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三星Note7事件:韓國經濟打個噴嚏

自今年8月初上市以來,三星Note7手機不斷出現起火爆炸等情況,在經歷了爆炸、召回、再爆炸、停產停售以及二次召回的一系列過程後,三星集團面臨種種掙紮困厄,其培育多年的本土市場恐怕也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據韓聯社報道,因三星電子召回並停售GalaxyNote7感到不便的韓國用戶將針對三星電子提出索賠訴訟。截至10月19日上午9時30分,已有57人申請參加訴訟,人均索賠30萬韓元。

當中國的“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以後,一位韓國網民在跟帖中曾自嘲道:“當打開報紙的時候,發現有關中國的新聞都是宇宙科技的;有關韓國的新聞都是Galaxy爆炸的。在中國的宇宙飛船正在熱火朝天地飛天的時候,韓國的手機也在熱火朝天,不過不是飛天,而是爆炸。”

“鬧心”的民眾

最近,居住在韓國首爾,手持三星Note7手機的具敏盛非常“鬧心”。

具敏盛就職於韓國一家大企業旗下的商社,因精通外語,曾多次前往境外長期出差,一出差就是幾個月,甚至更久。而就在不久前,他收到了一則消息:“三星旗艦手機Note7因發現新的嚴重安全缺陷,故決定全部召回,並請在購買、開通渠道進行退貨。”

不過,讓他感到“鬧心”的,並不僅僅因為退換貨的手續複雜,更重要的是,他手中的Note7並不是在韓國國內購買的,而是在長期出差期間,在當地購買的。

“在韓國國內,大家買的都是合約機,直接去找通訊公司代理點就可以了。可是,我這個手機是在國外購買的,現在三星說‘在最初購買渠道處理’,可是我就算是想把它帶到境外,Note7已經是不能帶上飛機了,那麽我怎麽才能帶回到當地呢?”具敏盛無奈地說道。

之後,他立刻接連致電三星的客服並兩次請假,前往當地的三星DigitalPlaza服務站進行咨詢;當時服務人員均表示“沒有細則,請等待通知”,具敏盛只能在現場留下電話之後,默默離開。

最終,這個情況在經過具敏盛不斷尋找三星官網,並多次致電以後得以解決。

不過,在因為“迫不及待”而特意在境外購買了Note7的具敏盛還是忍不住吐槽:“在最初的三星官網很難找尋到有關的信息,而且許多客服人員似乎也被弄蒙,初期的許多人員還不知道具體的處理方式,直到三星客服提供答案為止,我的腦子都是處於混亂的狀態;雖然我以後還有可能選擇三星手機,不過這個體驗的確是非常遺憾的地方。”

而這,只是Note7的此次提前下架,給韓國人民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之一。

三星的“驕傲”

這些年,三星的確成為了韓國民眾心中的驕傲:以一家不起眼的大米銷售店“三星商會”白手起家,在數十年間成為了全球最領先的科技企業之一;在三星所投資的成均館大學讀書,或者是直接在三星工作,都成為了許多韓國民眾值得驕傲的事情。

每年,為了參加進入三星集團的“敲門磚”SSAT考試的考生屢創新高,在韓國青年經歷著“史上最難就業季”的這幾年,這個數字只增不減——這個與“美國中學入學考試”同名的考試,主要是為了打破“文憑定終身”的概念,認定是否具有進入三星各子公司的職務能力而進行的考試。

不過,三星集團在又經歷了超過10萬人的應考人員的新高以後,不得不修改模式:只針對事先通過“職務適合性評價”的應考者提供報考機會,並將考試名稱修改為GSAT,加入“Global”,以表示希望選取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的決心。

而至今,在很多韓國人的眼中,三星都與許多韓國民眾息息相關,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見過的許多韓國民眾,仍然對三星抱有極度的“信任”,就連吐槽三星的具敏盛,也承認“Note7感覺非常實用,設計上也很優秀”。

據韓國通訊公司的統計,來通訊公司尋求解決方案的Note7用戶中,有近91%的用戶表示“還將使用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機”,近六成的用戶認為“三星的危機處理方式雖然有一些瑕疵,不過總體比較及時”。

與此同時,在韓國NAVER等門戶網站開設的Note7召回群中,《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看到有許多韓國民眾紛紛對Note7的防水、虹膜識別等功能表示“不舍”,甚至有人表示“將Note7使用到底”。

深耕本土

如果說,許多韓國的中老年人使用三星,是因為品牌知名度;那麽習慣於接受新事物的韓國年輕人,為何也喜好三星的手機?

據韓國有關機構的統計,在韓國境內銷售的智能手機中,三星電子的智能手機仍然保持著近六成的市場占有率——即便是在蘋果公司依靠iPhone逐漸獲得韓國消費者青睞、三星電子曾因戰略失誤而選擇WindowsMobile等情況下,三星的占有率已從80%大幅跌落。

而另外一份由市場調查機構ATLASSUVERY出具的統計也顯示,在近期,Note7頻繁出現新的熱點的情況下,許多消費者的首選是同公司的三星GalaxyS7和S7Edge,其仍然占據了同期智能手機銷售排行榜的前列;而LG公司的旗艦機V20只勉強進入排行榜內。

“光靠‘愛國’來騙民眾的支持也是不夠的,這還是與三星公司對本國市場的重視有關。”一位業界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他補充:“三星已經在全韓包括偏遠地區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售後服務體系;另外,其深知韓國合約機占主導地位的手機市場,通過補貼的方式降低韓國消費者的負擔,並在韓國境內率先推出其旗艦手機、軟件SamsungPay等功能;在提高韓國用戶的體驗度方面,三星也下了許多功夫。”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訪韓國多位手機發燒友的時候,他們坦言:“正是看中了三星智付(SamsungPay)的廣泛使用和便利性,才會首選三星手機。”至今,三星智付在韓國已經能夠支持幾乎所有的信用卡商戶、銀行,並與韓國交通系統達成合作,直接提供公交、地鐵支付的服務。

另外,在Note7下架事件之後,作為三星電子的主要股東之一,韓國國民年金成為了重要“友軍”,在接下來的幾天,外國投資者紛紛拋售的情況下,加緊購入了近1400億韓元。

“事態最終的走向,還是要依靠三星自身。三星能夠有多大的魄力,像先代會長曾經不惜摧毀所有的三星手機一樣,進行更多有效的措施恢複消費者的信任,也許下一個三星旗艦產品推出的時刻,這一切的答案將會揭曉。”上述業界人士分析道。

10月21日,三星電子收盤價1589000韓元/股,下跌1.91%。

資本市場的擔憂

韓國的互聯網上曾經盛傳著一個段子:“要知道韓國的未來局勢如何,只要看三星的董事長是否還在韓國。”雖然這的確有一點誇張的成分,不過也足以看出韓國國內對於三星的依賴程度。

眾所周知,三星電子所屬的集團作為韓國最大的財閥之一,其旗下的子公司以及產業鏈支撐了韓國近20%的GDP和國稅。

雖然近年來,有一些韓國輿論以三星集團的一些弊端舉例,認為“韓國沒有三星也能發展”;但許多學者仍然認為,“考慮到韓國的中小企業,主要是依靠加入大型財閥的產業鏈生存的現實,而三星早已成為了韓國的‘標誌性’企業,地位甚至超過諾基亞之於芬蘭;三星的危機,不僅僅是考慮金錢上的問題,更應該考慮對於韓國經濟帶來的就業、國家信用度等無形中、間接性的傷害。”

而對於韓國的資本市場來講,三星的影響力更是無法比擬。

截至2016年6月,三星集團旗下在韓國境內共設有59個子公司,其中有15個公司已經上市;而其中之一的三星電子,更是占據了全韓上市公司市值的榜首。

據韓國首爾交易所的統計數據,截至本月9日,全韓十大集團所有上市企業的市值總額為714.3320萬億韓元,其中三星集團一家就達到352.1560萬億韓元,遠遠超出第二名現代汽車集團的104.5941萬億韓元,占據了“半壁江山”。

而不僅是KOSPI指數,在原本為了分擔風險而設立的、由韓國200大企業構成的KOSPI200股指期權指數則直接演變成為“跟著三星電子的股價走”。

業界人士分析,在KOSPI200指數的總市值1100萬億韓元中,三星電子一家就占據了220萬億韓元,占據近20%;在此情況之下,這位業界人士無不擔憂地分析:占有三星電子近四成股份的外國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利用其信息和投資技巧上的優勢,通過運用原本為了“分擔風險”的期貨交易的買賣期貨選擇權的方式,將占有主導性的優勢。

“雖然這些機構和外國投資者,無法直接操縱KOSPI200期貨指數,但是完全可以通過操縱三星電子的股價,而達到其預料的目的;這也無形中為韓國股市的不穩定性增加了一個因素,在此過程中,最後敗北的很有可能就是散戶。”上述業界人士補充道。

本月11日,當三星電子正式宣布“停產並下架Note7系列”之後,三星電子的市值一天內就縮水19萬億韓元,若考慮到優先股則變成21萬億韓元,而這筆錢相當於全韓市值第11名、第三大金融集團——新韓金融控股的全部市值。

另外,考慮到三星電子的象征性,韓國的許多股票類基金、信貸派生類產品,均喜好選擇三星電子。全球四大國家基金之一、韓國最大的機構投資者——韓國國民年金持有三星電子近8%的股份,甚至高於三星董事長李健熙個人擁有的近5%的股份。

而韓國教保證券公司的一位基金經紀人則無不擔憂地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袒露:“說實話,我正在運營的基金是股票類基金中較為穩健的,主要以投資大型企業為主,三星電子更是‘獨占鰲頭’。不過在事件爆發一周內即虧損了近5%,而在現有的不穩定性持續的情況下,正在認真地考慮,是否需要將三星電子的股份中抽出一部分,投資三星物產等其他三星子公司。畢竟在即將開始的三星集團的股份持有構造改革中,這些公司將直接受到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樸槿惠當選韓國總統之後,已禁止新的交叉持股出現,並出臺了稅收減免政策,鼓勵財閥放松現有的結構,增強其持股公司的透明度。於是,股份改革成為了三星集團上下的熱詞。

這位基金經紀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如果三星集團著手改善股份構造,成功轉化為控股公司,那麽三星物產作為核心企業,按照現在的股價計算,將擁有近60萬億韓元的三星姊妹公司的股份,這是不容忽視的一件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983

一個噴嚏都能傳染5個人,為什麽你的產品燒了500萬都不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18/159862.shtml

一個噴嚏都能傳染5個人,為什麽你的產品燒了500萬都不行
峰瑞資本峰瑞資本

一個噴嚏都能傳染5個人,為什麽你的產品燒了500萬都不行

那些刷爆朋友圈的病毒傳播案例,都逃不出這五種原理。

本文系峰瑞資本(微信ID:freesvc)給i黑馬的投稿,譯者尹藝霏。

病毒傳播是不是一種魔法粉末,撒在任何產品上面,都能讓它一夕爆紅?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回顧過去幾年在矽谷風生水起的初創公司,每個都擁有自己獨門的營銷法則。對於 Instagram 這類的產品,如果你能讓潛在用戶驚呼 “這是怎麽做到的?!”,一個新用戶流入差不多就已經板上釘釘了。 但對於 Paypal 這樣的產品,可能邀請新用戶送 15 塊獎金會更有吸引力。

在今天的文章中,作者將歷史上各類大同小異的病毒傳播手段分門別類,並根據產品特性,推薦不同類型的病毒傳播方式。當然,無論方法多麽不同,背後的邏輯卻殊途同歸:所有的病毒式營銷,目的都是在潛在用戶中嵌入、喚醒某種想法,告訴他們產品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我們的譯者計劃翻譯了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你開拓思路,早日做出自己的爆款 :)

五種病毒式傳播——選擇最適用你產品發展的那一款

撰文 / Josh Elman

來源 / Greylock Perspective

翻譯 / 尹藝霏

很多人看來,所謂 “病毒營銷” 只是一種魔法粉:撒在任何產品上面,都能讓它一夕爆紅。事實上,病毒營銷不止擁有一種套路。對於那些成功的企業而言,它們都根據用戶、產品特性總結出了許多獨特的方式。在此,我想對那些常見的病毒營銷方法進行一下梳理。

作為創業者,你需要盡可能地思考:如何讓大眾有機會了解到你的產品?這通常有以下幾個思維步驟:

創造一個大家都喜歡的產品;

為產品添加特性,利用大家的好奇心,提高常新的概率;

贏得越來越多的關註,對你的產品進行討論。

然而引發討論並不是最後一步。如何 “教” 用戶利用恰當的語言,向別人介紹這款產品?如何促使用戶和他人談論這款產品?只有解決這兩個問題,病毒營銷才算真正起步。

比如,你需要在產品和市場方案中加入激勵機制嗎?或者,當用戶創造出一些切實、可分享的元素,比如照片、視頻,你應該如何讓他們分享給別人?當潛在用戶看到這些內容,又該如何引導他們 “上船”,成為你的新用戶?

對於病毒傳播來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 “覺醒”( Inception )。你的目的是在別人腦中嵌入、或者喚醒某種想法,告訴他們這個產品可以解決問題,喚起他們的好奇心。也就是說,你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麽潛在用戶想要去了解,並且試用你的產品?

以下是我總結的 5 種病毒營銷方式:

1口碑營銷

這是最簡單直白的方法。這個產品太好用了,以至於所有人都忍不住想要朋友了解它的存在。

把時針撥回到 Google 剛誕生的時候。當你的朋友看到你還在用 Alta Vista 、 Infoseek 或者其他搜索引擎的時候, 他們會忍不住建議你用 Google, 因為實在是太好用了。下次當你需要搜索的時候,你會記住朋友的話,開始嘗試 Google。一旦你自己覺得好用,你也會建議自己的朋友開始使用。Evernote 在早期也是這樣傳播的。

口碑營銷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產品有個好記、好拼寫的名字,更容易被搜索到(比如 Google 比 Googol 好記)。當你思考產品的名字時,先在 App Store 里面打出前幾個字,看看哪些其他應用和你的產品名字相近。比如,絕對不要將 Insta Great Cool Thing 作為 App 的名字,除非你能比 Instagram 還要火。

確保你的產品可以用三兩句話描述清楚。用戶會基於產品本身、官方網站、媒體報道等渠道,對你的產品進行口碑傳播。因此,你需要精心挑選形容詞,才能讓你的產品在其他用戶的潛意識里埋下種子。如果你都找不到精簡有力的方法描述產品,用戶更加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2 激勵式口碑傳播

有點像口碑營銷,但加了一點鼓勵機制,可以讓用戶更為積極地推薦你的產品。15 年前,如果你讓朋友註冊一個 Paypal 賬號,它會獎勵你 10 塊錢。Uber、Dropbox 也使用過這樣的機制刺激用戶增長。 

3 示範傳播

這種傳播方式需要你的產品邏輯足夠簡單:先使用,後展示。比如 Instagram 在 2010 年發布的時候,市面上還沒有可以方便分享照片到其他平臺的工具。Instagram 瞄準了這一痛點,讓用戶可以把照片分享到 twitter、Facebook、Flickr 等平臺上。而它本身自帶的濾鏡很容易吸引別人的註意力,讓人驚呼 “這是怎麽做到的?”

Prisma 在今年夏天的爆紅也遵循了這一規律。你可以根據不同的藝術風格處理照片,然後分享到 Instagram 等社交平臺。大部分看到這些照片的人都會想知道怎樣獲得這樣的效果。而當他們看到照片右下角 Prisma 的 Logo 的時候,他們就會直接去下載 App 了。

其他的案例還包括:

Musical.ly 使得用戶、網紅可以輕松制作音樂視頻,分享到社交媒體;

Pinterest 讓用戶創作自己的集錦,比如搞笑 Gif 動畫、婚禮創意。在分享的過程中,Pinterest 就被自動地傳播了。

就連 Uber 一開始的時候都利用過示範傳播。當朋友看到你剛從一輛黑色的車里走下來,就會問你從哪兒弄來的豪車。或者你要從 Party 現場回家,當別人還在試著打車時,Uber 馬上過來接你了。用戶成為了一個行走的廣告,告訴身邊的人  Uber 有多好用。

 4 傳染式傳播

傳染式傳播,顧名思義就是讓用戶推薦你的產品,使得推薦方和被推薦方都得到好處,就像一個人把 “病毒” 傳染給另一個人。

舉個例子,Snapchat 用戶會鼓勵身邊的朋友也下載 Snapchat,這樣兩方就可以更方便地發送照片。Twitter 也是:如果你關註我,我可以擁有更多粉絲,你也可以看到我發布的信息。Nextdoor 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很多人可能不認識身邊的鄰居,但 Nextdoor 可以幫你向鄰居寄送明信片,邀請他們加入這個以所在社區為基礎的線上社群。人越多,社群的影響力就越大。

邀請是傳染性傳播的重點。但是虛假、重複的邀請會使得傳播效果不盡人意。如果有人只是因為你在他的通訊錄上而向你發出推薦,這不會讓你覺得自己很重要,或者和這個產品有什麽聯系。此外,如果被邀請的人登錄後發現,邀請自己的人並沒有使用這款產品,他也不會使用、推薦這款產品給自己的朋友。

這也是一種 “經典” 的病毒營銷方式,因為社交網絡就是這樣傳開來的。誰不喜歡被別人 “邀請” 的感覺呢?但並不是每個產品都適用這種方法。如果產品和社交的方面沒什麽關聯的話,這招可能效率很低。

5爆發式傳播

有些產品被廣泛傳播,純粹就是因為他們好玩,搞笑,流行。僅僅是分享這個內容,就讓人感覺自己酷酷的。 比如風靡這個夏天的 Pokemon go。因為每個人都在玩,所以你一定也會參與,並和大家一起討論這個話題。

6放到一起來看

當你了解不同的傳播方式,你可以逐漸為你的產品實現 “病毒式傳播”。

很多創業者都會說: “如果可以盡可能邀請多的人來使用我的產品就好了。” 然而如果沒有好好定位,邀請的效率也很低,因為被邀請的人不會成為新的用戶,只是看了看就走的過客。

不要輕易使用傳染式傳播,除非你的產品本身就具有傳染的特性,邀請別人可以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

如果產品可以很容易幫助用戶創造、展現內容,你可以使用示範傳播。

如果你的產品需要購買,或者價格不菲,激勵式口碑傳播則會比較適用。

當你成功把想法植入潛在用戶的大腦中,你需要對他們進行跟蹤。一旦瀏覽過官網、搜索過 App Store,說明他們已經做好嘗試的準備了。好奇心會驅使他們使用你的產品。

抓住這個機會,引導他們了解你的產品,讓他們感受到價值。你需要引導用戶正確使用產品,使之成為他們的習慣。然後,這些新用戶會把習慣傳遞給身邊需要的人。

我還記得第一次被邀請使用 Snapchat 的時候。一個朋友發信息讓我註冊,說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發很多搞笑的圖片,也不用擔心忘記刪除這件事。我剛完成註冊並登錄後,朋友就給我發了張特別搞笑的圖片,最後大家都玩得很開心。這種病毒式傳播一開始就感染到了我。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邀請了更多的朋友加入。

但如果 Snapchat 當時給每個新註冊的用戶送免費啤酒的話,可能會有更多的新用戶註冊。但這些人很有可能在喝完啤酒後就把 App 卸載了。

歸根結底,病毒式營銷只有一個標準——到底有多少人真正使用你的產品。不僅是下載、點擊或試用一天,而是真正地使用。只有這樣,病毒營銷才被完成了。

病毒傳播產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