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平安舉棋不定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09-16/100306053.html

  平安集團對證券公司的角色要求、證券公司本身的行業訴求,以及證券公司內部人的個人利益訴求,三者的碰撞與衝突,在保代離職事件中暴露無遺

財新《新世紀》 記者 符燕豔 劉衛
龔寒汀2000年加盟平安,官至投行董事總經理,2011年8月底離職轉投華林證券。

 

  在中國平安集團(601318.SH/02318.HK)的大金融棋局中,平安證券的命運正像一枚暫時難以落定的棋子。

  8月底,平安證券在深圳舉辦20週年司慶。幾乎與此同時,其投行核心管理團隊多年來第一次出現大震動,包括投行董事總經理龔寒汀在內的數名保薦人代表離職,轉投同城券商華林證券,這令外界震動。

  包括平安證券總裁薛榮年在內的數名平安證券人士,均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這是一次員工尋找更適合的個人發展平台導致的離職。而平安集團對證券公司的角色要求、證券公司本身的行業訴求,以及證券公司內部人的個人利益訴求,三者的碰撞與衝突,暴露無遺。

  2010年,平安證券是中國證券行業的明星。其投行部門共承銷了61個項目,不但把中金公司擠下冠軍寶座,甚至比當年排名第二的中信證券還多 12個項目。但在即將步入2011年時,因承銷勝景山河項目醜聞,平安證券遭遇口誅筆伐。雖然證監會最終審核結果表明,對勝景山河銷售收入造假的指責不成 立,但認定後者在關聯方及客戶信息等的披露上存在重大遺漏。

  雖算安全脫身,但平安證券的內外規範調整開始加速。其總部所在地深圳的證監部門,自2011年起在轄區內掀起一輪針對投行業務的整治風暴。而平安集團內部,也開始反思,在業務流程架構、人事和薪酬安排上均做出調整。

  在平安集團的保險、銀行和投資「三駕馬車」中,保險一枝獨大,銀行蓄勢待發,惟獨投資板塊中,信託、證券、資管公司的孰重孰輕,內外看法並不一 致。平安集團以保險文化為主導,但證券業促成交易的中介行業特質,與銷售導向、成本核算極其嚴苛的保險業做法迥異,加上受行業監管的限制,證券公司不如信 託公司更為靈活,很難能成為集團發展投資板塊的倚重點。

  接近平安證券的人士稱,以平安證券的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而言,對集團的貢獻不足一成。但平安證券的負面新聞,卻對平安的品牌價值造成毀損。

  平安集團新聞發言人盛瑞生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在平安證券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如何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這行當裡面還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也意味著,平安集團對平安證券最終如何落子,仍面臨調整。

龔寒汀離職

  「過去是同事,將來是同行、朋友。」9月7日,平安證券總裁薛榮年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談及愛將即投行部董事總經理龔寒汀的離職時,如此表態。

  龔寒汀2000年加盟平安,是平安證券的第一批保薦人代表,任投行董事總經理。此前,她曾是國泰君安投資銀行部項目經理。她和平安證券總經理助理兼投資銀行部行政負責人曾年生,曾是薛榮年的左膀右臂。

  在證券行業,人員流動實屬正常。平安證券保薦人近年來也多有流動。但龔寒汀突然離職,並轉投名不見經傳的華林證券,擔任主管投行的副總職務,仍讓業界錯愕。在此之前,包括龔在內的平安證券投行核心團隊,以穩定和不流動聞名。

  「過去十年,我的人生中只有『平安』二字。」龔寒汀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訪問時,對平安集團和證券公司亦顯感情深厚。她強調,轉投華林是為 了尋找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發展平台。儘管規模和名氣不足,但目前的華林證券投行部門,人事乾淨簡單,業務「相當於一張白紙」,有足夠的空間令自己「自由作 畫」。而華林「固定收益業務居然做到全國前十,有點出乎意料」。

  追隨龔寒汀轉投華林的平安保薦人代表,包括陳新軍、劉哲、張浩淼、李建等人。據接近平安證券的知情人士透露,這些人中,部分是龔本人一手帶出來的,必然隨行;有些則是本來就有換崗的念頭,受她離職衝擊而選擇追隨。

  財新《新世紀》記者查閱中國證券業協會資料顯示,過去兩週,由平安證券「轉會」至華林證券的共9人,其中5人是保薦代表。另外,根據上市公司的公告,還有另外4名平安證券的保薦人代表因為工作原因,不再擔任保薦人,包括王會然、方紅華、何書茂、周宇,但去向未知。

  這些離職或許與平安證券對投行保薦人的薪酬調整直接相關,即降低保薦人在個體項目上的提成比例。有平安證券的保薦人表示,內部傳聞從明年1月起,「集團要降低投行的獎勵,降幅達30%-50%,保薦津貼從每個月6萬元至每月3萬元,另外提成比例降30%。」

  但平安集團一名知情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所謂「降薪」並不準確,可能實行的是提成和獎金遞延支付。薛榮年對財新《新世紀》記者指出,平 安證券的薪酬機制一般每年都會檢視,今年略有調整。以往薪酬的計提是以營業收入為依據,而今年改為以淨利潤為依據,並一再強調平安證券投行部「薪酬總額」 不會改變。

  不過,平安證券投行過去一直以中小企業業務為主,業務量大,但是單個項目利潤較少,風險較高。計提依據的調整,顯然更易下調薪酬總額。

  但薪酬計算依據的轉變,只是平安證券發展思路改變的一個信號。

內控之變

  在度過勝景山河一劫後,與平安證券投行業務高速發展伴生的風險問題,已觸痛平安集團敏感的神經。平安證券試圖低調處之的人事變動問題,更多程度上是平安證券內部變革下的產物。

  盛瑞生向財新《新世紀》記者坦承,平安集團希望平安證券投行能夠形成穩固和可持續增長的平台,同時又能夠有效地控制風險。當風險控制問題擺上主 要議程,平安證券內部需要作出一系列調整,除上述薪酬制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今年6月將「內控從投行部門中獨立出來」,成為互相獨立的平行單位,將質控、 內審和項目組有效隔離。出身保薦人的平安集團原證券事務代表周強回歸平安證券,擔任總裁助理,負責內控。

  投行一般的內核流程,是由項目組向獨立的質量控制部門提出內部審核申請,質控部做內核預審並向項目組提出修訂意見,收集回覆,再提交內核委員會對項目進行最後的內部評審。

  過去平安證券的內部質控隸屬於投行部門,且三分之二的質控和內核人員來自投行核心業務骨幹。僅在項目利益衝突時,有一定的迴避安排,比如「北京區域的項目,內核人員選自深圳、上海的投行部門」。龔寒汀離職前,即在投行部門多年從事內審。

  這種安排使平安證券在保薦和承銷IPO項目時,形同一條效率極高的流水線,項目周轉速度明顯快於對手,但風險也不言而喻。平安證券董事長楊宇翔也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投行業務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需要更合理的制衡機制,前中後台相互之間有支持也要有制約。

  「目前內控部門約20多人,包括從投行部門轉過來一部分員工。有三分之二的內審委員會成員來自外部,比如會計師和律師等。」薛榮年說。內審委員 會14名成員,形成輪動的兩個小組,負責所有項目的內部審核。而內控部門的人員,在激勵機制上與投行部門的項目利益分離,與公司整體效益掛鉤,以激勵內控 人員對不合格項目說「不」。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證券的內部變革也有著外部因素。其所在地深圳,聚集了國內最龐大的保薦機構群體,融資量佔到全國市場的48%。類似勝景山河事件等問題的爆發,令深圳證監局對機構整改的迫切需求加劇。

  2010年底,深圳證監局決定用一年的時間,在轄區內推行「投行業務專項治理活動」,發動深圳券商投行部全面自查,從項目組到部門到公司上下檢 討。雖然事先明確「受教育,建機制,不處罰」,但證監局不時突擊調查、現場檢查,區內券商也不免「雞飛狗跳」。「國信證券光自查小組就100多人,把整個 公司都發動起來了。」接近深圳證監局的內部人士透露。

  這個史無前例的活動受到證監會的高度重視,並要求會計部、發行部配合。「如果深圳券商的投行業務、保薦業務能夠上檔次,更盡職、盡責、到位,對整個國內新上市公司質量有很大的影響。」證監會內部知情人士表示。

  由此,內核流程相對延長,項目周轉速度或將放緩。對此,平安證券董事長楊宇翔表示,業務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公司「從效率第一」轉為「更多地注重業務的內在品質」,另外「整個市場的節奏實際上也在放慢」。

  而對於長期處於「354」(即三人幹五人的活領四人的工資)文化背景下的平安保薦人代表來說,內外調整壓力下,短期利益受波及,而對個體發展平台的重新審視顯得尤為必要。

被約束的平台

  相對平安證券目前接近400人的投行團隊,保薦代理人達80多名,龔寒汀等人的去職並不動搖平安證券投行業務的根本。截至目前,平安證券的保薦項目承銷家數和承銷收入仍居行業之首。其經紀業務排名,也已從20名之外上升到第11名。

  但在全力推動「單一客戶」的服務理念的平安集團內部,平安證券的地位是另一番情景。2010年,平安集團盈利179億元,而平安證券的淨利潤不足16億元,貢獻有限。

  「在集團看來,平安證券不發展也行,發展慢了也行,就是不要再損害平安的品牌了。」接近平安集團的人士透露。在單一客戶的服務理念下,平安任何 一家子公司和集團的品牌聲譽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損害品牌,集團股東不滿意,董事會也覺得不勝其煩。」上述人士稱。盛瑞生也承認,平安證券的內 部改革確實考慮了「品牌」因素。

  平安集團素以強勢控制著稱。無論是戰略制定還是資源支持,子公司都有賴於集團的首肯。薛榮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證券公司的人事、財務、品牌、行政等部門,均直接對集團的對應部門負責。有內部人士表示:「子公司的公章都在集團。」

  在一系列調整之後,有平安證券員工表示,集團對於惹麻煩而利潤貢獻不大的平安證券,有短期內限制發展的意思。而資本金的約束成為口實之一。

  在平安集團框架內,全資子公司平安證券的資本金補充,幾乎全部依賴集團投入。但數年來,未見集團增加投入,這使平安證券在營業網點佈局、自營業 務、創新業務發展等方面受到硬性限制。眼見許多尚不及自己有優勢的券商紛紛上市融資、充實資本金、激勵員工,平安證券內部亦難免有唏噓之聲。

  但目前階段,證券公司確實不是平安集團的發展重點。盛瑞生表示,集團對資本金投入的原則是,只要子公司在市場上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並且能夠 帶來符合集團價值目標的投資回報,集團「資本投資是不會猶豫的」。而對平安證券的看法則是「這兩年並不缺錢」,因此集團「不會給放太多的錢」,尤其投行業 務本身資本需求有限,「就是個中間業務」。

  因此,平安證券之前主要大力發展對資本金要求不高的投行業務,並取得巨大成就。但在「顧全大局」的思路下,此次內部調整除了規範流程和管理,也相當於再次重申,證券公司及其員工只能在「集團的框架內行事」,這也是保薦人代表最深刻的擔憂。

  就人才而言,投行一枝獨大和集團審慎控制風格,使大量像龔寒汀這樣「成長起來」的保代,很快上升到在平安的職業天花板,面臨新的出路選擇。

  在集團利益、子公司利益和員工利益之間的博弈上,龔寒汀不會是第一個或最後一個選擇退場免戰者。在平安集團史上,這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就在不遠處,平安集團剛剛控股的深圳發展銀行(000001.SZ),亦有不少中高層員工紛紛離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87

美國聯儲局舉棋不定 Raging Bull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3/24/%e7%be%8e%e5%9c%8b%e8%81%af%e5%84%b2%e5%b1%80%e8%88%89%e6%a3%8b%e4%b8%8d%e5%ae%9a-1/

上星期二及三,美國聯儲局公開主場委員會開會議息,會後聲明一如市場預期,刪去「耐性」兩個字。達拉斯聯儲局主席費希爾認為聯儲局需要加息,控制通漲。市場認為聯儲局最快會在6月加息,美元滙率一度急升上100以上,美股急挫。港股也受影響,上星期二恆生指數跌48點。但是聯儲局一面表明隨時可以加息,但又調低未來利率預測。芝加哥聯儲局主席艾雲斯表示,聯儲局並不急於加息。聯儲局一正一反的言論,令到股市波動。前週大幅下挫的美股,反彈急升,納斯達克升上5000點,杜瓊斯重上18000點,標普再上2100點。上星期三港股更受到騰訊業績刺激,騰訊2014年純利升53%,符合預期,聯上廣告及流動支付兩個業務,成為新增長亮點。股價在業績公佈後急升,最高升上$148.80的歷史高位。騰訊還得到國家政策支持,李克強總理在經濟報告強調,互聯網+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新方向及思維,要把互聯網滲入到生活每個環節,發展新經濟產業,得到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互聯網+的概念,令到一些科網股跟隨騰訊上升。星期一,金蝶國際(268)升3.05%,金山軟件(3888)升7.83%;博雅互動(434)升2.56%;中國擎天軟件(1297)在上星期三急升8.3%。

金山軟件2014年純利升15%,本來並不是十分亮麗。但市場歡喜公司在網絡軟件的發展前景,令到股價上升。金山業務主要是三個板塊:網絡遊戲,獵豹移動及辦公室軟件。網絡遊戲是個成熟行業,增長已經開始放慢,但金山仍錄得14%增長,比預期好。去年11月推出首款自主研發的手機遊戲{變身吧,主公},今年會推出三款主打手機遊戲,及每月都會推出手遊戲。獵豹移動是集團增長的亮點,集團2014年5月8日分拆獵豹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專供網上商業軟件,例如清潔軟件(Clean Master)和電池監察軟件(Battery Doctor),和網上保安(CM Security)。幾個軟件現在已經有四億人下載,2014年錄得141%增長,現在的廣告收入已經達到每天50萬美元。今年下載人數將會達到6億人,預計廣告收入會增至每天100萬美元,成為集團盈利新增長點。現在最成功的社交網站面部總用戶為10億人,而微信總人數為6億人。在全球流動廣告大幅上升下,公司的形勢大好。因此,獵豹的群體的估值及盈利能力被大幅低估。

集團另一個增長亮點是雲端收入,雲端業務去年才啓動,但已經錄得爆炸性增長,及成為主流業務。雲端上載數據飈升至每天258TB。集團成功向中國最大智能手機生產商小米推出金山雲在雲存儲和雲計算服務,雲端的業務今年會有大幅的上升。金山2013年曾經受到網上遊戲收入增幅放慢影響,股價大幅下跌一半,最低跌至$14.78,現在集團靠獵豹和雲端的發展,可以重啓增長,股價可以重拾升軌。

內銀股本週三月底將先後公佈業績,本週率先公佈的是重慶銀行(1963),2014年淨利息收入升20.3%至62.32億元,佔總收入的83.3%。稅前利潤37.9億元,升24%,稅後淨利潤28.27億元,升21.4%。銀行的資產總額升32.8%,至2745.31億元,資產規模穩定增長,是盈利增長主因,而呆壞帳升0.3%,升至0.69%,不良貸款額度升1.06倍,至到7.32億元,仍處於低水平。重慶銀行連同上星期公佈業績的招商銀行,2014年業績會比預期好,呆壞帳撥備都倍增之下,盈利增長仍高於預期,因此市場對內銀股2014年的業績都樂觀,四大銀行都可以錄得高單位數字的增長,大約8%,而次級銀行的盈利增長則會有雙位數字。

 

藺常念  智易東方證券

行政總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