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汽車新聞》1月31日報道,日前,豐田北美公司宣布將在美國召回近4.9萬輛汽車,涉及普銳斯和雷克薩斯兩個品牌,原因是安全氣囊傳感器存在問題,可能失靈。
豐田發表的聲明顯示,2016款普銳斯和雷克薩斯RX車型以及2015–2016款雷克薩斯NX車型的安全氣囊由於短路問題可能無法正常打開。
豐田表示,將從3月下旬開始通知涉及車輛的車主。屆時,經銷商將檢查召回車輛的傳感器編號,並根據需要進行更換。
此外,對於涉及車輛是否已發生事故或造成人員受傷的情況,豐田發言人拒絕置評。
已出臺的油耗限制和雙積分等環保政策,以及即將出臺的放寬汽車行業外資限制和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等政策,一系列政策將會促進中國汽車業發生新的變化。對於跨國車企而言,這是新的機遇和挑戰。
豐田汽車公司專務、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小林一弘4月25日在北京車展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而豐田對中國汽車業未來的發展還是非常有信心,中國除了放開股比的限制,還有其他相關的政策。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陳因4月25日表示,在制造業已經基本開放的基礎上,工信部將進一步落實汽車、船舶、飛機等行業的開放要求,特別是汽車行業的外資股比限制,將在今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
對於業內已探討多年的汽車合資股比放開一事,小林一弘談到,豐田與合作夥伴一汽和廣汽之間也經常進行交流,比如剛與廣汽董事長曾慶洪有一個會談,雙方深刻感受到中國社會包括汽車產業的發展特別快,雙方必須要加深合作,才能適應中國汽車社會的變化,才能做出更多的成績。在一汽方面,此前也跟徐留平董事長進行過很多交流,徐留平出任一汽董事長之後,一汽內部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和革新。
“如何通過與合作夥伴更好的協作來對應中國市場的這種變化,需要雙方包括高層在內整個的合資方進行比以往更加頻繁的交流。豐田與合作夥伴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就是在日新月異的中國汽車產業變化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推進在中國的豐田事業,我們就必須要有更深化、更強化的合作。”小林一弘稱,豐田與合資方的關系今後會加強,會有變化,也會有更多深入的合作方式。
小林一弘指出,豐田今後要從一個傳統的汽車制造商向出行方案的提供商進行轉型,但是在轉型的過程中,尤其是在中國社會的轉型當中,如果不跟更了解中國消費者需求和中國社會變化的合作夥伴進行深入的交流合作,很難實現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服務和產品的目的,因此,今後還會繼續加強跟合作夥伴的合作。
至於汽車進口關稅降低,小林一弘認為,這是一把雙刃劍,短期來講,對於豐田的進口車事業,能夠讓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獲得產品,還能銷售更多的車。但是,如果豐田不把註意力放在能夠生產更具有競爭力的車型、針對於未來消費者的需求做更多有競爭力的規劃,最終失敗的還是廠家自身。
小林一弘談到,豐田旗下的進口車雷克薩斯去年在華銷量超過13萬輛,但很多廠家也在做與進口車相關的業務,像奔馳、寶馬這些跨國車企的進口車比豐田要多很多的。產品能不能讓消費者滿意也是最關鍵的,不光是價格的問題,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豐田認為最終的決勝因素是能不能生產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車輛。
“豐田不只是進行進口車相關的業務。我們在中國去年超過120萬輛的銷量,其中10%是進口車,剩下90%都是國產車。如果進口車的價格降下來的話,進口車的產品對於豐田國產車的事業也是一種倒逼,也是一種促進。豐田能不能把國產車的競爭力真正地突破極限,能夠做得更好,其實是對於豐田的考驗。”小林一弘如此認為。
小林一弘指出,中國車市正快速變化, 通過本次車展,他認為不光是豐田,每一家企業都應該感覺壓力頗大。
在北京車展上,豐田帶來TNGA豐巢概念首款SUV車型C-HR和奕澤IZOA,以及卡羅拉和雷淩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版等26款車型。其中,一汽豐田發布的全新SUV產品奕澤,在外觀、環境貢獻能力、安全等方面都有進化和提升。豐田旗下合資公司一汽豐田常務副總經理水谷雅史也說道:“中國市場在飛速的變化發展,通過這次的車展,我們看到新的國產車不斷出現,以及新的品牌不斷出現。同時,我們也感覺危機感。所以,未來的汽車市場外資品牌與純國資品牌的競爭會日趨激烈。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各大企業必須要提升自己商品的魅力與實力才可以。為此,從今年開始我們開始導入了TNGA豐巢概念下的新車型。”
不僅市場競爭加劇,油耗限制以及雙積分等環保政策也在倒逼車企調整產品結構。按油耗限值要求,2020年是5L/100km,而按雙積分政策,新能源積分比例2019年要達10%,2020年要達12%。為此,小林一弘談到,豐田在華推動電動化戰略,計劃2020年推出10款電動化新車型,這次在北京車展上全球首發的卡羅拉和雷淩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將於2019年生產和銷量。此外,在這次車展上,基本上每個廠商都在展出純電動(EV)的SUV車型,豐田今後也會在中國開發EV車型,將基於C-HR和奕澤進行EV的開發。
豐田汽車、大眾以及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等跨國車企巨頭紛紛加快在華的電動化布局。今日(8月28日),豐田汽車在青島舉辦的電動化技術交流會上透露,該公司正在加足馬力開發純電動車(又稱“EV”),將於2020年在華首推C-HR和奕澤兩款EV,而且未來在華銷售EV的占比也將比其他市場的高。
豐田技術專家久保馨表示,豐田對中國車市非常重視,自2020年起,以中國為首加速EV導入,到2020年代前半期,全球擴大到10種車型以上。
不過,同屬日系陣營的日產,該企業在華首款純電動車軒逸已於昨日下線,並將於下個月正式上市。而比亞迪、北汽等自主車企則更早已推出EV產品。豐田被質疑在EV布局上稍為滯後。
久保馨談到,豐田在上世紀70年代已開始研發EV技術,並曾在美國等市場推出過EV車型,但考慮到續航里程、車輛價格、充電時間、充電基礎設施等多重問題,因此逐漸將重心放在混合動力技術(又稱”“HEV”)和氫燃料技術(又稱“FCEV”)上,HEV至今在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1200萬輛。現在,豐田根據中國環保政策以及消費者喜好,對此前的電動化的戰略又有所調整,正加快對EV研發,但這需要一定的開發周期,因此到2020年才推出。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談到,在HEV車型上電池,豐田一直與松下合作,對於接下來將在中國新推出EV等新車型將采用到的電池,也將與松下在積極探討生產。松下也是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特斯拉采用的是圓柱形電池,豐田的EV與特斯拉的不一樣,采用的是方形電池,關於電動化的相關零部件,正與相關供應商商討合作中。豐田的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一直以來在汽車領域領先,在“三電”小型化、輕量化等方面不斷有新突破,將來EV市場也會保持競爭優勢。
目前,為了應對“雙積分”等環保政策,大眾等跨國巨頭在華紛紛掀起新的合資熱潮,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和新生產基地,為搶占中國未來的汽車市場做好準備。
近日,傳出豐田、日產等車企將在華擴大產能的消息。據外媒報道,豐田將在中國廣州新建年的工廠,另外在天津工廠有擴建計劃。在廣州工廠新增的產能計劃中就囊括了生產電動車,而天津的產能提升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車型中,其中有11萬輛產能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而剩余的1萬輛則為純電動汽車。到2021年,豐田在中國整體產能到將增加約35%,全年產能約170萬輛。董長征今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此消息不予置評,但他談到
豐田加快電動化,未來在生產規模、在為EV、FCEV等新技術導入中國生產等方面皆會有規劃,遲點會有明確的措施,屆時會對外公布。
有接近豐田的人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按豐田中期計劃,將於21世紀20年代在華銷量達到200萬輛,而豐田現在的產能未能滿足這一計劃,未來應該會新增生產線,預計尚在談論階段,未最終敲定。
目前,豐田在華的兩家合資公司整體年產能為116萬輛。2017年,豐田在華銷量達到129萬輛,雖然保持穩步提升,但從整個市場來看,豐田在全球的銷量先後被大眾以及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超過,與豐田在華的銷量情況密不可分。去年,大眾在華銷量已超過400萬輛,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僅日產在華銷量就超過150萬輛,豐田要重奪全球銷冠寶座,在華不得不提速。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雖然6月早已過去,但對於車市來說,一年一度的成都車展似乎才是開啟下半年市場競爭的時間節點。走過7、8月的傳統市場旺季,隨著車展在9月的開幕,下半年的市場競速又再度開啟。
走在成都的街頭,飛馳而過的行車中,不時有掛綠色牌照的新能源車駛過,這在去年是並不常見的。在政策的推動下,本屆車展上,新能源車也當仁不讓的成為車企展出的“主角”之一。
包括比亞迪、北汽以及上汽在內的幾家主流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都帶來了不止一款新能源產品,北汽新能源旗下全球銷冠車型EC系列的全新升級車型——EC3正式上市,而旗下新能源子品牌ARCFOX也帶來了新款LITE車型,上汽帶來今年最為重磅的新能源SUV榮威Marvel X,比亞迪旗下包括秦ProDM在內的多款新能源車也都悉數登場。在2016以及2017兩年都承受較大燃油消耗和新能源積分壓力的長城汽車,旗下新能源品牌歐拉也帶來兩款新能源車;東南汽車首款純電動SUV——DX3 EV的升級版正式登場,續航里程從此前的300km提升至400km以上。
本次車展新能源汽車的三大亮點是:一,純電動車一統天下的局面依然存在,其中包括一向堅持走傳統混動路線的豐田汽車,旗下廣汽豐田也帶來了首款純電動車廣汽豐田 ix4,對於一直以來以“保守”著稱的日系車企來說,這真的是難能可貴的改變,也說明在“雙積分”政策趨嚴的當下,發力新能源車是車企的不二選擇。二,與此前相比,由於新能源純電動車補貼政策的調整,對於整車的續航要求提升,因此可以看到,本次車展上的純電動車續航里程都在300km甚至400km以上,200km左右的車型已經基本絕跡,這也說明在政策驅動下,新能源市場和企業的升級勢在必行。三,幾乎所有的主流品牌都推出了插電混動車型,在新能源基礎設施尚未完善的當下,車企一致認為,插電混動車型是更為現實的選擇。比如大眾就在本次車展發布了大眾品牌全球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SUV途觀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並宣布在上海、深圳、廣州等8大城市啟動預售。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合資品牌和外資品牌的大舉進入,這一市場也將逐漸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
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雖然去年市場銷量突破70萬輛,今年前7月銷量逼近50萬輛,但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車在市場上占有的份額今年可能仍只有5%左右,尚處於市場培育期。由於其對於基礎設施的依賴更高,因此新能源車相較於傳統燃油車,在服務需求上有更進一步要求。因此可以看到,不少車企在生產和銷售新能源車的同時,也在探索服務的升級。如榮威MARVEL X在發布的同時,還發布了“超級用戶服務計劃”的服務內容,凡在12月31日前購車的用戶,將能以13888元/年的價格,享受到覆蓋養修、能量、保險、出行4大用車場景的服務。在用戶最關心的電動車充電問題上,榮威MARVEL X推出的2項能量服務,擬消滅里程焦慮。基於覆蓋全國287個城市的25萬根安悅、特來電公用電樁,超級用戶車輛將享受到不限額度的充電服務;針對忘記充電導致半路缺電的情況,榮威為用戶提供了定制車輛送電服務,快充10分鐘即可行駛50公里。該項服務將在上海地區率先上線,並陸續普及到其他城市。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