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周內兩家影視公司上市告吹 陳魯豫、周立波等明星套現失利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6/147175.html

對於“能量影視”和“大唐輝煌”來說,過去七天無疑是黑色一周。而隱身其後的陳魯豫、周立波和唐國強、馮遠征、陳建斌、王姬等明星,距離真金白銀的套現之日又遠了一些。

文/傳媒內參企業研究組

\2014年10月24日晚間,中國證監會公告稱,“北京能量影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能量影視”)首發申請(IPO)未通過。” 事實上,能量影視最初為《魯豫有約》而設立,後來又加磅了《壹周立波秀》。據其於2014年6月公布的招股說明書,2004年10月成立的這家電視及網絡視頻內容提供商,主要產品為欄目、紀錄片、品牌服務類節目,其設立就是源於《魯豫有約》日播欄目的創意、制作和發行。目前兩位明星股東持股情況是:陳魯豫持有325萬股,占比5.57%,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周立波持有200萬股,占比3.43%,為第七大股東。按能量影視擬發行1950萬股、募資額2.32億元測算,如此次IPO順利通過,陳魯豫與周立波持有股票估值至少為3866萬元和2379萬元。

無獨有偶,一周前的10月17日,上市公司中南重工(002445)公告稱,“公司接中國證監會通知,因參與本次重組的有關方面涉嫌違法被稽查立案,公司並購重組申請被暫停審核。”——這里談到的重組,即中南重工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電視劇制作商大唐輝煌100%股權,後者100%股東權益預估值約10億元,預估增值率達105.50%。

與能量影視的“陳-周二人轉”不同,大唐輝煌因明星大腕“潛伏”而備受資本市場關註。根據中南重工於今年3月19日發布的重組方案,大唐輝煌40名自然人股東中可謂明星雲集,包括唐國強、馮遠征、陳建斌、王姬等,其中唐國強、陳建斌、王姬的持股比例均為0.3%,馮遠征的持股比例為0.15%。

事實上,大唐輝煌起初並非打算借助中南重工曲線上市,其曾欲直接在創業板IPO。在中國證監會2012年5月公布的創業板IPO申報名單上,大唐輝煌曾與杭州金海岸、時代華語圖書兩家傳媒企業一起亮相其中。但是,2013年一大批文化影視企業受阻於IPO門檻之外,不得已才打起了借殼上市的主意。

仔細剖析能量影視和大唐輝煌的上市受挫,顯然後者問題更為嚴重,一句“涉嫌違法被稽查立案”的判語,基本上已澆滅了其在短期內通過任何形式上市的可能。

但能量影視也好不到哪兒去,據媒體報道和證券行業分析,其被否的主要原因還是業務產品線單一、抗風險能力弱,並且對明顯高於行業毛利率的相關指標未能做有說服力的說明——說白了,就是有利用名人(名節目)圈錢套現之嫌。

縱觀過去兩天的A股文化傳媒板塊,快速並購、非理性估值曾經此起彼伏,但有關“泥沙俱下”的行業擔憂始終未停止。如今,隨著大潮開始褪去,裸泳的身影將一個接一個的出現在沙灘上。

下一個,會是誰呢?

附1:能量影視招股說明核心信息

公司於2004年10月成立,擬發行1950萬股,募資額為2.32億元。

作為電視及網絡視頻內容提供商,主要產品為欄目、紀錄片、品牌服務類節目,包括《魯豫有約》日播欄目創意、制作和發行,《壹周立波秀》欄目創意、制作和發行。

目前兩位明星股東持股情況是:陳魯豫持有325萬股,占比5.57%,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周立波持有200萬股,占比3.43%,為第七大股東。能量影視實際控制人唐建持有2247萬股,占發行前總股本的38.55%。

《魯豫有約》和《壹周立波秀》兩欄目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合計為公司帶來收入分別為6012萬元、5931萬元、5171萬元。能量影視這三年的總營收依次是1.21億元、1.78億元、2.71億元,凈利潤依次是2732萬元、3168萬元、3745萬元。

能量影視對兩檔欄目依賴度正逐年下降,收入比重分別為49.77%、33.34%和19.05%。

附2:中南重工重組預案核心信息

2014年3月19日,中南重工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電視劇制作商大唐輝煌100%股權。具體來看,公司擬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向特定對象王輝等40名自然人以及佳禾金輝、杭州安泰、杭州文廣、博大環球購買其持有的大唐輝煌69.53%股權,其中以約17382.79萬元的現金支付交易對價的25%,以發行股份約6092.09萬股支付交易對價的75%。另外,公司擬發行3559.45萬股向特定對象中植資本、嘉誠資本購買其持有的大唐輝煌30.47%股權,發行價格均為每股8.56元。在配套募資方面,公司擬向常州京控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7382.79萬元,用於現金支付。

本次交易完成後,大唐輝煌將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大唐輝煌100%股東權益預估值約為10億元,預估增值率達105.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06

2014年影視行業分析報告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57&page=1&extra=#pid7367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0-30 11:05 編輯

2014年影視行業分析報告:年底市場規模達400億
作者:李國琦


2014年國內的電視劇和電影行業借助互聯網的浪潮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整個影視行業的市場規模到年底將達到400億元。而快速發展的同時問題也隨之出現,作品質量如何兼顧?文化產業是淪為市場的奴隸還是應該有自己的聲音?


國內影視行業市場整體規模走勢 2014年底達400億元



2010年我國國內影視市場總規模為163.72億元,其中電影市場規模101.72億元,電視劇市場規模62億元。五年來,國內電影電視劇市場規模保持持續高速發展的狀態,預計到2014年年底,總規模將會達到400億元,較2010年增長了144.3%。其中電影市場預計達270億元,較2010年增長165.4%;電視劇市場預計達130億元,較1020年增長109.7%。近幾年國內電視劇新作層出不窮,且借助互聯網渠道得到了有效且廣泛的推廣,極大的推動了國內電視劇市場的發展。同時近年來,包括好萊塢諸多著名影視公司在內的國外影視行業也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擁有巨大潛力的中國市場,並且成效顯著,有效的帶動了國內電影市場的發展。而就目前國內市場的發展狀況來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一增長勢頭還會持續。


用戶習慣收看的節目類型分布 電視劇、電影是大頭



用戶習慣收看的節目類型中,電視劇類占比30%,電影緊隨其後占比27%,兩者加起來占到了57%!第三名是新聞資訊類,僅占到了16.0%,綜藝節目以15.0%的占比屈居第四。另外脫口秀節目占6%,卡通動漫類節目占4%。可見影視行業在國內的影響力和巨大的覆蓋規模。現在電視劇節目多采用周更等形式,每集播放50分鐘左右,強制將自己變成一種快餐式娛樂,符合目前快節奏的生活,同時也是“饑渴營銷”在電視劇市場內的巧妙利用。而且現在國內的電視劇內形象設計貼合大眾口味,無疑吸引了較多關註的眼球。


2014年內地上映電視劇熱播Top 10 古裝戰爭成雙璧



2014年上映的內地電視劇中,登榜前十位的按照上映時間順序依次是:《金玉良緣》、《謝文東(第二季)》、《古劍奇譚》、《大漢賢後衛子夫》、《雪豹堅強歲月》、《馬向陽下鄉記》、《我的特一營》、《風中奇緣》、《因為愛情有奇跡》、《北平無戰事》。縱觀這10部作品,古裝題材的有4部,戰爭題材的有4部,另外兩部分別是人物題材都市愛情題材。可見古裝題材和戰爭題材的電視劇在國內較被看好,比較受大眾歡迎。另外,上榜的10部作品中,有四部作品有其他作品作為取材基礎,包括《北平無戰事》、《風中奇緣》、《謝文東》三部取材自文學作品,以及《古劍奇譚》取材自遊戲。可見擁有其他領域成功作品作為基礎的也是電視劇取得成功的一個不錯的選擇,早先最為著名的當屬《仙劍》系列了。


2014熱播美劇Top 10 CW聯手DC稱霸



2014年國內熱播美劇人氣Top 10的排行榜登榜作品有:《行屍走肉》、《吸血鬼日記》、《初代吸血鬼》、《神盾局特工》、《閃電俠》、《地球百子》、《美國恐怖故事》、《綠箭俠》、《康斯坦丁》、《哥譚》。這10部作品中,有7部出自哥倫比亞華納兄弟聯合電視網(CW),究其內容,可謂鬼怪喪屍當道、異能各顯神通,美國人民的生活水生火熱。不過,有DC聯手CW,請來了閃電俠、綠箭俠、康斯坦丁、蝙蝠俠來維護和平,雖然Marvel也不甘示弱請出了神盾局特工前來助陣,但整體上看還是DC的超級英雄陣容更勝一籌。可見異能、鬼怪、喪屍這類題材的作品比較符合國內用戶對美劇的口味。


2014最熱內地電影排行 票房夠高 質量不足



2014年內地電影作品層出不窮,捍衛著國內影片市場不被海外作品所統治。其中誕生了不少票房佳作,其中《心花路放》以11.52億的票房登上內地電影票房榜首,《分手大師》票房6.66億位列第二,《後會無期》和《小時代3:刺金時代》相伴相隨,分別以6.3億和5.22億票房位居第3、4位。第五名是《同桌的你》票房4.56億,另外上榜的還有《北京愛情故事》、《白發魔女傳之明月天國》、《親愛的》、《竊聽風雲》、《歸來》、《催眠大師》。但是就這10部電影的評分來看,國內影片的質量仍有待提高,其中最高得分是《親愛的》8.3分,另外有四部在7分以上,其余5部均不足7分。文化作品的發展雖然要順應市場的潮流,但是不能夠淪為市場的奴隸。唯有保守住文化的根本,才能期待有更高水平的作品出現。


2014年最熱海外影片排行Top 15 Marvel前六據四



縱觀2014年國內上映的海外影片中,《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以19.79億的超高票房奪得榜首,同時也刷新了國內最高票房的記錄。第二名是《X戰警:逆轉未來》,票房僅為7.24億,和榜首差距較大,第三名《美國隊長2》票房7.21億,《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票房7.11億位居第四,《超凡蜘蛛俠2》第五名5.91億,第六名是《銀河護衛隊》票房5.55億。其余作品及票房見上圖,不在此贅述。縱觀這15部海外作品,票房前6名中有4部出自Marvel之手,如果說電視劇作品DC超級英雄陣容更勝一籌的的話,那麽可以說Marvel在電影中找足了場子。此外值得註意的是這15部作品的整體評分都比較高,只有4部不足7分且都在6分以上,有8分以上作品7部,7-8分作品4部。可見國外電影作品的占據高票房和其質量緊密相連。國內作品想要捍衛自己的領地就需要拿出十二分的力氣,而不是在追求賺市場的岔路上越行越遠。


綜合來看,無論是內地還是海外的電影電視劇能夠在國內取得重大成功,互聯網的力量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首先說電視劇,如今熱播的電視劇從放映前的宣傳,甚至是演員的選擇開始就吸引了的大批網絡媒體的關註,這種關註會一直持續到作品上映,一方面起到了極好的宣傳作用,同時也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作品上映以後也多是通過優酷、騰訊、樂視、愛奇藝等網絡視頻中心和觀眾見面,這樣極大的增強了觀眾與作品之間的互動,尤其是對尚未完結的作品來說是重要的信息來源。對電影來說互聯網不但擔任了前文提到的大部分的宣傳工作,還兼任了電影票的預定和銷售任務,盡管觀眾不能像電視劇那樣實時和作品互動,但觀影感受與評價依然能夠極大的影響一部電影的票房。(來自速途研究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115

人人影視有了致命危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37310.html

人人影視需要考慮清楚自己到底要怎樣活下去。

於人人影視來說,最致命的不是封殺電影下載,而是封殺美劇下載,因為電影的下載量要遠遠低於美劇。

每周四對骨頭來說都有一個刺激的早晨。

 

9時他就守候在電腦旁,等待著國外的字幕組成員傳來片源和字幕;刷新了QQ郵箱,一封載有abi後綴視頻文件的郵件靜靜地躺在郵箱里,他迅速下載了視頻,拽到人人影視自行研發的時間軸制作軟件Time Machine(時間機器)里,開始制作新劇集的時間軸。他的任務是設定字幕出現的時間,確保字幕與聲音同步。1個小時,骨頭順利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檢查無誤之後,分成6段,分發給6名翻譯。

骨頭是他在字幕組中的代號。不過,他的這種刺激的狀態可能會有所改變。

10月29日,人人影視通過官方微博發出聲明,“由於受到版權壓力,人人影視網站將在11月底徹底清除所有無版權資源下載鏈接,但是我們的美劇和電影字幕翻譯還會繼續,我們將繼續提供字幕文本和公開課的下載。”

在人人影視字幕組,一集美劇的翻譯工作通常由6個人共同完成,每人負責300句英文。兩小時後再分別發給校對,對翻譯錯誤進行糾正,統一語言風格後匯總成一份傳給後期壓制。

這次聲明緣於10月27日美國電影協會公布的一份全球範圍內的音像盜版調查報告,報告中點名提到了人人影視網站的版權問題。其中,除人人影視被指控提供了盜版的下載鏈接,國內網站迅雷也被指控提供了盜版的BT資源以及P2P資源。

人人影視是一個網絡翻譯愛好者組織,專事譯制海外影視字幕,通過網絡免費發布,主要靠網站廣告收入和與視頻網站合作維持運營,已經成為了中國最知名的字幕組網站。

不過,對於人人影視來說,最致命的不是封殺電影下載,而是封殺美劇下載,因為電影的下載量要遠遠低於美劇。美劇的產量要多於美國電影,而且每周一集的美劇為人人影視帶來了穩定的用戶流量。

2002年,《老友記》把美劇最初的概念帶到了國內。從此,美劇成了很多公司人打發閑暇時間的重要方式。2004年,人人影視的創始人小鬼神組成制作小組,每人負責一個環節,這大大提高了效率。2006年6月,組員集資1400元錢購買了服務器上的虛擬空間,開放了YYeTs美劇論壇,給喜歡YY翻譯的公司人一個交流的平臺,2007年正式更名為人人影視。

在人人影視字幕組,一集美劇的翻譯工作通常由6個人共同完成,每人負責300句英文。兩小時後再分別發給校對,對翻譯錯誤進行糾正,統一語言風格後匯總成一份傳給後期壓制。壓制成員負責在片頭放上人人字幕組的Logo,加註參與本集制作的人員名單,插上循環播出的“本字幕僅供學習交流,嚴禁用於商業用途,請於24小時內刪除”字樣,最後壓制成常用的rmvb格式視頻。經過一條龍式的合作,新一集美劇就可以掛到人人影視網站的主頁上了。

字幕組的大部分劇目都是按照找片源、錄字幕、做時間軸、翻譯、校對、壓制、上傳這幾個步驟,采取眾包式的合作方法進行。骨頭稱字幕組的常駐人員有好幾百人,“如果按進進出出的人次算,估計得有上萬人次了。”

字幕組雖然只是一個相對松散的民間組織,但卻是用類似於制造企業的組織架構管理的。像工業化大生產一樣,字幕組內按照一部劇的制作工序劃分職能單位:翻譯組、CC字幕組、時間軸組、後期組、新聞組、測試組、BT發布組、美工組、評論組,每組各司其職,共同搭配合作。

目前,人人影視同時連載70部美劇,累計翻譯數量已經超過130部。骨頭稱,翻譯的電影數量人人影視內部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數字。

盡管在論壇和字幕的顯眼位置都打上了“字幕組由網絡愛好者自發組成,不以盈利為目的,加入僅憑個人興趣愛好,沒有任何金錢實質回報”的重要聲明,但依然被當成了盜版的源頭。

美劇和美國電影為搜狐視頻、樂視等各大視頻網站的業務重點,但同時視頻網站仍未完全擺脫版權糾纏,特別是涉及到跨國版權采購和不同技術類型視頻企業的時候。

搜狐視頻、愛奇藝等側重影視劇的網站只要企業層面嚴控流程,就能有效解決版權問題。而迅雷、人人影視等側重用戶個人分享和下載的網站容易背上沈重的版權包袱,在監管上也面臨著極大的難度。

對人人影視來說,清除鏈接、關閉服務器並不是第一次。2010年8月,人人影視的網站服務器就一度被關停。

當時的關停起因於廣電總局2009年11月進行的一輪盜版網站清理行動,共對“伊甸園BT&字幕下載區”等111家視聽節目服務網站進行了關閉,其中包括“伊甸園”“BT中國聯盟”和“悠悠鳥”等國內前幾大BT網站。人人影視在當時的公告中稱,“網站不會關閉,從一開始我們就沒想過要搞視頻資源,從一開始都是單純的制作字幕,並且在2009年,已經制定了未來方針。”

那次危機以一種幸運的方式化解了。人人影視在臨時網頁中貼出的籌資捐款的告示得到了一些網友的響應,一周後通過網友捐款湊了8萬多元,人人影視字幕組重新購買了網站服務器。

有消息顯示,廣電總局即將出臺新的境外劇管理政策。新政策將對視頻網站引進境外劇實行更嚴格的限制。新通知要求,用於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傳播的境外影視劇,必須依法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或《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必須整季內容先審再播,未取得許可證的境外影視劇一律不得上網播放。

對於依賴美劇打發時間的公司人來說,人人影視可能是最後一個自由港。隨著監管的加強,優酷、搜狐等視頻網站的美劇面臨內容刪減甚至直接不能過審的可能性,此前廣受歡迎的《生活大爆炸》等熱門美劇也因與央視的競爭而下架,這意味著人們在視頻網站上的觀看要受到主流趣味的強行過濾。

人人影視這樣的網站未來不太樂觀。對於人人影視還能存在多久的問題,骨頭稱自己並不擔心。“有需求就有市場,只要美劇的魅力還在,只要還有人願意看,人人影視就會存在。”


(編輯:JZ)


深陷“招股書反腐”疑雲 金逸影視IPO受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18

招股書反腐,第一次聽說吧。國資委揭IPO造假,也第一次聽說吧!現在就有這樣的離奇鬧劇。

今天下午,證監會明確表示,因為金逸影視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落實,取消發審會審核。金逸影視望穿秋水的IPO,卻因為招股書被堂堂國資委指責是“滿紙荒唐言”,如今IPO命懸一線,“一把辛酸淚”只能默默往自己肚子里咽。

什麽?沒弄明白具體怎麽回事?且聽下文分解。

以下內容轉載自一財網

道歉並不意味著結束。

武漢市國資委昨天在官網發飆了,在中央反腐敗的大背景下,堂堂一個市場機構——一個放電影的竟然對我們衙門栽贓陷害,看電影事小,政治正確事大啊!可氣的是,他們竟然還在另外一個官方網站公示了。網友還給他們安排了很Q的名字——最愛看電影的國資委。換以前,早對你們跨省追捕了。再狠一點,通知我們大武漢自來水公司和電力公司給你們影城停水停電。

11月27日深夜時分,武漢市國資委再次做出反應,發布《武漢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編造虛假消費信息的進一步聲明》(下稱“進一步聲明”),使這場“大客戶數據門”有了新的變化。

640114171374361

武漢市國資委官網出現上述“進一步聲明”,認為金逸影視編造虛假消費信息,稱金逸影視發布的聲明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武漢市國資委予以嚴正譴責。

聲明稱,武漢市國資委經核實,2011年武漢市國資委共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和企業先模人物、管理人員觀看教育影片4場,資金13100元。

其中,反映優秀信訪幹部先進事跡的主題片《潘作良》80張、2400元(湖北宏基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反映汶川抗震救災的主題片《堅強》130張、3900元(武漢影城娛樂有 限責任公司);反映社會綜合治理工作的主題片《守望平安》100張、3500元(武漢滾石娛樂有限公司);革命傳統教育主題片《建黨偉業》110張、 3300元(湖北興匯影城娛樂有限公司)。

武漢市國資委聲明指出,2011年,其在金逸影視公司沒有任何影視消費,金逸影視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有關武漢市國資委消費信息與事實不符,純屬虛構。金逸影視公司發表的聲明實屬繼續混淆視聽,誤導公眾。

此外,武漢市國資委稱金逸聲明提到的“武漢金逸影院吸引了大批企事業單位與其保持長期團體票合作關系,以滿足上述企業事業單位員工的文化娛樂需求,武漢國資委以及相關國資體系內單位亦是其中之一”,同樣與事實不符,武漢市國資委根本不是金逸影視公司長期合作團體票客戶。

武漢市國資委在聲明最後指出,若金逸影視公司不能客觀真實澄清事實,武漢市國資委將立即采取法律措施,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事實上,此前,雙方就此已有一個回合的“隔空對話”。

27日淩晨,武漢市國資委在官網發布嚴正聲明,聲明稱:金逸影視公司招股說明書反映的武漢市國資委消費情況嚴重失實。

當晚,針對上述武漢市國資委的表態,金逸影視發函致歉。

3

金逸影視稱,因對武漢國資委以及相關國資體系內的單位消費進行合並簡化處理,造成了理解上的難度。聲明函解釋稱,“招股說明書所列示的96.5萬元,實為武漢國資委以及相關國資體系內的單位合計在本公司消費團體票的金額。上述簡化處理造成了理解上的難度,我們深表歉意。並對由此給武漢國資委造成的不良影響,表示深刻反省”。

4

按照證監會此前的公告,金逸影視將在今天接受該會主板發審委第201次工作會議的審核。

如今事情一出,金逸影視的命運有點懸。

按照保薦人盡職調查工作指引和財務核查指引,前十大客戶一般要求函證和訪談。那麽該保薦機構幹過這個事情了麽?如果幹過,那麽盡職調查工作底稿會記載,當然會計師也幹過,相信現在中信建投投行部和某記事務所已經兩腿打顫的翻閱底稿了,等著明天提交給英明偉大的發審委委員吧。要是沒幹過,那麽,對不起,說明你們投行盡職調查工作不到位,嚴重失職,會計師收入循環審計程序不到位,嘿嘿,發審委委員們,你們看著辦吧。

這個事件的教訓,從小的方面來說,用某大證券投行部通總通大人的話來說,就是,投行的小夥伴們,你們以前老是抱怨質控部讓你們幹這幹那,要你們做好底稿,現在知道底稿能保護你們了吧,函證和訪談多重要了吧,現在知道良藥苦口利於病的含義了嗎,一個好的制度能避免你們痛哭流涕!

這個事件的另外一個教訓,從中的專業方面來說,體現了財務核查中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匹配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判斷,你們想想,在反腐敗的大背景下,一個政府機構掏錢看這麽多電影,你們用腳指頭想想啊,合適麽,對麽?證監會已經教育過你們,對那些客戶名稱一看就不對的,你們要核查呀!

比如以前勝景山河那個招股書,就下面一個縣里的建築公司買了幾百萬的黃酒,但那個縣從來就不喝黃酒的,只有在做法事的時候用。這個教訓還不夠麽?

這個事件的更有趣的一個方面,從大的方面來說,就是反映了現在政治生態的敏感性和進步了,要是我們要求茅臺酒廠公布最終客戶消費名單,那估計很多地方都會出來發公告矢口否認或者氣急敗壞了。嗯。一句話,招股書反腐敗,意想不到的好處呀!

忘記了,回到主題,明天金逸影視有三個命運:第一,通過發審會,武漢市國資委被打臉,繼而暴跳如雷;第二,未通過發審會,投行陰溝里翻船;第三,暫緩。

那麽武漢市國資委會是什麽命運呢,要是發審會上,保薦機構給委員們公布當初走訪的訪談記錄和函證,一切都沒有問題的話,若是武漢市國資委某個工作人員接受過訪談,而且回函蓋過武漢市國資委的公章,且信息無誤,那麽恭喜你們,你們完蛋了,等著紀委的介入吧,該工作人員你給你們單位捅了各大婁子。希望你們這個工作人員是個臨時工。

澄清個招股書披露問題,有人說,可能是合並計算的結果,也就是說武漢市國資委下屬的各個國企合在一起的。能這麽合並麽。招股書說同一控制下的可以合並,武漢國資委和下屬國企雖然是有控股關系,但不能這麽合並呀,會計上,國資委不是這里的一個會計主體(雖然國資委也出報表)。按照這個邏輯,國務院國資委將出現在很多招股書和很多年報前五大客戶里邊了。

撕逼吧!我們需要一個最終結果。

保薦人盡職調查準則

第十六條 獲取或編制發行人報告期對主要客戶(至少前10名)的銷售額占年度銷售總額的比例及回款情況,是否過分依賴某一客戶(屬於同一實際控制人的銷售客戶,應合並計算銷售額);分析其主要客戶的回款情況,是否存在以實物抵債的現象。對大客戶,需追查銷貨合同、銷貨發票、產品出庫單、銀行進賬單,或用函證的方法確定銷售業務發生的真實性;與前述客戶存在長期合同的,應取得相關合同,分析長期合同的交易條款及對發行人銷售的影響。如果存在會計期末銷售收入異常增長的情況,需追查相關收入確認憑證,判斷是否屬於虛開發票、虛增收入的情形。

(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 投行研究與實務)

 附 金逸影視向武漢國資委致歉

聲明函

本公司於2014年4月22日於中國證監會網站公告《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2014年4月22日申報稿)。該招股說明書中涉及到武漢國資委為本公司2011年的第五大客戶,消費金額為96.5萬元。關於武漢國資委在本公司購買電影票的情況,本公司特進行如下說明:

本公司於2005年即在武漢開設了武漢金逸影院,其作為武漢地區第二家現代化多廳影院坐擁優質地段和先進設備,得到武漢市場和觀眾的廣泛認可,長期在武漢地區電影市場位列第二,一度占據武漢電影市場25%左右的份額。

正因如此,武漢金逸影院吸引了大批企事業單位與其保持長期團體票合作關系,以滿足上述企事業單位員工的文化娛樂需求,武漢國資委以及相關國資體系內單位亦是其中之一。為簡化公司團體票內部管理工作,公司在對武漢國資委以及相關國資體系內單位銷售團體票的時候均使用統一的國資系統價格體系,而本公司在進行團體票消費統計的時候將國資價格體系內的所有消費進行合並計算,並將上述消費金額合並披露至武漢國資委名下。

因此,本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所列示的96.5萬元,實為武漢國資委以及相關國資體系內的單位合計在本公司消費團體票的金額。上述簡化處理造成了理解上的難度,我們深表歉意。並對由此給武漢國資委造成的不良影響,表示深刻反省。本公司在此向武漢國資委鄭重道歉。

特此聲明!
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1月27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金逸影視IPO恐折戟 武漢國資委斥其造假請求嚴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46124.html

金逸影視IPO恐因武漢國資委消費金事件折戟。繼26日第一篇聲明後,昨日晚間武漢國資委再連發兩篇聲明,指2011年在金逸影視沒有任何影視消費,金逸影視招股書“虛構事實”,又指其致歉公告“繼續混淆視聽”。同時,武漢國資委稱已請求證監會調查處理金逸影視信息披露嚴重失實行為。

武漢國資委官網11月27日聲明

武漢國資委11月27日新浪微博聲明

11月28日消息,金逸影視IPO恐因武漢國資委消費金事件折戟。繼26日第一篇聲明後,昨日晚間武漢國資委再連發兩篇聲明,指2011年在金逸影視沒有任何影視消費,金逸影視招股書“虛構事實”,又指其致歉公告“繼續混淆視聽”。同時,武漢國資委稱已請求證監會調查處理金逸影視信息披露嚴重失實行為。

金逸影視致歉稱招股書信息簡化偏差

2014年4月22日,金逸影視刊登在證監會網站上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將武漢市國資委列為該公司2011年度第五大消費客戶,消費金額96.5萬元。這一信息引發了輿論關註和質疑。

官方信息顯示武漢市國資委機關行政編制是75名。按照消費金額96.5萬元計算,武漢市國資委人均一年花費1萬多塊錢看電影。

對此,武漢市國資委於今年11月26日嚴正聲明,稱金逸影視招股書反映的武漢市國資委消費情況嚴重失實。武漢市國資委已委派法律顧問致函金逸影視,要求其立即發表公開聲明,澄清事實,向武漢市國資委賠禮道歉,消除不良影響。

11月27日,金逸影視匆匆發布致歉公告,解釋稱武漢國資委是公司長期合作團體票客戶,“96.5萬元實為武漢國資委以及相關國資體系內的單位合計在本公司消費團體票的金額。上述簡化處理造成了理解上的難度,我們深表歉意。並對由此給武漢國資委造成的不良影響,表示深刻反省。本公司在此向武漢國資委鄭重道歉。 ”

對於金逸影視的致歉,有證券人士向新浪財經表示,如果確實是金逸影視信息披露有誤,將影響其IPO進程。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金逸影視並未承認自身存在事實錯誤,而是解釋為“簡化處理造成了理解上的難度”。

武漢國資委斥其造假請證監會嚴查

然而,金逸影視的致歉公告並未阻止事態進一步發展,反而激起更大漣漪。同日晚間,武漢國資委連發兩篇聲明,指廣州金逸影視招股書“虛構事實”,其發布的致歉公告“屬繼續混淆視聽”,武漢國資委已請求證監會調查處理金逸影視傳媒信息披露嚴重失實行為。

武漢國資委27日的官網聲明稱,經核實,“2011年武漢市國資委在金逸影視公司沒有任何影視消費,金逸影視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有關武漢市國資委消費信息與事實不符,純屬虛構”。

同時,武漢國資委否認是金逸影視公司長期合作團體票客戶。針對金逸影視致歉公告中聲稱96.5萬元實為武漢市國資委以及相關國資體系內的單位合計在本公司消費團體票的金額,武漢國資委斥其“實屬繼續混淆視聽,誤導公眾”。

武漢國資委同日在新浪微博發布的聲明稱,事件持續發酵給武漢市國資委造成極其嚴重負面影響,“已請求證監會調查處理廣州金逸影視傳媒信息披露嚴重失實行為。”

根據11月24日的證監會公告,廣州金逸影視等3家公司IPO將在11月28日接受發審委的審核。在審核前一日,被政府部門指出存在信披嚴重失實並提請證監會調查,金逸影視的IPO進程恐就此折戟。


(編輯:張瑜)


FBI:朝鮮為索尼影視被黑暗幕後主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42

Sony+North+Korea

FBI周五在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正式確定朝鮮是索尼影視被黑案幕後主謀。

FBI稱,索尼被黑手法與此前朝鮮網絡攻擊行為相似。因不滿索尼影視拍攝刺殺金正恩電影《采訪》,黑客11月25日對索尼影視實施網絡攻擊,隨後還發布恐怖襲擊威脅,迫使索尼撤銷了上映《采訪》的計劃。

索尼電影公司此前受到黑客入侵和發出的恐嚇,決定取消上映講述刺殺朝鮮領袖金正恩的備受爭議電影《采訪》。美國白宮形容是嚴重的國家安全事故,正考慮采取相應措施回應,暗示或會實施制裁行動。

針對索尼撤下這部爭議性電影,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指出:“這是嚴重國家安全事件,有證據顯示這是蓄意的破壞,是由有經驗的高手精心策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FBI:朝鮮為索尼影視被黑暗幕後主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42

Sony+North+Korea

FBI周五在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正式確定朝鮮是索尼影視被黑案幕後主謀。

FBI稱,索尼被黑手法與此前朝鮮網絡攻擊行為相似。因不滿索尼影視拍攝刺殺金正恩電影《采訪》,黑客11月25日對索尼影視實施網絡攻擊,隨後還發布恐怖襲擊威脅,迫使索尼撤銷了上映《采訪》的計劃。

索尼電影公司此前受到黑客入侵和發出的恐嚇,決定取消上映講述刺殺朝鮮領袖金正恩的備受爭議電影《采訪》。美國白宮形容是嚴重的國家安全事故,正考慮采取相應措施回應,暗示或會實施制裁行動。

針對索尼撤下這部爭議性電影,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指出:“這是嚴重國家安全事件,有證據顯示這是蓄意的破壞,是由有經驗的高手精心策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索尼影視因“被黑”反獲大利,或將顛覆好萊塢電影發行規則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7/148788.html

i黑馬:前段時間,索尼影視遭遇大規模黑客攻擊,並被威脅取消放映影片《采訪》。內憂外困中,索尼無奈大膽選擇在線和院線同步放映。因禍得福,該片平均影院票房甚至超過同期上映的《堅不可摧》。索尼走出的這一小步, 對於電影業的啟發卻猶如人類登月時邁出的一大步。
 
\索尼開創性地成為同步視頻點播發行的成功案例
 
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以下簡稱索尼影視)在2014年出品了一部電影《采訪》(The Interview)。2014年的最後一個季度,這部電影讓索尼一夜之間登上風口浪尖,成為好萊塢甚至全世界關註的焦點。
 
2014年11月,索尼影視經歷了自2011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場網絡黑客攻擊,並被威脅取消放映影片。內憂外困中,索尼決定部分公映《采訪》並采用在線點播形式在網絡上播出。北美4天聖誕假期過後,《采訪》收獲了近1800萬美元的凈利潤。
 
索尼於困境中創造出生機。對於整個電影產業來說,也具有積極意義。這個另類成功將啟發電影公司尋求更多發行路徑,對於索尼來說,這次被黑可能是一件壞事,但也極有可能是一件好事。
 
“被黑”
 
美國當地時間2014年11月24日,索尼影視遭到了來自網絡黑客的攻擊,公司辦公電腦全部癱瘓,只能滾動顯示黑客的留言頁面。根據留下的信息,此次攻擊的發動者是一個名為GOP(Guardians of Peace)的組織,他們將一些敏感文件曝光在網絡上,並威脅索尼影視若不答應條件,將把他們從數據庫盜取的所有機密信息公之於眾。
 
調查人員認為此次攻擊可能與索尼今年拍攝的影片《采訪》有關,該片由詹姆斯·弗蘭科和塞斯·羅根主演,虛構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利用電視訪談主持人刺殺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計劃。
 
黑客從索尼電腦中盜取了近100TB的數據,前期被公開的內容包括了員工工資、合同、財務信息和商業計劃,公司高管的往來郵件,就連公司數萬名員工以一大批好萊塢明星的社會保險號碼亦遭曝光。一向被美國人奉為最不可觸範的隱私禁地——財務信息被暴露,固然令人十分憤怒,但對索尼影視更具打擊性的是,至少5部由其制作發行的電影資源遭到外泄,其中4部還未上映,這其中就有2014年12月19日上映的由傑米·福克斯主演的音樂劇《安妮》。
 
片源遭外泄的還有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戰爭片《狂怒》,影片10月17日在北美上映,尚未在北美市場下線即遭盜版,票房損失慘重。從11月27日起,短短幾天內《狂怒》的非法下載量達到88.8萬次。而《安妮》的非法下載量達到18.4萬次。
 
隨著黑客一批批不斷發布盜取信息,更多索尼影視的“家底”被曬到眾目睽睽之下——放棄拍攝《喬布斯傳》的原因、《美國騙局》主創的後期分紅、《蜘蛛俠》系列的拍攝計劃、最新007系列電影《邦德24》的預算以及拍攝場景的細節等都被曝光。甚至連《邦德24》的電影劇本也被公開,對索尼影視造成了巨大困擾和損失。
 
怒火中燒的索尼影視12月15日向媒體發出長達3頁的公開信,要求新聞機構不要公布黑客盜取的私人信息。索尼稱,如果媒體不理會,公司將“別無選擇,必定追究你們使用和散播泄露信息導致的損害和相關責任”。
 
深陷泥潭
 
索尼的遭遇被認為是最具災難性的企業被黑事件之一。有網絡安全專家稱,索尼影視此次遭受的損失直接經濟價值可達上億美元。早在2011年,索尼公司就曾遭遇過一次嚴重的網絡攻擊,家庭遊戲系統PlayStation被黑,導致大批消費者數據泄露,造成超過1.71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相比修複電腦、更換電腦成本和防止未來攻擊而采取的措施帶來的經濟壓力,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吉姆·劉易斯(Jim Lewis)表示,此次攻擊對索尼公司聲望的影響更深遠。
 
如果連影視明星的個人信息都保護不了,索尼影視今後將很難吸引大牌明星與其合作。加之大批商業合同被公開,未來在與好萊塢影星、制片人和投資人談判時,索尼影視將會更加被動,成本也會隨之上升,與競爭對手相比,這無疑將是很大劣勢。
 
此外,被公開的公司高層電子郵件,涉及對好萊塢多位影視大腕的言論攻擊,甚至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成為戲謔的對象。因此,索尼影視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公眾形象損失慘痛。
 
最讓人吃驚的是《喬布斯傳》制片人斯科特·魯丁(Scott Rudin)在寫給索尼影視聯合主席艾米·帕斯卡(Amy Pascal)的郵件中,對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刻薄的指責。
 
郵件中稱,朱莉希望自己欣賞的導演大衛·芬奇執導由她主演的《埃及艷後》,因此不願讓大衛·芬奇加入《喬布斯傳》這個項目。魯丁告訴帕斯卡應制止朱莉的幹涉行為,並認為朱莉是“一個沒多大才華但卻被寵壞了的家夥”,並對這位女星的行事風格和職業素養大加批判。除了對朱莉出言不遜,《喬布斯傳》的另外一位制片人還在郵件中痛斥退出劇組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簡直卑鄙”。
 
公司高層對好萊塢影視明星的大加指責仿佛是一出娛樂鬧劇,而這場鬧劇的最大輸家無疑索尼影視。在好萊塢,維系與明星之間良好的人際互動、樹立信任和口碑何等重要不言而喻,想必索尼今後難再請動朱莉和“小李”出演作品。
 
但相比起來,艾米·帕斯卡在郵件中對美國總統奧巴馬觀影口味的調侃,以及對其黑人血統的暗諷才是引發更大眾怒的原因。
 
帕斯卡早前應邀出席有奧巴馬參加的一個籌款參會,通過郵件與制片人魯丁討論當晚和奧巴馬聊些什麽,魯丁提議可以問奧巴馬有沒有興趣投資電影,帕斯卡認為奧巴馬應該對《被解救的姜戈》《為奴十二年》《白宮管家》等影片會感興趣,這幾部影片都是以黑人為主角或講述黑奴反抗壓迫尋求獨立的故事。
 
帕斯卡在郵件中對種族背景的調侃被放大至聚光燈下,負面影響即刻升級,索尼深陷輿論泥潭,要知道在美國任何有關種族問題的傾向性表達都非常容易刺激大眾的敏感神經。
 
奧巴馬總統的民權顧問、黑人領袖阿爾·夏普頓(Al Sharpton)牧師隨後發表聲明稱,帕斯卡的言語“侵犯和侮辱”他人,反映她所任職的電影公司在好萊塢這個大環境下,於聘請員工和操作商業行為上“缺乏多元化”,索尼需要采取措施尊重美國黑人社會。
 
重壓下的艾米· 帕斯卡發表道歉聲明, 稱自己的表達“ 極不合適”,願為“愚蠢的行為和不當的言論承擔責任”。甚至在與索尼內部員工召開的安撫會上談及此事時數度落淚。
 
但打擊仍未結束。12月17日,黑客團隊發表聲明, 將對任何放映影片《采訪》的影院進行類似於“9·11”事件的攻擊,包括電影首映禮。連續數日的網絡攻擊升級為恐怖威脅。
 
 
2014年12月18日美國加州好萊塢,多家影院宣布取消《采訪》放映並撤下宣傳海報。
 
事態升級,美國影院業主協會召開會議,商議是否如期上映《采訪》。考慮到觀影人員和影院的安全,美國幾家主要的院線Regal、AMC、Cinemark、Carmi k e和Cineplex先後與索尼會晤,宣布取消影片的上映計劃。
 
隨後,索尼影視於12月18日決定取消電影《采訪》的公映,放棄在線放映或影碟發行,也取消了原定於12月25日在全球63個國家放映影片的計劃。
 
峰回路轉
 
事已至此,本以為這部電影無緣與觀眾見面,但事情又有了新轉機。先是總統奧巴馬不計前嫌地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支持,他認為索尼影視因為遭受網絡攻擊和黑客威脅放棄公映《采訪》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並強調針對美國私人企業遭受的網絡攻擊,美國會“以牙還牙”。
 
美國總統發表此番言論後,就有業內人士分析《采訪》將會重獲新生。果不其然,12月24日,索尼影視CEO邁克爾·林頓(MichaelLynton)發表聲明,將於聖誕節期間在美國部分影院上映《采訪》,不包括一些大型連鎖影院。於此同時,索尼影視還決定通過視頻點播的方式同步在線放映影片。
 
“我們首次選擇同步數字發行渠道,以便在首映日時讓盡可能多的人觀看到這部影片。我們將繼續尋找其他合作夥伴和平臺,進一步擴大影片的發行渠道。”邁克爾·林頓表示。
 
隨後,全美320家獨立影院都宣布將在聖誕節當天首映《采訪》,院線正式上映的前一天,索尼影業將影片放上互聯網——12月24日,觀眾可以通過YouTube電影頻道、Google Play、微軟Xbox視頻播放平臺等在線觀看《采訪》,隨後蘋果ITunes也宣布支持在線放映該片。除此以外,索尼還開辟了專門的網站www.seetheinterview.com供用戶觀看影片,在線租賃價格5.99美元,高清資源的價格為14.99美元。
 
對於《采訪》的重新上映,業界和觀眾都顯現出很高的熱情。
 
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Alamo Draf thouse電影院在聖誕節排片5場,其中4場的電影票數小時內即告售罄。影院工作人員稱,該連鎖電影院在德克薩斯州約有16家,大多數影院《采訪》的電影票都被一搶而空。
 
流媒體視頻戰線上,《采訪》更是表現出眾。YouTube上的索尼影視賬號訂閱用戶激增,從12月23日的17.3萬至聖誕節次日的41.6萬,增長了將近兩倍。
 
因禍得福
 
誰都沒有想到一部電影會有如此戲劇化的命運,索尼開創性地成為同步視頻點播發行的成功案例——日發行( day-and-date release),即同步視頻點映電影,被媒體稱作“好萊塢電影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或許會改變傳統的電影發行模式。
 
為了能給影片的票房表現留出更多空間,電影公司通常選擇在院線上映一段時間後發行DVD和在線視頻點播。然而這次索尼的做法顯然打破了原有的遊戲規則,大膽選擇在線和院線同步放映,甚至在線還比院線更早一天。
 
不按套路出招, 結果卻喜出望外。原計劃在北美3000家影院放映的影片最終登陸331家影院銀幕,在為期4天的聖誕假期里取得了285萬美元的票房,平均每家影院進賬8600美元。票房總數乍看並不驚人,但若以每家影院的票房計算,《采訪》甚至比安吉麗娜·朱莉執導、同期上映的《堅不可摧》(Unbroken)還要高。
 
視頻點映方面,據索尼方面公布的數字,聖誕假期內《采訪》在線租賃和在線購買達到200萬次,收入達1500萬美元。至此,這部拍攝成本4400萬美元的電影,4天內的總收入逼近1800萬美元。
 
這是一次頗具風險的試驗,讓觀眾在院線和在家同期收看電影這個做法曾被認為是對電影院線的沖擊,勢必影響到院線票房。
 
近年來,好萊塢電影公司一直尋覓電影放映的第三條路徑。美國幾家電影公司曾小心翼翼地嘗試過線上線下同步放映,或縮短院線放映和視頻點映的時滯間隔,但表現都不盡如人意。比如2014年上映的《雪國列車》就在院線上映兩周後推出了視頻點播,結果院線票房馬上下滑37%。
 
對於院線和電影制作公司而言,索尼的這次嘗試讓他們看到了日發行的潛力。雖然索尼的成功具有很多特殊背景,但這個頗有些“孤擲一註” 意味的嘗試也給好萊塢電影的放映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何將這種特殊的發行發行模式化還有待摸索, 疑問還有很多。索尼走出的這一小步, 對於電影業的啟發卻猶如人類登月時邁出的一大步。
 
本文轉自《綜藝報》

中紀委今年嚴查影視業潛規則 凈化娛樂圈空氣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1-30/894781.html

昨天上午,中央紀委駐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紀檢組組長李秋芳做客中紀委網站接受訪談時透露,今年將專門制定《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從業人員廉潔行為規定》,並出臺《自律公約》。

  據介紹,紀檢組去年已開始了對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十大關鍵領域的探底調研,要了解這里面腐敗的常規表現、慣用手法,特別要了解影視業潛規則。今年將在這個基礎上深化。


阿里影業:影視圈迷局,你要如何突圍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368

阿里影業:影視圈迷局,你要如何突圍

作者:格隆匯 青川


導讀:趙薇入股阿里影業的消息出來後一度引發股價大漲,賺足市場的眼球,不過,對於已經高達280億估值的阿里影業,阿里影業到底能在中國影視劇市場中分到多少羹來支撐已經不便宜的股價?

市場之所以對阿里影業的期待非常高,恐怕還是期待阿里影業能顛覆這個行業。阿里影業作為新人,除了需要找到業績爆發點來支撐估值外,也需要打造核心業務立足行業、奠定行業地位。亮麗光鮮的背後,影視劇也仍然面臨著自己的困局,好萊塢的“入侵”、快速變化的觀眾審美、傳統大制作盈利難以保證等現象都在持續的困擾著影視人,而阿里影業雖然頂著主角光環進場,但真正的要華麗轉身,仍然需要苦練內功,破解行業迷局,並非輕而易舉。

一、屬於文化產業的電影和電視劇產業個性化程度高

1、電影產業的特性

缺乏量化標準

電影的一大特點在於其產品的質量無法用量化的數據去衡量。號稱投資超過3億的《太平輪》遭遇票房滑鐵盧、《富春山居圖》票房慘敗都證明這樣的事情離影視人並不遠。2014年,國產電影票房之最是投資7000萬人民幣的《心花路放》(票房11億多)。很明顯,高投資不一定是高收益,小投資也不一定沒有春天。這種亂局的背後,其實是產品生產規則無法量化引發的供需不對稱。


國產電影的危機——好萊塢的入侵
好萊塢進口2014年280億元左右的票房中,進口片占據133億。《變形金剛4》卷走將近20億票房,而2014年票房前五的電影,進口片占據前三。從劇本、後期制作、特效制作各個方面,國產片與好萊塢的差距顯而易見。而根據2014年4月15日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新焦點”舉行的全球記者會上廣電總局的表態,2017年將進一步放開進口片數量限制。屆時,國產片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編劇和演員是稀缺資源
電影更大的層面是藝術產品,而藝術產品的生產全靠手藝,優秀的導演和演員仍然是影視公司的“附屬資產”。但是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編劇、演員可謂鳳毛麟角,除了昔日文壇雙子星——韓寒與郭敬明於去年在影視界證明了他們非凡的號召力之外,其他的也就馮小剛、姜文、張藝謀、周星馳、徐克是僅有的幾位能夠對票房有一定號召能力的導演;而演員方面,雖然演技精湛的多,但有一定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屈指可數。

觀眾的審美快速變化,傳統電影人無所適從
對於國產電影,國內電影人似乎仍然沒有進行精準的以需求定位。好萊塢大片肆虐、徐崢的喜劇大賣、《十萬個冷笑話》逆襲其實都代表了觀眾對於電影的需求和審美。好萊塢式的特效俘獲了很多觀眾的心,即使好萊塢電影從來都是一個英雄拯救美國或者地球這樣的老梗。

2、電視劇產業的特征
電視劇的盈利水平和制作水平相關性較強
電視劇的盈利模式和電影並不一樣,電視劇與其直接需求方——電視臺之間溝通較多,在各方面細節把握相對較好,電視劇的投入產出相對較為容易控制,劇作水平高,則在樣片發出後,衛視的購買意願強。

投資持續加碼將成趨勢
美劇審美雖然不太可能成為國內電視劇市場的主流是審美,但是美劇的大投資卻是國內電視劇發展的一大趨勢,美劇投資電影化是其保持高制作水平的關鍵。而面對日益激烈的電視劇市場,大投資仍將繼續。2014年收視較好的《北平無戰事》、《武則天》傳奇投資分別達到1.5億元和3億元人民幣,單集制作水平分別在300萬左右,這在近年來,均屬於較高水平,而高水平的投資同樣全方位提高了制作水平,最終實現高回報率也在情理之中。

二、成敗關鍵在於把握兩個市場的關鍵節點
對於電影,前面已說,票房的關鍵目前不在於投資的大小,即使是好萊塢的投資大片同樣有票房滑鐵盧的情況,其關鍵在於對於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而在研究市場需求方面,《小時代》、《十萬個冷笑話》、《泰囧》都是案例典型,傳統電影把握市場需求取決於電影人的經驗,而阿里影業背靠阿里巴巴這一平臺,以阿里擅長的大數據作為基礎支撐研究,推出能夠迎合觀眾需求的商業片,以傳統電影人的經驗和阿里大數據結合,將更具優勢。

而在電視劇市場,由於投資水平和制作水平相關性非常高,而制作水平與盈利性的相關性同樣很高。因此,投資水平實際上也成了盈利的關鍵。而在資金方面,阿里人的魄力歷來不小,背靠阿里等眾多互聯網資金平臺,投資資金不成問題。

三、阿里影業的優勢——深入骨髓的互聯網基因和強大的平臺
傳媒娛樂行業近年來不可避免的一大趨勢就是互聯網的融入,無論是影視公司互聯網化還是互聯網資本湧入傳媒娛樂,互聯網與傳媒娛樂產業的融合已經必然。而已阿里巴巴為背景的影業則天然的具備融合的基礎,阿里巴巴在互聯網布局全面,而資源整合利用更是馬雲的強項。

控股支付寶、手握優酷土豆18.5%的股權、收購新浪微博18%股份、與史玉柱共同出資華數傳媒、小幅參股華誼兄弟,這些都是阿里巴巴的互聯網和傳媒資源,集內容生產、播出平臺、營銷渠道、資金供需為一體的完整的項目布局將成為阿里影業最大的優勢,去年流行的互聯網購票則已經說明了在線支付對於電影票房作用,而微博話題更是電影營銷的重要戰場,手握這麽多大資源,國內也少有公司能出其右了。

市場對於馬雲的期待應該不只是造就行業龍頭,而是改變傳媒娛樂行業的遊戲規則。而馬雲在多個產業領域改變遊戲規則也值得市場期待,而阿里巴巴這麽多年著手打造的讓人眼花繚亂的互聯網生態圈也將成為阿里影業最大的依仗。



此外,傳媒娛樂行業處於周期性爆發期,也將助力阿里影業。2010年的,國內電影票房剛過百億,而2014年已經達到了296億元人民幣,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31.16% 。國內電影票房的增長源自於消費轉型升級過程中消費者對於文化產業消費支出的相對比例和絕對值的雙增長,以及電影票價相對於收入的價格的下降,因此,電影票房的增長在短期內仍是趨勢,蛋糕的持續做大也讓阿里影業作為新人進場的磕絆要小很多。

四、落實到投資上的話
前面說了這麽多,別無他意,只是想客觀的給各位提供一些借鑒。

阿里影業目前的估值已經達到280億元人民幣,以每年10億元的盈利計算,其PE也將達到28倍。因此,阿里影業要對得起估值,成為行業翹楚只是其發展的第一步。

對於阿里影業,電影和電視劇電視劇是之前文化中國第一和第二大業務,占據主要業務的絕大部分,即使阿里影業即使再奇招頻出,短期內也難以擺脫依靠電影和電視劇作為支撐的局面。

而縱觀國內上市的影視公司,盈利之首華誼兄弟2013年也僅有6.73億元。而以電視劇為絕對主導業務的華策影視和唐德影視,2013年凈利潤均較低。這些公司無不是在國內影視界縱橫多年,其盈利規模仍然如此的背後應該也有行業性的問題,因此,阿里影業真的能短時期內就一騎絕塵嗎?

部分民營影視公司2010-2013年凈利潤  單位:億元


當然,阿里影業的能否在影視行業大放異彩尚未可知,但誰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麽樣子,在無任何信息的情況下,趙薇以每股1.6港元的價格入股阿里影業也算是對於阿里影業價值的一個判斷吧。阿里影業如果能抓住前部分所說電影和電視劇行業本階段發展的關鍵節點,成為行業翹楚不是問題,但若要對得起目前的估值,一騎絕塵,能否在傳統的電影和電視劇界推出獨樹一幟的發展策略是關鍵,畢竟中規中規的發展,也最多是追趕行業龍頭的腳步。而 以互聯網電商為背景,推出顛覆性的策略值得期待,畢竟電影票的網購也是近兩年開始火爆、電影的營銷在於互聯網結合後開始有層次感、多樣化,以及其推出的娛樂寶等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都是具備創新性的策略。未來,依靠大數據做基礎研究推出產品、深層次的互聯網營銷或者是謀求國際合作等等都值得期待。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