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不少人現在都很不高興,還有不少人認為現在是給政府一個教訓的時候了。”上周末,德國總理默克爾面對她在德國南部滿腹牢騷的父老鄉親拉票,“但是,這是有關你,和你的選擇。”
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根據德國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默克爾此番話換不回多少傳統選民的心:大部分人希望通過選舉給默克爾的難民政策一次當頭棒喝。
3月13日,德國迎來“超級星期日”:三個重要的聯邦州在同天進行選舉,最大的贏家卻有可能是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AfD),而默克爾所率領的基民盟極有可能在這場涉及德國總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型選舉中受到重挫,而德國選擇黨在地方上的崛起,將改變德國州一級層面的政黨聯合執政格局,令2017年的德國大選走向充滿懸念。
難民政策改變德國政治生態
在7~8個月前,默克爾的個人民調高居不下,德國民意關心的還是到底要不要給希臘的債務減免買單這樣不痛不癢的問題。
然而,在默克爾宣布向難民大開大門的政策後,民意迅速反彈,默克爾卻無法就兩大問題在短期內作答:第一,如何促進難民融入德國社會?第二,如何控制進入德國的難民數量?
在第一個問題上,基民盟曾迅速達成一系列政策,旨在促進難民融入德國,其中還包括允許難民以低於德國最低工資每小時8.5歐元的收入水平就業的政策,並希望延長難民的義務教育期限。不過上述政策均遭到包括社民黨在內的不同黨派反對,且無法在短期測試其成效。
在第二個問題上,基民盟的巴伐利亞姐妹黨基社盟一貫主張對難民設立數量上限,而基社盟主席澤霍菲爾(Horst Seehofer)一直在此方面敦促默克爾做出決斷。但默克爾堅持在歐盟範圍內分攤難民,拒絕對難民設立數量上限,默克爾的這一態度令她在德國政壇遭到空前的孤立。
與此同時,德國在湧入的110多萬難民身上所負荷的財政壓力越來越大。根據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IW)的研究顯示,2016年和2017年,德國政府總體花在難民上的財政支出要在500億歐元左右。
其中,每位難民要花掉德國政府1.5萬歐元:語言課程等融入課程每人平均3300歐元,其余食品、住房等總計12000歐元/人。
德國在難民問題上的“慷慨”與“猶豫”使德國國內極右翼政黨迅速崛起,雖然也有不少中左翼選民投入了默克爾的懷抱,而默克爾所代表的傳統保守選民卻希望和默克爾的距離越遠越好。
一向持重的默克爾也在“超級星期日”之前開始了全面的拜票之旅。在過去幾天的環德旅行中,默克爾甚至打破了她自身的戒律。作為一個嚴格的新教徒,她從來都沒在四旬(Lent)齋期間喝過酒。不過在上周當人們遞給她當地最好的啤酒時,她還是啜飲了幾口。發送給選民的信息是明確的,就如同默克爾所說的那樣,“我也是自己人。”
好消息是,默克爾的個人支持率重新回到了50%。然而此次地區選舉所測試的,卻是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是否得到德國選民的支持。從目前的選情來看,德國民眾已經準備好了給德國政府上一課,特別是默克爾的傳統票倉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的選民。
右翼政黨成最大贏家
3月13日,擁有1700萬人口的萊茵蘭-普法爾茨州(Rheinland-Pfalz)、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以及巴登-符騰堡州同時舉行州議會選舉,這通常被看為是全國大選的風向標。
其中,對現政府難民政策持反對意見的德國選擇黨或成為最大贏家。根據最新的德國各民調顯示,該黨在以上三州都取得了兩位數(或接近兩位數)的支持率。這對於一個剛剛成立3年,在去年7月幾乎分崩離析的新黨來說,成就是歷史性的。
對於德國選擇黨的風頭正勁,默克爾近日斥之為“暫時的現象”。默克爾表示,只要德國人一旦認識到政府可以有效控制難民危機,德國選擇黨馬上就會一蹶不振。
“很多人都認為我們還沒有解決難民所帶來的問題。”默克爾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這讓我想起歐元危機---很明顯當歐洲掌握了正確的措施之後,對德國選擇黨的支持就消失了。我們越得力應對難民問題,對德國選擇黨的支持就越會減少。”
不過,德國選擇黨叫囂要在此次州選舉中制造巨大的“政治地震”,並阻止德國繼續“糜爛”下去。
根據民調顯示,德國選擇黨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支持率接近9%~10%,在巴登-符騰堡州為12.5%左右,在位於東德的薩克森-安哈爾特州達到了驚人的19%。而就在三州選舉之前,德國選擇黨剛在黑森州拿下13%的選票。
首先,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社民黨和基民盟的對抗勢均力敵,支持率均在35%左右,但默克爾所在基民盟候選人克羅克內(Julia Klöckner)無法確保為社民黨拿下這關鍵的一州,而通過選舉,無論如何,德國選擇黨都將成為該州議會中第三代黨派。
其次,在默克爾的“老巢”巴登-符騰堡州,民調顯示,基民盟有可能自二戰以來第一次丟掉在該地區第一大黨的位置。目前在該地區,執政黨綠黨將繼續執政,而基民盟的票數明顯被德國選擇黨蠶食了。
“我們會把我們選票的8%~10%白白送給德國選擇黨。”巴登-符騰堡州基民盟成員納普(Hans-Günther Knaupp)表示,“她(默克爾)在難民危機上的選擇贏得了世界,但是對她所在巴登-符騰堡州的黨派來說是錯的。”
根據預測,德國選擇黨會憑借11%~12.5%左右的支持率進入巴登-符騰堡州州議會。
在東德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由於德國選擇黨將有可能獲得19%的支持率,基民盟和社民黨所組成的聯合州政府將不得不失去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主導地位。
根據德國INSA市場調查研究所的調查,難民問題“成就”了德國選擇黨。在接受調查的選民中,有85%~95%的選民表示,正是目前德國政府的難民政策,促使他們投票給德國選擇黨,且德國選擇黨支持率不斷上升的現象,還將在全德持續。德國共有13個州以及3個州級市,分別為柏林、漢堡和不萊梅。
根據德國選擇黨的黨派目標,他們設定2017年進入德國聯邦議會,在2021年計劃入主德國政府。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 懲教及警察對社會作出很大貢獻,而很多時他們的工作是在困難,甚至是危險的情況下適行。如法庭對於侵害他們的人予以輕判,這只會圖添他們工作的困難,因犯事者相信他們不須負出甚麽大的代價就可任意侵害他們。」
「 第四被告人(即上訴人)面對一項襲警罪,他是没有案底,本席認為將第四被告人送往著重紀律訓練的勞教中心,讓他學懂一點規矩,或許他日他不會再干犯無視法紀的罪行;在另一方面,本席認為判處勞教中心亦可反映罪行的嚴重性。因此,本席判處第四被告人勞教中心令。」
國內女鞋公司星期六(002291.SZ)在2009年A股上市時,業界當時對其抱有較高的期望值,寄望中國內地女鞋企業第一股的星期六鞋業將來可以與女鞋市場老大百麗國際(01880.HK)一較高低。
然而,七年過去後,這家鞋業公司並沒有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進入2012年以來,星期六的主要經營數據也開始呈現下滑趨勢。數據顯示,2015年,星期六實現營業收入16.42億元,同比減少6.6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53.46萬元,同比減少37.32%%。
當然,這並不是星期六一家公司遇到的問題。事實上,伴隨著整體女鞋行業的疲軟,國內的諸多鞋業公司發展已經陷入“瓶頸”。
這與整體消費市場的大環境無不關聯。近年來,年輕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方式有所轉變。新生代消費者成長後,他們對品牌認知方式的變化,都導致年輕消費行為的改變。而國內的一些傳統的鞋業品牌同質化嚴重,而即使是轉戰線上也面臨流量獲取成本高、轉化率低等諸多問題。
在停滯不前的甚至倒退的情況下,不少企業開始轉型尋求其它的方向。星期六在去年宣布轉型時尚產業後,6月13日又再度對外稱擬成立子公司“深圳佳斯凡星時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時尚科技”)。
據悉,時尚科技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公司持股80%,深圳小浣熊互聯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0%。這家新公司主要從事的內容是進行社會化媒體整合服務和品牌IP孵化,經營範圍主要為互聯網、自媒體達人經紀、軟件系統研發,並提供相關的管理咨詢服務。
星期六方面表示,消費趨勢變化、傳統商業發展面臨瓶頸及自媒體工具的豐富,共同推動網紅經濟爆發。實現“網紅”至“網紅經濟”的跨越需要具備高質量的社交資產和恰當的商業模式,以及完備的運營工具與手段(大數據工具等)。而成立新公司一方面有利於星期六進一步完善公司經營渠道,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和盈利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品牌孵化、IP孵化獲取新的商業機會和增長點。
不過,網紅、IP孵化是一整套有著從品牌打造、內容營銷、大數據分析以及配備完善供應鏈銷售的產業鏈,傳統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是否能夠體現出優勢尚有待觀察。但星期六目前轉型的決心不可謂不大,今年3月,其公司名稱已由“佛山星期六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意欲通過品類多元化,泛時尚、泛娛樂為一體的新興互聯網創新推廣方式提升企業盈利。
從4月1日開始停牌的星期六預計最遲不晚於2016年7月5日開市起複牌。
英國公投382個投票區全部公布結果,脫歐留歐比例為52:48。其中支持脫歐17,410,742人,占比51.9%,支持留歐16,141,241人,占比48.1%。
英國脫歐“黑天鵝”肆虐全球市場——英鎊、歐元慘遭拋售,相對美元分別大幅貶值接近10%和4%,避險品種黃金、日元均上漲5%左右。股票市場方面,日本、韓國、香港一度大幅下挫7%、4%和5%。A股市場承壓,上證綜指下跌逾1%。
面對全球“黑色星期五”,受到退歐風險和企業盈利壓力雙重夾擊的歐美股市前景不容樂觀,日元飆升也將打擊日本股市表現。與中國投資者最為相關的A股、港股究竟將何去何從?當前是否是抄底布局的好時機?
A股布局“吃飯”行情?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表示,砸坑正好布局“吃飯”行情。“我們認為脫歐事件對A股造成的短期風險情緒的沖擊調整將有利於7、8月份“吃飯”行情的空間。脫歐對中國的實質影響較小,英國的出口也僅占中國出口的不到3%,外商直接投資有限。風險情緒釋放後更應布局。”
渣打銀行中國財富管理投資策略總監王昕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英國脫歐後,英國方面大概率將進一步拉攏中國,在英國的中國企業受到的影響可能較小。
王德倫表示,7、8月份看好“吃飯”行情的原因:G20會議是未來一段時間影響行情的關鍵因素:1. G20之前人民幣匯率將維持穩定;2. 政策“蜜月期”,環境相對2Q溫和;3.改革預期(供給側改革)逐步明朗修複風險偏好;4. 經濟L型不悲觀,中報或超預期;5.大類資產配置角度A股相對吸引力提升。
興業策略團隊指出,行業配置三個方向:1)景氣向上。電子、航空、化工等;2)高性價比。家電、白酒、機場、環保等;3)核心資產。處於先導性行業、成長早期、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公司,股票中的“京滬學區房” 。 4)風險偏好邊際改善彈性最大行業:券商。
其表示,主題投資則關註“超級業績+重磅催化”雙保險:新能源及智能汽車、OLED產業鏈、體育、量子通信、智慧物流及供應鏈。
“深港通”預期利好港股
此外,受到全球影響最的港股前景是喜是憂?
似乎各界對此仍較為理性,“即時脫歐成真了預計也不會馬上火燒連營,(就港股而言)估計跌一跌就反彈了。” 招商證券(香港)首席策略師趙文利此前對第一財經日記者表示,深港通開通以及滬港通擴容的預期可能利好港股,對沖英國脫歐的沖擊。
他分析稱,6月以來,美聯儲加息、英國脫歐公投等海外不確定因素使得市場避險情緒上升,聊靴子落地後或與歐一輪以空頭回補、情緒修複為主的反彈;7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或公布一系列金融改革方案,指明未來發展方向。值得註意的是,深港通已經在討論開通監管細則問題,料今年再次失約的可能性較低。滬港通額度即將用盡,擴容勢必提上日程,港股資金面或改善。
“市場進一步分化,部分行業,如互聯網,整車,節能環保,消費等盈利預期持續改善,8月中報季料帶來市場結構性機會。季節因素排除後,5月宏觀數據顯示經濟整體企穩,結構改善穩步推進,下行風險可控。”趙文利表示。
不過,四季度外圍或添變數,最大風險來自於美股。他表示,美股盈利已經連續6個季度出現同比下跌,而周期性的調整市盈率(CAPE)處於08年來的高位,回購活動減弱並集中在部分大公司。美國經濟複蘇動力減弱,衰退風險或在1-2年內顯現。
“最近這7個禮拜,我就來了中國5次了。”德國3D打印機制造商3D systems首席營收官馬氏森(Michele Marchesan)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幾年前他平均每年來中國2~3次,但最近的頻率明顯增加了。
9月27日,由商務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上海跨國采購中心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五屆中國(上海)國際跨國采購大會”在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開幕。馬氏森的團隊帶著公司的3D打印機參加了展覽。
在現場最直觀的印象是,本屆跨采大會來自歐洲的采購商參展數量較往年出現了顯著的增加,智能制造和德國4.0成為了主角和亮點。
根據上海跨國采購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本屆的歐洲采購商參展數量達到70個標準展位,共有42家德國采購商設展,涉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農機裝備和新材料等領域。
嚴峻形式下的商機
2016年,我國外貿形勢複雜嚴峻,下行壓力加大,中國制造業企業面臨巨大的出口壓力。因此,國內制造型企業對於開發新客戶、擴大海外通路、提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的需求日趨增長。
馬氏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全球經濟整體都比較弱,中國也面臨“新常態”和經濟轉型的壓力,但3D打印是“中國制造2025”和經濟轉型的重要部分。這也讓他所在的公司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市場。
根據3D打印業內的最新報告,預計2016年中國的3D打印機銷量將達到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2億元),占據全球3D打印機市場8.7%的份額。
發布於今年5月下旬的《3D打印全球報告》顯示,中國此前在3D打印的應用上相對緩慢,但如今正在快速追趕。目前共有31.4%的中國企業正在使用3D打印技術用於原型設計或樣機研究,這一比例在2014年只有21%;13.2%的中國企業開始將3D打印作為生產制造的一部分;6.6%的中國企業在用3D打印機來制造成品;2.5%的中國企業在用3D打印機制造無法用傳統方法生產出來的創新產品。
中國的智能制造 德國來幫忙
諾爾廷(Thomas Nolting)為了此次跨國采購大會可謂下了不少功夫。於去年成立了名為“德國先進工業科技研究院”公司的他希望能做中國制造企業和德國中小企業之間的橋梁。在本屆的跨國采購大會上,他的團隊專門在現場發布了“中國路線圖”,宣布將在中國建立團隊,專門為想要獲得德國技術支持的中國企業提供智能制造的相關培訓和技術轉移等服務。
諾爾廷曾任蒂森克虜伯集團中國區技術副總裁,在該集團內部擁有30余年汽車行業的經驗,並曾在中國上海工作過4年,負責中國區汽車產生技術研發和項目轉移業務。
這些工作經驗讓他看到了中德制造合作之間的巨大商機。在他看來,中國企業對於德國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強,而德國中小企業也需要尋找中國的合作夥伴。因此,在全球經濟形式並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在兩者之間搭建橋梁是機遇所在。
“現在大部分中國投資者都有很長遠的目標,既想要打開國際市場也想要獲得技術。目前已經有了不少中國企業並購德國企業的正面案例,所以德國人也開始樂於和中國投資者打交道。” 諾爾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德國擁有技術的中小企業對中國投資者的好感正在加強。
11月15日消息,據彭博報道,近日亞馬遜上有兩家商家涉嫌通過其網上市場銷售假貨,現在亞馬遜把他們告上法院,邁出了聖誕購物季前打假的第一步。
其中一起官司的被告是加州哈仙達崗的ToysNet、佛羅里達州布蘭頓的Disk Vision,以及被亞馬遜認定銷售假冒Forearm Forklifts的個人賣家,這是一種用於攜帶龐大重物的袋子。亞馬遜表示,該公司已於今年6月移除了假冒商品,並稱Disk Vision試圖通過偽造發票迫使亞馬遜恢複產品。
另外一起訴訟則瞄準了幾個被控銷售假冒TRX懸掛訓練帶的個人。這兩起訴訟都於周一交給西雅圖的法院。
“亞馬遜的用戶相信,當他們通過亞馬遜網站購物時,無論是直接向亞馬遜購買,還是向亞馬遜上數以百萬的第三方商家購買,都會收到真正的廠家生產的正品。”周一的起訴書寫道,“當用戶買到假貨後,就會降低用戶、賣家和廠商對亞馬遜的信任度,從而玷汙亞馬遜品牌,對聲譽產生無可挽回的破壞。”
隨著亞馬遜網上商店的規模不斷做大,公司一直在采取措施提升可靠性和可信度。該公司去年起訴了1000多名涉嫌在該網站上發布虛假產品評論,威脅商家信譽的個人。亞馬遜上月還取締了所謂的獎勵性評論——消費者可以通過撰寫產品評論免費獲得產品或者產品折扣。
盡管亞馬遜在很努力地進行打假,但是仍有不少漏網之魚,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蘋果調查發現,亞馬遜上居然售賣蘋果專用的充電器和線纜的山寨貨。並且公然賣假的不止亞馬遜上的第三方賣家,它們的自營商城假貨也泛濫成災。 現在,蘋果正在向法院申請全面禁售亞馬遜上的山寨產品,並對現有山寨產品進行全面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