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財說個股深度剖析——火爆京城的呷哺呷哺IPO,您會買嗎? 財說

來源: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2699258

  近日“呷哺呷哺”向港交所主板市場遞交了IPO申請。公司將成“快速休閑火鍋第一股”。您是否也和財說一樣經常光顧呷哺呷哺,面對熙熙囔囔的人流,在享用熱氣騰騰的單人小火鍋時您是否考慮過公司的投資價值?今天財說就為您全方位解讀這家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公司。@今日話題 

公司簡介 

  1998年,來自臺灣的賀光啟在北京創立了呷哺呷哺。之前從事過珠寶生意的賀光啟將珠寶業的標準化生產程序嫁接到了火鍋的整個采購、配送、制作流程,在中國開創了吧臺式火鍋餐飲模式。公司名稱含義是——呷的閩南語含義是一口一口吃;哺則有進補的含義。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遼寧、河北、山東、江蘇7省21個城市市已直營開店408家,其中北京占比高達57.8%。最新餐廳數量分布圖如下:

(北京236家,上海53家、天津36家、石家莊14家、沈陽12家、其他城市總計57家)  

  下圖是公司成立以來的大事記,公司作為一家餐飲企業伴隨著其成長和發展的是公司的開店步伐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入股。

  

  2008年11月英聯資本成為公司控股股東,並極力促進公司的上市步伐(預計2012年上市)。無奈2012年英聯和創始人矛盾爆發,將所持股份全部出售給美國泛大西洋資本集團(General Atlantic)旗下的GASF,此後東博資本也入股公司。截至當前公司的股本結構如下圖。

簡單的業務模式,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說起公司的業務模式想必財說不用多介紹。一人一鍋、U型吧臺、橙色風格;還有很多人趨之若鶩的呷哺呷哺招牌湯底和調料;物超所值的肥牛肥羊套餐等等,正是因為公司的獨特之處使得呷哺呷哺總是人流湧動,生意也像店鋪氛圍一樣紅紅火火。看一下以下店鋪的主要經營數據您就會有感覺了。所以正是這種看起來簡單的業務模式卻蘊藏著巨大競爭力。

1. 獨特的裝修設計不僅裝修成本低,而且員工顧客比率、翻座率高  

  橙色裝修風格顯得異常溫暖,吸引工薪階層。可以最大程度節省空間,每家店面雖然建築面積僅為200-300平米,但可容納100名顧客同時就餐。店面一般每五年裝修一次,裝修費用僅為70萬元。U型吧臺也便於接待單獨用餐者,擴大了呷哺呷哺的目標市場,進一步與傳統火鍋用餐模式區分開。員工顧客比率和翻桌率也隨之提高,平均每個員工可服務10-12名顧客,翻座率高達4倍左右。

2.火鍋自助不需廚師,各種套餐物超所值提高人均消費

  

  火鍋菜肴自助,店內不需廚師,餐廳僅有很少的食品配置空間及員工。更重要的是食品配置過程的簡化可以使餐廳多數員工可以專註於向顧客提供高品質服務,如每個服務員都攜帶鏈接中央IT系統用於處理訂單的手持點餐終端;點餐信息可自動傳輸至餐廳廚房及收銀員,減少出錯幾率並確保了服務的速度。肥牛羊等套餐的推出讓顧客覺得物有所值, 有助於提高人均消費和利潤率。

3.食材集中采購,較強的采購成本控制能力  

  從下圖可以看到公司集中采購占比近年來基本維持在90%。集中采購的好處在保證食品質量的同時也有利於提供采購成本控制能力,降低采購成本。

  

  公司通過訂立框架協議、與多家供應商合作、大規模采購等方式控制成本。從下圖可以看到,過去三年公司主要食材的采購成本漲幅僅為市場價格漲幅的一半左右。

4.特制調料湯底統一生產加工,保護公司專有配方  

  下面再說說讓多少食客趨之若鶩的呷哺呷哺調料和湯底,公司為了保護其專有配方及其的一致性,調料和湯底全部由位於北京的中央食品加工廠生產。另外還在北京、上海的兩家第三方食品加工廠進行調配和包裝。  

  從下圖可以看到2011年產能利用率較低,之後餐廳不斷擴張,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在2013年5月公司還投入了一批新的設備。公司計劃進一步擴建北京和上海的食品加工廠,到2017年北京產能將達7000噸鍋底和1萬噸調料可供應500家新餐廳;到2019年上海產能將達4000頓鍋底和6000頓調料,可供應500家新餐廳。

5.完善的物流體系保障食材新鮮供應  

  公司物流體系如下圖,各物流設施服務範圍為400公里。目前除中央配送中心其余全是租賃的,租期為1-2年。且未來公司還投入分別投資180萬用於擴充北京和上海的物流和生產中心。

投資亮點:

1.今年上半年凈利潤0.82億,同比增速達41.4%,具有較強盈利能力 

  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出現大幅下滑,但凈利潤卻同比增速出現增加。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持續增強。

2.公司所處的快速休閑火鍋行業增長率高達23.5%,遠高於快餐業整體增速

  中國快速休閑火鍋市場,其作為餐飲界一新興的細分市場雖規模較小,但過去五年增速迅猛,從2008年的13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3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3.4%。占中國快速休閑市場的30.7%,占中國快餐市場的0.7%。預計未來預計未來五年年複合增長率為25.5%,到2018年將達120億元。從下表可以看到該行業增速遠高於快餐業整體增速。

                              (數據來源:Frost&Sullivan)  

  那麽到底何為快速休閑火鍋?為何增速如此之快?通過與傳統火鍋店和普通快餐店的快比我們就可以一目了然。其實快速休閑火鍋作為一種快速休閑餐廳與普通快餐廳最大的不同在於現點現做、食材更為新鮮健康。與傳統火鍋的眾多不同歸根到底就是投入成本低、人均消費低、翻臺率高。

3.公司在快速休閑火鍋行業市場份額占有率達51.9%,位居第一  

  公司是第三大亞洲風格的快餐品牌(僅次於真功夫和味千),在中國快速休閑餐飲市場以15.8%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在中國快速休閑火鍋市場位居第一,所占市場份額高達51.9%。

中國快速休閑餐飲市場競爭格局圖                 (數據來源:Frost&Sullivan)

4.複制性強,平均開店成本僅為120萬,全國大範圍擴張可期 

  因為公司業務模式簡單,且標準化程度高,所以複制性很強,鑒於目前北京餐廳數量占比近六成,隨著公司向全國擴張,增長空間巨大。 

  從下圖可以看到過去公司開店數量不斷增加。公司最快的開店速度達到每四天新開一家店。北京以外的新開餐廳在3個月內即可實現收支平衡,北京以外的新開餐廳則在2個半月就可實現收支平衡。大部分餐廳14個月就可收購所有現金投資。每家餐廳的平均資本成本為120萬元。  

  過去公司在北京地區的餐廳數量占比已出現大幅下降,從2011年的73.7%下降至了2014年上半年的58.7%。

  從公司未來開店計劃可以看到公司正在不斷加大北京、上海、天津以外的城市的開店進程。主要側重省份有河北、遼寧、江蘇、山東、河南、山西、浙江、陜西、吉林、廣東等。且預期每家餐廳的平均資本開支為130萬元。

(註:2014年新開85家,已新開43家,剩余時間再新開42家,其中已有40家完成租約簽訂)

5.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在收入中占比逐年下降  

  公司通過成本控制、優化菜品、提高客單價等方式極大地避免了因食品價格的不斷上升而擠壓公司利潤的狀況。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在收入中占比逐年下降,從2011年的45.5%下降至2014年上半年的38.8%。顯而易見,未來食材價格還會進一步上升,公司能否繼續通過采購成本控制、調整菜單、提供新穎菜品及套餐組合的方式繼續抵消通貨膨脹和食品價格的上漲影響,就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6.租金開支在收入中占比控制在12-13%,租金成本控制能力較強  

  從過往業績來看公司租金開支在收入中占比控制良好多穩定在12-13%之間。未來商業地產租金上漲可謂是大概率事件,公司正通過和萬達、恒大等知名業務建立戰略聯盟、優化選址方法等方式控制租金開支。  

  因公司餐廳選址位置往往較好,租金價格變化不大,近兩年多維持在每月每平米220-230之間。

 

  截至2013年6月30日,平均租期為6年。租約多為6-8年。其中有9.3%(按數量)、8.6%(按建築面積)的餐廳將於一年內租約到期。租約一般有1個半月的免租期以便裝修或翻新,大多數餐廳為浮動租金合約,所付租金為約定的最低租金、根據銷售額而定的或然租金中的較高者。從以下兩張圖可以看到最低租金在總租金中占比較大近90%且不斷提升,其中浮動租金安排也占到近五成。

(註:這里的最低租金包括固定租金和根據浮動租金安排支付的最低租金)

投資風險:

1.對單一供應商依賴程度較大,最大供應商采購占比高達24.6% 

  從供應商采購占比方面可以看到,公司對單一及個別供應商依賴程度在不斷加大。更有甚者餐廳供應的蘇打水也是完全采購於一家生產商。

  

  公司也意識到此種風險,開始選擇更多經認可的供應商。如羊肉也選擇了兩家國內供應商進口。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30家食材及其他耗材供應商。


2.員工工資水平三年漲幅達41%,員工成本在收入占比達22.8%。

  從人員結構來看,公司目前擁有員工1.115萬人,86.3%為餐廳服務員工。受餐飲服務行業人員工資普遍上漲影響,公司員工成本與日俱增漲幅巨大。如下圖所示,公司近幾年員工人數不斷增加,基本上相當於3年多前的一倍,與此同時普通員工月平均工資(不包括高管)也從2011年的2199元上漲至2014年上半年的3111元,漲幅達41%左右。

(註:為增加計算的準確性,特扣除了董事薪酬及退休福利,用員工成本中的薪金及津貼除以員工人數計算而得普通員工月平均工資,因高管人數占比較少因此忽略不計)

  此外,過去幾年員工成本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不斷提升,從2011年的18.3%提升至目前的22.8%。因此員工工資水平不斷提升對公司影響較大。


3.七成收入來自北京,同店銷售額增長率從2011年的10.5%大幅下降至目前的0.3%  

  正如文中之前提到的公司正在不斷加大北京以外的開店進度,不過從以下兩圖的對比會發現目前北京的營業收入占比下降幅度遠小於數量占比下降幅度,也就是短時間內仍依賴北京,七成收入來自北京地區無疑加大了經營風險。

  

  作為餐飲企業營業收入的增長不僅依賴於新店的擴張,更依賴於同店的銷售增長情況。所謂同店就是在可比期間持續營業的餐廳,2013年的同店數量為328家,而2011年僅為206家。全國同店銷售額增長率由2011年10.5%大幅下降至2014年上半年的0.3%,這其中不排除隨著店鋪數量的增加,其下店鋪之間的相互競爭也日益激烈的可能。



閱讀財說更多精華文章歡迎一下目錄鏈接: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2370964

主題投資、新股解讀、熱門個股剖析、投資知識補習等等一網打盡,為您開啟海外投資之路



上財說,給您一張財富綠卡,讓您暢享財務自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482

呷哺呷哺提交IPO申請:休閑火鍋之王如何煉成?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1/147392.html

i黑馬註:沒有呷哺呷哺的商超似乎缺點什麽,呷哺呷哺幾乎已經成為中國大商超中”新式火鍋“的標識。而這家火鍋已經計劃赴港上市。

在北京、上海等地人流量大的購物中心里,經常可以找到這麽一家店:橙色裝修風格、U型吧臺,顧客圍坐其間享受單人小火鍋——這家店有一個特別的店名:呷哺呷哺,呷的閩南語含義是一口一口吃;哺則有進補的含義。呷哺呷哺是指一人一鍋的吧臺式小火鍋。

\值得註意的是,連鎖火鍋品牌“呷哺呷哺”已於近日向港交所主板市場遞交了IPO申請。若成功上市,公司將成“快速休閑火鍋第一股”。

一線城市攻堅戰:北京餐廳連續3年收入占比超七成

全球專業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在對中國16個城市的1920位受訪者進行調查後發現,“火鍋”被認為是最熱門及最常用的外出就餐選擇之一。

那麽,呷哺呷哺火鍋的特色是什麽?

在上海工作,且多次光臨呷哺呷哺的程先生對記者表示,他在呷哺呷哺就餐主要基於以下幾個考慮:“第一,很多時候一個人吃飯,但又想吃火鍋,呷哺的鍋底小,店里又有很多單人座位,不會覺得不自在;第二,這家火鍋在很多大型購物商場或者地鐵口都有店,逛街或者下班回家路上就可以吃,很方便;第三,性價比高,30元~40元就能管飽;第四,現場配菜,吃得較放心。”

呷哺呷哺招股書稱,公司的火鍋店面采用U形吧臺設計,適合單人、雙人及三、四人親朋好友聚餐。餐廳員工一般在吧臺中間,顧客圍著吧臺落座。這種座位安排便於接待單獨用餐者,也可擴大呷哺呷哺的目標市場,並進一步與傳統火鍋用餐模式區分開。

呷哺呷哺表示,鑒於火鍋菜肴自助性質,店內不需廚師,餐廳僅有很少的食品配置空間及員工。食品配置過程簡化使餐廳多數員工可以專註於向顧客提供高品質服務,如每個服務員都攜帶鏈接中央IT系統用於處理訂單的手持點餐終端;點餐信息可自動傳輸至餐廳廚房及收銀員,減少出錯幾率並確保了服務的速度。

招股書表示,餐廳選址一般位於行人較多的繁華商業區、主要購物中心及辦公樓、大型連鎖超市、百貨公司和大型住宅及交通樞紐等。餐廳一般隔5年翻新一次,每間平均成本大概在70萬元。在以往記錄期間,大多數新開餐廳14個月就可實現現金投資回本,約3個月便首次實現當月收支相抵。2013年取得每平方米21800元的行業領先平效(平效是指平均每平米的銷售金額,一般作為評估賣場實力重要標準之一)。2011年~2013年,2014年1月,餐廳層面的經營利潤率分別為19.5%、18.7%、19.4%和21.6%。

Frost&Sullivan數據稱,呷哺呷哺目前在北京、天津、遼寧、河北、上海、江蘇和山東開展業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公司位於北京市的餐廳最近三年收入占總收入之比均在七成以上。記者通過計算得知,2012年和2013年呷哺呷哺期內利潤同比增幅分比為42.1%及30.87%,其中2013年實現收入18.9億元,期內利潤為1.4億元。

食材采購是最大成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呷哺呷哺招股書中發現,公司全部餐廳及物流中心(總部的物流中心除外)均使用租賃物業,店面選址大大多在租金較高、人流量足夠大的大型購物中心或寫字樓密集地區,由此,經營情況也與租金上漲、波動及意外的土地收購、樓宇關閉或拆遷等因素有關。

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月~6月,公司租金及相關開支分別為1.29億元人民幣 (下同)、1.90億元、2.33億元和1.35億元,占各期收入的12.9%、12.6%、12.3%和13.2%。

近年呷哺呷哺經歷了一波快速擴張,不斷開新店。公司現有租賃的平均期限約為六年,截至2014年6月30日,將於一年內到期的物業有39家,占9.3%。對於這些即將到期的物業,呷哺呷哺雖然擁有優先續租權,但也面臨租金成本上漲或另尋物業的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第一太平戴維斯(房地產服務提供商)有關北京商鋪市場2014年第二季度的簡報中註意到,該公司認為,截至2014年底,北京商鋪整體租金增幅預計在5%以內。

另一方面,食材成本增加也在影響呷哺呷哺的利潤率和經營業績。公司稱,餐廳所用食材成本取決於多種因素,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1月~6月,所用原材料及耗材分別占餐廳收入的45.6%、44.6%、43.2%和38.8%。呷哺呷哺通過大批量采購控制采購成本。2011年~2013年,對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總采購的31.5%、29.1%、47.4%。

不可忽視的還有員工成本。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6月,公司雇員人數分別為6373人、9024人、1.07萬人和1.12萬人。員工成本分別為:1.82億元、3.14億元、3.99億元和2.33億元,員工成本分別占收入的18.3%、20.8%、21.1%和22.8%。

專家:公司標準化運作是優勢

招股書披露,下一步,呷哺呷哺計劃通過有選擇地開設餐廳、適當更改布局以接待人數較多的用餐群體。同時,呷哺呷哺也在考慮審慎收購以配合當前的營運及拓寬品牌理念。目前公司計劃是2014年開設85家新餐廳。

來自Frost&Sullivan的數據顯示,以零售額計,快速休閑火鍋市場份額從2008年的13億元增至2013年的3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3.4%。2013年,快速休閑火鍋市場約占中國快速休閑餐飲市場的30.7%,占中國 快 餐 市 場 的 0.7% 。據Frost&Sullivan預期,快速休閑火鍋市場份額有望於2018年增加至人民幣12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進一步提高至25.5%。

那麽,對呷哺呷哺即將上市的動作,有“火鍋天堂”之稱的四川餐飲業人士又怎麽看待呢?

“一人一鍋這幾年已經有很多了,從食品安全、衛生程度、個性化的角度看,的確比傳統火鍋具有更大的自由度。目前這種鍋的形式高、中、低端都在用。”四川省飯店與餐飲娛樂行業協會會長何濤昨日(10月30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傳統火鍋的發源地,四川近幾年湧現出不少知名度頗高的連鎖火鍋品牌,但成功上市的企業卻遲遲沒有出現。對此,何濤表示,“要做到可以上市,更多是從整個產品的標準化體系來看,主要是在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必須要有非常完善的體系,這樣才能支撐企業的規模化發展。”

而另一位四川餐飲業資深的業內人士則向記者表示,“作為上市公司,因為要對股民負責,所以管理必須很規範,但餐飲業的現狀是,不少企業在管理和財務方面是達不到要求的,比如財務報表,就不能做到非常明晰。”

針對目前四川火鍋企業尋求擴張的方式,何濤坦言,“現在有些企業采取了特許加盟的方式,這樣其實削弱了企業對每一家分店的控制力,形成了所謂的 連而不鎖 。在這種模式下,企業的持續發展的能力或許就不太容易被資本看好。因為資本更多看重的是快速的複制能力,比較簡單清晰的商業模式。”

何濤認為,呷哺呷哺能準備在港交所上市,根本原因還是背後的支撐體系比較健全,“具體看,呷哺呷哺的服務規範、服務標準、店面裝修、食材配送體系、研發機制等,都做得更加標準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541

呷哺呷哺要上市,背後有4個核心營銷要素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7/147531.html

面對眾多洋品牌,諸如肯德基、麥當勞和必勝客等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中國餐飲企業,是甘居人下,還是奮起搏擊呢?呷哺呷哺的14年奮鬥歷程,讓我們明白中國餐飲企業是敢於創造奇跡的開拓者。

企業發展面臨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營銷,以顧客為導向的呷哺呷哺也不例外。賀光啟將營銷概括為產品開發、價格、連鎖經營和全新的網絡營銷四大塊。
 

產品開發策略

呷哺呷哺作為中式快餐,與西式快餐最大的區別就是產品內容上的不同。中式快餐在保持傳統正宗口味的食品時要註意原有產品的改革與新產品的開發。呷哺呷哺在食品開發中有以下三個特點:

1、標準化操作規程

企業應在一切可能的範圍內使用現代化機器廚房設備以取代人工操作,同時制定標準化的操作規程,以此來減少人的主觀判斷發揮失常所帶來的質量不一致。

2、提高產品附加值

追求純凈、健康、自然的綠色快餐已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呷哺呷哺開發食品過程中重視營養配餐,同時利用中國豐富的飲食文化和對人體有治療養生作用的中醫成分的配料,打出“綠色食品”的口號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3、產品創新

呷哺呷哺在保持自己傳統特色的飯菜時,註意與當地飲食習慣、飲食文化相結合,推出適合新的目標市場的創新產品,另外也在原有產品的外觀、色澤、配料,口感上使其創新。

價格策略

呷哺呷哺定價策略是以成本加利潤為原則決定價格,將每年的利潤率定位在8%左右,人均消費32元,而西式快餐業等則大多以競爭導向與滲透市場為定價目標。其中大部分的利益轉讓給消費者,以低價策略,讓廣大消費者獲得時尚與實惠的美食享受。

影響商品價格的重要因素,可歸納為下列各點:成本因素、競爭者訂價水平、顧客心理價格標準、公司的營銷目標、公司的營銷利潤與市場占有率衡量。而西式快餐在定價時就兼顧了諸多因素例如麥當勞是以依消費者的感受價值加以定價。肯德基則是參考競爭者所訂的價格加以定價,目的在於市場競爭。

究竟應使用統一定價還是差別定價,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在連鎖經營的情況下,采取統一定價比較容易管理。呷哺呷哺由於其標準化的流程及強大的中心物流配送體系,在成本環節節省了大量的資金,同時其吧臺化的場地最大化了單位時間內的顧客容量,達到了壓縮成本的目的,方便其實行低價策略。

連鎖經營策略

采用連鎖經營,使呷哺呷哺在滿足消費者分散需求的同時獲得規模經濟效益,既形成跨地區的經營優勢,又在許多地區門店的經營管理上保留自己的特色。

連鎖經營一方面使公司總部負責全盤的采購訂貨,為同一地區的各個門店統一制定采購計劃,以其極具競爭力的低價位掌握銷售優勢;另一方面眾多連鎖店同一的企業形象和同樣的廣告投入而造成各家分店廣告宣傳費用的攤薄因此可實現效益最大化,充分挖掘中式快餐的連鎖潛力。

全新的網絡營銷模式

據世界級領先的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最新權威調查顯示沒有哪個時代像如今這樣重視品牌營銷,新興的營銷模式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加大了網絡營銷的力度。官網、電子雜誌、電子餐券,微博傳播,微信互動、網絡的軟性包裝、以及幕後的網絡推手,無所不可企及。

在網絡上品牌宣傳只要花錢是可以無孔不進的,而且還能做到潛移默化。於是無論你吃沒吃過呷哺呷哺,你肯定知道呷哺呷哺,這些就不能不說是些網絡推手的作用了,呷哺呷哺采用的網絡營銷策略是相當成功的。

塑造一流的員工

一流的企業家指揮一流的員工,一流的員工造就一流的企業。在賀光啟眼里,呷哺呷哺的全體員工都是可以塑造的優秀員工,因此,他在“以人為本”的儒家管理理念支配下奉行“兩個超越”的企業經營思想,就是超越員工入門的期望和超越員工培訓及職業規劃的期望。

呷哺呷哺,在對人才的培養上,有一個最具特色的亮點,那就是“送人才回故鄉”的計劃。賀光啟來到中國大陸投資,堅持的是本土化的思想。同樣,在開店布局上,呷哺呷哺也是從開店的城市提前尋找原籍人才,然後將這些人才進行統一的培訓,再把他們作為主力輸送到故鄉做店長、做主管等進行新店的運營。這一策略的成功運營,直接保障了呷哺呷哺企業目前的三、四天開一個店的神奇發展速度。

另外,呷哺呷哺對傳統火鍋的顛覆,首先體現在店面布置上。吧臺式布局大大提高了“翻臺率”,另一個好處是讓店鋪單位面積內的顧客容量增加了30%以上。同時,服務員站在吧臺中央“四面出擊”,四周顧客的一切要求盡收眼底,並能在第一時間迅速響應。在呷哺呷哺,一名服務員最多能同時為20位顧客服務,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以往,呷哺呷哺的店面大都集中在人流如織的商場或是大賣場,目標客戶也主要定位於年輕群體。如今,呷哺呷哺將目光瞄準了寫字樓密集地區。不管怎麽說,火鍋本身的美味和快餐化的形式都能為吃慣了套餐盒飯的商務白領增添一種新的選擇。“呷哺呷哺的競爭對手,不是傳統的火鍋企業,而是整個快餐市場。”賀光啟不斷提醒著呷哺呷哺的身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41

呷哺小火鍋赴港IPO募資1.9億,英聯投資4年賺3倍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0/147604.html

10月底,呷哺呷哺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欲在港股主板上市,所募集資金用於新建餐廳及上海、北京兩城的食品加工廠。根據Frost & Sullivan報告中的數據,呷哺呷哺在中國快速休閑餐飲市場的份額為15.8%,僅次於味千,是休閑小火鍋市場的絕對龍頭。

在呷哺呷哺正式成立的2008年,11月,其接受了英聯投資1.44億元人民幣的財務投資,同時,賀光啟將手中所持股份中的4.26萬股,以2.0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及轉讓予英聯投資。交易總價3.51億元人民幣,當時約合5000萬元美金。交易完成後,英聯投資持有呷哺呷哺53.13%的股份,掌握絕對控股權。4年後,英聯投資以3倍回報率退出。



臺灣商人賀光啟上世紀90年代初來到北京,本是一名珠寶商,卻在欲大展拳腳之時遭遇珠寶市場蕭條,於是轉行做起了火鍋生意,將當時在臺灣正風靡的吧臺小火鍋引進到了北京,成立了呷哺呷哺。

如今,賀光啟的火鍋生意越做越大,呷哺呷哺更於今年10月底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由美林遠東和瑞信(香港)作為聯席保薦人,欲在港股主板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新建餐廳以及上海與北京兩地的食品加工廠。
 
根據Frost & Sullivan報告中的數據,呷哺呷哺在中國快速休閑餐飲市場的份額為15.8%,僅次於味千,是休閑小火鍋市場的絕對龍頭。
 
但大佬的影響力還沒有那麽廣。呷哺呷哺大本營在北京,僅輻射天津、遼寧、河北、上海、江蘇和新進入的山東。對於華南、華中、西南、西北等幾大區域的消費者來說,“呷哺呷哺”這個品牌甚是陌生。
 
呷哺呷哺是什麽?
 
所謂“小火鍋”,就是以小鍋取代大鍋,一人一鍋,大部分餐廳以吧臺形式布局,最早流行於日本,後傳入臺灣。如今內地一、二線城市也出現許多小火鍋餐廳,呷哺呷哺、千味涮等多個休閑小火鍋品牌各占山頭。
 
呷哺呷哺是國內最早成立的休閑小火鍋餐廳之一,臺商賀光啟1999年在北京開設了其第一家餐廳,兩年後將觸角延展到天津。截至2009年12月,呷哺呷哺餐廳數量為100家,之後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增設,到2012年9月餐廳數量增長至300家,2013年底有394家,而截至其招股書付印前的2014年10月26日,這個數字已達到408。
 
不過,呷哺呷哺“量”在飛速增長,“面”卻只是緩步前行。呷哺呷哺408家餐廳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個直轄市,及河北、遼寧、山東、江蘇四省的21個市,其中北京市的餐廳就有236家,占總量的57.84%。大本營在北京,從大區域上看,呷哺呷哺覆蓋僅是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根據呷哺呷哺招股書披露,其未來計劃通過股權融資和股東貸款兩種方式融資,所得資金用於開設新餐廳和北京、上海兩地的食品加工廠。
 
呷哺呷哺2014年擬開設85家新餐廳,目前已完成43家,還剩42家。在其未來計劃中,2015年-2018年,每年開設餐廳數量分別為120家、140家、165家、185家,總計610家,其中除開京津滬三地外的其他地區擬新設453家,占比達74%。
 
根據招股書中對“其他地區”的解釋,截至2018年年末,呷哺呷哺要進軍河南、山西、浙江、陜西、吉林和廣東等6個新市場。
 
接下來呷哺呷哺的擴張存在一定難度。在最有市場可能性的長、珠三角地區,長三角有豆撈坊與其競爭,而廣東這個陌生市場則有千味涮占據。
 
豆撈坊是上海肥得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主打時尚小火鍋,成立於2004年。目前在華東地區設有35家店。
 
“豆撈坊植根珠三角,有一定品牌影響力,但其與呷哺呷哺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相對來說(豆撈坊)偏高端,消費也較呷哺呷哺高,消費人群不太一樣。”某餐飲行業資深人士說。
 
千味涮則成立於2007年,是萬味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總部設在深圳,目前開設54家店。上述Frost & Sullivan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千味涮在中國快速休閑餐飲市場的份額為1.7%,排名第四。千味涮也是吧臺形式小火鍋,雖餐廳數量遠遠不及呷哺呷哺,但卻是華南市場的“地頭蛇”。
 
“對於傳統的國人來說,火鍋代表著團圓、熱鬧,小火鍋失去了‘火鍋’的意義,所以休閑小火鍋的消費者多是生活節奏較快地區的上班族、白領,因為快捷、衛生。”西南某飲食文化研究者對理財周報記者說。
 
按該研究者的說法,剩下的河南、山西、陜西、吉林等市場攻占難度更大,呷哺呷哺的“攻城戰”,任重而道遠。
 
呷哺呷哺招股書中披露,其預計新設餐廳資本開支合計為847.6萬元人民幣、北京的物流及生產中心的資本開支總額約為8000萬元人民幣、上海的物流及生產中心的資本開支總額約為1億元人民幣。按此計算,呷哺呷哺將通過股權融資和股東貸款兩種方式融資不少於1.88億元人民幣。
 
英聯投資4年3倍回報
 
為尋求香港上市,賀光啟早在2008年就開始鋪路。
 
呷哺呷哺最開始為“呷哺快餐”。2008年5月14日,賀光啟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文中稱“呷哺呷哺”),兩天後緊接著成立全資附屬公司呷哺香港。同年9月,呷哺香港成立呷哺北京,之後呷哺北京收購呷哺快餐幾乎全部資產及業務運營,成為呷哺呷哺的主要中國營運附屬公司。2010年6月,呷哺香港另外成立呷哺上海,主要經營華東業務。
 
在呷哺呷哺正式成立的2008年,11月,其接受了英聯投資1.44億元人民幣的財務投資,同時,賀光啟將手中所持股份中的4.26萬股,以2.0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及轉讓予英聯投資。交易總價3.51億元人民幣,當時約合5000萬元美金。交易完成後,英聯投資持有呷哺呷哺53.13%的股份,掌握絕對控股權。
 
這項投資當時在業界引起嘩然,如此大手筆且PE控股的方式,不僅在英聯投資的項目中前所未有,也是當時國內PE界很少出現的案例。
 
英聯投資為全球新興市場私募基金,是一家擁有超過55年投資經驗的英國政府投資機構——英聯邦投資集團,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其在中國投資的知名項目包括2009年11月和2010年8月在紐交所上市的七天連鎖酒店和安博教育。
 
 
4年後,英聯投資以3倍回報退出呷哺呷哺。2012年12月,英聯投資將所持呷哺呷哺全部股份轉讓給GASF,總價高達1.5億美元。
 
GASF為美國泛大西洋[-2.63% 資金 研報]投資集團於2011年3月在新加坡註冊成立的公司。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私募基金,成立於1980年。
 
2013年2月,東博資本通過向GASF收購股份及向呷哺呷哺直接認購的方式,對呷哺呷哺進行投資,投資總額為1500萬美元。東博資本為臺灣私人投資機構,專註於大中華地區的成長投資。
 
截至2014年10月26日,賀光啟家族、GASF和東博資本集團分別持有呷哺呷哺54.4%、41.19%和4.41%的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24

【IPO簡報】呷哺呷哺:休閒火鍋第一股,下周招股擬募資2億美元 首募錢厚-Tcoins

來源: http://xueqiu.com/8301293543/33374437

T姐曰:近日新股市場頗為熱鬧,多家公司都取在年底前上市。據經濟通報道,連鎖火鍋店呷哺呷哺將於下周二(2日)路演。呷哺呷哺籌集至少2億美元,預計下周五(5日)起招股,下月17日掛牌,保薦人為美銀美林及瑞信。T姐先為大家送上一篇呷哺呷哺的概覽文,帶您快速了解一下大陸休閑火鍋第一股。

1.公司簡介

呷哺呷哺餐飲管理公司是一家定位於快速休閑火鍋的餐飲公司。公司開創吧臺式火鍋餐飲,采取U型吧臺設計,店鋪面積小但利用率高。每家餐館面積約200-300平方米,可容納約100名顧客同時用餐。

圖示:公司的U型吧臺設計有利於空間利用



公司以北京為核心城市密集布局,並逐步將餐廳網絡擴大至河北、天津、上海、遼寧、江蘇、山東等地。目前公司共有餐館430家。

圖示:公司目前擁有430家餐館



2013年,公司在快速休閑火鍋市場獲得51.9%的市場占有率。快速休閑火鍋是中國快速休閑餐飲市場的重要部分。根據Frost & Sullivan的研究,2013年快速休閑火鍋市場規模39億元,占中國快速休閑餐廳市場的30.7%、占中國快餐市場的0.7%以及占中國餐飲行業的0.2%,預計未來五年複合增長率為25.5%

2.主營業務及盈利結構分析

2.1 業務系統

公司的業務系統包括食材采購、食材生產、物流配送和餐館運營四個部分。

圖示:公司的業務系統



(1)食材采購

公司的外購食材主要包括肉類和蔬菜,公司擁有130名食材及其他耗材供貨商,與主要供貨商已有平均三年以上的業務來往。公司總體上采取集中采購的方式,近三年集中采購的比例分別為60%、80%和90%。集中采購有利於標準化和規模經濟。

公司為保證新鮮蔬菜的供應,采取直接與多家農業合作社及簽約農戶合作的農餐對接模式。根據合作安排,公司向簽約農村合作社及農戶提供年度種植計劃,並承諾將購買計劃內種植且符合要求的全部蔬菜。公司已經與北京的八家農場及上海和沈陽的兩家農場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2)食材生產

公司自己研發生產的食材是湯底及調料,生產地點位於北京的中央食品加工廠,近三年該廠的產能利用率逐步提高,基本滿足公司目前餐飲網絡的需求。

湯底和調料的專有配方經過公司多年研發,並且通過嚴格保密程序保護,是公司招牌火鍋備受歡迎、眾多餐廳食品質量保持一致的優勢之源。

此外,公司在北京及上海簽約兩家第三方食品加工廠根據合同制造安排調配及包裝湯底和調料。

圖示:中央食品加工廠產能利用率逐步提高



(3)物流配送

目前公司建立一套三層物流系統:北京總部的中央配送中心、上海的區域配送中心及位於營運所在城市的三間轉運倉庫。各間物流設施的服務範圍約為400公里,連接公司食材的采購、存儲及交付。

圖示:公司物流倉儲概況



(4)餐館運營

公司通過直營的模式,以“呷哺呷哺”品牌統一經營旗下的餐館。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421家餐館,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分別有247家、54家和35家。

2.2 收入結構

公司近三年的收入分別為9.97億元、15.08億元、18.9億元,增速為51%、25%。分區域來看,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北京,近三年貢獻的收入分別為87%、79%和74%。這主要是由於公司在北京市場進軍早、以北京為核心進行密集布局。近三年北京的店鋪數占比分別為73.7%、63.6%、61.7%。

圖示:公司的收入結構





圖示:公司的店鋪結構



2.3 成本結構

公司的成本結構中,原材料成本、員工成本和租金成本的占比較大,是影響公司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

圖示:公司的成本結構



近三年,公司食品成本占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租金成本占收入的比重控制相對好,保持在12%-13%的水平,人工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主要原因是市場上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

圖示:公司食品成本、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占收入的比重



2.4 盈利水平

近三年公司的經營利潤率逐步提升,凈利率維持在7%-8%的水平。經營利潤率的提升主要得益於北京以外市場經過深耕,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圖示:公司的盈利能力



圖示:各地區經營利潤率



3.股東及股權結構

公司的股東包括Ying Qi Investments、GASF和Elite Century Capital。

圖示:公司的股權結構圖



Ying Qi Investments持有公司54.4%的股權,由賀光啟先生通過Ying Qi PTC全資擁有。賀光啟是公司的創始人,在餐飲行業有超過16年的經驗。

GASF是一家新加坡註冊的私募投資基金,向亞洲(包括中國、香港、印度、新加坡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成長型公司進行投資及持有投資。它隸屬於General Atlantic private equity group,一家專為成長型公司提供資本及戰略支持的全球領先增長性股權公司。該基金最終由General Atlantic LLC的董事總經理管理。

Elite Century Capital是東博資本集團全資擁有的特殊目的公司。東博資本集團由一組成長型投資基金及其臺灣聯屬公司東博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組成。

GASF和東博資本集團是公司於2012年及2013年引入的兩名財務投資者,財務投資者的引入有助於改善公司的股權結構,加快上市步伐。

4.戰略與發行計劃

公司的戰略目標是成為快速休閑餐廳行業的最大經營商,並保持在中國火鍋連鎖店經營商的領導地位。公司募集資金的投向主要包括:在全國範圍開餐館、擴大北京物流及生產中心、在上海新建一個物流及生產中心、補充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具體的策略如下:

4.1 外延式擴張

公司計劃於2014年到2018年分別開店42家、120家、140家、165家和185家。除了在成熟的北京地區保持一定的開店速度以外,明顯擴大其他地區的開店速度。

圖示:公司未來開店計劃



圖示:公司開店的資本開支計劃



為了配合新增門店,公司也正在開發餐廳位置數據庫等後臺輔助設備:公司的專職選址小組與主要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在中國建立開設新餐廳的地址的數據庫,並維持6至12個月滾動數據。

4.2 推動同店銷售及盈利能力增長

公司主要通過提供優質或創新的菜品及套餐搭配提高顧客人均消費額。公司近三年的人均消費均呈上升趨勢,未來公司也將通過提高人均消費額已推動同店銷售,提升盈利能力。

圖示:公司顧客人均消費逐步提高



4.3 持續提升品牌形象及知名度

公司可能根據與呷哺呷哺品牌互補的不同價值理念開設火鍋店,以吸引具有不同消費需求的顧客群。

4.4 擴大北京物流及生產中心

公司預計在北京物流及生產中心的資本開支總額約為人民幣80百萬元,包括收購土地的約人民幣20百萬元及采購設備的約人民幣60百萬元。預計該物流及生產中心會在2017年之前竣工並開始試產,年產能將約為7,000噸湯底及約10,000噸調料,可以支持500家新餐廳。

4.5 在上海新建一個物流及生產中心

公司預計上海物流及生產中心的資本開支總額約為人民幣100百萬元,包括收購土地的約人民幣40百萬元及采購設備的約人民幣60百萬元。預計該物流及生產中心會在2019年之前竣工並開始試產,年產能將約為4,000噸湯底及約6,000噸調料,可以支持500家新餐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63

呷哺呷哺年報分析 林奇法則

http://xueqiu.com/4743057813/38415438
好久沒有寫文了,港股大家基本都是找低pb,低pe的股票,說白了就是找低估值股票,今天我來說一個我比較看好的成長股,呷哺呷哺,代碼:00520。
昨天出了業績報告,一位兄弟說公司只知道開店,經營的很一般。我相信一線城市的人基本沒吃過呷哺呷哺火鍋,大概也都見過吧,每次去是不是要排隊,每次去是不是人都很多?呵呵。來看公司經營情況吧。
一、公司概覽
2014年收入22億比2013年19億增加了16.5%,略微超過了我的預期,我覺得應該和開店增速保持一致。2014年餐廳總數452比2013年394增加了14.7%,2014年翻檯率(以顧客總流量除以年內餐廳營業總天數及平均座位數計算。)3.8比13年4.2下降9.5%,2014年顧客人均消費44.4比2013年40.8增長8.8%。淨利基本沒有增長,主要是由於上市導致的一次性費用,如果刨除稅前利潤增加24%,遠高於收入增速。
二、經營分析

一線城市開店速度明顯放緩,北京同比增加1.2%,上海同比增加5.4%,天津同比增長23.5%,其他城市高速增長70%。


翻檯率北京和其他城市下滑明顯,上海天津變化不大,個人認為經濟放緩是主因,上海人還是最有錢,哈哈。

同店增長率增長低於去年,但我認為仍然是個很好的成績,如果你有親身體會就知道這1%的同店增長有多困難,餐飲業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公司無論是收入還是利潤都是一份非常優秀的答卷。
三、公司困難
公司要保持競爭力有以下幾個困難:
1.公司翻檯率已經很高,而且經常人滿為患,增長基本只能靠價格的上漲來帶動。
2.在一線城市對於員工的工資以及激勵相當重要,過年回家看了一下,一線城市服務員的工資已無很大優勢,未來公司工資上漲是必然趨勢。
3.公司屬於低價火鍋,價格上漲過快會迅速失去市場,減少客流,公司未來勢必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
四、未來展望
1.公司業績主要的驅動力在於每年店舖的增速,看公司開店計劃大概能保持未來3年20%左右的增速。
2.減少一線開店速度,加大其他城市開店速度,可以緩解工資上漲的幅度,同時擺脫由於單一城市業績貢獻過大的風險。
3.需要不斷推出新品,來消化原材料帶來的價格上漲的壓力。
目前來看公司未來3年20%增速的基本能達到,不過估值無法達到我的要求,我一直在等待,希望可以給我參與的機會,歡迎大家討論。@今日話題@Mario@香港市場先生@老漁20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459

呷哺呷哺(0520)業績點評:收入增長高於行業,開店增多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19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24 13:16 編輯

呷哺呷哺(0520)業績點評:收入增長高於行業,開店增多
作者:鄭澤濱

投資要點

業績概況:呷哺呷哺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22.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5%,毛利率上升360個基點到60.4%,毛利潤增長24%13.03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增長0.3%1.41億人民幣。剔除上市費用和發放給員工的股權激勵費用合共3400萬以後,實際凈利潤增長31.8%1.86億,凈利潤率9.4%。派息率35%

增長主要由外延式擴張驅動:2014年,公司的單店同店增長1.5%,慢於2013年的2.8%,但快於上半年的0.3%。年內新開店58家到452家,門店數目增長12.8%。門店增長數目低於公司年前預期的85家。2015年計劃新開店120家。

對北京地區的依賴度下降:來自北京的收入從2013年的61.7%下降到2014年的54.4%,開店重心離開北京、上海、天津而轉向其他地區,其他地區占開店數目的76%2015年計劃積極開發山西、黑龍江、河南和湖北市場。

經營效率高於上市同行的整體平均水平:呷哺呷哺的定位面向大眾,受行業大環境的影響小於其他定位更高的餐飲同行,下半年情況逐步好轉。20112014年上半年新開的門店中,大部分可在3個月達到盈虧平衡,14個月可以收回成本,投資回報率高達84%

估值:公司目前股價對應2015年市盈率15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881

呷哺呷哺的未来发展讨论 Markov

http://xueqiu.com/3917381252/41725062
(如果大家有需求,可以提供分地区的更详细数据及分析)
应不少网友要求,谈谈呷哺呷哺,还是尽量使用数据说话。这类公司的分析较直接,店铺数量及单店销售额的变化是核心。恰好这些数据可以从大众点评上进行数据挖掘,而且这些数据具有相对于季报或者年报的提前量,同时辅以百度指数来观测用户对呷哺呷哺这个品牌的关注度。因此,这些数据有一定的分析价值。

提前说明,网上数据与年报披露数据稍有误差,但基本大趋势雷同。

一、不断扩张的门店数


呷哺呷哺一直保持较高的开店扩张速度,而且基本与其融资节奏保持一致。在2008年底获得英联资本的投资后,2009年迅速扩张,年新增店铺数较上一年增长一倍。在2013年初获得东博资本投资后,2013年的新开店铺数达到历史新高(128家)。2014年的新开店铺数有所回落,估计与2015年的上市计划需要美化报表有关,扩张较谨慎。2015年的开店速度又重回快轨道,仅四个月就达到63家,几乎为历史最高值2013年的一半。
(注:大众点评的数据与年报数据略有差距,但基本趋势一致。年报显示到2014年底,共有452家店,但大众点评的数据为578家)


二、曾持续增长的单店销售额出现衰退


SSS(同店销售额)是零售行业的核心,因为大众点评没有直接的全样本数据,我们只能凭借用户上传的消费额及次数作为抽样样本来形成指数——同店销售额指数,来表示SSS。这个指数与SSS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能很大程度代表SSS的走势。(注: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

呷哺呷哺在同店销售额上的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在2014年之前,基本是持续快速增长。但2014年以后出现颓势,特别是在2015年之后,大幅下滑。这与年报披露的情况基本一致,2013年到2014年同店销售额只有1.5%的增长,而2012年到2013年却有17.1%的增长。2014年到2015年,同店销售额的衰退,有可能是在非一线城市的大力扩张引起,也有可能是增长遇到了瓶颈,比如:消费者喜好的变化。年报也同步显示,在2014年,翻台率这个核心指标在北京及其他二三线城市出现大幅下滑,而在天津及上海这两个城市核心城市出现了小幅倒退。

而且这个衰退还是在人均消费额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发生的,令人或多或少有些担心消费者品味的变化。(注:人均消费额的增长,与CPI增长不无关系,不一定是单个消费者在呷哺呷哺增加了消费)



三、用户关注度的增长出现停滞
而最关键的是用户喜好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从百度指数来看,用户主动搜索呷哺呷哺的次数出现停滞。从2014年中到2015年5月,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有可能混入了季节性因素的噪音,天气转暖会使得火锅的受欢迎程度会降低。但是同比2014年同期,搜索次数的增长也有限,基本是停滞。但是较之近几年的餐饮新锐(比如:西贝莜面村)、老品牌(比如:全聚德及便宜坊)或者同等品牌(比如:海底捞),呷哺呷哺在用户的主动搜索意愿上的增长出现颓势。
(注:关于这几家餐饮的搜索趋势图,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64

海底撈到呷哺呷哺,火鍋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15/163617.shtml

海底撈到呷哺呷哺,火鍋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點拾投資點拾投資

海底撈到呷哺呷哺,火鍋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無論是海底撈,呷哺呷哺,還是其他連鎖火鍋連鎖,都有可能在這最後一次品牌紅利中成為中國的火鍋連鎖巨頭。

來源 | 點拾投資(ID:deepinsightapp)

 作者 | 陳慧雋

導讀:中國素來為飲食大國,川、魯、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各領風騷。由於人口眾多,天生有對美食有喜好,中國的餐飲市場先天具有很好的發展土壤。然而就是在這個以講究吃著名的國度,在餐飲行業中最為火熱的品類卻是最不講究烹飪技術的大雜燴——火鍋。根據《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數據顯示,2016年占餐飲業總營業額22%的火鍋名列榜首,超過排名第二的自助餐近一倍。火鍋,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呢?

64

從中國人的文化習慣上看,就有很強的群居屬性,吃飯也是特別喜歡“聚餐”。我們曾經觀察過中國餐廳人群和美國的不同,發現在美國一起吃飯的大多以家庭為單位,而在中國更多是朋友和同事一起吃飯。外出就餐,就是圖一個熱鬧,而沒有什麽餐飲品類比吃火鍋更熱鬧的了。大家圍著一個鍋,從一開始就帶動了很強的氛圍。

火鍋食材豐富,從豬牛羊到海鮮再到菌菇蔬菜,所有想吃的東西都能丟進火鍋里。不像其他餐飲全部依賴廚師的烹飪技術,火鍋口味上也更加自由,酸甜苦辣都可以通過調料自己調配。

熱氣騰騰的環境加上不間斷地燙、煮、撈,再沒有比火鍋更讓人聚精會神的美食了。火鍋永遠是聚餐不冷場的絕招,哪怕一時間沒有話題可聊,也可以說上幾句“下點牛肉吧”“蟹肉棒吃不吃”“這個丸子熟了嗎”。

火鍋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生意?

以中國這樣的餐飲大國,以及如此巨大的火鍋消費量,理論上火鍋在中國應該能出超級大市值的公司,類似於中國的麥當勞和肯德基。但是過去十幾年看,火鍋也有其致命的問題:流行趨勢的變化越來越快。

72

我對火鍋的印象是從小肥羊開始的,2004年前後小肥羊達到了鼎盛時期,全國開店達到700多家,甚至有大量山寨小肥羊的火鍋店。然而很快主打內蒙古羔羊肉的口味就過時了,小肥羊最終店鋪數量銳減到200家,經歷了不成功的上市後最終還是退市。小肥羊之後,火鍋的流行速度也是幾何倍數加快。從澳門豆撈,四川麻辣,重慶麻辣到毛肚,熱氣羊肉,潮汕牛肉等等各領風騷幾年,但是今天火鍋行業長盛不衰的卻還是海底撈。

而從商業模式看,海底撈不是一個賣口味的公司,而是優質的服務。這從背後說明了火鍋行業的生意本質,消費者口味變化越來越快,單一靠口味和品牌的公司難以建立壁壘。

優質服務

說到壁壘,從火鍋的商業模式中我們也看到這個行業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進入門檻太低了。

由於大部分火鍋沒有明顯的品牌效應,開火鍋店又不需要廚師,湯底和醬料都是工廠生產好的,配菜也是供應鏈提供的,開火鍋店的門檻遠遠比其他中餐更低。這也是為什麽這幾年火鍋口味流行速度加快的根本原因。一旦某個口味出現爆款,就會出現大量同質化的門店。比如上海這幾年流行的潮汕牛肉火鍋,就一夜之間開了超過1000家店在上海。

在惡性競爭之後,大量的火鍋店又不得不關閉。從品牌上來說,只有以服務取勝的海底撈長期保持其行業地位。從一開始海底撈就把品牌定位於特別好的服務,以及還不錯的口味。

火鍋仍然是未來的餐飲大風口

餐飲的消費也和人口年齡結構,消費習慣等各個因素有關。美國過去20年對於餐飲最大的變化就是Arkins Diet減肥方法,通過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來控制體重。這也是為什麽飲料中的氣泡水,零度可樂,餐飲中的輕食文化等開始興起。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註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構。而在中國,我們發現90和00後對於火鍋的喜愛並沒有減少。

從火鍋的商業模式看,雖然有進入門檻低的缺點,但也正是由於沒有廚師,火鍋是最容易將餐飲標準化的行業,能夠做到比較快速的連鎖模式。

從之前我們對於奶茶和星巴克的研究中,我們一直強調餐飲的核心是時間段是否充足。從過去幾年留存下來的火鍋店看,他們的成功往往勝在時間效率更好,翻臺率更高。我們拿海底撈為例,這是一家少數半夜12點後去依然需要排隊等候的火鍋店,平均一個晚上能夠達到4次翻臺率的火鍋店。目前另一家晚上生意能和海底撈抗衡的就是最近網紅火鍋店哥老官。

而說到翻臺率,不得不提以港股上市公司呷哺呷哺為代表的小火鍋模式。由於小火鍋吃的人比較少,基本上就是1-2個人,導致平均吃火鍋的速度會更快,一個晚上也能達到海底撈的翻臺率水平。而且座位都是U型設計,提高了座位密度,減少了員工數量,導致小火鍋的坪效也比普通火鍋店高。

而且這類小火鍋店提供的是有選擇性的套餐。基本上僅僅是葷菜可以選擇,蔬菜是一個標準化的套餐中,品類的SKU很少,非常容易管理。更重要的是,從大的人口結構看,人口紅利拐點出現後一人食文化會越來越盛行。今天的日本已經有很完整的一人食文化,那麽代表一人食文化的小火鍋依然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當然,呷哺呷哺這種模式最終比拼的是運營能力,這幾年上海出現的石二鍋已經對他產生了沖擊。

當然,和小火鍋同樣處於高速發展期的是火鍋外賣模式。和奶茶外賣類似,火鍋外賣也能大大提高單店的坪效,而且越來越多家庭也願意為外賣支付更高的金額。我們在星巴克模式的分析中也說過,星巴克在餐飲中能夠成為一臺印鈔機,就是因為其外賣的屬性。未來,火鍋外賣在中國也會越來越流行。

外賣

寫在最後:餐飲連鎖化是未來

對於餐飲我們一直認為連鎖模式是未來的大方向,各個細分領域都會出現餐飲連鎖模式的龍頭。火鍋行業最慘烈競爭的時代逐漸過去,品牌連鎖逐漸到來。

由於這個行業天生適合做連鎖,容易擴張,但對於管理和運營要求也非常高。作為餐飲行業消費最大的細分領域,未來能長出幾個非常大的公司。無論是海底撈,呷哺呷哺,還是其他連鎖火鍋連鎖,都有可能在這最後一次品牌紅利中成為中國的火鍋連鎖巨頭。

火鍋餐飲連鎖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1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