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黑馬法律顧問】騰訊縱使成為大股東,強東為何不怕?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22/59782.html

3月20日,多家媒體報導了「京東更新上市文件、劉強東增持成第一大股東」的新聞,稱「劉強東在3月也獲得了93,780,970股普通限售股,使其持有的股本數由369,564,379增加至463,345,349股,佔比從18.4%增長至18.8%。由於AB股及部分基金將投票權讓與,劉強東旗下基金的投票權由40.4%增長至51.2%,獲得了公司的控制權。」

有朋友問:京東上市以後,劉強東的控制權是否還能保持?如果騰訊如果成為第一大股東,劉強東是否還能保持控制權?i黑馬邀請了黑馬律師王曜先生(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律師)針對騰訊增值是否會撼動劉強東對公司的控制權問題進行了分享。

以下為分享實錄:

昨日(3月20日),多家媒體報導了「京東更新上市文件、劉強東增持成第一大股東」的新聞,稱「劉強東在3月也獲得了93,780,970股普通限售股,使其持有的股本數由369,564,379增加至463,345,349股,佔比從18.4%增長至18.8%。由於AB股及部分基金將投票權讓與,劉強東旗下基金的投票權由40.4%增長至51.2%,獲得了公司的控制權。」

有朋友問:京東上市以後,劉強東的控制權是否還能保持?如果騰訊如果成為第一大股東,劉強東是否還能保持控制權?

根據在2014年3月6日經修訂和重述的公司章程,擬上市的JD.com Inc.公司可以發行的股本金為十萬美元,分為五十億股,每股面值0.00002美元。這五十億股中,4,435,536,365股是普通股,564,463,635股是優先股。優先股裡面,有221,360,925股是A序列優先股,84,786,405股是B序列優先股,258,316,305股是C序列優先股。

根據京東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最新上市文件F-1,目前公司實際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總數是2,458,142,290股。劉強東通過Max Smart公司直接持有JD.com Inc.的369,564,379股普通股,另有新增加的93,780,970股其實是限制性股票單位(restricted share units),本質上類似於期權,雖然已經在上市前突擊授予,且授予即成熟,但是要等到上市以後才會實際發放。另外,京東用來給董事和高管持股的公司Fortune Rising目前持有106,850,910股普通股,根據股權激勵計劃,未來還會增加244,055,890股和117,226,212股。Max Smart和Fortune Rising目前持有的普通股合計570,196,259股,佔全部普通股總數的23.1%。這些股份在上市以後都會被界定為B類普通股。

其他股東的持股情況如下:老虎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相關實體持有445,272,385股普通股;騰訊旗下的黃河投資(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351,678,637股普通股;HHGL 360Buy Holdings, Ltd.持有86,477,516股普通股,和從C序列優先股中轉換的232,484,675股普通股,合計318,962,191股;DST Global funds旗下基金持有 225,744,465股普通股;Best Allianc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191,894,000股普通股;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持有106,850,910股普通股;Strong Desire Limited持有53,640,484股B序列優先股;Sequoia Capital funds持有39,821,655股普通股。以上合計1,627,013,817股普通股。這些股份在上市後都會被界定為A類普通股。

在上市以前,除了劉強東通過Max Smart和Fortune Rising持有的合計570,196,259股、佔總數23.1%的普通股以外,DST公司旗下的投資基金和騰訊旗下的黃河投資(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都將其持有股票的投票權委託給Max Smart公司來行使。DST公司旗下的投資基金(包括DST Global Funds, the Sequoia Funds, the Insight funds, the KPCB funds, Oeland Investments II LLC, Good Fortune Capital II, LLC, IGSB Internal Venture Fund II, LLC, the Kingdom 5-KR-233, Ltd. managed funds, HHGL 360Buy Holdings, Ltd., China Life Trustees

Limited and 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等公司)持有795,575,816股,佔普通股總數的32.36%。騰訊旗下的黃河投資(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351,678,637股,佔普通股總數的14.3%。以上合計1,623,669,742股,佔普通股總數2,458,142,290股的66.05%。因為每股有一投票權,所以劉強東在股東會實際控制的投票權達到66.05%。這個委託將在公司上市以後立即失效。

在上市以後,投資者持有的普通股會被界定為A類普通股,有1,627,013,817股;優先股會轉換為A類普通股,假如按1:1的比例轉換,就會有564,463,635股。每股有一個投票權,合計2,188,133,377個投票權。創業者持有的普通股會被界定為B類普通股,每股有二十個投票權,合計11,403,925,180個投票權。兩項合計13,592,058,557個投票權,兩者所佔比例分別為16.09%和83.90%,約為4:21。

當然,公司上市時會引入公眾投資者,增加A類普通股的數量,劉強東持有的股份比例會大幅稀釋。由於公司目前還沒有上市,發行情況不得而知,所以目前預披露的上市文件中,劉強東未來投票權比例一項尚未為空白。我們也無從臆斷劉強東將來在公司控制多少投票權。不過,得益於以一當二十的AB股制度安排,僅就劉強東和其他機構投資者之間的關係來看,控制權顯然不會旁落。至於騰訊,即使日後增加持股比例,成為第一大股東,由於其持有的是A類普通股,也將難以撼動劉強東的控制權。

(本文在有限時間內基於有限資料寫作,作者不能保證分析的準確完整。本文不應被視作法律意見或投資建議,讀者不得據此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如有任何疑問,請向專業機構諮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04

【i黑馬法律顧問】女創始人老少配,該不該寫婚前協議?

http://www.iheima.cn/thread-1370-1-1.html
黑馬律師:
您好。我是一個創業者,已經創業快10年了。95年,我和先生在大學相識,那時候他是我們學校的「男神」,學校的文娛骨幹,我們是同系同學,一起學習通信技術,在英語角相識,後來在學校的偉人的巨像下定下盟誓。後來,我們雙雙去了一家外企工作,2000年順利結婚,3年後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大概七年前,我選擇離職創業,做了一個互聯網項目,他非常支持我,我開公司的頭幾年非常忙,一直沒有收入,幾乎是他一個人扛起家庭的財政來源,並照顧好老人和孩子。後來我的事業走向成熟,這幾年收入飛速增長,人生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可是我的婚姻卻進入了低谷。去年春節,丈夫告訴我,他外頭有人了,希望和我離婚。我壓抑住自己的憤怒,試圖努力挽留這段婚姻,但是於事無補,她告訴我他實在太累了,他覺得自己和我在一起落差太大,他多希望我還是當年那個在圖書館追著他跑的女孩子,希望每隔週末都能和他、女兒去公園聽他吹口琴的人……但是我回不去了,他也回不去了,他希望孩子判給我,他想重新找回她自己。我後來理解他的選擇,和平分手。分給他很多現金。外加在A市郊區的房產。可是,我直到今天依舊自責。
女兒只有10歲,加上我自己工作太忙,父母年紀也大了,我發現沒了丈夫,即使找了保姆,家裡很多事也照顧不少。前年,五月份我公司招聘了一個實習生,今年大學畢業,叫華(化名)。華是我見過最單純善良的人,工商管理專業,來自某貧困縣,家境不是很好,為了補貼支出,他大學時兼職打工,甚至還寄錢回家補貼家用。我看他能力不錯,又勤快,讓他擔任我的秘書,其實主要工作就是幫我打印文件,通知會議,後來,我見他不錯,也有意栽培他,就花錢讓他學車,後來,他順利考取了駕照,就時不時幫我跑跑腿,送生病的父母去醫院,幫我去學校參加女兒的家長會……總之,我越來越發現離不開他……後來他提出,能不能和他在一起。我答應了,後來,他提出要結婚,我也很爽快地答應了,並且住在一起。這樣我在春節期間去見過了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因為我們年齡差距的關係,起先不太同意,後來在華的努力下,才勉強同意。所以,我們準備結婚。
可是,我的朋友都告訴我,我一定要寫一個婚前財產協議,安排好我公司的各項事宜,要我參考什麼土豆條款,來設計自己和他的關係,否則一旦婚姻破裂對我的事業將造成重大損失。這一點我是知道的,我也知道說不定那一天華也許會後悔,如果不做事前設計,我不是很瞭解,請問如何去寫婚前協議?

阿律:我非常感謝創始人的信任,我們很多的創業者在創業的路上,付出的代價,不僅僅是青春、金錢,更可能是愛情和家庭。既然有些東西已經失去,就不要再留戀。相信創始人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當然我們也希望不要忽略家庭,讓一個男人去獨自家人和事業的雙重壓力其實也是一種殘忍。
至於新婚,我們認為愛情是雙方的事情,作為創始人的您能夠未雨綢繆,提前詢問律師,設計不損害公司長遠發展的婚前協議是非常有責任心的表現。畢竟不能因為你的個人感情生活幹擾其它股東的權益。話不多說,我們重點來講講婚前協議。


婚前財產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在結婚登記之前就雙方各自婚前、婚後所得的財產的歸屬所作的約定。

說白了,在起草婚前財產協議前,第一步要明確清楚那些是婚前財產,那些是婚後財產

判斷是否屬於婚前財產的關鍵在於財產權的取得時間系在結婚之前。如果財產權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後才實際佔有該項財產,其性質屬於婚前個人財產。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係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婚後財產則是結婚後取得的財產。
然後,要將每方的婚前財產的範圍及歸屬描述清楚,即男女雙方將自己婚前的財產情況如實進行描述,此處男女雙方應明確將自己的財產以及歸屬情況描述的越詳細對自己保護越有利;同時雙方應將各自婚前的債權、債務享有與承擔情況進行詳細的描述,建議在協議中明確協議任何一方隱瞞婚前債權債務時,由隱瞞一方承擔全部後果。

第二步,雙方應將婚後財產的範圍及歸屬進行約定,明確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比如創始人在某家公司的股權、投票權安排等,;約定婚後債權、債務的享有與承擔中建議至少約定婚後因婚姻生活產生的債務由雙方共同承擔;婚後因各方名下的投資,不論所得是否用於婚姻生活,所產生的債權、債務均由各自承擔。

第三步,雙方可以設立共同生活基金,該基金的目的在於維持正常的家庭生活以及養育子女的需要。此外,要明確婚前財產協議的生效時間,一般建議在結婚之日雙方簽字或蓋章生效,此處的結婚之日為辦理婚姻登記之日。


通過上述步驟,我們向您展示了如何起草婚前財產協議書,但我認為,婚姻生活的關鍵在於互相之間的支持與信任,和諧、平靜的生活,婚前財產協議書可能或多或少的瑕疵和不安,不過我認為創始人有責任向自己的另一半講清楚這其中的道理。

參與律師:大雁
整理: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470

求婚顧問出馬 「我願意」百分百達陣

2014-04-14  TCW
 
 

 

高人氣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有多紅?據韓國記者突擊調查結果,一集求婚劇情就能讓珠寶店的求婚戒指暴增兩倍半。不過,現實生活中,武器備齊後,若有完美策略加分,下跪之後的成功率搞不好可達「百分百」。

日前,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倫敦創業家愛茉迪歐(Daisy Amodio),她誇口,自創的顧問公司求婚者(The Proposers)成立兩年來已編導超過一百六十場求婚記,至今成功率百分百的紀錄還沒被打破,因為她知道,成功關鍵在於:摻入愛侶交往過程中不為人知的「定情經驗」。

社群網站墊高求婚門檻

像是有一名客戶遠從澳洲飛往英國求婚,登機前還不忘指定,求婚過程中得加入「烏龜」這個元素,因為牠們對兩人的意義重大。為此,她和同事走訪倫敦動物園數回,絞盡腦汁把這一幕融入整套計畫中。

BBC分析,拜社群網路媒體創意百出所賜,現代男性求婚的壓力爆表,一場難忘或瘋狂的求婚攻勢早就把傳統的浪漫晚餐比下去了,把過程拍成影片上傳YouTube或臉書,讓「觀眾」瘋狂轉貼、好友按讚,才是現代女性夢寐以求的浪漫做法。為此,新娘秘書、求婚顧問的需求便應運而生。

美國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也舉求婚顧問精彩活動規畫(Brilliant Event Planning)所提供的求婚服務為例,為客戶策畫一場求婚記至少得從五百美元(約合新台幣一萬五千元)起跳,若是客戶指定時報廣場(Time Square)電視牆放送訊息,或是包場天台、花園、圖書館等特定地點,最貴則會要價一萬二千美元。

為何女生都想要一場刻骨銘心的求婚記?洛杉磯的同業偷心賊(Heart Bandits)創辦人薇拉奎茲(Michele Velazquez)解釋:當年她是在一艘渡輪上被「閃電求婚」,雖然又驚又喜,但少了慶祝活動卻讓她難忘失落,這份心情刺激她創業,幫客戶「圓夢」。她建議,有錢不一定就能辦成事,客戶若能參與發想點子,並全力配合演出,求婚顧問更能發揮幫客戶說一個好故事的功效。

不過,若是讓當事人得知,心儀伴侶不花心思,而是花錢買求婚點子,有時難免引人質疑誠意不夠。德州的求婚顧問彭博(Michael Bloomberg)便為客戶抱屈:一般來說,婚禮通常是由女性規畫,而且還會找來兵團助陣,求婚才是男性唯一可以主導的項目,但兩者同樣背負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壓力,沒有道理女性可以找幫手,男性卻不能尋求外在協助。

《紐約時報》最後提醒,雖然求婚顧問可以精心安排一場夢幻求婚記,提高「我願意」的機率,但能否同樣順利共度終生,即使是婚姻顧問也不敢保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04

投資顧問貓膩

2014-06-02  NCW  
 

 

宏源證券財富中心模擬組合業績驚人,但照方下單的大客戶屢屢虧損,投資顧問 的模擬組合有沒有摻水?

◎ 財新記者 張冰 見習記者 鄭佩珊 文作為券商創新的熱詞——投資顧問,在近兩年券商佣金不斷下滑觸底的局面下獲得了大發展。然而,被大小券商重視的新業務增值點到底是如何運轉?針對宏源證券(000562.SZ)的這個舉報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2013年,宏源證券金宏源財富中心(下稱財富中心)的模擬統一組合收益率高達126%。財富中心總經理唐永剛在其2013年年度總結中表示, 「簽約客戶數量同比翻倍,增量佣金跨越千萬元。 」與此同時,財富中心的某些簽約客戶在投資顧問的指導下連續虧損,一些客戶懷疑投資顧問有道德風險,故意誤導投資,但客戶能提供的證據有限。而證券公司內部也有舉報稱,投資顧問的模擬盤存在明顯操縱業績的問題。

客戶本應自行承擔投資決策風險,投資顧問僅提供投資參考,但模擬盤組 合和客戶實際的操作之間,收益如此懸殊的反差,是否存在貓膩?

激進的明星投顧

宏源證券金宏源財富中心成立於2011年3月,屬於宏源證券經紀業務總部,因為是創新業務,屬於一級半部門。

財富中心總經理唐永剛是宏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物理學和經濟學雙碩士,擅長運用數理統計模型分析市場運行趨勢和股價變化,獨立開發的「新股上市定位多元統計數量模型」經歷了近200只上市新股的檢驗,準確率高達93%,在市場上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唐永剛還長期擔任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證券節目嘉賓,中國證券報等多家媒體撰稿人。

與其他券商一樣,投資顧問團隊向客戶提供投資諮詢,依據客戶資產量多少或貢獻度大小配以對應的投資顧問進 行服務,對應的投資顧問服務掛鈎客戶證券交易佣金費率。但是每家券商的投顧團隊都沒有實盤操作的權力,是通過模擬盤來體現自身業績,吸引客戶。

據其網頁的介紹,財富中心主要通過網頁、短信、郵件等方式為客戶投資提供顧問意見。投資建議通過短信和QQ等方式發出,同時盤中或者收盤後,把短信操作錄入模擬組合以體現業績。

財富中心盈利模式依靠佣金分成。

券商一般的佣金是0.05%,而與財富中心簽約客戶的佣金提升到0.3%,其中大約一半會劃給財富中心。

「一般來說,投資顧問的業績在券商年報裡都看不出來,因為會列到其他項下,比如經紀業務,但是投資顧問是券商創新的重要環節,裡面有很多文章可做。 」某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表示。

對於券商來說,與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相比,優勢只在薦股上,因此大部分券商的投資顧問業務都圍繞著薦股進行。 「我們沒什麼長項,只能推薦股票,但這是最不靠譜的,誰能保證一直賺錢?」上述券商人士說。

不過,唐永剛的團隊顯然在行內頗 有影響力。2013年,財富中心獲得《第一財經 -睿投顧》 「中國最受歡迎投顧團隊」大獎,唐永剛榮獲證券時報2013年「中國十大明星投資顧問」大獎。

「老唐他們做得比較激進,業績說 有100% 多。一般公司都在10%-20% 左右。 」某券商經紀業務部人士說。

人工調整的神話

根據宏源證券內部人士提供的信息,財富中心模擬組合業績高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人工調整。

這位知情人士表示,開始時是回溯調整,後來進行直接調整,模擬盤很多時候與給客戶的公開短信差距很大。

「對模擬組合的調整不是隔一段時間大調整,而是每天微調一點,只按照最能賺收益率的方式來補錄模擬組合,複利之後的結果也是非常驚人的。其實財富中心這個模擬組合的運算平台就是一個EXCEL 表格,是一個盤後補錄的平台,當時沒有實時操作的平台,因此調整的空間很大。 」這位知情人士說。

知情人士提供了部分財富中心對外發出的短信記錄和與唐永剛QQ 談話的記錄,從中可以看出模擬盤的調整情況。

2013年7月17日13點15分, 唐 永剛向下屬發出指令,模擬盤中,歌爾聲學(002241.SZ)按照7月16日的收盤價賣出,同時按照23.00元買入博瑞傳播(600880.SH) 。歌爾聲學當時走到階段性頂部,7月17日跌幅4.24%,均價37.79元,而7月16日歌爾聲學收盤價39.37元。依靠這種操作,模擬組合躲過歌爾聲學7月17日的大跌。博瑞傳播在7月17日下午從23.00元一路漲到近25 元,低於現價建倉,價差2元。

值得注意的是,7月17日,財富中心給客戶短信中看好消費電子,而唐永剛的模擬組合則賣出了消費電子股歌爾聲學。

類似操作在財富中心不斷發生。

同年7月19日上午10點50分,唐永剛指令模擬盤按24.50元賣出博瑞傳播,40.00元買入光線傳媒(300251.SZ) 。

而當時的博瑞傳播在10點50分左右股價已經跌破24元,之後更是跌到21.85元,對於實盤操作來說完全沒有操作空間。

8月15日,唐永剛要求模擬盤按照8月14日11.40元賣出利源鋁業(002501.

SZ)補錄。而8月14日,發給客戶的短信中仍繼續看好利源鋁業,並提示客戶可做差價,但第二天的短信也未提及模擬盤已全部賣出利源鋁業。

8月30日,下午接近收盤時補錄模擬盤, 按照13.30元賣出深天馬(000050.

SZ) ,24.00元 賣 出 碩 貝 德(300322.

SZ) ,深天馬幾乎是以當天最高價成交,碩貝德也是,躲過了當天的下跌價格區間成交。而當天給客戶的短信中,依然沒有提及已經減倉的碩貝德和深天馬。

2014年3月10日以後,財富中心的模擬組合開始實盤模擬,屬於盤中自動交易,無法人為錄入,神話被戳破了。

2013年3月13日,模擬組合19.82元賣出博瑞傳播,而博瑞傳播當天大部分交易價格都在20元以上。2013年3月19 日,實盤模擬組合21.16元買入博瑞傳播,而當天下午博瑞傳播價格都在21元以下。當人工不能介入時,神奇的精準買賣點不再出現了。

截至2014年3月25日,模擬組合虧損8.13%。而2013年年底,統一組合收益率高達126%。

唐永剛則向財新記者堅稱,上券商新自動模擬平台前後的業績反差是因為大盤整體不好,而業績波動也很好理解,王亞偉私募的業績一度也不行。

對於盤後補錄操作以及模擬組合和給客戶的短信不一致的情況,唐永剛回應財新記者稱,財富中心盤中發出實時指導操作,以前模擬盤平台需要人工錄入,現在則是新的平台,可以實現實時的記錄。盤中向客戶實時發出操作建議,操作短信,這些建議都有具體時間。而人工錄入一般在盤後,甚至第二天。

唐永剛堅稱給客戶的短信和模擬組合完全一致。 「不一致是不可能的,穩健組合和激進組合就是給客戶發的短信,不是我自己的組合,是給客戶的示範組合。 」唐永剛向財新記者表示。

大客戶炮灰

在財富中心輝煌的業績光環下,客戶並未得到收益。

1971年出生的金榮是烏魯木齊的資金大戶,2007年股市大起大落時攜1000 萬元入市,不久剩300餘萬元。隨後又從300萬元漲到1200萬元,之後在唐永剛指導下,投資博瑞傳播虧損367萬元。

金榮於2013年9月成為財富中心的鑽石級客戶。金榮當時認為,財富中心主要給資產上千萬元的客戶服務,單獨 指導,雖然手續費高昂,但收益率高,也有向高手學習的機會。

金榮稱,唐永剛會要求將某些股票倉位提高,而每當這時候,股票就會出現重大虧損,例如博瑞傳播。

據金榮提供的數據,2013年9月25 日開始建倉博瑞傳播,成本在28元到29 元左右。2013年10月初正好是博瑞傳播的歷史價格頂部,此後開始暴跌。

2013年10月10日,唐永剛的模擬組合按照28.40元減持博瑞傳播。第二天,2013年10月11日,金榮按照26.6元左右的價格出掉部分博瑞傳播。2013年10月22日,博瑞傳播出現跌停板,股價21元左右,此後一路下滑。10月30日,唐永剛的模擬組合和金榮均買入博瑞傳播,11月5日、6日,模擬組合和金榮賬戶均買賣博瑞傳播做價差。

12月10日,模擬組合和金榮同時選 擇賣出博瑞傳播,和以前一樣,唐永剛的模擬組合仍然精準的低買高賣,模擬組合按照18.33元賣出博瑞傳播,而金榮的賣出價格則在17.90元附近。18.33 元是當天的開盤價也是當天的最高價,當天股價下跌超過2%。

2014年1月23日下午收盤後,唐永剛指令按照20.20元價格買入博瑞傳播20%,當天博瑞傳播反彈,上漲7.79%,而金榮當天的買入價格都在21元左右。

金榮覺得奇怪,自己跟著唐永剛操作,已經虧損超過367萬元,佣金提高到0.3%,支付了75萬元佣金。而唐永剛的模擬組合則連創佳績,從金榮簽約時 的90.3%漲到2014年2月的151.23%。

對於金榮巨虧的原因,唐永剛向財新記者表示,金榮習慣重倉。金榮做過兩次博瑞傳播,第一次虧損了,2014年初再次操作博瑞傳播,第二次操作賺錢,而高位的情況下曾建議金榮賣出,金榮未能依據建議執行,倉位比較重。

但金榮稱,加倉是在唐永剛的要求下進行的,沒有逢高減持,也是在唐永剛的建議下操作的。

第二次虧損以後,金榮認為唐永剛有詐騙嫌疑。 「就是在最高位,有人出票的時候讓我接票。股票趨勢明明走壞了的時候,唐永剛通知我要大量補倉,暗示我,他們和主力有聯繫,有內部消息等等。 」金榮表示。

金榮覺得唐永剛可能讓她高位接盤的另一個原因是懷疑唐永剛有自己的股票賬戶, 「他常年在辦公室內用無線網卡上網進行股票交易。 」金榮說。唐永剛對此回應稱,自己的電腦插著無線網卡,是因為公司網絡不好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74

珍惜錢包,遠離證券投資顧問 流影

來源: http://xueqiu.com/4528650769/32452079

年初準備換券商,接受一個主管級投顧挽留,由他接下來指導我投資。
當時我重倉分投老窖,興銀,福耀,準備把他們作為長期標的。就在這個投顧的指點下,把這幾股全拋掉(幾乎今年全年最低點),稍後他讓我全倉蘇寧,記得當時是11元多,剛入兩天,就讓我小套幾個點,我看到不妙急急自行拋了,幸好當時有部分資金要遲一天到位,只用了半倉,也幸好拋得快,之後這股出現斷涯式下跌,一直跌到六塊多。
隨後他就讓我去認購一只新股票基金,而到了七月底,就在股市大漲前夕,他讓我小虧一點贖了回來,讓我去買一只他們公司發行的債基產品。而當時,股市已有走好的苗頭,我另一個賬戶也有好些盈利,我不太想買債基而咨詢他,他仍一口咬定買股時機未到。
這時我雖對他已不太相信,但還是用部分資金跟著他。而到了這個月初終於把債基贖了出來(等來了開放期),在錢一到賬,他急急崔我買露笑科技,在那天早上一連打了幾個電話給我。當時我上著班,不想他再煩,而且對他還抱有些幻想,就跟著買入。跟著我也不太在意,直到兩天後看到這股走得太弱,晚上去看看這只股的資料,才嚇了我一跳,居然是一只沒有任何業績的過時概念股,當這種炒作的概念過氣後,股價大概率從哪來就往哪里去。結果第二天一開盤,也就是持股的三天後就把這只股拋了,三天內讓我虧了25000了,虧了5個多點,幸好拋得快,到今天僅過六個交易日,這股比我當時的賣出價再跌了12個點。
從這一次交易上看,這個投顧讓我全倉這只股,明顯就是給我買套,基本肯定是給別人逃跑去接棒。否則,推薦這種有巨大利空的概念股,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做的,何況他們這種職業人士,而我只是太信任他們的。也就是最後一次了。

今年最大失誤就是讓這個投顧的投資指導了,看看年初我那四只股,福耀當時賣出價7.6離現價加股息有超過40%的收益,而最差的老窖也能掙近10個點(股息)。若持到現在,我今年的收益會相當可觀。
因為我的短線不佳,感覺按我的喜好全買大盤股收益總不會太好。因此在年初時決定,規劃相當的資金由他替我打理。當然,在年初相當信任他時,買蘇寧時,準備的是近100W跟隨他炒,之後他的連續反向之後,在這次買露笑時,就用了40W跟隨,之前的失誤都覺得還可接受,但這次露笑之後,就可以肯定他是別有用心的,是個陷阱。就徹底拉黑他了。

原本幻想得挺好,一個賬戶自己炒,另一個賬戶接受這些專業人士指導,但看來我想得太天真了,這些投資顧問,很多是別有用心,根本不能相信的。今年我就吃了大虧了。還是自己買回大藍籌股吧,收益慢點就慢點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389

技術風潮全面席卷金融業 機器人投資顧問來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063

MW-CU140_roboad_20140915181101_ZH

技術變革已經顯著擾亂了印刷、音樂、照相和其他產業的發展步伐,如今還威脅著金融產業。

技術風潮正全面席卷金融業,電子交易和高頻交易已經改變了證券業的面貌。目前,商業銀行面臨著來自P2P在線貸款公司的挑戰,盡管後者不能印鈔票,但他們更像是在填補銀行留下的空白,而不是取而代之。

截止到目前,投資銀行避開了這種技術革新。這個行業還沒有因為新的技術類競爭者入侵而被迫裁員或者降低投資者的成本。但如果有的話,在線操作的到來將增加投資者的成本而不是節省費用,並且可能允許新成立的中介公司從人們的積蓄中賺取資產管理費。

如今,計算機算法成為被證券管理行業所采用的最新技術。福布斯雜誌近期稱,兩家美國公司將自己標榜為“機器人顧問(robo adviser)”平臺,利用交易所上市基金(ETF)組建投資證券組合,並在這些資產偏離目標配置時對其進行再平衡。

機器人顧問(robo adviser)是一種在線財富管理服務,為用戶提供自動化的、以計算機算法為基礎的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此類服務不使用真人投資經理。

至少,投資者為新技術所支付的金融費用已經開始下降。

他們仍然采用以資產為基礎的收費模式,但費用比多數其他投資產品要低一些。比如Wealthfront公司對第一筆1萬美元不收費任何費用,之後的管理費用為資金的0.25%。Betterment公司則收取0.15%-0.35%的管理費,具體比例取決於資金的規模。這兩家公司對ETF投資額外抽取0.15%的分紅費用。

投資者的成本加起來不高於0.5%,這比業內通常1.5%-2%的標準費用低的多。

這種自動金融服務依賴於投資者的一種感覺——將成本保持在低位就是收益最大化的關鍵。他們采用的ETF數量有限,並不試圖去覆蓋全部的市場。全都是為了從多元化證券投資組合中獲取回報,且與客戶的風險偏好保持一致。你可能會說:“有效率”。

對於用戶來說,從數千支基金中選擇想要投資的產品是相當耗費精力的。很多投資者的選擇雜亂無章,之後又過多交易就顯得不足為奇了。他們可以多資產類型基金代替。不過這類基金的費用較高,且較高的證券交易量還會導致隱形的額外成本。

機器人投資顧問公司很清楚自身的優勢。在回答“與單純持有一支Vanguard混合資產基金相比,為何投資者值得付出雙倍的服務費用”時,Wealthfront給出的答案是:顯然,我們可以進行更廣泛的資產配置,擁有稅收優勢,並可以進行資產再平衡,何況更高的投資回報也超過了額外的成本。

如果大多數人的投資需求可以被計算機算法提供的金融服務滿足,那麽投資業可能會遭受利潤縮水之痛,就像印刷行業一樣,甚至有可能更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146

佐伯格、庫克 都搶當這所大學顧問

2014-11-03  TCW
 
 

 

當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臉書創辦人馬克‧佐伯格(Mark Zuckerberg)要進入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市場,他們必備門票之一是,成為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顧問!

身價高!六十多人合計數千億美元

十月二十二日,身價逾三百五十億美元的佐伯格現身清華校園,進行了一場全中文訪談,驚豔全世界;兩天後,主掌六千億美元市值的蘋果執行長庫克,也走進清華,與佐伯格、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同桌共餐。

能讓三位身價合計約六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八千億元)的科技巨擘罕見齊聚一堂,背後的主人翁,是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

但,你以為他們就夠大咖了嗎?若攤開清華經濟管理學院的顧問委員會名單(見八十二頁表),豪華到讓人瞠目結舌,一字排開,世界五百強企業創辦人、執行長位列其中,就連美國前財政部長、中國國務院前總理都是成員,台灣唯一參與者,就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

一間學校,竟能把全球六十幾位最具影響力的產、官、學界菁英匯集在一起,打造這張總身價高達數千億美元的顧問團名單,放眼全球,恐怕沒有幾間學校做得到。

根據英國環球教育智庫QS二○一四年九月發表的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大學首次擊敗北京大學,排名第四十七,北大位居五十七名。

一般歐美名校很少見到這樣的顧問組織,類似的工作多半由自身傑出校友組成,極少像中國這樣外聘。而清華顧問團是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朱鎔基,在二○○○年擔任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時成立。

校務忙!開完會,還要面對面授課

朱鎔基在卸任院長的演講上自嘲由於政務繁忙經常顧不上學院工作,感覺愧於母校,「所以我就把世界上最優秀的管理者邀請來,成立了顧問委員會,希望能對學校成長有幫助。」「國內很多顧問委員會很多時候就是開個會,說些好聽話就完了,我們不,我們非常(扎)實,」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在接受中國媒體專訪時說。

這批日理萬機的黃金顧問,不只每年至少要親臨北京開一次會,同時還被要求與學生面對面交流。

甫於二十四日結束的會議,委員之一全球頂尖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董事長鮑達民(Dominic Barton),先歸納清華經管學院過去三十年來累積的成果,再發展成未來十年的戰略方針,除了有庫克、佐伯格、馬雲等三十八位委員參與之外,主持人是凱雷集團創辦人魯賓斯坦(David M. Rubenstein)。

公開會議後還有個閉門會議,所有與清華有關的委員、院長、副院長都必須離席,只有海外顧問能參與,目的是大咖們能毫無顧忌的暢所欲言,激盪出火花,最後的結論會做成會議紀錄,交付主席與院長溝通。有趣的是,這些大咖們每年都是自掏腰包、親自前來參加會議。

「他們來中國都是自己出錢,我們一分錢不出的,」錢穎一說:「而且我們也不允許那些海外企業家讓中國地區的一把手(編按:例如中國區總經理)代為出席年度會議。」

除了會議,還得講課,其內容常常是從未披露過的。例如麥肯錫就特別為清華量身規畫一系列全球領導力課程;利豐集團榮譽主席馮國經在演講時,罕見大談了家族成長故事與管理經驗;佐伯格則把生平第一次中文公開演講獻給清華。「這個顧問委員會的作用,就是搭建了與世界頂級商學院、企業與企業家的橋樑,」錢穎一說。

二○一三年,他們一口氣請來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執行長威廉‧福特(William E. Ford)、盈科集團主席李澤楷、索尼(Sony)前傳奇執行長出井伸之等十四位委員,分別開了十四堂課,分享其創業與經營管理經驗。「講課主題是提前與委員溝通確定,然後同學自選報名、分班聽課,」一位承辦人員說。一堂課九十分鐘,人數不能超過二十人。課程結束後,學生還可以與演講者一同共進晚餐,繼續交流。

能讓這群身價百億美元的CEO甘願付出寶貴時間,除了拉近與中國未來菁英的距離外,他們著眼的,是「清華幫」在中國深厚的政經影響力。清華大學素有「中國接班人搖籃」之稱,近十年來培養出三百多位政府中央及地方高層,現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前任總書記胡錦濤皆出於此。

附加價值多! iPhone窘境、臉書問題有解

去年顧問委員會開會前夕,習近平還特別撥空與所有與會者見面。換句話說,只要能跟清華拉上關係,等於就是買了一張進入中國市場的門票。

以蘋果為例,二○一三年九月,破天荒首次在北京同日舉辦iPhone 5S發表會,一個月後,庫克的名字就出現在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的清單上。

今年以來,蘋果在中國遭遇不少危機,先是被官方媒體狠批iPhone有「洩漏國家安全機密危險」,號召全民抵制,iPhone 6又被工信部以審批延誤為由,遲遲未能發出許可執照,近日更傳出中國駭客攻擊iCloud事件。為此,庫克在此次訪華時,就特別拜會同為清華顧問委員的中國副總理馬凱,雙方就此問題密談一小時。

根據在場人士轉述,會談結束後庫克心情非常好,在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表示,將大幅加強投資中國力道;而佐伯格在清華講堂上長達三十分鐘的中文秀,同樣被視為是臉書在中國解禁的暖身動作。

在美國與中國科技戰越打越烈的時候,中國市場也湧現越來越多風險,不管對佐伯格或庫克來說,擁有清華大學顧問委員的身分,不只是拿一張進入中國市場的門票,更像是一張護身符。

經營中國市場的潛規則很多,從清華大學的顧問團運作來看,大家在中國談「政商關係」不無道理,政治力量仍遠凌駕於商業,唯有疏通了跟官方的交流管道,生意才可能運作順暢。這,就是中國。

【延伸閱讀】中國接班人搖籃,讓全球A咖甘心被網羅——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名單

●名譽主席朱鎔基(中國國務院前總理)

●名譽委員約翰‧布朗(英國石油公司前執行長)亨利‧鮑爾森(美國前財政部長、高盛集團前董事長)李斯閣(BDT Capital商業顧問委員會主席、沃爾瑪前總裁)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主席大衛‧魯賓斯坦(凱雷集團聯合創辦人兼聯合執行長)

●副主席陳吉寧(清華大學校長)

●委員

一、 政界(中國)

顧秉林(北京市科協主席、清華大學前校長)樓繼偉(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部長)馬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周小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2屆全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二、 學界(美國)

理查德‧萊文(耶魯大學前校長)尼廷‧諾里亞(哈佛商學院院長)吉爾菲‧蓋瑞特(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院長)蓋思‧塞隆納(史丹福大學商學院院長)大衛‧施密連(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院長)

三、商界

》美國鮑達民(麥肯錫董事長兼全球總裁)洛伊德‧布萊克費恩(高盛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長)麥可‧寇柏特(花旗集團執行長)傑米‧戴蒙(摩根大通董事長兼執行長)威廉‧福特(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執行長)馬丁‧沈恩(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執行長)馬克‧菲爾茲(福特汽車總裁兼執行長)瑪麗‧博拉(通用汽車執行長)艾文‧雅各(高通公司創辦人兼榮退執行長)提姆‧庫克(蘋果執行長)馬克‧佐伯格(臉書創辦人、主席兼執行長)羅睿蘭(IBM公司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約瑪‧奧利拉(殼牌公司董事會主席)穆泰康(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盧英德(百事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台灣郭台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兼總裁)

》新加坡何晶淡馬錫公司執行董事兼執行長

》香港馮國經(利豐集團榮譽主席、馮氏集團主席)李澤楷(盈科拓展集團創辦人兼主席)

》日本出井伸之(Quantum Leaps創辦人、執行長兼代表董事、索尼集團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中國李彥宏(百度公司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柳傳志(聯想集團創辦人)馬雲(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

註:礙於篇幅,只列出部分具代表性人物資料來源:清華經濟管理學院整理: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66

央行顧問:四季度數據出來前不會考慮進一步降息和寬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83

據路透報道,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陳雨露周二表示,中國央行在考慮進一步降息和實施貨幣寬松措施前,將等待第四季度經濟數據,並密切關註美國和日本的貨幣政策。

報道稱,他是在北京一場經濟與金融論壇的間歇提到的上述言論。

上周五央行時隔兩年再次下調基準利率,震驚市場,路透當時還提到,中國準備再次實施寬松政策。

此外,陳雨露並不認為央行降息之舉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這與央行的口徑一致。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39

【創業融資首發】錢袋寶完成數億元人民幣融資 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6/147979.html

\(圖中人物為錢袋寶創始人孫江濤)

 

錢袋寶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融資,此輪投資由海通證券直投、IDG資本、高榕資本和江銅熙金共同完成。

錢袋寶創立於2008年,致力於為小商戶和超級個人提供移動支付解決方案,於2010年成為中國銀聯授權認可的銀聯手機支付合作運營商,開始與中國銀聯合作推廣基於“錢袋寶擴展卡”的第三代手機支付業務。在2011年5月26日正式獲得央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成為首批獲得牌照的27家企業之一。

近幾年,錢袋寶業務迅速發展,日均交易額達突破5億元左右。本輪融資之後,錢袋寶除了繼續擴展在小商戶移動支付的市場份額,還將加大小商戶金融服務,增強對小商戶O2O領域的探索和新業務的嘗試。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50

俄政府前經濟顧問:俄羅斯正邁向災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23

moscow_1375008c

本文原載於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博客,華爾街見聞整理,略有刪節。作者Anders Åslund為彼得森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牛津大學博士,對俄羅斯、烏克蘭和東歐經濟有深入研究。他在1991年至1994年曾任俄羅斯政府經濟顧問;1994年至2005年在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俄羅斯和歐亞項目工作,最初為高級助理,2003年開始擔任主任。

俄羅斯經濟正受到三大力量的沈重打擊:糟糕的結構性政策,西方的金融制裁和國際油價暴跌。而且這三種力量互相作用,相互強化,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首先,普京的裙帶資本主義和保護主義政策限制了俄羅斯經濟增長。且自今年七月以來,西方制裁已經讓俄羅斯無法從國際市場獲得融資。此外,六月以來油價和盧布都暴跌近50%。這兩個跌勢可能仍將延續,因為市場往往會過度反應。油價有可能持續位於60美元,許多空頭甚至已經看空至40美元/桶。以上每個因素都可能將明年的GDP拖累2%至3%,預計俄羅斯經濟明年將萎縮4%至6%

目前的情形讓人想起1990年蘇聯主席戈爾巴喬夫長達500天的“休克療法”改革失敗。十個月後他被趕下臺。已故經濟學家Rudiger Dornbusch告訴我們:“金融危機的到來往往比人們預期的還要晚,但崩潰一旦開始,其速度將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在大多數人看來,俄羅斯的外債並不多。據摩根士丹利統計,截至9月底,俄羅斯的所有外債僅6780億美元,僅占其GDP的三分之一。盧布開始貶值之前,俄羅斯的GDP大約為1.9萬億美元(2008年)。但盧布貶值了40%之後,俄羅斯的外債占GDP的比例上升至55%(計入9%的通脹)。貨幣的進一步貶值還將提升該比例。

如今的俄羅斯,現金為王。西方的制裁讓俄羅斯所有的國際融資“突然停止”,甚至連中國國有銀行都忌憚美國而不敢為俄羅斯提供融資。

在外界看來,俄羅斯的外匯儲備似乎非常充足。截至11月28日,俄羅斯的官方外匯儲備高達4205億美元。但值得指出的是,這些儲備中一半以上流動性並不好。這其中有450億美元是黃金儲備,還有1720億美元屬於兩只主權財富基金,而這兩只基金由財政部管理。這些資產要麽流動性不足,要麽不屬於央行控制。

fig1-20141120-aslund

事實上,俄羅斯有效的外匯儲備只有2030億美元,考慮到俄羅斯經濟部預計2014年將有1250億美元資本凈流出,外匯儲備將更加雪上加霜

明年的資本外流可能會更加嚴重。國有企業已經無法獲得任何融資,但必須償還到期債務。私人公司不僅必須償還到期債務,而且很願意提前還債,因為盧布預計將進一步貶值。

俄羅斯的富人們也都希望在政治、經濟形勢惡化之前能夠將資產撤離。隨著資本外流的加劇,資本管制勢在必行,而這一預期又將進一步加快資本外流

很多俄羅斯私人企業的“外債”,其債主都是海外的俄羅斯大亨,但他們可不會將錢輸送給俄羅斯。他們更有可能冒險將錢轉移出去。沒有國家能夠幫助俄羅斯解決這個內部危機。

有分析認為,俄羅斯不可能發生崩潰。比如摩根大通就指出,俄羅斯銀行業積累了2920億美元國外資產,並稱這些資產大多數屬於主權財富基金。但考慮到如今盧布貶值的大環境,大概沒有銀行會自願放棄這些“硬資產”。那些私人持有的外幣儲備就更是如此了。

最近,許多西方和俄羅斯金融界人士都認為歐美的制裁可能會於明年七月開始放松。但彼得森研究所的Gary Hufbauer和Jeffrey Schott對二戰後西方經濟制裁的經驗研究表明,制裁往往是有惰性的,它們在達成目的之前很少減輕,所有案例中只有30%的制裁最終減輕。除非俄羅斯將武裝力量撤出烏克蘭,否則西方不可能取消制裁。

目前,俄羅斯的預算平衡,公共債務和經常性赤字都還沒有問題,他們看起來堅如磐石。然而,我們卻看到它的貨幣開始貶值,通脹開始上行,經濟開始下滑。為了對抗通脹和貶值,俄央行被迫不斷加息。油價下跌40%讓俄羅斯出口下滑了20%,也即1000億美元,從而拖累了國內的投資、消費和GDP。雖然俄羅斯銀行被認為資本充足,但許多銀行註定會受到貨幣錯配和盧布貶值的沖擊,而銀行一旦崩潰,國家財政勢必成為最終的買單人。

俄羅斯國內的資源分配已經變得越來越敏感。從1999年至2008年,俄羅斯的實際收入翻了10倍。但自2009年以來,該國的真實GDP平均增速僅1%。在2010年之前,克里姆林宮將財政優先放在養老金等方面,但隨後開始轉向軍事、情報、政府等領域,教育、醫療的撥款都在減少。

如今,削減開支的情形日益嚴重,導致上個月醫療和教育官員提出了抗議。同時,克里姆林宮還玩起了老把戲:讓地方政府承擔開支,收入卻集中在中央政府。目前,該國大多數地區的財政都吃緊,教育、醫療系統面臨裁員的壓力。俄社會學家Natalia Zubarevich警告,俄羅斯的社會穩定性正在受到威脅,那些人口在25萬至100萬,總人口占到全俄30%的大型工業城市首當其沖。

這些問題會促使普京改變現有政策嗎?未必。自從執政以來,普京就不斷地受到政府中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警告。最開始,他還聽從他們的建議,但2003年開始就不再搭理他們,在2008年之前俄羅斯的GDP仍能持續增長。普京更願意把俄羅斯的經濟問題歸咎於“邪惡西方”的攻擊。

自從2011年9月Alexei Kudrin辭職之後,自由派經濟學家的聲音就日漸消沈。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沒有經濟官員,普京的私人顧問里也沒有。秘密警察接管了一切,在局面變得不可挽回之前,他們絕不相信會發生金融危機。現在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普京政府看起來已經是騎虎難下。理論上他們確實有退出的可能,但克里姆林宮的“盜賊集團”卻一直抵制這麽做。最可能發生的是俄羅斯金融體系崩潰,導致經濟崩盤,最後政治垮臺,而統治者對此卻無能為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0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