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郭德綱送老婆上新三板,我們卻在算德雲社到底賺了多少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27/162845.shtml

郭德綱送老婆上新三板,我們卻在算德雲社到底賺了多少錢
娛樂硬糖 娛樂硬糖

郭德綱送老婆上新三板,我們卻在算德雲社到底賺了多少錢

郭德綱老師的愛妻和虐狗,愛她就讓她成為新三板女富豪。

本文由娛樂硬糖(微信ID:yuleyingtang)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浮萍 李春暉

盡管多次以“入佛門六根不凈、進商界狼性不足”自況,但郭德綱顯然正在加速商業步伐。不管是2017年投入2億進軍影視,還是近日德雲社相關公司登陸新三板。

11

2016年初郭德綱接受《財經》雜誌采訪時,曾回應過德雲社是否考慮上市的問題。當時他說:

“10年前就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要不要上市?有的是辦法。但我不懂,他們跟我說半天我也聽不明白。我就說你先走吧,我已經趕走了好多這種人。”

不過,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這倒也不是什麽打臉,難道企業家就因為說過一句話,就只能抱殘守缺?資本界在變,相聲圈在變,郭德綱自己也在變。於是,新三板終於迎來了德雲社演出經紀與演出服務商——環宇兄弟。

近日,環宇兄弟申請掛牌新三板,披露了相關的財務數據。讓我們終於有機會對德雲社這麽多年運營狀況有了一個初步了解。

從未進行過資本運作,加上傳統的藝人幫會、家族式運營,德雲社的財務狀況一直難以被外界窺探。

而在郭德綱與曹雲金師徒撕逼後,我們吃瓜群眾更加急切地想了解——能讓師徒反目成仇,到底是因為多少利益?

22

根據環宇兄弟公轉書顯示,公司2015年、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01.02萬元、1838.73萬元,同期與德雲社發生的營收分別為613.54萬元、1059.81萬元,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51.09%、60.17%,對德雲社的演出業務極其依賴。

根據德雲社與環宇兄弟大致1:1的分賬比例,可以粗略計算出德雲社2015年、2016年票房總額為1200萬元和2100萬元,最終落到德雲社口袋的也就600萬元和1000萬元左右的凈收入。

這是在公司與北京瀚維爾合作,共同運營德雲社商演項目基礎上的來的數字,德雲社商演每年約 20 場,主要分為郭德綱北展劇院演出、親子愛徒保利院線巡演、郭德綱戲曲演出等,其中郭德綱親自出場的演出,一般單場收入就超過200萬元。

作為趙本山之後的新一任“喜劇之王”,郭德綱的商業版圖也和趙本山一樣,遠不止是演出生意那麽缺乏想象力。還包括開飯店、做服裝、賣紅酒、拍影視等;甚至一度做起了電商賣面膜、賣小熊玩具……

但實業畢竟還是來錢太慢,如今他把老婆王惠送上了環宇兄弟股東的位置,成為擁有15%股份的第二大股東。我們是否可以期待德雲社在資本市場下一步的高歌猛進?

從此以後,娛樂新三板,就有女楊冪、男德綱並稱,聽起來也是相當厲害啊。

33

愛她就送她上新三板

今天(4月24日)的卓偉老師讓大家大失所望。所謂出軌女粉絲的G字著名男笑星,結果只是原名劉小光的“趙四”。

44

不過,這倒更襯托出郭德綱老師的愛妻和虐狗,愛她就讓她成為新三板女富豪。

環宇兄弟的股權信息顯示,郭德綱妻子王惠是環宇兄弟第二大股東,持股15%。

2016年8月,在郭德綱和曹雲金對撕的同一時間段,王惠以25萬元的價格增資入股,成為環宇兄弟第二大股東。

55

郭德綱與王惠

在王惠完成支付半個月後,環宇兄弟即著手完成公司股份制改造,啟動申請新三板掛牌程序。這個時間點和股份的比例,可完全不像是沒有商業化意識的人能做出來的。

有人說王惠並不等於郭德綱,我只能說你圖樣圖森破了。明星的公司很多都是代持的,避免因自己的名氣帶來麻煩,比如趙薇那種情況。

這里補充說一點,早些年有人爆出郭德綱拿到澳大利亞永久居住證了。北京市西城區出來辟謠說郭德綱全家沒有移民,現在來看應該是真的。因為他老婆王惠也是中國國籍,但是美國綠卡。

66

郭德綱曾說過,“現在做綜藝、講段子的人更多是作為投資方、制作單位出現的,而不是手藝人、藝術家。我迄今為止沒有拿我的節目當生意來做,我只是作為一個個體參與到節目中去。你的節目找我,一季13集多少錢,我是完成你的任務,至於節目收視率、商業化如何是你的事,和我沒關系。我能體會做藝人的快樂,我體會不到做商人的快樂。我對錢一點都不渴望,因為我骨子里對它不在意。

話雖如此,但畢竟家大業大,郭德綱也要有個打算。換成現在時髦的話就是,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一組簡單的例子來自於綜藝《歡樂喜劇人》,郭德綱不僅是作為個體參與,還把德雲社小嶽嶽、郭麒麟一大幫人帶上這個節目,並且在這檔綜藝同名的院線電影《歡樂喜劇人》中出錢出力。

出力可以理解,郭德綱、嶽雲鵬等人齊上陣,參與主要角色的演出,至於出錢,就是德雲社參與了這部電影的投資,成為第二出品方,只可惜票房不佳,德雲社2017年影視第一炮就這麽啞火了。

這個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參與電影投資,而且不是第一次,此前已經投資過《三笑才子佳人》,只不過同樣撲街。雖然有心商業化,但郭德綱似乎比趙本山還是略欠點火候。

德雲社15億大猜想

如果郭德綱確實想開了,大踏步的走上資本化、商業化的道路,那我們不妨腦洞大開:德雲社如果融資,現在的估值應該多少?

自媒體明星資本論此前給出過一個數值:15億元。

要給德雲社定個價,這事真的挺難的。一來它的現金流極其穩定,二來從沒公開融資過,很多數據信息不太完整,僅有一些零星的碎片。比如有6個定點劇場、400多號演員,一年最少能演3500場,有些場次票價最高能達到3500等。

但是今天說德雲社商業部分,不能不說它的資產規模以及郭德綱的身價,這對於描繪德雲社商業帝國輪廓更為性感,因此我們只能從市場上找到一些類似的公司來做參考。

77

要說所有企業當中最適合莫過於本山傳媒。但是本山傳媒同樣未對外進行過融資,無法具體估量數額,但早在2012年就有人根據每年3-5億利潤給出過50億的估算,後來有傳言說若上市乘以市盈率或將高達百億。

真真假假只是傳言不能當真,其次一點的對標公司就是開心麻花。同樣是喜劇產業、同樣是線下模式,現在人家已經50億的估值了。

但是開心麻花和德雲社很大的不同在於人家的《夏洛特煩惱》爆紅。處女作直接晉級10億元俱樂部,對於50億估值有大大的提升作用,德雲社之前也拍過一些影視作品,但是水花聲不大,也就不能嚴格類比。

再小一點體量的只能對標嘻哈包袱鋪了。其在去年也進行了一輪千萬級的融資,按照行業慣例,估值過億應該不是問題。硬要放在一起算估值的話,嘻哈包袱鋪可以相當於德雲社旗下的一個演出隊:有完整創作能力、有團隊,能獨立商演。

德雲社官網上公布有6個演出隊,暫時給個6個億的估值也不過分;小嶽嶽能頂1個億問題也不大,至於郭德綱不好說,從2011年上福布斯名人榜開始,5年大約掙了1個億,資本市場給估值三五個億也正常。

88

郭德綱在今年采訪時稱2016年德雲社國際化加速,再增加幾個演出隊,加上今年四部影視劇計劃,再增加個三五個億也可以接受。

因此,德雲社若是放開資本手腳,15億的估值應該還是有的。

郭德綱 德雲社 影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06

國家鐵路“曬”賬本:鐵總去年賺了10億 還是稅務“幫的忙”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02/1100359.html

001-003.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趙天宇 每經編輯 陳俊傑

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總)日前公布了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收入合計9074.48億元,較上年下降0.97個百分點;利潤總額396.45億元,較上年下降34.8個百分點,全年實現凈利潤10.76億元。2016年末資產負債率為65%,近3年來亦穩定在這一水平。

近年來,中鐵總的貨運與客運收入呈現出此消彼長的態勢。2016年,中鐵總貨運收入為2574.78億元,自2014年起逐年下滑;客運收入則逐漸增長,2016年達到2817.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4個百分點。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煤炭占鐵路貨運量的一半以上,煤炭需求下降是鐵路貨運收入降低的原因之一。

2016年,中鐵總稅前利潤-11.73億元,所得稅-22.49億元,因而凈利潤為10.76億元,這也是近3年來中鐵總首次所得稅一項為負值。此外,中鐵總近3年來的主業運輸業務毛利率為負值,其他業務毛利率則高達40%左右,對中鐵總業績功不可沒。而鐵路乘客所熟悉的“花生瓜子礦泉水”等零售業務也包括在其他業務中,但對收入貢獻很小。

昨日,記者試圖詢問中鐵總相關情況,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複。

客運收入首次超貨運

2016年,中鐵總的運輸收入合計為5928.36億元,占總收入的65.3%,較2015年上升。其中,2016年貨運收入2574.78億元,占總收入的28.37%;客運收入2817.47億元,占比31%,這也是近3年來中鐵總的客運收入首次超過貨運。

趙堅表示,鐵路貨運以煤炭運輸及大宗礦產為主,其中煤炭占到鐵路貨運量的一半以上,而煤炭需求下降是鐵路貨運收入降低的原因之一。與之相對,客運收入的顯著增長則在於投運的高鐵增多,近年來客運量的增量主要來自高鐵,同時高鐵也會帶動既有線路上的出行需求。

高鐵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顯現。2015年,京滬高鐵凈賺66億元,滬寧、寧杭、廣深高鐵也已經分別實現凈利潤6.41億元、1.01億元和1.77億元。其中,京滬、寧杭、廣深都是在2015年實現扭虧為盈。換言之,歷經長達10年的高速建設和發展,中國高鐵盈利圖譜已具雛形,去年至少已經有6條東部沿海線路實現盈利。

另據中鐵總官網顯示,2016年國家鐵路發送旅客27.7億人。2016年,中鐵總客運收入為2817.47億元,由此推算可知2016年平均每人次貢獻鐵路收入約為100元;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8271萬人,據此推算,2016年全年平均每人乘坐鐵路交通2次。

業績為正 所得稅“幫忙”

近年來,中鐵總的資產負債率相對穩定。2016年中鐵總資產負債率為到65%,2015年末資產負債率約為65.57%,2014年末資產負債率為65.52%。

中鐵總的總體負債規模近年來逐漸擴大,2016年負債合計4.7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5個百分點。2016年,中鐵總長期負債為3.95萬億元,國內借款37.7億元,國外借款總計383.42億元,來自世界銀行、亞行、德國政府、西班牙政府、奧地利、法國等。

2016年上半年,中鐵總宣告虧損,凈利潤為-72.95億元。不過,根據2016年年報,中鐵總稅前利潤-11.73億元,所得稅-22.49億元,因而凈利潤“轉正”為10.76億元,與上年同期凈利潤數據對比,提升了58個百分點。記者試圖就此采訪中鐵總,截至發稿未獲回複。

主營虧本其他業務大賺

根據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對中鐵總主體及相關債項的跟蹤評級報告,2014年度、2015年度及2016年1~3月,中鐵總的運輸業務毛利潤分別為613億元、-886億元、-231億元;而其他業務則帶來了可觀的毛利潤,上述兩年及一期分別為1200億元、1414億元、252億元。

在2016年年報中,中鐵總並未對“其他業務”具體內容做詳細說明。記者註意到,中鐵總官網2016年9月消息,旗下的哈爾濱鐵路局曾出臺《激勵鐵路運輸其他業務創業創效暫行辦法》等,在資產經營開發的推進中,亦曾利用“資產經營網”平臺,對外承租近3000處辦公用房、7200萬平方米閑置土地等,“僅坐擁百年歷史的果戈里大街401號樓全年租金收入就達到390萬元”。2016年3月,該局運輸代理中心在互聯網上開辦“火車頭商城”,吸引292家供應商簽約入駐,經營上千種商品,銷售總額已達到3000多萬元。

相較於運輸業務,中鐵總的其他業務也帶來了較高的毛利率。2016年1~3月,中鐵總的運輸業務毛利率為16.17%,而其他業務的毛利率則達到42.64%。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表示,“其他業務”即非運輸收入,例如鐵路裝車卸車的服務、出租鐵路車站周邊建築的服務、廣告、以及其他服務。對於鐵路乘客所熟悉的“花生瓜子礦泉水”等零售業務,這部分當然也包括在其他業務中,但對收入貢獻很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43

“中國好老板”又喊員工買股了!上次喊話都賺了,這次喊話更是立馬就動手!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02/1113152.html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吳永久

上次買的大家都賺了!

“中國好老板”第二次喊話,公司股票你們隨便買,虧了全算我的!賺了算你們的!

今天下午開盤後,火山君被凱美特氣的分時圖驚到了,不僅股價瞬間拉升了8個多點,而且在1點半之後,就直奔漲停去了,並且牢牢封在漲停板上!

有意思的是,就在中午11點46分,凱美特氣發了一份關於董事長向公司全體員工發出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議書公告。

公告中董事長祝恩福是這麽說的,“鑒於近期市場非理性下跌及公司良好的基本面,以及我本人對公司管理團隊與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公司股票投資價值已經凸顯,為維護市場穩定,在此我倡議:凱美特氣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凱美特氣股票(股票代碼:002549)。”

此外,“本人鄭重承諾,凡2017年6月2日至6月6日期間,公司員工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員工通過二級市場買入凱美特氣股票且連續持有 12 個月以上並且在職,若因增持凱美特氣股票產生的虧損,由本人予以全額補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也就是說,董事長不僅喊員工買股票,而且還給兜底,意思就是要是虧了,就都由董事長買單。看起來還是非常大氣!那麽,看著股價直奔漲停,員工們有沒被打動了,今天就下手了呢?

凱美特氣的證代向火山君(微信號:huoshan5188)表示,“我們要到6月6日收盤的時候,才能收集數據,現在還看不到,不過身邊應該是有人今天已經買進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不是該董事長第一次發出這樣的倡議了。火山君註意到,在2015年9月8日時,該董事長同樣喊出了員工在2015年9月8日至9月15日期間增持並且給予兜底的倡議。

只不過在其喊出這個倡議之後,凱美特氣又從2015年9月8日的11.78元(前複權)跌到了9月16日的7.84元。彼時如果在9月8日就買入的話,那顯然持有1年以後還是處於虧損,但是如果在9月15日買入的話,持有1年之後倒是有小幅的盈利。

而從當天的股價反應來看,相比於上次的喊話,顯然這次的喊話效果要明顯得多,2015年那次喊話當天,股價還是封死在跌停板上,而這次喊話當天就直接漲停,起碼從這點上來看,有今時不同往日的感覺。

那麽,此前的喊話,究竟有沒有員工買入而出現虧損的情況,董事長又有沒有給出補償呢?

凱美特氣的證代則是這麽向火山君(微信號:huoshan5188)表示的,“上次發的倡議,後來時間到了以後我們進行了統計,買的員工都獲利兌現了。”

看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效果還是不錯的,要知道許多公司費盡周折去做員工持股計劃,結果還都出現了大幅虧損。而凱美特氣董事長這麽一喊,真是省時省力還見效快。

至於是否還會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凱美特氣的證代說道,“我們只是接到通知說發這個公告,目前還沒有接到員工持股計劃的信息。”

另外,略顯誠意不足的是,董事長本人近期反而都沒有增持, “去年增持了400多萬股,最近沒有增持。”凱美特氣的證代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249

一年賺了知性女青年7000萬元,它卻是行業不擅長掙錢的公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05/163420.shtml

一年賺了知性女青年7000萬元,它卻是行業不擅長掙錢的公司
王妍 王妍

一年賺了知性女青年7000萬元,它卻是行業不擅長掙錢的公司

女性擁有天然的消費欲望。在中國,女裝品牌超過了2萬個,根據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最大的生活支出是買衣服。

5月最後一天,日播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播”)正式登陸上交所,發行股數6000萬股,募集資金共計4.248億元。公司市值接近30億元。

這是一家專門生產時尚女裝的企業,旗下有“broadcast:播”和“PERSONAL POINT”、“CRZ”三個子品牌。從2014-2016年,日播分別實現營收9.11億元、8.98億元和9.49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8437萬元、7526萬元和7735萬元。

微信圖片_20170605102243

但相比於同行,這個掙錢能力並不算出色。在日播招股書里列出的8家競品可以看到,2016年,這些企業的營收平均值為12.8億元,而凈利潤超過1.9億元。行業平均的凈利潤率比日播高出了將近一半,而里面企業每一家的凈利潤率均高於日播。也就是說,在同樣營收規模的情況下,日播賺得錢最少。

“三大亮點”

女性擁有天然的消費欲望。在中國,女裝品牌超過了2萬個,日播在整個零售企業女裝市場的綜合占有率只有 0.37%,行業排名44。根據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女性,最大的生活支出是買衣服。

這是一個短時間內看不到改變的現狀。日播得以成功上市,除了市場龐大和品牌定位上的差異,也有三大亮點。

一是專註原創設計。

女性消費能力強,但也不容易被忽悠,從設計、版型到工藝技術都有著自己的審美。毫無個性的成衣制品廠已經越來越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尤其是中產階層的崛起,他們對設計和品牌有了更多的追求。

目前,國內的原創設計品牌中,都有著自己的特色,比如江南布衣突出的是自然、自我,素地時尚主打的風格是率性、自由,愛帛服飾強調摩登中性。日播主打知性、優雅的都市風,瞄準的是25-35歲的年輕女性,追求原創、個性、時尚。截至2016年底,日播已經擁有166位設計師。

二是多品牌運作。

國內外的服裝企業,擴張到一定程度,都會選擇多品牌運作模式。以國內上市的原創設計品牌江南布衣為例,該公司除了主品牌外,也相繼推出高端女裝線less,男裝速寫和童裝jnby by JNBY。

通過擴張品類,一方面尋求更為多元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覆蓋家庭內的不同人群,能夠有效增加用戶對於品牌的複購率。

日播也走了多品牌路線。日播的品牌架構以“broadcast:播”為主品牌,旗下“PERSONAL POINT”(簡稱PPT)、”CRZ“兩個副線品牌,以及2015年參與投資的王陶個人品牌Taoray Wang。多個品牌之間也進行了差異化發展,主品牌“broadcast:播”面向女性主流消費群體,PPT面向新銳、有個人主張的時尚女性;CRZ主打中高端潮牌;Taoray Wang面向高級職業女性。總共的款式數量超過2000種。

不過,日播除了主品牌獲得不錯的利潤,在2007年就已經推出的“PERSONAL POINT”品牌(簡稱PPT),其市場表現並不好,即使經歷了2011年的重新定位,致力於為25-35歲的時尚都市女性提供個性服飾,也沒能在市場上取得新的發展。按照招股書內的說法,該品牌仍處於品牌培育期。

三是訂單化生產。

日播曾在過去幾年花費數千萬元研發管理系統和訂單系統。從2014年開始,日播采用”小批量、多批次“的供貨模式,解決服裝行業高庫存的通病,內部稱為VMI(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應模式。VMI的優點是經銷商無需一次性足額訂貨,只需要在訂貨會上預定滿足門店目標庫存即可,給經銷商減輕了資金壓力。而日播會每天根據門店銷售情況生成暢銷款的補單信息。自有工廠可以在收到補單申請後三日內完成訂單生產,快速供應。

不過,日播的做法等於將庫存壓力轉移到了自己身上。2014年末、2015年末和2016年末,日播的存貨余額分別為2.29億元、2.56億元和2.59億元,呈逐年上升態勢。其中,庫存商品余額分別為1.69億元、1.84億元和1.84億元,在存貨余額中占比均超過70%。而日播近三年的期末存貨賬面價值在流動資產中的占比也分別達到51.12%、52.7%和48.19%。

日播在招股書中表示,各期末存貨的賬面價值占流動資產的比例相對較大,主要是由經營模式決定的,公司需滿足當季產品的銷售需求及提前為下季貨品完成商品籌劃、服裝設計、生產及備貨,因此存貨余額較高。

2004年日播做到了近2億元,十幾年之後,日播的規模也依然不到10億,一直未能實現爆發式增長。從最近三年的收入數據來看,日播已經開始進入新一輪的瓶頸期。

重渠道不重研發

設計研發和銷售渠道是服裝生意的重中之重。

線上線下同步鋪貨是絕大部分企業常用的做法。2016 年 4 月,日播成立專門的子公司,負責網絡渠道的建設和運營,分別在天貓、京東、唯品會開設了旗艦店。目前,消費者可以在直營店享受“線上下單、線下提貨或配貨”的服務。

2016年,日播在網絡銷售收入達到9900萬元,占總營收的比重超過了10%。但在宣傳推廣上也代價不小,其光在天貓上就花了1000多萬渠道和推廣費用。

線下店鋪依然是服裝企業的銷售主力。以ZARA、HM和優衣庫等為代表的國外快消品牌,幾乎都是上千平米的店鋪規模,選址也多在商業中心地段的一二層最顯眼位置。它們以低價格和快速的貨品更新速度打造“快時尚”理念,無論是消費模式還是優勢地理位置,他們都在全方位影響年輕女性消費者的選擇。

根據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末,Zara在中國的門店已經接近600家,而且中國地區是Zara品牌版圖中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日播雖然沒有這麽財大氣粗,但90%的營收也是來自線下。絕大多數的零售店分布在以萬達、銀泰等為主的百貨商場。不過,日播的店鋪位置比不了國際大牌,面積普遍在一二百平米,全國最大的一家店鋪也只有350平米。

而經銷商又是線下渠道的主要力量,占到了全部渠道的70%以上。一線重點城市采用直營方式,而且直營的比例有上升趨勢。畢竟直營的好處是毛利高,易於掌控。目前,市場上主流女裝品牌的直營店比例多在50%以上。日播的直營店比例顯然還太小。

截至2016年底,日播在全國的銷售終端門店共886家,其中直營店179家,聯銷店82家以及經銷店625家。

招股書提到,日播此次IPO募集資金的用途,將分別用於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研發設計中心項目和信息化系統升級項目三大項目建設。但比起營銷網絡,設計研發所投金額僅為前者的35.21%。

2014-2016年,日播的研發費用分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12%、2.23%、2.16%,有逐年遞減的趨勢,行業平均的研發費用占比超過了5%。作為一家以時尚設計為主打的品牌,日播在研發上的投入如此謹慎,不是一個太好的苗頭。

不過,日播的設計研發人員數量卻在大幅攀升,從2015年的101人增加到第二年的166人。但人員的增加是建立在削減設計師薪酬之上。日播設計研發崗位的薪酬在這兩年大幅下滑。在2015年,日播的設計研發人員的平均年薪達到15萬,是同期生產工人的三倍。但在第二年,設計研發的平均年薪降到了11萬元。這個薪資水平很難招攬到頂級水平的設計師。

設計師才是核心競爭力

不同於一般的的服裝品牌,日播定位為原創設計師品牌,雖然在現在看來是頗具眼光的市場定位,但在那個時候,這樣“非主流”的選擇意味著更高的準入門檻,以及更多能夠在時尚圈拿得出手的“光環”做籌碼。

上世紀90年代初,正值中國服裝產業升級的初期階段。紡織業發達、人文氣息濃厚並且富庶的南方地區,成為女裝品牌誕生的高地。出現了以玖姿、太平鳥、地素為代表的海派女裝,和江南布衣、歌莉婭等為代表的杭派女裝。

日播也在這個時期出現。早期“播”牌的定位是小清新的森女風,以各種小碎花的連衣裙為主。令人意外的是,在那個紅衣花襖、殺馬特橫行的年代,小清新的田園風竟然迅速占領市場。2004年,日播在全國約有100家門店,年銷售額近2億元。

但品牌創始人王衛東很快意識到,這種服裝風格的局限性很大,容易過時而且適用人群有限,難將其作為主品牌擴大市場規模。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品牌進入瓶頸期時,“播”牌首席設計師也選擇離開。

轉型迫在眉睫。王衛東跑到歐洲搜尋設計師,重新接手“播”牌。當時找的是在英國倫敦任Rebel Belle London首席設計師的王陶,她與王衛東的品牌理念一拍即合,成為最合適的設計師人選。日播最終決定做原創設計師品牌,主打全新的設計風格。

不要小看了首席設計師在服裝行業的地位,這是品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無異於CTO對於一家IT公司的重要性。日播甚至專門將首席設計師的變更作為風險因素寫入了招股書中,也推出了以首席設計師命名的品牌,給了首席設計師1%的股份。

事實也證明,對於原創服裝品牌而言,用設計主導消費者的決定成了占領市場的關鍵。擁有中英日設計背景的首席設計師啟動了國際化品牌戰略。

一是在品牌名稱上下功夫,中西合璧,洋土搭配,既然中文叫”播“,對照的英文叫“broadcast”,幹脆連在一起叫“broadcast:播”。看到這個名字的消費者,不得不佩服設計師的想象力,難免心中暗吃一驚:這也可以?

二是完全拋棄原有的服裝風格,將目標人群定位在25-35歲的知性女性,這部分人有消費能力,有自己的審美,最終將品牌的田園風轉型為知性、優雅的都市風。以最便宜的夏季短袖來說,“broadcast:播”進入商場後的售價多在五六百元左右。

這種徹底改頭換面的轉型方式,最初讓客戶和代理商難以接受。為了從中協調,日播當時的策略是以70%新品搭配30%舊款的搭配方式同時上架。從第二季開始,舊品完全退出,王陶正式掌控品牌的設計和經營

市場是最好的鑒定者,新品大獲好評,徹底打消了日播的顧慮。日播的服裝價格並不便宜,從它的商城上可以看到,一條裙子的價格普遍在五六百元以上,但因為符合都市女青年的調調,價格適中,又能稍稍突出品位,所以受到了很多用戶歡迎。

日播的招股書顯示,最近三年,僅“broadcast:播”單個品牌實現的收入均保持在7億元以上,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80.54%,成為了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目前,創始人王衛東和曲江亭夫婦合計控制公司97%股份,本次發行完成後,夫婦倆仍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

夫婦倆均為設計師出身。1995年,王衛東在洛陽開設了一家服飾專營店,沒有成熟的品牌,還只是一個發跡於批發市場的小店,自己加工,等人拿貨。兩年後,王衛東在廣州成立日播服飾設計工作室,主打品牌“播”,日播開始從“小作坊”一步步向品牌化發展。

王衛東用20年的時間,把一個“小打小鬧”的原創設計品牌帶到了資本市場。但在這個超過2萬家品牌的行業,上市只是日播的第一步。

消費升級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643

重磅獨家:首次揭秘百億級私募的賺錢能力!全明星陣容聚集的高毅一年賺了這個數!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25/1120841.html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我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出去做私募。”這幾年以來,火山君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或是機構人士這麽說道。在資管這個行業,自己幹私募,漸漸成為了許多人的目標,也被看作是可以實現理想抱負和財務自由的有效路徑。

只不過在這個多少有些靠天吃飯的行業,“理想很豐滿,現實也很骨感。”火山君(微信號:huoshan5188)註意到,這一年左右的時間里,雖然私募行業發展迅猛,但是私募從業人員卻比一年前減少近半。

可以看出,在私募行業想要活下來並且活得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行情不佳的情況下,更是比拼實力,有些私募由於業績不理想,壓根就賺不到錢。

但更讓人好奇的是,位於行業“金字塔尖”的百億級別私募,比如王亞偉管理的千合資本,邱國鷺掌舵的高毅資產等,他們的賺錢能力究竟又是如何的呢?

別急,往下看,這一組直觀的財務數據,將為您首次揭曉這一秘密。

私募從業人員減少近半

這幾年私募行業的發展可以說是有目共睹,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5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9112家。已備案私募基金54541只,認繳規模12.79萬億元,實繳規模9.22萬億元。

就在私募實繳規模開始向10萬億元發起沖擊的時候,火山君卻註意到,私募從業人員的數量呈現的是另外一種變化。數據顯示,2017年5月底,私募基金從業人員22.53萬人,單單看這個數字看上去似乎還是挺龐大。但如果回看2016年3月底,則可以發現,私募基金從業人員高達44.65萬人。

僅僅1年左右時間,私募從業人員就減少近半,甚至有不少原先公募的基金經理奔私後,也顯得“水土不服”,紛紛再回到公募或是轉向券商資管。可見,要想在私募行業活下來,而且活得很好,並非易事。

當然,有被淘汰的,自然也有生存下來並且過得還不錯的。火山君註意到,同樣一年左右時間,在整體私募從業人員減員近半的情況下,私募行業的百億管理人隊伍卻增長了60多家。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5月底,按正在運行的私募基金產品實繳規模劃分,管理規模在20-50億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505家,管理規模在50-100億元的有183家,管理規模大於100億元的有166家。而截至2016年4月底,管理規模100億元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剛突破百家,達到101家。

高毅去年賺了這個數

而在百億級別私募里面,除了王亞偉的千合資本,還有一家也是經常被提及,那就是邱國鷺等眾明星基金經理掌管的高毅資產。

從私募排排網的數據來看,這幾年,高毅資產旗下的產品業績表現整體都比較不錯,比如高毅-曉峰1號睿遠、高毅鄰山1號遠望、高毅利偉精選唯實等產品的年化回報都超過了20%。

圖片來自:私募排排網

也正是因為這種良好的業績表現,旗下產品在各大銷售渠道備受客戶認可。有大型券商人士就向火山君表示,“高毅的產品在我們這邊現在大概總的70億左右的規模,不過上次開會,說差不多到100億左右的時候可能就不再賣了,要控制下規模。”

那麽,良好的業績,除了為高毅資產贏得了口碑,又給高毅資產帶來怎樣的收入回報呢?

火山君註意到,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高毅資產對2016年的財務數據做了部分修改,也使得該信息得以首次被公開,根據修改後的信息,高毅資產2016年營業總收入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010.39萬元,利潤總額7516.06萬元,不過凈利潤僅為516.06萬元,而納稅總額達到2390.96萬元。

從數據可以看出,基本上呈現高收入、高利潤但是低凈利的情況。

其實據火山君(微信號:huoshan5188)進一步了解,在業績報酬來源上,以高毅-曉峰1號睿遠為例,其采用高水位法計提業績報酬,當凈值創新高且超過1元時,提取創新高部分的20%作為業績報酬。但是,在利潤分配機制方面,投資經理將獲得業績提成的三分之二(其中一小部分將用於獎勵研究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997

外國央行、政府喜歡買中國的什麽資產?賺了多少?答案讓人意外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05/1152209.html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王嘉琦

此時此刻正是國慶、中秋大假期間,仍在值班的小編掐指默念:2017年已經過了四分之三,我今年的小目標完成了嗎?

今年,A股股民很難熬。眼睜睜看著港股走出牛市,而上證指數年初至今才漲不到8%。不過,俗話說得好: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在投資界就有那麽些“股神”創造著一個個造富的神話,而一些外國的主權投資基金或者中央銀行,它們同樣熱衷於投資A股,並在今年押中了大牛股。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從最新的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數據給您挖掘那些外國政府、央行的投資A股秘籍。

新加坡政府押中茅臺、海爾

雖然今年A股的大盤表現並不突出,但是一些消費、金融等價值龍頭股卻表現異常突出。貴州茅臺(600519,SH)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目前(截至9月29日),貴州茅臺以525.88元的最高價創出了歷史新高,並長期霸占A股第一高價股的寶座。今年以來,貴州茅臺便大漲了58.13%。而這樣令人矚目的明星股,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便搭上了貴州茅臺上漲的順風車。

根據貴州茅臺中報數據,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貴州茅臺456萬股的股份,占流通股比例為0.36%,並且是貴州茅臺第九大流通股股東。

此外,在今年漲勢優異的青島海爾、宇通客車、上汽集團、雙匯發展等個股中,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均是重倉持有,其持有A股股票的總市值達到了62.1億元。

挪威央行重倉20只A股

說到“土豪”國家,大家很容易想到那些中東石油國,常常忽略北歐的一個產油國挪威。

目前重倉A股數量最多的央行正是挪威中央銀行(數據來自choice金融終端),截至6月30日,挪威中央銀行重倉了20只A股,而持倉市值也達到了58.7億元。持股數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歌爾股份、海大集團、碧水源。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今年下半年以來滬指一路振蕩上行,下半年至今,挪威央行在A股的投資收益率達到了8.8%。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挪威中央銀行以及馬來西亞銀行等三國央行出現在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若不考慮持倉變動,今年下半年以來,這三個國家的央行持有的A股已經浮盈8.15億元。

中東雙子星偏愛基礎行業

從單個國家來看,雖然挪威央行重倉A股的數量最多,但是中東國家對A股的熱情也不容小覷。

截至6月30日,阿聯酋阿布達比投資局和科威特政府投資局分別重倉了17只A股,持股市值共達43億元。而他們投資的A股更加偏重於基礎行業,如制造業、采礦業等。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如阿布達比投資局就重倉了洛陽鉬業、中國石油、中金黃金、兗州煤業、贛鋒鋰業等。

美國診所也投A股

說到投資A股的海外機構,一般人想到的都是外國主權基金、外國央行、華爾街大投行等。但是一些機構卻意想不到的出現在了投資A股的名單上。

作為美國最為知名的醫療機構,梅奧診所在醫療界可謂大名鼎鼎。誰想到梅奧診所卻也在投資A股,作為QFII,梅奧診所也有7500萬美元的投資A股額度。

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就重倉了9只A股,持股市值達到了16.4億元。

另外,一些知名大學如:賓夕法尼亞大學校董會、杜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美國知名大學均有投資A股的額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25

陰陽合同捅破窗戶紙:誰賺了,誰虧了

近日,央視前主持人崔永元曝光了一份影視圈某明星關於片酬的陰陽合同(大合同報高價,小合同返還部分片酬),不僅讓兩份合同“4天6000萬元”的天價片酬引發行業熱議,並被業內人士指出可能存在偷逃漏稅的嫌疑。此事一經發酵,6月4日整個傳媒股大跌,數家上市公司紛紛表態撇清關系。

在陰陽合同表象的背後,高片酬的行業頑疾如何去除?而對於影視企業而言,如何提高制作水平,控制供需關系,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這些問題,仍需行業不斷思考。

陰陽合同撕開行業內幕

對於明星簽署陰陽合同的目的,業內普遍認為是為了偷逃漏稅。一家影視公司高層向記者表示:“陰陽合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避稅,但是否存在偷逃漏稅還要看情況,也可能是為給中間渠道環節的人好處費而簽署的陰陽合同。”

對於陰陽合同可能存在的偷逃漏稅嫌疑,國家稅務總局已經表態,針對近日網上反映有關影視從業人員簽訂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國家稅務總局表示將在部署開展對部分高收入影視從業人員依法納稅情況進行評估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風險防控措施,加大征管力度,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據悉,由於陰陽合同可能涉及演員範冰冰,而範冰冰工作室在無錫,《法制日報》稱,無錫市濱湖區地稅局目前已經介入調查取證,相關情況有待後續由稅務機關權威發布。不過,對於陰陽合同涉及的藝人是不是範冰冰目前並無權威證據顯示。

陰陽合同事件曝光之後,包括唐德影視、慈文傳媒、華策影視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向第一財經發來聲明,表明企業自身不存在偷逃漏稅行為。但無奈的是,幾家上市公司的聲明並沒有能夠挽回市場信心,6月4日傳媒股普遍大跌。華策影視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明星陰陽合同主要是明星個人為了偷逃漏稅,影視公司跟藝人個人簽約就有給藝人代繳代扣稅收的義務,在這個過程中才可能存在偷逃漏稅或者合理避稅的行為,而華策在跟藝人合作的時候目前全部是與經紀公司簽約,沒有單獨跟藝人簽約,所以不會存在陰陽合同的問題,而且5月底浙江省稅務部門剛剛完成了對華策稅務方面的稽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當然,陰陽合同的背後還可能有多重可能。對此,傳媒娛樂法律領域資深律師胡雪指出,除了有藝人偷稅嫌疑外,也存在制片方“合理避稅”、藝人借陰陽合同擡高身價,以規避廣電總局“限薪令”,甚至可能存在利益輸送。

事實上,去年《關於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要將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範圍內。《意見》規定,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有不少藝人通過陰陽合同來規避上述規定,以實現個人高片酬的目的。

不過,也有部分藝人因為轉型需要,跟影視公司簽署了兩份合同,這並不屬於違規。慈文傳媒副總裁趙斌告訴第一財經,“市場上很多影視明星都有一種危機感,就是認為演藝事業是一個青春飯碗,個人很難在演藝圈做一棵常青樹,因此很多明星希望趁自己在影視圈還有一定人脈和話語權的時候,能夠在做演員的同時,兼任發行、制片甚至投資。這種情況下,影視公司往往會與明星簽署兩份合同。這樣的雙份合同只要符合法律法規,就沒有問題。”

明星高片酬頑疾難除

明星高片酬在中國已經眾所周知,去年相關部門明星“限薪令”也沒有能夠很好壓制住明星高片酬問題。那麽是什麽導致明星片酬居高不下?

趙斌向記者表示,從內容端來看,高片酬產生的根源大致有三方面因素,第一,一線明星的稀缺,目前國內影視公司眾多,每年影視項目也很多,但是一線主流明星卻遠遠不夠用,其稀缺性決定了市場有人願意出高價支付給明星。第二,資本追逐安全性,資本是逐利的,但同時資本也是追逐安全性的。當下中國影視行業,一部影視劇如果找明星來演,成功的概率往往很高。第三,優質新人缺乏。以前很多藝術院校的畢業生拿過來就可以用,通過拍一兩部戲之後演技會變得更加精湛,而現在行業太浮躁,真正願意在入行前就錘煉好演技的新人太少,很多剛畢業的新人,影視公司需要花一年時間進行回爐培養,才能達到基本要求。總的說來就是影視圈好作品太少,好的新人也太少,不得不依賴大明星來為影視內容導流。

瑞銀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劉智景向第一財經表示,明星片酬過高本質上來說是國內影視制作能力不足、不得不依賴明星等單一要素來支撐其影視劇的收視率或播放量。過高片酬壓制了國內影視制作成本,限制了制作水平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行業的燒錢大戰也是促成高片酬現象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國內在線視頻行業為了爭奪用戶,不惜重金采購或自制優質內容,這也導致了在線視頻行業連續十多年全行業虧損。從視頻網站上市公司的財報可以看出,在線視頻網站每年虧損額可以高達近40億元。

有人虧了,就有人賺了。影視劇行業的收益主要來自於廣告和用戶付費,這筆錢主要流向了播放渠道(視頻網站、電視臺)、影視制作公司、藝人。既然視頻行業巨虧,而幾大影視上市公司利潤表現一般,真正賺錢的就只有藝人了。因此,一旦明星片酬下滑,視頻網站的成本可能也會下降。

趙斌指出,真正讓視頻網站虧損的是腰部內容,而不是頭部內容,頭部內容支撐了視頻網站近50%的流量和收入回報。視頻網站需要控制的是腰部內容的數量。“目前已經可以看到這一苗頭。近期的一次某主流視頻網站的項目審核會上,39個層層選拔出來的項目最終只有4個項目獲得通過,這在以往是很難見到的。可見視頻網站也在通過從項目初期嚴格把關,來控制腰部項目數量,提升頭部項目的比例。這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動項目的減少,改善影視項目過多而一線明星過少的供需關系。”

另一方面,影視公司也在盡可能推動演員片酬下降。華策影視總裁趙依芳向記者表示:“我們目前正在通過控制明星片酬在影視制作中的費用占比以及培養新人來控制明星高片酬現象。”

對於明星片酬的回歸理性,趙斌認為這一現象正在發生,但也需要市場在自身發展中不斷優化,市場需要一個時間換空間的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21

美国幽默网站生意经:笑着把钱赚了

1 : GS(14)@2011-07-16 16:03:31

http://news.imeigu.com/a/1310722980869.html
美国的幽默笑话产业引起了风投们的关注,而在中国,由于版权难以保护,幽默内容仍或以纸质出版物、手机短信形式存在,或散落在各个网站,即使现在出
现了微博,似乎也难成气候,叫好不叫座。
近日,社交网站Badoo.com的一项在线调查结果称,美国人最具幽默感,而德国人是最不幽默的
民族。这一网站的营销总监说,幽默感或许是我们认识新朋友时最重要的元素了。
与幽默的美国人相对应的是,美国幽默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2011年5月,有着“网络奥斯卡奖”之美誉的第15届“韦比奖”上,幽默搞笑网站“娱乐至死”(funnyordie.com)卷走8项大奖,成为最大
赢家。流行歌星贾斯廷·比伯凭借一段搞笑视频获得了由公众评选的“人民选择奖”。
无独有偶,2011年1月,美国幽默出版商
Cheezburger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风投,这家公司提供的核心内容是“可爱的动物图片+搞笑的拼写错误”。
笑中自有“黄金屋”
“我
们的投资者绝对是我们的忠实粉丝。”Cheezburger网站总编辑Emily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回复邮件中不无自豪地说。她是公司总裁Ben的妻子,
被认为是“站在幽默背后的女人”。
Ben曾是一名记者,Emily曾是一名全职博客写手,他们夫妻俩在2007年创建了一个有趣的小宠物网
站Itchmo.com,内容包含宠物幽默、滑稽图片,同时也发布一些产品信息。
在建立之初的一个月里,这个网站几乎无人问津,但随后美国
圣保罗沙门菌疫情发生之后,网站流量疯狂上升到每月150万。不过,由于Ben在网站公布三聚氰胺和相关化合物的宠物食品测试,他不得不接受美国食品和药
物管理局(FDA)的质询。
Emily在这个时候辞掉了工作,专职博客写作,而Ben也开始对做记者产生了厌倦感,决定专注于做“有趣的事
情”。
在和朋友的一次聊天中,Ben说:“我喜欢Cheezburger。”这家网站同样诞生在2007年,起初的内容是猫的搞笑图片,由
夏威夷的一对情侣博客写手创建。Ben的朋友回答道:“那你为什么不买下它?”
于是就有了Ben向天使投资者的一段有趣告白:“我想成立一
个媒体公司,但我要先买下Cheezburger,你能不能给我225万美元?”Ben曾有过投资互联网失败的案例,并因此欠下了4万美元的债务,但这次
他还是拿到钱了。
2007年9月,交易完成,Ben支付了200万美元,成为Cheezburger网站的新主人,不少人说他疯了,但现在
看来是其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Ben对记者说,这家网站“从第一天起就有利可图”。接手之后,他并没有对网站做任何改变:“什么都不要改,用
同样的方式运行,我只是继承了一个网站的收入。”
在Ben依靠Cheezburger声名鹊起之后,人们开始猜测为什么猫会给他带来这么有
效的商业灵感,其实,Ben不养猫——因为过敏。但他坚信:人们每天用5分钟时间寻找快乐,是他所能给予的,而这也是他的商业模式的根基。

来,Ben又收购了Failblog.com。到目前为止,通过收购和自建,Cheezburger集团拥有50家网站,涵盖幽默产业的各个领域,现有用
户1650万人,每月上传超过50万个照片和视频,每月页面浏览量为3.75亿次,视频浏览量为1.1亿次。Ben和妻子乐此不疲——没有什么比让人笑着
掏钱更可乐的事情了。
“如果我建好了,他们就会来”,这是Ben对用户的态度,快速推出新产品和保证内容质量是网站成功的关键,好的幽默笑
话经常以病毒营销的方式被广泛传播,“哪怕你讽刺一下生活,也能引起很大的共鸣。”现在,他加大了广告攻势,组建的小型营销团队跳过了中间机构,直接与广
告主取得联系。
中国的“幽默者”们
中国人其实并不缺乏幽默精神,在互联网发展早期,有不少笑话网站生机勃勃,但现在大都难觅
踪影,活着的几家也多是“复制+粘贴”式的内容采集方式,好多挂着google adsense或百度推广的广告聊以度日。
当然也有出类拔
萃者,比如“我们爱讲冷笑话”(lengxiaohua.net),架构虽然简单,就像是一个博客,但人气指数高,每篇小文章的点击量都超过10万人次;
截至7月上旬,其同名新浪微博的粉丝数量,就将近200万,不少广告主盯上了它。
“幽默产业虽然值得关注,但在中国很难赚到钱。”互联网业
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国内版权意识比较薄弱,大家都是一大抄。”
像韩寒等作家声讨百度文库侵权一样,在版权明晰的图书领域
都存在难度,更不用说图片和笑话了。而在微博、APP(智能应用程序)等新载体推出之后,维权成了一件更困难的事。
李旭,一位专职的
JAVA开发工程师,在百度推出开放平台以后加入了赚钱的队伍,到目前开发了大约20个百度APP,其中有一个名为“笑话之家”。现在李旭的团队成员只是
两人,一起设计开发关于笑话的应用程序。
这是一个“赚快钱”的团队,在李旭的规划中,其团队构成应该是“一个设计,一个开发,实在不行再加
一个运营”。
至于内容,李旭说:“内容谁都好找,网上有的是。”
有时候他们不得不面对被抄袭的困境,李旭曾发现百度里有一个
应用抄袭自他们,“没办法,一没注册,二没版权,人家说就是抄的你的,你怎么办?”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依靠技术手段,李旭考虑着把所有软件都加密。

目前为止,李旭的“笑话之家”共从各家网站搜罗来了1000-1200条笑话,这会给他带来每天500元左右的收入,“收入能赶上出本《笑话大王》。”李
旭说。
同样发扬这一“精神”的还有尹光旭,一个“85后”的小伙子,两年前发现新浪微博这一平台之后,他专门注册了10个跟笑话有关的微博
账号,发扬“搬运工”精神,从各大笑话网站直接取材,编成140个字的“微博体”,一周后他发现,“冷笑话精选”账号最能吸引粉丝,遂将其作为主打。现
在,这一账号的粉丝数量将近450万。
重视人们的“内心戏”
Cheezburger并不是美国最早的获得投资的幽默笑话网
站。4年前,财经幽默网站WallStrip以500万美元的价格被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收购,这家网站凭借幽默视频吸引了大批用户,主持人坎贝尔
的天赋被认为是交易成功的重要砝码。
不过,Cheezburger是获得投资最大的幽默产业公司,在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之后,其愿景是
成为“互联网文化的终极领导者和影响者”。
Cheezburger也曾被其他网站抄袭,它是如何处理的呢?“当发生这种情况,我们会联系他
们,如果对方能说明抄袭我们的原因,我们就会思考自己是否可以提供帮助。我们允许他人使用我们的内容,但他们必须为我们的网站提供反链接。”Emily
说。
Cheezburger创造了完善的机制促进用户上传内容,他们对内容抱有“采购理念”,会协助用户创建更让人惊讶的内容。当用户上传
的内容面貌一新的时候,他们会通过邮件告诉用户——去欢呼吧。“这是他们的世界,我们只是帮助他们。”Ben说。
中国诞生不了
Cheezburger,就算诞生了,也难以获得同等的源动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人更崇尚幽默,他们认为这是人际沟通的好方法;而中国人更喜欢谦
虚。
不过,Emily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们并没有激励我们的用户贡献优秀的内容。我们网站的成功在于直指人们的内心行为。人们渴望笑。
他们喜欢笑,他们想分享在别人身上找到的滑稽事。同时,别人因为自己提供的内容开怀大笑,人们会觉得这能表现出自己的幽默感,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荣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416

日夜盯緊股價 金錢賺了 心靈透支 黃國英

1 : GS(14)@2012-07-10 22:11:04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0796
好多自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