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東岳錯盤股價瀉八成 AppleDaily

2008-03-01 AppleDaily

港股昨出現一宗烏龍交易,令去年甫上市的東岳集團(189)股價急瀉八成,收報0.28元,市值由前日的29.18億元,縮減至5.83億元。消息人士 指,收市前30秒,東岳股價仍企於1.16元,但最後14秒,懷疑有客戶按錯輸入價,以0.27元掛出5.4萬股沽盤,有人眼見筍價立即掛入 接貨,結果一宗1.45萬元的成交,令公司市值縮水八成。事後港交所(388)接獲申報,指成交是由於錯誤輸入所致,但由於雙方已承盤,交易不能取消。有 經紀估計下周一東岳股價將回復正常,重上1元水平。

greatsoup:
原來這家公司是錯盤,我猜那是經紀按錯了,錯把匯富金融(188)的沽盤,變成東岳(189), 如果是客戶按錯,應該是終端機入盤,如果是銀行入,根本無可能成功沽出。

它的股價最高是0.27,最低是0.25,平時東岳個盤好疏,所以收市前一個較大的賣盤已把股價打落去,有位精明買家立刻掛兩毛八買進,結果成功購入幾千股。那位成功的買家,可以賺到幾千元,真好。

希望星期一可以博大霧買入幾千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93

先施表行再易主 两年卖价缩水近八成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010/20091010014159226.html


每经记者  朱蔚淇

        先施表行香港(00444,HK)8日晚公告称,占其75%股权的先施表行新加坡公司99.42%股 份被多家公司组成的财团收购。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上述交易作价1.13亿新加坡元(约6.3亿港元),较2007年底宜进利钟表收购价5.3亿 新加坡元缩水79%。

复牌股价一度升逾九成

        据了解,收购财团成员包括渣打(02888,HK)旗下的 StandardChar-teredPrivateEquity、基金LCapitalSincere、由先施表行行政总裁兼董事总经理郑廉威持有的 TripleAEnter-prises、荷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及ING等。自从前东家宜进利钟表破产之后,先施表行的命运一直飘摇不定。先施表行香港 前晚公告称,此次收购方有机会将该公司私有化。这显示先施表行终于找到归宿。该股昨日复牌后一度上升94.44%,但随后回落,收市报0.9港元,全日升 25%。

        该股曾在2007年7月6日达到历史最高位1.43港元,而在2008年6月6日后从1.33元一路狂跌,今年3月18日跌至一年来最低点0.24港元。

老牌钟表行两年两易主

        先施表行(SincereWatch)成立于1954年,1993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是亚洲最大的名表零售及分销商之一,旗下拥有Sincere及Emotus多品牌店,及单品牌店欧米茄、浪琴及法兰穆勒(FrankMuller)等。

        2007年底,在香港上市的宜进利钟表为拓展亚洲业务,将先施表行新加坡公司全面收购,每股收购价为现金2.05新加坡元及0.228股宜进利钟表新股(发行价12.096港元),共计约5.3亿新加坡元(约27.67亿港元)。

        宜进利钟表随后将其中2.05亿股(约占全部股权99.42%)抵押给由荷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及ING等多间银行组成的财团,换取5亿美元贷款。在宜进利钟表破产之后,有关股份由抵押信托人荷银新加坡分行管理,并由该行完成这次出售。

        去年11月,继宜进利钟表内地零售业务转让给周大福集团后,先施表行引起了10多名投资者的兴趣,当时对先施表行的估价为5亿港元。

        今年8月初,先施表行一度停牌,称正在接洽收购事项,但未谈妥。不过该股复牌当天盘中一度被炒高80%。

        10 月2日,该股再度停牌。曾有香港媒体猜测,潜在买家可能为中国最大的名表零售商新宇亨得利(03389,HK)。市场估计交易价格当时在2亿~3亿新加坡 元。这次交易公布后,1.13亿新加坡元的价格令人大跌眼镜。此外,每股收购价格为0.548新加坡元,较截至今年3月31日先施表行的每股资产净值 0.728新加坡元折让约24.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27

路橋收費業暴利:八成公司毛利超50%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5/778924.html

一度被炒得飛起的「菜賤傷農,菜貴傷民」怪圈中,流通成本過高被認為是主要原因之一。更有專家測算,流通成本 甚至高達整體成本的5-7成。而羊城晚報記者的最新調查表明,國內以收費為主要營收模式的上市高速公路公司,其過去一年的利潤,甚至超過以暴利聞名房地 產,或能提供另一佐證。

19家上市高速盈利120億

在日前發改委就物價形勢舉辦的內部座談會上,中科院研究員汪同三(專欄)表示,中國流通業費用的幾個數字讓人震驚,全世界82%的收費公路在中國, 流通成本佔50%-70%。實際上,自年初河南曝出「368萬天價高速過路費事件」以來,關於高速公路收費過高增加流通成本從而推高終端價格的質疑就屢見 報端。

羊城晚報記者統計2010年A股市場19家上市高速公路的財務數據發現,去年19家高速公路不僅悉數盈利,而且平均業績增長達到近20%。另外,八 成上市高速公路的毛利率水平超過了50%,其暴利程度超過了普遍認為是暴利行業的房地產業。而在2009年,路橋收費業超越房地產業和金融業居三大暴利行 業之首。

高速公路股票往往由於股本大、股價波動窄等原因不被普通投資者喜愛,但這並不能掩蓋它們優良的公司質地。根據巨靈財經數據統計,去年19家在A股上市的高速公路企業無一虧損,平均的業績增長也達到20%,而其資產負債率卻普遍很低。

統計顯示,2010年A股19家上市高速公路全部實現盈利,合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9.9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淨利潤120.58億元,同 比增長16%,寧滬高速以25.39億元的淨利成為最賺錢高速公路、贛粵高速、山東高速和四川成渝淨利亦超過10億元。從業績增速上看,19家公司有14 家實現同比業績上升,佔比超過七成,海南高速以116%的淨利增長居首,五洲交通和重慶路橋分別以47%和46%的增長列二三位,其餘多數公司的增長也在 20%以上。

業績平穩之外,多數上市高速的經營頗為穩健,上市高速普遍較低的資產負債率與人們印象中「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高負債形象大相逕庭。統計顯示,A 股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的中位數在50%,而19家上市高速有13家公司資產負債率在50%以下,佔比近七成,負債水平最低的華北高速資產負債率只有 6.2%,海南高速、龍江交通也在20%以下。綜合來看,19家公司合計總資產2049.59億元,合計負債963.51億元,負債率僅為47%。

重慶路橋毛利率88%堪比茅台

天價過路費暴露了路橋收費行業的暴利,這一狀況在上市高速的年報中也有充分體現。

去年羊城晚報曾報導2009年年報中,路橋收費業超越房地產業和金融業居三大暴利行業之首,而2010年,雖然多數公司利潤率有不同程度的下調,但其盈利能力依然超越房地產。

統計顯示,19家上市高速有15家毛利率在50%以上,佔比78.9%,毛利率最高的重慶路橋達到驚人的88.26%,與國酒貴州茅台90%的毛利率僅一步之遙,福建高速、現代投資的毛利率也分別達73%和68%。

房地產公司的盈利能力與路橋公司相比也要甘拜下風,統計顯示,126家上市地產公司只有21家毛利率超過了50%,佔比不到兩成。任志強(微博 專欄)任董事長的以開發高端地產為主的華遠地產2010年毛利率為52.41%,在地產類公司排名靠前,如果放在路橋收費業,排名處於中下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與2009年相比,多數上市高速的毛利率水平有不同程度下調,19家公司有11家公司毛利水平下降,其中5家公司毛利率降幅在10%以上,而另外8家毛利上升的公司中,上升幅度均在10%以內。

2010年路橋收費業毛利率前十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 本期(%) 上年同期(%) 增長率(%)

重慶路橋 88.26 86.64 1.86

福建高速 72.72 74.84 -2.83

皖通高速 70.61 69.05 2.25

龍江交通 68.78 70.01 -1.74

現代投資 67.91 66.06 2.79

中原高速 65.15 62.97 3.45

楚天高速 63.69 62.03 2.67

湖南投資 61.17 69.99 -12.6

東莞控股 60.06 61.05 -1.63

四川成渝 58.87 58.78 0.15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75

温州一集资案致13亿资金下落不明 消息称八成债主为公务员

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1-09-28/110877141.html

 【《财经》综合报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9月21日,温州市永嘉人施晓洁以高利率向社会筹集资金约13亿元。施晓洁与丈夫刘晓颂于本月21日携带这些资金举家潜逃,数日后施晓洁、刘晓颂被永嘉警方抓获。至目前为止,这13亿资金仍下落不明。

 据报道,施晓洁一家在永嘉开设有多家担保公司,经营高利贷业务。她原来是当时的龙头民营企业顺吉集团的财务人员,2009年前后施晓洁以为顺吉集团融资的名义,高利率向社会筹资13亿元。

  据部分债主反映,这起集资案中的债主,相当部分是永嘉当地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

  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债主称温州的高利贷债主许多是小额放贷人,知道一些圈内人的情况。“我们债主圈内的人估算,这起案子中大约有八成的债主是公务员,有的是局级以上的,现在这些人都想低调收回资金了事。”

  被牵涉此案的一名集资案债主称,施晓洁“集资时年息有高有低, 借贷资金利率在24%到140%之间,最高的年息达到140%以上。”

  目前施晓洁夫妻以涉嫌集资诈骗被拘留。许多讨债的人已经找到了顺吉集团,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显示此案与顺吉集团有关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2

我國大豆產業受控於外資 國內八成壓榨企業停工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7/2MNDE4XzQyODY2Mw.html

種植戶大面積棄種大豆、改種玉米;80%的豆油壓榨企業停工;下游飼料加工企業高成本運營……記者調查發現,在國產大豆主產區黑龍江,大豆產業鏈深陷發展困境,這個被業內人士視為國產大豆最後的「堡壘」隨時有淪陷的危險。

接受中國證券記者採訪的專家、企業負責人、種植戶認為,在大豆對外依存度達80%左右、外資控制產業鏈的情況下,中國大豆產業有崩潰的風險,其背後既有政策上放開大豆進口的原因,也有行業難以抱團,缺乏自主價格體系,爭奪話語權失敗的因素。前車之鑑,後車之覆。他們建議,明確大豆產業發展國家戰略,完善補貼政策,建立「敏感農產品」發展規劃,以避免大豆的今天成為玉米、油菜等其他農產品的明天。

國產大豆每況愈下

種植面積銳減 加工企業停工

提要:作為國內最後一塊國產大豆生產基地,黑龍江等東北三省的大豆產業鏈已陷入難以持續發展困局,若不從戰略高度出發對大豆產業情況加以重視,幾年內國產大豆可能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國產大豆產業將全線崩潰。

「今年大豆種子白送都沒人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石人鎮農資銷售員時曉晶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大豆種子賣不動,大豆肥也是如此。到目前為止,賣出的700多噸化肥中只有1噸大豆肥,可見幾乎沒人種大豆了。」

4月底5月初是東北地區春耕密集期,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作為全國大豆主產區的黑龍江省,大豆播種面積大幅減少,農民改種玉米的現象頗為普遍。

「今年200多畝地全改種玉米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石人鎮城子村大豆種植戶劉慶振無奈地說,「去年春耕時盼著豆價能漲上去,結果盼到今年春耕,豆價也沒達到2.5元/斤。」

根據中國大豆網對東北三省上千個監測點的調查估算,今年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或比去年減少30%左右,吉林減少31%左右,局部地區最高減少70%。黑龍江省農委公佈的數據顯示,該省大豆種植面積呈逐年遞減趨勢:2009年比2008年減少近4%,2010年比2009年減少近10%,2011年比2010年減少約20%。

「預計今年東北地區大豆種植面積會創下歷史最低水平。」中國大豆網總編劉兆福不無憂慮地說,「如果大豆價格突破不了2.5元/斤,毫無疑問,明年大豆種植面積會繼續減少。」

目前,國產大豆市價為1.8-1.9元/斤,國儲收購價為2.0元/斤。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玉米與大豆的合理比價一般在1:2.5左右,目前國內市場的玉米與大豆比價為1:2.0,偏離幅度較大。種大豆的比較收益低直接導致農民改種玉米。哈爾濱市呼蘭區農村合作社負責人陳令軍算了一筆賬:去年租地價格每畝300多元,種子、化肥、農藥加起來的成本大約是60元/畝,人工和機械化成本大約是50元/畝,算下來種一畝大豆的成本要420元左右。在風調雨順的年景下,大豆畝產最高才達400斤。以目前2.0元/斤的收儲價計算,一畝大豆的收入約為800元。如果種玉米,畝產1400斤左右,按目前1.0元/斤的收購價核算,一畝玉米收入為1400元。另外,今年租地價格漲到每畝500元,誰還會種大豆?」

農民因為豆價低不願種豆,大豆加工企業則因為加工產品價格難漲不願高價收豆。「我們不可能按超過國家保護價的價格收購大豆。」黑龍江龍江福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勝斌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每斤一塊八九的市場收購價能減輕企業的虧損度。收購價格若超過2.0元/斤,會加劇企業的虧損。

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表示,目前省內豆粕每噸約為3280元,豆油每噸約為1萬元。這個價格不是由國產大豆加工企業形成的,而是由外省那些更具加工優勢的油脂加工企業形成的。「終端價格被鎖死,加工企業就不可能接受太高的原料價格,農民的大豆也就難以賣出理想的價錢。這樣,大豆供給減少,形成價格上漲預期,加工企業往往更加沒有能力收購,只能減少加工,最終形成惡性循環。」據測算,近期黑龍江哈爾濱地區大豆加工成本大約是每斤2.1元。

「根據近兩年的情況,黑龍江大豆年產量維持在600萬噸左右,其中約一半交給國家臨時儲備,剩下部分2/3運往省外做食品加工,最後約有100萬噸供給省內加工企業。」王小語介紹說,相對於省內1740萬噸的加工能力來說,100多萬噸大豆如杯水車薪。因此,壓榨企業階段性開工已是定局,未來幾年或將出現大規模的倒閉。目前,黑龍江省內80%的豆油壓榨企業處於停工狀態。

記者調查發現,在具有「油脂之鄉」之稱的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大豆壓榨廠幾乎全部處於停工狀態。哈爾濱平房經濟開發區內的10多家油脂加工企業,80%的企業已停工。省內的大豆油壓榨龍頭企業——九三油脂集團也面臨同樣的困境。該集團目前在東北的加工廠處於半停工狀態,集團已計劃對東北地區非轉基因大豆加工廠進行改造和轉型,逐漸將主業投在玉米油和橄欖油生產以及沿海轉基因大豆油生產上。

受壓榨企業開工率不足影響,黑龍江省豆粕供應量大幅減少,飼料加工企業面臨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壓力。四五月份是養殖業回暖時期,隨著其對飼料需求的增加,飼料加工企業逐漸進入生產銷售的旺季。由於當地豆粕供給不足,為維持生產,黑龍江省內大部分以豆粕為原材料的飼料加工企業只能高價採購省外豆粕。

「一般省外豆粕是用進口大豆加工成的,這種豆粕的去蛋白加工成本高,導致價格每噸比省內豆粕高100元左右。再加上運費,總的算來,省外豆粕要比省內豆粕每噸高出近300元。」黑龍江省正大實業有限公司飼料廠總經理溫奎良解釋說,由於很多飼料加工企業自身也做養殖業,「為了保持飼料生產和銷售的相對穩定,省外價格高,企業也要買。」

上游農民不願種豆,中游加工企業大面積停工,下游飼料加工企業高成本運營,黑龍江省的大豆產業深陷困局。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全球大豆減產預期強烈。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報告,由於南美大豆減產,2011/2012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將下降9.1%至2.4億噸,產量下降幅度為歷年來之最。但大豆需求量將略增0.7%至2.53億噸,總體需求仍是歷史最高水平。本年度產需缺口1310萬噸,超過2008年的920萬噸,為歷史最大缺口。

大豆減產預期已在期貨市場上有所反映。今年3月以來,大商所玉米期貨遠月價格開始走弱,大豆遠月價格持續走強。儘管如此,農民種植大豆的意願仍然大幅降低。業內開始擔心,國產大豆可能出現無豆可收的局面。這無疑將給價格本來較低的進口大豆提供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黑龍江省內加工企業只用國產大豆的不成文規定可能出現更大的裂痕。

目前,不少黑龍江企業或在沿海港口建廠,或到南方省市租賃企業,加工進口大豆,然後把豆油、豆粕等產品發回黑龍江來賣。這種情況已經顯現出來了。

不少業內人士擔憂,目前沿海地區的油脂加工企業大部分已被外資控制,東北地區成為國產大豆產業的最後一個「堡壘」。目前東北地區這最後一個「堡壘」隨時存在淪陷的危險。王小語說,作為國內最後一塊國產大豆生產基地,黑龍江等東北三省的大豆產業鏈已陷入難以持續發展困局,若不從戰略高度出發對大豆產業情況加以重視,幾年內國產大豆可能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國產大豆產業或將全線崩潰。

行業話語權喪失

進口大豆稱霸 外資控制產業鏈

提要:農民不種大豆,表面上看是種植效益不如玉米,但歸根結底是國內大豆產業受控於外資,使整個產業鏈失去了上下游的互動。

「市場公認國產大豆供不應求,但奇怪的是,一邊是國產大豆賣不出去,要靠國儲收購,一邊卻是進口大豆大幅增加。」王小語稱,「這種『冰火兩重天』局面的出現是大豆進口依存度過高所致。過高的對外依存度導致國內大豆產業鏈從原料開始便受制於外資,失去了話語權。」

「農民不種大豆,表面上看是種植效益不如玉米,但歸根結底是國內大豆產業受控於外資,使整個產業鏈失去了上下游的互動。」王小語認為。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大豆市場作為我國最早開放的農產品市場,3%的低關稅、不設過渡期、沒有進口數量限制,導致產量高、價格低的進口大豆快速佔據中國市場。

黑龍江大豆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1996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為110萬噸,2000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達到1200萬噸,4年間連豆價格指數從3546下跌到1791,跌幅將近1倍。2000年至2003年,大豆進口數量躍升到2000萬噸,連豆指數4年內始終維持在2000至2300之間。2004年,國際、國內大豆價格快速上漲,沿海加工企業採購大量進口大豆後,市場價格又快速下跌,連豆指數在半年時間內從3963點下跌到2674點。當年大量高價採購進口大豆的沿海企業虧損嚴重,多數企業被迫出售資產或股份,外資乘機參股或收購,中國大豆產業鏈條從加工環節斷裂。此時,以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為代表的國際資本業大舉進入中國。通過原料進口貿易、直接建立合資或獨資企業、資金參股來控制國內大豆產業。有媒體報導稱,4家跨國公司不僅壟斷了中國80%的進口大豆貨源,而且在全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有64家參股控股,佔比達66%。

此後,大豆進口數量不斷攀升。根據海關統計,2007年我國進口大豆3082萬噸,2009年進口4254萬噸,2010年進口5478萬噸,2011年進口5264萬噸。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大豆1333萬噸,同比增加21.6%,對外依存度達到80%左右。

 

與此同時,國產豆油的市場份額逐年縮小。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統計,2005/2006年度,國產大豆壓榨數量740萬噸,佔國內榨油消費總量20.85%。此後一路下滑,2008/2009年度,國產大豆壓榨數量220萬噸,佔國內榨油消費量5.23%。2009/2010年度,國家實施扶持國產大豆政策之後,國產大豆壓榨加工數量回升至600萬噸,佔榨油消費市場份額13.64%。根據黑龍江大豆協會測算,最近兩年國產大豆壓榨數量佔國內榨油消費量10%左右。

目前的現狀是,從原料到加工再到食用油市場,中國大豆產業已被跨國公司控制。

宏源期貨豆類期貨分析師張磊認為,這是全球化的必然結果。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等4大糧商基本控制全球大豆貿易環節,他們通過倉儲、物流來獲取利潤,而通過套期保值規避大豆價格的系統性風險,而國內廠商僅僅是全球大豆產業鏈的一個環節,而且是很弱小的一個環節,不可能有定價權。

話語權的喪失不僅僅是放開大豆進口的政策衝擊,也與國產大豆缺乏自主價格體系、缺乏領軍型龍頭企業等因素有關。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副會長劉登高表示,由於我國農戶之間缺乏互相協作、產品規格不統一、品種混雜、批量小,在市場上失去討價還價的權利。而在大豆加工上,企業採用「孤軍奮戰」的傳統模式,相互之間存在惡性競爭。這使國際糧商有了在國內擴張的機會,導致中國大豆的生產者、加工企業、消費者喪失了對大豆商品的選擇權和話語權。

「國產大豆的發展表面上看是受進口大豆的影響,實際上是國產大豆產業沒有形成自己的價格體系。」國家大豆工程中心主任馮曉表示,國內大豆的優勢沒有在市場上得到認同,混淆了進口大豆與國產大豆在種質資源和品質上的本質區別,沒有形成轉基因與非轉基因的大豆及製品市場價格體系。

王小語也表示,國產大豆應形成自主價格體系。「原因在於,一是國產大豆是非轉基因的,和進口大豆不一樣,不應該賣一樣的價格。而且這幾年基本是劣豆驅逐良豆,好的大豆、非轉基因的反倒不如轉基因大豆價格高;二是從黑龍江省大豆購銷看,大豆收購標準不一、收購半徑重疊,再加上收購主體不同,導致價格漲的時候就搶收,跌的時候就壓價收購或不收,價格波幅大。」

話語權的喪失將給中國大豆市場帶來極大的風險。「從未來產需關係分析,國內大豆仍存較大供給缺口,需要通過進口來彌補。未來一段時間,全球豆油、豆粕需求繼續呈現剛性增長態勢,而全球大豆產量受播種面積、單產水平和天氣等多種因素影響,增產具有較多的不確定性。隨著全球生物柴油產業的快速發展,阿根廷、巴西、美國等國家正在加快推動以大豆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的步伐,全球大豆潛在需求量可能出現激增,將導致全球大豆供求格局發生較大變化。」張磊表示,國際大豆價格將因供需關係的變化而加劇波動,我國進口大豆佔世界貿易量的高比例狀態將面臨更大的市場風險。

警惕其他農產品重蹈覆轍

完善補貼政策 探索制定「敏感農產品」發展規劃

提要:油菜、棉花、玉米等農作物也正面臨與大豆產業相似的處境。應從大豆產業入手,探索制定「敏感農產品」的發展規劃,避免其他農產品行業重蹈大豆覆轍。

大豆產業鏈崩潰的風險讓不少業內人士疾呼,加大對大豆產業的保護和扶持。他們擔心,大豆產業的今天會不會變成玉米、小麥產業的明天。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穩定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大力發展期貨市場是國產大豆持續發展甚至再次謀求話語權的重要保障。

「保障種植面積,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引導價格,使國內玉米與大豆的比價恢復至合理水平,以提高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防止國產大豆價格大幅波動。」劉兆福說,「關鍵是讓國產大豆價格讓市場來調節。」

 宋勝斌表達了同樣的看法。「我們希望國家將目前的收儲政策做適當調整,把對農民的保護和補貼轉變到種植環節,讓農民感到種一畝大豆與種一畝玉米沒差別。」宋勝斌解釋說,這有助於提高農民種豆的積極性。待秋收後,在沒有國儲定價的情況下,大豆價格完全由市場而定。「既能保護農民的利益,也有利於大豆企業。」

王小語稱,2008年受國際次貸危機影響,國際大豆價格大幅度下跌,受其影響,國產大豆價格從每噸6000元下跌到每噸3000元,主產區大豆企業和豆農的利益受到巨大衝擊,在這個背景下,國家出台臨時儲備大豆收購政策,2008年國家政策是積極而有成效的,既保護了豆農利益被低價格衝擊,又避免了產區企業重蹈沿海企業被兼併的覆轍。

「但是,現在國家收儲處於一個『兩難』的處境,價格定高或定低都有可能影響到豆農或壓榨廠的利益。如果國儲價高於大豆壓榨企業的成本,相對進口大豆的價格差距更大,壓榨廠就無力收購;如果國儲價過低,又會影響豆農收入和種植積極性,種植面積或將進一步縮減。」某期貨公司人士表示。

黑龍江省農科院總農藝師劉忠堂認為,補貼資金應該用在大豆整個產業鏈上,而不是其中的某一個環節,國家應該把糧油、外貿和大企業等環節都聯合起來。

馮曉表示,應對補貼政策進行科學制定。針對農民的補貼以良種為主,而非產量。針對企業補貼,要根據國際市場價格走勢,體現動態靈活性和時效性,當國際價格低於國內價格時,自動啟動補貼機制,同時區分不同企業的政策需求實行個補。「種植補貼以穩定大豆播種面積為目的,加工補貼以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為目的,補貼能夠加工獲利並且其加工製成品能夠被市場認可的企業,要持續不斷扶植至非轉基因產品市場基本形成,最終達到通過市場競爭手段使資源得到有效配置的目的。 」

此外,期貨業內人士建議,企業應充分利用國內期貨市場進行全面風險管理,鎖定成本,提高競爭力,不要讓價格的漲跌影響正常經營,同時減少在國外市場上被國際基金「狩獵」的可能。這樣,企業才不會被動地接受國外市場決定的價格。更重要的是,應當籌建與紐約、芝加哥和倫敦等交易中心競爭的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要充分發揮中國國內巨大市場需求的戰略資源作用,逐步形成全球大宗農產品定價話語權。這應該成為一個國家戰略。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國家有意鼓勵國產大豆的發展,但大豆產業由外資主導的現狀恐一時難以改觀。黑龍江省奇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有金認為,如在中國大豆進口依存度尚不到50%時,國家出台有關保護民族大豆產業的政策會更有效。目前再談限制外資進入大豆產業以保護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已屬無奈之舉,而且,關鍵還是引起國家決策部門關注後有關政策措施的落實仍太遲緩。比如,加入WTO談判時中國好不容易爭取到了農業補貼可達GDP的8.5%的條款,但一直未能兌現。

一位研究人士憂慮,在國內大豆行業每況愈下,大部分大豆壓榨產能被外資控股或參股的當下,所謂「南美種大豆,美國定價,中國買大豆」的格局目前難以動搖。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無視風險,劉登高認為,「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也正面臨與大豆產業當初相似的處境。探索大豆產業發展規劃,有利於將來應對其他產業的潛在危機。」他建議,從大豆產業入手,探索制定「敏感農產品」的發展規劃,避免其他農產品行業重蹈大豆覆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4

麥當勞模式開店 住房率破八成

2012-7-30  TCW




到南台灣出差,要住哪裡?到網路上查一查,超過七成的網友會告訴你,康橋商旅的CP值(功能與價格的比值)最高。

飯店的名稱取自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希望每個旅人都如同徐志摩筆下一般,輕輕的來,輕輕的走,讓每年來住宿超過三十六萬人次的旅客,都對康橋的服務,留下深刻的記憶。

毋須打廣告,靠著口碑相傳,一九九○年從高雄起家,迄今在高雄、台南、彰化員林、台東四地,共開出十三家旅館的康橋,是濁水溪以南最大的平價連鎖旅館,董事長陳保成則成了南台灣旅館霸主。

剛滿六十歲的陳保成,從成功大學工管系畢業後做過上班族,也當過機車的經銷商,卻以慘賠三百餘萬元收場。在一九八三年,這是多麼可觀的數字,可以買下高雄市一整排的樓房。他把失敗視為教訓,學到「品質不能控制」的事業,絕對不碰的道理。

在朋友引薦下,他進入優仕飯店工作,從中找到樂趣與創業的標的。兩年後他離開優仕,和朋友合夥以兩千多萬元開設康橋商旅,並視為「終身職業」,這一路走來就是二十二個年頭。

定價,不超過出差客住宿補貼費

陳保成心裡明白,他開的是旅館,價位一定要畫出一條線,不能跨越。

定價策略,符合公務員出差住宿每晚介於一千四百元到二千元的規定,讓「公務人員」與「出差客」成為了康橋的主力客群。即使康橋平均每十八個月,開出一家新旅館,由於策略得宜,不受到景氣的影響,也不靠陸客,住房率就得以維持超過八成。

幾段工作經驗,讓他理出「友善」與「一致性」的經營邏輯。

陳保成用「友善的空間、友善的服務、友善的價格」來做為經營旅館準則。提供住客乾淨、明亮的環境,在旅客休息區中,提供無限暢飲的飲料、冰淇淋與玉米濃湯等服務。

著名的「康橋媽媽廚房」使用的是橄欖油、海鹽與知名品牌的調味料,提供住客安心的食材;更重要的,住宿房價不超過兩千元。

設計,從高雄到台東保持一致性

「一致性」則是把各館的房間設計,桌子的長度、寬度,都得一樣,不僅可降低成本,還可縮短施工速度。連乾淨度也要有一致性,廚房的排水溝使用不鏽鋼材質,更要打掃得滴水不沾,即使客人看不到的角落,一樣要用高規格來管理。旅客不論是住到高雄、台南或是台東館,因為一致性而有「回家」的感覺,用熟悉感來創造黏著度,累積住客忠誠度。

追逐獲利是大多數經營者的首要思考,陳保成則以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創造利潤不是企業的目的,創造滿意的顧客才是目的」做為經營信念。價格減掉利潤等於成本,是他訂下的營運公式,也就是說,每晚的價格不高於兩千元,利潤約一五%,做為購買或尋找營運據點的依據,在精算旅館的購置成本後,每年推估獲利可超過五千萬元。

在十三個旅館中,有七成屬康橋自有資產。「有資產才有根,」陳保成說。為降低成本,他自學裝潢、學畫平面圖,現在他是董事長兼設計師,親自操作每個新館。

他形容旅館是「超級慢」行業的,要以「百年」做經營時間單位,才確保有足夠時間把旅館經營到位。他拒絕股票掛牌,「股票上市的業績壓力,會讓決策模式變成短期思考,」用長線布局,讓康橋成為可傳承的百年企業。

他站在經營的第一線,從不擔心持續湧入的競爭者;他也從不向同業挖角,靠著內部培養人才,創造員工的職涯前景來降低流動率,靠著獨特的路,來證實自己理念與眾不同,但能創造另一種價值。

自詡為老子信徒的陳保成,把「死而不亡者壽」,做為品牌傳承的圭臬。他的心很大、很自信,但也很細膩。他立志讓康橋變成旅館業中的麥當勞,到處可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17

黎智英四十五天多賺八成內幕

2012-10-22  TCW




十月十五日,晚上九點三十分,在信義區一家五星飯店的會議室,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帶著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嘉聲,與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在歷經兩個多小時的磋商後,終於敲定以一百七十五億元,將台灣壹傳媒的所有事業:《蘋果日報》、《壹週刊》及壹電視,全部賣給辜仲諒與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所結合的團隊。

這起震驚中、港、台的媒體交易案背後,最高興的人,莫過於黎智英。

因為在不到一個半月前,《蘋果日報》、《壹週刊》及壹電視在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眼裡,只不過值九十五億元。為何一個半月後,黎智英能讓價格產生這麼大的轉變?

不滿蔡明忠出價對外轉向辜仲諒兜售

時間,拉回到八月底,黎智英打算出脫台灣媒體事業時,一開始鎖定的買家就是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進而透過人脈直接找上蔡明忠商談。隨後,蔡明忠派出富邦金顧問張果軍協助評估此案,因為富邦集團卡在凱擘多媒體的大富條款(三年內不得申設電視台),轉而委託友好的凱雷集團出面評估收購壹電視的可能性。

當時,蔡明忠對黎智英透露,如果賠錢的壹電視先處理掉,剩下賺錢的平面媒體《蘋果日報》、《壹週刊》會有比較好的價格,且蔡明忠亦對黎智英方面宣稱,「台灣能夠一口氣買下三包的人只有我。」只是,沒想到,最後蔡明忠出價九十五億元,結果讓黎智英大為光火。

因為,黎智英透過壹電視相關高層在外兜售時,獅子大開口的開價兩百億元要出售,但蔡明忠出價不到此價格的一半,讓黎智英開始尋找其他買家,曾經經營過有線電視緯來電視網與系統頻道中嘉的中信集團接班人辜仲諒成了黎智英的口袋人選。

九月六日,黎智英人馬與辜仲諒正式牽上線,當時辜仲諒向黎智英表達有意將《蘋果日報》、《壹週刊》及壹電視全數買下,才能達到跨媒體綜效。當時辜陣營評估,賠錢的壹電視的設備約值十億元,而《蘋果日報》、《壹週刊》每年獲利也約十億元,以投資市場常見的十一至十二倍的買賣溢價,估計平面事業值一百一十五億元,隨後開價一百二十五億元。

只是,這個價碼,仍不到黎智英心中價格的低標,黎智英拿著辜仲諒的出價,轉頭再與蔡明忠磋商。

砍賠錢貨壹電視引練台生上鉤再抬價

但為讓蔡明忠提高價錢,黎智英照著原本蔡明忠的想法,在市場上尋求處理掉壹電視的方法。據了解,九月中時,黎智英方面同時與TVBS、年代電視談判單獨出售壹電視的可能性。

只是壹電視是市場上有名的賠錢貨,許多員工薪水是同行兩、三倍,就連壹傳媒平面媒體暨印刷事業行政總裁葉一堅都曾在壹傳媒內部抱怨,壹電視吃掉了平面媒體的獲利。

只是能否裁員、縮編人力,以節省成本?成了許多有意買下壹電視買主的共同疑問。

「價格是一毛都不能少,如果你不喜歡誰?明天就能夠砍掉。」一位曾與壹傳媒談判過的人士表示,只要提到這問題,黎智英就會這麼回答。因此,十月一日,當壹傳媒宣布由年代董事長練台生買下壹電視前,壹傳媒幾乎同步宣布壹電視的大裁員計畫,就是為了能讓賠錢貨先出清,做為後續吸引蔡明忠出清賠錢貨,才能出高價的策略。

「現在事後看來,老練(指練台生)只是黎智英的一顆棋子。」曾與壹傳媒交過手的人士分析,黎智英讓壹電視以十四億元的低價出售,而且搭配裁員計畫,就是希望能讓練台生快速上鉤,以砍掉壹電視,好拉抬平面媒體事業的價格。這一個策略,最後證明成功。因為,就在練台生買下壹電視的消息宣布不久,蔡明忠報給壹傳媒的買價,就從原本的九十五億元提高至一百四十五億元,比辜仲諒原先的價碼還多出二十億。

再讓蔡明忠報價把球丟給王辜比高價

善用兩手策略的黎智英再把蔡明忠報價,拿給辜仲諒陣營評估,這下又把球,傳到了辜仲諒與王文淵團隊手上。

台塑集團王家對於媒體布局向來不陌生。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的二房兒女中,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擁有TVBS,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擁有台灣番薯台;共同創辦人王永在於二○○二年時也曾基於協助好友,投資過八大電視台,因此,對王永在長子,也是現在台塑集團掌門人王文淵來說,投資媒體對於台塑來說,向來不陌生。

當辜仲諒、王文淵在十五日晚間傳出買下台灣壹傳媒時,台塑集團第一時間對外表示非事實,直到十月十六日上午才證實此事,原因在於此事由王文淵一人在十四日的星期天時做出的決定。台塑集團決定買下台灣壹傳媒的公文,在十六日當天才送進台塑董事會。整個事件,會發展得如此迅速,就在於十月十四日的週末前,辜仲諒與王文淵共同洽商是否要再提高出價,最後雙方決定在蔡明忠的一百四十五億元價格上,再加三十億元,買下蔡明忠不願意買的壹電視。

當這個價格,送到人在香港的黎智英手上時,終於讓他滿意點頭,而在十五日飛來台灣簽約。

精明的黎智英就靠著游走蔡明忠、辜仲諒之間的兩手策略,一個半月之內讓台灣壹傳媒賣價大增逾八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18

膽大心細 跟著景氣循環抓住機會財外資金童化身高收益債高手 憑一招賺八成

2013-05-27  TWM
 
 

 

強調月配息、高利率的高收益債券基金,近幾年來成為台灣基金投資人的最愛。

不過,如果沒有正確的投資觀念與方法,僅貪圖其固定利息又自以為可保本,就貿然投資這類基金的話,會有蝕本的風險。

撰文‧謝富旭

郭先生,今年六十五歲,是事業有成的貿易公司老闆。把事業交棒給孩子後,就積極研究理財,尋找投資機會,為自己上半輩子奮鬥累積下來的資產尋求保值之道。豈料,他聽信銀行理專的話,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竟是開啟人生下半場一次災難的開始。

「我自認為不是貪心的人,每年報酬率有五%到六%就好,而且資產價格不要波動太大,不然會睡不著覺,就失去了退休理財首重安穩的意義了!」被財富管理銀行理專奉為VIP客戶的他侃侃而談。

退休族慘遭滑鐵盧

貪圖每月領利息 老本不到一年腰斬二○○七年時,理專向郭先生推薦高收益債券基金,讓他大為心動。「理專說,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每月都可領回現金當利息,換算成年利率高達七%以上,這種基金大多投資在公司債或新興市場政府債券,即使有倒債違約風險,但很低,機率不到五%,很適合我這種退休族。」郭先生當時心想:「年利率七%的話,等於每投資一百萬元,每月可領回近六千元(五八三三元),如果投資一千萬元的話,不就每月可領回近六萬元?」理專最後丟下的一句話,成為郭先生決定投資高收益債的關鍵:「現在是低利率時代,錢都往高利率的資產跑,要買要趁快、趁早。愈晚買,隨著愈多資金湧入高收益債市場,利率就會愈來愈低,每個月的配息就愈來愈少!」這一席話,讓郭先生拿出二千萬元退休老本,於○七年買進二檔高收益債券基金。

「理專沒騙我,剛開始每個月真的領到七%左右的利息!」然而,當「快樂收租公」不到一年,爆發雷曼兄弟公司倒閉事件,即使每月收息仍有進帳,但郭先生投資在高收益債的淨值卻直直墜落,最慘時,甚至虧損三○%以上!

停損後淨值才彈升 比認賠還心痛「起初我說服我自己,運氣背嘛,好像買到地段差的房子,又遭逢不景氣,房價跌也是沒辦法的事,還好租得出去,每月都有『租金』(月配息)進帳。」但隨著郭先生高收益債淨值帳面虧損超過二○%,接著再擴大成三○%,甚至逼近四○%,「我愈想愈不對,畢竟高收益債不是看得到、摸得到、且可以住人的房子,而是一張張的『紙』啊,如果違約潮出現,變成壁紙怎麼辦?」這股心中深沉的恐懼,讓郭先生決定「壯士斷腕」進行停損,在○九年的春節前贖回所有的高收益債基金。「二千萬元的本金,最後拿回來剩一千多萬元,當時我還有一點慶幸,想說自己敢勇於停損算是滿有guts的!」豈知,金融海嘯期間暴跌的高收益債,隨著各國政府救市方案啟動,也跟著快速彈升。僅一年的時間,高收益債紛紛收復海嘯期間跌幅八成以上的失土。郭先生說:「眼睜睜看著基金贖回後,淨值快速彈升,比認賠七、八百萬元的時候還要痛苦!」

高手狠賺機會財

算利差找出進場點 四年獲利逾八成正當郭先生為自己錯誤的停損動作懊悔不已時,當時擔任匯豐證券高科技產業分析師的蘇穀祥,正為自己逢低進場的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如飆股般的漲勢雀躍不已。

「在快速反彈的某段期間,每天總是二%或三%地上漲,很令人難忘。」蘇穀祥於海嘯期間,聯博全球高收益基金淨值跌破三美元以下分數批資金單筆進場,並於今年三月分時淨值回到四.五美元以上全數贖回。「這四年多來,包含月配息,這檔基金讓我獲利起碼八○%以上!」他開心地說。

蘇穀祥在高收益債券基金大有斬獲,並不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而是至少做了二年以上的基金功課。礙於分析師身分,蘇穀祥無法投資股票,於是在個人理財上集中火力研究共同基金。

「其實,研究基金與研究股票大同小異,只不過,前者更簡單,資訊也更透明。」事實上,在海嘯前二年,蘇穀祥就針對自己有興趣投資的二、三十檔基金納入「追蹤名單」,由於從事裝潢工程的父親也投資聯博全球高收益,就把這檔列入重點名單。

以這檔基金而言,蘇穀祥不僅把歷年來每天基金的淨值數字貼在Excel表,還把每月配息金額、配息年化利率(可在基金公司網站抓取)一併蒐集起來。

他分析,「投資高收益債最重要的指標就是Spread(指高收益配息年化殖利率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間的利差,可在Yahoo Finance網站找到),這是衡量高收益債的最重要指標,Spread愈高,代表愈便宜;Spread愈低,代表高收益基金愈貴。」算出Spread還不夠,蘇穀祥徹底發揮他身為外資分析師的嚴謹性格,把這檔基金歷年來的Spread製作成historical pattern(歷史圖表分析)。

這個關鍵的投資功課讓他發現,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成立以來,Spread介於四%至一○%。「金融海嘯最危急時,這檔基金年殖利率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兩者間的Spread一度躥升近一○%,來到歷史以來的最高點,這明顯地告訴我們,該檔基金已經來到很便宜的價位,這時候不進場,更待何時?」投資高收益債,蘇穀祥很清楚地把它定位在賺「機會財」,而不是一般投資人企求的固定領月配息的「穩健永久財」,長期觀察台灣面板產業的他比喻:「買高收益債就像買華映或彩晶,或頂多像群創的公司債,這些公司財務基本面稱不上穩健,發行公司債當然要以較高的利率來吸引投資人認購,因為風險高的關係,怎麼可能只為了每月有配息,就把大部分老本拿來投資高收益債?」蘇穀祥決定把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全部贖回的原因則在於:「現在Spread已經下降到四%出頭,來到歷史的低檔位置,顯示高收益債已經太貴了。再者,只要用功一點,每年要找賺五%以上的機會,即使全球在股、債市已經有一大段漲幅下,也不難找,而且遠比高收益債的風險低許多。」依景氣循環股操作法則 見好就收去年七月自匯豐證券離職的蘇穀祥,以自有資金成立華祥創投,鎖定台灣生技股族群作為投入對象,僅半年多的時間,華祥創投的獲利已逾一倍。

不管是共同基金還是生技股,蘇穀祥強調,進行投資前一定要有清楚的策略定位。「投資生技股,我就把它定位成還是處於初升階段的產業趨勢財;高收益債基金,我就視為是機會財,有點像操作景氣循環股,要懂得逢低買進,見好就收。我目前基金部位較多的東協、泰國與印尼基金,就視為是賺總體經濟的長線趨勢財,投資要領是要懂得放長線釣大魚。」藝高人膽大可考慮進場 保守者慎入著有《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的暢銷理財作家蕭世斌指出,所謂「高收益債券基金」是指投資評等在Ba級以下債券的基金。依信評機構穆迪的債券分級系統,以債信的良窳,把債信區分為Aaa、Aa、A、Baa、Ba、B、Caa、Ca、C等級。評等Ba(含)以下的債券,皆屬「非投資等級」,即俗稱的高收益債。

蕭世斌指出,根據穆迪的歷史資料,在一九七○年至二○○八年間,Ba級債券每五年為一個時間區間的違約率高達八%,B級則高達二一%。「高收益債真的不適合想當包租公、包租婆心態的保守投資人投資,況且,只要整體違約率稍有上升,即使沒有違約的高收益債,也常常無端遭到池魚之殃。反而是藝高人膽大的投資人,才適合投資這種商品。」上述郭先生及蘇穀祥現身說法的投資經驗告訴我們,高收益債券基金投資絕對不適合傻瓜投資術,千萬不要貪圖每月配息的小利,而讓自己的老本陷在你不知道的巨大風險之中。

蘇穀祥

出生:1968年

現職:華祥創投負責人

經歷:里昂證券、匯豐證券高科技產業分析師

學歷:東吳大學經濟系

蘇穀祥用3步驟,找出最佳買賣點

步驟1

蒐集每個月高收益債基金殖利率與10年期美國公債的利差(Spread),繪成曲線圖。

步驟2

利差處於歷史相對高點(9%以上),代表很便宜,資金分數批單筆買進。

步驟3

利差處於歷史相對低點(4%以下),代表很昂貴,資金分數批單筆賣出。

破解高收益債的3大投資迷思迷思1.投資高收益債每月可領回利息,適合保守的退休族。

正解高收益債主要投資財務不穩健的公司債,是風險相當高的投資。

迷思2只要基金經理人很厲害,高收益債倒債的機率就很低,我投資的本金就不會被侵蝕掉。

正解高收益債整體平均違約率若上升,其他沒有違約的高收益債也會跟著劇烈下跌,導致本金虧損。

迷思3只要利率仍很低,投資高收益債風險就很低。

正解即使利率很低,但全球景氣惡化,仍有可能使高收益債違約率上升。

台灣人瘋高收益債!

台灣人投資高收益債高達8000億元,占境內外基金投資總額的16.6%,目前仍有多檔熱烈募集中。

基金名申請募集金額

安泰ING環球高收益150億元聯博新興市場企業債200億元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150億元日盛全球新興債券100億元華南永昌人民幣高收益債未定

資料來源:各投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62

樂視網貸9千萬流動資金:CEO賈躍亭近八成股票已質押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161.html

樂視網 昨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將向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分行申請短期流動資金貸款9000萬元,由全資子公司樂視網(天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從樂視網財務數據和CEO賈躍亭的表現來看,公司和其個人都很需要錢,尤其是流動資金。這和公司熱門的超級電視、股票一路火熱程度似乎成正向關係。

樂視網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當前需要流動資金應對短期債務。201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流動比率為0.91,速動比率為0.89。按照一般企業財務要求,這兩個數字應該在2和1才比較穩健。而公司的流動比率自2011年三季報開始連續7個季度低於2,自2012年一季報開始連續5個季度低於1;速動比率也是自2012年一季報開始連續5個季度低於1。

截至目前,樂視網CEO賈躍亭已經質押了手中近八成的股票,這一比例從市場數據來看已經相當高。有信託界人士表示,「正常大盤流通股根據質地不同,質押貸款比例在五到七成之間,而創業板股票貸款比例基本在四成左右。」

自2011年7月以來,賈躍亭2年時間裡已經9次質押手中的股票,當前77.61%的股票仍在質押中,這些股票佔樂視網總股份數的36.34%。公告顯示,賈躍亭質押股票目的多為個人投資。換句話說,如果賈躍亭無法及時歸還欠款,公司超過1/3的股票或許要易主。

樂視網昨日收於26元,以2012年12月3日7.29元(前復權)的低點計算,半年裡漲2.57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17

中國狂買高檔車 輪胎廠市值漲八成

2014-02-07  TCW
 
 

 

曾被視為全球經濟地雷的歐洲,二○一三年也走向復甦,其中扮演歐元區火車頭的國家——德國,股市更創下歷史新高。在德國大型上市公司中,漲幅最高的就是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去年全年漲幅約八二%。

大陸集團或許對一般人很陌生,但它旗下品牌:馬牌輪胎(Continental),對許多台灣開車族卻是耳熟能詳。大陸集團總部設在德國漢諾瓦,它是世界第四大輪胎製造商,排在普利司通(Bridgestone)、米其林(Michelin)和固特異(Goodyear)之後,最早是在一八七一年從橡膠製造商起家,一九九八年起藉由購併,大陸集團開始擴大產品範圍,從輪胎增加到煞車、底盤以及汽車電子領域,後來又收購西門子旗下汽車零件部門,現在是歐洲第二大汽車零件供應商。

跟大客戶賓士和寶馬進中國

大陸集團股價能在過去幾年歐債危機中逆勢上揚,關鍵在於跟緊下游品牌客戶,在新興市場的擴產速度。

雖然大陸集團營收有二七%來自歐洲當地(不含德國),北美占一七%,而亞洲占一四%,隨著二○一○年發生的歐債危機使歐元走貶,反倒提高歐洲車在新興市場的價格競爭力。

特別是大陸集團的兩大客戶:賓士(Mercedes-Benz)和寶馬(BMW),在中國市場向來被視為高品質的車款,光是二○一二年大陸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將近二十七億歐元,占了公司全亞洲銷售比重,超過三分之一。如果回顧過去五年,大陸集團在中國的銷售成長率,更比同業的平均值高出兩倍。

而二○一三年又碰上美國車市出現的十年大換車潮,根據大陸集團的預估,大陸集團二○一三年稅前息前淨利率,至少將會超過一○%,淨利率更是將近六%,這樣的成績,幾乎與最擅長控制生產成本的日本豐田並駕齊驅。

然而豐田還有日圓貶值收益加持,但歐元在二○一三年下半年可是一度升值到一歐元兌一.三八美元的一年新高,相較之下,大陸集團產品競爭力格外不易。掌管資產規模達一百億美元、美國史考特國際基金公司(Scout International Fund)首席基金經理人默菲特(James Moffett)分析,大陸集團目前布局很平衡,沒有過度偏重單一產品或市場,這對於已開始進入成長高原期的車市來說,是一個最佳戰鬥位置。

為了迎接全球無人駕駛的新趨勢,大陸集團也開發出自動化駕駛系統,當前正在進行最後路測階段,這或許也將帶來下一波業績成長動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