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凈利潤增速持續下滑,利息凈收入開始出現負增長,但招商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卻在三季度出現了逆勢反彈。
招商銀行10月28日披露的三季報數據顯示,由於三季度單季對公存款略有回落,截至今年9月底,該行總資產為5.24萬億元,僅比上年底增長 0.74%,存、貸款余額分別為3.46萬億元、2.93萬億元,分別比去年底增長1.16%、13.22%。
根據三季報數據,集團口徑下,前三個季度,招行實現營業收入1602.9億元,實現凈利潤521.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1%、2.6%。在該公司口徑下,則實現營業收入1522.8億元,同比增長2.26%,實現凈利潤483.5億元,同比增長7.38%。
在銀行凈利潤增速普遍持續下降的情況下,招行上述利潤增速,同上半年數據相比,出現了小幅反彈。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凈利潤352.3億元,同比增長6.84%。而前三個季度的增速,比上半年上升了0.54個百分點。
從已披露三季報的各家銀行來看,招行凈利潤增速暫居首位。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工行、建行、中行、農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0.46%、1.35%、2.48%、0.52%,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則分別為2.05%、5.52%。
在收入結構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招行凈利息收入976億元,在營業收入中占比64.1%,利差、息差仍在進一步收縮。前三個季度,該行凈利差為2.46%,凈利息收益率為2.59%,同比分別下降0.21個、0.24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凈利差為2.39%,凈利息收益率為2.51%,環比均分別下降0.07個百分點。
值得註意的是,進入三季度,部分銀行的利息凈收入開始負增長。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工行實現利息凈收入3513億元,同比下降7.52%。而招行同期的利息凈收入,同比也出現了1.07%的下降。
非息收入的增長,對該行利潤增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前三季度,該行非利息收入 546.71 億元,同比增長 8.79%,占比35.9%,同比上升 2.15 個百分點。其中,零售業務營業收入 760.52 億元,同比增長 11.1%,占比 49.94%,與上半年基本持平。
仍在下滑的資產質量,是各家銀行的心腹大患。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招行不良貸款余額 578.65 億元,比去年底增 加 111.67 億元;不良貸款率 1.97%,比去年底上升 0.17 個百分點,而同期該行貸款減值準備已達1078.39億元,比去年底增加251.43億元。
今年三季度,2015年“股災”期間買入的證金公司,對多家上市銀行小幅減持。三季報顯示,截至三季末,證金公司在農行的持股比例下降了0.03個百分點,在工行的持股比例則下降了0.1個百分點。而截至9月底,證金公司持有招行8.446億股,持股比例為3.35%,比6月底的8.527億股減少了,持股比例下降了0.03%。
比亞迪10月31日晚間發布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7.98億元,同比增長50.12%,主要原因為汽車業務與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收入增加所致;凈利潤36.64億元,同比增長86.82%;扣非凈利潤34.63億元,同比增長609.77%。公司預計2016年全年凈利潤50億元-52億元,同比增幅77.09%-84.17%。
公告稱,第四季度,預計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持續旺盛,集團新能源汽車將繼續熱銷,新能源汽車業務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傳統汽車業務方面,集團 SUV 車型的持續熱銷將推動集團傳統汽車銷量的穩步增長。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方面,金屬部件業務持續增長,為集團帶來良好的利潤貢獻。太陽能業務方面,受國內外市場需求低迷及產品價格下降影響,預計第四季度太陽能業務仍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10月28日晚間,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太保”,SH.601601)和新華保險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保險,SH.601336)先後發布2016年三季度業績報告。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為88.29億元和47.86億元,同比分別減少41.3%和44.6%。
中國太保:總資產突破萬億元 凈利潤減少
中國太保10月28日晚間發布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88.29億元,同比減少41.3%;營業收入2132.73億元,同比增10.3%;基本每股收益0.97元,同比減少41.3%。總資產10028.81億元,突破萬億大關,較上年末增長8.6%。
財報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太保實現保險業務收入 1,891.01 億元,同比增長 17.9%。其中: 太保壽險實現業務收入 1,173.35 億元,同比增長 31.0%;太保產險實現業務收入 715.94 億元,同比增長 1.1%。
壽險業務方面,2016 年前三季度,太保壽險實現業務收入 1,173.35 億元,同比增長 31.0%,其中:新保業務收入 434.83 億元,續期業務收入 738.52 億元。個人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實現新保業務收入 358.22 億元,同比增長 44.6%;期繳業務345.66億元,同比增長44.5%。
財產險業務方面,2016 年前三季度,太保產險實現業務收入 715.94 億元,同比增長 1.1%,其中:車險業務收入 553.33 億元,同比增長 1.3%;非車險業務收入 162.61 億元,同比增長 0.6%。車險電網銷、交叉銷售和車商等三大核心渠道實現業務收入 307.61 億元,同比增長 3.8%,占車險業務收入比重達到 55.6%。
資產管理方面,公司投資資產達到 9,234.91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8.1%。公司大類資產配置基本穩定,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 81.8%,較上年末下降 0.3 個百分點;權益投資類資產占比 15.0%,較上年末上升 1.0 個百分點,其中股票和權益型基金合計占比 5.5%,較上年末下降 1.5 個百分點。
值得關註的是,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證金公司”)作為中國太保在三季度均減持了太保股份,減持股票數量為4222.68萬股,截至9月末,證金公司在太保持股比例為2.62%,持有該公司2.37億股。
新華保險:投資收益下滑 產品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新華保險10月28日晚間發布三季報,截止到9月末,新華保險資產規模6890.96億元,同比增長4.3%;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47.86億元,同比減少44.6%;營業收入1177.85億元,同比下降12.1%。
新華保險表示,凈利潤的下滑主要受投資收益下滑、賠付支出增加及手續費和傭金支出增加的影響。
財報顯示,新華保險實現保費收入934.18億元,同比下滑1.3%;已賺保費收入924.74億元,同比下滑1.6%;已賺保費增長率由正轉為負增長,降至-1.5%,下滑了11.3個百分點。同時,受滿期給付和年金給付增加的影響,公司賠付支出同比增加65.4%;
前三季度,新華保險投資資產6689.4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5.2%;由於資本市場波動下行,投資資產買賣價差收益減少,公司投資收益同比下降36.9%,為248.92億元。受產品結構調整及營銷員渠道首年保費收入增加的影響,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同比上升了37.1%。
新華保險方面表示,公司產品結構調整成效顯著,期交保費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前三季度,個人壽險方面,保險營銷員渠道首年期交保費收入107.27億元,同比增長35.7%;銀保渠道首年期交保費收入47.13億元,同比增長63.6%;服務經營渠道首年期交保費收入36.11億元,同比增長47.6%。此外,由於產品結構調整,公司退保金也大幅減少,同比下降30.8%。
截止到9月末,證金公司持有新華保險股份比例為2.86%,共計持有公司股份為8935.96萬股。
截至10月30日,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前三季度業績悉數亮相。《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根據國際會計財務準則,五大行凈利潤(以下均為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共計7581.93億元,以270天計算,平均日賺28.08億。
在前三季度實體經濟下行、去杠桿和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外部環境下,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分別實現凈利潤2227.92億元、1541.75億元、1348.13億元、1938.35億元和525.7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0.46%、0.52%、2.48%、1.19%、1.03%。
其中工農中建凈利潤增幅相比半年報均呈下降態勢,只有交行凈利潤增幅微漲0.13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五大行紛紛存在通過消耗貸款撥備覆蓋率來維持利潤增長的嫌疑。三季報顯示,工行、建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36.14%與148.78%,雙雙跌破了150%的監管紅線。
工行建行撥備跌破紅線
根據銀監會《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管理辦法》,貸款撥備率基本標準為2.5%,撥備覆蓋率基本標準為150%,這兩項中的較高者為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的監管標準。管理辦法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於2013年底達標,對非系統重要性銀行則放寬期限至2018年底達標。
早在工行半年報中,其上半年撥備覆蓋率143.02%,撥貸比(即貸款撥備率)2.21%,兩項指標均已低於監管紅線。
到三季度,工行撥備覆蓋率繼續下降至136.14%,環比下降了6.88個百分點。而建行撥備覆蓋率也低於監管要求,同比下降2.21個百分點至148.78%。五大行中,中行與交行撥備覆蓋率則緊逼紅線,分別為155.83%與150.31%。僅農行撥備覆蓋率水平較高,為172.73%,但同比也大幅下降了16.70個百分點。
至於大行調低撥備覆蓋率的原因,從理論上看,由於計提的不良貸款撥備會直接計入損益表沖減當期利潤,因此對銀行業績有直接影響。簡而言之即撥備吞噬利潤,反之,少計提撥備自然有助於銀行保護凈利潤。
對於工行撥備率低,工行董事長易會滿在半年報發布會上曾給出理由:在當前經濟放緩、結構調整陣痛期大環境下,銀行適度釋放撥備資源,加大處置不良貸款,是穩健經營的正常舉措,踐行了撥備覆蓋率“以豐補欠”的逆周期管理原則。“撥備覆蓋率、撥貸比低於‘紅線’得到監管部門理解。”易會滿說。
但事實上,日前央行對銀行紛紛下調撥備“美化”財報的做法,已經通過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給商業銀行敲響了警鐘。據了解,工行由於撥備覆蓋率連續低於150%,已在該指標上被扣分。
如果剔除銀行可能通過撥備美化利潤的因素,在依賴利息收入獲取利潤的銀行業,凈息差的下降對其利潤影響較大。三季報顯示,五大行中,工中建交凈息差分別為2.18%、1.85%、2.26%、1.91%,平均下降0.32個百分點。而農行利息凈收入 2981.21億元,同比下降 9.31%。
從盈利水平看,五大行呈現分化態勢,工行與建行年化平均總資產收益率(ROA)較高,分別為1.30%與1.34%;而中行、農行、交行ROA則分別為1.17%、1.12%與0.93%。其中中行ROA同比增加了0.02個百分點,而農行同比下降了0.09個百分點。
不良見頂為時尚早
雖然與去年前三季度相比,五大行繼續持續著不良貸款余額、不良率“雙升”的勢頭,但環比細看,部分銀行的不良率有小幅回落的態勢。銀行業不良率拐點是否正在到來?
三季報顯示,五大行前三季度不良貸款總規模合計8258.37億,環比多增178.9億。但部分銀行不良率環比已經開始小幅回落。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前三季度不良率分別為1.62%、2.39%、1.48%、1.56%與1.53%。
其中建行、農行與交行不良率環比均有小幅下降。建行下降幅度最大,為0.07個百分點,農行與交行分別下降0.01個百分點。
“環比沒有剔除季節性因素,現在說不良率現拐點為時尚早。例如銀行本月做了一筆大規模債轉股,那麽就比上個季度不良率有所好轉,但新的不良生成以及未來不良的拐點不能判斷。”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從目前不良生成的趨勢看,關註類貸款以及不同類型貸款遷徙率變化都沒有好轉的跡象。
易會滿此前在工行半年報業績發布會上也指出,不良貸款何時見頂、何時出現拐點,需要進一步觀察。在今後的一段時間里,不良貸款還可能會上升,但是總體的趨勢會有基本平穩的態勢。
五大行均遭證金減持
三季報還顯示,三季度證金公司不同程度地減持了五大行股票。五大行中,證金公司減持中行最多,持股比例下降了0.17個百分點,減持建行比例最少,只下降了0.01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證金公司持有工行股份比例由1.42%下降至1.32%,下降了0.1個百分點;農行的股份比例由1.92%下降至1.89%,下降了0.03個百分點;中行的股份比例由2.7%降至2.53%,下降了0.17個百分點;建行的股份比例由1.02%下降至1.01%,下降了0.01個百分點;交行的股份比例也由2.76%下降至2.68%,下降了0.08個百分點。
記者發現,證金公司減持的上市銀行股並不僅限於五大行,披露三季報的股份行中,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均遭證金減持。
曾剛指出,證金公司當時為了救市買的股票,現在退出屬於正常現象。只是退出的時間取決於多項原因。“可能證金目前認為市場已經趨於平穩,退出對市場影響比較小。此外證金減持對於銀行本身而言沒有什麽影響。”曾剛說。
保監會11月1日發文稱,前三季度,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5168.26億元,同比增長32.18%,前三季度保費規模超2015年全年水平,同時,前三季度壽險業務給付金額也超2015年全年水平,預計保險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5.68%。
統計數據顯示, 前三季度,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5168.26億元,同比增長32.18%,增幅較上年同期上升12.69個百分點。其中,產險和壽險業務分別同比增長7.78%和36.95%。賠付支出平穩增長,同比增長23.80%,增幅較上年同期上升4.27個百分點。保險業資產總量14.6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8.38%。保險業經營效益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預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5.68%,降幅較上半年收窄。行業資金運用收益率3.95%,同比下降1.97個百分點。
保監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保險市場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前三季度保費規模超2015年全年水平。分險種看,財產險業務增速保持穩定,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370.58億元,同比增長7.78%,增幅同比下降2.88個百分點。其中,車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903.68億元,同比增長9.28%。壽險業務高速增長,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4783.87億元,同比增長36.95%,增幅同比上升15.70個百分點。其中,新單業務同比增長59.20%,增幅同比上升19.55個百分點。普通壽險貢獻突出,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967.26億元,同比增長63.47%。
產險公司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和工程保險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前三季度,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和工程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360.06億元、280.74億元和77.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82%、19.89%和10.55%,占財產險公司業務的比例分別為5.28%、4.11%和1.13%,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了0.14、0.37和0.02個百分點。壽險公司普通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8967.26億元,同比增長63.47%,占壽險公司全部業務的48.89%,同比上升5.96個百分點。
保監會還指出,前三季度壽險業務給付金額超2015年全年水平。2016年前三季度,保險公司賠付支出累計7750.7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90.16億元,同比增長23.80%,增幅較去年同期上升4.27個百分點。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3321.5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29.40億元,同比增長14.85%;壽險業務給付金額3610.5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67.74億元,同比增長31.64%;健康險業務賠款與給付支出687.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0.90億元,同比增長33.10%;意外險業務賠款支出131.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12億元,同比增長20.24%。
另外,外資保險機構業務增速快於行業水平,市場份額同比略有增加。前三季度,中資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3924.73億元,市場份額為95.06%;外資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243.54億元,同比增長45.00%;市場份額為4.94%,比去年同期增加0.44個百分點。外資財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38.06億元,同比增長8.74%,市場份額2.02%,與上年同期持平。外資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105.48億元,同比增長51.30%,市場份額6.03%,同比增加0.31個百分點。
資金運用方面,出現收益率下降。3季度末,資金運用持續面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128286.19億元,較年初增長14.75%。實現資金運用收益4828.76億元,同比減少1139.74億元,下降19.10%。資金運用收益率3.95%,同比下降1.97個百分點。銀行存款和債券余額合計66396.34億元,占資金運用余額的比例為51.76%,較2季度末下降了0.52個百分點,較年初下降4.41個百分點,實現收益2164.39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余額合計18281.82億元,占資金運用余額的比例為14.25%,較2季度末上升0.75個百分點,較年初下降0.93個百分點,實現收益492.89億元,同比減少1994.30億元。
前三季度,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1569.60億元,同比減少870.59億元,下降35.68%,降幅較2季度收窄18.37個百分點。其中,產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482.44億元,同比減少200.40億元,下降29.35%;壽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819.50億元,同比減少730.97億元,下降47.15%;再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50.66億元,同比減少24.52億元,下降32.61%;資產管理公司預計利潤總額56.00億元,同比增加10.72億元,增長23.68%。
此外,截至3季度末,全國保險機構203家,較年初增加9家。其中,保險集團公司12家,保險公司165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2家,其他公司4家。保險公司中,產險公司79家,壽險公司77家,再保險公司9家。保險公司職工人數109.27萬人,較年初增加6.81萬人,增長6.6%;保險公司簽訂了委托代理協議的保險銷售從業人員628.13萬人,較年初增加156.83萬人,增長33.3%。
11月4日消息, 動視暴雪今天公布了該公司截至9月30日的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動視暴雪第三季度業績好於預期,凈營收為15.6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9億美元增長58%;凈利潤為1.9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7億美元增長57%。 業績的增長得益於《魔獸世界:軍團再臨》和《守望先鋒》等視頻遊戲的成功,加之對移動遊戲《糖果粉碎傳奇》開發商King的收購。
按業務部門劃分,動視暴雪第三季度產品銷售業務的營收為3.55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4.25億美元;訂閱、授權及其他業務的營收為12.13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5.65億美元。
動視暴雪第三季度總成本和支出為12.7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7.94億美元。動視暴雪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為2.9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96億美元增長50%。
動視暴雪第三季度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量的凈利潤為1.9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7億美元增長57%;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量的每股攤薄利潤為0.26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0.17美元;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量的每股攤薄利潤為0.49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0.39美元。
此外,動視暴雪第三季度單月活躍用戶數量為4.82億。
暴雪預計2016年第四季度營收為18.56億美元。GAAP攤薄後每股利潤預計為0.05美元,Non-GAAP攤薄後每股利潤預計為0.40美元。
與此同時,動視暴雪還上調了全年業績預期。該公司目前預計,2016年全年,營收預計為64.50億美元。GAAP攤薄後每股利潤預計為0.98美元,Non-GAAP攤薄後每股利潤預計為1.92美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目前全球最火爆的網絡遊戲之一,《守望先鋒》繼續拿出輝煌的成績。自四個月前推出以來,《守望先鋒》有望成為暴雪最快收獲2000萬玩家的遊戲,憑借它強大的全球吸引力,幾乎在東西方兩個世界都很受歡迎。比如,從第三季度開始,《守望先鋒》就占據了韓國互聯網遊戲的第一名位置。
9到10月,國辦信息公開辦隨機抽查了各地區和71個國務院部門政府網站共867個,抽查合格率88%,比二季度提高3個百分點。
這是國務院辦公廳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下稱“國辦信息公開辦”)組織開展的第三次全國政府網站抽查。
國辦信息公開辦自2016年起對全國政府網站進行常態化抽查通報,每3個月進行一次按比例隨機抽查,重點檢查網站的可用性、內容更新情況、互動回應情況和服務實用情況等,旨在解決政府網站內容更新不及時、信息發布不準確、熱點問題不回應、服務功能不實用等問題。
抽查合格率88%
其中,國務院部門(含內設、垂直管理機構)政府網站抽查合格率為98%,各地區政府網站抽查合格率為86%。北京、遼寧、上海、青海、寧夏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府網站抽查合格率達100%,廣東、江蘇、湖南、安徽、陜西、浙江、河南、貴州政府網站抽查合格率超過90%。
本次抽查還對一、二季度發現的224個不合格政府網站進行了複查,其中96%合格達標。除了黑龍江省外,各地區、各部門還報送了對本地區、本部門政府網站的抽查情況,共檢查網站7788個,占運行政府網站總數的15%,總體合格率89%。
本次抽查對縣級以上地方政府門戶網站和國務院部門政府網站轉載國務院重要信息情況以及添加“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73%的政府網站在首頁顯著位置開設了國務院重要政策信息專欄,超過60%的政府網站能夠在國務院重要信息發布後24小時之內進行轉載。84%的政府網站在首頁添加了“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入口,其中北京、天津、河北、江蘇、福建、湖北、湖南、海南的政府網站已經全部完成添加工作。
三季度,網民通過監督舉報平臺反映政府網站問題1434條,有關網站主管單位及時對留言進行了核實、處理和反饋,回複率達100%。
目前,“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已成為網民參與政府網站建設、促進政府網站提升質量的重要平臺和渠道。《通報》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收到網民留言後,要在一個工作日內轉有關網站主管單位及時處理,並在3個工作日內答複網民。
《通報》還顯示,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強化責任、完善制度,加強了對政府網站的監管。78%的省(區、市)將政府網站管理納入政府年終績效考核或專項考核,53%的省(區、市)采取通報、約談、給予行政處分、取消年度評優優先資格等多種方式對問題網站的主管單位和相關負責人員進行問責。部分地區采取提高抽查比例、頻次和公開抽查結果等手段推進工作,取得較好效果。如北京市對全市所有政府網站進行了檢查,遼寧省按月對本省的政府網站展開抽查,湖南省主動向社會公開抽查結果。
政府網站監管要常抓不懈
部分政府網站運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通報》顯示,少數地方工作落實不到位。黑龍江連續三個季度抽查不合格率較高,且尚未提交本省政府網站抽查情況報告。吉林、甘肅等省上報的“合格網站”中有部分網站存在突出問題。內蒙古、西藏等地一些基層政府門戶網站沒有轉載國務院重要信息,貴州等地政府門戶網站添加“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的比例不足60%。
個別政府網站問題比較突出,比如國家中醫局網站首頁存在不可用欄目;河南省“開封市人民防空辦公室”網、江西省“樂平市後港鎮”網、雲南省“羅平縣交通運輸局”網等網站改後仍存在突出問題。此外,一些新建政府網站,如政務服務類網站,未在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報送系統中填報,一些關停網站未及時更新狀態信息,影響了對政府網站的日常監管。
此外,還有一些網站安全防護水平較低,部分單位網絡和信息安全意識薄弱,管理責任不明,一些網站安全防護系統脆弱,甚至缺乏防病毒、防篡改、防攻擊等基本防護措施,應用系統存在風險漏洞且未及時修複,易被黑客攻擊,數據信息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對此,《通報》強調,要進一步強化監督責任,加強日常監管和績效考核,認真組織開展季度抽查。還要提高網站安全保障水平,加強政府網站日常安全監測等。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有關文件強調各級人民政府辦公廳(室)是本級政府網站建設管理的第一責任主體,國辦在繼續做好全國政府網站抽查工作的同時,將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建立完善常態化監管機制、加強監督考核。
11月22日,國美電器發布前三季度業績公告,銷售收入約為人民幣553.9億元,同比增長15%,GMV同比增長25%,凈利潤下跌70.3%。
公告稱,報告期內,集團的銷售收入約為人民幣553.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0%;國美在線自營部分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9.4%;綜合毛利率為16.0%;費用率同比略降0.3個百分點至15.7%。集團賬面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人民幣113.6億元。
歸屬於母公司擁有者的應占利潤約為2.4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32億元下跌70.3%。
報告期內,集團在一級市場門店總數為925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為11.3%;二級市場門店總數為773家,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長28.0%。
集團整體GMV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5%至人民幣785億元。線上貢獻GMV達到人民幣216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移動端GMV同比增長177%,移動端GMV占國美在線比例達66%。
11月23日,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發布《2016年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不良貸款規模達到1.49萬億元,不良貸款率高達1.76%。
《報告》還指出,不良率尚未見頂,未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仍面臨雙升的壓力。
相比較2016年第一季度1.39萬億元的不良貸款規模和1.75%的不良率,可以看出,不良已有企穩跡象。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可能會引起不良率進一步上升。中國經濟產能過剩,經濟結構從“需求側”向“供給側”轉型,供給側改革的實質性深入或導致銀行不良率進一步上升。
另外,關註類貸款持續上升。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這一比例達到4.1%,較2014年底大幅增長99BP,高於不良貸款率增速,這意味著不良率尚未見頂,未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仍面臨上行壓力。
《報告》還按照銀行的機構性質,將銀行分為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五大類,並對五類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和外資銀行的余額占總的不良貸款余額的比重分別為51.26%、21.22%、9.96%、16.49%和1.05%。
從不良資產余額的絕對數看,由於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規模占比較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規模與總的商業銀行規模走勢趨於一致,呈持續攀升態勢。其中,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不良貸款持續超千億。
從不良率走勢縱向看,不良率最高的是農村商業銀行,最低的是外資銀行。
《報告》提示,一方面要註意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風險;另一方面,外資銀行不良率持續低於國內銀行不良率,這雖然與我國國情、體制機制有一定關系,但也提醒我國銀行業要積極學習國外領先銀行的經營方式方法,提升風控水平,控制不良風險。
從區域來看,在不良貸款規模和不良率普遍上升的同時,不良貸款從沿海向內陸滲透和蔓延,內陸城市的不良貸款規模和不良率的增幅都比較快。不良貸款重災區依然是江浙等東南沿海一帶,不良資產余額絕對數排名前三為浙江、廣東、江蘇,分別是1600.7億元、1151.5億元、1104.4億元。值得註意的是,除浙江外,廣東、江蘇、山東的不良貸款規模在2015年首次突破千億元。
從行業來看,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個人貸款排名前三,此三類行業的不良貸款規模均超千億,屬於不良貸款規模集中的行業。
針對銀行不良貸款持續攀升的嚴峻形勢,有關部門近期出臺了一些政策措施,主要涉及地方資產公司、債轉股以及去產能等方面。
《報告》對不良資產處置的政策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議。首先,應對本輪不良資產周期、化解金融風險的政策應該依然由國家主導,進行制度安排和給予政策保障。資產管理公司是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體系中的關鍵環節,但大規模的不良資產處置僅依靠資產管理公司的消化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可以嘗試國家、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三方共同參與的方式。
國家可嘗試成立大型長期金融不良資產專項基金,由資產管理公司和銀行共同擔任GP,資產管理公司負責具體管理和處置不良資產,國家、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按一定比例認購LP份額,亦可募集市場資金認購LP份額,開展市場化的不良資產處置運作。資金缺口部分,可以政策性安排央行再貸款,或者用基金擔保發債的方式解決。此模式的優點在於用結構化安排的方法實現了各方利益的捆綁,化解銀行與市場投資之間剝離價格的爭議,同時也解決了長期資金的占用問題。而且這種方式還可以實現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表外運作不良資產的目的。
![]() |
騰訊股價曾在兩日跌7.8%。(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