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瑞安房地産估值吸引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45

一般來說,我對以銷售住宅爲主的內房股沒有太大的興趣,原因是房地 産是目前中國政府調控和打壓的主要行業。現時內地的樓價(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超過一般老百姓所能負擔的水平,在政府打擊投機需求和增加保障房供應 下,未來私人住宅房價應該有下跌的空間, 對地産商的毛利率會産生下調壓力。

個人覺得,以量爲主的房地産開發商的商業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大部份都是差不多的---買地、蓋房、銷售, 像工廠般流水作業地運作。她們銷售的産品在整體規劃上很多都是大同小異的, 沒有太多的差異(differentiation),樓盤暢銷與否主要決定於其地段、價格和發展商的品牌,而房地産公司的毛利主要取決於她拿地的成本和落 成後産品銷售的價格。目前,由於部份二三線城市政府在出讓土地的過程中還不是太規範,所以誰能夠拿到便宜的土地,誰就是贏家,但是我相信這樣的機會是不會 持久的(unsustainable)。

在衆多的內房股中,我偏愛瑞安房地産(272.HK)。我認爲瑞房是一家比較特別的房地産開發商,她很注重總體規劃(master planning),最成功的發展项目是上海「新天地」- 包括酒吧、餐廳、零售商場、寫字樓、酒店和住宅等,深受遊客和房地産投資者歡迎,由於她的住宅價格較周邊的樓盤高很多,所以這個项目的毛利率特別高,這是瑞房的競爭優勢。

 

房的發展策略是把成功的上海「新天地」發展模式複製到其他城市,包括重慶、武漢、佛山和大連。我曾經去過她在上海、重慶和武漢的樓盤參觀, 地段和總體規劃都是一流的,我對瑞房的樓盤充滿信心。另外, 房未來會加快蓋房的速度,從而增加公司的股東回報率(ROE)。

 

公司自零六年上市以來,企業管治不錯,美中不足是財務管理比較差, 在零八年金融海嘯中因爲再融資的問題差點兒沒頂,經過這一劫,財務總監(CFO)被切換了,我相信未來瑞房的財務管理會偏向保守一點,見過鬼應該怕黑。二 零一零年十二月,瑞房的淨負債率(net debt/equity)只有46%, 屬於健康的水平。

估值方面,現價只是資産淨值(NAV)的不到60%,估值非常偏低。與其買瑞房樓盤的高價房子,不如買她的股票來得花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59

金山軟件(二)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51

今個星期, 金山軟件(3888.HK)發生了巨變,作爲小股東,我歡迎這樣的轉變。 股價大幅上漲,反映了投資者看好公司的前景。

求伯君退下來,雷軍(金山的創辦人之一)將會出任董事會主席,他曾經是金山的首席執行官,帶領公司從應用軟件業務擴展到互聯網安全軟件和網遊戲,具有領導才能。我相信在他的領導下, 公司未來會快速發展,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的發展。

全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騰迅入股金山,以每股港幣五元,從求伯君和張旋龍手上買入15.7% 股權,成爲單一最大股東。騰迅並且投資金山安全網。我認爲騰迅金山達成戰略聯盟,對雙方來說是雙贏的結合。騰迅可以利用金山的互聯網安全軟件跟奇虎360競爭,而金山就可以利用騰迅的平臺(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來擴大她的用戶(包括安全軟件和網遊戲)基礎。

在騰迅的支持下,我對金山的前景更有信心,會繼續持有她的股票,並可能在股價調整的時候增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92

蒙古能源前景不明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52

上個星期我到蒙古能源(276.HK)調研,跟管理層會面,解公司的最新情況,得出的結論是---前景不明,不宜沾手。

蒙能在過去三年斥資共三億美金,建立一條從胡碩圖焦煤礦(Khushuut Mine)到中蒙邊境口岸(Yarant border)的道路(全長310公里),希望把煤從她的煤礦運到邊境口岸,而她的最大客戶新疆八一鋼鐵便到口岸邊境取煤。至去年年底,公司已經完成了98%的道路工程,最後6公里路段原本打算利用蒙古政府現有的道路,並預計去年年底可以商業生産運作。但是蒙能最近才發現蒙古政府不容許公司採用她的道路,所以公司決定自己建立最後6公里的路段, 預計今年八月份完工,到時候便可開始生産焦煤。我還是覺得事情沒有那麽簡單。

Yarant口岸的處理能力是另外一個瓶頸。雖然Yarant口岸是一個永久口岸,但是她每個星期只開放五天,每天只開放八小時, 處理過關貨品的能力有限,不可以滿足蒙能中期的目標(年産量二百萬噸)。公司未來要跟蒙古政府商討延長通關的時間。

蒙能最近公佈公司有四個開採權可能受到蒙古禁採法的影響,包括胡碩圖焦煤礦,雖然蒙古政府全面收回胡碩圖焦煤礦開採權的機會很小,但是這也是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蒙能現在非常缺錢,在二零一一年三月份,現金只有一千萬港元。沒有收入,流動資金短缺,幸好大股東魯先生(Simon Lo)願意繼續爲公司提供財務上的支援,否則公司可能遇到持續經營(going concern)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06

YGM 貿易調研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54

 

上個星期,我參加了YGM 貿易(375.HK)的基金投資者小組會議,跟管理層會面,解公司的最新情況,得出的結論是---公司前景不俗,但相信已經大部份反映在股價上,現價買入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不高,價值投資者不宜高追。

 

我跟蹤YGM這家公司已經很多年,原因是我認識一個好朋友,他在YGM任職。

 

公司以傳統的家族生意經營,向來作風穩健,派息慷慨,但從來不是屬於增長股。

 

上市多年,公司很少會見基金和分析員。我記得她上一次高調跟投資界會面是二零零四年,當年公司斥資港弊一億三千萬元收購法國品牌Guy Laroche,股價上漲後,大股東陳氏家族在高價(HK$12.25)批售一千萬股舊股套現。而後來YGM在大中華地區開設新店,經營Guy Laroche品牌産品銷售,但可惜沒有得到預期的良好業績,結果公司業績不好,股價下跌,高價接貨的投資者被困多年,去年才翻家鄉。

事隔多年,今年又是管理層高調會見基金投資者,原因是公司在二零零九年九月份,斥資港弊一億三千萬元收購英國高檔品牌「Aquascutum」在亞洲地區的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這項交易對YGM來說,絕對是超值(PE 不到三倍),公司既毋須再根據當時特許權協議(YGM於香港、澳門、中國、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擔任「Aquascutum」品牌的總代理)支付專利權費用(royalty fee),公司更可在亞洲其他地區(主要是日本)特許經營「Aquascutum」品牌而產生專利權費用收入,一舉兩得。公司未來四年將大力發展「Aquascutum」在中國的銷售店(point of sale),希望從現時的125家,增加到二零一五年的255家,包括童裝

同樣的美麗故事,似曾相識,再說一次,只是撰寫研究報告的證券商和 分析員不同而已。最近跟朋友說起,他已經把手上所有的認購股權證(option)(二零一四年到期,行使價大概港弊十二元)行使並沽出,袋袋平安。連公司 內部的職員對公司未來的股價表現也不敢看得太樂觀的時候,我當然不想和不會接他的火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07

電視廣播(二)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57

之前我說過,長遠來說, 電視廣播(511.HK)必須開拓內地的市場(現在占公司總營業額只有4%)。在這方面,公司近期已取得一定的進展,對公司的價值重估起了催化的作用。股價近期創新高,我會繼續持有餘下的股票。

電視廣播將會跟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hanghai Media Group)成立合營公司,發展中國的廣播市場,包括電視節目的製作和分銷。公司希望占大股,但需要得到廣電總局(SARFT)的批準。

另一方面,公司已聯同SMG,在互聯網電視(Internet TV)平臺,分銷電視廣播的內容,公司每年收取版權費(license fee), 合約期三年。

這個星期,騰訊跟公司合作,成立無線電視專屬微博(microblog)網站。兩億多個騰訊微博用戶,將來可以用QQ戶口登入,接收無線藝人於微博的資訊,而無線電視的節目,也可以在這個網站發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4

有「危」有「機」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67

過去兩個星期,美國的主權評級被調低,歐洲債務危機升級,有可能蔓延到法國和意大利等國家,人心虛脅,引發環球股市大跌恒生指數已從高位25,000 點,下跌到19,000 點的水平,跌幅超過兩成,部分分析員認為港股已經步進熊市,我個人對這個看法有保留。

我認為美國不會出現雙底衰退,歐洲的債務危機最終都會獲得解決,最重要是中國的經濟發展依然強勁,最近的股市下跌,我認為只是零九年牛市開始的一個大調整,股民無需過慮,不應在低價恐慌性拋售優質的股票。

正如股神「畢菲特」所言:「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我覺得現在差不多是我開始貪婪的時候了。我的買貨對象主要是擁有經濟專利和業務前景秀麗的公司,在她們的股價跌至估值合理或偏低的時候買入,首選港交所(388.HK),其他對象包括:中國人壽(2628.HK)、平安保險(2318.HK)、友邦保險AIA1299.HK)、工商銀行(1398.HK)、建設銀行(939.HK)、中國銀行(3988.HK)、匯豐銀行(5.HK)和金蝶(268.HK)等。買入這些公司的股票以后,必須長期持有,當股價再下跌的時候,不要止蝕,應該再買,因為估值變得更加吸引。

股神「畢菲特」的「漢堡包」理論很有趣,他說:「假如您每天都要吃漢堡包, 您寧愿牛肉的價錢每天在漲價還是每天在跌價?」當然是跌價。但是應用在股票市場的時候,對很多人來說,答案往往是相反,她們總是喜歡股價天天在漲,短期來 說,可能是賺了錢,但是如果她們未來還是要長期買股票的話,高股價對她們來說應該是不利的。對我這個長線價值投資者來說,大跌市正為我提供一個低吸的黃金 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54

金蝶(二)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70

金蝶(268.HK)剛發出2011年上半年的業績,差過我的預期。

雖然營業額增長超過58%,但是核心經營利潤只有人民幣五千七百萬,年增長只有27%,經營利潤率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成本控制不好,銷售支出增加了62%,主要是廣告的開支和工資上升。去年大幅增加的分公司數目,在今年上半年還未產生經濟效益,令人失望。

另一方面,公司的經營現金流是負一億六千萬,加上研發的支出費用等,公司的凈現金從2010年底的五億六千萬,大幅下跌到20116月份的一億一千萬,并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管理層在分析員會議上強調,今年下半年會嚴格控制支出,希望提高經營利潤率。我對這個方向表示贊同,但能不能做到,我有保留,因為國內的通脹嚴重。

業績后,我相信分析員會調低公司的全年盈利預測。如果是增長30%的話,我估計公司的核心凈利潤,全年應該是兩億六千萬,給于30倍的市盈率,股價大概是港幣三元四角,我會考慮在這個水平收集她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7

世茂房地產回歸理性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74

這個星期,我參加了世茂房地產(813.HK2011年上半年的業績發布會,發現公司管理層對國內房地產市場未來一年的看法并不樂觀。

看來限購令和銀行收緊貸款(包括對發展商的房貸和對買家的住宅按揭)的措施,已經對房地產公司的銷售和現金流帶來不少的資金壓力。如果未來兩個月,所謂的「金九銀十」,還不能為發展商帶來良好的銷售成績,我恐怕降價速銷,會是她們的唯一出路。投資者必須留意這點。

世房由於看見中國政府對打擊房地產市場的決心,所以從年初開始已經採取措施,加強公司的財務實力,務求減低公司的凈負債率(管理層的目標是從現在的75%,減到今年年底的60%,明年再減到50%)。具體的措施包括:減少買地﹑加快推盤的速度和提高產品的素質等。

一言以蔽之,公司未來的日子,會偏向保守。過往一摘千金,大量圈地的情況,我相信短期內也不會出現,除非未來的銷售達到或超過公司的預期(公司今年的銷售目標是三百六十億元人民幣,首八個月已銷售二百億元,即未來四個月平均每月要銷售四十億元才能達標)。

我認為公司的方向正確,如果她能夠做到,我相信估值會有重估的機會,畢竟現價只有資產凈值的0.85倍。而她的2017年債券,息率更超過10%,看來投資者(包括我在內)對她的偏高負債率,還是有不少的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52

恒大地產過份進取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73

昨天,我參加了恒大地產(3333.HK2011年的中期業績發佈會,得出的結論是---公司的經營策略太過進取,執行風險很高,她的股票并不適合穩健的價值投資者,包括我在內。

公司的發展策略是在全國二三線城市大量圈地。單是今年上半年,已經買了四千九百萬平米的土地,目前公司的總土地儲備達到一億三千五百萬平米,足夠她超過十年的開發。土地的成本尚算平宜,每平米只有大概六百二十元人民幣,占銷售均價不到百份之十。

恒大已經在全國超過一百個城市擁有地產項目,總地產項目算目超過一百八十個。我認為公司要在那麼多城市,管理那麼多項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謂「山高皇帝遠」,執行風險很高。

大量圈地令公司的凈負債率增加到80%(凈負債超過兩百二十億元人民幣),未付的土地金還有三百七十億元人民幣。如果公司未來的合約銷售,因為更多的城市推出限購令和銀行的收緊貸款政策影響而下跌,公司的財政壓力將會很大。價格下調的話,公司的毛利率將會受到負面影響。

我對公司的企業管治方面,很有保留。公司在今年七月份,花了六億五千萬元港幣在市場回購一億一千萬股(每股HK$5.93),目的是懲罰沽空的「造謠者」,利用公司的錢跟對沖基金對著干,令我對公司的管治水平,不敢恭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53

中國人壽長遠看好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72

中國人壽(2628.HK)最近股價大幅下跌,原因是她的2011年中期業績低于市場的預期。凈利潤跟去年同比下跌28%,內涵價值(embedded value)下跌1%,新業務價值(new business value)增長只有5.5%。償債能力比率(solvency ratio下跌到164%,公司需要集資。

現價中國人壽的估值便宜,股價內涵價值比率(P/EV)只有1.5倍,反映新業務價值不到7倍,我已經開始在現水平增持,作長線投資。

認為中國個人壽險(individual life insurance)的市場,未來增長的潛力巨大,原因是國內目前的保險深度(Insurance Penetration) 保險密度(Insurance Density)跟外國比較仍然相當偏低

另一方面,中國的壽險市場,競爭不算激烈。因為入門門檻很高,外資進入這個市場并不容易,只可持有51%股權。目前,中國的壽險市場被中國人壽、平安保險和太平洋保險三家公司瓜分。

中國人壽的競爭優勢主要是她的龍頭地位,擁有全國最大的市場占有率(大概35%),遠遠拋離第二大的平保(大概16%)。另外,公司在農村擁有龐大的分銷網絡,其他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公司近年在調整銷售策略,包括加強銷售長期保單(regular premium),整合個人壽險銷售人員的效率(目前的效率遠遠低于平保),減少依賴銀行銷售壽險(bancassurance)的渠道等,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有好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