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環球數碼創意交易
1 :
GS(14)@2011-10-06 19:32:142011-10-04 HJ
高仁早前與一班豬朋狗友「打邊爐」,碰巧腸胃不適,肚子隱隱作痛,但為免掃興堅持赴約。高太叮囑高仁,寧願「慢工出細貨」,也要把牛肉涮至全熟,才「收成」起筷。
奈何高仁的豬朋狗友,通通是「食界」中的「餓男」,高仁把肥牛放在火窩裏面,不消幾秒鐘的時間,立刻被「掃清光」。高仁見怪不怪,因為半生熟牛肉比起全熟牛肉,肉汁更加鮮甜,肉質也更加嫩滑。
有一家「慢工出細貨」的上市公司,以往一直花費心機及資源去發展一項新興業務,而正當接近「變熟」可以收成之際,公司卻把該項業務賣掉,管理層更擬以低價認購股份。
高仁要說的這家公司,正是環球數碼創意(8271),本文將細數其令人費解的交易詳情、管理層擬以低價認購股份的背後,以後可能存在低價增持的嫌疑。
數碼影院業生金蛋
要拆解上述交易的詳情,首先要了解環球數碼創意的五個業務:發展數碼影院網絡、數碼內容發行及展示、電腦圖像創作及製作、電腦圖像培訓,以及文化產業園【圖1】。
環球數碼創意要出售其在GDC Tech 及GDC Digital CinemaNetwork 的權益,正是數碼內容發行及展示和發展數碼影院網絡的兩個主要業務單位,可以被視為集團的數碼影院業務。
不論從描述外星人的西片《阿凡達》,到講述中國古代美人的港產片《3D 玉蒲團》,現今每齣電影大製作均強調3D 立體效果,亦務求讓觀眾有「眼凸凸」的視覺效果。
從事生產及供應3D 立體電影播放設備的GDC Tech 及GDC Digital Cinema Network,便乘着這股3D 立體電影熱潮,令到集團業績愈來愈省鏡。
數碼影院業務雖然於過去曾經錄得虧損,於2002 年至2006 年更幾乎連年見紅,但近兩個年度業績已轉虧為盈。該項業務不但帶來了大部分收入【圖2】,也貢獻了絕大部分的盈利【圖3】,逐漸成為環球數碼創意一隻會生金蛋的鵝。
環球數碼創意卻決定急急出售這隻會生金蛋的鵝。董事會解釋,目前是出售該項業務的良機,可以讓集團變現其投資,進一步增加現金流及流動資金狀況,而資金將用作發展廣州珠影文化產業園的地產項目。
集團及管理層等關連人士合共持有GDC Tech 約80%股權,及集團全資擁有GDC Digital Cinema Network的100% 權益( 統稱為GDC Tech 集團),建議以總代價共5.92億元,出售予私募基金凱雷集團。
5 倍P╱E 「平價」出售根據雙方的協定,GDC Tech 集團截至去年年底止的估值為7.4 億元,再以去年合併純利1.49 億元計算,收購市盈率(P╱E)相等於不超過5 倍。
由於全球製片商正不斷製作更多的3D 立體電影, 電影院也要「升呢」配合,提升相關的放映設備,預計對3D 立體電影播放設備的需求有增無減。顯而易見,凱雷集團的收購行動,絕對是「執平貨」之舉。
相反,環球數碼創意出售一項可能出現爆炸性增長的業務,令集團平白失去了業務增長的良機。集團從出售交易套現所得的資金,不但沒有以派發特別股息方式回饋股東,卻擬撥作發展被內地打壓的地產項目,業務前景成疑。在股東特別大會上,該項交易最終卻以近95%的贊成獲得通過。
管理層擬低價增持
更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環球數碼創意於宣布出售交易的翌日,再建議以「超筍」的認購價,向管理層配售新股集資。集團出售業務後,坐擁巨額資金,管理層認購新股,存在低價增持的嫌疑。
根據配售協議,集團建議以每股配售價0.35 元,較前收市價折讓約13.6%,配售2.23 億股新股,佔擴大後已發行股本14.52%,予執行董事陳征、非執行董事梁順生、獨立非執行董事鄺志強及羅文鈺,以籌集約1.53 億元的資金。
然而,環球數碼創意出售3D 立體電影播放設備後,餘下業務的現金及現金等值物將增加最多約2.74 億元,至約5.1 億元。以未計算配售新股前已發行股本12.
95 億股計算,集團的每股現金價值約0.39 元。
因此, 集團管理層擬以每股0.35 元認購新股,明顯地高於交易後的每股現金價值約0.39 元,反映管理層有低價增持的嫌疑。
近期環球股市大幅下挫,投資者可能變成「大閘蟹」,但對於環球數碼創意小股東而言,可能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市況變差的關係,集團的配售協議已告吹。
本欄逢周二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 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高仁
2 :
龍生(798)@2011-10-07 02:05:20好文好文..
3 :
草帽(1253)@2011-10-07 16:43:25的確3D立體電影播放設備業務是在增長中. 都係同戲院拆脹形式, 越賣得多越穩得多. 亦有好多有名院線相繼加盟. 如果賣左個業務, 又真係唔係好0岩喎. 而且一直都冇聽過公司會搞廣州珠影文化產業園.
不過我記得此公司不是100%全資擁有. 一出業績巳畀人分左一半. 會唔會係傾掂左數呀?
4 :
GS(14)@2011-10-07 20:56:21明眼人都睇到份業績突退先賣
5 :
GS(14)@2011-10-19 22:47:23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713652
超人謝幕 馬雲出場
因為一宗早已完成但為人忽略的交易,昨日再次曝光,創業板公司環球數碼創意控股( 8271)股價昨日急升六成,讓我留意到李嘉誠在這宗交易中的進退決定。
與首長系甚有淵源的李嘉誠, 2006年底私人入股首長四方( 730)控股的環球數碼。交易的重點,不是用 974萬元買入環球數碼 4.99%股份,因為金額少而且刻意不超過 5%,明顯不想外界得知李嘉誠日後何時開始減持股份,也反映李嘉誠無意在環球數碼有更大的參與。
交易的主菜,其實是李嘉誠同時斥逾 5000萬元,認購沒有上市的「環球數碼創意科技( GDC Tech)」新股,成為持股 32%(後來攤薄至 21%)的第二大股東。李嘉誠僅象徵式入股環球數碼,情願直接持有股份流通性遠遜的非上市公司 GDC Tech,事後證明是明智的。
料超人 4年賺兩倍
GDC Tech以香港為總部,產銷用於電影放映的數碼伺服器,擁有自己研發的技術,用低價與 SONY、 IMAX等國際級放映設備供應商競爭。食正過去兩年數碼電影起飛,內地電影業又蓬勃發展,每天平均有 3個新銀幕落成,成立逾 10年的 GDC Tech的業績得以爆發。根據環球數碼的公佈, GDC Tech去年收益 5.7億元,增加七成,盈利 1.55億元,暴升 2.4倍。
持有 GDC Tech逾五成股權的環球數碼,由於其他業務表現一般,去年盈利卻只得 3100萬元。它的股價表現,也一如近年的李嘉誠金手指股,公佈獲超人入股後狂漲,曾升過十多倍,其後大幅回落。股價在昨日急升之前,仍然比李嘉誠入股價低 13%。
憑藉低價策略, GDC Tech佔去內地戲院數碼化市場半壁江山,也成為亞洲最大的供應商,因而吸引以凱雷為首(昨日凱雷的公佈顯示還包括阿里巴巴( 1688)主席馬雲的雲鋒基金)的私募基金青睞,今年 7月與環球數碼訂定收購協議。環球數碼 9月初公佈完成交易,售出 46%股權,套現逾 3.2億元,仍然保留 GDC Tech約 12%股權。
環球數碼當時披露凱雷等買方,共付出 5.7億元購入 GDC Tech約八成股權,但沒有交代有多少股權來自李嘉誠。由於環球數碼保留了 12%股權,凱雷又表示原本持股 7%的 GDC Tech創辦人張萬能仍然是公司重要股東,我相信李嘉誠已悉數轉讓所持的兩成 GDC Tech股權。
李嘉誠按比例可套現 1.5億元,與 4年前的 5000萬元成本比較,賺 1億元,回報是兩倍。
我覺得有意思的是,凱雷收購價反映的估值,僅相當於 GDC Tech去年盈利的 4.6倍,即是李嘉誠願意用 4.6倍 PE,出讓一家盈利急升 2.4倍的公司權益。 4年有兩倍回報確是不俗的投資,但用不足 5倍 PE出售一家高增長公司,卻是十分便宜的價錢。
凱雷是一線的私募基金,追求數以倍計的回報;馬雲已非首次投資內地電影相關產業,熟悉市場。他們垂青的公司,可信仍然有十分巨大的潛力。電影亦是中國最火紅的產業之一,人人都說票房可以超日趕美,電影院遠未飽和。李嘉誠仍然選擇見好就收,願意低價售股,他擔憂的是中國電影票房?抑或是戲院將供過於求?還是 GDC Tech本身遭遇發展瓶頸?
李嘉誠擅於把握資產買賣時機,歷史說明,做李嘉誠的交易對手,成為輸家的機會甚高。我開始對中國電影概念股起疑心。
丘亦生
6 :
GS(14)@2011-10-19 22:47:3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61206004_C.pdf
當年買野公告
7 :
GS(14)@2011-10-19 22:47:5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61227012_C.pdf
通函
8 :
greatsoup38(830)@2013-05-24 15:03:38當年估值都是7億,現在假設賣25%股權融資7,500萬,價值已增至23億...只是不足兩年的事情
http://news.imeigu.com/a/1369272707062.html
(i美股訊)北京時間5月23日消息,總部位於香港的數字影院解決方案提供商環球數碼創意科技有限公司(GDC Technology Limited)向SEC提交IPO申請文件,擬融資7500萬美元,發行股票數量和發行價均暫未披露。該公司擬赴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交易,代碼GDCT,巴克萊、Jefferies和Piper Jaffray是主承銷商。
4月12日,華誼兄弟通過全資子公司華誼國際投資GDC的交易完成,華誼兄弟持有後者約9%已發行股權。
環球數碼(GDC Tech)是數字影院、媒體傳送和展示市場的應用方案供應商,已在全球範圍內成功交付和安裝了數字影院服務器、投影系統和 3D 系統。 GDC Tech 是當今亞洲第一大的數字影院服務器供應商,也是全球範圍內第二大影院服務器提供商,其通過位於美國、墨西哥、西班牙、香港、日本、新加坡、中國和印度 的分公司為客戶提供服務。GDC Tech 是凱雷集團投資組合中的的公司之一。
9 :
lopin88(2187)@2013-08-07 16:24:59張萬能入稟強制環球數碼創意(08271)附屬購股 - 張萬能入稟強制環球數碼創意(08271)附屬購股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0806_00842_001.html
10 :
greatsoup38(830)@2013-08-07 22:54:36咁恐怖?
11 :
greatsoup38(830)@2013-08-30 00:17:45http://xueqiu.com/1893272003/25026462
機構的心思散戶你別猜
$華誼兄弟(SZ300027)$ 和$環球數碼創意(08271)$ 分別持有香港環球數碼創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DCT)9%和11.5%的股份。
2013年5月22日,GDCT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式提交IPO 申請文件。
第二天(5月23日)華誼兄弟便發佈重大事項公告,宣佈公司參股的GDCT赴美IPO,還稱GDCT「是一家國際領先的數字放映解決方案提供商,該(ipo)項目的實施對公司在電影全球發行、數字放映技術、產業跨界合作、國際化等方面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和影響」。而環球數碼創意始終保持緘默,就算後來GDCT通過ipo審核,滿世界的路演,還是不發一條公告。
當時華誼兄弟的市值是100多億元,環球數碼創意的市值是3億港元。於是我就很肯定地認為:華誼裡面的機構為引誘散戶進場抬轎,屁大點事就讓華誼發公告,理應看空。環球數碼裡面的機構為收集籌碼,讓公司隱瞞重大利好,理應看多。
然而我錯了,儘管兩家公司的反應截然相反,後來的股價表現卻驚人一致。截至今天收盤,華誼較5月23日收盤上漲65%,環球數碼上漲77%。
12 :
屎太濃(23397)@2014-01-12 16:27:00
這是從舊公司拆下來放在部大樓的
軍隊改革花費大中國軍費僅增8%疑報細數
1 :
GS(14)@2016-03-06 03:14:16■習近平要大幅提升軍隊實力,但今年軍費增幅較往年大減。圖為去年9.3天安門大閱兵。 美聯社
【兩會聚焦】中國軍費再成關注熱點。全國人大發言人傅瑩昨被問及軍費預算時稱,2016年中國軍費增幅約在7%至8%之間,為近幾年最低。傅瑩稱,制訂軍費預算主要考慮國防需要及經濟發展情況。因過去幾年中國軍費增幅均在兩位數,今年突然大減,加上習近平正主導的軍隊改革,軍人加薪、裁軍安置及成立新軍種等均要花錢,故外界質疑此數不實。有學者認為,當局或為配合「時勢」特意報細數。
全國人大十二屆四次會議今日上午開幕。大會昨舉行首場發佈會,中國軍費照例受關注。此前西方揣測因中共軍隊改革裁軍30萬要安置、軍隊要大幅加薪,以及成立陸軍總部和火箭軍、戰略支援軍三大新軍種,這些動作須增加軍費,故預期今年中國軍費或會大幅增加,其中被馬雲收購的《南華早報》更預期有「20%的增幅」;北京《環球時報》則稱「20%不敢奢望,但兩位數要保持」。但昨日回應美國有線新聞(CNN)記者提問時,傅瑩的答案卻令外界大感意外。她表示,理解外媒每年都想早點拿到軍費預算數據,但若提前透露有「搶跑」之嫌,要不講外媒又會心塞,「所以我還是給你一個大致的數。」傅瑩說:「今年中國軍費預算保持增長,但增幅比前幾年低,是在7%至8%之間。確切數字你明天就能看到。」
配合經濟增幅放緩
傅瑩稱,中國軍費預算制訂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國防建設需要;二是經濟發展情況和財政收入。傅瑩借機反譏,指美國軍方炒作中國南海的填島,「可能與他們想要求得到更多的軍費有關係」。「中國軍費增幅大減」!傅瑩話音一落,該消息立即被各大傳媒搶發。法新社以「急電」發稿。路透社、美聯社、CNN、BBC等均顯著報道,「中國軍費增幅5年新低」、「中國軍費增幅6年最少」、「中國軍費預算隨着經濟放緩減少」等不一而足。但海外媒體在報道同時,均對增幅表示質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研究員James Char對法新社指,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習近平仍決定要增強軍事實力,包括裁軍30萬,「需要更多錢去賠償和安置被裁減的軍人」。Char和其他眾多分析師都認為,中國實際軍費開支要高於正式公佈的數字。日本軍事觀察家小原本濟指,中國減軍費增幅一個簡單的原因,是無法維持經濟保持兩位數的增幅,另一個原因是習近平推動的軍隊反貪腐運動,減少了軍費被貪污挪用的可能。
軍事專家:12%至15%較合理
內地軍事戰略專家、上海政法學院教授倪樂雄表示,東海、南海局勢日益緊張,中國要擴展空海軍,要增加新軍種、發展高科技武器等,今年軍費增長在12%到15%之間「比較合理」,如低於10%「很難滿足達到上述目標的要求」。倪認為軍費增幅減少可能與目前的經濟現實有關。新浪網/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記者會部份重點】
拘維權律師
就記者提出西方媒體評論中國在不斷逮捕維權律師的同時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相矛盾時,傅瑩表示,司法部門會依法處理相關個案,律師應該是守法的模範,「知法違法,就要面對法律的懲處。」但她對「維權律師」的提法有些意見,「我聽很多人講不是很贊同這麼講,好像要把我們的律師隊伍做一個政治劃分。」她強調,律師首先應該是守法的模範,律師執業要遵守憲法、法律,如果律師知法違法也要面對法律的懲處。
北韓問題
傅瑩表示:「朝鮮在發展核武上也走得越來越遠。中國是堅決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她強調,中方一直堅持要通過外交和平解決朝核問題,制裁不是目的,制裁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朝核問題,本質是安全問題,多邊談判解決朝核問題最初是美國提出的,但美朝深度不信任,每次達成共識後就橫生枝節,但她並沒有直接回答「當前形勢如何影響中朝關係」等問題。
劉源任命
在回應澳媒記者問劉源將軍是不是應該在反腐紀檢監察有更高任命,調任人大財經委任副主任是否大材小用時,傅瑩沒有正面回應,卻指記者對人大不夠了解,並說:「我們也期待他能夠作為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職責。」「我相信也期待他能夠有更多更好的發揮。」資料來源: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5/19517274
【文化籽】細數夢工場 女子漢真男神
1 :
GS(14)@2016-03-30 14:43:42大導演李翰祥一句「玉樹臨風」,林青霞便釋放出收放自如的英氣。
【文化籽:籽談風月】電影是夢工場,製造夢幻,性別顛倒是最具玩味的符號。雜誌報道鄧麗欣放棄十年情獨家試愛Tomboy有人信,皆因雌雄同體的確有一種魅力。尤其在電影,神秘感在光與影中釋放,牽拉着觀眾。詩人兼文化評論人洛楓,觀察了十多年,發現「女扮男裝」一直是香港電影製作的主流,從戲曲、武俠片到時裝喜劇,質與量都遠超於「男扮女裝」的形構,她花三年完成新書《游離色相》,以九位銀幕女子漢為軸心,探討香港電影女扮男裝的美學與性別形態。
「我十五歲才發現任劍輝是女人,她偶爾穿女裝我誤以為她學新馬師曾或鄧寄塵反串。」洛楓笑着告訴我她小時候的美麗誤會,相信也是幾代香港人的集體迷思。任劍輝儒雅與純真集一身成為戲迷情人,影評人羅卡形容任姐遊嬉於「陰陽」兩界,開創粵語片易服變性喜劇潮流。關錦鵬母親甚至半開玩笑指,年輕時若無家累,定奮不顧身的主動追求她。戇直姑爺、儍小子、多情才子,風流倜儻演到老實人,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副教授盧偉力形容任姐「演技已超越時代,成為世界電影一個很特別並值得研究的領域,她不只純粹演繹男性性別,扮相還有不同層次,成為性格扮演者。」他還抵死地分析女扮男裝昔日的社會功能,「女性觀眾很多是家庭主婦或家傭,他們將心中的白馬王子投放在男人身上始終感到尷尬,任劍輝便成了一個安全的情感甚至性幻想對象,故大家台下稱她『任姐』認定女性身份,但台上她們可以完全代入並愛上其銀幕形象。」
任劍輝反轉電影曖昧的情色景觀,時男時女以身份錯置的諧趣風格深入民心。
吳君如以《洪興十三妹》拿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她的《12金鴨》甚至裝上男士胸肌。
凌波單憑一部《梁祝》風靡港台數十年。
陳寶珠的少年俠士風貌,由她拍了無數刀劍武俠片而建立的。
凌波演梁山伯 大「鬧」金馬獎
時男時女,讓人摸不清曖昧,直教攣或直觀眾無盡遐想的,還有凌波和梁無相。「凌波當年的黃梅調《梁山伯與祝英台》風靡港台,她入選台灣金馬獎時曾鬧出笑話。凌波是女性但電影中她是男主角,究竟參選影帝還是影后?評審沒有共識,於是頒她最特別演出獎,後來更導致金馬獎改例,獲提名的演員均以本身性別分組。」已故香港掌故王吳昊便曾形容,凌波的易服反串能顛覆男權社會的心理作用。梁無相較少觀眾認識,她自幼不甘雌伏而穿西裝,梳花旗裝,行路雙手插褲袋,偶爾還會吹口哨,走酷少(butch)男神路線。「她算是最早出櫃的女同志,台上台下都以男裝打扮,還是個『癡情男』,當年為追求花旦不遂竟為情自殺。」梁無色、梁無相兩姊妹在影壇的光景很短,但甘國亮於1996年為吳君如度身訂做的轉型劇本《4面夏娃》便把無色、無相的兩生花故事融入劇本,吳君如一人分飾雌雄同體的雙身性別,為她打下日後脫醜,演繹《洪興十三妹》、《得閒炒飯》甚至《12金鴨》的boyish江湖麻甩角色的基礎。「演員最忌停留某種定型性格,可惜吳君如難再衝破,《12金鴨》以假胸肌吸睛思想更見倒退,真男人一定要有胸肌和那話兒?這種狹隘而獨斷的『性別歧視』(sexism)瀰漫整齣電影,處處流露男性沙文主義,暴露了香港商業片對性別意識的粗疏膚淺。」洛楓悻悻然說,眼神流露惋惜之情。陳寶珠的少年俠士風貌,由其小生出身拍了無數刀劍片而建立,還有從童星生涯開始演出小男角或小宰相被「去性化」(desexualized)的馮寶寶,她倆的「性別易裝」也體現了香港電影年代的轉型與變遷。有趣的是,剛播畢的電視劇《公公出宮》玩假鳳虛凰,劇中金家村女角人人氣粗如男人,玩男女身份錯配的喜劇感,洛楓直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的性別景觀比現在更前衞大膽、奔放而勇猛,如今社會性別意念反而收窄,變得保守和壓抑。
蕭芳芳演繹的Tomboy典範喜劇人物林亞珍,曾掀起社會中性衣着熱潮。
童星馮寶寶總給人一種永遠長不大的東方「小飛俠」感覺。
梁無相(右)的雙身隱喻吸引萬千少女,是戲行最早瀟灑出櫃的女同志。
女性比男人更玉樹臨風
提到香港反串經典,大美人林青霞的「東方不敗」真正冇得輸。其實,從22歲首次易服飾演驕縱癡情的賈寶玉,到連續演出徐克的電影,包括《刀馬旦》的革命黨、《東方不敗》的武林野心家,還在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來個慕容燕、慕容嫣的性別與人格分裂,發掘她男性基因的李翰祥一句「玉樹臨風」,便奠定她無可抗拒的叛逆神話。另一經典是東方Marlene Dietrich梅艷芳,她穿西裝、軍服、長衫,演政治特務甚至鹹濕皇帝,別具姿態,各有味道。顛覆約定俗成,洛楓認為蕭芳芳演繹的林亞珍最獨特。她的Tomboy形象成為了中性典範和諷刺時弊的喜劇人物,也透現了七十年代香港社會問題,是動盪城市的集體回憶和文化符號。「幾十年來電影中的女扮男數目眾多,至少有十五六個,限於篇幅未能盡錄,男扮女裝的相對較少,除了地方戲、京崑劇,包括經典的梅蘭芳,大部份是劇情需要或者喜劇惡搞角色。」洛楓說,反串「男神」千姿百態,還有《大內密探零零發》的琴操、《金枝玉葉》的阿Wing等數不完。寫這書她不期望港人會探求當中文化意義,但希望延續話題,給予這班女子漢應有的歷史地位。
洛楓希望透過著作引起大眾延續話題,給予銀幕上的女子漢應有歷史地位。林栢鈞攝
《游離色相》以九位銀幕女子漢為軸心,探討香港電影女扮男裝的性別形態。林栢鈞攝
盧偉力認為任劍輝在當時成了家庭主婦的情感對象。林栢鈞攝
記者:鄭天儀編輯:黃仲兒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30/19549087
【風月宴重現】掌故王細數 一夜夫妻豈止百二蚊
1 :
GS(14)@2016-07-17 16:02:04鏞記破格重塑停辦多年的風月宴,劉天賜、鄭寶鴻與沈西城三位掌故王的「後土」,是各有事業的女中豪傑,怡園酒莊少莊主陳芳、胡琴演奏家陳璧沁與「女皇」網台主持人歐昶瑩,鏞記酒家行政總裁甘蕎因,豪情不輸硬漢。
飲食男女,風月無邊。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香港攞正牌的塘西盛世,也帶旺附近的飲食業。單是山道,廿多家大小酒樓倚着妓寨「四大天王」而建,還未計具規模妓院自設飯堂,輕巧的酬酢、豪氣的霸王夜宴,晚晚開局。夜未央滿樓酒色、煙花地滿園春色、尋花客滿臉急色,一幕又一幕銷魂的都市浮世繪。
廿多年前起,中環鏞記應熟客要求設計了一頓摩登風月宴,食材刁鑽之外,菜名以至賣相優雅中洋溢性暗示。24人的銷魂飯局,昔日動輒八萬十萬落樓,雌雄配對今夜不設防,近幾年已絕迹。《蘋果日報》邀得鏞記破格重塑這失傳特色宴,更找來劉天賜、鄭寶鴻、沈西城三位豪情掌故王連同被賞賜的「後土」(女伴)開局,重現香艷的旖旎春色。琳琅滿目通桌鋪,老饕之意豈在食?杯酒間回溯風流未了花事。「阿姑肯與飲客一夕風流前要『執寨廳』,即是霸王夜宴,宴請青樓上下約七八十位小姐擦一餐,以示架勢堂,嫖客花費二三百元,相當於現時六七萬元。」寫過《香江風月》一書的鄭寶鴻,甫入席即化身白頭宮女,細訴塘西拾遺、阿姑艷史、舊時潮語、嫖友「包膠」,都是風月年代的集體回憶。昔日鶯樓尋芳,「一夜夫妻」豈止百二蚊?豪客一擲千金花天酒地,換得由妓寨地下拾級登樓之際每層歡呼「XX少到」,威到冇朋友。但執完寨廳有沒有下文?還得看阿姑心情。在青樓,「猜飲唱靚」的妓女家教嚴過千金小姐,她們與恩客交往更有一套制度,見個面都要飛箋(發邀請函)才算矜貴。花箋收費一元,已是平民半個月人工,一蚊叫到一隻雞,衍生了「一蚊雞」。「塘西阿姑是世界上最高竇的老舉。」鄭大少笑指,煙酒打賞,甚麼夾翅費、開果碟費、毛巾費、「白水」之類貼士名目多到嚇死你。「很多時阿姑o趙完便鬆,讓急色恩客在房等到口水乾,慘變乾煎石斑。」記者:鄭天儀(價錢按食材級數及人數而定。)鏞記破格重塑停辦多年的風月宴,劉天賜、鄭寶鴻與沈西城三位掌故王的「後土」,是各有事業的女中豪傑,怡園酒莊少莊主陳芳、胡琴演奏家陳璧沁與「女皇」網台主持人歐昶瑩,鏞記酒家行政總裁甘蕎因,豪情不輸硬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717/19698360
【揚威國際】細數七位曾登上《時代》封面的香港人物
1 :
GS(14)@2016-09-06 04:42:50再有香港人物登上《時代雜誌》,不過不是葉劉淑儀,而是曾鈺成。他被《時代》冠以「香港的希望」,再次掀起大家對特首之爭激烈討論。原來香港過往亦曾有七位人物登上《時代》,你還記不記得?
1.王菲(14/10/1996)
今天的王菲,年青人大概只會記得她與謝霆鋒的姊弟戀,但在九十年代,王菲在華人樂壇的地位足以堪稱為「流行天后」。在她出道後至千禧年,她在台灣、日本和和香港總計20張的唱片銷量高達970萬,榮護金氏世界紀錄認証為華語樂壇粵語專輯銷量最高的女歌手。王菲現今雖處於半退隱狀態,仍不時為華語電影唱主題曲,如《致青春》就曾獲得第9屆中國金唱片獎金曲獎。她於1996年成為首為登上《時代》的華人女歌手,被國際所肯定。
2.周潤發(26/01/1998)
發哥一向以平民形象深入民心。生於香港南丫島的他,於70年代開始演藝生涯,後來陸續參與不少荷里活電影,於90年代打入國際而廣為人知。不論是電視劇《網中人》程緯還是《英雄本色》的Mark哥,至今仍然是家傳戶曉,絕對稱得上華人界明星。1998年他憑着《血仍未冷》(The Replacement Killers)而登上《時代》,被國際稱他為「新動作片英雄」。
3.成龍(19/10/1998)
成龍經常被網民取笑「口出狂言」,如「中國的會爆炸」和「中國人是要管的」等等言論,但原來1998年,成龍因《火拼時速》而登上《時代》。成龍在70年代出演多部動作片,如《醉拳》,在80-90年代打入荷里活,起初全球票房不算好,直至出演《火拼時速》才被西方人熟悉。無疑,成龍在電影界尤其動作片都有出色表現,甚至在11月獲奧斯卡頒終身成就獎。不過網民如何評價,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4.李澤楷(13/05/2000)
贏在起跑線的李嘉誠幼子,原來亦曾登上《時代》。李澤楷雖不及父親李嘉誠富有,但身家都高達十億,一直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名之內,是少數年紀較輕的「鑽石王老五」。同時,全因他掌握了香港的電訊網絡,現任電訊盈科董事局主席,被冠以「網絡之子」的稱號。
5.周星馳(28/04/2003)
提到香港笑片,幾乎無人不會想起周星馳。星爺生於香港,於80年代入行,後來在《蓋世豪俠》、《賭聖》、《逃學威龍》等港產片表演出精湛演技,電影票房曾多次打破香港影史紀錄。於90年代後期至千禧年代,於華人界電影仍然充滿影響力,拍下無數經典電影,如《審死官》、《唐伯虎點秋香》、《食神》、《少林足球》等等,無厘頭搞笑又帶點人生哲理,電影名句流傳至今。於2003年,他被《時代》稱為「亞洲英雄」,更是香港電影界的英雄。
6.梁振英(09/06/2012)
梁振英於2012年登上《時代》,他的笑容旁邊有一句「香港人可以信任他嗎?」,簡直意味深長。特首一向被視為香港人與中國政府之間的重要橋樑,亦是國際關注中港關係的重要指標。在歷屆特首之中,只有CY被榮獲選上,不知是好是壞?
7.黃之鋒(10/10/2014)
黃之鋒憑着「反國教」而被香港人所認識,曾帶領不少年青人進入抗爭之路。雨傘運動爆發之後,很快便吸引了國際媒體關注。在雨傘運動初期,黃之鋒登上了《時代》封面,被封為學生運動領袖。當時黃之鋒還身穿「學生運動無畏無懼」的衣服,封面一出引來熱話。記者:鍾藹寧
發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成龍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李澤楷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周星馳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梁振英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黃之鋒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05/19760058
她的進化歷程細數Cammi 1.0到10.0
1 :
GS(14)@2016-10-10 00:43:51隨住時代嘅進步,好多嘢都會有更新嘅版本,好似IOS都出到10、windows又出10,所以一向都喺潮流尖端嘅Cammi謝芷蕙,都追上時代,將佢自己進化到10.0版本喇,就係修正咗佢會長短腳嘅問題,不過大家可能唔記得Cammi以往嘅版本,喺度同大家重溫下。【1.0版】清純嘟嘴自稱嘅小學時期,嘴嘟嘟嘅Cammi都仲係一臉純真稚氣。【2.0版】素顏學生11年11月,爆出同陳冠希( Edison)之間嘅關係,返學嘅時候,被傳媒影到佢素顏。【3.0版】女版Nel Nel11年12月,被網民發現佢同Nel Nel(張學潤)個樣好似,Cammi都開始化濃妝,更加似Nel Nel。【4.0版】面瘦鼻尖12年6月,成個樣唔同晒,瘦面、鼻尖,唔講係Cammi的話,大家真係未必認得佢。【5.0版】硬膠V煞13年7月,過咗一年,眼變後越嚟越大,塊面都越嚟越尖,個樣都硬咗好多【6.0版】仍在進化14年2月,割埋雙眼皮,塊面仲進化咗做刀削臉。【7.0版】無PS真身14年3月Cammi之前接受《蘋果》訪問時現真身,喺冇PS加工下,可見其大眼、間尺鼻同倒三角下顎已完全進化。【8.0版】韓妹「公仔面」15年Cammi去咗韓國玩,雙眼特別渾圓,配間尺鼻同刀削臉,再加埋韓式空氣瀏海,完全係一個「公仔面」。【9.0版】鴛鴦腳
Cammi塊面已經好難再進化,所以轉咗攻下半身,主力玩腳,但係起初攻力不足,所以出現咗鴛鴦腳嘅情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08/19794603
【港鐵新措施】美孚站出口免費出入 細數最麻煩港鐵站設計
1 :
GS(14)@2017-01-19 08:09:03「付費通道使用核准機」設於美孚G出口附近。
設計最差的港鐵站可謂月經post,每隔幾個月就有網民討論。大熱門首推鰂魚涌,內部結構仿如迷宮,AB出口和C出口相距甚遠,但並無免費通道互通,出錯閘口走上地面繞路,所需時間分分鐘等如搭錯一、兩個站。銅鑼灣、紅磡也因同樣原因成榜上常客,新貴何文田則因為勁多梯級而成網絡笑話。
好彩,港鐵都有改善的時候,美孚站G出口位近西鐵站,本來同樣要出入閘才可穿梭其他出口,剛新設了兩台「付費通道使用核准機」,顧客於20分鐘內,可免費往來站內不同出入口,訪問過附近居民就幾欣賞此項新措施,清麗苑屋民往來美孚新村不用再行樓梯又有瓦遮頭。記者:司徒港燊攝影:黃子偉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居住於美孚G出口附的劉先生和劉婆婆表示,之前要去美孚新村的路大多「冇瓦遮頭」,之前試過黑雨時求助港鐵站職員也會免費開閘通過,現在實行新措施自然是德政。
鰂魚涌站內部結構複雜,C出口和AB出口沒有免費通道互通,採訪當日也遇到有乘客出錯閘。
黃小姐在鰂魚涌站只看到AB出口指示,找不到C,最後也是出錯出口。
何文田站由月台到A3出口共有552級樓梯,被網民稱為天國的階梯,如果全程都乘搭電梯、升降機不算費力,但連等lift時間計算在內,也費時10多分鐘。
雖然多梯,但學生鄭小姐表示何文田站啟用後上學方便得多,比轉乘小巴快約15分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19/19901373
廣州發電廠塌棚9死疑報細數免上報中央
1 :
GS(14)@2017-03-26 15:38:02■廣州從化一間發電廠昨發生工作台倒塌,多名傷者遭支架壓着。
未建設即惹示威抗議的廣州第七熱力發電廠,建成點火3個月就發生奪命意外。昨早該廠一個約13層樓高的鷹架平台倒塌,多名工人直墮地面倒卧血泊。官方稱造成9人死亡兩人受傷,傍晚才指事故為鷹架平台結構簡陋所致。有網民質疑官方謊報死亡人數,因「死10個人要上報國務院」,10個以下省內自己處理。
出事的廣州第七熱力發電廠位於從化區鰲頭鎮,主要靠焚燒垃圾發電,2013年決定興建時,曾遭當地居民上街抗議示威,擔心環境污染,危害健康,但被當局強力鎮壓,亦不改當局的決定。項目去年3月動工,第一期工程在去年12月點火啟用。出事為在建工程,原定今年5月完工,目前進入尾聲。
官稱工作台簡陋肇禍
昨早8時許,官稱有11名工人在現場工作,其中10人在距離地面40米(約13層樓高)的工作台上,1人則在地面工作。施工過程工作台突然倒塌。現場照片可見,發電廠建築材料散落一地,支架扭曲變形,木板壓着部份屍體,更有數具屍體堆叠在一起。從化區安監局稱9人死亡2人送院救治無生命危險,並指工作台搭建簡陋才突然倒塌,涉事人員已被扣查。不少網民質疑官方簡報式報道,因「字越少事越大」,又指很多大事故都是9人死亡,質疑「為何這麼雷同」。內地不少地方通報安全事故的死傷人數時,經常出現「9死現象」,根據國務院的規定,生產事故3至9人死屬較大事故,只需報至省級處理,一旦達到10人或以上死,便屬於重大事故,必須通報國務院,由國務院安委會督辦。內地發電廠工程出事不時發生。去年11月,江西發電廠曾發生導致特大死亡的嚴重工業意外,同樣是趕工期間,施工平台倒塌,工人從70多米高墜落,造成74人死亡兩人受傷,當時習近平發出指示要求國務院檢討,不料時隔數月,再次發生類似慘劇。微博/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6/19970342
【毒果農】街頭過磅之報細數?少女見磅走夾唔唞
1 :
GS(14)@2017-11-13 04:13:25胡小姐見到浴室磅,即場大叫。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減肥是女人終身事業,那麼保密就是她們的終身兼職,因為女士要一生減肥同時,又要守住年齡、體重等等無數秘密。張家輝曾經說過:「啲女人好X古惑嘅。」就算她們願意透露,亦可能是十年前的數字,所以是次特派員就帶同浴室磅實測女生會否報細數。
訪問期間,女生們看見浴室磅時反應甚大,有少女甚至極速狂奔,她們坦言作為女性定必在意自己外形,雖然大家都意識到健康比苗條更重要,但女人野心是永無止境的,就算特派員連番說服她們不胖,女士們依然堅定不移,相信浴室磅上的數字一日未達負數時,她們依然要減肥。
這位大學生驚見浴室磅,拔足狂奔。
葉小姐知道要即場過磅,眼泛淚光。
製作:怪奇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10/2020971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