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交易如何完善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jl0.html 右側交易如何完善
前期一直在談增加右側交易,但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同樣難度不小。在此專門研究一下如何進行右側交易,當然這裡說的右側交易主要是指建倉或加倉交易。
由於右側交易系統目前還不成熟,如長期跟蹤的和佳股份、陽光電源、爾康製藥等,在行情啟動時,均是輕倉或者無任何持股,只有觀望的份,甚是可惜。
第一,右側建倉的資金哪裡來
這個問題同樣適用於左側建倉。
1、換股建倉,永遠是二難選擇。新選中的個股好,還是手頭的個股,這永遠是一個二難選擇。換股交易,二面挨耳光,這是常有的事,如搜於特幾次交易,均不理想。但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看好的個股想建倉,即使實行末位淘汰制,也經常淘汰了正確的,留下了錯誤的個股,在沒有其他的辦法時,這條路還要走下去。
2、長期保留部分現金,是最好的選擇。保持20%左右,甚至更大比例的現金,是能順利建倉的最好的方法。如何能做到一直保持有這部分現金呢?其實也是很難的。一方面,如果要做到這一點,只要有買股票的操作,就要有相應的賣出操作,才能持續不斷的保證這部分現金流。
所以,儘量少換股是非常重要的。要儘可能放棄中小機會,只做比較大的機會。如只少有一倍以上漲幅的機會,當然最好是3-5倍漲幅的這種大機會。
第二,右側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建倉
1、順勢正常加倉。非常看好的個股,從底部起來,但沒有完成建倉任務,在突破30日均線可以少量加倉。當然這個底部一定是歷史性的大底,而不是中間調整的底部。另外,對個股的選擇一定要嚴格。(30日均線沒有特別含義,只是一條預警防呆線。)
2、順勢事件性驅動。許多個股等著等著,不但不能到達目標價格,反而因某起事件,出現快速拉升,這時候其實是可以在第一時間加倉的。因為事件情驅動後的股價,一般很難再跌得下來創新低了。所以這種情況下,也只能順勢加倉,否則只有看的份。
3、順勢逆加倉。就是看好的個股,離開了底部,且已經有很大一段漲幅了,這時候如果直接追高,很可能會被套在調整的頂部,時間一長,心態很難把握,甚至會割肉換股;如果放棄,個股後面可能還有很大空間,卻甚是可惜。所以這種情況下,只能等個股的中級調整後,進行順勢逆加倉。
右側建倉,個人前期一般喜歡進行第3種加倉,對第1種和第2種加倉方法近乎無視。尤其是第2種,看到自己特別看好的個股因利好刺激後,快速拉升,真的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相當許多投資朋友都會經歷。通過思考和完善,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投資體系,希望今後在右側建倉方面有所突破。
以上方法僅適合自己,並不一定適合別人,且還需要倉位比例等的配合,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選股目標:5年10倍不是夢 聽風-春華秋實
http://xueqiu.com/2859479813/28484720選股目標:5年10倍不是夢這是2011年初寫的一簏文章,再整理出來學習,看來是有必要的。(與原始文章稍有修改)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賺十倍的股民不是好股民。本人提出選股目標5年10倍,並不是胡扯來的,是有根據的,下面分兩部分簡單說明:
一、如何才能獲得5年10倍收益理論上說,大牛市高成長的個股,市場一定的高估是大概率事件,以大牛市市盈率60倍計,以下幾種情況都是可以達到5年10倍收益的。
查看原圖1、 進場市盈率13.6倍,未來5年複合增長20%的企業;
2、 進場市盈率16.6倍,未來5年複合增長25%的企業;
3、 進場市盈率20.2倍,未來5年複合增長率30%的企業;
4、 進場市盈率24.5倍,未來5年複合增長35%的企業;
5、 進場市盈率29.5倍,未來5年複合增長40%的企業;
6、 進場市盈率34.9倍,未來5年複合增長45%的企業;
7、 進場市盈率41.5倍,未來5年複合增長50%的企業;
8、 進場市盈率57.3倍,未來5年複合增長60%的企業;
二、制定5年10倍的目標有什麼好處
1、 熊市建倉,牛市賣。要達到5年10倍的目標,必須在低估值和高成長為目標,在熊市底部區域建倉,持有到大牛市兌現利潤,才能完成任務。如東方雨虹002271,08年最低時市盈率只有12倍不到,2007——2010年三年利潤複合增長達到了40%以上,三年就完成了10倍的目標。
2、 看得高,才能望得遠。有5年10倍的目標選股,選股要求高,持股時間長。對個股的要求將會非常高,非常苛刻的。這樣可以避免許多誘惑,包括中短線的誘惑、波段的誘惑和大眾情人的誘惑。
3、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如果5年10倍,得以實現,你的人生將走向自由。5年即使不能達到10倍,完成任務的一半,也將是5倍。這個收益,也是一騎絕塵——將讓你成為頂級投資者。再差點,選股水平實在有限,只完成3倍,也有五年30%以上的復合收益率,仍然是非常高的,肯定能跑過大部分投資者。
投資不能跟風,要有自己的思維,天天盯著大眾情人——茅台、蘇寧、招商就是價值投資?以更高的目標為切入點,以企業價值成長為目標,為什麼不行呢?其實如果在5年以前,說茅台、蘇寧和招商等,我也贊成投資價值較高,但以目前市場來說,這些大眾情人的白馬股,有多少投資價值,真的不知道。
許多人也許會嘲笑本人這個5年10倍是在做夢,但這是個好夢,我會一直做下去,並用行動來實現這個夢。
從2011年初到現在,剛好三年過去了,回過頭來看看,當初的預言基本實現。確實是發了個上等願,結中等緣,呵呵,享了個下等的福——三年收益複合增長35%左右。
你還會投資學區房嗎? 聽風-春華秋實
http://xueqiu.com/2859479813/28804981你還會投資學區房嗎?
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
昨天晚上回家,女兒說這次期中考試,英語考了99分,沒有考到100。我說你已經很好了,我們不要100分,因為100分需要你多花上倍的時間和付出,這是不值得的。
說到教育,不能不談談學區房。據有人統計,上海重點高中學生一天睡覺時間只有4-5個小時。以我身邊的一個同事的小孩為例,大概考的是上海四大高中之一,她們班每人都有幾隻手電筒,就是為了熄燈後,躲在被子裡看書或做作業用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每天老師佈置的作業,絕大部分同學正常時間根本完不成。
以個人的觀察和理解,目前所有的初高中名校,幾乎都是以考試分數為唯一的衡量標準,這也決定會以不停的做試卷為手段。
這種高分,我不能完全否定說沒有用,但其帶來的危害卻是顯而易見的。
1、有損學生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發育。對孩子來說,健康是最重要的。其實對任何人來說,健康都是最重要的。在孩子生長發育期,讓孩子自然成長是最美好的事,不要讓分數拖累你的孩子的身體。讓孩子一天只睡4-5個小時,這是在慢性殺害我們孩子,至少我是這樣認為。
2、扼殺學生的其他能力。應試教育主要培養的都是定式思維,一切向分數看齊,容易忽視生活的美好和扼殺創造能力。生活的美好,不只有分數,而是可以親近大自然,與人為善,幫助他人,孝敬親人等等。
3、容易形成高分低能。一切向分數看齊,容易讓小孩形成畸形的心理,不利於心智的成長。還有就是容易形成除了學習,其他什麼都不會。最終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不是為了應用知識而去學習。「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孩子已經不像我們當年,除了學習,考大學,就只能回家務農。我們需要鯉魚跳龍門,自古華山一條路,只有學習考高分,雖然是下策,但當時卻是上策。現在我們的孩子早就遠離了生存的基本要求,而重要的是要進行素質教育和培養生活能力和技巧。
我們需要遠離學區房,遠離100分。現在許多家長估計還不能理解,只要中國一直在進步,我相信10年以後,學區房就會基本從學生和家長眼中消失。
面對這樣的未來,學區房還有前途嗎?你還會投資學區房嗎?
投資成長股對投資人的要求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kgf.html 投資成長股對投資人的要求
投資不易,成長股投資更不易。
眼光和快速學習能力是投資成長股最大的障礙。
一個人的眼光,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一個人的學識、閱歷和經驗的綜合體現。所以書生意氣,單向思維均不容易研究成長股。
成長股投資更離不開快速學習的能力。快速成長股一般產生在快速成長的新興行業,來源於新產品或服務創新,來源於新的商業模式的創新……騰訊的新行業新產品、雙露藥業的新產品、金螳螂新的服務模式、大華股份新行業新產品、康得新的新產品,哪一隻大牛股某不如此。
而人是天生願意安於現狀,厭惡改變的,所以在新事實面前就非常容易保守。如果以不變應萬變,面對一個新行業、新產品、新服務,不加思考,先入為主,你就會錯過絕大部分的大牛股。大牛股本來就不多,面對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學習,再學習。
但是,僅僅是學習能力很強,但如果學習能力太慢也一樣不行。一個新產品或新服務已經佔領市場了,才發現它的價值,對投資來說是用處不大的。如果你在10年前發現了騰訊,或者在08-09年發現了大華,並理解了它們的產品和生意模式,對投資才有用。如果你是現在才發現騰訊QQ真的很行,大華的安全監控遍地開花,對投資來說,好處就相當有限了。
另外,在投資成長股過中最重要的是耐心。而耐心是建立在企業生意模式和產品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的。在有限的信息中,用穿越未來的眼光來研究企業的未來並持有企業,其實也是非常困難的,並不是說起來那麼簡單。(低水平的股市多動症不在此考慮範圍)
企業的快速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持有企業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困境,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讓你毫不猶豫地賣掉你的愛股。這時候,投資者的眼光是備受考驗的。在情緒從來都不穩定的市場先生面前,你想穩得住那是相當不容易的。在持有過程中,恐懼和貪婪會一直伴隨著你,不要想每時每秒都生活在天堂裡面,準確地說,許多時候其實離地獄更近。
同樣,你持有愛股真的遇到了危機,快速成長的環境已經變化,成長的基礎面臨危險,如果還一味地持有不放,到頭來也很可能是空歡喜一場。如蘇寧電器的長期持有者。
所以在投資快速成長股過程中,許多時候賣是錯的,不賣也是錯的。只有真正理解了企業、明白成長本質的人,才能是最後的勝利者。
如何投資新股—— 卷首語 風險提示 聽風-春華秋實
http://xueqiu.com/2859479813/29437201如何投資新股
2014年5月28日星期三
題外語。寫博客,玩雪球都是記錄自己當時的看法和思考的一種方法,但並不代表就一定是正確的。所以個人的習慣是,過去的文章,一旦公開,哪怕後面看起來,非常幼稚,漏洞百出,也不會輕易更改,更不會去刪除,不過改改錯別字是有的。一方面是對自己的鞭策,另一方面,也是對大家負責。所以個人一直保持不刪改文章的習慣,如若確實不對,只會採取增加新文的方式進行。
關於新股投資,歷來市場有二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是新股風險大,主要靠炒,風停了後就是一地雞毛。要想賠錢快,就去炒新股。這種例子很多,如當初的漢王科技、康芝藥業、華銳風電等,那可是腰折再腰折。新股上市後打2-3折的不少,打對折的更是多得驚人,風險不言自明。
另一種觀點認為,所有的成長股都是從新股小企業中成長起來的,這裡幾乎無風險,更有黃金,相當安全。曾經的蘇寧電器、新和成、金螳螂、大華股份等,例子一樣很多,很多。還有2013年的創業板,一年內漲幾倍的個股就多了去了,2009年的中小板漲個10倍的也不稀奇。
兩種觀點,似乎誰也說服不了說。其實個人也無意介入這種無聊的觀點之爭,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A股歷來有喜新厭舊,逢新必炒的習慣。既然ST都能投資,都可以說是價值投資,為什麼新股就不能根據基本面進行投資呢?所以答案是肯定的:值得投資!
關於如何投資新股,其實是比較複雜的,這涉及到一個投資體系。
個人計劃分為如下幾個部分寫,儘可能避免長篇大論,儘可能寫得簡單明了,但由於投資水平和文學功底有限,最終可能不盡如意,只能湊合了。另外,雖然本人筆鋒所及,個人認知和投資水平並未達及,也純屬正常,希望朋友們補充和提醒。不過該扔臭雞蛋你就扔,該砸磚頭你就砸,不過千萬不要忍氣吞聲。
券首語 風險提示
第一部分 對投資人的要求
第二部分 投資方法分類
第三部分 如何選股
第四部分 關於買入
第五部分 關於賣出
第六部分 持倉管理
卷首語 風險提示
新股投資,投資人一樣適合七虧二平一賺的規律。新股投資,特別是新股成長股投資,尤其是經歷過去年創業板的大漲,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妙,但不得不說的一個事實是,七虧二平一賺的規律在這裡一樣適用。新股投資總體上說,投資人一樣是虧多贏少,甚至在2011和2012年的時候,許多投資新股者虧得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投資是一個概率的遊戲,新股一樣適用。對於集中投資某1只股的作法,由於風險無法控制,萬一遇到一隻大的黑天鵝,就可能將前面的所有成功歸零。這不是一種合理的滾雪球模式,是不值得推薦的。所以個人認可的是相對集中,適當分散,一般來說,持有3-6家基本可以了,或者按彼得林奇說的個人投資者的五股原則,也行。
好股好價,同樣重要。要知道自己投資的標的,安全邊際在哪裡。如果未來的成長不能覆蓋估值,成長對投資就是無效的,投資的風險會遠大於收益,遠離這樣的標的,你會安全很多。
成長是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樹永遠長不上天,人也不可能一直長高,任何事件都是有生命週期的,成長中的企業也一樣。企業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會享受各種鮮花和掌聲,對投資來說,帶來的是業績和估值的雙擊,甚至估值高的離譜,誰都看不懂。但企業一旦成長停滯,永遠不要寄希望於快速成長股一定會經歷中等速度成長一段時間,業績下降的速度遠超你我想像,對投資來說,業績下降和估值下降帶來的雙殺,可能會讓投資者生不如死。
投資不爭朝夕,而是長期的事業,是比誰活得更長久,所以急不得。當你眼裡只有機會,而看不到風險時,才是最危險的時候。所以在投資之前,不防靜下心來想一想,我投資的風險在哪裡?當你能識別投資的風險,並能控制風險和管理風險時,利潤自會奔跑。
如何投資新股3 聽風-春華秋實
http://xueqiu.com/2859479813/29712210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第二部分 新股的投資方法分類新股的投資方法很多,各人的劃分標準也不盡相同,如短線高手、熱點投資法等,都不是本文評論的範圍,個人只是試圖從如下幾個主要的方面,簡單描述一下新股的投資機會。
1、打新套利。新股開閘初期的打新,是一個不錯的穩定收益方法。歷史已經多次證明,這是低風險,甚至是無風險的收益。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真須折,某待無花空折枝。像今年一月份那種情況,打新月收益率可以達到5%左右,甚至可以利用融資融券賬戶,融資打新。至於別人怎麼說,大可不必理會,資本市場裡,賺錢才是硬道理。理論最豐富,道德最高尚,在你的帳戶面前一毛錢不值,毛用沒有。再說,不偷不搶,不違規,不犯法,靠正常智慧賺錢,沒什麼見不得人的。哈哈,賺自己的錢,讓別人無錢可賺吧。
2、快速成長股投資,只爭朝夕。有些企業上市,未來幾年能保持50%左右的快速增長。許多人說吹牛,根本不可能有這種機會。其實只要你認真復盤,A股這種機會雖然很少,但卻一直存在。面對這種高速增長的企業,等低估,怕是沒有機會的。所以對快速成長股,只要估值合理(在股價啟動前,基本都是不合理的),除了高舉高打,幾乎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但話說回來,這種股公司業績變臉了,如果一旦做錯,風險那也是相當高的,很可能就是雙殺。再說,又有幾家企業能保持5-10年50%以上的快速成長呢?那幾乎是要絕跡的事。這種投資,主要是靠賺企業成長的錢。比較成功的案例有雙鷺藥業、大華股份、金螳螂、康得新、湯臣倍健等。
3、中等增速的成長股,在市場最黑暗中守株待兔式的機會。一般來說未來3-5年30%左右的增長的企業,都可以納入此類。許多企業,成長性並不驚人,資本市場也一直不溫不火,但上市後,企業的業績增長一直是真實的。不要看不上這種速度增長的企業,其實5年就有近4倍的利潤增長,加上如果市場低迷時不太認可,在市場最黑暗時進入,很可能就會享受到戴維斯雙擊。許多慢線牛股,都是這樣靠估值和業績的雙增長走起來的。如迪安診斷、和佳股份、尚榮醫療、億緯鋰能、衛寧軟件、易華錄等。這種案例遠遠比前面的快速成長股多得多。
4、逆境反轉股,不怕等三年的後知後覺機會。除了上面快速成長型和中等速度成長的企業,其實新股上市後,大部分都是業績幾乎沒有增長,甚至還會大幅變臉的。這類股票也是投資者最怕遇到的,但卻是遇到最多的那種。但A股市場,由於公司上市後,一般持有大量超募資金,許多小盤次新股,在等幾年後,基本面非常容易出現逆轉,這就為投資者提供了許多機會,而且比中等速度成長股的投資機會更多。由於這種案例太多,就不一一列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小小辛巴兄的全面撒網,五檔抄底法,非常不錯。
投資非易事。企業的利潤就像女人的乳溝,哪怕最平的胸,擠擠都是有的。其實A股大部分成長企業都是假裝成長,並非真實的成長,業績都是靠人工擠出來的。
尤其是在當前情況下,不允許企業超募資金,未來「業績增長」的難度會非常大,併購難了,人造乳溝難度也大了。所以需要投資者更高的眼光,找到真正的奶牛,而不是人造奶牛。
如何投資新股4 聽風-春華秋實
http://xueqiu.com/2859479813/29819253第三部分 如何選股
專注,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礎。許多投資者,今天追熱點,明天玩短線,後天又搞套利,反正市場上什麼最火就玩什麼。對個人投資來說,我們不是團隊作戰,精力非常有限,朝三暮四,是投資的大忌。獨有專注,集中精力於一點,你才可能在某一極小的領域裡,超越絕大部分人,甚至成為專家,成功也就離你最近。所有個人的觀點是如果想在新股投資上有所作為,就要集中全部投資精力在這上面,放棄其他各種機會和誘惑,才有可能取得預期的成功。其實不僅僅是新股投資,如果你喜歡拾煙蒂,喜歡做套利,如果你集中精力,專注去研究,並經受得住各種誘惑,也一樣能取得成功。
一、定性。
所有定性的結論都來源於定量分析的結果。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未來。誰如果清楚地看到三年或者五年後的公司狀況,股市就是提款機了。我沒有辦法肯定某一企業就是高成長,所以只能大概率的評估。
正因為投資股票就是投資企業的未來,所以對於任何一次投資,對企業的定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切投資的前提和基礎。
不熟不做。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一門生意,自己都不能理解,如何判斷自己付出的價格具有安全邊際,如何進行定量分析呢,又憑什麼判斷將來就能賺錢呢?所以投資大師們一直強調的「不熟不做」就是這個道理。
先個股,後行業。定性分析的一般方法是先個股,後行業,個股接合行業,確定個股在行業競爭中的地位和商業模式具有哪些優勢。
滾雪球的生意模式。定性表現在市場上就是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不是屬於滾雪球模式。這個雪球能不能滾得起來,主要取決公司是否具有足夠多的雪(供不應求的產品或服務)和足夠長的坡(廣闊的行業成長空間)。
選擇站在大股東一邊。如果你選到了一家成長性的企業,公司大股東又非常重視資本市場,那無疑是在選股基礎上加了個保險。
二、定量
定量分析的結果,可以佐證定性分析的結論正確與否。
好學生定律。歷史上的好學生,未來考試出好成績的可能性越大,你很難指望一個平時非常差的差生,考試時能一鳴驚人。這個概率太低了。
關於市值。理論上說,對於成長性企業來說,市值越低越好,20-30億市值的企業成長性一般會強於200-300億市值的成長性。但什麼問題都不能絕對,看看騰訊、當初的茅台等,你就知道市值大小是相對的,是需要相對行業空間來說的。如果一個行業整體只能容納100億,你不可能指望這個行業內的企業成長為200-300億;同樣,一個行業可以容納上萬億,也許當時100-200億,也才是成長起步階段。
但凡事都有一個概率和比例,實際上,超過100億市值的企業,想要判斷其是快速成長性企業,對投資人的眼光要求就更高了。
關於定量選股指標。一般來說,過去的PE和當年的PE對投資的指導意義不大,但可以用未來3-5年後的PE,接合PEG法進行估值。但判斷公司未來的成長確實性比使用估值方法難多了。
關於財務指標。因為是新股,所以這裡我不想談ROA、ROE,原因你懂的。
1、應收賬款、存貨與銷售增長比下降;
2、預收賬款與銷售增長比上升;
3、 資金周轉率、存貨周轉率上升;
4、經營現金流與銷售比上升; (項目結算型公司要區別對待)
5、銷售毛利率、利潤率同比上升。
6、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和淨利潤同步快速增長。
雖然定性分析能弄清楚企業的行業前景,行業內的競爭地位和企業上游關係等等,但這並不是說定量分析不重要。同樣,因為有了定量分析,從企業的歷史經營數據中可以告訴我們一個企業過去的業績軌跡,並能判斷未來可能的經營趨勢,能為定性分析提供佐證。所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對企業進行整體評估。
定性分析離開了定量分析,會成為理想主義,典型的例子就是市場上的概念炒做;定量分析離開了定性分析,投資只能是空中樓閣,這方面許多券商對企業的未來業績預測最為經典。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 「如何選股」部分,又是理論分析為主,再次讓許多想得到一個公式,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朋友失望了。其實事實確實如此,我不可能有這種標準公式,如果有朋友有確定的選股公式,望賜教。
所以如何選股,歸根到底,還是離不開八個字「
具體個股,具體分析」。
如何辯證地看待護城河理論 聽風-春華秋實
http://xueqiu.com/2859479813/29837460護城河理論強調:企業需要優質產品、高市場份額、有效執行和完美管理;結構性競爭優勢的4個來源是無形資產、客戶轉換成本、網絡效應和成本優勢。護城河理論確實為尋找偉大企業指明了系統性方向,但如何理解和投資偉大的企業卻並沒有那麼簡單,否則這個世界上永遠不止一個巴菲特了。尤其是國內許多投資者選股唯護城河是論,似乎如果沒有護城河的企業,永遠不能算價值投資。對投資來說,果真如此嗎?對護城河理論的理解真的應該這樣嗎?
一、護城河是不能離開時間、空間和人的因素獨立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離不開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更離不開人的主觀能動性。
時間要素:黃河天塹曾阻擋住了李自成的幾十萬大軍,但當冰封期一來,卻是一馬平川,成為李自成大軍馳騁的疆場。在傳統領域,柯達的護城河不可謂不深,但卻倒在了數碼時代。
空間要素:可口可樂護城河可謂強大,當在全球擴張基本到位時,失去了發展的動力,10餘年間股價卻下跌了30%。
人的要素: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最好的企業如果管理者是扶不起的阿斗,哪怕你蜀道難於上青天,對魏國來說,也如履平地。
所以兵法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真要說護城河,人才是最寬的護城河,但人一定是會退休的、是有生老病死的,最寬的護城河又有多寬呢?
二、護城河有寬有窄、有深有淺,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首先,雖然個人不認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觀點,但仍然認為,任何一家企業都存在一定的護城河,只是有寬窄深淺之分。即使是要倒閉的企業,也曾經有過護城河,只是這個護城河現在已經淺了、窄了,甚至是干涸了。
其次,護城河的寬窄、深淺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動態的,是發展的。藉以一定的條件,護城河寬的可以變成窄的,深的可以變成淺的;同樣,窄的也可以變成寬的,淺的也可以變成深的。(作者:聽風)
曾經我一高中同學,高中考大學考了570多分(當時重點分數線是520左右),因為其看好當時的郵電專業,所以選擇了專科的南京郵電學院。但郵電和電信分家後,如今郵電行業已經只能慘淡經營了。當然,還有一二十年前,最差的幾個專業是:農醫師、地礦油,但如今醫師和地礦油均是分配和待遇最好的專業之一。
緣何?世易時移也。
所以護城河現在的寬和深,並不代表將來也一定是寬和深,而投資投的就是未來,以今天的眼光看將來,是要吃苦頭的。
三、無論多強大的護城河,最終都會被新對手攻破。
偉大的護城河從來都不能阻擋住敵人的入侵,而且還會招致更多的敵人的攻擊。
在遇到比較弱小對手時,護城河是可以保命的。但由於有護城河的保護,往往又讓城內的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尤其是遇到更強大的對手時,護城河往往卻會成為制約自己的枷鎖,甚至是困住自己最後逃命的天塹。
君不見:秦滅六國,不可謂不強大,但最終卻被天下所滅;歐洲的城堡、中國的萬里長城,從來沒有真正阻擋住敵人的進攻;中國各大古城下面的護城河已經沒有任何軍事價值,如今也僅是供大家參觀旅遊劃划船之用。
又如柯達之與數碼像機,柯達是最先擁有數碼像機技術的,由於其在傳統像機領域形成的巨大優勢,躲在護城河內不思進取,最後優勢變成鎖住自己的劣勢,並最終倒在數碼時代。同樣的情況也曾出現在諾基亞身上,比較早擁有智能手機技術的諾基亞,卻陶醉在自己普通手機敵國的護城河內「享清福」,最後造就了蘋果、三星和宏達電的崛起。
四、沒有強大的護城河的企業,並不代表沒有投資價值。對投資來說,強大的護城河的企業確實是可遇不可求的標的。但放眼市場,有強大的護城河的企業屬於珍稀動物了,更要命的可能只是表面的強大,而且價格貴得驚人,甚者,一朝看錯終身錯了(投機賭錢,投資賭命,估計說的就是這種投資者了)。
再說,相對於投資來說,並不一定只有高貴的牡丹是花,而其它花都不是花。至少在本人看來,牡丹花是花,狗尾巴花也同樣是花;百花園中的花是花,沙漠戈壁上的花也是花。花開一樣美麗,花謝同樣化泥。
企業的分類也是有多種的,投資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除了帽似強大的護城河的企業,還有逆境反轉型的、隱蔽資產型的、快速成長型等等,如果用護城河理論來看,永遠會錯過這些好的投資標的。
談了這麼多,但並不代表本人否定投資中的護城河理論,但任何理論都只能是理論,只是一種工具而已,但過於唯心的崇拜,都是對事實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二年多前本人寫的老文,發出來供大家一起討論交流。
@不明真相的群眾 @方舟88
半年總結——風流不在人知 聽風-春華秋實
http://xueqiu.com/2859479813/299484672014年6月30日星期一
很快今年就過去了一半,感覺這半年過得是稀里糊塗,太快了,真的太快過了。按照慣例,又到年中總結時。不管好壞,總結還是要有的。
一、關於融資融券。
首先,融資比例一定要控制好。本人是不做空的,融券就不談了。融資成本看起來只有8.6%/年,不算很高。但融資的風險主要不是來源於融資本身,而是來源於投資者融資標的選擇和融資倉位的控制。個人通過數據風險模型分析,融資超過50%風險就比較難以控制了;超過一倍的槓桿,那就是將自己置於風險之中了。所以關於融資,個人的建議是能不融,就不融,如果實在想融資,建議不要超過帳戶資金的30%,平時可以按20%為上限,進行操作。這樣融資操作,就相當於一個適當負債經營,絕不能過度使用槓桿。當然,這個提前是投資者要有年復合收益率達到20%以上水平,如果進入股市,虧多贏少,想靠融資來回本,那就大錯特錯了。需要記住的是,
融資只能錦上添花,絕不可雪中送碳。
其次,融資的部分最好不要做長線。由於是相當於借錢投資,對於融資標的來說,8.6%/年的成本並不低的。如果進入的點位又不佳,很容易虧損。因為你看到的低估,只是表面的低估,許多股票底下有底的,如今年的許多白酒股,底下還可以再下跌20-30%。本人就吃了這方面的虧,造成今年在融資方面虧損掉總資產的3-4%。所以在市場整體不好時,儘量不要抄股性比較死的個股進行融資操作。要做也要選股性比較活的個股,進行分批融資,滾動操作,降低成本,相對比較合理。
所以從個人的經歷來說,融資抄底的思想是很容易出問題的,尤其是抄「低估」的個股,許多時候都是陷阱。因為雖然低估可以看得出來,但低估到什麼位置,低估的時間是看不出來的,這也是這幾年許多銀行融資者慘不忍睹的原因。
二、關於持有的個股。
1、銀江股份300020。公司的總包資質和技術能力水平,讓公司目前接大單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以至於市場對大單反應都很冷淡,但這只是暫時的。關於公司的基本面,對於一家處於野蠻成長中的企業來說,已沒有什麼要再說的了。至於大家一直比較關心的毛利率和現金流問題,至少目前我眼裡,不是問題,都是可能理解和解決的。
關於銀江的操作,許多波段水平很高的朋友,今年獲是不錯的額外收益,但對於我個人來說,如果公司處於非常低估的階段,我是不願意輕易去做波段的,這樣很容易丟失持倉,這種例子太多了。
根據以住的經驗,這種大單型企業,要麼三年不開張,一旦開張吃三年。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守著,有50億左右的大單在,加上後城鎮化時代才開始,未來不斷增加的大單,確保了未來幾年的業績高速增長,這才是投資最大的安全墊。
2、眾信旅遊002707。公司目前正在商討併購重組事宜,停牌中。消費升級帶來旅遊行業的高速增長,而出境游又是旅遊行業皇冠上的明珠,想不賺錢都難啊。許多朋友比較擔心眾信的低毛利率和利潤率,其實大可不必。眾信旅遊的毛利率和利潤率都很低,主要是因為酒店和飛機票造成的,而這些成本,都只是過手資金,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付出,所以不但不會給公司經營帶來任何壓力,而且還可以享受預收款現金的紅利。所以公司表現出來的「低」,並不是真實的「低」,個人認為不但不是劣勢,而且是優勢。
今年在眾信上面試行了一種新的建倉方法。具體來說就是評估一個進場區域,機械式小價差向下掛單建倉。不抄底,不測底,拿到底部平均價,實行起來效果非常不錯。這是跟
@佰世勤 兄學習後的改進建倉方法,很輕鬆,也很實用,在些表示感謝!
3、上海綠新002565。這是去年一季度挖掘出的企業,曾經一度是本人的第一重倉股,今年初在22-26元之間大幅減持後,大幅調整如期而至(呵呵,蒙對的,如果真的提前知道,我就會在26元上方全面減持,一股不剩了),後面在調整過程中,又適量追了一點回來。雖然留下的不多,但面對這種大幅調整,還是很痛的。今後,這種賣出戰略仍要堅持。這也是今年賣出操作方面最重要的亮點之一。
通過這次綠新的向上分批賣出法的實行,也基本解決了長期以來不會賣出的苦惱。那就是預判一個頂部區域,不測頂,不逃頂,向上分批賣出。呵呵,這不就是買入法的逆操作嗎?有了這種方法,你還擔心被套在頂上,長期坐過山車嗎?
4、億緯鋰能300014。這家企業為了增發,前面股價打壓也是非常厲害。甚至上週奇葩的增發方案出台,引起市場的一片恐慌,個人也表示出憤怒。呵呵,我也不是神仙,一樣有七情六慾的,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也一樣會發洩不滿。但個人在操作方面不會去衝動行事的,這個市場本來就不公平,只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平常心去化解。總的來說,這次在億緯鋰能增發方案後,我還是有點失態了,如果影響了朋友們的操作計劃,在此深表道歉。其實公司還是那家公司,產品還是那個產品,公司的基本面的成長性仍在,公司的錯誤、市場的錯誤,那就是為你提供機會。另外,也想跟朋友們說一句,投資只能靠自己,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的智慧是別人無法左右的,只有自己對企業深刻理解後,才不會受別人言論的影響。
5、博彥科技002649。一不小心,這家企業拿了快一年了,說句真心話,這家企業我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賺到什麼錢,30%都不到,這還是有下跌補倉的情況下的收益。這家企業過高的期望仍不現實,這是一個吃工程師紅利的企業,賣人頭,是很苦逼的。如果今年下半年有更好的新股目標出現,個人是會考慮換股操作的。
6、科仕達002518。呵呵,又是抄底惹的-禍,到目前還微套著呢。不多說了,偷雞不成反蝕把米?這可不行,米錢還是要找回來的。
零星跟蹤持倉,不做分析。
從上面的總結可以看到,今年整體表現很一般,錯誤一如繼往的多,虧損的投資一個接一個。但最大的收穫就是真正明白了買入和賣出的技巧,不再糾結於買早了或晚了,賣早了或晚了。
至於投資收益,小賺一點,也不想去計算,讓答案留到年底吧。
三、下半年簡單展望。
大家期望的大牛市遲遲不來,下半年會來嗎?我真心不知道。再說個人的投資也不太管什麼大盤,更不會去關心什麼板塊,只要整體估值合理,我就是立足於企業,做多為主,靠做多盈利。但下半年仍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下半年的主要機會仍是成長型次新股。市場上發行的次新股,第一波博弈本人是遠離的,因為很清楚那不屬於我的菜。但熱鬧過後,調整到位,我就會對目標個股下手。如果有閒錢的,打打新也是不錯的。雖然大家都開玩笑說,打新是拼人品,但時間長了的打新,一定是拼概率和收益率。後面個股有資金騰挪出來,我也會適當參與打新工程。
2、大牛市真的還很遠。這次新股IPO開閘,玩的是飢餓營銷的遊戲,短期取得市場的成功,這是不用懷疑的。但長期看,這種政策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幾乎可以肯定,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對我們投資來說,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也是需要的。也許新股大面積破發時,大的投資機會就真的又來了。但這一切都需要提前做過準備工作,否則自身套得不能動彈,最好的機會對你來說,也沒有用。
投資是長跑,不需要衝刺,活得長,活得久就好。
注:以上個股分析,僅是總結之用,並非薦股,請勿跟風操作。
附:
漢宮春·梅
作者:宋.晁沖之
瀟灑江梅,
向竹梢稀處,
橫兩三枝。
東君也不愛惜,
雪壓風欺。
無情燕子,
怕春寒、
輕失佳期。
惟是有、
南來歸雁,
年年長見開時。
清淺小溪如練,
問玉堂何似,
茅舍疏籬。
傷心故人去後,
冷落新詩。
微云淡月,
對孤芳、
分付他誰。
空自倚,
清香未減,
風流不在人知。
建立完善的投資體系 聽風-春華秋實
http://xueqiu.com/2859479813/301094602014年7月9日星期三
7月9日凌晨德國對巴西7:1,號稱價值最高的巴西後防線在德國隊面前完全不設防,就像紙糊的一樣, 被打成了篩子。
德國隊歷來都是靠整體作戰,雖然隊內從不缺少球星,但並不依賴某一兩個核心球員。德國隊的整體攻防體系,可以說是各國中最好的,在世界盃歷史上的綜合業績,也是最好的。反觀巴西隊了,過於依賴內馬爾(又想起了那年的與法國隊決賽,那個可憐的羅那爾多),少了後防隊長,就成了一盤散沙。
從這場世界盃半決賽,再回頭看看投資,其實道理是驚人的相似。過於依賴選股能力,或者單一的依賴自己的技術分析能力或基本面分析能力,遠敵不過一個完善的投資體系。
選股、持股、賣出,倉位配置、過程管理等等,都是投資體系的一部分,過於強調某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真正的可持久的成功需要的是完善的過硬的投資體系。而這個投資體系,需要靠概率取勝,能夠容忍投資錯誤,需要防守和進攻之間尋找平衡。
投資體系需要允許犯錯誤。對投資來說,誰都不是神,這世上也從來沒有神。所以投資體系需要允許犯錯誤,但體系能將犯錯誤造成的損失控制在最低範圍之內。投資不能因為某一二次犯錯誤,就造成整體投資體系的崩潰。下面這些方法,都有可能形成投資體系的崩潰,均是不可取的。
1、集中投資一隻股。
2、全面做空。
3、槓桿操作。
4、投資的資金不能自由支配。如借錢炒股、買房、結婚等有急用的錢拿來炒股。
投資最終的成功符合概率論。投資成功有二種方法,一是小勝小賠,積小勝為大勝,這是短線成功的基礎。二是大勝小賠,成則大賺,賠則小虧,這一般是中長線的操作方法。
個人是中長線投資者,所以更喜歡後一種方法,選擇收益風險比高的品種進行投資,用成功的收益覆蓋失敗的損失。在此基礎上,如果能提高成功率,則收益會更高一些。
防守和進攻。荷蘭隊說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意大利人說最好的進攻是防守。理論上說,將進攻或防守做到極至,都有可能取得好成績。但一旦進攻或防守沒有做到位,出現問題,後果也很嚴重。所以個人更傾向於在進攻和防守之間尋找平衡,如德國隊。
防守和進攻,對投資來說,也是多方面的。可以從倉位上實現這個平衡,也可以從選股上實行攻防之間的平衡。此處就不多說了。
買股、過程管理和賣股。這個議題有點大,本文只能淺嚐轍止。
1、 買股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沒有買股前的深入研究,就沒有後面的完善的過程管理和賣股操作。許多人經常嘆息自己又賣掉了某某大牛股,其實錯真的不是在賣上面,而是在買上面,因為如果在買入時,就沒有真正理解,只是簡單的操作,怎麼可能拿得住牛股?
2、 過程管理。真正的大牛股,是不需要過程管理的,只需要拿住就行了,但很可惜的是,我們選到的個股,大牛股少之又少。所以仍需要一定的過程管理,持股過程中高估時可以減持,大幅調整低估後,也可以增持。真的不要太在意別人說什麼是價值投資還是價值投機,賺錢是硬道理,再說,二級市場上,中小投資者的你,並不是真正的股東,其實除了你自己,誰也沒有拿你當股東。
3、 賣出。有了買入前的深入研究和過程管理,自然會知道怎麼賣出,賣出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不需要你花太多的功夫研究了。
此文僅針對像自己這樣的投資大眾,不針對大神,大神請繞行。
看了凌晨的世界盃半決賽,有感而發,匆匆行文至此,歡迎交流。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