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機構稱華為超三星成為最賺錢安卓手機

近日,有國外調研機構報告稱,華為手機利潤在2016年三季度達到2億美元,占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盈利的2.4%,超越三星成為最賺錢的安卓手機品牌。這是歷史上尚屬首次。

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盡管三星在手機數量和銷量方面仍然處於領先,但是由於Galaxy Note 7的重大事故對公司手機業務造成的毀滅性的打擊,三星三季度手機利潤大幅滑落,至少三家手機制造商的利潤超過它,其中華為利潤位居榜首。

第一財經記者11月27日就有關該報告的信息向華為多名中高層進行核實,其中一名負責華為工業創新推廣的人士對記者表示,該消息確實令他們也感到難以置信。三星市場銷售總監未就此消息回複記者郵件。

匪夷所思

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總利潤為90億美元,其中最賺錢的手機品牌仍然是蘋果。蘋果三季度手機盈利為85億美元,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利潤份額的91%。除去華為的2.4%的份額,余下的不到7%分別由vivo(2.2%)、OPPO(2.2%)以及三星(2.2%)和其它安卓手機設備制造商貢獻。

華為、vivo和OPPO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安卓手機品牌前三名。報告的作者Linda Sui在報告中指出:“高效的供應鏈、時尚的產品和有效的營銷策略是提升華為盈利的重要因素。”不過Strategy Analytics並未公布華為利潤數據的來源。

一般情況下,包括華為在內的未上市手機廠商的利潤數據是不公開的。記者就此聯系了位於加州聖地亞哥的報告作者,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複。記者又聯系上另一名Strategy Analytics中國負責終端的分析師,她表示樂意分享最新的研究觀點,不過未透露具體的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Canalys亞太研究總監彭路平認為該報告的結果令人難以信服。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第三季度三星確實減提了大部分的利潤,作為對Note 7召回以及未來對公司整體利潤影響的必要措施。但是Note 7的出貨量畢竟不多,而且三星的體量幾乎是華為的兩倍多,是vivo和OPPO的4倍多,光是Galaxy系列一個季度的出貨量就已經和OPPO一個季度的總量持平,因此華為、vivo和OPPO一定要非常高的利潤率才可能達到三星的利潤總量。”

根據三星今年三季度的財報分項盈利數據,移動通信類產品的利潤僅為1000億韓元,創下歷史新低,去年同期利潤為2.4萬億韓元,上一季度利潤為4.32萬億韓元。此外,公司把今年三季度盈利預期從此前的7.7萬億至7.9萬億韓元下調至5.1萬億至5.3萬億韓元。據外媒報道,分析師對於三星Note 7召回事件對造成的經濟損失的預測普遍在40億美元左右。

本土品牌崛起

在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銷售低迷的情況下,本土手機的銷量成績確實驚人。vivo和OPPO今年的手機銷量雙雙實現翻番,而僅僅兩年前,這兩家手機制造商的名字幾乎還不被海外消費者知曉。它們的定位都是針對中國三四線城市的人口,采取低價策略。然而那里的手機銷量卻占據了整個中國的四分之三。

事實上在中國,本土品牌已經完勝蘋果。蘋果中國最新的市場份額跌至7%,創下3年新低。在第三季度,中國每銷售3部手機中,就有一部來自vivo或者OPPO。這與本土手機廠商在線下發力的努力是密切相關的。去年手機線上銷量遇到瓶頸後,Vivo、Oppo等品牌在三四線城市大舉打廣告,擴大宣傳力度,在線下取得有效突破。

彭路平對記者表示:“從手機均價(ASP)來看,華為是持續上升的趨勢,不過vivo和OPPO近期的ASP都是在往下走的。”今年二季度,華為就已經成為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手機品牌。去年四季度起,華為啟動了“千縣計劃”,布局縣級市的線下渠道。與此同時,華為高層還曾表示要在2019年前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商,並在2021年超過三星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制造商。

為此,華為將繼續在高端機上與蘋果展開競爭。據彭路平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華為希望到2016年,3000元以上的機型收入能夠占到總收入的55%。”此前華為發布的Mate9保時捷版本在海外的售價折合人民幣1萬多元,在國內售價也近9000元,秒殺蘋果。

不過,與蘋果相比,安卓手機由於存儲空間碎片化、App權限缺乏控制、系統資源阻塞等問題,會越用越慢。華為投入大量研發人員對安卓進行改造,希望提升用戶體驗。華為去年用於研發的投入總額達596億美元,位列中國公司研發榜首。

而明年手機廠商的一個爭奪的焦點將是OLED屏。目前除了蘋果,幾乎各大手機廠商都已經打響OLED屏幕大戰。三星的Galaxy高端系列手機、摩托羅拉、HTC,以及國產的OPPO都已經換上了OLED屏幕。而如果蘋果明年推出OLED屏,預計也僅限於高端機。

然而對國內手機廠商而言,在OLED屏幕上並沒有太多話語權。研究機構IHS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三星占據了全球10英寸以下的小屏幕OLED 99%的出貨量。IHS研究總監張兵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受制於技術的問題,現在能做OLED屏幕的公司並不多。雖然在未來短期內技術的問題會快速解決,但仍然不是對所有人都顯得那麽容易。”

OLED技術挑戰主要包含驅動OLED的背板技術以及OLED本身的制程技術。張兵介紹,“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工廠在這兩方面都有著深厚的傳承和積累,中國企業想要追趕恐怕不是兩三年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36

科技晨練丨機構稱華為超三星成最賺錢安卓手機 華為:我們自己也很懵

【Tech丨業界大事件】

機構稱華為超三星成最賺錢安卓手機 華為:我們自己也很懵

近日,有國外調研機構報告稱,華為手機利潤在2016年三季度達到2億美元,占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盈利的2.4%,超越三星成為最賺錢的安卓手機品牌。這是歷史上尚屬首次。研究機構數據顯示,盡管三星在手機數量和銷量方面仍然處於領先,但是由於Galaxy Note 7的重大事故對公司手機業務造成的毀滅性的打擊,三星三季度手機利潤大幅滑落。第一財經記者就有關該報告的信息向華為多名中高層進行核實,其中一名負責華為工業創新推廣的人士對記者表示,該消息確實令他們也感到難以置信。

蘋果又雙叒被罰了 因避稅遭法國重罰4.22億美元

據央視財經微博發布消息稱, 蘋果公司近日在歐洲市場再遭重創,原因是法國稅務部門開出了約合4.22億美元的罰單。報道稱,法國稅務部門此次開出的4億歐元罰單僅限於蘋果法國子公司,而且這一稅單只涵蓋蘋果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未繳納的稅款。不過,在法國稅務部門完成對蘋果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應繳稅款的審計之後,蘋果在近期或將再次收到類似罰單。

又一個“X實驗室” 華為將在日本東京設海外第二個研發中心

據日經新聞周五報道,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公司將會在日本東京設立研發中心,這也是華為在海外設立的第二個研發中心。據悉,日本東京研發中心將會在明年初設立。這一研發中心將會和日本的企業和研發機構進行合作,共同研發物聯網、下一代5G移動通信等技術。據稱,這將成為華為又一個研發前沿技術的“X實驗室”,目前華為在全球一共有四個這樣的研發中心,其中在德國設立了第一個海外研發中心。

丁磊養的豬開賣了!價格遠超市場上豬肉的消費水平

喊了7年的“丁家豬”預計12月份就要正式對外銷售了。11月25日~27日連續3天在考拉平臺上的味央黑豬拍賣尚未收官,但成交價正在呈現上漲趨勢,第一財經記者從網易方面得到的最新數據顯示,25日一頭整豬被買家用將近11萬元拍走,26日相同產品的成交價漲到了16萬元,一公斤左右的豬肉精選禮盒的成交價大多在千元左右,遠超市場上豬肉的消費水平。

估值已達90億美元!在線支付公司Stripe再獲1.5億美元融資

據CNBC報道,美國在線支付企業Stripe在一輪的融資中已經成功籌得1.5億美元。目前該公司估值已達90億美元,遠高於去年的50億美元。據報道,此輪融資由Alphabet旗下風險投資部門Capita lG聯合風險投資公司General Catalyst領投。迄今為止,Stripe已籌集了超過4億美元的資金。Stripe的創始人為Patrick和John Collison。Stripe通過API接口,聚合網站和App的不同支付工具,為用戶提供快捷的支付方式。

微軟明年發布Surface Phone 據說這是一款“終極智能機”

據《福布斯》報道,微軟明年將發布一款Surface Phone。微軟的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表示,這款手機將是“終極移動設備”。據悉,微軟正在測試多款手機原型,並且計劃在2017年年底上市發售,發布的時候將搭載Windows 10 Mobile Red Stone 3系統,RS3更新將以移動為先考慮。而另有消息稱這款Surface Phone將采用高通驍龍835處理器,並且可在Continuum模式下運行x86應用。

創紀錄新高!美國黑色星期五網購交易額達33.4億美元

據軟件公司Adobe Digital Index的估算,在2016年黑色星期五(11月25日),美國市場在線購物交易額創紀錄新高,達到了33.4億美元,同時也是首次突破30億美元。比去年增長22%,較兩年前增加了近10億美元。同時,當天來自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端在線購物交易額同比增長33%,至約12億美元,也創紀錄。而在黑色星期五之前的感恩節總銷售額為19.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5%,略低於預期的20億美元,但兩天總計達到53億美元。

特斯拉挖來微軟HoloLens頂級設計師 或將AR技術融入汽車

特斯拉剛剛從微軟挖來了一位頂級設計師Andrew Kim,Kim之前是HoloLens的工業設計師,加入特斯拉後,他將擔任主設計師(Lead Designer)的職位。Kim在自己的LinkedIn確認了這一消息。Kim的加入業內預計將為特斯拉汽車帶來汽車HUD與AR技術的結合。AR在汽車中的應用並不新鮮,主要是以HUD的形式出現,但多數僅是信息的疊加,沒有追蹤和環境識別等功能。Kim近期的工作主要圍繞微軟的AR頭盔HoloLens,但之前也深度參與了Xbox One S的設計工作。

舊版停止服務 今後再無“Uber優步”App

11月27日起,舊版本優步將停止在中國提供服務,優步中國的所有服務切換到新App “Uber優步中國”中。事實上,從10月26日起,優步就開始推廣“Uber優步中國”全新App,11月3日,新版App正式上線。在圖標上,新版“Uber優步中國” App保持了原先版本的風格,但Icon右下角多了“新”的字樣。不過,新版“Uber優步中國”App目前只保留“人民優步+”與“優選轎車”兩個產品線。

【Tech丨奇點】

科學家發現神奇細菌蛋白 可利用矽碳制造天然屏幕

據每日郵報報道,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一種可將矽和碳結合起來的細菌蛋白,通過調整其DNA,這種細菌蛋白可產生一種酶,其效果比人造催化劑高15倍。細菌可利用這種酶生產矽碳複合物,這種天然材料可用於多種產品中,比如電視和計算機屏幕等。除了更加高效外,這種酶還可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避免使用有毒物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182

諾基亞手機將重回中國市場 首款安卓智能機售價1699元

據路透社報道,芬蘭企業HMD Global周日在2017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發布了該公司第一款基於安卓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Nokia 6,定位於中國市場,定價為人民幣1699元。

這款Nokia 6由富士康制造。HMD表示,Nokia 6將僅在中國銷售,銷售渠道為JD.com(京東)。

HMD在一份聲明中稱,在中國推出其第一款安卓智能手機的這一決定,正反映出了該公司滿足世界各地不同市場消費者真實需求的願望,而中國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市場。

諾基亞曾一度是全球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手機制造商,但其錯過了智能手機的轉型機遇。2014年,微軟正式收購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並在諾基亞品牌名下銷售更為便宜的基本款手機和Lumia智能手機。然而,就在去年,微軟開始大規模地棄置該類業務。

2016年12月,諾基亞手機新東家HMD Global正式宣布運營。HMD已擁有諾基亞品牌功能機業務,並與諾基亞簽訂戰略授權協議,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上獲得諾基亞品牌十年全球獨家使用權。

HMD將向諾基亞支付品牌和專利相關費用,而諾基亞並沒有向HMD直接投資。諾基亞公司目前專註於電信網絡設備業務和技術專利。

HMD周日還表示,將在今年上半年推出更多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248

諾基亞首款安卓智能機19日京東正式開售 預約人數已超10萬

據京東官方微博, 諾基亞首款安卓智能手機Nokia 6正式在京東開啟獨家預約,1月19日正式開售。 目前,在京東官網上的預約人數已超10萬人。

Nokia 6定價1699元,由富士康制造,定位於中國市場。制造商HMD在一份聲明中稱:“之所以選擇中國作為諾基亞這款手機的首發地,是因為中國的消費者能夠很好地反映出現實世界中不同市場的消費情況。”

配置方面,Nokia 6配置高通驍龍430處理器,4GB內存,64GB內置存儲,支持存儲卡拓展,搭載5.5英寸1080P屏幕,NTSC色域85%,支持雙卡雙待。攝像頭方面,Nokia 6采用1600萬像素攝像頭,擁有相位檢測自動對焦技術,並配置了8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另外諾基亞也采用了正面指紋識別,並支持指紋支付。整體配置趨於中端,與同價位國產手機相比,配置上並不占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06

消息稱“安卓之父”安迪·魯賓成立了新公司 要做高端硬件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知情人士透露,Android操作系統的創始人安迪·魯賓(Andy Rubin)已成立一家新創業公司Essential。

Essential專註於高端硬件,並將嘗試與市面上大量的低價Android設備差異化發展。Essential將在未來幾周內宣布來自主流投資機構的一輪高額融資。目前尚不清楚,Essential具體將融資多少,以及這筆交易是否最終敲定。

據彭博社報道,Essential最初的產品之一將是一款模塊化手機,這意味著用戶可以自行搭配配件,例如更強大的攝像頭。從理論上來說,這可以延長手機的生命周期,確保硬件保持最新。彭博社表示,這款手機的原型之一沒有屏幕邊框,而屏幕尺寸很大。這可能會采用陶瓷材料制造。

此外有消息稱,Essential的目標是打造硬件產品生態系統,但這將會從新款智能手機開始。

魯賓是Essential的CEO。消息人士表示,Essential誕生自魯賓的創業孵化器Playground Global。

在將Android系統出售給谷歌之後,魯賓在谷歌供職了多年時間。他最終讓出了Android負責人的職位,轉而負責谷歌的機器人項目。他於2014年從谷歌離職,啟動了Playground Globa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30

安卓之父智能手機領域再創業 首輪融資被軟銀放了鴿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329/162231.shtml

安卓之父智能手機領域再創業 首輪融資被軟銀放了鴿子
簡法幫 簡法幫

安卓之父智能手機領域再創業 首輪融資被軟銀放了鴿子

達成投資意向性的“君子協定”之後,融資就一定能到手嗎?

據媒體報道,“安卓之父”安迪·魯賓(Andy Rubin)的智能手機創業項目在起草正式融資文件的最後階段被軟銀CEO孫正義放了鴿子。據稱,孫正義和魯賓從2016年秋季開始磋商投資事宜,雙方已經就交易的基本結構等事項達成非正式協議,包括融資額和估值以及該項目智能手機產品推出後由軟銀提供市場推廣支持等內容。

微信圖片_20170329112650

圖註:“安卓之父”安迪·魯賓(Andy Rubin)再次在智能手機創業

據《華爾街日報》披露,孫正義原計劃向魯賓的智能手機創業項目投資1億美元,對項目的估值高達10億美元。該創業項目旨在生產高端智能手機,對標三星S系列和蘋果的iPhone,但這款手機至今還沒有正式發布,原計劃2017年春季發布,趕在蘋果2017年秋天發布10周年紀念版iPhone之前。

盡管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一個競爭白熱化的行業,魯賓的智能手機創業項目在開始銷售產品之前,確切地說在產品發布之前就能夠拿到10億美元的估值的確讓人驚嘆。但是不能忽略的是,這位創始人畢竟是“安卓之父”,是他在2005年將自己的創業項目“安卓”賣給了谷歌。不難理解,孫正義原計劃的巨額投資和驚人估值跟魯賓的背景密不可分。

這里筆者忍不住跑題重申一下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的“融資秘笈”:早期創始人可以不懂估值,但是一定註意首次融資所釋放的股權比例(簡法幫已經見到不少讓出20%-60%股比的頭疼案例),尤其是公司A輪之前的融資,創始人應當盡可能將投資人的股權比例控制在10%左右。這個案例中,“安卓之父”魯賓的手機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盡管產品還沒有發布,孫正義就給出了10億美元的估值,但孫正義即使投資1億美元也只拿到公司10%左右的股權。

競品是資方的LP,這樣的錢好不好融?

從風險投資市場的交易習慣來說,在敲定最終投資協議的階段放棄投資會損害一家VC或投資人的聲譽。孫正義不會不知道行業規矩,但他為什麽還會這麽幹呢?知情人士透露,孫正義撕毀這1億美元的投資計劃部分原因在於孫正義與蘋果公司(“安卓之父” 魯賓的友商)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密。

2016年10月14日,軟銀集團宣布將組建目標規模1000億美元的軟銀遠景基金(Vision Fund),主要投資全球科技領域(有報道稱該基金側重機器人、人工智能、物聯網和相關硬件)的創業公司和更成熟的企業,成為全世界範圍內該領域最大規模的基金巨孽。消息宣布之初,除了軟銀集團承諾的250億美元,沙特阿拉伯王國公共投資基金(“PIF”)已經承諾了450億美元的投資。後續加入的其他投資者(LPs)包括為智能手機制造芯片的高通公司、以代工iPhone而聞名的富士康公司、甲骨文公司董事會主席埃里森以及蘋果公司。

微信圖片_20170329112714

圖註:2016年12月,孫正義向特朗普承諾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遠景基金1/2的金額),創造5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2017年1月,蘋果確認向遠景基金做了10億美元的出資承諾。媒體報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盡管蘋果並沒有阻止孫正義投資魯賓的智能手機創業項目的交易,但蘋果向遠景基金的投資承諾讓軟銀對蘋果競品公司的投資興趣變得更複雜或者說微妙。

將時鐘快進到一個月後,也就是2017年2月,盡管投資事宜已經經過了幾個月的談判,孫正義還是義無反顧地在最終投資合同擬定的關節退出了投資交易。

這可能是很多投資基金面臨的問題,基金的投資人中有產業資本,也就是特定行業或領域的大公司,就形象地稱為“行業巨頭”吧。一方面,行業巨頭有興趣成為基金的投資人(LP),除了通常的財務投資獲取回報之目的以外,還可能希望了解、資助、參與甚至收購其所在領域的創新創業項目,可以理解為戰略目標。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GP)面臨的窘境是,如果基金有興趣投資的創業項目以顛覆行業巨頭LPs為宗旨,這樣的項目投還是不投?

基金的GP可以說,投與不投由GP(或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來決定,LPs無權幹涉。理論上是這樣,但GP也要考慮下一只基金再找同一巨頭募資可能面臨的壓力。所以,基金通常會盡量避免基金LPs和投資對象之間存在沖突的情況,對於LPs中包含很多產業資本的情形,基金就可能面臨更多棘手的沖突情形。

當然GP可能同時管理多只基金,不同基金的LPs構成和比例通常不會完全一致。GP可以選擇跟行業巨頭LPs無關的基金進行投資,避免行業巨頭LPs間接出錢資助為自己“掘建墳墓”的創業項目。但仍然可能面臨如下問題:

如何平衡各只基金(LPs)之間的利益:好項目由哪只基金來投資,實踐中常見按照投資領域和投資規模等來在各只基金之間分配項目,執行起來可能並不容易。譬如,知情人士透露,遠景基金對軟銀所有投資額在1億美元以上的項目享有優先權,這樣的安排有利於新基金的募集和利益保護,但其他基金利益可能就會受到不利影響;

如何平衡基金管理人(GP)與出資人(LPs)之間的利益:GP使用其他基金投資LPs的友商即使能夠避免產業LPs被迫出資資助競品的情形,卻最終在下一次募集新基金的時候很難直面產業LPs,得罪這樣的投資人還可能會損失掉通過產業LPs收購或跟投為基金“接盤”的機會,所以不排除眼光“長遠”的GP可能會面臨放棄這類投資的驅動力。

所以,創始人在融資的過程中也要對潛在的投資人做一些盡職調查,如果競品是投資基金的LPs(在中國都不排除是基金投委會成員的可能性),那這樣的錢可能並不好融。

從孫正義看投資人的複雜投資決策

據稱身價高達170億美元的孫正義在中國早已大名鼎鼎,他在中國投資了阿里巴巴等等諸多互聯網項目,至今仍然是阿里巴巴上市公司的董事。

從上世紀70年代,孫正義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書的時候就展現了自己的企業家潛力,當時還是大學生的他將便攜式電子詞典項目以40多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夏普。

他在80年代初回到日本,將軟銀從一家軟件分銷商再造成為一家技術和電信的巨頭。後來,他創立了雅虎日本,並在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中擁有相當大的份額。通過眾多並購,他現在控制了美國和日本電信市場的很大份額。

所以,原本計劃投資“安卓之父”魯賓的智能手機創業項目之後,孫正義還曾承諾軟銀日本子公司將為魯賓的高端智能手機在日本提供強大的營銷支持,這可能是一般的投資人無法提供的資源支持。

微信圖片_20170329112745

圖註:2017年3月27日,“安卓之父”安迪·魯賓首次讓新智能手機公開“暫露頭角”

實際上,孫正義憑借其電信市場的實力在蘋果承諾向遠景基金出資10億美元之前就已經與蘋果建立了緊密的關系,最早可能要追溯孫正義的電信運營公司在2008年首次將iPhone引入到日本的時候。

但這同時也可以看出,孫正義在2016年秋跟魯賓磋商投資後者的智能手機創業項目時應該已經考慮到與蘋果的競爭關系,只不過在蘋果確定成為遠景基金LP之後才下定決心退出交易。

近幾年來軟銀做出了很多大手筆的投資,包括收購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220億美元)、英國的半導體設計與軟件公司ARM(320億美元)以及管理約700億美元資產的美國私募股權公司Fortress(33億美元)。據知情人士透露,孫正義的團隊可能每次同時看幾十個項目,即便孫正義已經跟項目方以握手的方式達成了君子協定,項目也可能最終會被軟銀叫停。

2016年10月獲得包括上海錦江國際酒店集團等投資者共計2.6億美元投資的聯合辦公空間公司WeWork(報道稱估值169億美元)也正在跟孫正義磋商融資,媒體報道稱軟銀投資3億(據稱估值近180億美元), 軟銀仍在考慮由遠景基金後續再投10億美元甚至更多,據稱雙方的融資談判斷斷續續已經持續了超過一年時間,最終投資金額至今仍然未見官方確認。

如果說孫正義的投資風格比較不可預測,但考慮到孫正義的名氣、資金實力和戰略資源(譬如在電信領域)以及有時非常具有誘惑性的投資條款會讓軟銀在創業圈繼續風光無限,該事件估計也很難對孫正義在投資界的地位造成很大影響。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除了前文提到的產品營銷推廣支持承諾之外,軟銀在跟魯賓磋商投資其智能手機創業項目時還提供了一個更有誘惑性的投資條款:放棄向公司委派董事的權利,放棄董事會席位意味著賦予創始人對公司更大程度上的控制權。不可否認的是,在早期風險投資項目中,投資上億美元的VC通常都會要求獲得公司董事會的席位,但對於規模高達1000億美元的遠景基金來說,這樣的投資金額僅僅占基金總規模的1‰,不要求委派董事聽起來也很合理。

不幸的是,對再次創業的魯賓來說,這次首輪融資本來已經是囊中之物,但孫正義據稱在蘋果承諾投資遠景基金之後又仔細反思了一下這個項目,在風險投資交易中很少出現意外的最終投資合同擬定環節毅然叫停了投資,為了蘋果生生地放了安卓之父魯賓的鴿子。

微信圖片_20170329112812

圖註:“安卓之父”安迪·魯賓與軟銀CEO孫正義

簡法幫在2016年12月29日《創業者防坑手冊:面對強大的資本力量,你該如何正當防衛?》一文中這樣提醒創始人:對於創業者來說,糾纏投資人最終決定不投的理由是否正當意義並不大,重要的是有沒有做好事先的計劃和安排,來預防投資人最終不投資的結果,無論別人不投的理由是否正當。如果融資的時間的確緊迫,可能就要考慮是否同意給投資人排他權利;或者一個月的排他期可以,但是六個月的排他期公司也許就很被動了;如果排他期過長,能不能變通地想想:是否可以讓投資人在簽署投資意向的同時或稍後,就先通過可轉債或其他方式先到位一部分?

我們無法得知安卓之父魯賓是否做好了從軟銀方面融資失敗的準備,畢竟魯賓不是普通的創業者,他在2015年創立的孵化器和風險投資公司Playground Global同時也是他的智能手機創業項目的支持者。盡管如此,失去軟銀的投資以及投資可能帶來的戰略資源(尤其是電信運營商角度的支持)對這個智能手機創業項目來說都是不小的損失。

文末給正在融資的創業者一個提醒

講完了這個案例,希望給正在融資的創業者的一個簡單的提醒:盡管從行業慣例上來說,專業投資人跟創業者達成意向性的“君子協定”之後,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通常不會退出投資,因為這是一個不太光彩的做法,而且通常是一種例外的情況;但是創始人應該意識到,這種投資意向實踐中仍然存在很大的或然性,所以在融資之前以及融資過程中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計劃,預防投資人最終不投資的結果,盡量避免萬一被放鴿子之後將自己逼到無米下鍋或者裸奔的境地。

譬如說,融資過程中在接受投資人轟轟烈烈的盡職調查之前,創始人同樣需要對投資人做一點反向盡職調查,了解投資人的背景、實力和風格,甚至包括投資人的現有投資對象(Portfolio)和投資人(LP)中有沒有可能影響融資結果的非常敏感的友商,盡可能做到有備而無患。

安卓 軟銀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18

號稱史上最流暢安卓8.0將助手機陣營反攻iphone?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05/162380.shtml

號稱史上最流暢安卓8.0將助手機陣營反攻iphone?
二說 二說

號稱史上最流暢安卓8.0將助手機陣營反攻iphone?

安卓手機雖然數量居於絕對優勢,但用戶體驗長期完敗於iphone。

本文由二說(微信ID:chongershu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蟲二。

近年來,智能手機的系統之爭愈演愈烈,開放的安卓對飆封閉的IOS,截止2014年底時,Google play已經以143萬應用在數量上壓制App Store的127萬,到今年按APP Annie的統計,在計入中國的第三方商店之後,整個安卓系統的收入也將完成超越。

不過考慮到安卓設備5:1的數量優勢,這並不是特別耀眼的成績,IOS用戶的人均貢獻仍然更高,根據Sensor Tower的調查,去年美國iPhone用戶平均花費40美元購買App或內購,相比去年的35美元大幅上升,高於Google play約75%。

安卓手機雖然數量居於絕對優勢,但用戶體驗長期完敗於iphone,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安卓系統一些無法克服的先天病竈。

首先是系統資源的過度消耗。

安卓和蘋果的後臺工作機理論述很多,本質上各有利弊,雖然安卓系統的java內存管理和回收機制加快了應用的打開速度,但過於頻繁的訪問也導致卡頓,在用戶感知層面,iphone反而是完勝的。

為解決這個問題,安卓從4.4舍棄Davik,啟動新的應用環境ART,不僅支持即時編譯,也支持預先編譯,這就降低了能耗,改善了續航,但問題仍未徹底解決。

其次是碎片化嚴重。

Open Signal在2015年給出的結論是兩年之中安卓系統的碎片化增加了一倍之多,表現在設備繁雜,品牌泛濫,分辨率各異,眾廠商各自為戰,分頭進行深度定制,硬件、內核差異巨大,導致諸多兼容問題,增加了開發難度,形不成統一的生態環境。

微信圖片_20170405135302

徹底的開源和免費反而讓谷歌失去了對安卓系統的主導權。

但這個鍋還要由手機廠商來背。

2015年Open Signal抽查了68.2萬部安卓設備,發現背後對應著1294家廠商,導致安卓系統版本極其複雜,相當於一部分設備運行的是安卓4.4,甚至極少部分仍在運行安卓2.3版本,只有少量升級5.0,而後者早就發布了。

由於涉及的設備眾多,產生大量適配問題,因此支持已有用戶的系統更新並不是手機廠商的首選項,相比之下,谷歌親兒子Nexus就沒有這麽多吐槽。

安卓8.0究竟解決了什麽?

2017年5月的谷歌開發者大會將在加州山景城舉行,屆時安卓8.0會正式發布,此前這款全新系統已經露面,代號又稱為安卓O,真正的推送時間可能在今年3季度。對這款系統,人們關心並不是3.5mm接口是不是徹底走進歷史,而是這套系統如何實現史上最流暢。

微信圖片_20170405135306

現在看來,谷歌重點強化了後臺管理,對推送做了限制,安裝應用要打開“允許未知來源”開關,著力提升系統的安全性,特別是針對全家桶類型的應用。其他改進包括界面的重新歸類,Copy less跨程序文本複制和粘貼,手勢功能,畫中畫等等。

但宣傳炒作中出現了很多反科學提法,比如強調流暢度提升5倍等,量化依據是什麽?大家都知道安卓系統歷來的短板並不是短期體驗,而是長期使用後的流暢度。

所以有網友調侃,安卓5.0發布時就宣稱流暢度相當於IOS,後來又聲稱6.0比5.0快3倍,7.0比6.0快6倍,算起來安卓流暢度已經相當於IOS的18倍了。

別忘了,安卓8.0這次又提升了5倍,IOS想來被爆出翔了。

對抗iphone前景幾何?

很多人期望安卓8.0與IOS11的終極對決,進而扭轉安卓手機的系統劣勢,且不論結果如何,這一幕的發生還取決於兩個先決條件。

首先是眾多手機廠商的態度。

因為一直以來手機廠商就對系統更新不熱心,大量安卓設備還停留在安卓4.4和5.X的水平,偶有采用安卓6.0都能作為噱頭大肆宣傳,甚至相當一部分用戶認為安卓系統的更新太快了,到今年3月,安卓7.X的安裝率也只有2.8%。

相比之下,IOS新版本的更新率雖有下滑趨勢,但2016年9月發布的IOS10.0到12月已有63%的占有率,遠高於安卓系統的更新率。

微信圖片_20170405135311

除了華為有意用安卓8.0給mate10助陣,其他廠商的積極性也很可疑。一般來說,廠商的旗艦機型的更新會快一些,中端機型一兩個月才會進行修複BUG之類的必要更新,低端設備由於型號龐雜、數量大,廠商根本就沒有適配的動力。

理論上說,那些對系統底層和UI修改越多、定制越多的廠商,願意騰出開發人員去解決的就越少。

但最致命還是應用層面。

安卓系統從機制上賦予第三方應用很大權限,而這些權限往往又被濫用,應用要求超級授權的現象非常嚴重,越界讀取位置、通訊錄、通話記錄、短信等信息,這是造成手機卡頓的罪魁禍首,這一現象始終沒有得到有效根治。

在谷歌不作為的情況下,某些手機廠商起而自律,比如華為就聯合了騰訊、阿里、百度、網易等互聯網公司成立了安卓綠色聯盟,試圖以軟硬結合的方式解決安卓系統的一些固有問題,聯盟起草制定了兼容性、穩定性、性能、功耗、安全五大標準,但初期認證的都是一些Hero app,讓人對聯盟的實際作用留下一些質疑。

微信圖片_20170405135316

在某些手機廠商看來,華為是想當安卓系統的規則制定者,用某種技術規範或方案去制約其他的友商,真實目的未必單純。

另一些做的比較好的獨立應用懷疑這個聯盟是變相給大公司旗下的應用進行安全背書,擔心自己的市場地位會被邊緣化。

安卓8.0雖然是近年來最重要的一次更新,但助力安卓手機陣營叫板iphone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競爭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安卓 智能手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315

聚焦谷歌開發者大會:AI、安卓之外,還有啥?

谷歌I/O大會是這家公司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通常在6月前後舉行。會如其名,谷歌公司在此時發布自己最新的軟件系統,給開發者指明下一年的寫碼方向,由此引導相關行業硬件發展。

今年的大會在加州山景城召開。谷歌CEO桑德爾·皮查伊登臺作主題演講,並與公司成員一起展示多個谷歌產品的新功能。

Google Lens:全新的 AI 視覺搜索應用

谷歌今年已經把大會的主線從“Mobile First”(移動優先)轉移到“AI First”(人工智能優先)。今天的第一個體現谷歌AI的實際新品是Google Lens應用,用手機攝像頭理解圖片內容而不僅僅當個翻譯,它有了“視覺助力”。比如拍照識花,或將攝像頭對準餐廳顯示餐廳評分等。Google Lens 還有一些更加智能的功能,比如在手機連 Wi-Fi 時,可以將攝像頭對準路由器上的資料,Google Lens 就能自動提取 Wi-Fi 的賬號和密碼,然後提供一鍵連接的選項。該功能將在未來數月向用戶推送。

Google Assistant:登陸 iPhone

智能助手Google Assistant可以更好地展示谷歌的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何種地步。最近亞馬遜微軟都在這上面發力,據說蘋果下月也會發布相關產品,競爭相當激烈。Google Assistant可以與實時相機翻譯無縫結合。谷歌高管斯科特·哈弗曼用自己在日本旅遊的經歷親自演示:智能翻譯菜單,告訴他這行日語是個什麽菜,之後找圖直觀的告訴他這菜是什麽樣?(註:國外菜單上大多沒圖片)

大會上哈弗曼介紹,Google Assistant這個App即將登陸iOS系統,這種移植只能讓蘋果用戶們淺嘗輒止體驗一下它的智能之處。因為iOS的封閉系統機制,它不能調用系統功能,效果必然不如Android平臺。

據介紹,Google Assistant不只是一種新的搜索方式,除了找信息,其實還能讓它幫你做各種事情,並且支持第三方開發,還支持了意大利/西班牙/韓文等更多語言,但是並不包括中文。

Google Home:硬件無更新,軟件大升級

Google Home智能音箱在硬件沒有升級的情況下,加入了大量有用的新功能。一個新功能是兩個Google Home之間可以打電話(美國和加拿大免費),不用撥號,對它說給“給媽媽打電話”就可以通過網絡連接那個Google Home音箱通話。

Google Home內置Spotify和Soundcloud音樂服務以及HBONow網劇,同時還可作為藍牙音箱使用。

Google Home新增了“主動提醒”功能,會主動提示日程和交通狀況等相關信息,並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視屏幕實現“視覺反饋”。

Google Photo:讓分享更智能

Google Photo可以識別照片內容,並自動建議那些照片適合分享,而且還能夠自動與家人分享與之相關的特定相冊集。圖像識別技術可以把最好的照片選出來,自動去除掉重複或者質量差的,然後組成一本相冊,並提供打印服務。

YouTube:更多用戶,更多互動

據介紹,YouTube 的日觀看數已經超過 10 億人次。接下來,YouTube將進一步增加互動性和增值服務。YouTube 加入了 360 度視頻的功能,拿著遙控器,你就能在視頻中進行 360 度的視角轉換,你可以在電視機上,看到與以往不同的風景,也可以在看演唱會直播時有更加身臨其境的感覺。新增的付費功能Super Chat可以讓用戶掏出真金白銀來支持喜愛的主播,並且在聊天中獲得一些更醒目的標誌作為一定的特權。

Android O:為了下一個 10 億用戶

Beta版Android O即日起對普通用戶開放。Android O包含眾多新功能,比如自動填充、重新設計的“系統設置”以及可選下載的字體。此外,Android O還擁有新特性“Vitals”,旨在保障手機的安全;同時應用商店通過Google Play Protect顯示經過審查的安全應用。

同時,谷歌還發布了輕量級Android Go來幫助低配手機和偏遠地區的用戶使用最新系統,能夠支持大量印度方言。Android Go可理解為精簡版的Android,可在低於1GB內存的手機上使用。

對開發者們來說,另一個大事是Android系統有了自己的開發語言Kotlin,谷歌稱這是更高效且智能的語言。

VR:獨立新設備

雖然進入到 2017 年國內的 VR 市場趨於平靜,但對於谷歌來說 VR 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戰略陣地。首先,谷歌 VR 負責人 Clay Bavor 宣布:三星 S8、S8 Plus 和 LG 即將發布的旗艦機將支持 Google Daydream VR 平臺。谷歌還嘗試打造獨立的VR設備,獨立於PC和手機運行;谷歌聯手高通,並與聯想和HTC合作打造,首批產品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面世。

AR:在室內定位中派上用場

谷歌宣布 Tango 項目將和 Google Map 合作,推出一項室內定位服務 VPS(visual positioning service),它可以在沒有衛星信號的室內也能精準定位。Tango是谷歌2014年推出的AR平臺,通過手機的攝像頭和處理器配合,能夠對環境進行實時建模,並將現實世界和虛擬圖像結合起來,進而實現各種各樣的 AR 功能。谷歌在這次開發者大會上還表示將把 Tango 設備普及到校園中。

 

最近四年,谷歌已經把I/O大會的主線從“移動mobile”完全轉移到了AI人工智能,後者花費最長時間,講得最深入,也貫穿全場;移動戰略甚至也成了AI的服務形式。

這是在硬件和軟件之後,谷歌給自己加上的一個新維度,相比移動設備,AI是一個更有想象力的空間:智能助理、機器人、無人駕駛、醫療,教育都能跟它關聯,那是一個比具體產品更有趣的故事。

反倒是VR這部分,不像去年那麽重要了,雖然宣傳片依然精彩,但VR或AR沒有想象的落地那麽快,所以它成了最後15分鐘的故事,但不是壓軸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43

去年中國捕獲移動惡意程序超205萬個 安卓成主要目標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互聯網協會、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日前在京聯合發布的《中國移動(微博)互聯網發展狀況及其安全報告(2017)》顯示,2016年由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捕獲及通過廠商交換獲得的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數量超過205萬個,較2015年同期增長39.0%。 

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盧衛在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狀況及其安全報告(2017)》從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狀況、移動互聯網安全態勢及移動互聯網治理情況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綜合、深入的統計、分析和研究。報告的發布旨在聯合互聯網安全企業、機構共同研究分析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發現移動互聯網發展問題並加以解決,加強移動互聯網安全防範。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高級工程師何能強介紹說,2016年,境內手機網民上網訪問量最多的三個領域是社交、搜索和電子商務。從智能手機APP使用情況看,手機網民使用量最多的前三個APP是微信、QQ和百度地圖。 

“205萬多個移動惡意程序中,99.9%以上是針對安卓平臺,安卓平臺用戶成為最主要的攻擊對象。”何能強說,其中,流氓行為類的惡意程序數量超125萬個,占61.13%;惡意扣費類和資費消耗類惡意程序數量分列第二、三位。此外,2016年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傳播事件逾1.24億次,較2015年增長48.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010

iPhone十年 然而真正的贏家是安卓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2/165077.shtml

iPhone十年 然而真正的贏家是安卓
接招 接招

iPhone十年 然而真正的贏家是安卓

中國互聯網靠iPhone續命,靠安卓發家。

來源|接招(ID:itakethat)  

文丨霍超

2005年,張雲峰大學畢業去了天津東麗區一家鐵路設備的制造公司,每天八點半上班,五點多下班,每天晚上的時間就是一般泡論壇一邊看編程方面的書,每周都會有幾天要到淩晨2、3點才睡。他把白天的時間獻給了工作,為了糊口;晚上的時間獻給了塞班,為了興趣。

2007年張雲峰與泡論壇認識的基友蘇光升推出了智能手機論壇OPDA (www.opda.com.cn)。但能夠讓他們潛心折騰的設備還比較少,真正算得上智能機的只有使用塞班系統的諾 基亞,windows mobile的手機都很少。

他們算的上中國互聯網移動端(還稱不上移動互聯網)的第一批開發者,泡泡論壇、漢化國外軟件、在有限的手機系統框架中定制一些功能是他們每天忙碌的事情。這群人大多屬於兼職創業,手機論壇獲取的流量廣告不足以支撐他們的開銷,但是每條帖子下面寥寥留言卻支撐了他們做下去的動力。

在那前後,中國的互聯網第一代創業者剛剛穩固,第二次創業潮初顯跡象。王興開始人生中的第一次創業,創建了校內網。楊浩湧和姚勁波進軍分類信息網站,暴風集團CEO馮鑫開始創業,古永鏘也開始籌備優酷。在當時,PC互聯網就代表了整個互聯網,而互聯網創業也局限在不同的網站之間挖掘著用戶的需求。

每個人都想複制開心網,沒有人意識到一場革命即將來臨。

2007年,一個偏執狂跳到了舊金山的舞臺上發布了一款「劃時代」的產品,用一顆不完整的蘋果嘲諷了一下兩只手的諾基亞。這個偏執狂是喬布斯,他手里拿著的是第一代iPhone。

雖然喬老爺子後來去世了,但這件事給後世留下了兩個影響:第一,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第二,喬布斯重新定義了中國互聯網人的穿著(其實主要是雷軍和賈躍亭)。

0 (2)

iPhone的出現不止是是把手機做的多精致,屏幕變得多大,觸控多麽人性化,更多的意義在於拉開了移動互聯網這桿大旗。所以很多人把2007年定義為移動互聯網的元年,iOS登頂,喬布斯封神,中國互聯網開始趕英超美。

但是,中國互聯網真的是iPhone拯救的嗎?

有多少人還記得2007年的那個夜晚,記得第一眼看到iPhone的驚艷,記得喬布斯在臺上的激昂,臺下呼之欲出amazing。

老實說吧,其實大多數人都不記得,中國互聯網也不記得。

iPhone真正打開中國市場是在2009年,在此之前複雜的購買渠道和相對高昂的價格註定它在中國只能是少數人的玩物。

第一代iPhone在上市之初銷量只有136萬臺,而那一年諾基亞的出貨量是4.37億。並且最初蘋果並沒有沒有上線Appstore,所以個人開發者也並未能在其上有所作為。

轉機出現在2008年,中國的運營商接入3G傳輸標準,安卓也在谷歌的加持下推出了第一款產品——HTC G1。

timg

第一款安卓手機—HTC G1

安卓不僅帶來了接近iPhone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它更加便宜,而且足夠開放,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而言。

中華萬年歷的創始人秦濤第一次接觸安卓是在2008年,那時候他甚至連一款安卓設備都沒有。「我們先在電腦上試用了安卓模擬器,感覺Android在中國一定會火。」於是秦濤立馬買了部谷歌G1手機研究起來,投身到中國第一批個人開發者中來。在此之前他是做過兩三個網站,承包過軟件開發。

因為塞班的經歷,張雲峰早期對安卓有些抵觸。但在逐漸試用的過程中,他也發現了安卓使用上的便攜以及開發上的流暢,逐漸開始慢慢接受。而後,張雲峰和蘇光升的OPDA團隊開始轉向安卓刷機領域,創立了後來業內備受好評的刷機工具「卓大師」。

早期的iPhone比較封閉,價格低廉、更加開放且選擇多樣的安卓更加對這些極客開發者的胃口。而更重要的是他們看到的安卓的未來,一個ios暫時給不了的未來。

如果說iPhone是富士康的跳板的話,那麽安卓就是華強北、中華酷聯、小米、OV……等等屌絲友商的跳板。

應該說安卓支撐了中國近些年來的硬件制造水平,仔細回頭想想看,從手機到最近流行的智能硬件幾乎都是Power by Android。沒有安卓哪來小米,哪來OV,哪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第一批手機軟件開發者的市場紅利也是來自安卓。

安卓第一任代言人是來自臺灣的HTC,在此之前我們更熟悉它另外一個名字——多普達,專註於微軟windows mobile系統的代工廠。而後三星、Moto、索愛等一些國際巨頭開始接入安卓系統。

真正讓安卓開始普及的是中華酷聯,依靠運營商推廣3G的契機瘋狂傾銷,一躍成為中國出貨量最大的幾個廠商。

根據友盟2010年全球手機廠商出貨量顯示,iPhone 2010年全球銷量在4750萬部,而單是「中華酷聯」其一的中興出貨量在5180萬部。

海豚瀏覽器的創始人楊永智也是在那個時候加入了安卓開發者的大軍,2009年11月,楊永智要辭去在微軟的工作,因為他認準2010年和2011年,移動互聯網一定會爆發,2009年就是最好的創業時機。

楊永智對移動互聯網的判斷是試驗「燒」出來的,最多的時候,團隊做了100多個應用嘗試。「我們查百度搜索,看哪個關鍵字搜索次數多,就做哪個關鍵字的APP。每天觀察安卓應用商店的排名,發現用戶喜歡什麽,就做什麽。我們最鼎盛的時候,安卓應用商店每個類別的前十名里面都有我們的APP。」

對於早期的移動端開發者,流量廣告是最直接的變現路徑。只要有APP,有流量,就能賺錢。當時Google為了支持市場,投放了很多廣告,點一下就是5美金。所以楊永智在融資前,公司賬戶里已經有數千萬人民幣。

除了廣告生意之外,早期開發者還有另外兩條變現途徑。一、應用市場付費購買;二、應用內付費服務。但是這兩點在ios平臺上國內開發者並沒有占到多少甜頭。

雖然蘋果有著完整封閉的應用生態,但國內的iPhone用戶在早期並沒有良好的應用付費習慣。其一是因為早期的ios系統越獄並不難,第二是蘋果商店在前期付費渠道太過繁瑣。

早期的iPhone用戶應該有過這樣的切身體會,想要購買一款應用或者要在某個手遊端購買服務時,需要綁定一張支持VISA的信用卡。這對當時信用卡消費並未普及的國人而言並不方便。

直到2011年時,蘋果才將中國區APP Store售價就從美元改為人民幣,國內用戶除了用信用卡為APP支付外,可以通過銀行卡為iTunes賬戶進行充值,但是最小面額為50元起。

開發者在安卓上就沒這個煩惱,由於系統的開放性應用內付費簡單方便,導致早期湧入安卓陣營的開發者要遠遠高於ios陣營。

0 (1)

試問早期開發者第一次接觸的資本是哪家?紅杉、高盛還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中沒緩過勁,國內的VC還在傳統的pc互聯網和sp發力,除了少許有先見之明的個人天使外,那個時間點最早去和開發者談投資的大多數來自安卓手機廠商。

國內安卓手機廠商為了應對本土化的需求,所以會針對安卓系統進行一些定制。為了省時省力這些廠商對市面上優秀的應用通常采取收購或投資的方式。所以著名的安全軟件LBE被小米投資了,茄子快傳進入了聯想的懷抱。

可以說,早期沒有這些廠商投入的這筆資金,中國移動互聯網從業者很難有如今這般龐大。而這些廠商之所以有錢得益於安卓提供的內核。

安卓常常被用戶詬病的一點是手機廠商的預裝,而這一點對於之後中國移動互聯網格局的形成卻至關重要。

中國移動互聯網的之所以繁榮離不了低價安卓機的普及,而在中國市場之所以能產生造價低廉的智能手機,除了人工成本的廉價外離不了預裝軟件的補貼。

手機廠商在硬件銷售不盈利的情況下,軟件預裝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環。據老羅在多年前的一次發布會上透露,手機制造商在其生產的產品中預裝一款軟件即可獲得幾元到十幾元不等的利潤。所以用戶在買到的安卓手機中常常自帶「全家桶」應用,雖然及其影響用戶體驗,但不得不說這也間接推動了中國智能手機的普及。

另外一點,BAT等一些巨頭的繁盛也少不了當初預裝軟件的推動。試想一下,一個之前沒接觸過智能手機的普通用戶,在看到有預裝軟件的前提下,本能會選擇成為該軟件的用戶而不會再去搜索下載同品類的其他應用,手機QQ起於此,手機淘寶起於此,完全基於移動端的微信起於此,而與其同品類的米聊敗於此。

iPhone相比安卓則更加純凈,除了少數自家應用外大多依靠用戶自己下載,提升了用戶體驗,但少了安卓那般野蠻生長。

結語:誠然在中國移動互聯網日新月異的今天,過去的那些個人開發者大多已經轉型,現在也已經不是草莽英雄的年代。大多數的用戶更喜歡iPhone帶來的體驗,大多數的互聯網公司也針對ios帶來更好的優化,但是安卓給中國互聯網帶來的變化不應該被人忘記。

iPhone 安卓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