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網路、實體通吃 跨足傳媒、醫美 進軍中國王文傑打造 雄獅百億旅遊王國的傳奇

2012-6-4  TWM




憑藉美國、加拿大長程線套裝行程大盤商起家的雄獅旅遊,五年前轉型以虛擬、實體通路並進,大規模垂直整合產業供應鏈,在競爭激烈的旅遊界,走出殺價微利的困境,股票也將在資本市場掛牌。

撰文‧梁任瑋

走入雄獅旅遊集團位於台北市內湖科學園區的總部二樓,入口是一排比一般銀行還要壯觀的外幣兌換櫃台,這個僅對內營業的部門,可兌換十五種外幣,是雄獅旗下 五百位導遊才有的專屬服務。一轉身,另一幅令人吃驚的畫面||三、四百位員工坐在整齊畫一的位子上,一如密密麻麻的生產線員工,忙碌地接聽此起彼落的電 話。

奮鬥二十年 散客與網路領域稱雄五月十五日,從未在媒體曝光的雄獅旅遊總部,首度對︽今周刊︾公開,這個台灣最大旅遊網站的營運基地,樓地板面積達四八○○坪,一九 ○○位員工服務每年逾一四四萬人次遊客,每年出團數高達三萬四千團,每天至少有九十三團在全世界各個角落出發。

如果把旅遊商品的服務流程,比喻為一條供應鏈,從源頭的原物料機票、住宿、餐飲交通採購,到行程規畫的加值包裝,以及終端的通路上架與銷售;在台灣旅遊市 場占有率一三%的雄獅,旗下事業除旅行社,並涵蓋遊覽巴士、傳媒、整合行銷、育成、醫美健檢、IT資訊等事業;同時在東京、曼谷、香港、洛杉磯、加拿大溫 哥華與美國加州奧克蘭都設有分公司。

台北市旅行公會理事長許揚哲表示,目前在旅遊批售市場,康福旅行社可樂旅遊市占率較高,但在散客旅遊與網路旅行社領域,雄獅已是台灣第一大,其次是易遊網與燦星。

雄獅旅遊集團董事長王文傑的野心是打進大中華經濟圈,歷經多年申請,雄獅終於在去年透過香港控股公司,取得中國大陸國家旅遊局核可的全外資旅行社許可執 照,可以經營境外人士到中國遊及中國公民在大陸境內遊,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台灣業者取得這張執照。雄獅在上海、北京與廣州建立三個據點,其中上海雄獅已達 損益兩平。

相較如今擁有的地位,不過二十年前,雄獅還只是一家小型傳統旅行社。

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的王文傑,踏入旅遊業有一段「歪打正著」的因緣。一九七八年退伍後,因家庭因素沒有出國深造的王文傑,進入當時非常知名的理想旅行社服 務。在理想旅行社前董事長陳昭雄鼓勵下,搭上七九年政府開放出國觀光旅行熱潮,王文傑成為歐美長程旅遊團人氣導遊。「帶一次歐美團,回來就可在永和買半棟 房子!」在那個台灣只有有錢人有能力出國的年代,讓他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在三十歲那年就帶著母親移民美國。

八五年,原本在美國擔任專業導遊的王文傑,加入同學成立的寶獅旅行社擔任副總經理。那時做生意一切靠人脈,沒有資源的王文傑,只能先經營長程線套裝行程給其他小型旅行社販售,並將小型旅行社散客組成團,憑藉產品優勢吸引業務員。

投入五億元建置IT 築起技術門檻八六年,寶獅旅行社總經理由於個人因素退出經營,指定把手中一成股權賣給王文傑,讓王文傑從專業經理人搖身一變成為大股東。之後原始股東陸續退場,有領導特質的王文傑一路收購股權,逐漸坐穩經營權。

不過,「當時留下來的人是恐懼的,我們品牌度不如現在響亮,規模又小,沒有現金流量的寶獅,一度還標了兩個互助會籌錢。」八六年到九○年,王文傑花了整整五年時間,對內整頓組織。

即便如此,當時的寶獅還只是一家專營團體行程批發的旅行社,想做票務,根本沒有航空公司願意合作。九○年,為了建立自己的顧客群,寶獅成立子公司「雄獅旅遊」,一方面建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自己培養業務員,跑公司客、團客市場。

既然要經營「一條龍」服務,逐漸增加的客戶名單、旅遊行程,讓管理龐雜的資料成為一種負擔;王文傑深思熟慮後,決定砸錢投資IT。他一開始先買套裝軟體, 後來需求越來越大,於是從外部找來現任總經理裴信佑,在九六年成立資訊部門,建構內部資訊自動化,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處理龐大的客戶資料與交易流 程,也嘗試改變雄獅營運模式。

然而,「一隻腳跨入網路世界,另一隻腳還停留在傳統通路,為了行銷宣傳,拚命砸錢在報紙打廣告,對外無法完整表達產品特色,對內又面臨網路化與前後台資訊 整合問題。」初期雄獅發展電子商務並不如想像順利,直到二○○三年嚴重衝擊旅遊業績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才讓雄獅從傳統旅行社一躍轉 型為網路旅行社。

當時台灣已出現網路旅行社,包括ezfly易飛網、eztravel易遊網、燦星等皆由虛擬通路崛起,唯一從傳統旅行社跨足網路經營的,只有雄獅。

供應鏈管理虛實整合 創造多元獲利模式當時,王文傑就深刻體會到,透過網路交易可以讓大量資訊流通,從前出一個歐洲團最快要四十五天,但現在可以縮短到只要三天,消費者不但可以拿到最優惠的價格,也幫航空公司快速消化庫存。

近十五年,雄獅投入IT建置費用達五億元,創台灣旅行業規模之最,也建立起旅行社同業難以超越的技術門檻。「網路要燒很多錢,但王文傑很敢投資,如今不論從直接客戶的出團數、分公司數都證明,雄獅已超越旅行社層次。」長期觀察雄獅成長的許揚哲表示。

在虛擬通路創造出銷售量與營業額之後,王文傑逐漸掌握向上游航空公司、飯店議價的談判能力;但他發覺,單靠低價策略只會把自己推向毛利越來越低的紅海,關 鍵還是要引導消費者到實體店面,購買高毛利率的產品,再配合大量的異業整合行銷,創造高附加價值。眼前唯一的決勝點,就是創新的企畫與包裝能力。

當時,傳統旅行社經營多半以集中辦公空間的「樓面式」為主,但雄獅自○七年起,租下台北市東區SOGO商圈忠孝東路、復興南路口的三角窗,成立忠孝旗艦店 經營起「店面式」服務;不但提供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實體通路服務,門市服務人員裝扮也比照空服員,大大顛覆旅行社形象。

目前雄獅全台有五十九個據點,「虛實整合」的經營策略,讓雄獅從過去的旅遊商品製造商、批發商與零售商,兼而扮演廣告行銷商、活動策畫商與傳播商角色,自然使得交易組合更多元,獲利也隨之增加。

一一年,王文傑正式揮軍媒體事業,成立「欣傳媒」,很多同業看不懂他要玩什麼把戲,甚至看衰者也不少。其實王文傑想的還是垂直整合產業鏈,奪回通路發言 權。如今,雄獅已不再年砸千萬元購買入口網站廣告,也不印刷傳統宣傳品,只與銀行合作信用卡帳單行銷,大幅節省廣告費用,也更精準掌握潛在顧客群。

雄獅旅遊集團總經理裴信佑指出,目前網路電子商務收入已占雄獅總營收六成,實體通路降至四成,去年總營收站上二五○億元;即使扣掉同業批售,營業額依舊有一二○億元,寫下歷史新高紀錄。王文傑的供應鏈管理,已讓雄獅成為旅遊業的一頭巨獅。

「躺在雄獅電腦的裡面,有八十萬名outbound(出境)名單,我都還沒開始用。」王文傑自信地說,「如今雄獅整合行銷的人才已經鋪開了,再加上我手上 握有台灣最大的旅遊產業供應鏈,與同業相比,我絕對有足夠的長期競爭條件與能力。」唯一台灣業者取得中國全外資旅行社執照「如果只經營台灣,根本不需要向 資本市場籌資,但中國市場是台灣的六十倍大,依靠自有資金,已不足以支撐長期投資所需的銀彈。」提起中國市場布局,王文傑的語調突然提高許多。在旅遊業打 滾近三十載,老將終須走上資本市場一戰。

去年雄獅為了擴充營運規模以及股票掛牌,陸續透過盈餘轉增資、現金增資讓員工認股,將資本額從三.四億元提高至八億元。據了解,員工認股每股金額約二十餘 元,若與目前唯一上市的旅行社鳳凰旅遊相比,由於兩家公司每股稅後純益相當,皆屬品質不錯的旅行社,在股價上已展開比價效應,至於雄獅上市後股價能否超越 目前鳳凰的六十元水準,就看它的中國題材,投資人是否買單。

黃昏的暮色灑落在王文傑辦公室落地窗前,一架從松山機場起飛的班機劃過眼前,王文傑專注地看著天際。二十七年前他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靠著堅持與創新才拚出今日的百億旅遊王國。身為產業的先鋒者,始終抱持滿腔熱情的他,知道前方還有很長的旅程等待他去開創。

王文傑

出生:1953年

現職:雄獅旅遊集團董事長

經歷:理想旅行社導遊

學歷:東海大學政治系、台大商學研究所EMBA

雄獅旅遊集團

成立時間:1977年

資本額:8億元

董事長:王文傑

總經理:裴信佑

2011年總營業額:25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5

從網路跨足手機業 半年狂銷三百萬支 小米科技雷軍 撂倒華為、宏達電的關鍵

2012-7-23  TWM




網路產業出身的雷軍,打著蘋果供應鏈製造,價格只有蘋果的一半,半年內,讓小米科技單一款手機在中國熱銷三百萬支,連中國第一品牌華為都追不上。

更遑論台灣品牌宏達電了,到底雷軍如何辦到?

撰文‧翁書婷

上周,台灣科技業最熱門的話題人物,就是小米科技創辦人「中國賈伯斯」雷軍。

星期四的晚間,暑氣熾熱難忍,但到台灣訪問的雷軍,心情卻興奮無比。一來是至上個月成立甫兩年的小米科技,進行第三輪募資,規模超乎預期,達到二.一六億 美元,換算小米科技市值將近四十億美元;二來,上半年結算後,在中國單靠一款手機,就讓銷量衝破三百萬支,以智慧型手機排名來說,不僅把中國第一品牌華為 甩在後頭,更直追蘋果、三星,而宏達電手機的市占才剛剛登上第八大。

「這個紀錄是我們原本預估的十倍以上。」雷軍開心之情,全寫在臉上,為順利達到今年六百萬支手機的銷售目標,鞏固供應鏈成了首要任務,讓雷軍這趟台灣行,格外重要,因小米就是標榜「採用蘋果供應鏈」,但價格只要一半。

在台灣,雷軍的名氣不算大,但在大陸網路業,他可稱得上是響叮噹的一號人物。從金山軟件起家,創辦卓越網、投資凡客誠品等電子商務事業,都有不錯成績,但雷軍卻不以此自滿,他還要攀上更高峰,就是成為中國的蘋果!

關鍵一:

每周更新 活化作業系統穿著深藍色POLO衫、牛仔褲,整齊的頭髮,十足的斯文書卷氣,雷軍說起話來有條有理,可是,他做的事業,卻很不同於他的外表。雷軍的企圖心很強,選用蘋果供應鏈,打出高品質手機,但價格卻不到iPhone的一半。

聽起來很像是幾年前,深圳華強北路那些山寨廠們,做的山寨蘋果、橘子機,那你就太小看雷軍的野心了。端出與蘋果iPhone相同的硬體品質,價格卻低得驚 人,對比蘋果賣一支iPhone,賺進五五%的利潤,雷軍賣一支小米機,卻只賺兩百人民幣,利潤一○%,「我不靠手機硬體賺錢。」雷軍話裡聽不出一絲猶 豫,取而代之的是堅定。

這樣能成功嗎?多數人都有著相同的疑問。賣手機卻不從硬體賺錢,雷軍看得更遠,「Google、亞馬遜的成功,那才是他要的。」觀察雷軍已久的業內人士直言,賣手機賺不了幾個錢,但軟體、服務、人流,這才是雷軍賺錢的來源。

只是,一家成立才二年的公司,如何養出千萬人流,讓華為害怕?讓宏達電望塵莫及?他有什麼祕密招數嗎?

雷軍分享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我遇到諾基亞的一位副總,很開心地和他分享了很多我對手機設計的看法,不過,我想他轉身就忘了。其實宏達電、 三星、蘋果也是一樣,你的意見他們會聽嗎?不會,但小米會,而且還是你說了算!」從網路起家,雷軍太了解消費者行為,消費者是片刻不能等的,只要網站上有 一處功能不好用,消費者意見就會蜂擁而至,所以臉書每天都在更新功能、Google時常有新介面,但顯然手機大廠們,並未領悟這個道理。

因此,雷軍反向操作,從使用者意見出發,每周舉辦網路論壇投票,把重要意見更新至手機作業系統。「你每周都會發現小米機不一樣了,我們每周更新,不好的功能就淘汰,這個作業系統是活的。」他說。

關鍵二:

利用社群 養出百萬「米粉」雷軍很聰明,要打造自己的作業系統不容易,小米機用Android當基底,卻不斷做更新,不管是淘汰使用者抱怨的功能,或是增加微博、 QQ等大陸用的軟體,把大陸的消費者成功綁在小米機上,讓他們一個個成為「米粉」(編按:指小米機的粉絲)。

就像大陸崇尚蘋果的人,叫作「果粉」;雷軍很清楚,小米機要長久,也得有一票忠實的「米粉」支持。為了讓消費者黏在小米機上,雷軍不只籌辦小米機特有的網路論壇,還舉辦各式行銷活動、發行網路雜誌,讓「米粉」們隨時都有新話題。

「這些『米粉』其實是網路的意見領袖,影響力很大。」雷軍要「米粉」就像病毒傳播般,先侵入核心,再擴散到周圍。這樣的營運方式,看在軟體產業分析師眼 中,「說穿了,雷軍是用經營網路的方式,在賣手機,在網路世界裡,擁有人流的人,才是贏家。」所以,雷軍不用靠硬體賺錢,養出百萬「米粉」支持小米機,源 源不絕的人流湧進,金流也將跟著來。難怪不管是國際大廠安謀(ARM)、高通,抑或是負責製造的台廠富士康、宸鴻,都緊抓雷軍不放,他們太清楚,小米引領 的一場新革命,才正要展開。

雷軍

出生:1969年

現職: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 經歷:優視科技董事長、金山軟件董事長

學歷:武漢大學計算機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47

思考的碎片---8/27 網路密碼安全結構的安排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4igm.html
思考的碎片---8/27 網路密碼安全結構的安排

網路時代每個人會有N個密碼。很多人甚至是同一個用戶名同一套密碼。(至於不同用戶名問題涉及另外一個互聯網文化的倫理問題另外討論)

其實這有一定風險。早前和@linan 討論過 一個比較好的密碼安全結構的安排方式。供各位參考。

這個安排是分三個級別。

最高級:和real money有關的,主要涉及無限責任的。比如網銀(不包括支付寶,如果不開通快捷支付。支付寶幾乎就是一個交通卡。損失有限)

這部分的密碼是安全級別最高。同時用戶名和密碼最好是獨立一套。
同時要注意這部分密碼一定要使用雙因素認證 two factor authentication.
原理可以自己去google or wiki核心是兩句話 something you have ,something you know.

按照我的理解最安全的是如下三個方式
1.刮刮卡,甚至可以反覆使用,如果不被拍照的話。

2.短信 足夠安全,如果手機不掉的話。密碼和手機同時失竊那麼基本是親密關係的人導致的。所以安全性足夠。

3.token方案,中行就用的RSAtoken方案。歐洲,新加坡 香港。這類離岸市場,和多運營商小國家跨地域營業的都喜歡使用token方案。獨立但是必須攜帶。
這三個雙因素是最好的,有人會說UBS加密狗,那個N年前就有案例。。。詳細自己去google提示一下健康關鍵詞。

以上是money matter 無限責任的安全系統。

接下來兩個層次是互聯網相關的。

第二級:這可以有兩部分。A Gmail郵箱密碼或者hotmail 這作為所有互聯網密碼的基石。同時現在尋回密碼支持手機驗證碼這個安全性也足夠高。同時還足夠便利。話說最高級的密碼是很麻煩的。每次手忙腳亂。
至於為何用gmail 和hotmail大家都懂的,yahoomail是不靠譜的。更別說百度和QQ了。
別和我扯蛋。
這個邏輯也很類似DNS 的6個金字塔提供基礎信用。這樣的邏輯。基礎郵箱提供基礎信用。保證這個郵箱的安全就是保證整個互聯網應用的安全。

B.類支付寶這樣有限損失的money matter。這裡也簡單。便利和安全性的矛盾。既然是有限損失就取便利性。
這個邏輯和早前探討過的移動支付裡的money in bank 和money in card一樣的。in bank安全要求高。in card就是一張交通卡而已。便利性佔上風。

第三級的其他任何互聯網註冊的用戶名和密碼都可以是一致的。這樣減少記憶的壓力。符合人性。出了問題直接用基石信箱尋回。
從應用實踐來看移動互聯網國外的大部分可以用FB帳號登錄。這應該是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736

昔日網路輸家打造下個興櫃股王

2012-9-3 TCW




五九一、八五九一、八八九一、一○一,這些不是股票代號,也不是發票中獎數字,而是下一個興櫃股王的獲利密碼!

這家公司叫作數字科技,全台灣有三百萬人使用過,但卻從沒有一個人了解,提供給他服務的,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這家向來低調神秘網路公司,首次在媒體前曝光,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數字科技營業額每年成長三至四成,每年賺逾一個股本,即將於九月三日登錄興櫃, 認購價二百五十元,去年每股稅後盈餘(EPS)達十四元,比現任興櫃股王——瓦城泰統去年EPS不到十元還高,可望一登錄就挑戰興櫃股王地位。

上述四組數字,都是數字科技創造出來的交易平台,從虛擬寶物交易、房屋出租、賣中古車、賣T恤等,堪稱網路世界的「超級店長」,也是全台最大的虛擬交易平台。

這是三十六歲數字科技總經理吳聰賢帶領的數字科技,在二○○○年網路泡沫化,燒掉一千五百萬元創業資金後,悟出來的網路世界「簡單成功學」。

網路泡沫衝擊領悟做生意,就是在買賣間賺差價

不愛念書,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資管系畢業,二十三歲就開始投入網路業的吳聰賢,名聲沒有當時念台大商研所的網路金童、前資迅人執行長賀元等人響亮,但是網路 泡沫後,所有的網路新貴一夕間消失。當年數字科技的前身艾德網科技,經營交友網站、商店街等十多項網站,也面臨網路泡沫化的衝擊。

為了求生,艾德網科技只好將員工從二十多人裁到只剩三個人,公司從南港搬到三重,房租從每月十二萬,減到三萬,轉型做節費電話求活路,卻讓他們領悟到「做生意,就是在買賣之間賺差價」。

從事節費電話兩年後,二○○四年,艾德網科技決定重返網路世界,讓一組員工成立台灣論壇(BBS),再試水溫。台灣論壇上許多網友的討論,讓他們發現在許多的討論項目中,網友有買賣的需求,興起建立「交易平台」的念頭。

全台最大生活資訊分享平台愛評網執行長何吉弘形容,數字科技做的是「配對遊戲的媒合」,讓使用者用標準規格把資訊刊登出來,有需求的人自動上去找,這種簡單的配對、分眾的平台經營,只要抓住需求,生意可長可久。

暴雨策略:一年半砸五千萬廣告,打響知名度

二 ○○七年數字科技正式成立,把電信業務切割出去,全心投入網路業,推出第一個平台是「八五九一寶物交易網」,但營運了半年,才撮合第一筆一千元交易,數字科技則只收到六十元手續費。真正讓國內網路界注意到數字科技的,是第二個交易平台:五九一房屋交易網。

二○○七年六月,五九一房屋交易網(編按:包含租屋、中古屋等交易)剛成立時,一天刊登量達一千二百筆,半年後開始收費,如果每筆收兩百元,一天就可進帳二十四萬元。

為了這每筆兩百元的租屋刊登費,吳聰賢在一年半內,大膽砸下五千萬元廣告費,這數字等於當年公司獲利的一半,以「暴雨」策略攻占電視和公車廣告,快速打開五九一知名度,這個金額之高,讓數字科技名列當年全台前十大廣告主。

只是砸下五千萬元廣告費,可以換來多少筆兩百元的刊登費?

第一天,從早等到晚,業績竟然掛零。

吳聰賢還以為是系統當機,忍不住跑到便利商店儲值了兩百元,一回到公司,同仁興奮的對他說:「有了,兩百元。」他心想,完蛋了!

第二天,還是空等一整天,直到傍晚才真正收到第一筆錢:兩百元。

四個客服,七手八腳服務一個客人。「怎麼這世界那麼殘酷啊?」投五千萬,才回收兩百元!讓吳聰賢上了一堂震撼教育課。

第三天收到六百元,第四天收到兩百元……。漸漸的,觀望的房東變少,加上持續打廣告,業績漸漸上來,大約花一年半時間,才達到損益兩平。

為了做兩百元的生意,五九一房屋交易網總共砸了上億元廣告費,單憑一股傻勁,比許多家大公司,更敢花錢在會員數上。

等到五九一房屋交易網做大,原本不把租屋市場看在眼裡的房仲業者如永慶、信義才發現,租屋網也是有利可圖的,但五九一房屋交易網已搶下先機,如今,反而是大型房仲業者跑來五九一房屋交易網刊登出租和出售廣告。

減法策略:網域、廣告詞、網頁,都走簡潔風

相較於雅虎等入口網站的包山包海,之初創投合夥人程九如指出,數字科技屬於垂直性網站,專注於一種簡單的資訊媒合,但是卻能深度掌握使用者的心態和行為,既能向使用者收費,也做得比雅虎還大。

在同業眼中,數字科技的不簡單,就在於「簡單」,挑對一個市場,專注把簡單的事做好,反而因簡單而做大。

吳聰賢形容,「簡單是一種減法。」數字當域名,就是為了簡單、好記。例如五九一,是「屋交易」的諧音,讓年紀大、不懂英文的房東容易記憶。廣告策略也很簡 單,只傳達一個印象,就是「五九一」等於租房網,廣告口號是俗擱有力的「就是快!」讓消費者一想到租屋,就會搜尋五九一,做到網站品牌化。

網站介面設計也很簡單,很多同業在網頁上提供琳琅滿目的資訊,塞了出租、出售、中古屋等,消費者必須開很多頁面,但五九一房屋交易網卻簡單到,消費者只要在首頁就可搜尋到要租或買的房子,且配對準確率高。

贏者策略:把流量衝到最高,買賣家就會進來

數字科技找到有交易需求的品項,從賣家和買家的交易中賺到錢。這種使用者付費的模式,看似簡單,但真正的門檻在前置成本很高。「網路,是贏者全拿。」吳聰 賢說,流量通常會集中某個網站,人流就是錢流,賣家想賺錢,就會到流量最高的網站,當賣家從交易中賺到錢,願意付費後,數字科技再投入更多廣告,帶更多買 家進來,交易就更熱絡,啟動正向循環。

吳聰賢透露,很多人以為註冊會員是免成本的,其實都要花成本。五九一房屋交易網花上億元廣告費,八五九一寶物交易網也投入五千萬元,換算下來,八五九一寶物交易網的會員成本約五百元,五九一房屋交易網的會員成本達一千元至一千五百元,這些前期投入的資金就是門檻。

吳聰賢在二○○七年加入數字科技後,當時他看到電視劇《朱元璋》,軍師對開疆闢土的朱元璋說了三句箴言:「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深受啟發。他開始廣 積糧的建立虛擬寶物、租屋或中古車等平台,更勇於砸大錢做廣告,築起了門檻和優勢,後進的競爭者難以超越,終於讓數字科技達到「緩稱王」,打造出台灣最大 虛擬交易平台。

【延伸閱讀】台灣每8人就有1人是它的會員——數字科技旗下網站

8591寶物交易網創立:2004年11月會員數:171萬日均訪問人次:37萬台灣最大線上遊戲寶物交易平台

591房屋交易網創立:2007年6月會員數:103萬日均訪問人次:22萬台灣最大租屋交易平台

8891汽車交易網創立:2009年8月會員數:12.9萬日均訪問人次:4萬台灣第二大中古汽機車交易平台

101原創T恤創立:2011年11月會員數:14萬日均訪問人次:3.9萬台灣唯一原創T恤網路品牌

註:數據截至2012年8月20日資料來源:數字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52

本夢比退燒 臉書、團購網站市值腰斬 美國網路泡沫 專業投資人相互砍殺

2012-9-3   TWM



﹁都說好了,這次的網路公司創造的奇蹟會不一樣,為何才一年就變了?」這是美國投資人最想問的話。只是這句話以前是菜籃族問的,現在卻是高盛證券、摩根士丹利等專業投資機構的疑問,美國網路公司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撰文‧乾隆來

中國傳統的七夕情人節,位在加州的臉書總部將近兩千位臉書︵Facebook︶的員工,卻是百味雜陳、憂喜參半。喜的是,世界級的頂尖建築師蓋瑞 ︵Frank Gehry︶,要將臉書總部徹底改頭換面,設計成最先進、充滿綠意與未來感的總部辦公室,帶給員工無限的希望。

悲傷的是,已在那斯達克上市的臉書股票卻不領情,超過二.七億股的臉書股票解除禁售令高掛賣單,當天臉書股價大跌六%,只剩下新上市價格的一半,所有員工荷包在短短三個月內腰斬。而且不只臉書落難,其他網路公司股價也一起崩跌,美國網路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臉書股價重跌並不孤單,與臉書並稱「美國三大網路明星公司」的團購網︵Groupon︶、以及社群遊戲網︵Zynga︶股價先後暴跌,只是臉書規模最大、 災情最慘重。曾經被讚譽為「網路行銷革命」的團購網Groupon跌幅更深,三十歲的執行長梅森發明了「揪團買半價折價券」的網路行銷模式,短短兩年內累 積了五千萬用戶。

投資銀行把身家都押上臉書意氣風發的Groupon在去年十一月三日以每股二十美元上市,換算公司總市值高達一三○億美元,股價最高曾經來到三十一.一四 美元。不料,上市之後的Groupon卻像洩氣的皮球,業績成長停滯,股價不斷下挫,原始股東一路賣股,最新的股價剩下四.四四美元,上市九個月,股價跌 幅高達七七.八%,總市值剩下二十九億美元。革命性的團購網,成了教科書網路泡沫的又一個鮮明案例。

社群網路遊戲Zynga在去年十二月十五日,緊接著Groupon股票上市,這家依附在臉書快速發展的遊戲公司,上市時股價總市值一度高達一五○億美元, 甚至超過團購網;但是股價也像放煙火那樣只發出短暫燦爛的光芒,八月二十四日股價只剩下三.二七美元,比IPO︵首次公開發行︶時下跌六七%、剩下高檔十 五.九一美元的五分之一。

華爾街投資銀行爭搶臉書上市案,拉高了臉書的IPO價格,卻也是今天臉書股價「宿醉」的因素之一。華爾街兩家最大的投資銀行|| 摩根士丹利與高盛,過去幾年將臉書上市視為生死存亡的戰爭,兩家投資銀行投入無限制的資源爭搶。最後由摩根士丹利勝出,領銜承銷臉書上市,從承銷費以及自 營獲利超過兩億美元,但是旗下基金買入臉書股票的金額遠遠超過承銷收入。

雖然承銷與基金操作有嚴格的「防火牆」,但是摩根旗下基金有許多都是在IPO之前就入股,而且金額遠遠超過高盛與他們的客戶當初投入的四億五千萬美元︵高 盛與客戶在IPO已經落袋十一億美元︶。投資銀行為了搶案子,把自己、客戶的身家財產都押寶在臉書,隨著臉書股價大跌,投資人浮動、急著想要獲利或停損的 心情,壓力著實難以紓解。

專業投資機構自己坑殺自己老股東套現成為臉書上市過程特別的焦點,由於是投資界最熱門的標的、華爾街投資銀行死命爭搶的對象,人心浮動的情緒特別難以掌 控。八月股價重挫的原因之一,就是有高達二.七一億股、相當於一三%的上市流動籌碼脫離「禁售期」。根據花旗集團分析師的報告,還有高達十三億股的禁售股 票,將在年底前脫離禁售期,屆時臉書的流動籌碼將會暴增二八○%,有大量的長期籌碼等著解套或者套現,潛在賣壓龐大,股價易跌難漲。

早年投資Groupon的股東,跑得比臉書更快、更徹底。例如創投基金安德森霍洛維茨,以每股七.九美元買入五一○萬股,最近公布第二季持股明細,外界赫然發現他已經賣得一股都不剩了;基金巨人富達資產管理,原本持有二千萬股,也在今年第二季出脫三分之一。

臉書、Groupon、Zynga淪為泡沫股,其實反映了整個投資界的保守心態。二○○○年網路泡沫破滅,許多網路公司的股東與創始人被洗得傾家蕩產;但 是,金融海嘯之後釋放出的巨額熱錢還是要尋找出路,加上「中國崛起」的熱潮,終究在去年吹出了一個規模相對較小的網路泡沫。這波金融海嘯後的科技股泡沫, 從二○一○年底中國的優酷網︵中國版的YouTube︶與當當網︵中國版的Amazon︶領軍,優酷由高盛證券主辦承銷,上市當天股價暴漲一六 一%,IPO上市價十二.八美元,最高來到七十美元,高盛證券與投資人賺得缽滿盆滿。

網路公司難逃泡沫宿命

熱潮逐漸加溫到去年年中,摩根士丹利承銷專業人士社群網站LinkedIn,成功集資新台幣一百億元,上市當天股價暴漲一倍。隔了一個月,總部在加州奧克 蘭的網路廣播公司Pandora原本預定以七到九美元上市,但是投資人一路追進,最後價格倍增至十六美元、集資近新台幣七十億元。這些新上市網路公司,都 有持續虧損、無法以本益比計算、擁有大量客戶的特性,如果這些邊緣、規模較小的網路公司都有不錯的成績,那麼Groupon、Zynga、臉書、以及 Twitter這幾家主流明星企業,應該前景看好。

不幸的是,今年臉書股價崩跌,證明了沒有獲利的網路公司,終究還是難逃泡沫的宿命。更重要的是,一二年的網路泡沫已經沒有「菜籃族」的身影,菜籃族要不是 在二○○○年被洗劫一空、就是在○八年金融海嘯沒頂。臉書、Groupon的投資人,幾乎都是投資銀行自己,以及它們周圍的私募基金、創投等專業投資機 構,專業投資人自己殺自己,血流成河的慘狀,比坑殺散戶更令人欷歔。

根據佛羅里達大學金融系教授Jay Ritter的統計,從○一年至今,新股上市半年內股價就遭到腰斬的公司,共有五十家,平均跌幅六八%;但是第二個半年的平均跌幅只剩下二.九%,股價一上市就腰斬的五十家公司中,有一路崩跌到底的,也有重新找到動能回穩的。

不幸淪為泡沫股的臉書以及所有的網路明星公司,都必須「回歸基本面」,與幾百年來所有的經營者一樣,設法拉高營收、創造盈餘、在高成長的行動通訊領域爭搶 市占率,並且向它的老大哥們亞馬遜、蘋果電腦、谷歌虛心學習;也惟有如此,才能帶給股東真正穩定的回報,達到上市的最終目的。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2012年第二次網路泡沫上市公司 上市日 上市股價

(股╱美元) 最高股價

(股╱美元) 8月24日

收盤

(股╱美元) IPO至今

漲跌

(%) 總市值

(億美元) 股價/營收

(倍) 本益比

(倍)

優酷網* 2010/12/07 12.8 69.8 18.24 43 21 12.5 虧損當當網 2010/12/07 16.0 36.4 5.01 -69 4 0.3 虧損人人網 2011/05/03 14.0 24.0 3.92 -72 26 8.5 320 LinkedIn** 2011/05/18 45.0 122.7 105.11 134 110 9.3 895 Pandora媒體 2011/06/14 16.0 26.0 9.97 -38 17 5.1 虧損土豆網 2011/08/16 29.0 44.9 28.36 -2 下市 下市 無Groupon 2011/11/03 20.0 31.1 4.44 -78 29 4.6 虧損Zynga 2011/12/15 10.0 15.9 3.27 -67 32 2.4 虧損Facebook 2012/05/17 38.0 45.0 19.41 -49 416 28.0 66 註:*優酷網在8/23正式合併土豆網,優酷上市當日股價上漲161.3%,土豆上市當天跌12%,下市前收28.36美元。

**LinkedIn是唯一上市後股價翻倍的公司,但是公司獲利1400萬美元,總市值卻高達110億美元,本益比接近900倍。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56

英國十七歲高中生網路創業 掀起全球媒體新革命 靠四百個字 拿下李嘉誠千萬資金

2012-12-31  TWM
 
 

 

尼克‧艾洛伊西,十五歲就寫出濃縮程式,十六歲吸引李嘉誠創投出資成立公司,成為矽谷最嫩的創業家。他設計出的﹁Summly﹂App,自動擷取新聞重點四百字,二○一二年十一月上線,下載量已突破五十萬人次,為網路新聞帶來革命。

撰文‧楊卓翰

你讀高中時的課後活動是什麼?打棒球?看漫畫?這名十七歲的英國高中生放學後除了橄欖球隊練習,還得當一家網路公司的CEO,服務他五十萬名客戶,並和各國捧著錢上門的投資人、創投基金協商。為什麼?因為他的軟體,很可能影響全球網路媒體的發展。

他的名字叫尼克.艾洛伊西,現在還在念倫敦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高中二年級。他在十五歲時設計出一款在iPhone上「濃縮新聞」的軟體,隔年獲得創投公司的青睞,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集團(Horizon Venture)二○一一年就投資三十萬美元,並幫他創立公司Summly Limited。上個月尼克更籌到一百萬美元(約三千萬台幣)的資金,成為創投史上募到百萬美元的最年輕創業家。

濃縮軟體 逾五十萬人下載他的軟體叫作「Summly」,可以透過邏輯運算,將網路上的新聞自動擷取重點,從一千多字濃縮成四百個英文字母的簡短文章。「人們越來越沒有耐心閱讀,我們這個世代需要更快更有效率的資訊工具。」尼克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靠著這四百字,Summly在一二年十一月正式上線,現在下載量已突破五十萬人次,有三千萬條新聞透過Summly來濃縮,總共幫使用者省下二十八年的閱讀時間,《經濟學人》甚至稱這套軟體是「新聞革命」,將會帶給網路媒體不小的衝擊。

不過掀起這場革命的尼克,並不是什麼天才少年。十二歲時他從父母那裡拿到第一支iPhone 2G,對智慧型手機開始著迷,特別是手機上無所不能的App,更讓他充滿想像。

「我在網路上看到iPhone的發表會後,就決定也要來寫App。所以我就跑到蘋果專賣店問店員:『你可以教我做手機App嗎?』」尼克說。結果店員把他當傻瓜一樣打發後,尼克的父親幫他買了一本《C語言傻瓜入門》(C For Dummies),讓尼克從零開始研究。

靠著這股傻勁,他研究了一整年才寫出第一個簡單的App。尼克念的國王學院是英國頂級私校,他雖然著迷軟體設計,仍是拿獎學金的優等生。為了保持優異成績,他自己設計一套整理網頁文章的摘要軟體蒐集資料。

隨著學校報告的難度越來越高,這套軟體也越來越複雜。但尼克已不再是「程式傻瓜」,這次他直接上iTunes University線上課程(免費大學授課錄影),有不懂的他就大膽寫信問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與語言學專家,直到搞懂為止。

資訊膚淺化 曝光率增加兩年後,他運用這套演算法,寫出Summly的前身Trimmit。這時,李嘉誠的維港投資CEO、知名網路投資人周凱旋發現這個軟體,她說服尼克和他的父母成立公司,並掏出三十萬美元作為種子基金,更找來前亞馬遜歐洲區總裁Bart Swanson幫尼克管理公司。

周凱旋沒看走眼,Summly在美國上架兩小時,就衝到App Store下載量前十名。

不過當上CEO後,尼克的難題才開始。維港投資幫尼克設計數個月的矽谷巡迴,引薦他認識小野洋子(披頭四樂團主唱約翰藍儂之妻)、蘋果設計總監強尼.艾維(Johnny Ive)等名人。尼克也在網路暴紅:「我在Summly訂閱自己的名字,結果不到一星期就累積一千則新聞,那真的有點瘋狂。」他在一場研討會上說。

為了兼顧CEO的工作,他在六月已把整年課程自修完。「課業不是問題,難題是我現在得思考要不要繼續升學。」雖然寫出濃縮文章的軟體,尼克其實著迷的是長篇大論及大量資料分析。「不是說我需要一張大學文憑,而是真的對哲學和政治很感興趣,想深入研究。」他說。

「不過我們還在不斷升級產品,讓它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我們都相信這款產品的潛力,我也想把它做得更好。」別懷疑,這句話不是從經驗老到的總裁嘴裡說出,而是十七歲的尼克。

就在Summly暴紅的同時,一些新聞媒體也抱持懷疑。英國周刊《經濟學人》就指出,Summly固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將成趨勢,但也造成將資訊過度膚淺化的問題。網路機構RISJ research的研究也證明,五八%網路新聞讀者,只看標題而懶得看內文。

對此尼克回應:「我想給數位媒體另一種角度,Summly讓傳統數位媒體多了一種被看到的管道。如果使用者看到他們真正喜歡的內容,他們還是會點進連結去讀完整的文章。Summly只是增加網路新聞的傳播方式,並不會真正取代。」網路世代的媒體革命究竟會不會因Summly而起,還有待觀察;但十七歲的尼克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摘錄新聞,還有網路帶給年輕人的無限可能!

尼克.艾洛伊西(Nick D'Aloisio)

出生:1995年

現職:Summly公司CEO 學歷: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高中二年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69

美國吃定自己人 逼死26歲網路羅賓漢

2013-02-04  TCW
 
 

 

自由的代價是永恆的警覺」,此語出自於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而最近的一起悲劇,點亮這句話的意義。

「駭」進學術系統被處重罪

一月中,網路天才史瓦茲(Aaron Swartz)在自宅上吊輕生,沒有留下遺言,但沉默卻為他發出抗議,耶魯(Yale)、哈佛(Harvard)等名校都為他發聲:過度嫉惡如仇的檢察力量正是最後揮刀的劊子手。

史瓦茲年僅二十六歲,是駭客精神的領袖,地位尤勝臉書(Facebook)創辦人佐伯格(Mark Zuckerberg),因為打從十四歲制定出簡易閱報軟體(RSS)規格一炮而紅起,終身就為「資訊自由」奮戰:國會圖書館、聯邦法院與各學術資料庫都被他進出過,光是學術期刊存放系統(JSTOR)兩年間就被解放近五百萬份文件。

JSTOR雖是受害者,基於愛才之心無意追究刑責,反倒是政府跳出來干涉,十幾項重罪加身、三十五年刑期、百萬美元罰款。主訴檢察官面對上萬人請願時不改其志:「竊盜就是竊盜」,一點情面也不給。哈佛法學教授萊斯(Lawrence Lessig)嚴批,檢察權過度擴張,「制度殺人」是真兇。

「版權殺手」卻到處逍遙

事隔幾天,同樣涉及盜版侵權的駭客創業家達康(Kim Dotcom)卻在自宅上演特務破門而入戲碼,一年後重出江湖,理由是美國主導的行動不合法。網站重新開放後,一小時內就湧入超過十萬人次造訪。

兩相對比之下,美國政府顯得只能吃定自己人,而且嚴重錯判形勢。《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悼天才少年殞落時直指,美國檢察官的判決顯露出對權力渴望的嘴臉,《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也說,劫富濟貧的網路羅賓漢被「離譜錯待」。

如今被稱「版權殺手」的達康,得以單靠這個平台坐收漁翁之利、駕著名下十八輛豪華超跑到處逍遙,並坐擁數千萬美元豪宅,但那些不惜以生命實踐自由開放的窮小子之粉絲或許「還在不停的問:這是否值得?(編按:引自中國詩人北島詩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34

中國網路駭客宗師 竟是台灣人

2013-04-01  TCW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公開呼籲中國制止猖獗的駭客活動後,三月下旬,南韓銀行、電視台被駭停擺,讓外界一度把元凶指向中國。人數上萬的中國黑客(即台灣所稱的駭客),又成為舉世熱議的焦點。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些黑客的宗師,竟然是一位台灣人!

畫面回到二○一一年九月,上海浦東舉行一場史無前例的中國黑客大會。這個名為「COG 二○一一」的會議,命名自駭客常用的程式指令,破天荒聚集多達三百五十名中國頂尖駭客。會場選在隸屬於中國共產黨的幹部學校,以黨校為掩護,讓一些早被軍警盯上、隨時有被捕危機的駭客能安心出席。

這場中國駭客出席層級最高的「華山論劍」,首創一人一票,選出大家心目中最值得表揚的駭客。其中,眾人票選中國首座駭客「終身成就獎」,竟以過半的壓倒性票數,由公認的中國「黑客宗師」——台灣人林正隆獲得。

林正隆是誰?這位以coolfire(酷火)為網路代號的駭客,為何被視為中國網軍啟蒙者?「因為全中國的黑客都看過他寫的八篇黑客教材。」被尊為「中國黑客教父」的綠色兵團創始人龔蔚,在終身成就獎選拔中敗給林正隆,輸得心服口服。

國家地理頻道的一部紀錄片裡,中國知名駭客周帥被問到為什麼網路代號取為coldface(冷面),他回答:「當時台灣的coolfire很出名,我的網名coldface也是跟著他改的。」林正隆的地位可見一斑。

其實,被對岸尊為黑客宗師,出於他的無心插柳。

逞兇鬥狠被明星高中退學

現職是上市電子公司資訊主管的林正隆, 打從國二就熱愛寫程式,靠著自學,早早就擁有超齡的程式設計功力。他常在台上老師講解數學的同時,低頭在桌子底下寫出一行行程式碼。「找到程式解決方式,比玩電動遊戲破關還有成就感!」他說。

雖然,林正隆因少年時逞兇鬥狠「做歹仔」,被台北某私立明星高中退學,輾轉到南部高職就學,最後只以高職資訊科學歷畢業。但是,憑著流利的英文,以及高職半工半讀寫程式的磨練,讓他與歐美的資訊高手搭上線,取得最新電腦破解知識。

退伍後撰寫駭客入門文章

「年輕時比較沒有守法觀念,」他坦承,加上當年台灣網站的安全機制大多很陽春,每天遊刃有餘穿梭於幾百台電腦之間,沒想過要盜取資料,卻苦於無同好社群可分享。於是,一九九五年他剛退伍就業時,以業餘時間寫下八篇、共十一萬字的駭客入門文章,「想寫一些東西把人引進來。」

當年不乏技術比林正隆更厲害的人,但他卻是以中文系統性寫下駭客知識先鋒。這一寫,讓他成了「華人駭客界的普羅米修斯,最早的知識播火者。」中國頂級黑客之一的tombkeeper如此介紹林正隆。

這八篇文章不只談技術,其文筆流暢易懂,一發表便迅速在台灣各大資訊技術討論區傳播,沒多久,對岸就出現簡體中文版。在當年網路資源比台灣還匱乏的中國,這八篇成了駭客界聖經。而林正隆親筆寫下的駭客守則,包括不惡意破壞任何系統、不修改任何系統檔案等規定,不只獲許多不為惡的「白帽」駭客遵守,也是駭客大會公約的參考依據。

林正隆當然也遇過重金利誘。他說,找上門的不外乎企業想駭競爭對手,被駭者想駭回去,都不是正派的事。甚至也曾聽說同行接到國安單位委託,滿腔熱血協助保家衛國之後,才發現被間諜利用,成了叛國共犯。更讓他肯定:違法的事,不要碰。

只是,這位華人駭客圈的共同導師,在那十一萬字鉅著問世後五年,就決定退隱江湖。不只預示兩岸駭客實力此消彼長的變遷,也見證台灣頂尖駭客「落地難」的宿命。

創業失利感嘆台灣市場小

為了生活,林正隆在一九九九年創業成立專門組裝電腦、安裝軟體的資訊公司,忙於新事業的他,除了偶爾回答慕名者的提問,不再參與駭客活動。與此同時,對岸包括龔蔚,以及人稱「南帝」的深圳謝朝霞等黑客,則創辦專為企業抵擋駭客攻擊的網路安全公司。

為什麼不拿駭客知識投入網路安全業?他分析,台灣網路安全市場小,新創公司若無法將業務拓展到海外,只能慘澹經營。他的公司後來因筆電與品牌電腦崛起,頓失市場而黯然收場。

相較之下,中國對駭客行為管制較鬆,網路安全市場大、活力大,謝朝霞、龔蔚等人已因創業致富。「台灣啊!還是製造業比較好賺。」最後選擇到電子製造業上班的他感嘆道。

問他想不想重回駭客圈,他回答,對現在的薪水、職位很滿足。但他也提起去年受邀參加台灣駭客年會,為駭客比賽頒發冠軍獎項的感受。他說,快要變回「麻瓜」的自己,像是走進霍格華茲魔法學院般,見識到許多新奇魔法,感受到年輕駭客正試圖再吹動火苗……。

「過去,台灣缺乏起用這些特殊人才的管道,」他說,這使得一些不願從事非法行為的台灣駭客,面臨空有好武藝、卻找不到好工作,或創業機會的窘境。但現在,雲端服務簡便,已讓跨國經營企業更容易。台灣文化自由,本土駭客往往能迸出大陸沒有的創意想法,他好希望,有一天,台灣也有屬於駭客的龐大舞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31

假釋也能變現金 活力門前社長的煉金術 網路金童堀江貴文 入獄照賺上億日圓

2013-04-08  TWM
 
 

 

曾被喻為「網路金童」的日本活力門前社長堀江貴文,二○一一年因違反日本《證交法》鋃鐺入獄。不過,關住他的人卻關不住他的腦,服刑期間,他仍有上億日圓進帳。

撰文‧孫蓉萍

面對數十位媒體記者閃個不停的鎂光燈,日本知名入口網站「活力門」(livedoor)前社長堀江貴文驚訝地說:「我以為大家不會再注意我了。」這位網路金童三月二十七日假釋出獄,一年九個月來激瘦三十公斤,目前只有六十六公斤,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堀江在一九九六年和東京大學的同學集資成立公司,為活力門的前身。活力門二○○○年股票上市,他的身價水漲船高,還出馬競選眾議員,成為年輕人的偶像。不過○六年被控作假帳,違反《證券交易法》,被判刑二年六個月,於一一年六月入獄。

入獄前,堀江少年得志,意氣風發,甚至在著作中大言不慚地說:「用錢就能收買人心」。但在三月底出獄後的記者會中,他態度丕變,很有禮貌地向社會大眾道歉:「對股東和社會大眾造成困擾,我正在深切反省,將來我希望帶給社會正面影響。」表面看來,堀江似乎學到了教訓,其實在獄中,他還是持續發揮賺錢手腕。受刑人一個月有七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二.二五萬元)的工作收入,但是這位金童受刑人在獄外的收入,以「億日圓」為計算單位。

一○年二月開始,他每周發送付費電子報,入獄後仍繼續透過書信的方式,由工作人員更新電子報。報導領域包括時事評論、書評、自己的近況等,內容豐富,而且訂閱者還能提出問題請堀江回答,有互動效果;加上每月僅收八四○日圓(約合新台幣二七○元),對日本人來說不過是一杯咖啡的錢,因此訂閱者超過一萬人。若單純計算營收,暫時不計入付給發行單位的費用,一年就達到一億日圓以上。

此外,堀江還重新編排電子報的內容,出了兩本書,另有版稅收入;甚至這次假釋的記者會,他都可以變成現金,因為透過網路,可以看到他出獄的影片,不過要看全部過程,得付八四○日圓,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生意頭腦。

堀江身材縮水,野心卻愈來愈大。他說未來要做的事,主要是將自己的電子報、部落格和推特(Twitter)媒體化,以及投資開發低成本的火箭。太空旅行一直是堀江的夢想,○五年就創立了太空事業公司「SNS」。出獄才兩天,堀江就去北海道參與SNS的火箭發射實驗,雖然還沒升空就在原地爆炸,但並未讓他沮喪,而是冷靜分析失敗原因。

不斷動腦想方法,讓堀江年紀輕輕就賺大錢,今年四十一歲的他,將來還有什麼新動作,正受到各界矚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98

網路「海賊團」搶攻五七○○億元大祕寶 寂寞商機大爆發 愛情公寓勢力蔓延

2013-05-27  TWM
 
 

 

全台單身人口即將逼近千萬大關,網路婚戀、交友成為最搶手的新興商機,推估至少高達五七○○億元。堪稱台灣網路交友聯誼網站始祖的「愛情公寓」,也搭上這股寂寞商機,如今修成正果即將公開發行。究竟,愛情公寓施了什麼浪漫魔法?

撰文‧顏雅娟

隨著未婚人口持續飆升,「不婚族」、「黃金剩女」、「敗犬」等新名詞成為媒體最新流行用語,坊間更陸續出現「女朋友外套」、「單身保單」、「獨享Pizza」等新類型商品。

你知道「寂寞商機」有多龐大嗎?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近四年來,十五歲以上的單身人口暴增五十萬人,加總全台未婚、離婚或喪偶的單身人口總數已逼近千萬大關。若以全台單身人口每人每年平均支出六萬新台幣推估,全台灣寂寞商機至少高達五七○○億元。

龐大商機除吸引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次子林宇輝、寶來創辦人白文正之子白介宇搶進,就連興富發建設等多家建商也都力推奢華小豪宅,「一個人經濟」儼然是最搶手的熱門生意。

搭上這股寂寞商機順風車,尚凡資訊經營的交友社群網站──愛情公寓,號稱台灣交友網站始祖,從二○○三年成立以來,註冊會員數至今已超過四二八萬人,站穩華人交友網站龍頭地位,成了PChome創辦人詹宏志口中「具有台灣特色的Facebook」。

緊抓超熟男女商機

appWorks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點出,相較於其他網路交友服務公司,愛情公寓會員網站營收有高達九五%來自於會員收費,現金流健康;同時,尚凡資訊在二○一二年推出智慧型手機適用的App,在既有網路交友服務之外,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也讓愛情公寓得以成功抓住單身商機趨勢。

儘管愛情公寓穩居全台最大交友網站寶座,但面臨Match.com、世紀佳緣、Be2等國際交友網站的強力競爭,愛情公寓積極擴大會員數;除了新增簡體中文版、英文版,藉以廣納海外華人會員用戶外,還透過各種管道強力拉攏中老年會員。

尚凡資訊總經理林志銘指出,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普及,很多以前不用電腦的中老年人,也學會申請Facebook帳號、或用Line來傳訊息。

這群多金的潛在客群,成為尚凡資訊亟欲開發的市場處女地。尚凡資訊董事長張家銘指出:「雖然目前五、六十歲以上的會員占比還不到五%,但可以發現他們付費的比率都非常驚人,而且忠誠度極高!」舉例來說,愛情公寓裡住有一位八十多歲的退休醫生,會費一次就付一年。張家銘笑說:「這要感謝Facebook的普及,讓很多四、五十歲的熟男、熟女熟悉網路介面,開始願意嘗試透過網路社交。」除此之外,龐大的會員資料庫與不斷修正的演算機制,更是愛情公寓最大資產。據資策會統計,加入愛情公寓會員並從中找到結婚對象的比率約四.七%,以二○一二年愛情公寓約達三五○萬會員推估,約十六.四五萬會員透過愛情公寓找到另一半,並推估已有超過十一萬名愛情寶寶誕生。

五月四日,第一輛由愛情公寓會員所組成的台版「戀愛巴士」首次上路,創下交友網站與旅遊業者異業結盟的首例。

過去愛情公寓曾自行舉辦多達五十多次聯誼活動,但因資源有限,常常自己員工要下海當領隊、帶活動,一直以來,都有想找旅行社合作的念頭。

直到去年十月底,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舉辦第一次會員大會,全台灣網路產業大頭齊聚一堂。當時,張家銘偶遇雄獅旅遊董事長王文傑,立刻一個箭步向前,拉著對方拋出異業合作的想法。

「虛實整合」 戀愛巴士環台張家銘說:「我們大概只聊了十幾分鐘,可以說是一拍即合!」由於雄獅近年也積極主打「虛實整合」的通路策略,與愛情公寓合作,反而幫他們解決了最頭痛的客源招攬問題。

當愛情公寓遇上雄獅旅遊,會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張家銘直接以結果論來證明活動成果。

「去程遊覽車上,本來是男、女各坐一邊,但經過一整天的活動下來,回程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對都是混著坐了!」甚至,活動結束後,不少會員還在愛情公寓留言板上大喊:「台中、高雄也要辦!」由張家銘、林志銘、林東慶、舒雨凡等四位師大附中同窗創立的尚凡資訊,常被戲稱為網路界「五月天」。或許是同窗培養出的默契與無窮創造力,讓成立十年的愛情公寓,一點也沒有年久失修的老態。

回想前幾年師大附中六十周年校慶時,這群年過三十的創辦人還一起回母校唱校歌。校慶前一天,人在上海出差的張家銘,還特別託林志銘趕緊幫他買一件大號的校服,為了在新校服繡上學號,林志銘還騎著摩托車四處尋找繡學號店家。

講起這段往事,張家銘、林志銘臉上掛滿了笑容,似乎還能看見當年在校園打鬧的那分無憂。林志銘感性地說:「我們就像漫畫︽航海王︾中的主角草帽海賊團,雖然不知道出發尋找的大祕寶是什麼,但在過程中,與夥伴共同打拚的情誼,才是最重要的!」繼尚凡資訊修成正果即將首次公開發行(IPO)之外,後續愛評網、GOMAJI團購網、KKBOX也都有IPO的計畫,標誌著台灣網路產業聚落逐漸成形。接下來,就讓我們期待下一個網路新星的出現吧!

尚凡資訊

成立時間:2002年10月

負責人:張家銘

資本額:1.2億元

主要業務:網路交友服務

近三年營收:(億元)

2010 2011 2012 1.25 2.99 2.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