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1-20 14:48 編輯 2015年A股市場投資策略十大猜想 作者:張戩 荊思傑 曹靜怡 我們對2015年A股市場持較為樂觀的態度。盡管我們認為2015年仍然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上市公司企業盈利增速可能較2014年小幅回升。同時,市場資金面仍有望在大類資產配置轉移過程中得到改善。不過,雖然貨幣政策定向寬松基調大概率延續,但信用創造體系重建仍需時日,宏觀流動性總量擴張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將制約市場上行空間。我們判斷2015年上證綜指運行區間為2100-3000。配置方面我們建議重點關註具備估值提升空間的二線藍籌,重點推薦電力設備、機械、建築建材、醫藥、券商、環保、旅遊等行業的投資機會,同時繼續關註收購重組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猜想1:經濟仍存下行壓力,特別是上半年形勢嚴峻。在出口增速高增長難以持續、投資項仍存下行壓力、短周期企業去庫存周期開啟背景下,2015年經濟仍存下行風險,特別是上半年下行壓力較大。 猜想2: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新經濟“燎原”之勢仍需時日。2015年改革進入敏感區域,改革難度增大。改革對經濟轉型和活力改善的作用在逐漸顯現,但經濟完全轉型成功仍需一個較長的過程。 猜想3: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預計較2014年小幅回升。在毛利率企穩、財務費用率有望下行背景下,我們判斷2015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為11%,較2014年小幅回升。 猜想4:貨幣政策延續定向寬松基調,市場利率水平仍有小幅下行空間。在QE完全退出、通脹壓力較小而經濟下行壓力猶存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定向寬松基調將延續,市場利率水平預計小幅下行。 猜想5:信用創造體系重建進行時。影子銀行約束所帶來的銀行信用創造體系重建仍需時日,2015年處於向新格局初步形成的過渡階段。 猜想6:市場增量資金來源充足,大類資產配置向股市轉移趨勢延續。在無風險資產收益率下行、居民權益資產配置比例較低、海外資金流入加大背景下,市場資金面改善趨勢有望延續。 猜想7:謹慎樂觀看待2015年行情,波動區間擴大,上證綜指運行區間2100-3000。在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小幅上行、股市資金面改善預期背景下,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有望繼續擡升。 猜想8:市場運行節奏或與2014年相仿:上半年區間震蕩,下半年突破向上。上半年受宏觀經濟下行以及債市分流效應影響預計難以出現持續上漲行情,下半年機會更大。 猜想9:配置方向重點關註具備估值提升空間的二線藍籌。2015年值得超配的重點行業包括電力設備、機械、建築建材、醫藥、券商、環保、旅遊等. 猜想10:繼續關註收購重組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猜想1:經濟仍存下行壓力,特別是上半年形勢嚴峻 2014年中國經濟呈現緩慢下行趨勢,前三季度GDP累計同比增速為7.4%。展望明年,我們認為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特別是上半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主要下行壓力來自三個方面: 第一,今年以來對經濟增長貢獻較大的出口高速增長難以持續。今年以來特別是年中以來出口增速回升一方面受到去年低基數效應的影響,一方面受益於人民幣有效匯率的貶值。但近期隨著美元大幅走強,人民幣有效匯率出現顯著上升,同時,世界主要經濟體複蘇力度仍然偏弱,外需整體不佳。因此,我們判斷今年下半年較高的出口增速將大概率出現回落。 ![]() 第二,投資項仍存較大下行壓力。今年以來地產投資始終是經濟下滑的主要動力,地產投資增速從今年年初的19.3%回落至9月份的12.5%。盡管隨著地產政策的放松近期地產成交量開始出現企穩跡象,但我們認為此輪地產政策放松托底意味強烈,地產成交難以出現趨勢性回升,同時考慮到地產銷量對地產投資的領先關系,我們預計地產投資在2015年仍存小幅下行壓力。與此同時,在目前產能過剩仍然較為嚴重而且企業現金流狀況不佳的背景下,制造業投資增速仍然面臨一定壓力。 ![]() 第三,短周期企業去庫存壓力上升。今年以來,在經濟終端需求疲弱的背景下,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卻出現明顯回升,工業企業產品庫存同比增速8月份創下15.6%的近兩年高點。從大類行業來看,下遊行業庫存回升幅度最為顯著。而隨著三季度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挫,企業補庫存意願大幅下降,而9月份工業企業產品庫存同比增速已經出現回落態勢。我們認為,短周期企業去庫存周期已經開啟,這將給經濟增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 在整體經濟仍存下行壓力背景下,我們預計政策面仍然會針對性地通過加力基建投資以實現穩增長的目的,近期以鐵路、電網等為代表的基建項目審批加快即是明顯的佐證。 從經濟走勢節奏來看,我們認為上半年形勢更為嚴峻。這是因為,房地產投資下行壓力和企業去庫存影響最大的階段都集中在上半年,同時,美國QE退出對全球流動性的深刻影響也將在上半年凸顯出來,我們判斷明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可能仍難以出現顯著回升。 猜想2: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新經濟“燎原”之勢仍需時日 在中國經濟步入“新穩態”的階段背景下,改革成為政策的著力點。從政策邏輯來看,改革是提升我國潛在增長率、實現我國經濟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來源和有力保障。 2014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我國在司法、醫療衛生、財稅、戶籍、能源、國有企業、土地、對外開放等領域的改革取得了明顯進展。特別是今年年中以來,改革步伐明顯加快,這也成為資本市場整體信心得以加強的關鍵力量。 ![]() 展望2015年,自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的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階段,這意味著改革領域將深入到較為敏感甚至爭議較大的方面,政策推進的阻力和難度都在加大。2015年改革的重頭戲在於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將由深改組推出,隨後將在全國範圍貫徹實施。此外,財稅、土地、對外開放、金融等領域改革也將繼續深入。改革的不斷深入有利於市場預期改善,同時也以市場熱點的形式對市場形成支撐作用。 在政策不斷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我國經濟轉型勢頭明顯加快。我國第三產業占比超過第二產業,同時,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超過投資。我國經濟轉型已初見成效。 ![]() 同時,我國經濟的內生活力較過去正發生積極改善。盡管近幾年經濟增速整體呈現下行趨勢,但由於單位GDP新增就業人數的增加,新增就業人數仍呈上升態勢。同時,伴隨我國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我國新登記註冊企業數量大幅增長,這對經濟活力改善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 但應該看到,目前改革推進所帶來的可喜變化主要仍呈現出“星星之火”的特點,未來有較大增長潛力的新經濟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仍處於較低位置。我們認為,2015年伴隨改革進程的深入新經濟快速發展態勢將會延續,而其相對較小的現狀也並不會立刻改變。整體經濟的新陳代謝過程仍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 猜想3: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預計較2014年小幅回升 今年以來名義GDP增速降至9%以下,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增速也出現顯著下滑。2014年前三季度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營收增速只有5%左右,創下近些年以來的最低值。在2015年名義GDP增速仍存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收入增速預計仍較為疲弱。我們預計2015年全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營收增速為4.7%,與2014年基本相當。 ![]() 不過,我們同時觀察到,今年 以來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正出現企穩態勢,特別是許多受制於產能過剩的中遊行業這一趨勢正在發生。我們認為,造成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在於上遊原材料行業產能惡化的速度正在超過中遊制造類行業。從數據上看,PPIRM的同比跌幅近三年來始終高於PPI的跌幅,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挫正是上述結論的印證。目前來看,上遊原材料行業的產能惡化趨勢仍會延續。考慮到我國經濟體系主要以中遊制造業為主,因此上市公司毛利率將有望保持平穩態勢。 ![]() 另外,目前管理層力推降低融資成本,全社會融資成本呈現邊際下行態勢。而股市融資能力增強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降低上市公司杠桿率水平。因此,從中期來看,上市公司財務費用率也有望呈現下行趨勢。 ![]() 在此基礎上,我們預測2015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水平為11%,較2014年呈現小幅回升態勢。 ![]() 猜想4:貨幣政策延續定向寬松基調,市場利率水平仍有小幅下行空間 今年以來,盡管出口增速有所回升,但新增外匯占款規模始終維持低位。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央行主動退出日常外匯市場幹預,同時,今年早期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也造成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改變。在此背景下,我國基礎貨幣投放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即由過去以外匯占款為主的方式轉變為央行通過PSL、MLF等主動向市場供應基礎貨幣。 ![]() 同時,2014年以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出現分化。美國在10月份完全退出QE,而歐洲和日本則加大了貨幣政策的寬松力度。這一分化大概率將在2015年延續。我們認為,盡管歐日貨幣政策仍然保持寬松態勢,但美國貨幣政策在全球經濟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在美國完全退出QE並在2015年可能加息的背景下,全球流動性擴張力度有望放緩。 ![]() 因此,我們認為央行主動投放基礎貨幣的方式仍然會在2015年延續。同時,考慮到我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以及產能過剩導致通脹壓力較小,2015年貨幣政策預計將延續定向寬松基調。 ![]() 我們判斷,伴隨央行主動向銀行體系“註水”的過程,銀行資金面寬松趨勢將在2015年延續,市場利率水平仍有小幅下行空間。 ![]() 猜想5:信用創造體系重建進行時 自新一屆政府上臺以來,管理層即加強影子銀行監管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以應對我國中期風險的爆發。今年以來,以127號文為代表的管理文件的出臺成為遏制影子銀行擴張、打破“軟約束”的重要分水嶺。 ![]() 正如我們在今年半年報《固化格局下的風險偏好回落》中所分析的那樣,影子銀行監管加強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在於銀行信用創造能力的下降和社會融資規模的萎縮。這是因為,在目前銀行表內放貸能力受到各種監管指標約束的情況下,社會融資規模擴張嚴重依賴於表外融資,而影子銀行監管加強意味著表外融資能力下降。因此,盡管央行對銀行體系進行了大規模註資行為,但實際結果是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嚴重,實體經濟融資規模並未因此而出現明顯改觀。 ![]() 從中期來看,我國信用創造體系正處於重建過程中。在央行主動投放基礎貨幣的情況下,信用創造能力增強需要提高銀行體系的放貸意願與放貸能力。目前正在推進的資產證券化進程將有助於提高銀行的放貸意願,而放松監管指標、發行銀行優先股則會增強銀行的放貸能力。 ![]() 就實際發展情況來看,銀行信用能力重塑仍需時日,2015年處於從“青黃不接”的階段向新格局初步形成的過渡階段。我們預計2015年貨幣增速仍將保持在目前現有的13%左右的水平上。 ![]() 猜想6:市場增量資金來源充足,大類資產配置向股市轉移趨勢延續 2014年7月下旬以來市場能夠在經濟基本面不佳的情況下實現強勢上漲,其背後的資金面和情緒面因素不可忽視。從中期來看,大類資產配置向股票市場轉移趨勢有望延續。而從節奏上看,2015年上半年在債券市場分流效應下這一趨勢可能相對緩慢,而2015年下半年這一趨勢有望加速。 首先,今年以來管理層一直強調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央行在基礎貨幣供給方式改變後大幅向商業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銀行資金面較為充裕,債券收益率出現顯著下行態勢。盡管以理財收益率為代表的無風險收益率下行較為緩慢,但從中期來看,這種下降趨勢難以改變。無風險收益率的下降將增強以股票為代表的風險資產的吸引力。 ![]() 其次,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在全社會總財富的比例偏低,未來有較大提升空間。從股市總市值與GDP的比值來看,我國資本化率相較於發達國家仍處於較低水平。從增量資金來源看,以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對股市投資比例偏低,且我國居民家庭中股票和基金所占比例較低,未來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 再次,隨著滬港通的啟動,我國A股市場向全球資本開放邁出重要的一步。2015年深港通和MSCI加入A股指數等事件也可能推出,屆時A股市場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有望進一步增強。同時,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深入,海外人民幣對境內人民幣資產的投資需求將大幅上升,而A股是其中重要的投資領域。 ![]() 最後,目前投資者情緒表現符合牛市初期特征。有效持倉賬戶占比在7月下旬以來的上漲行情中呈現下降趨勢,反映大多數投資者對當前市場上漲持懷疑態度。隨著市場機會被更多投資者所認同,未來市場情緒有望步入正反饋效應加強的牛市中期階段。 ![]() 盡管我們認為大類資產配置向股市轉移的過程會延續,但從節奏來看明年上半年由於資金面寬裕和經濟基本面不佳債券市場強勢特征有望延續,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股市資金造成分流。因此我們相對更看好2015年下半年股市在大類資產配置中的占優地位。 猜想7:謹慎樂觀看待2015年行情,波動區間擴大,上證綜指運行區間2100-3000 我們認為2014年7月下旬以來市場反彈行情走勢的主要邏輯在於政府全方位改革背景下市場對於遠期經濟基本面的預期改善所引發的估值水平上升,在此過程中市場資金面和情緒面的正反饋效應增強了市場估值提升的動力。 雖然我們相對看淡今年剩余時間的市場行情,但我們對2015年市場走勢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在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增速小幅上行的基礎上,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有望在改革不斷深入、股市資金面持續改善的情況下繼續擡升。但考慮到2015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仍不算太高,估值水平提升幅度預計也較為有限。 ![]() 同時,伴隨市場資金面擴充特別是融資規模的快速增長,2015年市場波動水平將有望提高,全年最低至最高點振幅有望達到30%以上。我們預計上證綜指運行區間為2100-3000點。 ![]() 猜想8:市場運行節奏或與2014年相仿:上半年區間震蕩,下半年突破向上 我們判斷2015年A股運行節奏或與2014年相仿,上半年市場可能呈現寬幅震蕩走勢,整體漲幅預計不會太大;下半年市場可能出現突破走勢,股指將向上拓展空間,全年漲幅可能主要集中於下半年。 首先,上半年經濟基本面仍存較大的下行壓力,上市公司企業盈利雖可保持低位平穩但向上回升難度較大。從A股歷史經驗來看,A股估值水平與盈利增速保持較高的正相關性,因此,2015年上半年在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難以明顯回升的情況下股市估值提升動力也較為有限。 ![]() 其次,上半年經濟下行與通脹壓力較小使得市場利率水平仍有回落空間,加之央行向銀行體系“註水”過程將延續,債券市場牛市進程仍將持續。這將給股市資金面形成一定的分流效應。 ![]() 最後, 2015年將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貫徹落實的階段,國企改革將是其中的重頭戲,資本市場方面深港通啟動等開放政策也存在較大的成行可能。但從政策推進的節奏來看,上半年主要是部署和研究階段,而且考慮到上半年經濟下行壓力,穩增長成為政策的關註點在所難免。因此,我們預計政策出臺的時間點將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市場情緒的波動節奏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面的影響。 猜想9:配置方向重點關註具備估值提升空間的二線藍籌 今年以來,市場分化依然明顯。其中,市值差異成為影響個股表現的重要因素:2014年小市值個股漲幅遠遠超過大中盤個股,其邏輯在於IPO減速背景下殼價值提升。但後續隨著註冊制的臨近殼價值繼續提升空間不大,而新三板的發展也將擠壓小市值題材股的空間。同時,我們認為以銀行、石化為代表的大市值藍籌整體普遍受制於基本面壓制,缺乏向上彈性。因此,從市值角度來看,我們認為2015年應重點關註二線藍籌機會(市值在100-200億元)。 ![]() 2015年經濟基本面較為平淡,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增速仍難以出現大幅提升。目前來看,2015年盈利增速較高的行業仍然集中在TMT等新興行業,但這些行業目前估值水平也較高,2015年獲得超額收益的難度也較大。在此領域,我們認為估值相對合理同時業績增長穩定的環保、醫藥、旅遊等行業值得重點關註。 ![]() 從業績改善的角度來看,我們更看重行業在ROE方面的提升潛力。從中期來看除行業成長性所帶來的收入增長外,有兩方面因素值得關註:一方面是財務費用率下降所帶來的凈利率提升,另一方面是產能過剩緩解和行業競爭格局改善所帶來的毛利率提升和固定資產周轉率上升。 目前,上市公司整體財務費用率並不算高,但許多行業財務費用占收入和市值的比例偏大。隨著中期我國融資成本下降趨勢的確立,上市公司財務費用率有望出現回落態勢。財務費用占比較高的鋼鐵、有色金融、公用事業、建築等行業值得關註。 ![]() 另一方面,中遊制造業的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趨勢開始得到扭轉,而隨著上遊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的加劇,中遊制造業行業競爭格局有所改善。我們建議重點關註運輸設備、輸變電設備、儀器儀表、建材等行業。 ![]() 在大類資產配置方向朝股市轉移、股市資金面改善前景仍較客觀的背景下,市場估值提升的機會更值得關註。同時,當前許多行業估值水平仍處於歷史較低水平,提升空間巨大。我們認為配置關註方向應重點尋找具備估值提升機會的相關行業和主題板塊,其中重點挖掘政策驅動所帶來的機會。我們認為國企改革、“走出去”等受益於政策的主題機會將有望貫穿全年。 綜合上述幾方面來看,我們推薦明年值得超配的重點行業包括電力設備、機械、建築建材、醫藥、券商、環保、旅遊等。 猜想10:繼續關註收購重組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今年以來,A股市場興起收購重組熱潮。截止10月31日,今年A股市場重組,定增,較過去幾年大幅增長。而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也出現大幅上漲,成為今年以來主題投資的重要方向。 ![]() 我們認為,目前A股上市公司收購重組的明顯升溫與三方面因素有關。首先,在經濟轉型階段,許多傳統行業公司利用收購重組方式實現公司轉型,有利於公司長期健康發展;其次,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初現端倪,許多上市公司利用收購重組在新興行業快速發展進程中搶得先機;最後,當前管理層鼓勵兼並重組以實現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從過去經驗來看,重組類上市公司較A股市場整體而言能夠取得更快的收入增速和更高的利潤增長,外延式擴張成為上市公司短期內實現快速增長的便捷途徑。在市場投資者情緒仍有望不斷升溫的背景下,我們預計市場對收購重組所帶來的投資機會的追捧仍會持續。(中銀國際證券) ![]() |
高盛經濟研究團隊昨日發布了2015年全球經濟10大趨勢。高盛首席經濟學家Dominic Wilson和他的團隊表示,目前美股高估值並不意味著股市會下跌;原油可能將繼續下跌;而美聯儲不會在明年9月份前加息。高盛預計,到2015年年底,標普500指數將達到2100點,10年期美債收益率為3%,而黃金將跌至每盎司1050美元。
以下是高盛總結的2015年10大趨勢:
1 經濟複蘇將擴展至美國以外地區
美國經濟複蘇依然穩固,將繼續給全球經濟複蘇帶來最強有力的支撐。油價下跌、財務狀況改善以及信貸環境的放松將幫助日本、歐洲以及新興市場(不包括中國)經濟改善。高盛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略高於2014年的增速。歐元區面臨風險,而中國仍是全球經濟中最大的風險。
2 發達國家經濟的分化局面料將延續
2015年美國和歐元區經濟增速的差距將進一步擴大。美聯儲或將於2015年9月份開始加息,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將繼續寬松。英國和挪威等小型開放經濟體是否會追隨美聯儲加息是2015年的關鍵。高盛預計,英國央行將於2015年第四季度加息,而挪威央行將於2015年12月加息。
3 原油價格將繼續下跌
原油價格較夏天的高位已經下跌了30美元,原油市場將迎來“新秩序”。值得註意的是,油價下行可能還沒有結束。近年來石油產能實現實質性的擴張,這可能導致原油開發成本全面下降5%-15%。利比亞、伊朗和伊拉克等國家將繼續加強原油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
4 央行的低通脹之戰
歐元區的低通脹將在2015年持續。令人失望的低通脹促使了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進一步擴大了寬松政策。2015年,經濟指標進一步的走弱或將促使歐洲央行進行更為激進的QE。而日本央行也重申其致力於提振通脹。如果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進一步寬松,這將促使歐元、日元進一步下跌。
5 美元走強
高盛認為,美元將在2015年繼續走強。美元正處於一個可持續多年的反彈階段。
6 不要指望美聯儲會在明年9月份之前加息
高盛認為,美聯儲不會在明年9月前首次加息,這晚於市場預期。不過一旦開始加息,高盛預計美聯儲加息的速度將快於市場現在的預期,最終的利率也將高於預期。高盛預計到2017年,利率水平將顯著高於市場預期。不過,高盛預計,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所帶來的風險可控。
7 中國將面臨一條崎嶇不平的路
中國的結構改革和更高的宏觀波動性給投資者帶來了機會。滬港通將向A股註入資金。A股的表現將繼續好於H股。放緩的房地產和投資周期很可能繼續給銅價和商品價格帶來下行壓力。雖然中國GDP將保持6%-7%的增長,但高盛認為,中國相關資產的漲勢明年會受到一定的抑制。報告顯示,市場將關註中國的經濟活動和政策波動、反腐運動以及向“更清潔”增長模式的轉變。
8 註意新興市場失衡的改善
2014年上半年,新興市場增長呈現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疲弱的態勢。進入2015年,新興市場的經濟狀況已得到改善。印度、泰國和智利的情況尤其亮眼。高盛指出,到2015年,那些成功應對宏觀經濟失衡並能享受油價下跌帶來好處的國家,與那些未具備這些條件的國家之間會呈現更為兩極分化的趨勢。
9 波動率維持在低位
2014年大部分時間市場都處於低波動環境中,除了10月那次美股閃崩。高盛認為,這種低波動的環境將持續到2015年。從高盛的模型來看,2015年股市的波動性總體可能較2014年小幅提高,但不會發生質變。不過波動性的上升仍會時有發生,而流動性的下降可能也令波動加劇。
10 低回報率的世界
高盛表示,市場前景總體不錯。盡管未來幾年很多資產的價格所能帶來的絕對回報率較低。將一系列核心資產的預期實際回報率進行比較後,高盛發現,股市的回報率(對波動性進行調整後)依然高於國債的回報率。
高盛認為,現在股市(包括美國股市)有潛力進一步走高。高盛不認為股市會在2015年大幅下跌。不過,股市上行的空間將不如以往。除日本和部分新興市場外,全球市場名義回報率將處於低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北京一家超市銷售的茅臺酒與五糧液酒。 (新華社記者 李鑫/圖)
央視招標廣告年年有,今年哪家搶標最土豪?
10月18日,央視2015年黃金資源廣告招標大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召開。據央視官網消息,今年是央視招標的第二十年,經過近10個小時、數百家企業參與競標後,央視2014年招標簽約總額穩中有增,超過2013年。
自2013年起,央視改為部分資源現場招標方式,也不再公布招標預售金額,今年同樣也沒有具體數據出爐,但宣布金額穩中有升。據《中國證券報》估計,18日一天的央視廣告收入已突破40億元。
據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透露,從2015年招標預售結果來看,食品飲料、家電、汽車、金融、旅遊、IT、日化等行業是目前央視廣告的主力軍。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央電視臺廣告客戶結構非常穩定,目前,旅遊行業的廣告90%集中在央視,金融業廣告投放也以央視為主,家電巨頭美的、格力、海爾、海信等企業超過50%的電視廣告集中在央視,汽車業40%的電視廣告預算流向央視。
值得註意的是,今年央視招標競購現場的第一標——《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獨家冠名,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激烈競標,寧夏懿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最終以1.18億中標。與以往參加央視招標的知名酒廠相比,寧夏懿豐相對比較陌生。
據第一財經消息,“黑馬”寧夏懿豐是一家名酒代理公司,代理產品包括了五糧液、茅臺,前些年也收購了國外數家葡萄酒酒莊。寧夏懿豐方面在會後透露,這次招標主要是希望借用央視全國性的平臺推廣其全資子公司負責運營和推廣的法國柏閣葡萄酒品牌,並希望能夠在未來3—5年內占領全國葡萄酒消費市場10%左右的份額。
此次招標預售,國內各大酒企悉數亮相,包括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劍南春、勁酒、汾酒、郎酒、牛欄山、衡水老白幹等。然而,相比於幾年前“舉牌喊價”,今年酒企們的實際動作並不多,如同“打醬油”。而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主任何海明何海明介紹,2015年白酒企業在央視的整體廣告投放將與2014年持平,但遠低於2013年的廣告投放。
據北京日報消息,數據顯示,15家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整體“淪陷”,包括貴州茅臺在內所有的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均呈現負增長。2014年包括啤酒和白酒的酒業現場廣告投放額為6.74億元,而在2013年央視廣告招標中,白酒企業現場廣告投入規模曾達到36.6億元。
“現在白酒行業的廣告投放正在回歸理性。”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與其他行業不同,酒企為了提升知名度、提振經銷商信心,投放廣告主要集中在央視,前幾年白酒市場節節攀高,因而投放廣告可以一擲千金,而今白酒企業陷入低谷期,絕大多數企業出現了負增長,業績一路走低,廣告投放也只能精打細算。
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2014年1-8月,全國白酒規模以上虧損企業128家,虧損面為8.29%,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8.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61%。
“進入調整期,白酒銷售越來越難做,銷售費用在不斷增加,銷售成本難以控制。”白酒營銷專家楊承平分析稱,成本大幅攀升,正導致行業虧損面加大。
不過,據南方都市報消息,今年的招標會,央視改變了遊戲規則。2/3的資源改為提前簽約,僅1/3的資源投放到現場招標。一位有參加招標會的酒企負責人表示,酒企在上午的招標之所以未有太大的表現,是因為他們很多在招標會前已經認購完畢。
目前,至少有15家家酒企已經提前認購簽約央視。比如五糧液簽約了“新聞聯播報時組合廣告”;瀘州老窖簽約“新聞聯播提示收看廣告”;郎酒繼續認購“2015年CCTV-1《黃金檔劇場》獨家特約”;洋河獨家冠名CCTV-3、4、7、戲曲四屏聯播《叮咯嚨咚嗆》;沱牌舍得簽約CCTV-1《晚間新聞》全媒體獨家特別呈現。
此外,今年投標大會上有個新現象值得關註。前述中國證券報消息,新媒體資源的亮相則成為了今年央視廣告招標的新趨勢。現場招標推出的“2015年央視新聞客戶端合作夥伴”、“2015年CCTV-1、新聞頻道《天氣預報》二維碼互動合作夥伴”、“2015年CCTV春晚獨家新媒體互動合作夥伴”等新媒體項目,均獲得了企業的歡迎。海爾、美的、東風日產、騰訊等公司紛紛中標。
雖然央視並未透露此次新媒體項目的具體成交價格,但廣告招標文件顯示,上述項目價格並不低。以天氣預報二維碼的廣告位為例,全年標底價格7900萬元,現場招標還可能高於這一價格。
今年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走上了岔路:美聯儲終止QE3了,六年來首次加息臨近了;歐洲央行推出負利率後又開始買私人債券了,還做好了增加貨幣刺激的準備;日本央行和中國央行先後出乎市場意料發力刺激,前者再度擴大QE力度,後者的兩年來首次降息被西方分析人士視為更激進貨幣寬松的信號。
股市、債市、黃金等資產紛紛因全球央行的行動而“亂動”,擺在投資者面前的問題是,面對這樣的“亂局”,明年要怎麽投資?
高盛近日又公布了2015年“頂級交易”推薦策略,它們可以作為參考。TheStreet的華爾街報道記者Antoine Gara指出,去年高盛發布的六大2014年頂級交易之中,有四種策略都已獲利,一種虧損,另一種盈利很少,幾乎只是保本。華爾街見聞在此將高盛對明年“頂級交易”的建議及其理由歸納如下。
1、買入一年期歐元兌美元看跌期權,做空歐元兌美元
交易方式:看跌歐元對美元匯率,做空歐元兌美元,購買一年期歐元兌美元看跌期權(1.20/1.15),盈虧點約為1.19,可能最高回報率為22%。預計歐元兌美元未來12月將跌至1.15,這與高盛看漲美元、看空歐元的預期相符。
推薦理由:高盛認為,歐元區的HICP(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通脹率近幾個月不可能回升。預計歐洲央行更有可能提前、而不是推遲增加寬松措施,這類措施包括買主權債券。這樣的行動會為歐元兌美元近期明顯下跌奠定基礎。高盛報告稱:
“簡言之,歐元區與美國的貨幣政策會分道揚鑣,這體現出(兩地區)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的差異。”
2、預計10年期美國國債最高收益率3%、最低2%,利用此上下限的息差,以零成本套利,
交易方式:買入收益率不超過3.00-3.50%的10年期美國國債,拋售收益率不低於2.24-1.75%的同期美國國債。兩種交易的截止期均為2015年6月30日。
推薦理由:高盛預計:
“截至明年6月,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將由目前的2.3%左右升至3.0%,或者更高。這個時間比市場預計的美聯儲六年來首次加息時點早一個季度。”
高盛的模型顯示,10年期美國國債的交易價已偏高,明年下半年的收益率應在3.10-3.50%。考慮到德國和日本國債的收益率還因為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行動受抑制,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可能超過3.50%。
3、做多2015年12月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的“牛市”看漲期權
交易方式:買入目標點位3150點的2015年12月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期權,拋售目標點位3450點的同期該指數期權。以本月19日收盤價估計,若上述期權以170.6美元價位買入、以69.10美元拋售,最高回報率可能達到50%。
推薦理由:高盛預計歐洲股市會走高,主要理由有二:一是歐元區經濟會加快增長,二是如歐元區通脹率未能如期回升,歐洲央行將被迫增加寬松。這兩種預測情形都會提振歐洲資產的價格。
4、利用中間系列(mezzanine tranches)評級的5年期北美劣質評級企業債券(CDX HY),做多高收益美國企業債券
交易方式:做多中間系列評級的5年期CDX HY系列23,以目前每年約495個基點的利差出售其信用保護,目標點位440基點,止損點位580基點。可能回報超過700基點。
華爾街見聞註:“中間系列”是介於最高評級“優先系列”(senior tranches)和無評級的“股權系列”(equity tranches)之間的系列評級。
推薦理由:高盛預計,明年全年美債息差都會收窄,近來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表現不佳,明年這種勢頭會逆轉,因為這類風險相對較高的債券不會違約。高盛指出,在CDX HY 23指數參考的100家公司里,只有兩家公司的債券目前被評為非投資級評級。
5、做多新興市場原油進口國家地區——中國臺灣、土耳其和印度的股票,
交易方式:買入中國臺灣(TWSE)、土耳其(XU030)和印度(NIFTY)股市的一籃子股指,買入價每股100美元,初始目標位115美元,止損位93美元。
推薦理由:高盛提到國際油價下跌,預計這對上述新興市場國家地區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可能特別大。
6、做空瑞士法郎兌瑞典克朗
交易方式:在瑞士法郎兌瑞典克朗約為7.70時做空該貨幣對,目標匯率7.00,止損匯率8.10。
推薦理由:高盛認為,瑞典並未像歐元區那樣面臨通縮威脅,歐元區的通縮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結構性因素所致。高盛報告稱:
“瑞典的低通脹是暫時的,今後幾個月(通脹率)會走高。”
7、做空銅、做多鎳
交易方式:做空倫敦市場期銅(倫銅)、同時做多該市場期鎳
推薦理由:高盛認為,和2015年12月交割的期鎳價格相比,同期交割的倫銅表現不佳,以名義金額估算可能期鎳價格高出20%。高盛報告稱:
“銅進入了二十年一遇的供應周期,因此供應增長超過了趨勢水平。鎳供應仍受印度尼西亞政府出口禁令的限制。這應會導致明年銅的庫存量明顯增加,鎳的明顯減少。”
8、做多美元兌南非蘭特和匈牙利福林
交易方式:做多美元對上述兩種貨幣的匯率,交易匯率100,目標匯率113,止損匯率94。
推薦理由:高盛預計,美元對新興市場貨幣的匯率將走高,美國經濟的強勢複蘇應會推升美國債券的收益率,而明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價格還會使更多國家面臨通脹下行走勢,新興市場國家的利率就會因此受抑制,最終美元對新興市場貨幣的匯率將會上漲。新興市場貨幣之中,高盛又認為,南非蘭特和匈牙利福林貶值的風險最高。
總體而言,因為預計歐洲央行會因為低通脹進一步寬松貨幣,所以高盛做空歐元;因為美國經濟複蘇推動國內利率上升,高盛看跌美國國債價格;因為銅和鎳的供應增長走勢截然相反,高盛推薦做空銅、做多鎳;因為國際油價大跌,高盛建議做多新興市場進口原油國家地區的股票。
值得註意的是,如果美國經濟增長未能達到預期,歐洲政治兩極分化的問題仍限制經濟增長,使歐元區增長仍疲弱,國際油價大跌只是短期行情,高盛的上述頂級交易就存在風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日本央行10月31日的會議紀要顯示,許多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委員擔心,如果油價保持當前水平,日本通脹面臨的下行壓力將延續至2015財年上半年。
他們還認為,日本通脹率將在1%附近持續一段時間,日本央行應在通脹穩定地達到2%之前繼續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
“油價下跌給物價上漲帶來了壓力,不知為何消費稅上調影響已經延長了”,擴大寬松政策“以維持通脹預期向上改善,旨在結束通縮”,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10月3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他還表示,“如有必要,該行不會猶豫再次采取行動。”當天早些時候,該行宣布將每年基礎貨幣的貨幣刺激目標加大至80萬億日元。
本次會議紀要也顯示,在通脹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有委員認為,“如果央行不擴大量化質化寬松(QQE),會被視作不履行通脹承諾。”不過,也有委員認為,“與最初實行QQE相比,現在擴大QQE的影響有限。”
一旦日本持續面臨通脹下行壓力,許多委員認為,“日本走出通縮狀態的時間可能會延遲。”
此外, 紀要還顯示擴大QQE的提議來自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外媒報道稱,委員會以微弱的優勢通過了黑田的提議,凸顯了日本央行內部的分歧。
華爾街見聞網站本月初介紹過,《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在該次貨幣政策決議會議上,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以5-4的投票通過了行長黑田東彥擴大量化質化寬松(QQE)政策的提議,顯示委員們對該激進貨幣政策的效果越來越感到懷疑。
一位與幾位現委員關系緊密的日本央行前委員告訴該報,“日本央行內部的反對之聲可能會繼續下去。”另一位知情人士稱,黑田東彥與其他委員的分歧正在加大,而這成了黑田“最大的問題”。
對於意外擴大刺激規模,黑田東彥在該次貨幣政策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日本處於結束通縮的關鍵時刻。但油價下跌、消費稅上調都在抑制物價上漲,擴大寬松政策“以維持通脹預期向上改善,旨在結束通縮”。
日本央行10月31日意外宣布擴大寬松,造成日元大幅下挫。此後,美元/日元一路走高,不斷刷新七年新高,當前以及。
日本央行10月31日會議紀要:
許多委員認為,日本央行將在通脹穩定地達到2%之前繼續實施寬松政策。
許多委員認為,日本通脹率將在1%附近持續一段時間。
許多委員認為,如果油價保持當前水平,在2015財年上半年之前,日本通脹將面臨下行壓力。
日本央行將審視風險,並在必要時做出適當調整。
日本經濟持續保持複蘇態勢。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10月31日的會議上提議擴大QQE。
一名委員表示,如果央行不擴大QQE,會被視作不履行通脹承諾。
一名委員認為若物價目標接近達成,便可討論退出QQE策略。
部分委員認為,與最初實行QQE相比,現在擴大QQE的影響有限。
許多委員認為,如果通脹下行壓力仍存,則日本走出通縮狀態的時間可能會延遲。
日本央行今日公布了會議紀要後,美元/日元小幅走高後回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