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市赚得少和跌市输得多的分别-東方日報20110926 王雅媛
1 :
GS(14)@2011-09-30 19:29:57http://wangyayuan.blog.cnstock.com/2025576.html
虽然上星期四恒生指数一下子跌穿一万八千点,众多股票跌超过10%及创新低,全城气氛十分悲观,但从笔者的观察,有一个指标是向好的,就是一批之前超级强势的股价都被洗仓了。在上星期四之前,虽然很多二三线股股价已经跌到非常残,但是其实市场上亦是偏向两极化,强的继续强,弱的继续弱。在跌市中,走势强劲的股票自然有它的原因,如数码通(315)及银基(886),两者愿意派高息,盈利又不太受外围影响,导致其股票在上星期初仍在创新高。而当上星期四它们都被投资者洗仓的时候,就证明了这批一直坚信基本因素的投资者都开始忍不住大市的动摇而要沽货了。
不过笔者不敢单靠一个指标就说这次大跌市已经接近尾声了,因为这次的跌市到了后来,沽货的原因已经不是纯来自担心基本因素变坏那么简单,而是因为很多基金为了要套现或准备被赎回。另外,除非是个别基金表现特别差,或是操作根本跟原本所说不一样,否则现在不是属于赎回基金的好时候。而这建议亦只限于大中华的基金,如果阁下投的是欧美基金,笔者的建议是趁机换码,沽欧美,买大中华。
先剔除资金越大越难打理这个想法,大部份情况下,对于一个基金的收入来说,管理资金越多越好,原因是管理十亿跟管理五十亿的固定成本可能差不多,但是后者的管理费却是前者的五倍。做基金的找到一个富豪出资撑腰固然好,他的一笔资金可能已经等于一百个普通投资者。不过也存在坏处,就是资金来源太集中,富豪一撤资,基本上基金随时倒闭。一个基金长期要做大,一定要认清一个道理,就是投资者对于升市赚得少和跌市输得多的态度不是对称的。我们很少听到因为一个基金在大升市中赚得少,所以被大量赎回,但是我们时常听到一个基金在跌市中跌得多而被大量赎回的。故此,想长期养大一个基金,愿意赚少都不愿意输多的态度是比较有利的。
王雅媛为持牌人士,并没有持有以上股票
老樓日記:良好儲蓄習慣 跌市無懼
1 :
GS(14)@2011-10-24 22:35:26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5307&category=daily
投資要講心理質素,跌市要捱價,不過樓就唔同,始終磚頭有價,即使跌市只要能夠供下去,終有一天守得雲開見月明。好似沙士期間樓價唔見咗兩成多,連同98年起累積有近七成跌幅,當日買了樓的市民捱了僅7年,樓價返家鄉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好過一批斷供被銀行接管物業後低價出售,仇都冇得報,眼白白睇住人哋賺錢。
為求加強個人防守性,買樓的時候也須檢視三個重要元素。第一、當然有一份打風都打唔甩嘅穩定工作,除了可以每月有份糧應付每月開支外,心理上都會比一般工作不定的人優勝,所以在中層管理人員較為穩定,起碼o依家失業率無03年那般高。
第二、以租代供。意思即係話層樓當遇上淡市時,若果一旦失業未能支付每月供樓開支,把層樓轉出租,用租金來補貼供樓開支,由於數年前鎖定了供樓利率不超過1厘,按現時市況可以有4厘租金回報,足夠用來供樓。
最後,當然有足夠的儲備基金,可以捱多一年半載,所以有一個良好儲蓄習慣是好事,以防他日不時之需。
擁有上述三類良好財務狀況下,假如碰上持續一至兩年的靜市,總較完全無準備的人士風險低,夠實力頂下去。
劉兆昌
www.HKLau.com
無殼盼加地 有樓怕跌市 市民訴求各不同
1 :
GS(14)@2012-03-26 22:59:2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26/News/ec_gao1.htm
10年前,蘇先生曾於同區購買一居屋單位,後來因經濟理由放售套現,並租樓居住。目睹近年樓市持續攀升,蘇先生後悔之餘,希望新政府可以放寬居屋申請限制,容許過去的申請人再重新申請。
對於梁振英在房屋政綱提到,樓市過熱時會研究「港人港地」政策,規定建成後單位只售予香港居民等,蘇認為難以改變現時樓市過熱的情:「過去政府沒做好房屋政策,導致供應不足,拉高樓價。從他的政綱,暫時看不到樓市短期會有什麼改變。」
增供應「新政府要有魄力」
蘇先生認為新任政府應解決土地政策,令市場有充足的土地供應,並要有長遠公屋及居屋的興建目標,例如殖民地政府時在屯門、天水圍、沙田等地建立衛星城市,大量興建房屋;希望「新任政府亦要有這樣的魄力,才可緩和樓市供求問題」。
另外,在啟田商場經營文具店的蘇先生,難忍業主領匯加租及「吸血」一面,「舖租由4年前的3萬元,茘升至6.5萬元,領匯更強迫我們兩次裝修,前後花費50萬元」。他期望新政府打破「領匯霸權」,「不少市民都是小商戶小生意,只求安居樂業,若沒法改善,社會怨聲只會有增無減」。
2 :
Sunny^_^(11601)@2012-03-27 12:09:54港人港地一定唔得啦.邊炒得起呀
胡孟青:跌市誰之過?
1 :
GS(14)@2012-05-21 23:58:35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521/91975
股市大跌,是誰之過?簡而言之,是過去大半年市場對既有問題採取視而不見態度,更甚是不斷發表非理性樂觀言論。無疑,往往事後才會孔明,幾星期前無論花旗、摩通等大行,力陳5月市況樂觀,呼籲Don't Sell in May,結果又重演去年情況。形勢比人強,傳統智慧再勝一仗,該死唔使病,亦不要再賴今晚出場的秋官。
截至上周三的一星期,區內股市走資為今年之最多,當中以中資股情況最明顯。有人歸咎大行拿區內市場發洩,當我們是提款機。但鬧大戶之前,請先問一句,賺錢獲利,是否人之常情、正常不過呢?
歐元兌美元儘管仍低於1.30水平,但上星期幾次股市大跌後,歐元某程度上似有承托,似乎要再重複去年的「班資回國」一幕。
曾幾何時,市場人士認定希臘問題不足為患,但連續兩輪拯救後,市場已變得失去耐性。希臘走,豈不是不明朗問題一掃而空?不要忘記,希臘有賴債不還的絕招。那麼以德國為首的歐盟,難道定會向希臘讓步?首先,德國僅為面子但沒義務。其次市場已看穿任何善意舉動,其實只是拖延時間。
故希臘去與留,市場似乎不會受落,於是一早做定防火牆,盡快把資金調回歐洲,多購些具備抵押功能的債券,以應付流動性一旦出現問題時「有渣拿」。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投資要學懂愛上跌市 林少陽
1 :
GS(14)@2015-04-20 16:52:0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0_ed0a1.htm
【明報專訊】假期寫財經文章的好處,是作者可以抽離每日喧囂的市場噪音,將心神聚焦於更有意義的事務上。就以這個周末為例,中證監一聲令下限制證券融資,港股夜期急挫,外圍兵荒馬亂,我仍然有心情在電腦上打文之前,到樓下星巴克買杯espresso,嘆咖啡寫這篇閒文。
做人要活得舒泰暢快,遇事先要學懂不要慌不要急不要亂。即使再難的事情,也總有辦法解決,臨危不亂較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假如真的不幸解決不了問題,即使荒失失急忙忙同亂糟糟,亦一樣於事無補。
昨晚有老友WhatsApp我,話港股夜期急插705點,問我點算?當時夜期都已經打了烊,答案淺顯不過:梗係個好覺,等星期一大清早先慢慢算!
正如我們廣東人常言:吊頸都要氣。即使市氣勢如虹,在登山的旅途中,亦需要中途飲餐茶食個包,夠氣再往上爬。
全世界的投資者,不論種族,都有一個共同喜好,幾乎是普世價值:就是喜歡升市、愛看熱鬧。因此,即使我們早已進入智能手機時代,睇股市行情落柯打買賣股票,大可以安坐家中或行街途中進行。但是,當股市突破多年阻力,過去一周銀行分行報價機久違了的爭機情再次湧現。一大班人看股市日日升一千幾百點一齊嗌上上上,總比獨坐家中睇《創富坊》主持來來去去都是訪問同一批熟口熟面的財經專家氣氛好多一丁點。
一般心態 都愛物價高漲
我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世人這麼喜歡升市?跌市有什麼不好呢?惟有跌市,買家才能以便宜的價錢買到心頭好。在消費市場,消費者(尤其是女士們)最愛就是跌市──我仲記得,年幾兩年前新地(0016)減價速銷天璽貨尾時,引來大批佬同富太,將整個九龍站售樓處擠到水洩不通。
奇怪的是,同一批人,當他的角色由消費者變成投資者之後,他們的心態,卻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物價愈是高漲,他們就愈高興。跌市來臨之時,全城股民灰頭土臉面目無光。
惟有跌市 才可以撈貨
然而,要在投資市場中獲利,必須具備與普羅大眾不同的思維方式。我們要學懂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轉危為機。這句說話大家可能聽得太多了,多到大家早已忙卻轉危為機思維模式的精髓所在。這一招最佳的示範,就是要學懂愛上跌市!因此,假如星期一港股真的大跌700-800點,大家應該很高興才是,因為終於可以趁低撈貨了。
你可能會說,跌市只是滿手現金投資者的福音。我在跌市之前早已滿倉持貨,很難沒有大難臨頭的心理威脅。
此刻,我不得不搬出美國股神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說話:「價格(price)是你所付出的代價,價值(value)是你買貨所得的回報。」付出了購物的代價之後,價格早已與你無關,因為那是已出之物。你購物所獲得的貨品(物業股票債券消費品或服務)能夠提供價值(每年收取的租金股息利息或實用價值),並沒有因為價格的上落而有實質的變化。
買或賣的一刻 價格才有意義
因此,到了跌價才感到肉赤,其實已經太遲,因為米已成炊。肉赤的感覺,應該是在買貨當刻認真衡量貨品是否物有所值,而不是事後價格回落時才後悔當初買得太貴。對於真正了解貨品價值的買家來說,市場無時無刻閃亮的價格,不過是一大堆數字而已,直至你決定買入或賣出的一刻,當時的價格,才對你有實質的意義。其餘的時間,那不過是銀行帳戶上一堆無聊的數字而已。
對於積極樂觀的人來說,即使在大跌市之前已經滿倉持貨,我們仍須有擁抱跌市的大勇。因為每逢大跌市,往往是一個換馬的好機會,事關每當市場兵荒馬亂之時,市場便有錯價的機會。
捱過窮日子 珍惜擁有的
假如星期一開市真的跌700-800點,而你若不是慌失失不知所措,就是急急腳連忙沽貨,那很可能顯示閣下在這項即演化成全民運動的工餘活動中,仍然欠缺足夠的心理培訓。
我人生頭三十個年頭,捱過一段不短的窮日子。對於貧富,有不少切身體會。有些人因為對於貧窮的經驗太過痛苦,成年之後賺到錢,年少貧窮經驗的積極意義在於,這批人往往更懂得身邊已擁有的一切,但是消極的意義卻可以變成是做人孤寒與計較,將財富排其他一切人生價值之前,包括親情友情與愛情。
我的經驗卻是,窮日子固然好難過,但是如果有一大班臭味相投的同伴一齊捱窮,再窮的日子,亦一樣過得很快樂。我很幸運,擁有一班與自己相近家庭背景的朋友,與我共度過十幾二十年的貧窮但快樂的時光。
賺錢與朋友 你會點揀?
人最怕的,其實是寂寞。假如要你揀A餐同B餐:A餐是你可以賺得到全世界的錢,但卻得不到世人一丁點的尊重,身邊一個朋友都沒有;B餐是工作僅夠餬口,每日都要為口奔馳,但放工依然就有一批相識於微時的死黨,可以十年如一日的跟你踢完波行山兼吹水。你會點揀?
這時,我家中那個永遠不甘於被安排只得A餐同B餐揀的怪物小王子,即時插嘴道:「我揀C餐:賺好多錢,仲有成班朋友日日陪我玩。」
「你真識揀。」我不好氣地答。我心想,世事都這麼完美,就好了。
此子經常說話無正經,偶然還氣得父母七竅生煙,但有一點可取的,他似乎天生擁有跳出框框思維的能力,只盼他日後能夠恰如其份地運用這天賦。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林少陽 細味投資]
2 :
steven546(46930)@2015-04-20 17:27:26很可能顯示閣下在這項即演化成全民運動的工餘活動中,仍然欠缺足夠的心理培訓。
很認同這句,若能做到賺蝕不容於色,便是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