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吃到飽掰掰!4G開台,電信三雄不像過去3G主打上網吃到飽,而是傾向設使用上限,推各種資費方案,從傳輸量、通話費到簡訊則數,優惠各不同,到底哪家最好康? 《商業週刊》找來3C資訊社群網站比價王主編許嘉偉,以及手機王網站總編輯張利安兩位達人,為學生、粉領族、商務人士與重度3C使用者等四大族群,挑選最適合的4G方案,讓你盡情飆網時,也能看緊荷包。 在此之前,請先評估自己的上網需求,你真的需要4G嗎?「不太care(在意)上網速度的話,其實3G就夠用了。」許嘉偉說。接下來,如果你還是想體驗4G的上網快感,面對三大業者眼花撩亂的費率方案與廣告攻勢,請先用五步驟自我釐清,再來才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學生:千元以下就夠用 生活形態:以學校、家庭為主,重視同儕互動與社交,喜歡新鮮事物。 行動上網需求:通勤、課餘時上網,最常使用臉書、Line與朋友聯絡感情,看YouTube短片或聽音樂。 達人解析:根據台灣大去年底統計,平均每位用戶每月行動上網傳輸量約二.四Gb,以此判斷,申辦4G時,若非經常下載影音內容,月租費千元以下方案便很夠用。 許嘉偉認為,學生可支配所得不多,如果只在閒暇時間上網,滑臉書、傳Line,偶爾看短片、聽音樂,而非每天大量收看影音內容,學校、家中也有固網或Wi-Fi可用,其實每個月不會使用太多傳輸量,一到兩Gb差不多。 因此,建議此族群可以挑選三家電信業者中最低價的方案,例如,同樣以新辦手機門號、綁約兩年為例,台灣大、遠傳月租費五百九十九元,每月可使用一.五Gb,中華電則貴了三十七元,用戶花六百三十六元享有約一.六Gb傳輸量。 此外,如果是3G用戶升級4G,還可考慮中華電「學生方案」,每月付不到六百元,卻可以使用五Gb傳輸量,堪稱最划算。 除了上網需求,如果常打網外語音電話,台灣大也提供前三十分鐘免費服務,比中華電多十分鐘;網內互打部分,則是遠傳加贈二百五十分鐘最大方。 粉領族:千元+通話優惠 生活形態:以職場、家庭為主,工作之餘重視休閒娛樂,尤其常看電視劇或電影。 行動上網需求:主要在通勤時上網,有些人喜歡追韓劇或影集,休假則愛下載電影,偶爾會用購物App買美妝品。不只上網,還常打電話和姊妹淘聊天。 達人解析:「如果每天都會用手機看影音,選中偏高資費比較保險。」張利安建議,最能感受到4G差異的,還是看電影、電視劇,不只上網速度快五倍以上,未來,若業者推出高畫質節目,視覺效果也比3G好。 因此,如果是有重度影音需求的粉領族,可以考慮月租費一千元以上的方案。例如,同樣是新辦手機門號、綁約兩年,中華電月租費一千一百三十六元,享有七Gb傳輸量,比遠傳便宜六十三元,又多了○.五Gb可用。 不過,當超過使用上限,業者會自動降低上網速度,中華電、遠傳降到比3G還慢,只剩下瀏覽網頁、傳文字訊息功能,下載一首歌需要約五分鐘;而從千元以上方案開始,台灣大雖然也降速,卻比另外兩家業者稍快一些,網內互打也全面免費,適合常講電話的粉領族。 商務人士:千元+漫遊優惠 生活形態:以職場為主,常到海外出差,較少休閒娛樂。 行動上網需求:收發e-mail、看新聞,訂閱電子書,出差時須使用漫遊,或開視訊會議。 達人解析:許嘉偉表示,如果只是每天收發e-mail、上網看新聞,一個月傳輸量頂多十到二十Mb,因此,若是沒有影音等娛樂需求的商務人士,平時網路用量並不高。對此族群來說,比較重要的是出差時使用國際漫遊,與視訊會議需求。 目前三家業者中,僅遠傳與國際電信業者伏德風(Vodafone)合作,主打漫遊優惠,可考慮申辦遠傳月租費一千一百九十九元方案,不只傳輸上限達六.五Gb;出差時,也有日付三百九十九元上網吃到飽方案。 重3C族:兩千元+高傳輸量 生活形態:工作、娛樂都離不開網路,除了臉書和Line,也收看影音節目、玩遊戲,各種新科技工具都會搶先使用。 行動上網需求:幾乎全天候掛網,回家也把4G當固網用。 達人解析:不同於一般使用者只在通勤、空閒時滑手機,此族群把行動上網當成基本人權,生活離不開網路,不管走到哪,經常打開Google搜尋各類資訊,甚至協助工作進行。 此外,張利安也舉自己為例,他的住家並未申請固網,而是使用3G熱點分享,提供筆電、平板上網,目前也是用吃到飽方案,不用計較每月傳輸量。 因此,升級4G時,最好選擇最高用量上限。而在兩千元以上的方案中,屬中華電的月租費二千六百三十六元方案最划算,雖比台灣大貴了三十七元,卻多四Gb可用,也比遠傳的二千六百九十九元方案便宜,還多了一.五Gb,可說是網路重度使用者的首選。 【延伸閱讀】你真的需要4G嗎?——5步驟自我釐清 第1步:評估自身需求經常下載影音內容,或把3G當固網使用,才適合升級4G 第2步:把握7天試用期4G覆蓋範圍還不普及,最好向電信業者申請試用服務,確保住家、工作所在地收得到訊號 第3步:挑選業者與手機現在只有中華電信推出的1800MHz頻段,幾乎所有4G手機都能用,台灣大、遠傳的700MHz頻段搭配手機較少,如果你是iPhone5、5S使用者,想升級4G,只好先攜碼轉到中華電信 第4步:注意優惠期限三家業者都提供9月30日前申辦,可享一定期間上網吃到飽、不降速;但過了之後,速度則會降到比3G還慢,過去無條件上網吃到飽的好康已不存在 第5步:目前只開放新辦門號NCC剛修正相關辦法,讓2G、3G用戶攜碼升級4G,但業者尚未開放,還是只能辦新門號 整理:康育萍 | ||||||
| ||||||
電信三雄推出4G服務已近一個半月,有頂新集團做「富爸爸」的台灣之星何時開台,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七月十一日,台灣之星董事長魏應交在彰化永靖的自家古厝,招待近三十家媒體參訪。「我已經很久沒有出來跟大家見面了,醜媳婦總是得見公婆。」魏應交表示,他做電信會比經營台北一○一還拚。日前台灣之星品牌發表會,短短不到十分鐘的致詞,魏應交就花了一週擬稿、背誦,連台詞都改了快十次,深怕表現不佳,砸了新品牌招牌。 去年十月,頂新決定參與4G競標,和鴻海成為「唯二」兩支新兵時,外界質疑魏應交是食品業來的門外漢,甚至連康師傅控股董事長魏應州都曾反對弟弟投資4G,認為電信業太時髦,五十九歲的魏應交太老,根本玩不起。 雖然不被自家人看好,投資電信業近九個月以來,魏應交努力做功課,每週固定與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召開三次會議。台灣之星行銷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也觀察,不同於其他董事長,魏應交最常做的一件事是「做筆記」。她回憶當初和魏應交面試的過程說,「他其實不像董事長,反而像學生,把不懂的問題拿來問我,一邊記筆記,一問就問了兩個多小時。」 想後來居上,網速卻輸人 此外,過去對電信一竅不通的魏應交,現在卻隨身攜帶五支智慧型手機,為的就是走到哪、測到哪,比較各家業者4G收信狀況。 魏應交說,有一次他準備到南部開會,一下高速公路發現,當地居然收不到台灣之星的訊號,便打電話給賴弦五,要他立即改進。而且還對各據點突襲檢查,「我會出現在什麼地方,Cliff(賴弦五英文名)都不知道!」 雖然魏應交積極趕進度,在四家電信業中,台灣之星4G基地台數量已超越台灣大哥大,排行第三。但一位電信三雄高層說,台灣之星目前有五MHz4G頻寬可用,是當時六家業者中最少的,只有最多的中華電信的七分之一,要比上網速度,先天條件就輸人一截。 如今電信三雄雖然已經開台,卻仍被消費者反應資費不夠優惠,導致4G申辦意願不高。魏應交想後來居上,恐怕不只要「做功課」,還得看他願意端出什麼樣的牛肉,才能吸引消費者上門。 | ||||||
日,工信部向8家民營企業發放了第四批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批文,除了與傳統手機產業相關的批發商、零售商、廠商外,一家文化傳媒企業的名字引起業界的關註。“星美成為第四批試點之一,說明星美集團欲跳出300億元的電影產業圈子。” 新元文智總經理劉德良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公開的信息顯示獲得第四批試點批文的企業有:紅豆集團有限公司、深圳星美聖典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合一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青島日日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青牛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鄭州市訊捷貿易有限公司、二六三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大家熟悉的小米科技外,其他的公司背後其實都是知名企業,比如富士康、優酷、海爾等企業,而星美集團則是是第一家拿到批文的影視傳媒企業。
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文化傳媒企業轉型是一大趨勢,對於星美集團而言將是重要的轉折點,標誌著其向移動互聯網企業發展。公開資料顯示,星美集團於2002年成立,目前,其影視娛樂產業形成了以影院投資及運營、影視劇投資、制作與發行、電子商務為主體的三大業務戰略構架和產業基礎。
“其實,該集團的創始人覃輝最初意在移動通訊業,打造TMT模式,但當時的時機並不成熟,星美集團終還是走上了以內容產業為主的影視傳媒公司,不過,這些都是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戰略布局做充分準備。”上述人士表示。
隨著去年底4G牌照的發放,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紛紛將投資建設和業務經營的重點轉向了4G,速度更快、體驗更優的4G也吸引了用戶的廣泛關註。
今年下半年以來,4G成為推動運營商用戶發展的主要力量。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2014年1~9月我國4G用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9月凈增突破1300萬戶,再創新高;3G用戶增長趨緩,9月凈增降至300萬戶以下,而2G用戶減少規模超過1000萬,呈現2G用戶直接向4G用戶遷移的趨勢。
爭議已久的4G網絡何時向虛擬運營商開放的問題在10月30日獲得了突破性進展,共有兩家運營商宣布和中國移動就4G網絡開展合作,標誌著虛擬運營商終於搭上了高速前行的4G列車。
今年年初,星美國際計劃收購內地在線票務選擇服務平臺Ipiao.com,主要經營電影票以及包括話劇、音樂會、演唱會等的演出票務。
“目前,已完成收購,該平臺的娛樂貓就是整合星美集團旗下的所有內容,同時,星美集團也在購買了包括音樂、影視、圖片等其他產品的數字銷售版權,意在做內容版權的集成商與分銷商,在成為試點之後,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最大程度地讓消費者受益。”該人士表示。
比如,各大影院票房與影片相關,影院受地理位置會受到很大影響,通過進入虛擬運營商,從影片的屏幕固定化,通過發展170號碼實現移動影院,將影片粉絲化為以消費生態圈。這樣的生態圈一旦建成,對於內容產業的企業而言無疑是跳出影視產業單一的盈利模式,但其挑戰同樣巨大,比如,生態圈建設的整體服務平臺,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構建。
“這個投資並不小,單是與電信相關的專業人才的儲備就不容易。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壓力並不小。”該人士表示。
(編輯:王麗娜)
當大數據變成全球各大企業搶奪的「新資產」時,台灣做為科技島,又是怎麼應用它? 本刊走進四個商戰的現場,這四場戰爭,都跟食衣住行密切相關。當各大廠開打時,我們,也儼然成為其中主角。 電信業》中華電信打贏4G戰代言人找誰、基地台蓋哪都用算的 今年五月,具官方色彩、由交通部持股逾三成的中華電信,突襲式宣布4G開台。截至十一月初,中華電信囊括逾八十萬4G用戶,各自領先台灣大哥大(簡稱台灣大)、遠傳約十萬用戶,為業界之首。 比起3G時代,開台準備期長達三年,這一次,中華電信從4G執照到手開始,不到半年就開台。它的迅速動作,當初也讓對手措手不及,「完全沒想到它馬上開台,我們現在一團亂……。」一位電信三雄主管說。 中華電信的秘密武器,就是大數據。 一年前,中華電信悄悄成立直屬於總公司的商業分析發展中心,這個團隊祭出最高一百五十萬元的年薪吸引人才,其最重要的責任是,「算」出各部門與董事長蔡力行最想知道的問題: 「4G潛力客戶在哪裡?接下來(資費)怎麼包裝?什麼樣的店開在哪裡比較好?還有網路行為研究……。」中華電信商業分析發展中心總監賴偉晏說。 以基地台該怎麼蓋為例,沒有大數據以前,該在哪裡建基地台,都是工程思維來決定站台要距離多遠。但現在,透過數據掌握用戶行蹤,就能「精準建設」,在用戶常出沒的地方,多蓋基地台。同時,若知道哪些時間點的人潮特別多,還能預測壞損機率,事先維修。 連中華電信的4G代言人:金城武,也是「算」出來的。「我們算出來可能用4G的是哪一群人,和喜歡他的人相符,就認為用他可以。」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謝繼茂笑說,當初廣告公司推薦多位人選,但評估過後,還是金城武最受常滑手機、瀏覽影音網站的年輕人喜愛。 甚至,中華電信也藉此提高客戶滿意度。其內部有一套「輿情系統」,即時爬臉書(Facebook)、PTT等論壇關鍵字,把消費者動態分成紅、黃、綠燈三等級,一旦出現紅燈問題,如網友抱怨收不到網路訊號,就先去維修,在客訴發生前,先弭平聲浪。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統計,今年第三季行動通訊申訴案件中,中華電信為三大業者中數量最少者,比第二季時位居第二位進步。 電信業對你我的掌握度,其實遠比想像的多。 「只要知道你週一到週五最常在哪裡用手機,大概就知道你在哪上班。例如,你最常出現在住宅區,你可能是家庭主婦,三點半又在國小附近出現,你可能有個小孩念國小……,分析一個人很容易,但我們有七百多萬用戶,要怎麼讓它(指用戶資料)有效率的被消化,然後運用,我們還在想辦法。」台灣大哥大資深副總暨代理商務長谷元宏透露。 一位曾協助電信三雄做數據分析的人士點出,「他們還能做到『策反』,雖然你不是我的客戶,但你每天都和我的客戶講電話,這從通聯紀錄就可以看出來,那我可不可以聯絡你?可以啊,我有你的電話號碼,就可以把你挖過來。」 你的手機,正成為電信業者眼中,挖不完的金礦入口。 超商業》全家賣出紅豆水奇蹟即時監控門市情資,創造四成營收 你能想像嗎?一款保健瘦身飲料,在超商的銷售表現竟然賣得比可口可樂好。 「以前,紅豆水根本就不是便利商店會出現的產品,」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林翠娟說。 今年夏天,一款由台灣本土廠商生產的「紅豆水」,原本是款保健飲品,卻因為全家便利商店善用大數據,其每月創造的營收,就占該品牌紅豆水總營收近四成,成為所有實體通路中最大收入來源。 時間回到八月底,紅豆水上市時,原本被擺在最角落、最底層的貨架,消費者很難注意到它。但,上架才一週,全家總部的「即時戰情系統」卻發現了異常現象:某些門市紅豆水一天銷售量,居然等於其他同類商品賣一個月的數字。 各區域門市的「營業擔當」細看數據發現,賣得好的店家,是因為把紅豆水放在櫃台旁,比起一般貨架,單日銷量可以落差到兩倍。此外,又以都會型商圈門市賣最好,主要客群以女性為主,每筆消費數量甚至超過一罐。掌握這些數據後,店長便趁中午上班族休息時,把紅豆水移到櫃台,改賣兩罐或四罐裝,衝出亮眼成績。 全家便利商店資訊本部協理簡維國說,「沒有大數據,就像是盲劍客,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做生意。」 「您好,歡迎光臨!」當我們走入另一家超商:統一超商時,則看見他們最新的「淘金」計畫。 我們買了一瓶可樂,走到櫃台結帳時,抬頭一看,前方的電視螢幕正在播放飲料廣告……,多數人不知道的是,當你一抬頭,電視上方正有鏡頭截取你的臉部表情,分析年齡、性別等資訊,自動送回統一超商總部,方便其計算收看廣告的人數,以向廣告主收費……。憑台灣一天近一千萬人次到超商的規模,未來這些超商最大的金雞母不是商品毛利,而是台灣所有人的消費行為資料庫。 因此,去年底,統一超商斥資超過其三分之一資本支出、約二十億元,更新第三代POS(銷售時點情報系統),不像過去每天更新兩次,現在三十分鐘更新一次銷售數字,就是為了掌握更多數據。 科技業》台積電搶贏蘋果訂單製程揪錯自動化,產品良率大勝三星 畫面轉到新竹台積電的晶圓廠。今年七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法說會上說,未來三年內,不管是二十奈米或十六奈米製程,都將領先對手,試圖鞏固半導體龍頭寶座。 大數據正左右台積電的領導地位。因為,有了它,最重要的良率,才可能再提升。而一個百分點的良率差異,影響的,可是上億美元的訂單。 以當紅的蘋果iPhone 6使用的A8處理器為例,市場認為,正因為台積電二十奈米製程良率達六○%,比三星的最高四○%還高,才能囊括約六成訂單,帶動營運表現,最新公布的十月營收破八百億元,連四個月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 要拚良率,卻不簡單。以十二吋晶圓為例,每片要經過上千道製造程序,可以產生一百二十萬筆資料,只要有些微外界因素干擾,良率便很難控制。以前,在無塵室裡的工作站上,製程一旦出問題,需要靠人工檢查,速度慢、還浪費人力;但採用大數據,設備自己就能算出,在怎樣的溫度、壓力、時間等條件下,最容易出問題,不用等人檢查就會自動校正。 曾擔任台積電製造技術顧問,清大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講座教授簡禎富說,在半導體產業,它已是必要工具,「越領先的廠商,越應該做。」 「對某些產業來說,大數據已經是軍備競賽的武器了!」成立十二年,客戶遍及兩岸三地的亞洲資採技術長尹相志也說。 印刷業》老印刷廠力求翻身提前算出出錯徵兆,降低報廢成本 確實,越優秀的廠商,越不讓自己在這波浪潮落後。尤其是,當我們看到台中市西區一家傳統印刷廠的徵人啟事。 今年九月,包辦全台名片、傳單市占率超過四成的健豪印刷,宣布要招募八位有碩、博士學歷的數據系統工程師。 這是國際印刷業的潮流。尹相志分析,對印刷廠來講,當設備出錯,印出來的產品只能整批報廢,只好定期停機保養,但設備一停,又有停工損失。廠商若能算出出錯徵兆,便可提前保養,節省浪費成本。 一個老印刷廠,跟台積電想的都是同一件事,只要利用數據減少一%的犯錯機會,自己就能跟對手拉開一%的距離。 他們都清楚:這將是未來十年,影響企業勝負最重要的變數。 「台灣企業如果再不採取行動,就只能等別人打進來。」遠傳電信首席顧問李聖珉焦慮的說。 台灣雖然是資訊王國,但比起中國,論大數據執行的深度跟創意,「台灣至少落後中國五年!」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昇瑋估計。 現在,中國華為的3G基地台早已登台,間接掌控台灣上百萬人的上網紀錄,小米手機也成了台灣前五大手機品牌,再加上光去年一年,淘寶網台灣會員數正式破百萬,這些龐大的消費行為資料,全都在中國企業手裡。 其實,根據《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觀察,台灣要進入大數據領域的門檻並不高,設備投資,並非首要關鍵。重點是,我們願不願意對現在做的事,有更多想像,願不願意正視「數據」這個工具的能量。 心打開了,台灣新的機會,自會浮現。 【延伸閱讀】大數據分機,已成了台灣企業掏金利器 ■零售業全家便利商店透過即時戰情系統,結合氣溫、雨量等資訊,預測未來鮮食、冰品銷量,調整進貨和庫存。 ■金融業玉山銀行等使用客戶資料庫,分析客戶過去行為,預測未來是否該對其放款或預測還款機率多高。 ■電信業中華電、台灣大、遠傳針對客戶通聯紀錄,分析客戶通話時間、對象,提前進行慰留或搶對手客戶的策略操作。 ■政府新北市建民眾陳情系統到各社群網「抓蟲」,掌握網路輿情、修改政策,民眾滿意度年增17%。 ■電商UDN買東西依消費者瀏覽與購買紀錄推薦商品,購買率提升到30%至40%,比一般電商多10倍。 ■科技製造業台積電等藉由良率提升系統,找出阻礙產品生產的溫度、壓力等因素,事先排除,提升製程良率。 ■廣告業前線媒體在統一超、全家等通路門市加裝人臉辨識系統,蒐集消費者資訊,提供廣告主評估成效。 整理:康育萍 【延伸閱讀】台灣寶藏》一個數據,能降低罹癌率 你知道嗎?台灣政府其實擁有很多連國際都羨慕的數據,如健保資料庫。 台灣由於全民健保投保人數逾二千三百萬人,累積約十九年的完整資料,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與電腦科學院教授谷泰葛(John Guttag)都說,這是全世界少有的寶藏。 兩年前,台灣醫界就透過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肝癌病患手術後服用抗B型肝炎病毒藥物,可減少復發率。現在,根據成員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吳俊穎所述,團隊又從四萬三千名病患資料中,去比對藥物對不同年齡層的治療效果,結果發現,四十歲以下的肝硬化病患服用抗病毒藥物,可以減少九倍罹癌風險。一個數據,就幫助醫生找到降低癌症機率的希望。 健保數據,對醫生與藥廠而言,是座大金礦,但引來的爭議也多。科技部部長張善政坦承,健保資料庫一開,人權團體就告上法院,至今仍在上訴二審中。「公務員看到被告,就不敢做了,以後也很難再推動。」 沒人希望自己的隱私被公開,但如果是被用在讓人類更好的方向呢?我們與其卻步,就此關起公開資料大門,倒不如建立起對話平台,公開討論,對台灣,才更有建設性。 (文●康育萍) |
【作者:張書樂 微信號:zsl13973399819 每日更新的互聯網產業分析,獨家獨到的觀點火力全開,歡迎訂閱張書樂的微信公眾號】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7 11:46 編輯 中國移動(941HK):預計2015年4G業務保持強勁增長 作者:伍力恒 中國移動(941HK):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紀要:2015年4G策略進一步印證我們正面的看法。 摘要: 中國移動2015年4G戰略符合預期,2014年4G進展超額完成。 預計“三新”策略和快速增長的“咪咕”、在線業務及政企板塊會加快數據流量消費的普及。 重申買入評級。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目標價105港元,相當於2015年13.9x的的市盈率、市盈率、4.5x的EV/EBITDA率和和3.9%的股息收益率的股息收益率。 2015年目標指引正面,預計4G業務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公司管理層公布2015年指引:4G用戶規模2.5億(凈增1.5億;同比增長90%;4G滲透率30%以上),終端銷量2.5億部(其中4G終端2億部,同比翻倍),4G基站100萬個(2014年為70萬個)。公司管理層稱,2014年4G數據流量已超過2G和3G的流量(11月2G、3G和4G的數據流量占比分別為37.5%、24.9%和27.6%)。我們預計4G滲透率提高將推動公司ARPU在2015及2016年度分別增加3.4%和3.3%,同時預計2015年度資本支出將與14年持平,因此EBITDA在2015和2016年會較2014年有所提升。 “三新”策略及內容服務有助提升數據流量消費 面對來自OTT業務的競爭,中國移動借助RCS及VOLTE技術快速發展,推出了以此為基礎的新通話、新消息和新聯系的“三新”策略。我們認為,公司這一戰略有助於提升數據流量消費,長期來看會降低OTT的影響。然而,考慮到全球範圍內RCS服務的普及程度仍然較低,我們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公司將公布更多有關其“三新”服務與OTT的差異、相關產品的發布時間表及收費情況等細節。 估值和風險 中國移動2015年的策略進一步印證我們正面的觀點,公司將利用其4G業務的先發優勢及日漸成熟的TD-LTE供應鏈來提升移動用戶數量和ARPU,並加強在4G領域的優勢。我們維持對公司的買入評級,用DCF估值法得出的目標價為105港元,相當於2015年度13.9xP/E及4.5xEV/EBITDA,股息收益率為3.9%。未來的催化劑包括ARPU趨於穩定、4G用戶群擴大、新興的互聯網相關業務、更完善的4G網絡和“鐵塔公司”的進展。 ![]() 預計2015年4G業務保持強勁增長,目標指引為1.5億4G新增用戶、2億部4G終端銷量及100萬個4G基站。 公司管理層公布2015年指引:4G用戶規模2.5億(凈增加1.5億;同比增長90%;4G滲透率30%以上),終端銷量2.5億部(4G終端2億部,同比翻倍),基站100萬個(2014年為70萬個)。公司預計2015年5模手機的銷售將加速,售價從2014年的150美元以上降至100美元。公司管理層稱,2014年4G數據流量已超過2G和3G業務,11月2G、3G和4G業務的數據流量占比分別為37.5%、24.9%和27.6%。 考慮到更多低價位的TD-LTE手機投放市場以及4G網絡覆蓋率和質量均不斷提升,我們預計隨著4G業務滲透率的不斷提高,公司2015和2016年度的綜合ARPU將分別提高3.4%和3.3%。同時,我們預計2015年度資本支出將與2014年持平,資產折舊將有所降低,因此2015與2016年的EBITDA率會較2014年有所提升。 ![]() ![]() “端管雲”和“三新”戰略將加快公司向移動互聯網業務轉型 中國移動的RCS(語音、數據融合)及VOLTE(語音、視頻質量)技術快速發展,並推出了以此為基礎的新通話、新消息和新聯系的“三新”策略。此外,公司推出了融合“三新”服務的兩個機型,並表示三星、HTC、華為、酷派、聯想、LG等主要手機品牌已與其在新機型開發方面展開了深入的合作。 盡然我們認為這些戰略有助於提升數據流量消費並在長期降低OTT的影響,然而考慮到全球範圍內RCS服務的普及程度仍然較低,我們預期在未來幾個月公司將公布更多有關其“三新”服務與OTT的差異、相關產品的發布時間表及收費情況等細節,以便作出更為準確的分析。 中國移動還宣布了“端管雲”策略以改善其移動通信服務,旨在提供全網絡覆蓋的(包括TDD、FDD、WCDMA、TDS、GSM等)優質4G手機和可穿戴設備,使用戶得到更好的體驗。 ![]() ![]() 營銷策略轉向增強TD-LTE生態體系建設 公司預計2014年度中國TDS/TDL手機銷量將分別達到1.4億/7500萬臺,其中1億部4G機型將接入中國移動的通訊網絡。公司3G/4G手機業務的市場份額達57%(4G業務的市場份額為79%)。2014年共推出718個手機機型。公司預計2015年手機市場的規模將達4億部,4G手機出貨量將增加206%至2.91億部。 為把握市場新的機遇,公司發布2015年六項營銷策略:1)與制造商、分銷商和電子商務公司等開展針對性的合作,2)個性化定制手機的營銷服務,3)以舊換新平臺,4)流量/內容套餐與終端銷售相結合的整合營銷方案,5)一體化的銷售管理和服務整合系統,6)為合作夥伴提供金融服務方案。 新營銷策略表明,中國移動將側重於將補貼用於刺激數據消費和擴大4G用戶群。手機補貼只針對“三新”手機和5模13頻手機。為抵消補貼減少的影響,公司計劃推出更為友好的合作夥伴營銷服務,提高營銷管理效率,並為合作夥伴提供融資幫助。 ![]() ![]() “咪咕”/在線業務/政企業務將推動數據消費 2015年,公司計劃利用其4G業務的領先優勢加快發展互聯網、內容、政企相關業務。我們預計“咪咕”將成為內容相關業務的核心增長驅動力。2015年目標為60余種單品和1000萬人民幣的收入、30余個渠道合作夥伴和5000萬人民幣的收入以及20余個內容合作夥伴和1億人民幣的收入。我們相信公司在4G轉型中處於有利位置,在移動用戶數、網絡和提高數據流量的戰略方面領先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 ![]() ![]() 估值 重申買入評級, 12個月目標價105港元(17%上漲空間) 基於14.3%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16.7%的權益資本成本、6.5%的負債成本、11.5%的風險溢價和4.0%的無風險利率),我們通過10年的現金流折現得出12個月目標價。我們假設beta為1.1,永續增長率為1.0%。 目前的股價對應於2014/2015年4.2倍/3.8倍EV/EBITDA和13.4x/12.2x市盈率,15年4.0%的股息收益率。我們的目標價105港元對應2014/2015年15.3x/13.9x市盈率和4.9x/4.5xEV/EBITDA。 催化劑包括綜合ARPU的提升、4G用戶群不斷擴大、互聯網相關業務、更好的4G網絡覆蓋和“鐵塔公司”將為公司節約的資本開支。主要下行風險包括競爭加劇、更高的資本支出計劃、4G網絡覆蓋率/質量提升進度慢於預期。 ![]() ![]() ![]() ![]() ![]() ![]() 來源:招商證券 |
Winning Bidder | Spectrum Won | Base Price |
Everything Everywhere Ltd (EE) | 2 x 5 MHz of 800 MHz 2 x 35 MHz of 2.6 GHz | £588,876,000 |
Hutchison 3G UK Ltd (H3G) | 2 x 5 MHz of 800 MHz | £225,000,000 |
Niche Spectrum Ventures Ltd (BT) | 2 x 15 MHz of 2.6 GHz 1 x 20 MHz of 2.6 GHz | £186,476,000 |
Telefónica UK Ltd (O2) | 2 x 10 MHz of 800 MHz | £550,000,000 |
Vodafone Ltd | 2 x 10 MHz of 800 MHz 2 x 20 MHz of 2.6 GHz 1 x 25 MHz of 2.6 GHz | £790,761,000 |
£2,341,113,000 |
工信部今天宣布,向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FDD-LTE牌照,自此中國通信業全面進入4G時代。今日,中國聯通A股收盤上漲5.61%。聯通港股收盤漲1.7%。
截至2014年底,中國4G用戶已達9728萬戶,其中90%以上是中國移動的TD-LTE用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突破200M。目前,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網絡。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發放4G牌照,移動、電信、聯通均獲得TDD牌照,中國4G時代正式開啟。不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因為網絡升級的問題更願意獲得LTE-FDD牌照,所以獲得牌照後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網絡建設。
中國目前的4G制式包括TD-LTE和FDD-LTE兩種,FDD-LTE為歐美大多數國家的主流標準,TD-LTE是我國主導的標準。
從速率來看,理論上FDD-LTE要高於TD-LTE,但從部署上講,TD-LTE又具備更好利用頻譜資源的優勢,適合密集區域的部署,所以兩種制式各有優缺、不分伯仲。中國移動是TD-LTE的主要推動者,去年可謂搶先一步發展。截止2014年年底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移動的4G用戶已經突破9000萬戶,4G基站數超過70萬個,覆蓋到縣級,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網。
相比之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雖也獲得TD-LTE牌照,但從技術演進來看,FDD-LTE更符合其未來發展方向。據騰訊科技了解,過去的一年,這兩家運營商向工信部申請發放FDD-LTE牌照工作從未停止過。
在支持國家主導的TD-LTE同時,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也在積極部署混合組網,FDD/TDD融合組網成為未來趨勢已是業界共識。目前,全球範圍支持FDD-LTE的運營商超過300家,而支持TD-LTE的只有30家。
對於用戶而言,多一種制式的4G網絡,就是多一種4G服務,多樣化的4G服務帶來的競爭會使得資費更趨於平民化,從而推動4G更快速的普及。
按照三大運營商的整體規劃,2015年我國4G用戶有望達到4.5億戶,占到全國移動用戶的三分之一。中移動計劃,2015年4G用戶數將達到2.5億,而中國聯通表示今年將全力打造3G、4G一體化網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月27日,工信部正式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發放FDD制式的4G牌照,連同一年前已經發給中國移動的TD制式4G牌照,中國三大運營商全面進入4G運營時代。而截至2014年底,中國4G用戶近1億,達到9728萬戶,其中超過90%是中國移動的TD-LTE用戶。
從技術上講,FDD制式和TD制式的LTE還是有很大差異,前者是頻分雙工模式,後者是時分雙工模式。普通用戶搞不懂這種差異,穩定性、接通率及機型選擇等指標,兩個制式網絡差異極小;對用戶而言,兩者最大差異體現在網速上,FDD制式4G理論下行速度為150Mbps,中國移動的TD-LTE理論下行速度為100Mbps,會慢50Mbps,看上去是個明顯的差距。這一體驗差異,會不會成為聯通和電信追趕移動的法寶?讓我們看看問卷網發起的關於“三家4G來了,你會用哪家”快速調查。問卷網的調查隨機覆蓋了1550名網民,主要覆蓋國內一、二、三線城市。
分析目前中國移動4G深入人心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本來移動的龐大用戶群,形成了品牌優勢和使用習慣;二是4G先發一年的優勢,不但讓本來的部分移動用戶搶先體驗網速快感,也搶了不少聯通和電信的那些願意嘗鮮的用戶。
中國移動自移動通信時代到來後就迅速建立了市場優勢,即使在使用體驗極差的TDS-CDMA的3G時代,也只是被中國聯通和電信縮小差距而從未被超越。現在憑借先發一年的契機,中國移動已經積累近1億的4G用戶並且形成了先發品牌優勢。聯通和電信苦苦期盼的FDD制式4G牌照也終於發放,如何再次對中國移動發起進攻,如果不能真正體現網絡速度快人一籌,而且資費便宜合理的優勢,只怕追趕就是一場夢。4G時代全面來臨,讓我們在享受競爭紅利的同時,拭目以待,看到底誰能勝出。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中國電信(0728) : 清晰有競爭力的4G戰略;為三大運營商首選 來源:申萬研究 投資要點業績略低於一致預期:中國電信發布2014年經營收入(含話機銷售)為人民幣3244億元(申萬宏源預期3220億元,彭博一致預期3244億元),2014年全年凈利潤為177億元(申萬宏源預期174億元,彭博一致預期183億元)。凈利潤略低於彭博一致預期主要原因是營改增負面影響和一次性小靈通(PAS)清頻退網減值損失約人民幣13億元。公司也提供了不考慮營改增負面影響的備考14年全年凈利潤(即在原先營業稅體制下)為人民幣215億元(同比上升22.5%)。 資本開支增加符合預期:不考慮鐵塔公司如期註入存量鐵塔資產帶來的60億元資本開支節約,公司指引2015年資本開支1080億元(申萬宏源預期1100億元)。作為三大運營商中擁有鐵塔數量最少,電信可通過共用鐵塔站址迅速提高網路覆蓋,是最大的受益者。公司指引15年底前4G室外宏基站達到32萬個(15年新建20萬個),室內分布系統達到14萬套(15年新建8萬套)。 清晰有競爭力的4G戰略:公司計畫建設4G網路覆蓋120個重點城市,而這些重點城市代表了全網75%的資料流程量消耗。此外,3G設備預計將會從城市轉移到農村,借助共用鐵塔增厚覆蓋。最終3G網路將覆蓋全國92%人口和80%的地域。公司估計聯發科(2454.TT)今年6月推出六模全網通晶片(GSM、WCDMA、TD-SCDMA、CDMA、TDD-LTE、FDD-LTE)將豐富中電信的4G話機產業鏈,促進4G遷移。 頻譜的優勢:根據我們和行業專家的了解,中電信1800MHz的FDD-LTE基站可以覆蓋3倍於中移動2600MHz TDD-LTE基站的面積,中電信800MHz的CDMA 3G 基站可以覆蓋10倍於中移動2600MHz TDD-LTE基站的面積。簡言之,借助鐵塔公司共用基站、頻譜和FDD-LTE的優勢,中電信可以在120個重點城市提供比中移動室內/室外更好的4G LTE覆蓋,在農村地帶可以提供接近於中移動4G的3G覆蓋。 ARPU反轉:我們估計中電信14年1-4季度平均移動ARPU分別為人民幣55.0元、58.0元、52.6元和50.4元,主要是由於下半年有營改增和行銷方式轉變的影響。然而,我們估計15年中電信的移動ARPU將面臨反轉,從14年人民幣54.0元(同比下滑1.5%)提升到15年人民幣54.8元(同比上升1.5%)。同時我們註意到中電信是三家中受OTT影響最小的運營商,用戶平均每月通話分鐘數穩中有升,14年1-4季度分別為277分鐘、308分鐘、310分鐘和302分鐘。 上調至增持評級。考慮到ARPU反轉和有效的成本管控,我們維持15E EPS 0.27元(同比增加21.9%)不變,上調16年EPS從0.33元到人民幣0.34元(同比增加25.2%),同時預計17年EPS為0.42元(同比增加25.6%)。我們維持目標價5.4港幣不變,對應16.0倍15年PE,12.6倍16年PE和10.1倍17年PE。對應11.6%的上漲空間,我們上調評級從持有到增持。中國電信仍然作為我們三大運營商的首選標的。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