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2月7日消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幹意見》,明確提出要在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範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此次《意見》的發布是我國首次啟動生態保護紅線戰略,標誌著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與制度建設正式全面啟動,對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將帶來重大影響。
當前,我國各級各類生態保護區域類型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濕地公園、飲用水源地等保護地數量達10000多處,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8%。雖然保護地數量眾多,但國土面積占比遠低於歐美國家。這與我國過去過度發展第二產業不無關系。第二產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通常是以破壞環境及消耗資源為代價來發展經濟。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雖獲得高度關註,得到一定改善,但總體仍不盡如人意。霧霾、水汙染、土壤汙染等環境問題仍較嚴重,生態環境保護仍是國家工作重點之一。新《環保法》、“水十條”、“土十條”等國家政策的相繼發布、“河長制”工作的推進及各地出臺大氣治理各項規定等都給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保障,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基礎。
此次印發的《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幹意見》為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再添基石。其中明確,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直轄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18年年底前,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國土生態空間得到優化和有效保護,生態功能保持穩定,國家生態安全格局更加完善。
因此,我國環保產業未來發展仍舊可期,A股市場中,碧水源(300070.SZ)、富春環保(002479.SZ)、啟迪桑德(000826.SZ)等環保概念股有望受益。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中國政府網2月7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
據了解,此次《意見》分別就完善疫苗管理工作機制、促進疫苗自主研發和質量提升、加強疫苗流通全過程管理以及加強疫苗流通全過程管理等環節作出部署。
《意見》指出,要支持新型疫苗的研發和產業化,堅持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等重點疫苗立足國內生產的原則,並鼓勵和支持國內疫苗生產企業規模化生產。
針對配送運輸環節,《意見》提出,疫苗生產企業可采取“幹線運輸+區域倉儲+區域配送”的分段接力方式配送疫苗,分別委托專業冷鏈運輸企業及具備冷鏈儲運條件的配送企業進行配送。同時,還要求各地區政府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偏遠地區疫苗及時配送。
最重要的是,《意見》表示,要逐步推動將安全、有效、財政可負擔的第二類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據了解,我國一類疫苗的接種一直由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二類疫苗則是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並承擔費用。而一旦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也就意味著相應疫苗藥品及所需註射器的購置費將由中央財政承擔,這將有利於提升民眾接種意願、擴大疫苗銷量,對於此前深受“疫苗事件”所累的二類疫苗生產企業而言無疑也將構成積極影響。
隨著此次《意見》的正式對外發布,未來我國對於疫苗生產制造及流通接種等環節監管將日趨嚴格和規範化,部分疫苗研發生產領域龍頭企業以及冷鏈物流領域企業有望從中脫穎而出。上市公司中,諸如智飛生物(300122.SZ)、金河生物(002688.SZ) 沃森生物(300142.SZ)以及柳州醫藥(603368.SH)等企業均有望借此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食鹽專營辦法》和《鹽業管理條例》等涉鹽法規正在征求社會意見,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正式落地。
2016年5月5日,國務院公布了《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標誌著中國鹽業體制改革正式拉開帷幕。根據該方案,從2017年1月1日開始,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取消食鹽準運證,允許現有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銷售領域,食鹽批發企業可開展跨區域經營。
改革之前,食鹽生產企業生產的食鹽只能賣給食鹽批發企業。改革後,生產企業作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可以確立自己的品牌和價格,省級食鹽批發企業可跨省經營,省級以下食鹽批發企業可在本省範圍內開展經營。
2017年1月3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複函原則同意河北、北京等31省份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隨著鹽改具體政策的落地,直接利好食鹽生產企業進入獲利豐厚的流通環節,率先分享鹽改釋放的政策紅利。但同時,在價格放開後,也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我國食鹽資源十分豐富,海鹽、井礦鹽、湖鹽資源都十分可觀。其中探明的井礦鹽儲量有大約1.1萬億噸。我國食鹽年產能有5000多萬噸,消費量大約1000萬噸,產能過剩明顯。
A股市場中,食鹽生產企業有井神股份(603299.SH)、雲南能投(002053.SZ)、蘭太實業(600328.SH)和雲圖控股(002539.SZ)等。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為更好指導“十三五”農業科學技術事業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對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引領作用,2月7日,農業部印發《“十三五”農業科技發展規劃》。
此次規劃提出了農業科技創新的11大重點領域,包括現代種業、農業機械化、農業信息化、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業生態環境、農作物耕作栽培管理、畜禽水產養殖、農作物災害防控、動物疫病防控、農產品加工、農產品質量安全。
在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農業供給側改革成為2017年的工作重點,而農業機械對於農業生產提質增效至關重要。根據農機裝備發展方案,到2025年我國農機化率要達到75%。整體來看,農機裝備增長空間較為廣闊。未來具有技術優勢及高端農機制造能力的龍頭企業,將受益於行業的高增長。
本屆政府尤為關註綠色農業的發展,發展綠色農業一方面是農村環保政策的進一步要求;另外,著力提高農產品生產品質也是提高國內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時,政府還將對綠色農業及農業機械化給予大力的財政資金支持,龍頭企業將充分分享政策帶來的紅利。
數據統計顯示,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連續14年聚焦農業問題,自2004年以來,一號文件發布後的一個月,農林牧漁板塊有12次上漲,平均漲幅為6.22%,明顯跑贏同期大盤,平均超額收益率4.28%。因此,農業板塊也有望成為近期市場關註的重點。A股市場上,登海種業(002041.SZ)、隆平高科(000998.SZ)、一拖股份(601038.SH)以及吉峰農機(300022.SZ)等有望受益。
據新華網8日消息,我國首個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已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複認定,將由浪潮集團和上海數據交易中心聯合共建。這也是繼“主機系統國家工程實驗室”之後浪潮獲得的第二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工程實驗室屬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突破產業結構調整和重點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裝備制約,強化對國家重大戰略任務、重點工程的技術支撐和保障的研究開發實體。
1月17日工信部編制並正式印發了《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大數據已經成為國家塑造競爭力的戰略制高點之一,“十二五”期間我國信息產業的迅速壯大為“十三五”時期我國大數據產業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到2020年,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將突破1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30%左右。
民生證券建議關註:1)大數據算法領域:廈華電子;2)大數據平臺:東方國信(300166.SZ)、天源迪科(300047.SZ);3)大數據應用:飛利信(300287.SZ);4)金融大數據:同花順(300033.SZ)。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物聯網的監管和服務體系正在完善。工信部正在編制新版《電信網編號計劃》,新編號計劃增加了物聯網網號。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後的第三次信息產業浪潮,被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之所以明確物聯網網號,是為了給物聯網產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屆時,三大運營商的物聯網網號將根據需要核配啟用。
三大運營商日前陸續公布了2017年在物聯網領域的目標和規劃,2017年三大運營商將發力物聯網的大發展態度確定,預期上半年全國的物聯網網絡基本升級完成,下半年有望看到應用數目的大規模起量。2017年物聯網將成為產業投資的趨勢,在細分子行業領域業績也將有所體現。
根據愛立信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規模將達到甚至超過500億,萬物互聯概念已經漸漸成為現實。短期來看,物聯終端設備廠商將受益物聯網建設增長加速;長期來看,基於物聯網數據運營平臺的企業將創造更多的價值。
隨著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業態的融合發展,物聯網產業鏈上的企業將迎來廣闊的市場空間。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新大陸(000997.SZ)、宜通世紀(300310.SZ)、梅安森(300275.SZ)以及天澤信息(300209.SZ)等值得關註。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商務部2月8日透露,日前商務部聯合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共同制定了《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其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商貿物流成本明顯下降,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和國際化水平顯著提高,基本形成城鄉協調、區域協同、國內外有效銜接的商貿物流網絡。
根據《規劃》要求,十三五”期間將推動構建多層次商貿物流網絡,加強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九大主要任務。其中,就推動商貿物流專業化發展方面,《規劃》明確指出,將重點推動電子商務、冷鏈、醫藥、生產資料等專業物流發展,包括鼓勵應用先進技術設備建設冷鏈物流服務體系,鼓勵大型醫藥批發企業提供社會化醫藥物流服務,鼓勵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強化物流服務功能等。
在推動商貿物流集約化發展方面,《規劃》提出,要鼓勵商貿物流企業進行資產重組、業務融合和流程再造,形成一批技術水平先進、主營業務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集團。同時,鼓勵中小企業通過聯盟、聯合等多種方式,實現資源整合優化,提升集約化發展水平。
《規劃》同時還表示,將鼓勵地方政府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冷鏈物流、城鄉配送網絡、公共信息平臺等項目建設。同時,鼓勵商貿物流企業通過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等方式直接融資。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流通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視。此次商貿物流十三五規劃的出臺將進一步明確未來五年內流通產業發展的方向,華貿物流(603128.SH)、新寧物流(300013.SZ)、音飛儲存(603066.SH)以及華鵬飛(300350.SZ)等物流領域上市公司有望受益於政策對於商貿物流集約化、信息化發展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據農業部消息,2月8日,農業部組織部分省級農牧部門、奶業20強企業及其他奶業企業代表、行業協會和專家,召開專題座談會,研究部署振興奶業“五大行動”,加快推進現代奶業建設。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奶類產量已達到3800萬噸,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奶類占有量為33公斤,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然而,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多年來我國國內乳業一直飽受進口乳業沖擊。目前部分消費者對國產乳品信心不足,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出現原奶價格波動頻繁,養殖效益低,乳品進口增加等現象。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放開和國民對乳制品需求不斷擴大,國內奶業發展空間仍舊巨大。
2017年1月,多部門聯合印發了《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乳業奶源自給率、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70%;生鮮乳、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品抽檢合格率均達99%;泌乳奶牛年均單產達到7.5噸,奶類產量增至4100萬噸;此外,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前十家國產品牌行業集中度達80%,收入超5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數量達3-5家等。這也將推動我國奶業發展,特別是規劃中重點提及嬰幼兒配方奶粉未來發展,將有助於國內奶業品牌重振消費信心。
此外,規劃中也提及加快推進產業一體化、打造國產乳品品牌、加強良種繁育及推廣、促進優質飼草料生產、推進奶牛糞汙綜合利用、加強奶牛疫病防控等奶業重大發展任務。這與此次農業部部署的振興奶業“五大行動”:“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創品牌”和“講好奶業故事 ”,形成良好協同效果,有望在“十三五”期間重振我國奶業。
公司方面,作為我國三大奶業品牌,伊利、蒙牛和光明的發展前景一直頗受市場的關註。近日,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乳制品市場運營狀況分析及投資建議研究報告》中顯示,2015年國產奶業三大巨頭伊利股份(600887.SH)、蒙牛乳業(02319.HK)、光明乳業(600597.SH)分別以17.51%、16.64%、6.875%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前三位。其中,伊利和蒙牛多年來在市場上競爭激烈。國際化都是兩家奶業企業重要的發展戰略。近年來,兩個品牌都著力與世界奶業合作,開拓自身的發展領域。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據工信部網站16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行動計劃提出,期內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打造一批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品牌。
所謂智慧健康養老,是指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這有助於我國快速增長的老年人口在目前有限的養老資源中獲得更好的養老服務。
自1991年開始,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已經連續24年低於世代更替水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總和生育率僅為1.18。雖然數據可能存在漏報錯報導致的誤差的嫌疑,但按照人口學標準,總和生育率在1.5以下就意味著已經掉入低生育率陷阱。這也就意味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態勢已經凸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至2015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2億,占總人口的16.1%。國務院1月份印發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顯示,“十三五”時期,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平穩增長,2021-2030年增長速度將明顯加快,到2030年占比將達到25%左右。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
人口老齡化直接導致的是我國老年人口快速上升,養老需求日益增長。國泰君安分析認為,中國養老產業2020年將迎來5萬億元的市場空間。此時,多部委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將有助於我國養老產業迅速發展,有望快速解決我國因老齡人口眾多導致的養老資源難以全面覆蓋等問題。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和包小輝等采用冷原子系綜,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百毫秒級高效量子存儲器,為遠距離量子中繼系統的構建奠定了堅實基礎。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上。這為我國量子通信進一步發展提供助力,量子通信發展有望提速。
所謂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量子通信這門學科已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並向實用化發展,主要涉及的領域包括:量子密碼通信、量子遠程傳態和量子密集編碼等。量子通信具有高效率和絕對安全等特點,是目前國際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學的研究熱點。
近年來,網絡安全問題一直頗受世界關註,各種網絡安全事件頻出。隨著“棱鏡門”等事件的發展和全球政治形勢的變化,信息安全引起世界各國重視。量子通信系統的問世,解決了未來量子計算時代的網絡安全問題。而在量子保密通信應用領域,我國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2年,中國科學家、中科大教授潘建偉等人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百公里量級的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和糾纏分發,研發出毫秒級的高效量子存儲器,為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奠定技術基礎。2016年8月16日,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
然而,2012年研發的存儲器其存儲時間仍與遠距離量子中繼的實際需求相距較遠。近年來,潘建偉團隊發展了三維光晶格限制原子運動等多項關鍵實驗技術,使得原子運動導致的退相幹得到大幅抑制,並最終成功實現了存儲壽命達到0.22秒、讀出效率達到76%的高性能量子存儲器。此次,潘建偉團隊研發出了百毫秒級高效量子存儲器,進一步提升存儲時間,將有助於推動我國量子通信進一步發展。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