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細數環球數碼創意交易

1 : GS(14)@2011-10-06 19:32:14

2011-10-04 HJ

高仁早前與一班豬朋狗友「打邊爐」,碰巧腸胃不適,肚子隱隱作痛,但為免掃興堅持赴約。高太叮囑高仁,寧願「慢工出細貨」,也要把牛肉涮至全熟,才「收成」起筷。

奈何高仁的豬朋狗友,通通是「食界」中的「餓男」,高仁把肥牛放在火窩裏面,不消幾秒鐘的時間,立刻被「掃清光」。高仁見怪不怪,因為半生熟牛肉比起全熟牛肉,肉汁更加鮮甜,肉質也更加嫩滑。

有一家「慢工出細貨」的上市公司,以往一直花費心機及資源去發展一項新興業務,而正當接近「變熟」可以收成之際,公司卻把該項業務賣掉,管理層更擬以低價認購股份。

高仁要說的這家公司,正是環球數碼創意(8271),本文將細數其令人費解的交易詳情、管理層擬以低價認購股份的背後,以後可能存在低價增持的嫌疑。

數碼影院業生金蛋

要拆解上述交易的詳情,首先要了解環球數碼創意的五個業務:發展數碼影院網絡、數碼內容發行及展示、電腦圖像創作及製作、電腦圖像培訓,以及文化產業園【圖1】。

環球數碼創意要出售其在GDC Tech 及GDC Digital CinemaNetwork 的權益,正是數碼內容發行及展示和發展數碼影院網絡的兩個主要業務單位,可以被視為集團的數碼影院業務。

不論從描述外星人的西片《阿凡達》,到講述中國古代美人的港產片《3D 玉蒲團》,現今每齣電影大製作均強調3D 立體效果,亦務求讓觀眾有「眼凸凸」的視覺效果。

從事生產及供應3D 立體電影播放設備的GDC Tech 及GDC Digital Cinema Network,便乘着這股3D 立體電影熱潮,令到集團業績愈來愈省鏡。

數碼影院業務雖然於過去曾經錄得虧損,於2002 年至2006 年更幾乎連年見紅,但近兩個年度業績已轉虧為盈。該項業務不但帶來了大部分收入【圖2】,也貢獻了絕大部分的盈利【圖3】,逐漸成為環球數碼創意一隻會生金蛋的鵝。

環球數碼創意卻決定急急出售這隻會生金蛋的鵝。董事會解釋,目前是出售該項業務的良機,可以讓集團變現其投資,進一步增加現金流及流動資金狀況,而資金將用作發展廣州珠影文化產業園的地產項目。

集團及管理層等關連人士合共持有GDC Tech 約80%股權,及集團全資擁有GDC Digital Cinema Network的100% 權益( 統稱為GDC Tech 集團),建議以總代價共5.92億元,出售予私募基金凱雷集團。

5 倍P╱E 「平價」出售根據雙方的協定,GDC Tech 集團截至去年年底止的估值為7.4 億元,再以去年合併純利1.49 億元計算,收購市盈率(P╱E)相等於不超過5 倍。

由於全球製片商正不斷製作更多的3D 立體電影, 電影院也要「升呢」配合,提升相關的放映設備,預計對3D 立體電影播放設備的需求有增無減。顯而易見,凱雷集團的收購行動,絕對是「執平貨」之舉。

相反,環球數碼創意出售一項可能出現爆炸性增長的業務,令集團平白失去了業務增長的良機。集團從出售交易套現所得的資金,不但沒有以派發特別股息方式回饋股東,卻擬撥作發展被內地打壓的地產項目,業務前景成疑。在股東特別大會上,該項交易最終卻以近95%的贊成獲得通過。

管理層擬低價增持

更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環球數碼創意於宣布出售交易的翌日,再建議以「超筍」的認購價,向管理層配售新股集資。集團出售業務後,坐擁巨額資金,管理層認購新股,存在低價增持的嫌疑。

根據配售協議,集團建議以每股配售價0.35 元,較前收市價折讓約13.6%,配售2.23 億股新股,佔擴大後已發行股本14.52%,予執行董事陳征、非執行董事梁順生、獨立非執行董事鄺志強及羅文鈺,以籌集約1.53 億元的資金。

然而,環球數碼創意出售3D 立體電影播放設備後,餘下業務的現金及現金等值物將增加最多約2.74 億元,至約5.1 億元。以未計算配售新股前已發行股本12.

95 億股計算,集團的每股現金價值約0.39 元。

因此, 集團管理層擬以每股0.35 元認購新股,明顯地高於交易後的每股現金價值約0.39 元,反映管理層有低價增持的嫌疑。

近期環球股市大幅下挫,投資者可能變成「大閘蟹」,但對於環球數碼創意小股東而言,可能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市況變差的關係,集團的配售協議已告吹。

本欄逢周二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 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高仁
2 : 龍生(798)@2011-10-07 02:05:20

好文好文..
3 : 草帽(1253)@2011-10-07 16:43:25

的確3D立體電影播放設備業務是在增長中. 都係同戲院拆脹形式, 越賣得多越穩得多. 亦有好多有名院線相繼加盟. 如果賣左個業務, 又真係唔係好0岩喎. 而且一直都冇聽過公司會搞廣州珠影文化產業園.

不過我記得此公司不是100%全資擁有. 一出業績巳畀人分左一半. 會唔會係傾掂左數呀?
4 : GS(14)@2011-10-07 20:56:21

明眼人都睇到份業績突退先賣
5 : GS(14)@2011-10-19 22:47:2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713652
超人謝幕 馬雲出場

因為一宗早已完成但為人忽略的交易,昨日再次曝光,創業板公司環球數碼創意控股( 8271)股價昨日急升六成,讓我留意到李嘉誠在這宗交易中的進退決定。
與首長系甚有淵源的李嘉誠, 2006年底私人入股首長四方( 730)控股的環球數碼。交易的重點,不是用 974萬元買入環球數碼 4.99%股份,因為金額少而且刻意不超過 5%,明顯不想外界得知李嘉誠日後何時開始減持股份,也反映李嘉誠無意在環球數碼有更大的參與。
交易的主菜,其實是李嘉誠同時斥逾 5000萬元,認購沒有上市的「環球數碼創意科技( GDC Tech)」新股,成為持股 32%(後來攤薄至 21%)的第二大股東。李嘉誠僅象徵式入股環球數碼,情願直接持有股份流通性遠遜的非上市公司 GDC Tech,事後證明是明智的。

料超人 4年賺兩倍


GDC Tech以香港為總部,產銷用於電影放映的數碼伺服器,擁有自己研發的技術,用低價與 SONY、 IMAX等國際級放映設備供應商競爭。食正過去兩年數碼電影起飛,內地電影業又蓬勃發展,每天平均有 3個新銀幕落成,成立逾 10年的 GDC Tech的業績得以爆發。根據環球數碼的公佈, GDC Tech去年收益 5.7億元,增加七成,盈利 1.55億元,暴升 2.4倍。
持有 GDC Tech逾五成股權的環球數碼,由於其他業務表現一般,去年盈利卻只得 3100萬元。它的股價表現,也一如近年的李嘉誠金手指股,公佈獲超人入股後狂漲,曾升過十多倍,其後大幅回落。股價在昨日急升之前,仍然比李嘉誠入股價低 13%。
憑藉低價策略, GDC Tech佔去內地戲院數碼化市場半壁江山,也成為亞洲最大的供應商,因而吸引以凱雷為首(昨日凱雷的公佈顯示還包括阿里巴巴( 1688)主席馬雲的雲鋒基金)的私募基金青睞,今年 7月與環球數碼訂定收購協議。環球數碼 9月初公佈完成交易,售出 46%股權,套現逾 3.2億元,仍然保留 GDC Tech約 12%股權。
環球數碼當時披露凱雷等買方,共付出 5.7億元購入 GDC Tech約八成股權,但沒有交代有多少股權來自李嘉誠。由於環球數碼保留了 12%股權,凱雷又表示原本持股 7%的 GDC Tech創辦人張萬能仍然是公司重要股東,我相信李嘉誠已悉數轉讓所持的兩成 GDC Tech股權。
李嘉誠按比例可套現 1.5億元,與 4年前的 5000萬元成本比較,賺 1億元,回報是兩倍。
我覺得有意思的是,凱雷收購價反映的估值,僅相當於 GDC Tech去年盈利的 4.6倍,即是李嘉誠願意用 4.6倍 PE,出讓一家盈利急升 2.4倍的公司權益。 4年有兩倍回報確是不俗的投資,但用不足 5倍 PE出售一家高增長公司,卻是十分便宜的價錢。
凱雷是一線的私募基金,追求數以倍計的回報;馬雲已非首次投資內地電影相關產業,熟悉市場。他們垂青的公司,可信仍然有十分巨大的潛力。電影亦是中國最火紅的產業之一,人人都說票房可以超日趕美,電影院遠未飽和。李嘉誠仍然選擇見好就收,願意低價售股,他擔憂的是中國電影票房?抑或是戲院將供過於求?還是 GDC Tech本身遭遇發展瓶頸?
李嘉誠擅於把握資產買賣時機,歷史說明,做李嘉誠的交易對手,成為輸家的機會甚高。我開始對中國電影概念股起疑心。
丘亦生
6 : GS(14)@2011-10-19 22:47:3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61206004_C.pdf
當年買野公告
7 : GS(14)@2011-10-19 22:47:5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61227012_C.pdf
通函
8 : greatsoup38(830)@2013-05-24 15:03:38

當年估值都是7億,現在假設賣25%股權融資7,500萬,價值已增至23億...只是不足兩年的事情

http://news.imeigu.com/a/1369272707062.html
(i美股訊)北京時間5月23日消息,總部位於香港的數字影院解決方案提供商環球數碼創意科技有限公司(GDC Technology Limited)向SEC提交IPO申請文件,擬融資7500萬美元,發行股票數量和發行價均暫未披露。該公司擬赴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交易,代碼GDCT,巴克萊、Jefferies和Piper Jaffray是主承銷商。

4月12日,華誼兄弟通過全資子公司華誼國際投資GDC的交易完成,華誼兄弟持有後者約9%已發行股權。

環球數碼(GDC Tech)是數字影院、媒體傳送和展示市場的應用方案供應商,已在全球範圍內成功交付和安裝了數字影院服務器、投影系統和 3D 系統。 GDC Tech 是當今亞洲第一大的數字影院服務器供應商,也是全球範圍內第二大影院服務器提供商,其通過位於美國、墨西哥、西班牙、香港、日本、新加坡、中國和印度 的分公司為客戶提供服務。GDC Tech 是凱雷集團投資組合中的的公司之一。
9 : lopin88(2187)@2013-08-07 16:24:59

張萬能入稟強制環球數碼創意(08271)附屬購股 - 張萬能入稟強制環球數碼創意(08271)附屬購股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0806_00842_001.html
10 : greatsoup38(830)@2013-08-07 22:54:36

咁恐怖?
11 : greatsoup38(830)@2013-08-30 00:17:45

http://xueqiu.com/1893272003/25026462
機構的心思散戶你別猜
$華誼兄弟(SZ300027)$ 和$環球數碼創意(08271)$ 分別持有香港環球數碼創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DCT)9%和11.5%的股份。

2013年5月22日,GDCT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式提交IPO 申請文件。

第二天(5月23日)華誼兄弟便發佈重大事項公告,宣佈公司參股的GDCT赴美IPO,還稱GDCT「是一家國際領先的數字放映解決方案提供商,該(ipo)項目的實施對公司在電影全球發行、數字放映技術、產業跨界合作、國際化等方面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和影響」。而環球數碼創意始終保持緘默,就算後來GDCT通過ipo審核,滿世界的路演,還是不發一條公告。

當時華誼兄弟的市值是100多億元,環球數碼創意的市值是3億港元。於是我就很肯定地認為:華誼裡面的機構為引誘散戶進場抬轎,屁大點事就讓華誼發公告,理應看空。環球數碼裡面的機構為收集籌碼,讓公司隱瞞重大利好,理應看多。

然而我錯了,儘管兩家公司的反應截然相反,後來的股價表現卻驚人一致。截至今天收盤,華誼較5月23日收盤上漲65%,環球數碼上漲77%。
12 : 屎太濃(23397)@2014-01-12 16:27:00



這是從舊公司拆下來放在部大樓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1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