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市七年一大旺 林本利

2015-05-07  NM
 
 

 

去年年中,內地A股擺脫多年悶局,在中央政府政策全面推動下爆升,上綜指數由2,000點水平上升一倍多,升至4,000多點。

至於港股,去年九月,亦一度突破一○年十一月24,988點的高位,升至25,362點。之後出現佔領運動,恒指在23,000至24,000點水平徘徊,到今年二月才再出現突破。近月資金流入香港,恒指在一個月內上升3,000多點,就連低沉已久的滙控,也出現「大笨象會跳舞」的現象。每次股市起動,傳媒總會找股評人評論後市去向。筆者不是股評人,但由於認識不少傳媒朋友,也成為追訪對象。例如去年9月,當恒指升上25,000點時,《壹週刊》記者便找筆者及幾位投資界人士訪問,並要求推介一隻股票。當時恒指處於高位,實在難以推介股票,但見到內地A股股價仍低於本地H股,便建議購入南方A50(2822),該股份至今已上升接近一倍(連同股息)。到去年十二月,上綜指數升上3,000點,記者又追訪,今次筆者則建議買入恒生H股ETF(2828),該股份至今已升超過三成(連同股息),足夠跑贏大市。到今年一月,筆者在另一財經週刊建議換馬華夏滬深300(3188),覺得南方A50以內地金融股為主,未來升幅會放緩,應考慮分散投資至其他行業,亦準備迎接「深港通」。過去數月,滬深300亦能跑贏南方A50。其實股票投資可以很簡單,購入約十隻自己熟悉的股票,再加一些追蹤大市的ETF,適當時候換馬,要跑贏大市並不困難。過去五十年,若剔除九七年,恒指每隔大約七年(六至八年)一大旺,對上三次高位分別是九四、○○及○七年。若歷史重演,去年至今年恒指將步入另一次大升市。這又難怪《壹週刊》要加強財經內容,找筆者開班和大家分享投資經驗。

林本利

前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二十多年投資經驗,強調中長線、價值投資法,個人投資的回報,平均每年接近兩成,熟悉本地及內地電訊、能源及交通市場發展。http://www.livingword.edu.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57

新潮插花女:我要做偶像!

2015-05-07  NM
 
 

 

「插花嚟嚟去去都係咁,好多前輩經營咗網店好耐,但都只得幾百個like。」三十三歲的何漫碧(Becky)一三年八月開設網上花店Hahahaflorist,主打以六、七種鮮花組成的花球,短短半年已月賺兩萬。去年三月,她膽粗粗辭去飲食記者職位,於太子花墟附近租下一個連露台單位,開業教班,盈利立刻由兩萬倍升至四萬,其中一個賣點是以真玫瑰砌成一朵比頭更大的玫瑰花,吸引不少OL爭相報名。旺季賣花束花球,淡季開班,月賺四萬元。Becky頻呼好彩才有今天的成績,但其實每行一步,背後都下了不少苦功。

大玫瑰班每位學員索價近一千八百元,臨近母親節,仍供不應求。上週三晚上,八個學員在Hahahaflorist位於太子的課室內,仔細修剪花瓣,再如做勞作般,一片片貼上紙托。學員清一色為女士,除了OL外,還有化妝師,及一個專程由澳門來的插花師。她不諱言是來支持Becky,而Becky亦不介意有行家來偷師,她解釋:「YouTube都有教整大朵玫瑰花嘅步驟,但整得靚就唔容易,我試過好多次。插花係藝術,其他人抄唔到。」

上位靠包裝

學員大多衝着Becky的「名號」而來,皆因她甚懂得利用facebook的專頁,將自己和生意融為一體。「如果like完之後唔睇,幾多like都無用。要成功,你要好似一個偶像咁,有一批忠心嘅粉絲,佢哋會不停留言或介紹俾朋友。所以要同佢哋做朋友,同佢哋分享好多嘢,令佢哋好似認識我一樣。」Becky指設立專頁初期,只擺放花球相片。冷冰冰的相片,反應冷淡。之後她改變策略,大部分相都有花有人,部分是她自己,或身穿婚紗的客戶,或來上堂的學員等,減輕硬銷賣廣告的感覺,加強親切感。另外,她亦將自己的私生活「大公開」,由與媽媽飲茶,到去旅行等,都會與網民分享,無非為拉近距離。這個策略成功令Becky儲下一班忠實粉絲,一開新班,就成為頭批學員,省卻不少宣傳費。另外,過去的情人節,有花商指訂單會少三至五成,但全因粉絲們的老公、男友都識做訂花,所以Hahahaflorist的訂單不減,反比上年升了一倍。Becky不時在facebook向粉絲們賣口乖:「Hahahaflorist你哋有份起o架,這裡嘅一點一滴都係大家慢慢地建立起來嘅。」

賺錢靠走位

Becky最初主打每人收費千八元的花球、花樽班,但發現學員反應開始冷淡。「最初推出一個鐘就爆滿,但開得多好快悶,後來過了一天仍只有八成滿。」雖然生意額都不錯,但Becky預見反應只會愈發冷淡,立即度橋變陣。當時,她在YouTube見到教大玫瑰的片段,認為甚有噱頭,便開始自學,並於二月正式開班。「而家啲人最緊要影到靚相,可以在社交分享拿like,好多人為此而來。」Becky指大玫瑰班一開即爆,客人Kayley更表示:「我試過好幾次報名,想做一朵俾媽媽,但每月只開幾班,好難先報到。」 Becky現時每個月開設七班大玫瑰班,及四班花球班,以前者毛利最高。當日開班前,記者跟Becky去花墟拿早已預訂的玫瑰花,發現成本只需四千多元。以一班八人計,收入達一萬四千元。即單是大玫瑰花班,每個月已有七萬元毛利。故記者懷疑Becky一個月不只有四萬元純利,她表示不是每班都全滿。而其他插花班用的花,種類較多,成本較高,扣除花材後每班只賺幾千元。為了保持新鮮感,Becky亦曾找化妝師合作,開設頭花班,迎合一班喜歡私影的粉絲。

轉行靠自學

學員眼中的花藝師Becky,原本是一名飲食記者,畢業於新聞系,與插花風馬牛不相及。「媽媽喺中環開花店,而家已經冇做。自細接觸得多花,便試吓喺屋企插花及紮花球。」Becky指坊間插花班的導師,都有不少「沙紙」做招徠,而她只是上過一些業餘插花班。「插花係藝術,好個人化,唔需要咁多沙紙。」不過,Becky曾為學習包花的技巧,在city'super花店門前站了一整天觀摩,她表示:「自己包得唔夠靚,去睇人包又唔使俾錢,不過要企一日都幾辛苦。」Hahahaflorist沒有網站,靠facebook專頁營運。為了在眾多網上花店突圍而出,Becky亦在網上自學如何管理其專頁,「在Yahoo! search吓就會搵到好多網站教人,唔使去上堂。」Becky指,原來facebook專頁的發帖,不是每一個like了該專頁的人都會看到,而是根據上一個post的回響,而決定下一個post送出予粉絲的數目。「所以我唔會亂發post,post咗之後,亦會留言和粉絲對話。」Becky亦按網上教授的策略,選在最多人用facebook的時段,即午飯、放工與晚上十一時發帖。五月一號晚上公布本月開班的時間表最為重要,她先於當天下午貼出新產品——花花蛋糕,吸引紛絲的注意,以增加接下來開班帖的曝光率。

一人公司遇樽頸

Becky成功將自己包裝成為Hahahaflorist的代言人,千方百計拉近與粉絲的距離,但亦令她們抗拒其他插花師,以致Becky遲遲未能請人,至今都是「一腳踢」,有時太忙甚至要推訂單。曾經有集團有意請Becky為旗下的酒店、餐廳擺花,不過因為只有她及一個兼職員工,未有能力為該集團提供穩定的服務而告吹。大生意「啃唔落」,Becky就想辦法開拓另一條路線,就是以Hahahaflorist的品牌,推出其他產品。最近,她就與麥當勞叔叔之家合作做義賣,之前又與歌星周柏豪等合作,「呢啲合作其實錢賺得唔多,準備時間仲好長,不過同品牌或者明星合作,可以令人對Hahahaflorist更加有信心,亦做到brand building效果。」Becky目標是做到讓人想起Hahahaflorist不是聯想到花鋪,而是一個有藝術感覺的品牌,接下來可以推出例如杯、枱墊等家品,做不用持續投放時間的生意。成功轉行的Becky笑對記者說:「傳媒已死,你都快啲轉行啦!」

大玫瑰做法

營業資料(4/15)營業額$108,000租金$12,000人工$6,000#花材$50,000盈利$40,000#一名兼職

開業資料(8/14)裝修$100,000租金$36,000^傢具$30,000總投資$166,000^兩按一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58

財演擂台:我的心水股!

2015-05-07  NM
 
 

 

港股大時代,迎接牛市,全民皆股。單是四月,恒指已累升超過三千六百點!踏入五月,「五窮六絕」已被拋諸腦後。恒指高位徘徊,但人人都話升勢未完,一眾心思思的散戶想入市,無非都是想要一個「冧巴」。今期,本刊開設一個擂台陣,找來城中十位人氣最高的股評人「互揪」,點評大市,再加一人推介一隻心水股。三個月後,再來一個結算,贏家輸家,毋須牙擦擦,到時自有分曉。擂台規則

所有推介股票,以本週四開市價計算,三個月後即八月六日(星期四)埋單計數。預測恒指升幅最準確、推介股票升幅最多者勝出。

陸叔(陳永陸)裕陸控股創辦人

正所謂「五窮六絕七翻身」,估呢幾個月走勢有啲難度喎。而家個市係資金主導,但啲錢到唔到位、點樣到都未知,又難評估。公募基金未落嚟已經炒起晒個市,我睇五月應該有個調整,五月中後期資金會到,六、七月應該會升上去。我睇恒指高位會升到30,000點啦,調整期間跌到26,000點就好入市。而家好多股票都升晒,要搵隻追落後都難,唯有揀啲調整緊嘅股票。我嘅策略係最早升嘅股票,會最早調整,所以睇好中交建(1800)。「一帶一路」概念一出,所有鐵路股炒起一輪,中交建$10起步,最高上過$17,而家跌番一半,加上佢會分拆旗下的中交疏浚上市,應該七月成事,所以當佢調整到$13.5就要吸納,三個月有機會重上$17。

青姐(胡孟青)獨立股評人

嚟緊呢季,32,000點實破o架啦,頂係要嚟破嘅!當年科網股泡沫爆破,納斯達克由高位跌落嚟,好多人都話有生之年都見唔番個高位,咁近排都過咗5,000點啦。而家周圍都QE,就係因為錢太多,銀行利息太低,所以啲資金要泊晒落股市。而家個市都搵緊新嘅催化劑,下一個應該係深港通。政改唔得,深廣通都一定得,人哋都出晒口術!我年頭推介過萬達商業(3699),而家都行咗啦。嚟緊梗係推萬洲國際(288)啦。而家好多板塊都行晒,佢有$700幾億市值,夠大隻。個市一路炒概念,良莠不齊都升晒上嚟,係未輪到佢。隻股而家仲潛緊水,起碼上番去招股價$6.2。食品股從來未炒過,佢大市值,多大行睇,夠穩陣,中國人一定要食豬肉o架啦,一定係佢﹗

郭Sir(郭思治)耀才證券市務總監

今年為止每一個月恒指都係升,累積升幅已經唔少,而且上個禮拜起港股成交金額回落咗,即係話個市向上推升動力唔夠。我認為個市而家都升快咗,五月份需要調整一下。中央取態都係想個市穩定咁升,所以會定時出啲政策,加上近期外圍因素唔太好,個市都係走向整固為主,預料未來三個月都係28,000到29,000窄幅徘徊。我建議大家留意吓港交所(388),因為等深港通開咗,港股成交就唔止而家一、兩千億咁少,港交所絕對係直接受惠。如果個價去到$280左右,可以買一注,要睇吓成交金額,如果港股成交金額有突破,可以上到去三、四千億,港交所個價上到去$350都有可能。

天才經紀(梁杰文)宏高證券投資經紀

五月都係上落格局,成交咁多,恒指應該可以保持高位,唔會大跌。三個月後恒指升到咩位,要視乎有無深港通,因為呢個係股市最大支持。如果有,恒指會升到上30,000點,如果唔得,我就擔心股市會跌番去25,000點。你都知中、港經濟好一般,香港旅客少咗,拖累其他行業都差,依家係靠阿爺放水撐住個股市。個股我睇好港交所(388),都係搏深港通會開通。港交所嘅盈利好簡單,成交額多佢就賺得多,一蚊生意就有一蚊盈利。而家佢乜都唔使做,每日就有一千五百億成交,幾好賺。我睇佢會升到$388,哈,講吓笑,$350至$400啦。

渾水獨立股評人

大市我唔識睇,唔係扮嘢,係小弟才疏學淺,淨係識炒細價股,唔好意思。我睇好民生珠寶(1466),因為佢係由民生國際(938)分拆出嚟,自從上市之後未有大炒過,非常細粒,市值只有4億銀,而且非常貨源歸邊,主席鄭松興揸住超過60%,好有賣殼概念。佢現價$1.46,目標價$3!

Alex(黃國英)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三個月後走勢,要視乎有冇大陸佬喺度,而家齋吹有好多錢會到之嘛,其實港股通個額度用咗好少,又話要俾時間公募基金成立,多多藉口,之後唔可以再靠吹,要真係有錢到啦。短期個市係驚o架,因為外圍插到乜咁,美債又大插,即係啲人準備加息,其實外圍氣氛唔好,只係香港唔理照炒。三個月後,正路大陸佬啲錢會到嘅,所以我睇恒指會高過○七年高位,即係32,000點。要買梗係買騰訊(700)同中移動(941),因為大陸最欠缺呢啲大型科網股同電訊股,只此一家就係香港,啲公募基金一定會買。我睇騰訊可以升到$200,中移動可以升到$130。兩隻要揀一隻?黐線o架?呢個時勢仲玩一注獨贏?食家興板塊輪流炒呀,我買嘅股票數目,都要比以前多一倍呀!你買得一隻,淨係唔升你嗰隻點算呀?得一注錢你就唔好賭啦。

股壇師奶殺手(鄧聲興)君陽證券董事兼行政總裁

預料嚟緊呢三個月,恒指都會上試30,000點,不過阻力就會比較大,未必咁容易突破住,因為恒指累積升幅都唔少。而家香港同內地股市都幾緊密,如果內地股市係咁上,H股差價就會大,資金又會落番嚟炒H股,今年「五窮六絕」未必應驗到。我睇好中資證券股份,主要國家政策要發展資本市場,同埋寬鬆政策,都對股市有利。內地人炒港股,多數都會去番內地行開戶,對佢哋業務上都會有幫助,我自己會推介國泰君安(1788),本身上年業績都靚,今年開戶量大增,預料業績以倍計上升,三個月內上望$15。

小炒王(梁心欣)獨立股評人

四月減完存款準備金率,五月應該會減息,因為上次個模式都係咁,所以呢幾日重債股都受惠,紙業股、內房都升好多。八月我估個市會升穿○七年高位,即係高過32,000點,因為到時深港通應該出咗。如果內地投資者獲批買創仔(創業板)咁就升得更勁,你知唔知今年以嚟,內地創業板已經升咗90%,只係四個月喎!短線我睇個市會好chok,因為啲錢未到,而家都係炒大股多。但我就睇好中遠國際(517),搏佢做船業合併,之前航運股爆升佢都唔升,有得追落後,再加上佢有$61億現金喺手,一隻現金牛跌極都唔驚。現價可以買啦,目標倍升到$10,我之前冇介紹過佢o架,秘密武器!

沈大師(沈振盈)訊匯證券行政總裁

我就唔信五窮六絕,過去十年出現的命中率少過一半。五月會有一個中期調整,因為之前升得多、升得急,加上希臘債務問題個個月都要傾;美國加息雖然維持不變,但今個月八號出嘅就業數據係一個關鍵,有機會借勢調整。內地監管機構又叫人冷靜、量力而為,唔好將慢牛變快牛,以A股之前升得咁急,有機會要調整。以技術走勢嚟講,我睇三個月後,恒指高位可以見34,000點,低位就27,600點。我睇好人保(1339),好簡單:第一業績好;第二估值偏低;第三累積升幅係行業中最少,目標價大約$7。

Matthew(郭家耀)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

我對後市睇法仍然樂觀,個市喺上個月都升咗唔少,短線有整固係正常現象,但喺內地政策背景之下,以目前嘅通脹水平,人行有足夠嘅空間再放水,而且中央都強調增長係首要經濟任務,所以嚟緊降息降準機會都相當高。喺央行鼓勵投資者之下,加上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呢一季恒指都會睇好,我預料七月尾恒指可以企穩30,000點。如果手上無太多貨,又睇好恒指前景,指數ETF都係一個唔錯嘅選擇。深港通好大機會喺呢季公布,A、H差價題材仲會有得炒,但係相對估值合理而又受惠到放水,我建議要留意吓啲內房板塊,中央針對房地產嘅政策放寬咗,好似限購、首套房貸咁。碧桂園(2007)自從中國平安入股之後,對佢發展都相當有利,同埋佢嘅物業銷售量一直都做得好好,相信未來業績都會反映到呢啲因素出嚟,股價呢排都升咗唔少,但係我相信繼續破頂機會都幾高,七月尾可以上望$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59

【分仓管理模式】 耐力投资

http://xueqiu.com/7096399426/43232181
【分仓管理模式】暂时还没有想割的韭菜,跟各位介绍一下我的分仓管理模式。
我早就跟大家说过,【耐力派】=【赚钱派】=【中长线投资-赚公司价值的钱】+【短线投机--赚市场波动的钱】 。中长线投资部分,是长期持股不动,卖出时主要看公司基本面和估值。 短线投机的部分,主要赚的是市场波动的钱,策略是【上涨赚钞票,下跌赚股票】。 但是,实现起来比较麻烦,30只股票,每天来来回回倒腾,需要记住每一单的进货价,出货价肯定要高于进货价有钱赚才能出。怎么做呢? 分仓管理!长期投资部分,放在基本账户里,短线投机部分,放在信用账户里。

举例来说:(这里的数字都是假设的)。

买了20000股的股票A , 这部分股票是长期投资,就放在基本账户里,长期不动它。不管股价涨跌,都不去动它。卖出条件看基本面和估值,基本面变差或者估值变高时才卖出。

另外一部分是投机操作,假设昨天股票A的股价是10块钱,买了10000股准备做短线投机,那么,这10000股就放在信用账户里,如果股价涨到了11块,赚了10%了,心里感觉也觉得差不多该出了, 就把它出掉9900股赚钞票。

剩下100股干嘛呢? 做跟踪观察用。把剩下的这100股成本价改成11块,就可以记住我是多少钱卖掉的。如果未来股价高于11块,那么,这100股在账户上显示出来是赚钱的,那我就不去管它。 如果未来股价下跌,低于11块了,那么,这100股就会显示是亏损了,当亏损比例达到 -10%的时候(只是举例),我就会研究,看看要不要重新进入,研究之后,也许又感觉可以重新进了,就执行【下跌赚股票】的程序。(其实,最好是能留下1股做观察股就好了,但是,好像是不能这样操作的,每次买入或者卖出,都必须是以“手”为单位。如果是高价股,100股也是需要好多钱的 [困顿] 所以,高股价的,就有可能一股也不留)。用这种方法,就可以不用去记住上次加仓或者减仓的价位了。否则,就会搞乱掉,30只股票,怎么会记得住呢?  [大笑]   总之,投机部分,也是绝对要保证每一单都必须赚钱,不能亏着卖出去,如果套了,就加仓,或者长期等,等到上涨赚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74

邓晓峰讲述价值投资生存之道:寻找非理性市场中的认知偏差

http://xueqiu.com/5545011370/43347748
2015-05-09 上海证券报一基金圈

以下为演讲实录:

邓晓峰:感谢各位嘉宾,以及上海证券报的各位朋友,我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分享,说实话,上证报派给我的题目给我很大的压力,现在这是一个牛市,牛市好像什么股票都能涨,股神特别多,我们的收益率可能远远比不上市场上这么多优秀的人士。而且中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市场,很多人都在谈论中国适不适合做价值投资,中国的市场效率比较低,往往公司的基本面跟公司的股价不能同步反映,业绩好比不上概念好。而且中国还有一个特点,散户众多,韭菜是一茬又一茬,永远割不完。 中国的市场应该说是一个高度鼓励冒险的市场,这种市场的结果使市场上大多数参与者投资的行为越来越趋于一致,越来越偏向于成长性的风格。

我记得在2014年年终参加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定期会议的时候,当时主持人让我们18家管理人给自己定一个位,谈谈自己的风格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一端是价值,一端是成长,大家看看在什么位置。认领价值的只有我一位,大多数同仁都觉得自己是成长的风格,其他的同仁觉得自己的风格是属于混合型。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情况,沧海桑田,在中国,机构投资者整体的行为中已经转向了趋势和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内心还是感觉有很多欣喜的,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之下,采用跟我们类似策略的人是越来越少的,这个活会越来越容易。我觉得当这个市场里面大家的情绪偏好高度聚焦之后,它会给我们留出很多空间,有很多机会明显的摆在眼前,而且它能够停留相当长的时间。另外,作为中国一个后劲的国家,很有优势的是我们可以借鉴先进国家产业发展的经验,我们可以据此做一些研究和专业性的判断,使我们在做基本面研究的时候胜率更高,做投资的时候失败的概率更小。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有优势的地方。简单一句话,在中国研究能够创造很高的价值,只要研究做的好,肯定有很多机会会在我们的眼前。

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曾经出现的一些偏见,这些偏见最后都变化成为巨大的投资机会,我记得我刚进入博时的时候,博时是以投汽车股闻名的,可是股神巴菲特说过“有四个轮子的都不能买”。我当时也很困惑,后来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发现不是这个样子的,市场认知有巨大的偏差,首先从历史上看,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分红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市值。我们后来分析中国汽车公司的数据发现这些公司根本不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每年固定资产周转率达到了5-6次,很明显是一个很轻资产的行业。一般一个整车厂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在一年半到两年之内彻底收回,这肯定不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继续分析下去会发现在中国,这个产业其实已经高度优化了,他们的零部件企业和整车厂的关系已经不像早年,这个产业发展高度一体,还是一个专业化分工的情况。所以我们研究会发现,这里面市场共同的认知和我们看到的数据有很大的偏差,正好中国的汽车工业又处于需求不断增长的年代,它在过去十年,应该说是中国制造业里面盈利增长最快的大行业之一,去年整个行业的净利润可能是超过了2500亿,行业ROE水平接近20%,这是一个很好的行业,这是一个历史上来看,因为我们经验不足,或者说因为我们简单的听了一些权威的表述,可能存在一个偏差的问题,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

另外一个很出名的就是航空行业,不仅有轮子,还有翅膀,我们在2006年做航空投资的时候,各方面的压力很大,企业遇到油价不断上涨,盈利亏损,像南航公司的市值跌到80个亿,转过年你看到这个公司有巨大的经营杠杆,当需求的增速稍微超越飞机供应增速之后,行业利润率大幅度上升,又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概念,这个行业整体实现了标准的双杀,公司股价在一年之内基本上能涨10倍。航空行业这么差的行业,在中国不管是在上一轮牛市还是在这一轮牛市,它的表现都是非常好的,这个表现跟我们教科书上,或者说著名的投资人简单做出的判断还是存在很多差异的,还是有很多误区的。2002年、2003年的时候大家都说白酒行业是一个夕阳行业,当时为了把茅台加入公司的核心词,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大家有很多方面的怀疑,最后发现这个怀疑都是错的。事实上从2003年、2004年开始白酒行业进入了黄金的发展10年时间,很多东西都有误区和偏差。我自己是做TMT研究出身的,我对这些做钢铁的老大黑粗的东西有天然的抵触情绪,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完全错失了这个行业。从2001年市场2200见底,到2005年市场跌破1000点,钢铁行业居然全部获得了正回报,2006、2007年这个行业的回报率非常之高。因为我们简单的套用了一些话语,忽视了这个行业在它本身高速发展阶段,在2001至2005年是钢铁行业最好的成长期,几乎所有的公司利润都成长了10倍,因为这些偏见使我们错失了很多机会,因为我们确实不够客观。

前几年我们公募基金行业已经找不到电力行业的研究员了,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行业没有机会,特别是从2008年到2011年全行业持续亏损以后,但是我们看到在2011年开始,这个行业的利润持续、快速、大幅增长,超过所有人的预期,为什么?从2008年到2011年整个行业的亏损时期,这些上市公司、电力企业仍在做巨大的资本开支,所有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可能都在90%左右,同时因为环境很恶劣。等到煤炭行业的高峰过去,煤价开始调整的时候,电力行业的利润非常惊人,这就是全款买房和贷款买房的差异,这个生意因为用了太多的杠杆,至少6、7倍的杠杆,当它的总资产回报率恢复到一个行业正常应该有的水平的时候,它的净资产回报率是非常惊人,我们看到这些公司2013、2014年高峰时期,他们的净资产收益率很多都超过了50%,这个也跟我们想当然的认知存在巨大的差异。当然这几年的市场应该说是这个社会的认知高度一致,大家都认为机会在新兴产业,传统行业已经没有机会了,包括建筑类的公司,可能市盈率只有3、4倍,从目前来看,它因为过去的估值水平太低,没有向下的空间,只有向上的动力了。这个市场上偏见随时存在,而且这个偏见非常之多,市场情绪越极端,留下的空白就越多。

我们做了一个指数,这是整个电力行业从2011年1月1日到2015年5月4日回报率的表现和创业板指数的对比,和沪深300的对比,和中小板指数的对比,挺有意思的。它的回报率其实跟创业板基本上是一致的,4年的时间,非常好的机会,巨大的一个行业,很难得,真的是在无声处听惊雷,我也没想到。我自己认为中国的市场是一个价值投资的沃土,我们判断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市场参与者的结构,投资的行为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这种偏见或者说一些群体性的谬误仍会不断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有巨大的空白和机会。我们只要做好研究,研究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我们需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这样有了一个地图在这里,有了一个指示在这里,可以更方便地观察中国产业发展的情况和未来的展望。我们需要找到一些认知的偏差,尤其是大众的认知跟客观的现实发生的偏差,我相信这都是未来的机会。

我们回顾了一下过去40年标普500主要行业的利润分布,市值的分布,我经常看这个图,这个图决定了我们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哪些方向上,标普500是美国经济一个非常好的代表,非常好的一个浓缩,它的行业利润结构也基本上反映了这个社会利润的结构,我们看到主要的几个行业,金融业一直是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基本上占了标普500利润的18至20个点的比例范围之内。在2007年泡沫顶峰的时候,曾经到1/3的位置,医疗行业接近10%的比例,科技行业挺有意思,20%,现在已经成为第一大行业。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当年在泡沫的时候,这个行业利润的占比还没有现在这么高,日常消费品基本上10%的水平,耐用消费品也是10%,其它的相对比较小。我们相信它对中国产业界未来的利润结构还是有前瞻指示意义的,因为中国和美国是一个类似的大国,我们都有庞大的市场和内需,我们自己就是一个最大的世界。

这个图表是市值分布的结构,从它的分布结构来看,其实第一个美国大多数行业,它的市盈率差异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基本上跟盈利高度结合,金融行业的估值跟标普500平均相比略有折扣,接近10%。医疗行业有一个溢价,超过10%。很有意思的是科技行业居然还是估值水平有折扣的现状,我觉得这背后反映的可能是科技行业很少有常胜将军,当公司做到很大以后,因为摩尔定律的存在,蛋糕会不断缩小,只要渗透率到一定水平就会面临蛋糕缩小的情况,所以科技行业需要不断的创新,一旦成熟,其实它的估值水平甚至不如一些传统行业,比如消费品行业,我们看到不管是日常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它的市值结构、估值水平长期来看还是稳定的。能源行业一直是有一个折价情况。

在这里我们还想讨论一下市场讨论很多的,说中国金融业、银行业占上市公司市值的比例已经太高了,占沪深300比例已经太高了,所以这些行业是没有机会的,它未来是缩小的。我觉得可能坐标系稍微有一点偏差,美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在整个国家、整个金融版图中的比例是比较均衡的,而我们国家最主要的金融企业都已经上市了,所以金融行业占上市公司的比例是一个错误的指标。我们应该看金融行业的利润占全社会的利润比例,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大概是18-20%。我觉得中国的金融行业不是像社会上有很多偏差和误会的,说这个行业一夜繁荣百夜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知道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级的利润在2013年的时候利润总额超过6万亿,整个金融行业的利润大概是2万亿左右,再加上其它的第三产业,房地产整个加起来,其实也就占全社会利润的20%,应该说金融行业的利润结构如果跟美国这样一个大国相比,我们可能是略高的,但这个百分点可能只有2%至3%,远远不是像我们目前想象的这样一个严重偏离的情况。只不过上市公司代表了中国金融行业的绝大部分,而上市公司没有代表中国其它产业的绝大部分,这里面是有偏差的。我觉得在目前,我们往后看,这个偏差也会带来回报。

说实话在资产管理行业是一个比较残酷的行业,非常讲究业绩排名,一年的业绩差还可以,两年业绩差基本上要被淘汰,做价值投资也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我们经常被市场打得鼻青脸肿,因为市场上面采取我们策略的人相对是少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和市场还是处于偏离的状态,经常被市场所损害。为了应对这个市场,组合方面要采取多策略的方法,要有相对独立的策略去应对中国这样一个很广泛的市场。我们需要广泛的覆盖公司,持续的扫描,等待合适的时机。我觉得时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我们不是简单的说公司高了我们就会买,或者公司低了我们买,因为市场非常残酷你需要跟踪它的基本面找到一些驱动的因素,市场的预期和公司的基本面连续的背离,这种时候才能更快更多的把自己的比例加上去,以应对这样比较恶劣的生态环境,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完全脱离这个市场,我们还是在这个市场里面生存的。

我觉得在牛市情况底下或者极端情况之下,我们做价值投资的应对,在牛市里面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有足够多的公司享受足够多的涨幅,我们能够把握住自己应该把握的力度,这对我来说可能是最关键的,有些公司可能表现得很好,但是对我来说没有办法成为我全程享受利润的一个标的,我觉得这种公司对我可能意义不是那么大。中国的市场是一个极端的市场,经常过头,跌的时候过头,涨的时候也过头,在牛市疯狂阶段我们需要兑现收益,实现资产的再平衡,这样以权益投资的比例转移到固定收益或者其他现金类的资产上面,这一步一定要走,因为中国的市场确实是一个极端的市场,它不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理性的市场。

最后,我有一个体会,长期持有一定是一个结果而不是我们的目的,在中国因为这个市场很极端,因为这个市场没有效率,我们做一项投资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市场才有充分的反映,我们需要有长期的准备,这是长期投资的原因。但是当这些公司的股价脱离基本面的时候我们要很客观,我们应该明晰收益,也应该回避风险。谢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75

【白忙一场】 英科睿资鹰

http://xueqiu.com/9640778912/43339816
【白忙一场】
我姐旁边一位朋友,今年前几个月最高获利130%,结果几天功夫就全亏没了。这个人专门爱追强势股,最后一战在中国铁建遭遇滑铁卢。
 
我和老姐沟通了一下,那位朋友的经历大概是这样的,今年从7万左右做到了16万,然后去借了3万,19万全仓在28元上方杀入中国铁建,昨天中国铁建开盘价卖出。这位朋友在买中国铁建之前应该已经亏损一些,仅仅在中国铁建上的亏损倒还没有把他今年挣到的全亏进去。他自己的描述是几天功夫就把今年挣的全亏进去了。
 
真是辛辛苦苦几个月,几天回到解放前。
 
这个案例很值得大家深思。
 
根据我的经历,这位朋友这样几天的功夫把几个月挣的都亏进去是他这样操作的必然结果,不是偶然的。
 
如何守住股市的获利,尽可能少的回撤,是我们每位股市投资朋友必须要思考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76

百年基业唯新城(写在900950新城地产公布转A方案后) 等着蚂蚁变大象

http://xueqiu.com/7351106301/43320313
百年基业唯新城(写在900950新城地产公布转A方案后)
万众期盼的新城上A方案终于在今晚公布,这个方案不负众望,赢得了绝大多数股东的支持,包括1030和900950,都对方案没过多质疑,达到皆大欢喜的局面。
高现金选择权和高转股价格成为方案亮点,以现有对2015年业绩的预估值,估计上市后大体可定位于20倍市盈率,也就是每股18元左右,市值300亿,所以950潜在获利空间在5倍以上。根据1030的持股比例,持有市值在200亿左右,也就是每股5港元上下。
下面我再次重申下我对新城控股及1030新城发展的看法。
1030是小万科+小万达+小花样年的发展模式,高周转胜过万科,商业综合体品质强过万达,现在正努力做以物业和商业为基础的O2O,所以我说他还是小花样年。
小万科和小万达是地产主业,未来全部注入A股,实际已成A股商业地产第一股。比万达强的地方是他还有纯住宅的利润支持,而万达只销售综合体内的住宅。未来A的发展模式就是用商业综合体沉淀住宅利润,将来成为商业地产第一集团军领军人物,王总说,未来商业要占整个集团80%比重,从此可看出未来新城将变为收租婆。我本人强烈看好这一模式,纵观香港本土地产商如长实和黄恒隆等股,都是从建住宅到最后变持有商业,每年几十上百亿的租金收入支持着公司可以在其他行业开疆扩土,而股价无一例外都从一元上下长起,直到现在过百元,这是由不动产的稳定特性决定的,买田置地,安家置业,是中国自古以来推崇的稳健投资。新城不但模式走的是这路,而且股价也是从一元下方走起,至于未来能否也过百元,那就至少要给20年去验证,个人觉得在城镇化完成,城市化率达到75%以后,商业地产的价值将凸显,也就是人流汇聚带来物业升值。这是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
根据新城控股的计划,2017年建成15个吾悦广场,在建25个,实现销售额500亿,租金10亿元,我们以10%净利润计,A股2017年低大约每股收益3元以上,1030每股收益在1港元左右。2020年建成和在建80个,目前已建成四个,今年将建成三个。
下面说下吾悦的可持续发展性。一个吾悦大约要投30亿,建成可带动地方经济和就业,所以受到各地政府热烈欢迎,用王健林的话讲,每天都有各地市长在办公室门前等着要项目,而万达基本不比周围地块便宜一半的地不拿。地价低,但住宅售价因有商业支持又可比纯住宅高15%,这就是综合体的优势。新城在摸索几年后,尝到了这一模式的甜头,所以快速复制万达模式,全国铺开,每套综合体自持面积大约8到10万平,自持成本大约在6亿,一套40万平的综合体,卖出的住宅和商业利润要能覆盖自持物业成本,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说完A,再说1030,1030的亮点在于除控股A外,自己还参股了浙江威信,一家以生产模块住宅为主业的建材生产施工企业,这种模块技术,可大幅提高建楼的效率,技术是国际级别,很有前景。另外,王晓松少帅因年轻,对新事物情有独钟,努力打造了以物业,商业为依托的O2O互联网平台,最近和新加坡电信合作,视野国际化,争取2017年服务1000万人。新城的目标是未来这两个业务也要单独上市,1030成为控股两家,参股一家的集团。
再说1030的未来预计估值,下半年上A成功后,因持有200亿市值的A股,大约定位在5港元比较合理,考虑到H股会有折价,估计在3到4元之间,好在港股通就要全面开通,新城是准标的股,将受益。2017年,假设公司的计划能完成,1030渴望冲击10元以上,也就是以现价1.45元计,有10倍股潜力,如果公司的另外两个上市计划得以实施,另当别论。
新城是本人第一重仓股,可能看法过于乐观,也过于片面,但是只有一个乐观主义者才能长期持股,末日论者是无法真正价值投资的。所有言论只代表个人看法,据此投资后果自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77

关于投资投机的换位思考 东博老股民

http://xueqiu.com/9528220473/43340063
关于投资投机的换位思考
投资与投机,是一对与生俱来的孪生兄弟。在证券市场理论上是相互对立的二种截然不同的投资理论,同时也无法分辨谁优谁劣、各有千秋。投资需要的是耐性和耐心,投机需要的是眼明手快和快速反应能力;投资需要的知识面要宽一点,投机则相对少一些;投资所受到的心理磨难要多一些,投机则得到的短期心理快感要多一些,更能满足人的赌博心理;投资行为长期成功的概率要高一些,投机行为短期赚钱的概率要高一些。
———摘自老股民99年成文《投资理念》


@三人行必有我师 问:
老先生,我有个问题实在想不通,请教下您。价投已经被历史无数次地验证是正确的投资方式,而且不受国界、市场的影响,长期看投资于价值公司的收益远远高于投机的收益,为何即便在美国成熟发达的市场中,价投也是少数,而在国内,价投者甚至要被嘲笑?历史似乎已经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投资的正确姿势和心态,但为什么那么多人视而不见,想不通。


嗯,这问题说简单就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这由人性丑陋或者说贪婪所决定的问题。说复杂就复杂,万言书也不一定能够说清楚,比如我在东财博客就这个问题说了几年似乎还没有说明白。

在股市,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也包括早期巴菲特就是通过买卖股票差价来实现投资收益。(在这里,巴迷们别喷我,你喷我意味着你并不了解早期巴菲特的盈利模式。在巴菲特六十年的投资生涯中,通过集团公司赚钱只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且收益率远低于前四十年买卖差价收益。)所以,从投资收益这个本质上来说,价值投资与投机交易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能区别的仅在于两点:一是价值投资的着眼点在于公司经营,投机交易的着眼点在于股价涨跌。二是价值投资的持股时间长一点,投机交易的持股时间短一点。其他的没什么根本性区别。所以,投资者没必要嘲笑投机者的不懂企业不懂价值,投机者也没必要嘲笑投资者的不懂市场不懂股价涨跌,大家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就为了赚钱。

想认真说清楚这里的关键所在,似乎很难,也没太多兴趣,因为以前说的太多了。今天的我也不系统性去思考码字了,就采用条目式的想到哪里说那里吧,在这里,我们需要的是换位思考,总的来说,投资有那么几个弊端:

1,在证券市场,股价波动远大于企业业绩波动,这是价值投资的不利之处,也是趋势投资或者说投机交易的逻辑基础。所以,在人性贪婪与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驱使下,更多人愿意去追求收益最大化即投机交易。

2,在股市运行过程中,有人曾做过统计,就单个股票来说,股价上涨的时间段不足20%,80%以上的时间都在下跌或横盘中默默无闻的度过,这就意味着投资者需要忍受长时间默默无闻或者说磨难。在投机交易者看来,这80%以上时间段的浪费,你就不能另找其他股票进行投资吗?试想,80%以上的时间浪费,完全可以找到另外的四家股票进行投资,那么其收益率就可以提高4倍以上,何乐不为呢,生命有限嘛,这就是投机交易的逻辑所在。

3,从风险的角度看,在投资者看来,在确认股票内在价值低估的环境下,股价下跌不是坏事,股价总有一天会上涨,只不过时间未到而已。如此,一旦你看走眼,公司倒闭或经营业绩大幅度下降,将导致投资者大幅亏损或全军覆没。在投机交易者看来,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股价可以告诉你们企业真相,难道你就不能止损?如此,从安全的角度看,还是应该选择投机交易。

4,当股市处于下跌通道即熊市过程中,对于投资者的任何投资标的,就算是其业绩依然增长,但还是敌不过市场估值的下降而导致投资亏损,投资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磨难去承受市场估值的下降与账户亏损,需要时间、需要企业的增长来弥补高估值空间,需要时间来积蓄下一轮上涨动能。但是,投机交易者在长时间熊市过程中依然可以游刃有余的进行投机交易而赚钱,你有什么理由阻止他们赚钱呢?

虽然还有很多很多道理可以证明投机交易的合理性,今天我就不多说了,从以上股价波动,牛市环境,安全性,熊市环境的四个角度来看,交易者的获利能力最强,控制风险能力最高,这就是投机交易者占比最高的内在逻辑。

还是那么一句话:投资也好,投机也罢,赚钱就好。在股市讲究的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管是什么投资模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你的长期收益就代表了你在股市的生存能力。

呵呵,当我自己看完了自己的理解,我笑了,我这个价值投资者成了投机交易的代言人,好玩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78

纯B股改革方案对比:史上最给力VS史上最坑爹 一只北极熊

http://xueqiu.com/4843855786/43334770
日前,两家纯B股公司$新城B股(SH900950)$$深基地B(SZ200053)$的改革方案均已出炉,下面对两家公司的方案进行一下对比:


注:表中新城的选择权溢价实质为换股溢价。

不难看出,所有新城B股的小股东都是亲儿子,而所有深基地B的中小股东都是垃圾厂里面捡来的。[吐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79

新城B转A,新城控股整体上市 常青藤UCLA

http://xueqiu.com/6510290813/43303679
$新城B股(SH900950)$        $杭汽轮B(SZ200771)$
5月25日股东大会~~

方案要点:
1.  1股新城B估值8.12元,新城控股A发行价9.82元
2. 1股新城B换0.827(8.12/9.82)股新城控股A;(相当于对非950资产估值为0.3950资产,然后合并)
3. 现金选择权 1美元;
4. 王老板承诺 新城控股A2015年利润15.5亿(发行完成后总股本17.08亿,EPS为0.91元)
5.  股本方面还有个10送3或转3的安排

整体上说是个对中小散户很厚道的方案,个人会投赞成票。
新城控股A整体上市复牌后,市值应该会超过主业已显颓势的地产商金科股份(310亿)。
2017年销售目标500亿,上位到二线地产商前列,应该会股本融资1到2次,如果一切顺利,新城控股能否复制A股中知名地产商华夏幸福的成长?这个是最乐观的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