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希拉里才是共和黨大會從未現身的第一女主角

“送她進監獄!(Lock her up!)”,當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細數希拉里在任國務卿期間的累累“罪狀”時,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舉辦地的速貸球場內上萬名支持者爆發出了當晚最強的呼聲,人群數次打斷了他的演講。

“反希拉里”成凝聚共和黨的燈塔

如果說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特朗普是第一男主角的話,那從未現身的“女主角”毋庸置疑是希拉里·克林頓。根據共和黨大會公布的議程,為期4天的大會主題分別定為“讓美國再度安全”(Make America Safe Again),“讓美國再度經濟騰飛”(Make America Work Again),“讓美國再度領先”(Make America First Again)和“讓美國再度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然而,原本應著重經濟和就業的第二日議程上,演講嘉賓的重心幾乎都圍繞著抨擊希拉里展開。據統計,在周二晚間的演講中“希拉里”被提到79次,“特朗普”的名字被提及61次,而當晚的主題“工作”和“就業”(work)等詞僅被提到48次。

初選階段首位明確表態支持特朗普的共和黨大佬——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克里斯蒂15分鐘的演講中完全沒有提及經濟議題。全篇演講被演繹成對希拉里的一紙“控訴書”——從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館遭襲,到對尼日利亞、敘利亞和伊朗等地失敗的反恐和外交政策,克里斯蒂指責希拉里松散無力的反恐政策令美國受害;對希拉里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面時贈送的“複位”(reset)兩國關系的按鈕極盡嘲諷;當然,不能放過的還有“郵件門”事件,克里斯蒂稱,相比美國國家安全,希拉里更在意保護她自己的秘密。

在每一條指控後,他帶領全場疾呼“有罪!”(Guity!)

特朗普長子小唐納德·特朗普則稱如果希拉里獲選,她將成為第一個無法通過基本背景調查的美國總統,她的當選將是美國人無法承擔的風險。

反對希拉里已經成為比支持特朗普更重要、也更有效的吸引選民和凝結全黨的策略。愛達荷州共和黨主席史蒂夫·耶茨(Steve Yates)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承認,對奧巴馬和希拉里的抵制情緒是現時團結共和黨的一股重要力量。但他同時辯稱在野黨訴求的本質就是轉變,因此無可避免的需要針對民主黨、奧巴馬和希拉里的政策提起抨擊:“會期還有兩天的時間。我們再等等看吧,會有更多支持特朗普的聲音。”

弗吉尼亞大學政治中心研究員傑弗瑞·斯凱利(Geoffrey Skelley)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說,過往數據顯示特朗普需要拿下超過90%的共和黨選票才可能在11月的選舉中擊敗希拉里,因此凝聚全黨是他的首要任務。當前,共和黨尚未從初選的分裂中完全恢複,在此情況下通過攻擊希拉里來團結全黨不失為一個好的策略。他比喻稱“‘反希拉里’已經被當作是凝聚共和黨的一盞‘燈塔’。”

當然,對於特朗普競選團隊而言,這是有效卻也無奈的策略。雖然,特朗普已經於周二正式被提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並不代表黨內大佬對其買賬。多位共和黨內知名人士抵制今年的黨代會,布什家族全員缺席,2012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此前就表態不會參加今年的黨代會,前競選人、大會舉辦地所在州的俄亥俄州州長約翰·凱西克的缺席也許更讓組委會感到難堪——歷史上,還從未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能在輸掉俄亥俄州的情況下贏得大選的。

即使出席也不代表對特朗普的支持。小布什執政期間擔任美國總檢察長的邁克爾·穆卡西(Michael Mukasey)在周二的通篇演說中只字未提特朗普的名字。初選中,穆卡西曾表態稱特朗普無法勝任美國總統。同樣,在初選時和特朗普激烈競爭的德克薩斯州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將於當地時間周三晚間發表講話,他是否願意為特朗普背書也成為當晚的焦點之一。

特朗普家族全員出動 團隊危機公關引發質疑

如此多重量級人物的缺席,或許也解釋了為何本次大會上史無前例的有6名候選人家族成員將發表講話,唯一沒有演講的是特朗普10歲的小兒子。

周二晚間的大會上發表講話的包括了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Paul Ryan),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克里斯蒂和參議員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等共和黨重量級人物。但谷歌搜索顯示民眾更加關心的是首度登場的蒂凡尼·特朗普(Tiffany Trump)。現年22歲的蒂凡尼是特朗普與其第二任妻子瑪拉·梅普爾斯所生的女兒。這位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白富美在社交網站Instagram上有17.4萬的粉絲。

競選團隊希望家族成員的講話可以幫助展現特朗普更人性化的一面——作為丈夫、父親和兒子,而非僅僅是一名總統候選人。在講話中,蒂凡尼提到時至今日她依舊會翻看兒時成績單上父親的批註;在至親好友過世時,特朗普是第一個打電話安慰她的人。不過,自父母於1999年離異以來,蒂凡尼就與母親搬到加州居住。此前有報道指出,她每年會飛去特朗普位於佛羅里達州的度假別墅與家族團聚。此外,並無更多的交流。

當晚,更為出彩的演講來自於特朗普長子小唐納德·特朗普,在其演講中強調了與父親共事中建立起的父子情誼。

斯凱利認為,在多位共和黨大佬缺席大會的不利情況下,這是競選團隊能夠做出的最好安排:“畢竟,他也沒有更多的選擇。”

然而,所有這一切依舊沒能讓媒體焦點從此前梅拉尼婭演講涉嫌抄襲米歇爾·奧巴馬的話題上移開。終於,在事發超過38小時後,一位特朗普家族好友麥基弗(Merdith Mclver)終於站出來為此事承擔責任。麥基弗解釋道,梅拉尼婭在與她通電話時向她表達了對第一夫人米歇爾的贊賞,並朗讀了數段演講內容。於是麥基弗就將其抄錄並使用在了梅拉尼婭最終的演講稿中。麥基弗對此表示道歉並提出辭呈,但特朗普夫婦沒有接受她的請辭。有分析指出,如果競選團隊能將梅拉尼婭塑造成此事的受害者,或有望激發公眾的同情心,把壞事變成好事。

誠然,特朗普團隊基於此事的反應和危機公關暴露出的問題已不僅限於是否剽竊。在接受CNN專訪時,特朗普選舉總部負責人保羅·馬納福特(Paul Manafort)繼續指責媒體錯放焦點,並頗為蠻橫地搶話道:如果你想未來6個月揪著這話題不放,那就這樣吧。

斯凱利分析稱:“許多的共和黨支持者並不在意梅拉尼婭的演講是否抄襲。現在更大的問題是競選團隊的管理和專業性受到了質疑,要知道管理一個國家可比管理競選團隊難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51

美國為何從未出過女總統?

當地時間28日晚間,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接受提名的演講。這樣演講的時刻,希拉里等了8年。

自2008年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擦肩而過之後,在8年後的今天,希拉里得到並接受了提名。“懷著謙卑,決心和對美國未來的無比自信,我接受你們對我作為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提名。”她如是說。

由此,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統候選人誕生了。而這樣的一個歷史瞬間,從1920年美國憲法第19修訂案賦予女性投票權至今,整整經過了96年。

那麽,為什麽一再強調民主和男女平等的美國卻從未出現過一位女性總統?

美選舉制度系統存女性障礙

雖然,每到選舉季總有美國民眾會說,有更多的女性從政是一件好事,但是,到投票的時候女性候選人卻總是被遺忘和忽略。這也造成了美國國會超過80%的議員都是男性,超過90%的美國州長都是男性,以及100%的美國總統都是男性的現狀。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曼德爾(Ruth Mandel)指出,成為美國總統需要特定的行政和政治資歷,比如當過州長、參議員,或者副總統。

曼德爾的研究發現,自1925年起,美國出現過37位當選或者被提名的女州長,目前全美只有2名女州長,女性參議員20名,眾議員26名,有兩位女性曾被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即1984年的費拉諾(Geraldine Ferraro)和2008年的佩林(Sarah Palin)。

而在很多女性過關斬將終於通過這些公共服務崗位的考驗後,能夠幸存下來願意繼續面對全國媒體轟炸,對手攻擊,還有無時無刻不存在的籌款壓力等諸多挑戰的候選人往往很少,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

“這是一個漫長,殘酷和極端的過程。”曼德爾說,“不是讓人歡呼雀躍去做的事情。”他稱,特別是在美國的政治系統是由“建國國父”建立的情況下,公眾很難接受一個幾個世紀來都是男權系統的體系發生“女性當權”的改變。

美國媒體不喜歡

《女性當總統:媒體在8屆大選中的偏頗》一書的作者法爾克(Erika Falk)指出,美國媒體的負面影響也讓公眾很難接受女性成為政治領袖。

法爾克的研究發現,自美國女性獲得投票權以來,媒體對女性從政的報道方式從未發生過變化,在一位女性和男性共同競爭一個政治職位的時候,男性總是能獲得比女性多兩倍的媒體曝光度。

另外,媒體在報道男性候選人的時候多會集中討論他的執政理念和觀點,在報道女性候選人的時候多會談到她的外表以及她做為妻子和母親的角色等。

“媒體報道多會描述女性候選人的傳統角色,強調她們的個人生活和家庭責任,而不是政治成績。”法爾克說,“女性候選人在看到這樣的報道時也總被提醒:她們的首要角色仍然是在家庭內部,而不是政治範圍。”

沒嫁男政客還想當女政客?

“在1970年之前,一個女性從政的最常見方式就是追隨她丈夫的足跡。”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數據顯示,在1916年到1980年之間,美國國會所出現的90位女性國會成員中,有34位都是在她們的國會議員丈夫去世後繼承了他們的職位,當時美國國內還為這種現象起了一個名字叫“委任遺孀”。

雖然自1970年之後這個現象有所減少,但仍然有很多男性政客的妻子追隨他們的腳步從政。

“女性在陪伴丈夫多次出席政治場合之後也對系統有所了解,這是其他人沒有的珍貴的學習機會。” 曼德爾說,“這也解釋了很多‘政治配偶’出現的原因,大部分的時候是丈夫的從政帶出從政的妻子。克林頓夫婦就是最好的案例。”

然而,同女政客的數量有限類似的是,畢竟能夠當選男性政客的機會也很有限,而且也不是每一位男政客的妻子都有跟隨丈夫從政的決心和勇氣。

當美國女總統太難?

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同其他國家出現過女性領袖相比,美國從未出現過女總統的一個原因是,對女性來說,有些特定的選舉在美國比其他國家更難取得勝利。比如,一位美國女性要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取勝要比一位德國女性在德國總理的競選或者英國女性在英國首相的競選中取勝更難。

有研究全球選舉政治的學者指出,美國的總統大選制度為“總統一人集權”, 而不是有些國家的議會制或者是由總理和總統“分權”的制度。研究指出,在那些當選為女性領導人的國家中,要麽是女性當選的是總理而不是總統,要麽是當選為要和總理分權的總統。

“我分析了1969~2009年之間全球所有參加總統競選的女性。”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政治系教授賈拉則(Farida Jalalzai)表示,“一個非常驚人的事實就是女性在競選總統職位的時候幾乎沒有贏過。”

賈拉則表示,在議會制選舉中,總理通常是由議會直接投票選出,而不用面臨全國選民投票。所以,如果一位女性想成為總理的話,她所需要做的就是勸服該政黨推選她為該黨的候選人,再由該政黨成員慢慢幫她獲得議會其他成員的選票支持,而這種在議會成員之間的表決選舉形式要比像美國大選這種全國性的大選競選容易很多。

此外,有些民眾仍然存在“希望女性不要高於一切”的傳統觀念。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在德國、以色列,加拿大和英國等國都先後出現過女總理,而在美國和法國等國家卻沒有出現過女總統的現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83

萬科澄清:從未向任何媒體透露恒大購買本公司股份

萬科8月5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稱,(1)本公司不掌握股東持股的即時情況。(2)本公司嚴格遵守《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以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從未向任何媒體透露中國恒大購買本公司股份的事宜,也從未授權任何人士對外發布相關信息。前述傳聞不屬實。公司對於制造虛假消息的行為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萬科A同時表示,鑒於中國恒大購買公司A股股份引起市場廣泛關註,且媒體對於中國恒大的持股目的及後續計劃已有諸多傳言和猜測,公司已於8月5日致函中國恒大,希望其能說明有關情況。提請廣大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

附公告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08

從未獲審批,“山寨機”橫行 “超聲刀”美容陷阱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188

北京一名醫生在使用骨骼超聲刀,超聲刀技術在醫療中已獲廣泛使用,但在美容領域仍受嚴格限制。美國迄今只批準了一種,在中國從未獲批。(東方IC/圖)

超聲刀正迅速擴延至全國。在北上廣深等東部沿海城市,它更流行了兩年有余。

超聲刀雖然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認證,但從未獲得中國食藥監總局的註冊審批。Ulthera超聲刀從未銷售給中國大陸,在大陸也尚未設立經銷商。

FDA曾發出安全警示,進行超聲刀治療,需有必要的醫學指征;必須在醫院、診所由受訓的專業人士操作。它只是“暫時安全”。

劉麗服了一顆安眠藥,依然毫無睡意。她在深夜里鉆進洗手間,右臉仍隱隱作痛。鏡子里的臉面目全非:日漸凹陷的額頭,如同被砸了兩個大坑;面部的皮膚日益松弛下垂;合上關節,臉頰就凹凸不平。

這是過去那近半小時的治療,給她留下的印記。

躺下、表皮麻醉,精密儀器在臉頰上緩緩挪移、照射,感覺臉上熱熱的,有輕微的針紮感。一個月前,當她躺在手術床上,接受一項名為“超聲刀”的美容服務後,她尚覺得很值。

在醫美平臺“美黛拉”上付的19562元費用,對這位服裝模特實屬必要,在這個“靠臉吃飯”的行業,顏值有時比生命更重要。

但一個月過去了,10月7日,劉麗發布長微博,開始講述自己接受治療後“痛不欲生”的經歷——她辭了工作,四十多天沒敢出門見朋友,原定於“十一”假期的婚紗照拍攝也無限期推延。“現在,我的生活一團糟!”這位不滿30歲的杭州姑娘哽咽。

此時,“超聲刀”正迅速擴延至全國。全國幾乎所有省會城市的民營醫療機構,正加入超聲刀業務隊伍。在北上廣深等東部沿海城市,它更悄然流行了兩年有余。

在商業宣傳中,這個被譽為“逆齡抗衰老神器”的美容項目,曾獲得無數名人、網紅的美贊——2016年8月,知名社會學家李銀河就發表博文,詳細描述了超聲刀美容的體驗。

但他們沒說的是,作為一種醫療器械,超聲刀雖然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認證,但從未獲得中國食藥監總局的註冊審批。

“公立醫院的整形美容科沒有這個設備和美容項目。”北京協和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王曉軍擔心,超聲刀缺乏監管,醫療隱患很大。

美麗代價

2016年8月25日,這個日子劉麗永遠記得。通過互聯網醫美平臺“美黛拉”下單,她在深圳貝漾美天醫療美容門診部(以下簡稱貝漾美天),她接受了超聲刀治療。當天返回杭州的飛機上,她就覺得不對勁。

“不會是治療出了問題吧?”她慌了,趕緊微信聯系為她治療的“盧語桐醫生”。戰戰兢兢地熬過半個多月,她非但沒有等來“盧醫生”的任何解釋和安慰,卻意外發現,自己被對方拉進了“黑名單”。

治療之前,劉麗還糾結,她有些擔心超聲刀的安全性。但看到醫美平臺上一張張“註射前”與“註射後”的對比圖片、朋友圈中紅潤透亮的自拍微信頭像,她最終心動了。

謹慎起見,她還是在術前反複咨詢“盧醫生”:“我的年紀,是否適合做超聲刀?”

“那當然是做比不做有效果。”“盧醫生”寬慰她,超聲刀能緊致皮膚,“以你的年齡和情況,保持三年沒問題。”

在美黛拉平臺上,盧語桐被認證為“執業醫師”,還擁有“國家一級光電技術操作師”“超聲刀首席操作師”等頭銜。但事後,深圳市衛生局的答複讓劉麗震驚——盧語桐並沒有執業醫師資格。

美黛拉向南方周末記者展示的《高級光電儀器操作師資格證》顯示,盧語桐的真實姓名為“盧力平”。南方周末記者分別致電國家人社部、發證機構武漢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對方均明確答複“沒有組織過這項考試,也從未頒發過此證件”。

“如果是假證,平臺有審查過失,願意接受媒體監督。”美黛拉聯合創始人張丹萍表示。

9月21日,在以皮膚科見長的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劉麗接受了皮膚軟組織磁共振掃描,結果顯示:兩側鼻唇溝皮下軟組織、下頜骨內異常。“這樣的損傷是不可逆的!”主治醫生說。

帶著診斷報告,劉麗和哥哥來到深圳。貝漾美天起初承認劉麗的面部出了問題,但此後卻改口否認。對於醫院的“技術總監”盧語桐,院方則始終聲稱沒有她的聯系方式。

“老總電話說了,就是不賠!”10月2日的再次溝通中,診所突然闖進一位陌生男子,沖著劉麗大喊。

幾番周折,10月8日,在美黛拉的調解下,劉麗終於和貝漾美天協商了後續治療方案。南方周末記者反複詢問,但她始終沒有透露具體的解決方案。當晚,此前登上微博熱搜的《超聲刀讓我慘遭毀容》一文,也被劉麗刪除。

“超聲刀讓我毀容”

“超聲刀”並不是刀,準確地說,它是種“超聲聚焦”技術——將超聲波聚焦於皮下筋膜層,使其產生高能量,刺激蛋白質變性。

“超聲刀的原理,和超聲治療腫瘤相似。通過將聲能轉化為熱能,讓目標內的腫瘤細胞雕亡壞死,在普外科、婦科等領域都有應用。”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牛鳳岐,曾參與過多款進口超聲醫療器械的評定。

不過,不同於治療子宮肌瘤的超聲刀,用於面部美容的超聲刀,聚焦深度要淺得多,通常是皮下3.0-4.5毫米。

2009年,美國Ulthera公司生產的Ulthera系統,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用於眉部提升;2012年和2014年,該系統又被批準用於下臉部、頸部、前胸部改善細紋和皺紋。它被稱為“美版超聲刀”,是迄今為止唯一通過FDA批準的超聲刀。

一旦進入國內部分美容機構,美版超聲刀似乎搖身成為“萬能美容神器”——不僅可以去雙下巴、膚色不均,還可用於手臂、腹部等多個部位的肌膚。

表面看來,操作超聲刀似乎很簡單:清潔臉部,敷上麻藥,儀器挪移、照射,完事。但人體的皮膚厚度不同,眼瞼周圍一般較薄,有經驗的醫生會避開額頭、眼角等面部神經密布的地方。若是沒有資質的醫生操作,很難確保安全。

一位不願具名的整形外科專家透露,國內80%的超聲刀都在美容院、美容工作室開展。買一臺高仿版儀器,雇幾名工作人員,超聲刀美容生意就能開張,“有些甚至只是技師,連從醫執照都沒有。”

“超聲刀治療一旦過度,會使皮下脂肪大量流失,面部失去支撐性,出現太陽穴、蘋果肌凹陷等癥狀。”陸軍總醫院皮膚激光美容整形中心主治醫師石成方說。

FDA也曾發出安全警示,進行超聲刀治療,需有必要的醫學指征;必須在醫院、診所由受訓的專業人士操作;治療部位存在開放性創傷或病變、囊腫性痤瘡,禁止使用。

劉麗承認,她曾在公立醫院做過臉部微整,但她依然通過了面診評估,接受了超聲刀治療。“很難判斷,治療後出現的不良反應是否與此有關。”有受訪專家分析。

“就FDA的記錄來看,超聲刀治療後的不良反應並不多見,主要以紅斑、淤青、麻木、刺痛等問題為主。”FDA媒體事務部官員法倫·史密斯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但民間的情況卻有所不同。2015年,美國一位女演員在加州某診所進行超聲刀治療後,發生了包括眼部過度上提和頰部萎縮等嚴重不良反應。她專門建立了一個名為“超聲刀讓我毀容”的網站,並且摘錄了與她有類似遭遇的網絡評論,向Ulthera公司發起了集體訴訟。評論中,十多位接受過超聲刀治療的消費者留言稱,自己也經歷過類似“噩夢般”的經歷。

即便是FDA也承認,暫時安全,並不代表無風險。但在中國,民營醫療美容機構和美容院徹底顛覆了這個邏輯。某私立醫院的廣告寫著:超聲刀“100%安全”。

從未在大陸銷售過

在美黛拉、新氧、更美三大醫美App上,超聲刀無一不位列“熱搜”榜單。南方周末簡單統計後發現,僅北京一地,就有二十多家民營醫療美容機構開展此項目。本報截稿時,在上海一家最火爆的美容機構,已有1540人預約進行治療。

三家平臺上,約80%的商家都宣稱使用美版超聲刀。但即便是同款設備、治療同一個部位,售價也極為懸殊,低至兩三千,高達七八萬。

原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宋衛民透露,正品美版超聲刀,每臺售價高達上百萬元。超聲刀的探頭屬於耗材,使用一段時間後必須更換,單個探頭的價格就要好幾萬。“很多美容院2萬元不到就能買到整機,你說是真是假?”

美黛拉聯合創始人張丹萍介紹,為了鑒別儀器真假,公司BD(商務拓展專員)將超聲刀“從頭到腳”研究了一遍。每次去醫療機構查看新儀器,BD不僅會找專家拍圖片、錄視頻,包括進口報關單在內的資料也會逐一審核,“甚至儀器的插頭是幾個腳這樣的細節,我們都會關註。”

“我們審核的重點是:醫療機構是否用國產冒充進口,用韓版冒充美版。”張丹萍說。

不過,當被問及美版超聲刀從何渠道進口時,張丹萍卻並不確定,“我咨詢業界,據說大多都是海外直郵。”

2014年,美國Ulthera公司被德國藥企MERZ收購。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回複中,MERZ公司亞太地區法務合規部明確表示:“公司從未將Ulthera超聲刀銷售給中國大陸,在大陸也尚未設立經銷商。我們已和有關部門合作,在香港打擊高仿版超聲刀。”美版超聲刀在香港的代理商Livia Chan亦表示,他們只能把儀器銷售給香港本地區的公司。

這意味著——排除走私,大陸所有民營醫美機構、美容院、工作室的美版超聲刀都是“山寨機”。

和山寨機的假屏幕不同,正品美版超聲刀可在屏幕上直視超聲發射的深度和能量反控情況,便於操作者把控,避免操作失誤灼傷皮膚。

2016年6月,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整形美容中心就曾接診過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在山寨機上做完超聲刀後,臉上的燒傷痕一直無法消退,只好來到公立醫院求診。

盡管各家醫美平臺都強調,希望盡更多的責任,審核平臺上醫療機構、醫生和設備的資質,但實際情況卻依然無法讓人完全放心。

在新氧App上,一家名為“南京斑博士”的民營醫美機構宣稱,超聲刀提拉效果“長達10年”,而整形美容界較為一致的看法卻是,“做一次至多管一年”;在更美App上,實為民營醫院的上海東方麗人醫療美容門診部,卻被標註為“公立醫院”。

“達人回傭”制度的存在,更是在無形中放大了健康安全隱患。超聲刀治療後僅四天,劉麗就在微博上接到了自稱是“美黛拉平臺工作人員”的私信。以原價2.38萬元的超聲刀為例,對方答應給粉絲優惠4000元,並向劉麗承諾5000元的“微博達人回傭”。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在微博上“介紹平臺”。

雖然此後劉麗發布微博稱,無法查證此人的真實身份,美黛拉亦表示無法證實此事的真假,但張丹萍承認,達人是垂直電商的流量入口,“因此而獲利,這可以理解”。

成立至今,美黛拉簽約了300名獨家達人,每人2-3年的獨家合作期。除此之外,還大量投放達人、網紅、大V在不同平臺的自媒體。“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們付費的。”張丹萍說。

脫離監管的灰色地帶

時至今日,超聲刀依然未獲得食藥監總局的醫療器械“準生證”。從法律角度,未獲批準就投入使用,無疑屬於違法行為。

明知未獲批,美容機構為何還是趨之若鶩?宋衛民給出了答案——超聲刀處於模棱兩可的監管地帶。

根據《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它具有創傷性或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容貌和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複與再塑,屬於“醫療美容”。標榜著“無創性”和“非侵入性”,美容機構將超聲刀項目自動默認為“生活美容”。

按照這種說法,美容機構無需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就可開展相關工作,操作者也無需是具備醫療資質的專業人員。

對於超聲刀項目究竟屬於“醫療美容”還是“生活美容”,各地的評判尺度並不一致。

“既然改變了皮下的纖維組織,當然算是醫療行為。”廣州天河區衛生監督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北京海澱區衛生監督所的答複則是:設備的頻率高於800千赫,屬於醫療器械,納入“醫療行為”範疇,反之則屬於“生活美容”。不過對於超聲刀的定性,該機構建議還是咨詢食藥監部門,“衛生部門鑒定不了”。

在糾紛調解的過程中,劉麗也遇到了同樣的困惑。深圳市衛生局認定,超聲刀屬於高頻的射頻設備,不屬於醫療器械,因此理論上不歸衛生局管理。

“無論是出於治療還是美容目的,設備只要涉及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應該按照醫療器械管理。”國家醫療器械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牛鳳岐覺得,這沒什麽可懷疑的。更何況,面部遠比身體、四肢要嬌嫩。

南方周末記者致電食藥監總局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得到的回複是:如果在醫療器械行業標準中無法查到超聲刀,那目前它肯定不是醫療器械,“但它究竟是什麽,我真的沒法給出答案”。

換言之,日益龐大的超聲刀業務,始終遊走於監管的灰色地帶。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劉麗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51

樂視回應FF內華達工廠停工傳聞:資金已陸續到位 從未停工

據第一財經獲悉,樂視發布聲明稱,近期,由於對外溝通中出現問題,造成了一些關於Faraday Future內華達工廠項目的誤解。目前,FF的資金已陸續到位。FF內華達工廠從未停工,已順利完成第一階段的建設,並將於明年2月進入建設的第二階段。

聲明還透露,FF首款量產車預計將於2017年CES上亮相。

今日早些時候,Business Insider報道稱,Faraday Future發言人Ezekiel Wheeler表示,FF位於北拉斯維加斯市的工廠暫時停工,並稱停工是因為戰略調整,即資金和精力將專註在明年一月將亮相CES的概念車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06

寶能回應“潛入”鄭州銀行:從未持股或參股

今日有媒體報道稱“寶能系潛入鄭州銀行”,通過錯綜複雜的資本運作正悄悄增持其股份。對此,寶能集團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回應,針對此事的媒體報道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寶能從未持股鄭州銀行,也未通過旗下企業參股或持股鄭州銀行。

有媒體報道稱,借助一系列錯綜複雜的股權交易,寶能系正在借助其在香港的資本平臺和高管之手入股在港上市的鄭州銀行(06196.HK)。包括張曉東在內的多名寶能系相關人員現身股東名單。媒體報道稱,截至12月6日,寶能通過其在香港的資本平臺金洋集團持有鄭州銀行2.18億股H股,占鄭州銀行已發行H股的13.06%,占鄭州銀行全部股份的4.25%。

除此之外,媒體報道中也提及張曉東及名下公司Amuse Peace Limited(樂和有限公司)是另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新體育(00299.HK)的主要股東。該媒體報道稱,6月Amuse Peace向中國金洋的附屬公司宏基信貸借款3億元,以新體育27.5億股作為貸款抵押品。這意味著,新體育的單一最大股東是寶能系。

對此,寶能集團內部人士對本報表示,中國金洋(01282.HK)持有80%股權的附屬公司中國金洋信貸有限公司(原名為“宏基信貸有限公司”,下稱“金洋信貸”),於2016年6月16日與借款人Amuse Peace Limited及擔保人張曉東先生訂立《貸款協議》,借款人以其持有的新體育股票向“金洋信貸”進行抵押貸款。

同樣,“中國金洋”於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與若幹借款人分別訂立《貸款協議》,該若幹借款人以其持有的鄭州銀行股票向“金洋信貸”進行抵押貸款。上述訂立的《貸款協議》及其項下之交易條款均按一般商業條款訂立,公平合理且符合中國金洋及其股東的整體利益。

該內部人士表示,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有關規定,任何人士如質押上市公司股票進行融資,質押股票數占比該上市公司總股數達一定比例時,應當向香港交易所提交披露權益通知書。因此,鄭州銀行以及新體育的股權變動名單中出現了金洋信貸之名稱。

“也就是說,金洋信貸及中國金洋均未實質上持股或參股鄭州銀行以及新體育的任何股權,與鄭州銀行及新體育互為獨立第三方。個別媒體的不實報道是對香港交易所披露規則的錯誤解讀。”該內部人士表示。

此外,據其介紹,張曉東先生於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間任職於寶能集團,但2013年底其離開公司後自行創業。“前述報道中提及的張曉東先生及其關聯公司的投資情況,屬其個人行為,與本公司無關。”

另外,針對寶能入股鄭州銀行的報道,今日鄭州銀行董辦亦回應稱,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投資人交易和持有該行股票,首先應是基於對該行經營業績和發展情況的認可。至於交易方的背景及其與其他市場投資人的關系,除公開信息外,鄭州銀行表示沒有掌握新信息,目前也沒有需要進一步披露的相關信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11

東吳人壽:盡快整改互聯網業務 從未在二級市場舉牌

今日,中國保監會掛出了對於東吳人壽采取“三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產品”、“暫停互聯網產品銷售”的監管措施。東吳人壽下午發出公告解釋了公司互聯網萬能險業務部分客戶信息不完整的原因和情況表示將盡快組織整改。

同時,東吳人壽還對險資舉牌的情況做了說明,表示公司“從未有過二級市場舉牌行為,投資收益率連續多年超越市場平均水平”。

以下為公告全文:

公 告

近日,中國保監會因公司在招財寶等互聯網平臺所售萬能險保單客戶信息真實性管理整改不到位,對公司采取“三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產品”、“暫停互聯網產品銷售”的監管措施。對此,公司高度重視,積極組織整改落實。特公告如下:

一、盡快完善相關客戶信息。公司互聯網萬能險業務部分客戶信息不完整,起因於2015年合作平臺招財寶未能提供部分客戶聯系地址,目前有575名客戶信息不完整,公司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與合作平臺積極商洽,盡快補充完善。

二、公司產品體系豐富,儲備充足。公司始終重視產品研發,持續加強市場研究,不斷完善和豐富產品體系,逐步形成了富有東吳特色的產品體系,目前各渠道產品供應充足。

三、作為國有控股企業,公司始終堅持穩健經營。公司自成立以來,重視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在保監會首次保險法人機構公司治理綜合評級中被評為“優質”。公司堅持“保險姓保”、“保險為民”的宗旨,積極踐行“社會保障服務商”的戰略定位,民生保障項目不斷推進。公司重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堅持穩健投資,強化資產負債聯動,從未有過二級市場舉牌行為,投資收益率連續多年超越市場平均水平。

特此公告

東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28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38

特朗普“滿月”,白宮卻從未像現在這麽亂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已滿一個月,但對於不少華盛頓政治圈內人士而言,混亂和失控的白宮令過去的這個月顯得“度日如年”。

過去一周,在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辭職後,華盛頓一些老牌政治家紛紛搖頭,稱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動蕩和無能的新政府,並質疑美國的權利中樞何時才可以平穩運作。

2008年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資深參議員約翰•麥凱恩表示:“目前的整體狀況是特朗普政府運作不良的表征之一。”

這種混亂和“運作不良”表現在多個方面,比如新內閣因近半數部長提名未被參議院通過而無法正常運轉,白宮“宮鬥”不斷,新政府的一些做法正在惹怒傳統盟友,甚至連三權分立都開始遭到質疑等。

客觀而言,這些混亂中不排除有一部分是任何新政府都要面對的過渡期,但不少專業人士則認為,這些混亂和特朗普本人的特質有關:在批評者口中,特朗普顯得反複無常,凡事以自我為中心,還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政治或軍事經驗的總統。

一位歐洲資深經濟學家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和他的同仁正在緊密審視特朗普在貿易等方面的言行,並試圖分析其中有多少理性部分,以及這種理性有多少來自於背後的幕僚團隊,到目前為止,“一切都非常有趣。”

操控媒體轉移視線

70歲的特朗普上任後工作強度極高,每天晚上幾乎只睡4、5個小時,但最終卻成功地在上任第一周就惹惱全球:同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怒氣沖沖地打了一通電話;在推特上挑釁墨西哥總統涅托;授權突襲也門,不但導致平民傷亡、3名美國人受傷,還損失了一架價值7500萬美元的直升機。

特朗普在美國國內也沒閑著,大到一份限制移民行政令在國內引發軒然大波,小到在推特上忙著為他女兒產品被下架的事情找人“掐架”。

不過,這一切事情所暴露出的特朗普團隊內部的混亂,都遠不如弗林辭職事件。就在弗林宣布辭職前6小時,特朗普的高級顧問凱莉安•康維在電視上還公開力挺弗林,白宮新聞發言人斯派塞還在聲明中表示“總統正就形式進行研判”。而此後事件的發展證明白宮團隊之間的袒護是多麽不堪。

特朗普顯然也聽到了弗林辭職事件前後所招致的批評。像往常一樣,特朗普選擇在推特上回應,但卻把矛頭對準媒體。

“不要相信主流媒體的虛假新聞。”特朗普在推特上寫道,“白宮運行得特別良好,我接手的工作一團糟,但我正在處理。”

特朗普的追隨者們更傾向於認為,特朗普針對媒體的喧鬧不過是虛晃一槍,他正在通過巧妙地操控媒體,讓自己和內閣能在希望進行改革的領域悄然前行。

美國稅務協會主席格羅弗•諾奎斯特(Grover Norquist)則表示,共和黨人在保守議程上取得了很好的進展。“新聞界很多人都如同在華盛頓特區停下來看著一場車禍,但錯過的是其他車輛正繼續以每小時50英里的速度前行:大部分事情都在正常軌道上發展的很好。”

不過,最近還有35位美國精神病專家在《紐約時報》上發表公開信,警告特朗普“情緒極度不穩”,且不能安全地履行總統職責。這些精神病專家表示,特朗普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其主要癥狀為:沾沾自喜,缺乏對他人的關註,需要獲得贊美;相信自己至高無上,應得到特殊對待;極度追求贊美和關註,對批評和失敗則無法應對。

白宮宮鬥傳言

目睹了特朗普上任後的亂象,麥凱恩不禁氣憤發問:“白宮內到底誰說的算?”

實際上,有關白宮內特朗普幕僚宮鬥的消息一直在華盛頓流傳,並被觀察人士仔細推敲並記錄在案,一時間陰謀論滿天飛,更關鍵的是,特朗普的高級幕僚手中還緊握著極右媒體對此推波助瀾。

有美國媒體透露,特朗普幕僚團隊甚至在用智能手機溝通時都使用一款“閱後即焚”的私密聊天軟件,以防給政治對手留下把柄。

白宮首席戰略顧問班農(Stephen Bannon)

白宮內鬥傳聞的核心人物是白宮首席戰略顧問班農(Stephen Bannon)與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按照美國政府傳統,幕僚長是白宮大總管,然而現在,反傳統的總統特朗普為班農量身定制了首席戰略顧問一職,且其職位權責不清,直接導致幕僚長在白宮中地位遭到挑戰。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了班農所建立的極右翼新聞網站Breitbart News,上面有不少關於普利巴斯的負面新聞,其中一篇文章更引述白宮多個消息源稱,普利巴斯有辭職的可能,同時該網站還大肆吹捧另一名白宮顧問史蒂芬·米勒的政治前途和重要性。和班農一起,米勒也是移民禁令的起草者之一。

但是,為了在明面上消除各界對白宮內鬥的質疑,班農和普利巴斯上周罕見地同時接受媒體采訪。但華盛頓政治觀察家認為,無法判斷他們倆誰是真正掌控大局的人,而且兩人之間並不存在上下級關系。

作為白宮大管家,普利巴斯需要負責總統命令在白宮內有效地上傳下達,他還是特朗普和國會共和黨領袖溝通的橋梁,而班農、米勒等顧問只需要對媒體放風即可。

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

但是,在班農和米勒毫無保留地在媒體上為總統辯護的同時,特朗普正在把內閣多項人事任命遲遲得不到國會通過、限制移民行政令出師不利等事情都怪到普利巴斯身上。

所以,在陰謀論者眼中,普利巴斯很有可能最終成為白宮危機的替罪羊。

多給總統一點時間?

公平而言,特朗普並不是第一個導致華盛頓混亂的人。

克林頓政府顧問、現任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加爾斯通(Bill Galston)表示,在克林頓於1993年當選後,總統身邊的工作人員幾乎沒一個曾在白宮任職,短時間內也造成了許多“災難”,不過,隨著克林頓啟用了前幾屆政府的資深人士,尷尬局面隨之解決。

但加爾斯通認為特朗普政府並不尋常:“我們的總統似乎無法區分混亂與秩序。”

尼克森外孫、特朗普的好友克里斯托弗·尼克松·考克斯(Christopher Nixon Cox)則為特朗普辯護:“人們最終還是要以他(特朗普)在經濟方面的政績以及維護世界和平方面的成就來評價他,所以要給他點時間。”

在一片混亂之中,特朗普即將進入任期的第二月,但美國公眾也只能希望這位新總統能少發點帶著多個感嘆號和大寫字母的推文,把時間多花點在閱讀公文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49

郭樹清的1426天:從未離開 繼往開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25/1079183.html

離開1426天後,郭樹清又回到他熟悉的北京金融街。

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從曾任職的中國證監會——金融街19號富凱大廈,入主中國銀監會——金融街15號鑫茂大廈。

翻看簡歷不難發現,18歲的郭樹清到四子王旗紅格爾公社插隊之後,就成為一名“知識青年”。此後30多年,他幾乎都在與經濟金融“打交道”。

帶著早年浸染的體改委與“巴山輪”一代濃烈的理想主義氣質和理論積澱,以及各經濟金融崗位長期工作的經驗,郭樹清在證監會主政期間曾銳意改革。如今,面對資產負債均已翻番、多重風險埋伏的銀行業,他在“拆彈”時,雷厲風行中會不會多一份小心翼翼?

金融改革先鋒

盡管濟南與北京相隔400多公里,但郭樹清從未真正離開金融媒體視線。

一方面,在任山東省長近4年里,郭樹清幾乎會遍了金融監管機構和系統內重要機構負責人;另一方面,在郭樹清的大力推動下,山東金改成果卓然、屢見報端,受到業界學界認可。在他上任不到半年,即2013年8月,山東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幹意見》,在這份被稱為山東“金改22條”的指導下,山東的金融舉措在全國範圍內創下多項第一。

除此之外,郭樹清上任不久,就在中央經濟金融相關部委“海選”,為山東省大部分城市標配一名“懂金融”的副市長,此事在京城一度引起轟動。自2013年7月12日起,新任副市長們陸續赴山東報到。在郭樹清帶領下,山東金改掀起浪潮,金融短板迅速補上。山東省金融辦副主任初明鋒2016年表示,金融業已發展成為山東經濟的支柱產業。2016年,山東省新增上市公司17家,達268家,實現境內上市公司17市全覆蓋;新三板掛牌企業新增234家,達570家。

在郭樹清赴山東主政前,留給大眾印象最為深刻的應該是他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那段日子。

彼時的中國資本市場被稱作“郭樹清時代”,郭樹清任職506天,發布通知、規則70條,平均7天發布一則新政的他被媒體冠以“郭旋風”之名。

市場驚嘆於各種新規、新政的快速和全方位,郭樹清大刀闊斧的改革也獲得頗高評價。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強化上市公司分紅制度、推出改進後的退市制度、推出中小企業私募債、增加IPO審核透明度、降低市場交易費用、引入QFII、RQFII等長期資金等。此外,他上任之初曾放言,對內幕交易“零容忍”。

在郭樹清任期內,轉融通、新三板等相繼面世。在促進分紅、打擊證券違法違規行為上,這一時期的證監會成效顯著。如,2012年共受理證券期貨違法違規線索380件,比2011年增長31%;2012年,境內上市公司實際現金分紅4772億元,同比增長22%。

經濟學家陳誌武說,“郭樹清擔任證監會主席的時間雖短(任職期短於以前各任證監會主席),但影響深遠。

他改變了中國金融市場的生態環境,使行業更加充滿活力,競爭和創新成為現實。”

除資本市場,改革還觸及證券監管體系自身,包括證監會幹部輪崗、大幅削減行政審批、增加透明度,等等。郭樹清任內,證監會成為最透明的部委之一。有媒體稱,從新聞通氣會的數量看,證監會僅次於外交部。

學術不忘初心

18歲的郭樹清到四子王旗紅格爾公社插隊之後,就成為一名“知識青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學位後的30多年間,幾乎都在與經濟金融“打交道”。

在不少熟識郭樹清的人看來,開闊的大局觀、紮實的經濟學功底、獨立的思考精神,或許就是郭樹清敢於改革、敢為人先的底氣所在。

外界給他的“標簽”還不乏儒雅、謙遜、低調等。這些評價的確與他“學者型官員”身份相符。

1984年至今,郭樹清筆耕不輟,發表研究論文、文章300余篇,並出版《比較價格體制》、《在過剩與貧窮之間》、《直面兩種失衡》等10余部著作。1994年,郭樹清憑借《企業與銀行關系的重建》及《我國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的資金籌措》兩篇論文,兩獲中國經濟界最高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此後,他擔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導師,門下學生包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丁誌傑、中投公司副總經理祁斌等。

2010年11月20日,以吳敬璉、周小川、郭樹清等人作為主要貢獻人的“整體改革理論”獲得第三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獲獎的“整體改革理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最具代表性的經濟理論之一,它主張推進配套改革,在搞活企業、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統一市場、實現宏觀經濟管理模式轉換等方面相互協調,對構建市場經濟的基礎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時任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的郭樹清當日出席頒獎儀式。在媒體“圍攻”采訪一同獲獎的央行行長周小川時,郭樹清以幽默的方式為其解圍,稱“這個場合還是討論學術問題”。

這位“學者型官員”常以獨特的幽默拉近與記者的距離。金融圈流傳較廣的一則是:一次在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當記者問,您都喜歡哪種運動?是打高爾夫,還是網球時,他出人意料地答,在家洗碗。並很認真地解釋:我覺得洗碗是很好的飯後運動,只要在家吃晚飯,我就會洗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48

美股牛市竟已八年:華爾街似乎從未發生過危機

“當年金融危機時,標普500指數從1500多點狂瀉至最低666點,當時感覺天崩地裂,再跌下去整個經濟都要垮塌了。”說話的人是多年活躍在華爾街的資深投行人馮磊,當年的他正在華爾街一家對沖基金工作。

其實,無論再少言寡語的投行家或交易員,聊起當年這段經歷,都會變得滔滔不絕。“與其說揭傷疤,不如說是銘記歷史,畢竟人都是健忘的。”他笑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2017年3月9日,美股迎來了牛市八周年,在經濟觸底反彈、美聯儲3輪QE的推動下,標普500指數從危機時的最低點666點暴漲到當前的2372點左右,8年漲幅高達256%;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不到6500點攀升至21000點,累計漲幅約220%;納斯達克則錄得近360%的漲幅。《華爾街日報》年初略帶諷刺地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多年後,華爾街就好像危機從未發生過一樣》。

不少人笑稱,之所以大家趁著“八周年”紛紛開始發文慶賀,恐怕是怕這輪牛市撐不到“十周年”的時候。“即使不看特朗普,也別低估了美國經濟,”摩根資產管理多元資產管理團隊基金經理高禮行(Leon Goldfeld)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美股估值恢複到較高水平,但就歷史來看,只要不出現嚴重經濟減速,美股不太可能出現持續1年的下挫,短期回調另當別論。當前美國經濟穩步複蘇,未來12-18個月大概率不會出現熊市。”

“盡管精英不待見特朗普,但別小看他,”馮磊稱,“當年美股靠的是央行,如今華爾街都在期待特朗普的政策落實,如果他真的能將財政刺激、減稅、去監管付諸實踐,要說現在是美股牛市的起點也不為過,當然還需要關註的是美聯儲如何收縮4.5萬億美元的龐大資產負債表。”

天崩地裂的危機

金融危機來襲時,整個華爾街都懵了,用“天崩地裂”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2007年,次貸危機發酵。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轟然垮臺,一直以來這被視為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很多其他公司紛紛崩潰:美林公司被倉促出售給美國銀行;美國國際集團(AIG)獲得救援;貨幣市場基金的資產凈值史無前例的跌破一美元;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幾近垮臺,變為銀行控股公司;政府決定執行7000億美元的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ARP)以幫助整個銀行業脫離困境。

“到雷曼兄弟為止,‘道德風險’一說就正式成為過去時了,政府此後奮力展開了救市場,”馮磊回憶稱,之所以當時政府對雷曼兄弟“見死不救”,主要因為政府此前救助了貝爾斯登,然後對房利美和房地美進行了國有化,耗費了太多“整治資本”,因此決定放手。

“然而,在AIG搖搖欲墜時,政府終於發現,再不救,整個美國經濟就不行了。”

馮磊回憶,此後市場最恐慌的時刻當屬2009年2月,“當時消息傳出,財長蓋特納可能會討論將銀行體系國有化,這對始終以市場經濟為最高信仰的美國社會而言,仿佛是信仰瞬間崩塌。”

不過,“好在很快伯南克表示,不會進行國有化,而是對銀行體系進行壓力測試,”馮磊表示,“隨後美股也開始見底了。大家都對3月9日印象深刻,當時標普500指數最低跌到666點,換句話說——該拋的人早拋了,要做多的人連買保險的需要都沒了。”

而這一天正是美股八年牛市的起點。

怎麽判斷牛市起點?馮磊稱:“其實真正的市場玩家最看重的一個指標,就是有‘黑天鵝指數’之稱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偏斜指數(CBOE SKEW Index)。SKEW(斜率)反映市場對標普500指數下跌和上漲可能性的差異。斜率越小,表示市場認為股市上漲的機會越高於下跌的機會,也就是說期權市場更看漲股市。”

他回憶稱:“2009年3月時,這個斜率非常平坦,我們就知道市場真的見底了,甚至可以不用看經濟基本面。”他表示,CBOE SKEW Index的交易流動性最強、參與者最多,幾乎所有對沖基金、共同基金都會參與其中,因此敏感度很高,更適合探測市場長期趨勢的起點。

QE和美股八年牛市

果然,從那一年的3月9日開始,美股持續上行,即便中途因歐債危機爆發而遭遇回調,但牛市的格局從未改變,至今如是。

“那些2009年還在懷疑牛市可持續性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一點——永遠不要和央行對著幹(you never bet against the central bank),這也是業內的金科玉律。”馮磊告訴記者,當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一路膨脹到4.5萬億美元,似乎股市已經沒了不漲的道理。

數據顯示,美聯儲在第一輪QE期間共購買了1.725萬億美元資產,從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標普500指數漲幅為37.14%;QE2實施期間,美國股市展開新一輪上漲,標普500指數最大漲幅達到28.3%;到2011年6月底以前,美聯儲通過第三輪QE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也就在QE3推出當天,美元遭拋售,紐約股市三大股指漲幅均超過1%,國際金價創7個月新高,國際油價漲1.34%。

根據FactSet統計的道指成份股中,自2009年熊市探底至2017年3月3日,最知名的美國上市企業股價漲勢如虹:蘋果股價累積漲幅989%,聯合健康保險上漲752%,耐克上漲457%,迪士尼、波音和杜邦漲幅分別達到559%,482%和347%。金融類股中,維薩VISA上漲524%,J.P.摩根大通上漲303%。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在這八年中,表現最好的幾個股票是:普增房產(GGP)漲幅7948%,Incyte漲幅6534%,Ulta Beauty漲幅6321%;表現最差強人意的莫過於能源企業,Transocean Ltd下挫75%,Southwestern Energy下挫74%,First Solar下挫79%。

當然,指數結構的一些變化也影響了標普500指數的變化。2009年3月9日,能源板塊在標普500指數中的構成此前達到14%,如今僅6.5%,這與油價從2014年開始不斷下滑有關。

此外,金融板塊則占到標普500指數的15%,2009年時僅8.9%;信息科技股的比例已經上升到22%,是其中權重最高的板塊,2009年其占比還僅是18%。

監管“緊箍咒”

盡管牛市持續,金融界盈利開始複蘇,但當年風光無限的華爾街投行卻仍痛苦不已——“危機後,盡管利潤複蘇,但銀行從業人員的獎金大不如前,最痛苦的時期從2010年才開始,當時史上最嚴格的危機後金融監管法案出臺。”馮磊對記者回憶稱。

他口中的最嚴苛監管法案就是《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2010年7月21日由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簽署生效,為原先宛如“脫韁野馬”的銀行業戴上了鐐銬。

當時的馮磊已經開始在某外資銀行從事交易室風控工作,因此對於危機後監管的“厲害”最有切身體會。“我當時曾和交易員等一起‘頭腦風暴’,商量如何調整業務模式,才能滿足苛刻的監管要求。”

在監管法案中,“沃爾克法則”最為著名,其禁止銀行從事自營交易,即銀行不能將儲戶的錢用於投機,除非金額不超過一級資本金的3%,或者有客戶授權;在做市交易方面,法則旨在制止銀行以“作價買賣交易”的幌子來掩飾其以盈利為目的的賭博投註。

“作為做市商,職責就是要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因此當大家都在賣的時候,你就是要買的,而不能別人都在做空,你也跟著去做空,這是監管層不想看到的。但是至於具體如何執行、如何去和監管層解釋,這一直是個問題。”馮磊感嘆。

瑞銀投行部總裁奧塞爾此前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後危機時代的監管細則限制了銀行的做市商功能,因為資本金要求限制了銀行擴大資產負債表的意願和能力。“我們需要註意的是,要區別銀行的中介功能(做市商)和自營交易的不同角色。同樣,監管方也應該對這兩種不同性質的業務進行區分,並分類監管。”

不少研究也發現,該法規降低了市場流動性,由於該規則限制銀行進行自營交易,而以客戶名義的做市、對沖、背書等交易在外部特征上與自營交易非常相像,為免觸犯沃爾克法則,銀行可能會大幅度減少做市活動,部分投行已經相繼縮減固定收益業務。

“盡管監管必要且有效,但正因為應對監管的成本太高,難怪華爾街因特朗普的去監管議程而瘋狂了。”馮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特朗普接棒央行?

八年牛市的美股股市發展到現在,華爾街又傳開了一句“金科玉律”——“八年前靠央行,八年後靠特朗普。”

不過這也並非玩笑話。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央行宛如“大力水手”,試圖將各國拽出深淵,為推進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爭得時間。然而,一轉眼八年過去了,央行還在那里拼盡全力,但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卻無跡可循。

去年初,安聯環球投資首席經濟顧問穆罕默德·埃里安(Mohamed A. El-Erian)還出版了一本名字頗為諷刺的暢銷書——《央行是當今世界的唯一玩家》(The Only Game in Town)。

“終於,市場盼來了特朗普,這也是為什麽美股在特朗普當選後會絕地反彈,市場看到了機遇,”馮磊告訴記者,“隨著央行開始加息,對於交易員來說,或許可以說‘特朗普現在才是當今世界唯一的玩家’。”

眼下,對於美股而言,市場分為兩派——一派認為牛市氣數已盡,回調在即;另一派則認為,一旦特朗普的去監管、減稅、基建投資能夠真正貫徹,外加科技大發展,那麽美國將迎來另一場“文藝複興”式的發展。

就短期而言,回調並非不可能,但這並不等同牛市終結。截至3月10日收盤,標普500指數年回報率高達17.33%,特朗普當選後貢獻的漲幅高達11%。“近期可能美股缺乏行情,面臨盤整,關鍵在於觀察3月16日耶倫的講話和美聯儲未來加息的路徑。”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告訴記者。

一個值得註意的現象是“企業的股票回購量縮減”。過去幾年,在股市強勁、融資利率維持低位的情況下,美國企業最愛做的無非就是拿著大量現金去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以此來減少市場上的流通股,並推高自己公司的每股收益(EPS)。

但數據顯示,這種喜好已經悄悄改變。美聯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非金融企業過去五年的股票回購資金2.2萬億美元,但非金融企業在去年四季度股票凈回購量為3230億美元,僅僅是上一季度的一半,也創下了2014年二季度以來的最低值。

“盡管現在下定論為時尚早,但變化已經發生。當股價過高的時候,股票回購就很難創造價值。隨著工資上升,這令公司更有動力去購買那些可以節約雇用成本的設備。”業內人士分析稱。

高禮行則判斷:“美股牛市走過八年,的確是歷史上最長的經濟複蘇周期之一,估值也偏高,但其仍有投資空間,只是回報可能不如從前。縱觀歷史,無論是中東戰爭、亞洲金融海嘯、互聯網泡沫破滅,每當美國經濟相較於上一年經濟出現大幅放緩,下一年美股就會出現回撤。但就目前來看,2%-2.5%的經濟增速仍然處於較為理想水平,不至於導致美股出現大幅回撤。”

馮磊則是另一派“樂觀派”的典型。在他看來,當前有三大積極因素支持美股上行——首先,與歷史水平相比,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非常寬松;其次,美國經濟內生活力旺盛,科技飛速發展,但還沒有真正產生化學反應、迸發出火花,徹底提高生產率;第三,如果特朗普用減稅優惠來鼓勵私營企業加大開支的提案獲得國會批準,那麽美國經濟長期就可以獲得較大提振。

在他看來,縱使美聯儲“縮表”是一個潛在的市場沖擊,但如果經濟加速,那麽“縮表”只是為了抑制經濟過熱;如果經濟複蘇不如預期,那麽沒有法律規定美聯儲不能永遠維持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最早可能也要到2019年初再縮表。”

盡管特朗普的“商人做派”並不受到“精英階級”的待見,但“千萬別小看了特朗普,”馮磊對記者表示,過去八年,央行最痛苦的無疑是放水規模超過4萬億美元,然而通脹仍不見好轉。

他稱:“就在特朗普上臺前,美國10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都在1.5%~1.75%附近波動,多年遠低於美聯儲2%的目標;特朗普一上臺後,該指標一下子跳到了2.1%,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變化,可見特朗普的政策令市場對未來十年信心大增。”

當然,如今有的是人質疑特朗普,質疑其基建投資為實體經濟帶來的真正活力;懷疑在赤字率高企的情況下,政府為企業減稅的空間;也有人擔憂,在美股估值高企且並未反應出未來政策預期的格局下,一旦政策力度不足,就可能出現暴跌。但還是那句話,如今國會由共和黨主導,因此別小看了曾經的“地產商”特朗普,別低估了美國經濟的潛在活力,也別高估了自己的預期,而這從去年的英國脫歐和美國大選結果中便早已體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