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官方樓指連跌5月 成交漸回升 上月十大屋苑交投颷1.6倍 9個月新高

1 : GS(14)@2016-04-01 14:35:43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401/paa01/laa1.txt


【明報專訊】差餉物業估價署(差估署)昨日公布,2月本港私宅售價指數最新報272.8點,除按月跌2.19%外,並重返約1年半前水平。樓價指數自去年9月306.1點歷史高峰後,已連續5個月下跌,累挫逾一成,其中實用430方呎以下細單位樓價跑輸大市,2月售價指數報300.2點、按月跌2.5%,過去5個月累跌11.2%。不過,隨着樓價普遍下調一至兩成,加上美國加息步伐有放緩迹象後,3月份二手交投初見反彈。代理數據顯示,十大指標屋苑3月錄221宗成交,是去年6月後首度突破200宗成交水平,按月急升1.6倍,創近9個月新高。有業界認為,樓價雖已完成首輪調整,但由於經濟回落,不排除後市或有新一輪下調壓力。

差估署公布2月私宅售價指數為272.8點,比1月錄得的278.9點挫2.19%之外,若相對2015年2月錄得的291.5點,意味今年2月的樓價指數,按年下跌逾6.4%。至於近年最大按月跌幅是於2008年11月、即金融海嘯期間錄得,當時按月曾跌8.2%,連同2008年10月按月跌6.2%,兩個月已累跌逾14%。此外,2月私宅租金指數報163.7點,按月跌2.9%,同樣連續第5個月下跌,累跌7.7%,按年跌幅為2.7%,重返1年半前水平。

租金指數齊返1年半前

樓價回落,加上美國加息步伐似有放緩迹象,踏入3月買家重新入市。中原統計,十大屋苑3月錄221宗成交,按月急升1.6倍,是繼去年6月後首錄逾200宗成交量。按季計算,今年首季錄450宗成交,較去年第四季285宗升近六成。去年6月樓市高峰期,十大屋苑曾錄291宗成交,惟去年第四季樓市轉角,十大屋苑已連續3個月錄不足百宗成交,雖然今年1月略回暖(錄145宗成交),惟2月適逢新春,交投量又挫至84宗。十大屋苑有7個上月成交量均按月急升逾1倍;同時,其中8個屋苑的最新平均成交呎價,較去年8月高位回落逾一成半或以上。

十大屋苑221宗 海怡交投升10倍

另實呎跌幅愈大屋苑,交投反彈力度亦愈大。如鴨脷洲海怡半島成交量由2月僅1宗,大升10倍至3月的11宗,交投升幅為十大之冠,惟屋苑平均實呎由去年高位約1.5萬元,下跌兩成至約1.2萬元。至於期內實呎跌幅最少的將軍澳新都城(跌近一成),3月錄15宗成交,較2月9宗升近7成,交投升幅為十大屋苑中最小。此外,各區交投量亦見回升,西九四小龍3月錄43宗,按月升2.6倍,成交量創21個月新高;另青衣區亦錄約68宗成交,按月升1.5倍,媲美去年7月樓市旺季錄約74宗水平。

施永青:樓價跌近首個樓市支持位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表示,樓價較去年高位已跌逾一成,接近首個支持位;由於樓價回落、帶動交投量回升。不過,施永青指十大屋苑目前成交量雖較早前反彈,但仍處偏低水平。由於樓價過去累升不少,他預料樓市或於次季出現新一輪跌勢,但具體情况仍要視乎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及香港整體經濟環境等因素而定。另外,新地(0016)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認為,過去兩年樓市暢旺,近日稍有回順屬健康調整。

明報記者 林可為、方可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25

滿名山八成一按奏效 九成買家選用 兩日售逾40伙 超上月全月成交

1 : GS(14)@2016-05-24 05:20:38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523/paa01/laa1.txt


【明報專訊】新盤市場過去兩日合共售約180伙,相對前周錄得372伙成交,雖按周下跌逾五成,但嘉里(0683)屯門掃管笏滿名山,透過同系財務公司推出免入息審查八成一按計劃,以使用人士首3年還清樓價八成貸款本金,即可退回全數利息開支作招徠後,銷情明顯加速,過去兩日售逾40伙,超越樓盤上月全月成交量;市場消息稱,有投資客斥逾2000萬元連購6伙細單位。

大手客斥2000萬連掃6伙

滿名山去年底開售至今年5月初累沽約450伙,佔全盤單位四成,銷情較慢熱,惟自嘉里上周三公布新修訂版價單,推出免審查八成一按計劃,樓盤過去兩日即告售逾40伙(當中38伙於昨日計劃生效後售出)。相對4月至本月初全月售約30伙,去貨明顯加快。 市場消息稱,昨日最大手單一成交,有投資者斥逾2000萬元連購6伙,包括3伙一房戶、3伙開放式單位。

嘉里稱六成買家為投資者

嘉里市場策劃總監吳美珊透露,昨日有超過九成買家,使用了最新提供的免審查八成一按方案,反映計劃相當受歡迎;至於售出單位,主要屬銀碼相對較細,300餘萬至400餘萬元的開放式和1房戶,但亦售出部分2房和3房戶,估計昨日的買家有六成屬投資客。

不過,吳美珊稱,集團同系、上月推出至今累沽逾70伙的何文田豪宅皓畋,暫無意引進類似計劃。

SAVANNAH累售472伙 套現25億

至於會德豐將軍澳南SAVANNAH,昨展開第三輪銷售,以折實平均實呎約1.27元萬元再推120伙,全日售約90伙,佔可售單數量75%;當中以開放式、1房及2房細單位去貨速度較快,項目單日套現4.5億元;SAVANNAH是次開售前,接獲1115張入票超額八倍。項目推出逾一周累售約472伙,佔單位總數804伙近六成,套現25億元。

另長實地產(1113)公布為旗下5個樓盤引進八成按揭後(五成一按、三成二按;據悉不需進行壓力測試),系內變相劈價逾一成的紅磡悅目、馬頭圍道VIVA,過去兩日共售約4伙,估計買家皆有選用長實提供的按揭計劃。

悅目撻大訂單位656萬再售出

可留意的是,悅目其中一伙新售出的12樓A室,成交價656.5萬元,單位原於去年3月以652.7萬元售出,但買家今年5月12日撻大訂(料遭殺訂15%涉97萬元),是次新成交價較舊價高3.8萬元或0.6%。另VIVA的3樓A室於早前撻大訂,以去年7月成交價679萬元計,料買家遭殺訂10%涉近68萬元。

另受西半山殷然、西環瑧璈等新盤銷情理想帶動,南豐的羅便臣道80號,新售出1座28樓實用865方呎D室,成交價2338萬元、實呎2.7萬元;南豐日前亦新增八成一按首兩年免供免息計劃(本金延期還),以催谷銷情。

明報記者 林可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182

上月通脹僅2.7% 恐損iBond回報

1 : GS(14)@2016-05-24 10:21:35

【本報訊】本港4月份通脹僅錄2.7%,較3月份的2.9%進一步放緩。隨着經濟轉弱,市場預期下半年本港通脹仍然偏低,意味派息率與本地通脹掛鈎的iBond(通脹掛鈎債券),回報或被拖低,新一批iBond首日價格或受壓。
iBond每半年派息一次,而息率與本港最近6個月的通脹率掛鈎。政府統計處昨公佈,本港4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2.7%,較今年3月份的2.9%進一步放緩。新一批iBond將於月底推出,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雖然4月份的通脹數據,並不影響新一批iBond於半年後的首次派息,但由於預期香港經濟下半年繼續放緩,相信新一批iBond派息率亦與4月份通脹相若,或僅約2%至2.5%,回報率難以高於以往數批iBond。



料無礙新iBond認購反應

溫傑估計,新一批iBond首日上市價或於103元至104元徘徊。若投資者首日於104元沽出兩手iBond,即合共賺800元。恒生(011)執行董事馮孝忠亦指,受經濟放緩影響,若未來通脹下跌,會令iBond票面息率減低,但由於近期其他資產價格波動大,部份期望保本的投資者或更想認購iBond,故相信認購反應會與去年相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4/196250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230

內地上月製造業仍弱

1 : GS(14)@2016-06-06 02:58:41

【本報訊】昨日早上公佈的內地官方5月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和財新5月製造業PMI,均反映內地經濟需求疲弱,或成影響人民幣滙價走弱原因之一。



外需仍未復蘇

官方5月製造業PMI為50.1,與上月持平;財新5月製造業PMI則小幅下降至49.2,低於上月的49.4,為三個月新低,且已連續15個月位於50以下的收縮區。在財新製造業PMI中,新定單指數三個月來首次跌至分水嶺50以下,跌至49.7,新出口定單指數亦降至三個月新低,且已連續六個月處在50下方的萎縮區域。官方製造業PMI新定單指數亦跌至50.7,連續兩個月回落。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指,5月製造業PMI數據說明外需仍未出現明顯復蘇,受部份行業去產能、去庫存以及去槓桿影響,今年製造業活動或難以明顯反彈。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員朱振鑫指出,今年3月及4月是本輪經濟復蘇高峯,預計第二季度經濟仍將站在底限之上。5月初「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對之前刺激政策作出否定,意味短期內政策寬鬆依然難有大動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2/196374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869

上月香港機場客運量升1.4%

1 : GS(14)@2016-06-20 05:42:38

【本報訊】中港經濟放緩,惟未減旅客經飛機往返香港的數目。機場管理局公佈香港國際機場上月的客運量及飛機起降量均錄得輕微升幅,其中前者按年升1.4%至583.4萬人次,而飛機起降量則微升0.7%至34,370架次。不過,機場的貨運量則下跌1.2%,至36.2萬公噸。機管局表示,上月的客運量增長,主要由本地市場外遊按年增加4%所致,尤其以來往東南亞及日本的客運量增幅最為明顯。至於飛機起降量方面,客機增加2%至29,240架次,但貨機則下跌3.6%至4,400架次,連帶影響貨運量較去年同期亦出現下跌。機管局指,雖然5月份轉口貨運量增加6%,但進口及出口貨運量分別跌4%及2%,當中來往北美洲的貨量跌幅最顯著。今年首五個月,機場客運量為2,94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達17.1萬架次,較去年同期分別較升5%及2.5%,惟貨運量則下跌2%至170萬公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20/196614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96

太古城暫錄16宗成交 超上月全月

1 : GS(14)@2016-06-21 07:10:55

【明報專訊】樓價回穩,個別屋苑交投回暖。有「樓市探熱針」之稱的鰂魚涌太古城,不但個別高層優質海景戶逼近2萬元,本月亦已錄16宗成交,超過上月全月15宗。業界估計,由於本月尚有10日完結,料最終成交量或超逾今年4月錄得的25宗,有機會創自去年1月錄得34宗之後、近1年半新高。

中原高級資深分區營業經理陳彪表示,太古城過去3天連錄5宗成交,最新成交為太古城龍山閣極低層E室,實用689方呎(建築788方呎),3房間隔,望街景,以805萬元易手,實呎11684元(建呎10216元)。原業主2007年5月373萬元買入,帳面獲利432萬元或1.16倍。

華明邨實呎破萬元新高

公屋做價亦見回升。土地註冊處顯示,粉嶺華明邨2座高層6室,一伙實用147方呎的開放式戶,以170萬元(已補地價)成交,實用11,565元,呎價創今年新界公屋新高。原業主2012年以86萬元(已補地價)購入,帳面獲利84萬元或98%。另富誠地產客戶主任鄧宇謙表示,黃大仙天馬苑E座高層11室,實用415方呎(建築567方呎),2房間隔,雖然殘裝,但享開揚市景,以420萬元(已補地價)成交,實呎10,120元(建呎7407元),做價創屋苑今年新高。原業主2009年8月以166萬元(已補地價)購入,轉手帳面獲利254萬元或逾1.5倍 。

恒安邨福安花園現銀主盤

另馬鞍山連增兩宗銀主盤個案,而且業主同樣「借凸」樓價。其中馬鞍山恒安邨1座低層51室(實用354方呎),業主曾有5次借貸紀錄,合共借約136萬元,已超1998年12.52萬元(未補地價)購入價,現銀主開價275萬元(已補地價)或145萬元(未補地價)。另同區福安花園2座中層F室(實用592方呎)的業主有4次借貸紀錄,共涉約142萬元,超出1992年68.55萬元(未補地價)購入價,現銀主叫價545萬元(已補地價)及470萬元(未補地價)。

紀雲峰3100萬沽 實蝕逾360萬

不過市場消息稱,跑馬地紀雲峰低層A室,實用1509方呎,連車位以3100萬元售出。原業主2012年以3312.4萬元、未連車位購入,以車位逾100萬元計,料實蝕逾360萬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61&issue=201606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299

本港歐股基金 上月淨流出2878億

1 : GS(14)@2016-07-08 08:07:22

【明報專訊】英國脫歐後遺症陸續浮現,除英國的房地產基金外,本港的零售基金亦出現贖回潮。據晨星亞洲的數據,在本港發售的歐洲股票基金,6月份的淨流出規模達到369億美元(約2878億港元),相反貴金屬基金則錄得12.5億美元(約98億港元)的淨流入,反映市場的避險情緒高漲。

摩根資產管理副總裁兼投資資訊總監崔永昌表示,自英國決定脫歐後,不少客戶贖回歐洲股票基金,但贖回規模不足以影響基金的流動性,故這批基金仍可買賣,未至於像國外的英國房地產基金般停止贖回。而客戶贖回歐股基金後,普遍轉投債券基金以避險,亦有客戶因美元及日圓升值,投資美股及日股基金。

流出規模以大型股票為主

晨星亞洲的數據顯示,上月遭受贖回的歐洲股票基金,以大型股票的均衡基金為主,淨流出規模達122億美元。均衡型即基金的投資風險屬中等,介乎價值投資及增長型的中間,故較受歡迎,數量亦最多,在香港有190隻這類基金,但自6月23日至本月4日,平均表現下跌5%。另一類贖回量較大的歐股基金,是貨幣對冲型基金,這類基金雖已進行對冲以減少匯兌風險,但脫歐後的平均跌幅仍達3.89%,故投資者大規模贖回,151隻基金合共淨流出115億美元。

亞洲主權債需求增 美股受捧

美盛環球資產管理中國及香港零售業務主管曾劭科稱,雖然市場上的歐股基金出現大規模贖回,但資金湧入美股基金,另外亞洲的政府債券基金亦有正面需求,主要憧憬亞洲各國續行寬鬆貨幣政策。

至於英國,持續有房地產基金叫停贖回,外電昨晚報道,已累計鎖住超過180億英鎊(約1800億港元)的資金。有國際地產投資基金經理對本報表示,停止贖回的主要是以投資地產項目為主的退休基金,主要因為當地的開放式基金普遍設定一個「Gated Liquidity」機制,即若發生大事,該基金是合規叫停贖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18&issue=201607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81

本港上月PMI續收縮

1 : GS(14)@2016-07-09 06:33:03

【本報訊】香港私營企業整體經營狀況日益惡化。6月份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5.4,其中產出、新定單都創10個月以來最大跌幅。
PMI以50為榮衰分界線;6月份指數跌至45.4,顯示香港私營經濟的惡化周期已長達16個月。來自內地的新工作量續跌,致企業於上月再度減產,跌幅為10個月以來最多。產出、新定單跌幅加劇,但暫未見大幅裁員,企業亦有時間應付第二季未完成的業務,積壓工作量銳減。員工成本月內輕微上升,但採購成本下跌,故整體投入成本略為縮減。負責製作指數的Markit經濟師Annabel Fiddes認為,客戶需求若能錄得可觀增長,香港私營經濟有望走出目前的下行周期,但由於全球經濟環境仍不明朗,料今年下半年將進一步下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7/196845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854

內地上月汽車銷量增近兩成

1 : GS(14)@2016-07-09 06:58:53

【本報訊】中國經濟雖然放緩,不過內地乘用車市場今年持續向好。據中國全國汽車市場研究會公佈的資料,中國6月廣義乘用車銷量按年增加19.4%,今年上半年廣義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9.5%。報告指,上月汽車銷量急升,是因受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所影響。報告指,在新增的汽車銷量中,多功能用途車(SUV)仍是增長主要動力,主要是因內地「一孩政策」放寬,部份家庭為迎接第二個小孩而換車,以及政府調低引擎容積低於1.6升小型車輛的銷售稅,都刺激中小型SUV銷售情況。至於微型電動車銷量表現亦較為突出,令總體新能源乘用車增加1.6倍。不過,汽車廠家產銷仍然較為謹慎,5月至6月廠家庫存沒有增長,主力廠家基本沒有壓庫現象。報告指出,上月第三周乘用車銷量按年更增加43%,不過6月下旬南方長江沿線出現水災,對最後一周的銷量增速稍微有影響。另外,廣汽(2238)日前公佈,今年上半年旗下汽車銷量為73萬部,較去年的56萬部升28.7%,瑞信發報告指,預計廣汽上半年淨利潤達3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廣汽股價昨日一度升至9.52元高位,惟最後收報9.3元,升0.14元或1.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9/196874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086

上月CPI跌至1.8% 大行促放水 內地官方反駁降準論

1 : GS(14)@2016-08-10 04:45:36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回落至按年上漲1.8%,符預期,與今年1月的增速同為全年最低水平,促使民間再度倡議放寬貨幣政策,惟即日惹來官媒反駁,指目前無必要急於「放水」。

明報記者 陳子凌

統計局解釋,CPI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因豬肉等價格下降,抵消菜價受雨災上升及暑假令機票等價格上升的影響;另外,7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按年跌1.7%,跌幅為2014年8月以來最小,並連續7個月跌幅收窄,與多個工業行業價格漲幅擴大有關。

PPI跌幅兩年來最小

CPI續走低,民間減息降準預期再升溫,招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考慮到下半年財政政策力度有限,經濟動力持續弱化,將有需要放寬貨幣政策,第三季出現一次降準的機會率上升。德銀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周浩也表示,在內地通脹較疲軟,經濟增速仍放緩之下,預期人行未來幾個月有必要減息0.25厘。

德銀:有必要減息0.25厘振經濟

面對民間預期升溫,官媒亦立即出手反駁,中央廣播電台隨後在《全國新聞聯播》中引述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CPI確是創造了降準或減息的空間,但中國目前沒有必要急於降準減息。

這亦是不足一個星期內,官方第四度出手降溫降準減息預期。上周五(5日)發改委旗下政策研究室一篇報告因提到要「擇機減息降準」,令市場加強憧憬中央放寬貨幣政策,發改委即日晚上刪走相關字眼;同日人行發表的第二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除重申下半年要維持穩健貨幣政策之外,更特別在一個專欄中指出降準弊處,稱若頻繁降準會強化對政策放鬆的預期,導致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促使投機者買匯炒匯,令外匯儲備下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99&issue=201608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