,有十幾家桑拿洗浴、音樂會所、夜總會,電影院的排片也基本與北京一致。一位經營連鎖酒店經營者(定價168-268)說:過年有很多年輕人從外地回來,就在他那包房。我問是否是本地人,他說:這些年輕人就是不願意回家住。
從機動車保有量來看,也頗為驚人。A8這種車在當地也頗為常見。但更多是10-20萬的汽車,信貸消費佔比高。

從消費模式和CPI的角度看,A市的通脹釋放空間已經很小,且由此造成的勞動力價格水平提升速度也很驚人。我看到好多店舖都有招收人工的告示,普遍起薪在2500-3000。

B市屬於地級市,有小規模港口和鐵路。房地產開發已經趨於過剩。外來人口占比多。由於逗留時間短,不能深入觀察。但其通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奢靡於A市。我印象裡原來一頓人均30元的雜海,居然變成近200元。一行6人在一個很普通的KTV小聚,只喝啤酒(沒有任何陪侍行為),居然要1400元(帝都溫莎KTV價格水準?)。
該地賭博盛行,高利貸引起的刑事案件層出不窮,一般重傷以下刑事案件,警員一般就地調解處理(用當地人說法,就像交警調解剮蹭一般)

C鎮在B市附近,是此行的目的地。由於徵地問題,出現大面積土地撂荒。當地農民都希望能得到一筆徵地賠償。青壯年勞動力基本離鄉,只有適宜機械化耕種的部分土地(30%左右)被集中承包經營。同時有一些外來人口承包土地蓋大棚種蔬菜向附近城鎮供銷。

就這三個樣本來看,隨著人口流動的加大、城鄉差距的縮小、城市生活模式的下沉。農村可用於通脹釋放的空間越來越小。原本「城市勞動力價格市場化,農村勞動力價格基於生存成本」的二元勞動力結構趨於終結。
這種趨勢性變化隨著戶籍制度改革、農村土地改革等等措施的推進,將越來越明顯。
因此,於國土外尋找新的通脹釋放空間,尋找新的低廉勞動力是迫不及待的任務,從這個角度看,也便很容易理解本屆政府一方面力促本土產業升級和創新水平(京津冀、4.0)另一方面對外謀求生存空間(一路一帶)的用意了。

去吃飯,先碼這麼多,拋個磚頭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142

馬斯洛需求理論與股民需求分析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7305303
舊帖新發,此帖是才來雪球不久碼的,原來已經刪除,特發給新韭菜。


前幾日提到「有些人把股票炒成了人生,有些人把人生炒成了股票」,頗受球友贊同。
同日使用的基本分析工具波士頓矩陣也有些許球友甚感興趣。
可見球友認為掌握一些基本分析工具、進行自省式的人生思考是有意義的。
故此,決定花一些時間把企管工作中常用的理論與股市股民相抽象結合,碼成本文。

首先上圖:(這些圖都是互聯網上找的,懶得作圖)
 
 
如果看官看懂了這幅圖,那麼您已經掌握馬斯洛需求理論要義了,不過我們還是花一點時間來讀一下理論的綱要。(請大家耐心點,腦子裡帶著理論好理解後面的股市對應分析)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五類: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亦稱為社交需求)
尊重(Esteem)
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

見圖

 



每一層級的具體需求見圖:

 


幾個圖上沒有的特性提請大家注意:
1、成功人士通常會從塔尖向下看每一層次的需求,而屌絲會從塔底向上看每一層次的需求。比如在最底層的生理需求中有這麼一句俗話「有些人活著是為了吃飯,有些人吃飯是為了活著。」
套用在股市裡:牛散買一隻股票可能是為了檢驗自己的某種投資策略,而傻散買一隻就一種問題:會漲嗎?會賺錢嗎?牛散賣出一隻股票可能是為了倉位控制或抄底建倉。而傻散賣出股票通常是因為「媽的,這只不賺錢,老子割肉換一個」。

2、同主體的同一行為可以在不同的背景下滿足不同的需求:要求女秘書為你倒一杯水,可能是因為你渴了(生理需求)、試探新來女秘書是否服從(安全需求)、在女秘書倒了水後說謝謝並聊幾句(愛和歸屬感)、將端茶倒水這件事儀式化(尊重)、省下自己的時間解決某個問題(自我實現)。


例如在交易市場上同一個買入或賣出的抉擇,可能是缺錢花賣出(生理需求)、怕盈利損失或虧損擴大賣出(安全需求)、特別認同或愛上股票(愛和歸屬感)云蒙與招行、永輝屢攻中百揚名立萬(尊重)、史玉柱進民生董事會(自我實現)
前幾天就看到吐槽馬化騰賣票股民也跟著賣票,最後騰訊大漲股友虧大了。
從馬斯洛的理論來看,這是因為投資者在考慮自己的安全需要而跟馬化騰賣出股票,而馬化騰的賣出實質是為了滿足基本需要,改善生活。
而王氏兄弟又偷了這一案例,跟投資者說:你看,我們還是華誼大股東嘛,我們也是人,減持只是為了改善生活。如果你此時對華誼已經進入了愛和歸屬感的需求狀態,而不是投資安全需求的狀態,那你就50元以上被套牢了。
這裡使用的篇幅比較大,僅僅大股東減持增持的需求動機分析就可以寫好大一篇文章,不過由於涉及到行為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領域,這裡先就不寫了,今天只是介紹一個概念應用一個概念。

3、多種需求在不同的時空中式疊加的,並不會僅以單一需求出現。見圖:
舉例:在前段時間某拆白黨騙女球友財色一事上,男主角一開始只是為了滿足下三層次的需求,尤其是生理需求。但在生理需求滿足後,他就想獲得更多的尊重,更多的性(從性到性親密),甚至想用她的賬戶來進行自己的某種操作嘗試,期待成功後獲取自我實現的滿足。一開始性多,後來性少。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見圖:

 

 
上圖的A點為盈利需求最強,B點為行業或操作方法需求最強,C點為投資策略需求最強。
就我個人而言,對B點前後深有體會:投資不以盈利為第一目的的階段,是投資水平提高的重要階段。





 
套用上圖對應股民水準與行為心態可以分為:
第一層次(基本需求):不虧錢,得以繼續炒股。這集中表現為入門者炒股即為解套的現象。
第二層次(安全需求):能盈利並以此為榮。這集中表現小散為賺一票即沾沾自喜,逢人忠告第一句便是:你今年盈利多少?
第三層次(社會需要):對特定行業或特定操作模式精通。這集中表現在擅長領域會如數家珍,但出界即會謹慎告知球友:這個我不怎麼懂。
第四層次(尊重需求):形成完備的投資系統與策略並有一定受眾。這集中表現為能系統闡述自己的投資方式及操作方法。同時擁有很多擁躉。雪球上此類人通常粉絲不多,但交流很專業。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二級市場投資專家(俗稱股神),這類人雪球少,在我碼字的清晨,他們不是在奧體公園就是在北辰球場。只碰到能交流的人才說自己也買股票。不愛露面,更別談上電視,但各種路演是一定會發邀請函的。

所以,明確自身的需求,並根據需求進行定位。方能選擇最佳途徑。
如果你在第一層次,被套且不想割肉,那麼克服恐慌心理,學習必要解套方法迫在眉睫。
如果你在第二層次,跟著這波行情賺了不少,那麼客服自我膨脹,分清楚是水漲船高還是投資水平提升則是關鍵。
如果你在第三層次,著迷於越挖越深的快感,那麼適當的與不同意見者交流,並取長補短則更有益於將碎片歸納總結為結構與體系。
如果你在第四層次,受困於一種風格向另一種風格的轉變,那麼不妨調適一下心態,借將來成功的自己與時下困頓的自己做一個交流。
如果你在第五個層次,請把你的電話號碼給我,我要求教![跪了]

綜上:
從一個入門者(傻散)到盈利者(小散)只需要搞懂一隻股票;
從盈利者(小散)到盈利穩定者(中戶)只需要搞懂一個行業;
從盈利穩定者(中戶)到方法穩健者(大戶)只需要形成一種有效策略與風格;
從方法穩健者(大戶)到牛散股神,則需一次次挑戰自己,革自己的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32

《韭菜樂園》之不知道第幾期——閒話打板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7223454
閒聊幾句打板
最近打板開始流行,我也熱了熱身,恢復一下手藝。用一兩成倉位參與著玩。
打得比較成功的是瀋陽機床和中國中冶(中冶其實算是埋伏),這兩個算是吃到肉了,能拿住其實是得益於基本面的瞭解。
年前打了國電清新,很少,由於對兩會行情的預期拿住了,撞上了柴大官人,運氣的成分大。
打得比較爛的是格林美,陰跌兩天後走了,沒拿住。
做得最爛的是康美藥業,煮熟的鴨子飛了。
還有看著飛的路翔等等(因為要控制倉位)。

總的來說,打板被埋是大概率事件,只不過當行情好時被埋的概率小,行情差時被埋的概率大。
如果板塊輪動的幅度大,一個板塊會持續走強兩三天,那麼打板收益會迅速放大。如果輪動力度小,只是一日遊,那麼割肉概率也會加大。

打板最難掌控的心理是:買入前如何抑制衝動,買入後如何克服恐慌、賣出後怎麼避免遺憾。亦即交易情緒問題。
我的做法是先做出一個熱股池,「題材性+當前趨勢+市場號召力」三個標準來選出熱點龍頭,並且做起碼的基本面分析(用於判斷擴大的關鍵位)。
在買入判斷上,3%-5%漲幅區間是我的最佳買入點。太早看不出市場動態,太晚容易站崗或割肉。關鍵指標採用1.3.5分鐘線和資金介入力度。
買了以後就不看了,反正也不能賣。如果恐懼的話不妨念一句:當日買入不能賣,是跌是漲明兒來。
翌日交易,有價無量細觀望,價量都好長持有。橫盤無量跟錢走。高開狠砸腳抹油。
打板就好像打家劫舍,不管抄到什麼,抄起來就走。所謂「短線題材:賺了跑,沒賺也跑。」
討厭賣飛,但更要當心被埋。
我個人認為,十次打板,有六次成功就算高手。因為如果尊重「賺了跑,沒賺也跑」的基本規則,那麼單次打板成功的收益量是要比失敗造成的損失量來得大的。以我風部的紀律是「以三點止損搏十點盈利」,即使按照8點盈利,4點損失來看。1.08的六次方乘以0.97的四次方也有35%的盈利。所以從數學上看,打板是非常誘人的,但實際上要保持十次打板六次獲勝的勝率非常困難。要保持這樣的勝率,就必須拉長時間線,只在自己熟悉盤面的股票上做。而時間拉長也就拉低了單位時間的獲利水平。

綜上,打板是技術到位、心理成熟、市場認知度高者的遊戲,對於資歷不高的投資者,可以把它視為無效市場部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38

《韭菜樂園》之十三——建立安全的股票池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7651727今天看了一位球友85萬炒成8.5萬的帖子。頓時覺得這個狂吹股神的市場氛圍會將浮躁帶到每個投資者的腦子裡,尤其是部分沒有邊界的嫩韭菜,會飲血瘋狂。故此,將我投資心得中部分保守且有效的建立邊界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1、慎用槓桿。
多數人看到的是使用槓桿會擴大收益,而實際上它也可以擴大虧損。以兩倍槓桿為例,是擴大兩倍收益也擴大兩倍的虧損嗎?
答案是:擴大收益不足兩倍,擴大虧損大於兩倍!
為什麼?
因為交易是有情緒的,最典型的是上漲興奮和下跌恐慌。以嫩韭菜的心態,當上漲時,如果是帶槓桿的交易,加倉頻率會加大。下跌時,恐慌割肉也會提前。這位85萬球友的交易就非常鮮活地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交易情緒不受控者使用槓桿,弊大於利。
做個比喻大家就明白了,5歲的小孩耍大刀,砍倒敵人的概率遠遠低於傷到自己。
這裡說的槓桿還包括帶槓桿的B類。
2、切忌一鍵重倉
不管資金量大小,如果一次成交就重倉甚至全倉,那麼之後就沒有任何主動迴旋的餘地。我的私信區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老師,我倉位很重,9成了。請問這時候應該怎麼管理倉位?
你都九成倉了,還有什麼好管理的?要補倉沒錢,要調倉必須是割肉。還有什麼好管理?
重倉應當是逐步確認逐步買入的過程,這是有點交易經驗的投資者都會接受的說法。因為市場是很難預測的,你無法確認當前價位是貴還是便宜,所以最理智的做法是追隨市場的趨勢去買賣,而非賭咒式地判斷底和頂。

在接受1、2兩點後,才能談如何建立安全的股票池。
A股有兩千多支股票,而且隨著未來的註冊制和轉板兩項政策的推進,數目還會驟增。達到五千支也就是幾年的事。
5000千支股票在漲漲跌跌,盤中去追?聽消息?跟大V買?這麼幹搞得過來嗎?
那麼買什麼呢?
買你懂的!
前一陣子我笑話過朗瑪信息,說是要炒到珠穆朗瑪峰。沒幾天,跑來一位說200多買了怎麼辦的?我問他知道朗瑪是干嘛的嗎?他說不知道,就是看著價格超過茅台了買的。我想,如果他知道朗瑪信息的炒點其實就是個色情聲訊的話,打死也不會買。
搞懂一支,搞明白他現在能做什麼,市場炒他將來能做什麼。搞清楚這兩個東西就算搞清楚了。可以放到股票池了(各位高水平看官,別為難韭菜去認真看基本面了)。放到股票池後,設置「上破價」和「下破價」的警鈴。下破警鈴沒有響不要買!

會有問:那我去看什麼股票啊?從哪些股票裡選啊?
這裡我也分享一下我最寬泛的選股指標:
1、營收放大20%
2、淨利潤增長大於10%
3、淨資產收益率大於5%
4、市盈率低於150

解釋一下指標:
營收放大是企業成長或者經營局面扭轉的最前端標誌。
而淨利潤增長水平最能體現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
淨資產收益率5%是跑贏通脹的基本要求。
市盈率如果超過150,則喪失評估意義。(市盈率150以上的個股,我會使用另一套指標重先篩選)

這套指標的意義是描述:企業不虧損且營收健康放大,企業可以跑贏通脹且高於國民經濟增長水平運行。在這樣的圈子裡去一家家認識,然後再選入股票池,則資金安全多了一重保障。

假使,建立了一個由30家都能搞清楚「他現在能做什麼,市場炒他將來能做什麼」的企業構成的股票池,不論是採用趨勢交易還是買了就拿著裝死,在牛市裡都不會虧到哪去。但我個人建議採用分階段買入長期持有的操作方式。

一個小朋友去上幼兒園,班上二三十個同學都是陌生的。那麼他是應該想我如何不挨打重要?還是想我如何打敗全班無敵手重要?
我想,第一階段應該是先想如何不挨打吧?等都熟悉同學的實力了,再來想如何打敗全班無敵手也不遲。

做股票亦然,挑二三十個你能看懂,能知道的實力的同學同班,然後你才能在這個班上打遍全班無敵手。千萬不要入學第一天就站到學校操場上去對著兩千對人學馮小剛喊:還有誰!那一準被斧頭幫劈死。

錯別字不改了,晚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065

聊聊我近一年遇到的定增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7862645
沒有重倉的都記不住,記得住的都是被虐過的、持倉大的定增。
今天閒著,碼出來拋個磚頭先。

今年最虐心的定增是唐山港,這個票是和很多守四元的八元黨一起做的。
過程是這樣的:因為要挖36-40號碼頭,缺錢。所以定增。
定增案做的過程中,股價蹭蹭蹭上來。按照20個交易日計價,就變貴了。然後呢,又遇到個鳥事,變價後沒有變材料,被發審打了回來,換董秘多少有這因素。
這期間,股價下挫到定增價以下,那叫一個虐心,盤整了兩三個月。之後港口整體走好,股價又上去了。同時唐山港發了短融,挖碼頭的錢也夠了,這定增材料也就沒有遞上去。記得還有個哥們在互動上問:材料整理好沒有?要不要我去幫忙打字打印?回答是:快了快了!但這一塊了就拖到2015年。為什麼呢?因為碼頭挖完了。
最近因為要出年報了,定增案的一年期限還沒有過,這事要拿出來聊一聊的。什麼個攤薄啊,變價啊,都要聊一聊。走程序嘛。
但真的會增發嗎?我個人認為概率不大,因為碼頭挖完了。如果要增發,除非是奉旨增發利益輸送,像這種絕對控股的企業,大股東一舉手,表決就已經結束了。
很多後入的希望能以10-11元的價格增發,呵呵,一級市場的資本哪有那麼傻。
唐山港的管理層對一字真訣「拖」是用得入木三分。參股唐山商業銀行,搞了那麼久,也不是一直拖著,拖到最後說要搞京津冀銀行,立刻就公告說不參加唐商行了。這次增發被拖出期限是大概率事件,除非奉旨增發或者冤大頭人傻錢多真競價。

這個例子說明了:增發是為圈錢搞項目的,如果從其它渠道解決了資金需求,那麼增發就會變成雞肋。
同時還說明:運營健康(連年高增長)的企業,如果定增是為了確定性項目(不是模棱兩可的補充現金流什麼的),那麼定增價以下是穩賺的機會(唐山港4.4以下)

第二個虐心的案例是$均勝電子(SH600699)$  
這事和@老布 交流過很多次[赞成]。他蹲在均勝上比我時間還長。
如果說均勝企管層面上相對其它同類企業最大的亮點,那就是他的併購團隊。這次定增是為了繼續併購,完成以駕駛人為中心的整一套智能產品體系。但是遭遇了黑天鵝,景順系的一個新任產品經理在均勝要搞定增期間嚓嚓嚓拋盤。因為那會兒大盤股走得好,這位大韭菜決定斬倉去追大盤股(丫追的都不咋地,還不如守均勝)。當股價跌破發行價時,我決定越跌越買。甚至做好了跌到18元以下的準備。其實這種行為除了為獲利以外,還有「股東與你共存在」的意思。當然,為好企業站台保定增,通常獲利都不少。其實,當時這個定增即使流產,大股東也是會找錢併購的,這種敢墊付先併購,再等定增款的打算比參加定增還可貴。後來均勝用了一個瞠目結舌的速度把併購案做了,可謂經典案例。這要是一般企業,拖到人民幣大貶值也不一定能完成。
中間做過一次成功的波段(24.5),所以成本被壓到18元以下,絕對安全位後就不動了。

這個例子說明:流通股前十如果出現調倉或者減持,是可能對股價形成致命殺傷的。而如果這時候企業正在重要資本運作階段,只要這個企業是優秀的,那麼為之站台。必然獲利頗豐。
同時還說明:運營健康(接連併購塑造產業鏈)的企業,如果定增是為了確定性項目(不是模棱兩可的補充現金流什麼的),那麼定增價以下是穩賺的機會(21以下)

第三個例子是$永輝超市(SH601933)$  
這個龍內褲企業的定增,不是最虐心,卻很熬人。
這個票和@funnyface 是交集[赞成]。這是去年抓底最漂亮的一支,抓到了全年最低底。估計能熬到現在也是因為這個絕對底成本的緣故。
我當時寫過一個段子,南少林弟子永輝用生鮮拳挑戰武當,被武當三弟子圍毆。
當時觀察永輝不漲,但有競爭性的大商和中百卻在漲,永輝舉牌入主未遂很被動,民生超市也落井下石出走。此時永輝收縮了門店拓展,把現金用來買理財產品。這種節約子彈的做法很明顯就是要大干一場。介入後一段時間後,果然永輝找了牛奶。定增案的錢正好等於一個中百的市值,赤裸裸的兵臨城下[鼓鼓掌](此處必須鼓掌)
但是錢到的太慢了,好在這是一支教科書票,碰了上軌就會去踩下軌,可以方便麵拉直了吃。
最近很多球友問我為什麼不說永輝了,這裡插一嘴。
在平潭註冊了下屬企業,目的很明顯,進口可以少交稅。用奶牛的採購渠道給綠標店供貨,多好。奶牛的錢除了開店搞供應鏈以外,說是要電商了。這個電商是在重點城市試過的,有經驗再鋪開的,所以保險很多。既然說要到年中才能鋪開,那就等唄。

這個例子說明:如果企業戰略上遇到對手阻擊,資本大戰中定增引入戰投概率較大。但其介入週期會相對長,在股價兌現上也不一定會體現為凌厲走勢。
同時還說明:運營健康(企業戰略清晰且執行得力)的企業,如果定增是為了確定性項目(不是模棱兩可的補充現金流什麼的),那麼定增預期錢參與是大概率賺錢的機會

第四個是$光線傳媒(SZ300251)$  
這個票13年做過一輪,老熟人了。今年做時和@dq951163 @吉哥青年人 交流相對多。
華誼和光線13年就聯袂上漲,難分伯仲。這種行業性龍頭,大抵A進行了戰略性推進,B也會相應推進,最後形成「任何市場最終只有兩輛馬車」的局面。華誼引入戰略合作者後,光線先是引入了奇虎,而後謠傳小米入局。闢謠後股價有幾天下挫。我就是在這個節點加倉的,邏輯很簡單:如果不是小米,則是比小米更大的。因為奇虎和百度死磕,阿里已經和華誼聯手,我當時想的是騰訊,結果還是阿里掃貨。

這個例子說明:如果企業戰略上跟進競爭對手,資本大戰中定增引入與對手同質化的戰投概率較大。

最近跟蹤介入的上海綠新,雖然介入資金量很少。但其實也是類似定增邏輯。他因為子公司的緣故取消了股權激勵,並且壓下了定增。但只要子公司的問題解決了,該怎麼幹還會怎麼幹。之前新安股份也是因為子公司出事股價低迷,但實際上並不會對企業造成過大的影響,反倒是會砸出一個坑來介入。這種情形就比較複雜,不做單獨類型分析。

綜上幾個例子:如果是個好企業,在定增價附近甚至以下介入,獲利概率很大。在二級市場用一級市場的價格買入,機會很少。要把握這種機會有如下前提:
1、企業經營要好
2、受非經營因素影響股價下跌到定增價下方
3、定增資金用途明確
4、定增如果捆綁戰投介入則更理想


先碼這麼多,拋個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386

《韭菜樂園》之十四——吃套之後做什麼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8075015
前幾天碼了一個文章說自己是踏空狗,其實是自勉之意。又在交流時笑話了三泰一番,結果三泰擁躉來笑我是三泰踏空狗。
昨晚閒著,於是和這群三泰黨辯論了一番。發現他們當中無人懂何謂快遞(稍後我將碼文講何謂快遞),拋出一個「路由設計」話題,無人能接。有惱羞成怒罵我是騙子的,我就拉黑了。有顧左右而言他談大秦帝國回應的,我也就無語了。但也不乏態度誠懇的,我也分享一二。
觀察這三種態度的ID,從他們發言的時間來看,平均都在三泰上吃套六個月左右,最近才開始賺錢。
首先,要肯定這種能拿住票的堅持,這六個月,看著別人賺錢,翻一倍兩倍甚至三倍,難熬啊!
其次,看這六個月內的發言,誓師式的吶喊和乏力的吐槽佔據了大多數,偶有一些實地調研和數據帖。
於是乎,我明白了前兩類人的心理。第一種吃套之後代碼化作了他的自尊,只要敢說半點不好,必然發動人身攻擊回應;第二種吃套之後代碼變成了情懷,只要情懷還在,盈虧對錯也無所謂。
大笑三聲關機,啃椒鹽鴨架子去。早上醒來,覺得有必要與大家分享和討論吃套後該做什麼。
————————————————————————————
要說吃套,先要說如何避免吃套。
買入邏輯非常重要。引入一張我參與其它討論時的發言

買入前的三重確認。
第一重實際上是對止損點的確認,亦即:我可以承擔多大幅度的短期虧損。
第二重是基於對企業基本面,行業屬性以及市場預期的判斷。
第三重是站在反方(空方)角度再次對前兩重推論進行反詰。
————————————————————————————
但如果是沒有買入邏輯,胡亂入吃套的呢?怎麼辦?
首先要對之前的上漲邏輯進行搶救性挖掘,這個通常要在次日開盤之前完成。比如說是基本面因素驅動的上漲,那麼吃套沒事,有安全墊。如果是行業性的關聯上漲,那麼看看龍頭是否力竭,如果龍頭還強勢,短期沒事,解套就走。
最怕的是套在一日遊行情上,到下一個炒作週期就不知道要多久。譬如石墨烯,短期內實際應用是無望的,但卻是未來材料發展的趨勢。所以隔一段時間就會炒一炒,來得快也去得快,我的私信區至少有50個人次在不同的時間節點問這個題材,一般都是一日遊幾日遊吃套在頂部。
在上漲邏輯分析後,如果是一日遊,那該割肉割肉。如果是還有題材發揮的空間,那麼等解套再走。如果是基本面驅動,那麼就該開始挖掘基本面了。

很多人會問:怎麼挖基本面啊?
其實很簡答,基本面不外乎回答幾個問題:
1、這個企業是干嘛的?(主營),幹得怎麼樣?
2、這個企業將來能幹什麼?(增長中次主營),幹得怎麼樣?
3、這兩個買賣在同行業中有競爭力嗎?(行業地位)
4、企業戰略清晰嗎?管理層是否具備達成這個戰略的執行力?(戰略與管理評估)
5、企業現金奶牛在哪?錢夠花嗎?不夠花有渠道搞錢嗎?(財務面)
6、企業可能在哪些地方出現大的經營挫折?(黑天鵝)
7、企業的天花板在哪?(發展瓶頸)
8、企業哪些方面受政策支持鼓勵,哪些方面受到政策限制?(政策驅動分析)
9、企業中短期有無潛在的題材性,市場報以何種預期?(炒嗎?)
10、企業有無重組、收購、引入戰投或者被野蠻人舉牌等可能?(資本運作)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如果被套之後只是咒罵一番,然後割肉走人。那麼這錢虧得沒意義。
而長一智,起碼是檢討自己的買入邏輯。並且惡補被套個股和行業的基本信息。至於被套變成買自尊,買情懷,阿Q。

一邊在聽總理答記者問,一邊碼文,所以思路斷了,先碼個主幹,湊合看吧。
建議大家對照自己之前吃套的個股檢討一下:
1、我在哪個個股上吃套過?
2、事前我有買入邏輯嗎?
3、吃套後我惡補個股和行業常識了嗎?
這樣的自我檢討,比看我的文章有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75

國改投筆——黨國為莊,國資為標,社保做市值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8029322
結合幾個消息面變化看:
1、競爭類企業紛紛停牌:如上海的光明集團旗下的光明乳業和梅林、上海電氣明牌集體上市。
這類企業都屬於競爭類,國改模式也都是划來划去甚至直接無償注入(白給上市公司)。對提升生產力水平和實際經營水平並無立竿見影的效果。
2、在社保巨額虧空的前提下(延長退休政策說明已達到透支極限),證監會說支持和鼓勵社保基金入市。
3、郭樹清主政的山東明確劃轉省屬國企30%的國資充實省社保基金,由省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管理。

綜合以上的消息面變化,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有些破家當要賣,還要賣出好價錢。賣出來以後給社保。社保可以入場玩。
———————————————————————————————
在中小創,流行一種做法叫市值管理。我管他叫董事長炒股票,董事長炒股票的目的是為了高位套現。怎麼做呢?可以簡單分成三階段。
第一階段:董事長找來一個有錢的莊,比如徐翔。然後徐翔找來十個私募。
先收籌碼。收完籌碼開始放利好,抬升股價。
第二階段:股價抬升了先定增圈錢再去併購,高PE併購低PE。把概念搞足。
第三階段:董事長講故事,出貨。

對照這個模式:
董事長現在是受命於黨國的國資委。有錢的莊就是社保了。私募是其它關聯國資方
這些都是現成的。
而第二階段也無需去併購,手頭就有現成的國資可以不斷注入。市值高了立刻注入一些兌現。
第三階段,這個故事比任何一個中小創的故事都完美,這個故事叫牛市!
————————————————————————————————
分析到這不難知道賣國改的競爭類是為了填社保窟窿。也不難推測,賣國資的模式是通過做大國資上市平台。
那麼如何對標?
1、省屬競爭類是重點,尤其是資產優良,現金流多的競爭類,最快的是百貨類。這種標的有這優良的群眾基礎。高速公路也是不錯的標的,但受限於路改政策難度。可能要到牛市高潮才能兌現。
2、央企112中的小市值平台。國家的政策是112要壓縮成60。央企管理層為了避免被吃掉,或者被吃掉時能有更多的談判籌碼。那麼小個頭的會有強烈的注入傾向。就好像刺蝟魚在遇到攻擊時,會把身體變大嚇跑敵人。同樣的策略也會適用於省屬重點企業。兩車模式會越來越多。
————————————————————————————————
我個人的策略是先賭百貨,在賭112小市值。這是從時間上佈局,希望來得及吃兩道國改菜。
補充一句以佐證我的邏輯:杭州解百已經明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78

如何跟買主題新聞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9912636簡單分享一下我看新聞聯播的經驗。
對於主題性的國家大事,為配套宣傳推促政策,通常可以分成十個階段:
吹風 論證 會商 統戰 攻關  標竿 推廣 決議 跟蹤 驗證


一、吹風
這個階段可以簡要的概括為:領導有個想法
通常是在某個大新聞中插一段,也可能是單獨的15-20秒。
例如首次提出絲綢之路,就是在外訪新聞中提及的。
吹風階段時是最好的建倉時機,但概念股不好捕捉,同時股價不可能立即有反應。適合對題材有高度把握的職業投資者低位建立長線倉位。

二、論證
這個階段可以簡要的概括為:分管領導說大領導的想法好
通常的做法是對應的領導開始接受專訪,或者舉辦相應的討論會議。
論證階段股市反應會比較大,一般會以一波亂炒為總結,因為無法明確對標。
此階段適合短炒,已經有倉位的長線投機者,可以藉機做低成本。

三、會商
這個階段可以簡要的概括為:大領導把分管領導抓來問問他們打算怎麼搞
此階段會出現專題會議,會議的級別決定了此題材的炒作烈度與空間。
例如去年的京津冀專題會議。
此階段,通稿是作為領導層精神的明示,如選擇標的有誤需立刻調倉。(例如京津冀之初,錯誤地炒保定房地產的)
此階段如果埋伏對,則持股待漲。不對,立即調倉。

四、統戰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好好幹。
此階段會出現分系統的討論,討論的腔調越奇葩,說明領導上越重視,空間越大。
比如去年社科院要挖運河到朝陽門,文聯想把河北梆子和京韻大鼓雜糅。
此階段社會上的雜音會很多,不同的解讀中只有一種方向是正確的,那就是第三階段的通稿。例如京津冀中習主席說的「兩胖要瘦,一瘦要胖」,則明確說明河北是京津冀發展重點。
此階段最重要是堅持,不為雜音所惑。

五、攻關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主管領導站台表態推進事項。
此階段,會出現事項負責機構、負責人出台,並出現集中調研,開協調會等。部委省市負責人會紛紛表態。
例如河北省長在關鍵時候會表態:北京是心臟河北是胸膛(濃濃基友情有木有)。海關總署會立刻馬上推出便利通關。
這一階段題材將再度迎來熱炒,屁股要坐住是重點。

六、標竿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誰誰誰做得好!大家要學習他。
此階段,會出現很具體的企業、人、事的報導,甚至專題報導。目的是樹立標竿。
例如京津冀在此階段以首鋼、凌云化工為重點的專題報導。
這一階段,被報導的個股可能會持續熱度,但題材整體會下調,為一波做準備。此時千萬不要離場。

七、推廣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大家互相走走,調研學習。
此階段,會出現大批人馬互相走動,開碰頭會。
比如京津冀階段會出現五套班子連計生系統都跟上的碰頭會,經驗交流、問題交流是重點。具體的困難會在這一階段集中暴露。
這一階段,市場情緒會普遍低迷,空方佔據優勢。黎明前的黑暗,不要離場!

八、決議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主管領導拿出方案,大領導敲定怎麼幹。
此階段,如果事項逼格高,會出現連續的大篇幅報導,為決議登場鋪墊。
股價也會在這期間強勢上升。
這一階段一定要記住:決議出來後,不管多利好,都要盯緊了,隨時獲利了結。
此時此刻絕對不是入場的時候。

九、跟蹤
這個階段可以概括為:時不時報導一下這件事做到哪了
此階段,通常會出現臨時的工作會議或者領導視察。
這期間股價基本呈獲利了結後的向下調整,跟蹤新聞可以刺激短時上漲,難以為繼。這一階段如果參與,也是手熟者的短炒。

十、驗證
這一階段可以概括為:一年兩年後幹得怎麼樣。
通常是決議的週年前後才有此類新聞。
例如上海自貿區的週年系列報導。這期間會刺激股價中線上漲,尤其是回調充分的龍頭股,如果題材熟悉可以提前佈局。

題材股的邏輯再熊市是:利好兌現是利空。在牛市有可能扭轉為:利好兌現是利好。
觀察最近的幾次多空博弈。三個自貿區批覆的當天是走熊市邏輯,獲利出逃留個上影線。一路一帶疊加博鰲之後,概念股走強了兩天後下挫。僅就這兩個大題材來看,有熊邏輯向牛邏輯轉化的趨勢,但還有待後續繼續驗證。

從地圖看,現在正在吹風的有中三角,沒吹風的有成渝,自東向西來。
風沒吹到位的是西江。不知道會不會被遺忘的是東北。

簡單分享,歡迎補充,燒餅滾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699

闲聊一下超短 唐史主任司马迁

http://xueqiu.com/2054435398/41537438
首先声明,聊这个话题,不是针对雪球上的超短球友。而是想抛个砖头来客观讨论一下这个话题。至于@易碎品 本人,我持友好态度,简单说我喜欢会写字的女人。
雪球上有三个小姑娘我是持非常友善的态度来看待的:分别是@O_Livia 天资聪慧;@婷夢 专注刻苦;@易碎品 颇有才情。

言归正传:
天朝股市有三个非常大的特色:1、散户多;2、T+1;3、涨跌停板。
超短这个词汇诞生在天朝三大特色背景下。例如打板或者日内都可以归为超短。
如果将来证券市场国际化,那么规则也会国际化,三个特色将消失。现有的超短规则也将变更为国际规则。

而在其它市场上,这种规则属于广义的“量化交易”。不管高频与否,其核心是概率。这种交易中最重要的是纪律的执行,因为人比计算机容易出错,所以在算法问题解决后,由计算机来做交易是不错的办法。

在我天朝大A股,大致掌握了三个方面的因素就可以做超短:
1、有足够的舆情捕捉及分析能力。
2、资金量足以在个股上短时间引导行情。
3、执行能力符合金融行为学要求。

我个人听到很多次“美股量化交易经验不适用A股”的论调。
这里也举例某君的交易系统(此人应该潜伏在雪球[大笑])。
此君原来是做油服的,用勘探数据计算哪里有油。是某公司高管。
卖了股票走人后,将找油的经验结合大A股的三大特色搞了一个交易系统。以前是找油,现在是动态追踪什么股票在什么市场氛围下会在什么时间井喷。挺好用的,现在好多基金在谈。
是的,这个交易系统就是所谓的“操盘手”。

综合上文,我认为超短会从现在的人做,慢慢变成油服君的模式,最后再进化为标准的量化交易。这是一个长趋势。
所以当下的超短爱好者,迟早要选择方向。要么放弃,转变风格。要么进化。

我个人恐惧这种未来的交易。
举例来说,守唐山港的五倍涨幅,是用一条逐渐震荡上升的K线完成的。而在三大特色消失后,主要的上涨将可能是由五六个大脉冲完成的。
所以我个人的投资方式也在不断地调整,比如着重强调基本面和趋势性分析,以持股为主。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市场“长时间不涨,涨就疯涨”的风格。

你反应够快吗?
你钱够多吗?(或者一致性的资金够多吗)
你执行纪律够严格吗?
三条缺任何一个,概率就变小,玩超短就没有优势。

投资流派非常多,多看看世界的其它组成部分,认真看看什么是现在的超短,什么是将来的量化,没有坏处。
抛个砖头,欢迎斧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74

从飞行计划看逻辑方向 唐史主任司马迁

http://xueqiu.com/2054435398/44270279
霍华德休斯竞速环球时经停莫斯科,苏俄盛情相迎。但他说:即便是鱼子酱,也只会使飞机增加重量。最终他刷新了环球飞行记录,严苛的飞行计划是实现这一壮举的先决条件之一。


什么是飞行计划?如果学院派地讲解,周一开盘了能讲清楚就不错了。所以,我们通俗一点讲:


1、你有一架4座前三点式小灰机(画外音:严肃点!前三点式不是三点式!)。打算从你家小区的硬化路起灰。


2、你今天的任务是送你二叔和二婶回家。他们家在隔壁县的农场里。准备着陆在你二叔家羊圈边的草坪上(比较软)。中间要灰过一座山。


3、天气预报说山那可能有迎坡雨(短时)。如果不下雨基本可以目视着陆(话说这样的灰机也无法仪表着陆呀?滚开!该死的运控)。


4、如果你二叔家那总下雨,那么可以在二叔家隔壁的老王牧场降落。搞坏草场由二婶去交涉。
(画外音:好了,就把条件设置这么简单。什么流控、运控、油价差、风向、返航等等一律去死先!)


可以开始灰了吗?
假设一下:你二叔带着你爸送的新牧羊犬和一箱茅台。你二婶带着你妈送的大南瓜和几匹布。中途还遇上了想蹭飞机的王二麻子,王二麻子还背着一麻袋土豆(画外音:少插嘴,山那边没有土豆不行吗?)


然后你使劲摇手柄,嗵嗵嗵嗵,发动机冒出一股黑烟,走起。
咦,快到路头了,还是拉不起来。肿么办?
把王二麻子踹下去!再来一次。不行!
把土豆也踹下去!还不行!
那把二婶的南瓜也踹下去再来!还不行!
二叔说牧羊犬一定要带的,那就少带点油吧。

嘿!行了。你飞过了树梢、飞过了屋顶、飞上了山岗、飞过了白云。

哇擦,湍流!过不去山了!返航!
妈呀,没油了。GAME OVER!

使用SL大法。读档二十次,终于没有湍流了。翻山成功!(画外音:傻呀!赶紧存档)


过了山,哇擦!下雨!无法目视着陆啊!绕啊绕啊!又没油了!

继续使用SL大法!读档二十次。终于没有雨了。果断降落!
哎妈呀,前起落架陷进草地里折了!爸爸快来救我啊!

搞个飞机肿么这么难?(画外音:哼,以后少为难空姐)


怎么飞才能不这么麻烦?
不去试错,从着陆机场的停机坪开始向后倒做飞行计划。

A:二叔家的草场能承受多少着陆重量(二叔隔壁老王家草场视为等同条件)。
B:等待二叔家雨散开要多少油量
C:从自己家灰到二叔家正常飞行需要多少油量。
D:绕飞山岗需要多少油量
E:着陆重量-以上油量-飞机质量-二叔和二婶以及你的重量=可以带的行李重量
F:得出行李质量后再看看是否能在你家门口拉起来。
G:由着陆重量推导出起飞重量后,再正着推一次(各种修正),基本就可以得出一个可执行的飞行计划了。

综上:制定飞行计划是一个从目的地条件向始发条件推导的过程,是围绕实现目的而进行逆向思维。或者说是一个逆向的甘特图。



将这种思维用在投资(投机)上,可借鉴之处很多。
例如:盈利目标与持股类型、周期的设置;题材股题材发挥节点和阶段性的围堵;重大政策落实的推进进程;产业技术普及和迭代的发展路径等等。具体的就不解释了,懂的就懂我写的是思维,不是思维怎么用。
烂个尾先,我妈叫我吃饭了。

甩个霍华德休斯的照片镇楼,周末,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飞行者》,推荐指数五颗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