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炒股的同時請記著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 Returns 上哲

http://shangzhe2.blogspot.hk/2015/01/law-of-diminishing-margin-returns_2.html
這兩個月最多朋友問我的問題:應該追銀、保險還是A-50?

以前碰到大市突然爆升,他們多會問怎看現時市況?或者追得過嗎?。現在他們心中早已有了追的答案,只是躊躇住應該追哪些和怎樣的追的問題。

現在國經濟不佳,央行似改變了以往從緊的貨幣政策,第一次突然減息、第二次變相降低存款準備金,最近PMI數據差,市場都變得興奮莫名,因為預期會看到更多減息等消息。

筆者國的朋友無不將自己的「正職」轉到股市裏。券商們為了迎合大家,紛紛抽水以提供更多融資給股民,大家亦樂在其中。我老爸更罕有地多次向我炫耀低買高賣民生銀行的威水史。

不可否認國同胞只要認定一件事,他們一窩蜂爭著做的威力不可少,應該非常巨大!遠的有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中國地多處地方傳出鹽中的碘能防輻射,很快地各處出現搶購食鹽的人龍,售價更被炒賣高至十倍!

較近的2013年大媽搶金事件,黃金價格經過多年來的上升,突然於2013年轉向從高位1800美元下跌至1200-1400, 短短六個月下跌了30%。大媽相信「平」和「保」,結果把當時國和港澳金鋪的黃金全部掃走!

因為經濟差而減息所引發的資金流入,究竟何時會完結?在此,筆者希望大家從First Level Thinker 轉變為Second Level Thinker,不要只想著如何「炒」,要想想這個Rally會有何變化。套用經濟學的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 Return (中文應該叫邊際收益遞減),指在投入生要素後,每單位生要素所能提供的量增加發生遞減的現象。現在的「生要素」正正是「減息」和「降準」。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了兩次,究竟這威力會在何時減退?沒有方程式,沒有人能預測,只有事後孔明,但筆者的經驗是,第三次得小心,第四次應全身而退站在一旁,若你發現大家對這所謂的「好消息」不再有反應又或者「無乜反應」時,希望你不會還問我:是否要趁低買多些呢?!

上哲
www.facebook.com/shangzhe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67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782


这句说话取自于1994年取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阿甘正传》美国电影内男主角阿甘的一句名言,译文为:「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你将拿到什么。」,这句说话如放在股票上,各位读者必定有更一番的体会。


在股市内各师各法,每位投资者都会以自己的方法,以基本分析研究股份好,以技术分析分析也好,甚至只看「人民日报」去决定如何操作,甚或靠消息也好,都希望自己买到的股票可为自己带来良好回报,事实上是大家买进同一只股票,但往往受不同的买入价、消息、各投资者的胆量而令结果各异,股市的不确定性可见一斑。


如果把这句说话投射到近期的股市,以上证指数为例,上星期刚好走到5100点的小丘上看着风景,吃着巧克力,但本周却在经济数字下行、收紧融资融券、又或者新股市场抢去市场流动性等跌市找来的原因下,数日间内回调至接近4,900点,报章上更传出国内投资者以融资方式买入中车,因股份大跌而输掉财产及性命。


孖展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把双面刃,看对方向时可以把你的盈利倍升,但若下跌,数倍的融资额会疯狂的把你的本金吃掉,可怜的是一般国内投资者在大牛市享用这孖展成果大久了,温水煮蛙下对下跌的风险看得低了。这点对于饱历沧桑的香港投资者来说,对市场波幅会敏感一点,较为成熟的投资心态在牛市中或许会赢得较少,但在市况相反的情况下​​则有较大的承受力,这一点或能解释为何香港股市在国内股市狂牛下仍然表现落后的原因。


至于香港股市,近期不同的评论家已多番作出评论,原因不外乎:


宏观上:


1. 经济下行


2. 美国加息的担忧


3. 欧希的谈判结果


政治/政策上:


4. 6月17日的政改投票的不确定性


5. 韩国MERS的爆发对香港的影响


6. 深港通或延期


资金上:


7. 多间大型企业在市场集资,如中信证券等动軏集资逾200亿,亦令市场资金减少。


8. 近期不少股份出现暴跌,加上如汉能(566.HK)的停牌,令不少投资者损手,影响了市场小型股份的投资气氛。




若然投资者在上一个升浪未能成功在高位脱身,应该如何自处?


首先笔者觉得各位投资者要调整心态,今次的跌市在一个大升市内不算特别厉害,以港股为例只回调了约2,000点,即调整约7%多一点,但若然7%已令你感到消极,又如何可以迎接未来的升幅呢?笔者觉得今次的下跌只是一个小型调整,应好好为可能在七月份再次来临的升浪中追回失地。


笔者的意见是看成交,港股的成交金额近日明显萎缩,以6月15日港股只有1,165亿港元成交,相对同日国内股市仍有近20,000亿人民币的成交而言明显偏低,反映出投资者观望气氛浓厚,个别股份亦在欠缺资金支持下受「地心吸力」拉下,建议各位投资者先比较个别股份数日的股价表现和成交,若然股价企稳,成交仍持续下跌情况下可慢慢吸纳,以迎接下一升浪。


股份选择方面,大家则要多下点苦功,先看看目标股份近期有否公司行动,上一浪高位、或本浪低位时的股价、集资情况等,若然发觉一只股份近期没有任何公司行动,但股价不振而成交低迷,在相对值搏率较高的时候慢慢增持,最坏的情况下你买入的成本价仍然较大部份投资者为低,即输不了多少,订下止蚀位就可以了。


「笑莫笑、悲莫悲」一向是小弟在股市的座右铭之一,笔者就在今次把这句金句送给大家,在升市开心时保持清醒,在大市下跌的当儿多做点功课,受伤了「抺干眼泪再上路」,笔者相信下一个升浪必定可享更好的成果。


老狐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501

Margin of Safety --價值投資容錯度的重要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7/margin-of-safety.html

巴黎:

有朋反希望我談一些組合的股票。

一支股票大升後才談,就有言過其非之嫌,我認為應該由過去的自己談會較為公平,所以建議朋友番我舊文,最好能發現當日筆者所説的有些地方和今天的事實不乎,因為這才對學習有益。

為什麼呢?

Ben Graham在Intelligent Investor一書中 全書只用三個字做總結,呢三個字叫"Margin of Safety ",中文或可以翻譯成安全邊際,這三字也是各位看到為何今天有股神的原因。

每一個投資人分析一支股票時,有很多個層面的數字和事實是需要去知道,但無可避免當中必然會出現人為的錯失、或個人的成見演翻誤判一些數據。

價值投資人對可能的好消息較為輕視,但對壞消息卻非常著緊,他一定會去求証壞消息的全部資料,並要確保一百分之一百掌握事實的全部,獲得這消息後就能評估真正需要為股票的減值數字。

朋友或常會聽到股神說的別人賺錢是別人本事,正是因為他不能掌握一些負面因素,所以寧願放棄,筆者也把這個守則放在第一位。

在掌握之後便能計算減值完的企業大既的價值是多小,然後看看市場現價的水平距離計算後的價值是多少,這個距離就是"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就像一部升降機可容納人數總重量和實際承受能力的相差,如果它空間只能容納8人每個200磅共1600磅,但它的實際負重能力是1萬磅,當中的安全邊際便非常大,可錯誤的空間也很寬闊。
例如可能有人搬一堆不應運送很重的5千磅鋼鐵,又或連續有100次不停滿載的使用⋯⋯等等"意外"。

朋友如果有機會看股神每個投資的原來分析檔案,我相信他的錯誤還是很多,只是因為安全邊際空間仍很大而外人不發覺。

有人說股神是先知,以價值投資派的筆者看當然覺得不正確,他只是自知,一個非常重要和必須要學的自知。

筆者分析也會有錯,例如內銀本年派息並沒有增加10%,不過我的Margin of Safety 仍然足夠,所以內銀仍然上升,遮蓋了我預測能力的低手,這亦是我希望朋友番看我的舊文去了解為何預測錯誤也能賺錢的啓示。


最近息升之說甚多,筆者當然也有預測在內。

假如未來加息3厘,內銀毫無增長,以6倍市盈率計算一百元有16.7元的盈利,即使無風險利息升到5厘,剛好是內銀派息,內銀派息後每年仍然有盈餘11.7元存放在儲備內,5年總資本便有158.5元(原100元+11.7x5)。

如果現價是100元,PB是1.14計,5年後會是146.2(100/1.14+58.5)的股東權益算水平,PB便要跌至0.68筆者才會輸入肉。

無風險利息升上5厘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筆者可能預測錯,內銀可能因為壞帳增加而盈利下跌,筆者也可能錯,不過我計算的Margin of Safety 仍屬高水平,可容錯也自然不小。

人誰無錯,價值投資法令筆者嚮往和崇拜正正因其給予一個較大的個人犯錯的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215

Edge of chaos 混亂的邊緣⋯⋯談投資的誤判行為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8/edge-of-chaos.html

巴黎

不知大家有無聽過"量子物理"呢門學問,朋友不用驚,筆者並非是說數學物理,其實我見到Alpha beta都會頭痛,我只係愛聽佢有關於哲學和神學那一面。

你無聽錯,好多量子科學家都話,科學去到尾都係去找那一個無所不能的創造者⋯⋯"Creator"。

我喜歡的其中一個此中能手是Dr quantum ,佢張CD"Meet the real  creator:- you,我時常在睡唔著都拿來聽,然後就好快夢見周公。

Dr Quantum 說,我們天生是不能長期甘服在一種狀態,例如"你越要一個人遁規道距,佢就越搞破壞,但若你越迫他破壞,他又會越變好。

我們就是喜歡一隻腳踏在邪惡,而另一隻腳踏在好之中,並在Edge of Chaos中來回跳舞。

人天生就是因需要新鮮感去創造或破壞,上天就係特登做成我們係咁矛盾,而博士想帶出重點是:

我們應該學習接受自己和別人的陰暗面,因為好壞是沒有絕對,絕對的好就會成為邪惡。

把這種穩定之中的不穩定性格套在投資學問上,亦可了解一些愚蠢行為。例如當投資者能買入一些簡單的股便能賺到很多錢卻屎忽痕,係要找麻煩和複雜股票來煩下自己、輸下錢至安樂。

又或見到別人輸錢的股票時總覺得自己的能力較強並要挑戰下,認為自己可在較別人更不了解情況下例外地賺錢。

人類的痛苦都是由於個人思想和行為的不拹調,心中希望一種結局,但實際行為卻明顯會引致另一種可能結果。

學懂價值投資法後不會自動讓朋友賺錢,你還要克服一種被Programmed了和解釋唔到點解咁蠢的錯誤行為的故態復萌。

因此在善的投資事情上應該要非常自大地固執,但在不了解的股票上便要謙卑地認識不知道,不存任何一絲的不勞而獲妄想,不要貪過癮下註,並在混亂邊緣中跳來跳去。

你或許在別人眼中是個怪人,但因為你已經hack 入了自己預設的行為,並己經從新搭建了一條能達到個人目標的行為模式道路,你就是量子博士先生說的真正自己的Creator,真正掌握回自己的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835

Secrets of Millionaire Mind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11/secrets-of-millionaire-mind.html

相信這本書有很多blog友都看過及談過了,中文書名應該是《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這本書是談富人思想的好書,由T. Harv Eker所寫,內容可以話比富爸爸更豐富。本來止凡希望詳細分享這本書的點子,但相信大家如果會花時間看,或者已經看過了的話,這樣分享就有點沈悶。所以,我想分享書中幾個印象深刻的故事,這應該更有趣。


第一個概念是談及蘋果樹的果實,我在工作坊與imoney的文章都有分享過,這故事亦變成一個我常回想的好點子。Harv指出如果我們看見有顆蘋果樹的蘋果長得不好,不夠大也好,不夠紅也好,我們會做什麼呢?會在哪裡做工夫呢?我們會在清潔一下蘋果嗎?替蘋果捉蟲嗎?

相信blog友都會立即回答,合理地想,我們會搞好泥土下的東西,施肥、澆水、翻土等,希望過後蘋果會長得更好。這概念是著作形容一個富人思想的重要,有好的富人思想,就好像有好的土壤,財富就自然來。相反,沒有富人思想,就算中彩票令你一夜暴富,最後還是破產收場。


另一個故事是煮火腿,話說Harv看到女兒在家煮火腿,一條長形的火腿,女兒總會先把頭同尾都切掉。Harv大惑不解,於是問女兒為何煮火腿之前都要先把頭同尾都切掉,女兒表示她也不清楚,只是見媽媽煮火腿時都是這樣的。於是Harv就問太太為何。

太太的回應跟女兒差不多,指她也不清楚,只是跟她的媽媽一樣的方法去煮火腿。於是Harv就向外母問清楚,外母就話:「好簡單,因為以前我個Pan太細,所以煮長形火腿放不下,就要先切掉頭尾一點點」。今天家裡的Pan都沒有這個限制,但動作依舊,而煮食的人也不知何解。這故事正好說明了一些傳統思維,一代傳一代,不代表正確,尤其不是富人思想的家庭,很容易把窮人思想一直傳下去,我們要警惕。


第三個故事是有關一位課程參與者的,他於Harv的課程完畢後走出來與Harv討論,表示他有很多親戚朋友都上過Harv的致富課程,事後都開心回來,又有所得著。他本身也希望可以參與更深入的致富課程,可惜Harv在短期內只會在溫哥華舉辦,這位參與者希望Harv能在西雅圖舉辦,好讓他也能參與。

誰知Harv第一時間就問這位朋友是否有財困,這位朋友反問為何Harv會知道。原來Harv立即看出這是窮人思想,因為這位朋友自己深明是需要這個課程,但就是因為美國東岸與西岸的位置關係令他以為自己不能參與。這樣的難處若成立的話,基本上在人生中會遇到千千萬萬個難處,讓自己錯失無數機會。對Harv而言,這只是借口,請三天假從西雅圖飛往溫哥華上一堂改變一生的課程,這都辦不到的話,難以稱得上是富人思想吧。

這故事令我很深刻的原因是巴黎兄與我也有搞工作坊,亦有種能改變及影響他人一生的理念,但期間不少希望參與的朋友都會話這天不行,那天不行,我們甚至嘗試希望搞一些閒日去「遷就」大家,但原來這可能放大了大家「說不」的能力。最後,故事中的那位朋友有否參與?看看書便知道。


最後想分享的故事,是Harv遇過一位投資銀行家,這位任職投行的專家看到機會,問Harv拿個人財務報表,表示他會回去研究一下,選擇最適合Harv的投資,很有自信地希望成為Harv的投資理財顧問。

Harv的回應令這位投行專家感到奇怪,因為Harv反提出要這位投行專家的個人財務報表。Harv的道理很簡單,我要交托我的身家予你去管理,我必先要知道你是有這個能力,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財務都管不好,怎能替別人管好呢?情況就好像找遊泳、爬山、潛水教練,我們多會找一些有經驗的,若教練自己遊泳、爬山、潛水不太了得,又怎能教授他人相關知識呢?

Harv所提出的是多麼合理的要求,就這是那位投行專家第一次被要求的事情,令投行專家十分驚訝。這也是今天我們的認知,當銀行職員話我們可以把血汗錢交給他們管理時,我們有想過要求他們提供個人財務報表嗎?可能連想也不敢想,然而,我們對他們的個人財務報表又有多少憧憬呢?


以上故事只是看完著作後憑記憶隨意寫出來,沒有嚴謹地抄寫翻譯,可能細節與原文有所出入。書中討論了大量富人思想的點子,絕對不只以上的幾個小故事,未看這書的blog友實在要留意,說不定從中能得到啟發,改變你一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15

Cost of opportunity, which is faster?

HSI closed at 20,327.54 -435.51 (2.10%)

In the dropping market, please be reminded; “DO NOT CATCH THE DROPPING SWORDS”.

Practice what I priest;
(1)DO NOT CATCH THE DROPPING SWORDS.
Go for those against trend.

(2)EVERY SEASON HAS A REASON.
(3)3328 or 467? Investing or speculating?
(4)I would go for speculating.

Please wake-up early and double check it again.
Tentatively, I’m firm at this opti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395

《沒有寄出的信》與《Romance of the North Sea》

《沒有寄出的信》與《Romance of the North Sea》


  如果要我在所有聽過的唱片中,挑選一張最喜歡的,我大概會選擇區瑞強的《陌上歸人》(1979)專輯。記得當時自己正讀中三,雖然沒有收聽廣播劇的習慣,但每天中午都會在父親的店鋪中聽到《陌上歸人》的主題曲。除了這首外,其他像《漁火閃閃》、《心裏的天虹》、《青葱》、《客從何處來》,都是電臺常播的熱門歌曲。至於大碟中其他歌曲,基本上屬於綠葉性質了,一般都不會太注意的。

  我當時對這張碟實在太迷戀了,覺得它每一首歌都是十分動聽。這張唱片大部份的歌詞都是由盧國沾填的,包括最後的一首--《沒有寄出的信》。這是一首十分浪漫的情歌,大意是關於一個男孩懷念他已經分手了的日本女友吧。

              填詞:盧國沾      作曲:Klaus Koster

              寄,寄東京以南三里,然後寄給我的知己。
              寄,到公園滿地落英處,期望她,有一天執起。
              仍舊記得三月裡,小雨點線線落,
              令我回味,櫻花紛飛。
              你,那櫻花絮落寒風裡,頭望向天,有些傷悲。
              仍舊記得,當日你臉上正流淚,
              相見無一語,仍想念你。

              仍舊記得三月裡,小雨點線線落,
              令我回味,櫻花紛飛。
              我,那櫻花絮落暮春裡,陪伴她,恨再會無期。
              仍舊記得三月裡,那段往事,
              一見寒天雨,就想念你。



 
個人的感覺,舊版的味道勝於近年的新版,原因是我聽慣了舊版吧。
左邊那段短片,製作得十分好,圖片跟歌曲配合得天衣無縫。特別是那幾張人物照片,令人產生無限遐思,簡直比看愛情小說還好看。


  至於這首歌所寄調的原裝音樂《Romance of the North Sea》,我一直無緣得聞。直至讀大學時,某次逛唱片店,店中正播放著悠揚的音樂,我一聽就立刻認出來,《沒有寄出的信》,準的沒錯,於是便把那張純音樂碟《Lover's Romance》Vol.1買了下來,這張唱片我至今還保存著。

  有關《Romance of the North Sea》的創作背景,我至今仍不甚了了。最近在網上,才有幸聽到它的原裝正版。此外還聽人說,香港無線電視1974由甘國亮、汪明荃主演的劇集《永恒的春天》,亦是以此曲為主題音樂的(當時我還太年幼,沒機會看過此劇)。

 


  生命的存在本來便很短暫,而美好的事物就更加短暫了。每個人都有他認為值得懷念的東西。偶然在YOUTUBE上看到《沒有寄出的信》上傳者自己的留言,覺得頗有意思,茲抄錄如下:「生命中,有些人來了又去,有些人近在咫尺,有些人遠在天涯,有些人擦身而過。結伴同行了一段路程,又在下一個分岔路口道別。無論如何,或許已是遙遠得無法問候,但還是謝謝您曾經的結伴同行。」呵呵!正如徐志摩那首小詩《偶然》所說,「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人生於世,一切隨緣好了,投契的話便多聊幾句,否則便各自上路,何必太過介懷呢?


小弟的試唱版,雖然自知水平十分有限,但人總是敝帚自珍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30

炒股的同時請記著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 Returns

這兩個月最多朋友問我的問題: 應該追銀、保險還是A-50?

以前碰到大市突然爆升,他們多會問怎看現時市況?或者追得過嗎?。現在他們心中早已有了追的答案,只是躊躇住應該追哪些和怎樣的追的問題。

現在國經濟不佳,央行似改變了以往從緊的貨幣政策,第一次突然減息、第二次變相降低存款準備金,最近PMI數據差,市場都變得興奮莫名,因為預期會看到更多減息等消息。

筆者國的朋友無不將自己的「正職」轉到股市裏。券商們為了迎合大家,紛紛抽水以提供更多融資給股民,大家亦樂在其中。我老爸更罕有地多次向我炫耀低買高賣民生銀行的威水史。

不可否認國同胞只要認定一件事,他們一窩蜂爭著做的威力不可少,應該非常巨大!遠的有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中國地多處地方傳出鹽中的碘能防輻射,很快地各處出現搶購食鹽的人龍,售價更被炒賣高至十倍!

較近的2013年大媽搶金事件,黃金價格經過多年來的上升,突然於2013年轉向從高位1800美元下跌至1200-1400, 短短六個月下跌了30%。大媽相信「平」和「保」,結果把當時國和港澳金鋪的黃金全部掃走!

因為經濟差而減息所引發的資金流入,究竟何時會完結?在此,筆者希望大家從First Level Thinker 轉變為Second Level Thinker,不要只想著如何「炒」,要想想這個Rally會有何變化。套用經濟學的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 Return (中文應該叫邊際收益遞減),指在投入生要素後,每單位生要素所能提供的量增加發生遞減的現象。現在的「生要素」正正是「減息」和「降準」。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了兩次,究竟這威力會在何時減退?沒有方程式,沒有人能預測,只有事後孔明,但筆者的經驗是,第三次得小心,第四次應全身而退站在一旁,若你發現大家對這所謂的「好消息」不再有反應又或者「無乜反應」時,希望你不會還問我:是否要趁低買多些呢?!

上哲
www.facebook.com/shangzhe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833

File#621 The 山 of Music: Six癲 Going On Seven癲

原載《東Touch》1087期 (29Mar2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183

File#623 The 山 of Music: My 飛忽 things

原載《東Touch》1090期 (19Apr2016)
原曲<My Favorite Thing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8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