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身為浙商總會會長的馬雲希望浙商永遠不參與任何行賄,“如果我們的會員參與行賄,就清除出去。”他還表示,“中國經濟這次調整中,如果浙商群體過不了坎,很難找到一個商幫過得了。”

i黑馬訊 10月25日下午,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第三場論壇“新作為——創客好時代”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浙商總會首任會長馬雲作主旨演講。

以下的演講全文:

感謝大家的信任,當了“官”(浙商總會會長)。我上一次當官是1985年,杭州師範學院的學生會主席。這兩個“官”,在我看來本質上都差不多,都要一種擔當的精神,都要有一種感恩的心態,把大家團結起來。我確實從來沒當過商會會長,昨天我們選出來的會長、副會長開了個會,會上大家提了很多的建議。感覺浙江企業家眼光獨到,看法也完全不一樣,學習了很多,關於未來浙商總會的工作有了更多信心。尤其我們的秘書長鄭宇民,能力大家都看得到,一直為浙商呼喊,為民營企業呼喊。

剛才我在下面聽,學習了很多,也記錄了很多,我想分享一些看法:

企業家“知行合一”

我以前是當老師的,一直以為知識分子了不起,當老師有知識,當科學家都很了不起,當商人總覺得被人看不起。現在我覺得商人了不起,商人不是學校里能培養出來的,也不是靠國家政府訓練出來的,說我培養多少個企業家出來,這很難。商人純粹是靠自己對市場的把握、獨特眼光、拼搏的能力打出來的。商人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稀缺資源,我個人堅持認為商人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科學家和藝術家。我以前在公司內部討論戰略的時候,那些MBA畢業的人經常講,我們這樣的戰略不對啊,不可以複制化,我個人覺得戰略是不能複制的,任何能被複制的東西都是複制品,真正不能複制的東西都是藝術品,就像我們臉長得這個樣子。複制是很容易做到的,企業的戰略更是這樣。一個企業家要把自己企業的產品、服務,打造成藝術品,無人可以複制,無人可以超越,只有這樣才能走得久,才能走得遠。

企業家另外一個很難的是“知行合一”。學知識很容易,但是把知道的東西做出來,並且做出來的東西讓別人喜歡,是多麽地難。所以我經常不好意思地說,不是我很狂,我看到學者專家講評的時候,說說我比他還會說,但做起來很難。知行合一是企業家非常難做到的東西。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尊重這個社會稀缺的資源,那就是我們的企業家。小時候我有一個夢想,你長大想當什麽啊,當科學家很了不起,當老師很了不起,當解放軍很了不起,但是沒人敢說我要當老板,好像當老板很丟人似的。我希望今後再對我們自己的孩子,如果他想當老板的話,多給他一些冒險,不僅學習知識,還要學會與人打交道,企業家是在社會中磨練出來的。

影響經濟的四件事

我們今天談了很多經濟問題,經濟潮起潮落,有好必有不好的時候,三十年好下來必定會有不好,這很正常。只是我們很多人會認為,我們倒黴,怎麽叫我們碰上了,剛開始幹,就輪到我們經濟不好。其實經濟一直是這樣,只是中國壓抑了這麽多年,突然由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中國前30年的政策使得中國有了30年的高速增長,現在回落我覺得很正常。在經濟好的時候,賺錢的企業不叫企業家,就像股市牛市的時候,你賺到了錢別把自己叫投資者,你只是炒股而已。大浪褪盡,依舊在那兒的,那才叫企業家。能夠對未來做判斷,在經濟好的時候,你要做經濟不好的準備經濟不好的時候,並且知道一定經濟會不好,要把握好機遇。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有不同的眼光看待未來,有不同的視角看待未來。

我們以前有位浙商說過,生意永遠是越來越難做,關鍵是眼光。眼光看到縣里面,就做縣里面的生意;眼光看到全省,就做全省的生意;眼光看到天下,就做天下的生意。其實,說生意越來越難做,其實以前也沒好做過,今天也不見得好做,永遠難做。這就是需要你與其他人有與眾不同之處。

所以我想,中國今天的經濟問題,我覺得沒什麽大的問題。中國歷代下來,所有的問題我們都度過了,這麽苦的日子我們都過來了,還怕這點什麽東西。前段時間,我見了一個欠發達地區的縣委書記,縣委書記做報告,世界經濟錯綜複雜,講了一大堆,影響了我們縣。都是套話。

我覺得,今天來看,世界經濟對我們中國有沒有影響,我覺得客觀來講有整體性影響的。現在好像有80%的企業,所有的人都說經濟不好,生意難做,看樣子世界經濟對我們是有影響的。我覺得影響的就有四件事,這四件事對於在座的以及我們中國甚至是全世界的人,都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任何一件事情出現危機的當刻不是危機,後面的危機才是危機。

第一,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當時危機出現時,中國政府應對強大,但我個人認為我們沒有意識到危機四年之後還會余波不斷。首先第一波波及美國,第二波波及歐洲,我們沒有做充分的準備,這一波的金融危機對世界的影響就像地震海嘯一樣,這一震,這一波一波過來,需要時間。

第二,沒有人認為互聯網這次技術革命會對世界經濟帶來多大的影響。我相信,5年10年以前,我在這里開過很多會,公司內部的會或其他的會,當我們講到互聯網會對很多行業和產業帶來巨大沖擊的時候,大家就覺得你就是說說的。但現在大家都覺得不說上個“互聯網+”都覺得不時髦,不“+互聯網”也不新鮮。這個技術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只是剛剛開始。

第三,能源危機所帶來新能源的誕生,所帶來的一系列的變革,大家也沒有足夠的重視。

第四,在中國,我們的經濟模式,我們的社會發展,導致我們環境的問題大家有沒有想到。再加上這幾年來中國政府其實很早就提醒大家轉型升級,轉型升級。這麽大一個國家,說一件事情,堅持不斷地說,五六年肯定有效果。如果一個政策下來,大概產生效果,大概三年。但是轉型升級我們說了很多年,效果還不是那麽好。

這幾件事情合在一起,這個國家的經濟已經發生變化三年。應該講,我們今天的經濟已經真正到了轉型升級時候,轉型升級已經開始。只是,轉型升級,提出這個口號的時候,沒有想到轉型升級能夠帶來這麽多麻煩。因為任何東西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我一直在講你拔牙都要付出代價。你牙疼了,你得到醫院預約醫生,你得付錢,你得出血,你得疼痛,可能還得休息幾天。現在經濟轉型了,你既希望轉做新的經濟模式,又不希望丟掉昨天,不能改那個,也不能死老企業。你想拔牙,不想流血、不想付醫藥費,也不想請假去看醫生,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這個代價誰都得付。我們現在這個國家正在付出這個代價。

低端制造業、粗劣制造業還會下滑

我剛在臺下聽的時候,講到制造業、實體經濟,好像把制造業、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對壘起來。

關於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我認為未來:

第一,中國制造業還會繼續下滑,你高興不高興,還會下去。第二,中國的虛擬經濟日子也不好過。其實中國的制造業下滑,也不等於世界的制造業全都下滑,蘋果很好,特斯拉也不錯。低端制造業、粗劣制造業必須下滑,如果中國粗制濫造的加工制造業不繼續下滑,中國沒有機會。

你想想我們三十年靠什麽起來,我們原來靠加工,大家都知道知識產品、版權、品牌我們都沒有,但是你想過沒有,我們拼的是什麽,拼的是成本低、勞動力低。勞動力能低嗎?我們努力奮鬥的目標就是讓我們的老百姓收入能好起來,你已經不可能再六百、七百塊錢給他們了。因為勞動力成本越低,意味著你的產品附加值越低,你的員工創造力就越低,你的服務和產品的價值就越低。第二個我們拼的是原材料低。請問中國有原材料嗎?我們的生產原材料,尤其是鐵、煤還是從報國外進口過來,搞得烏煙瘴氣,賺得一點點毛利,我們的經濟需要嗎?把環境搞成這樣。真正付出代價的是我們,我們誰都在付出這個代價。

這是一場真正的商業變革時代,你可以看成機會它是機會,你如果把它看成災難,它就是真正的災難。危機危機,機會一定在危險之中,了不起的企業一定是誕生在危險之中。只有冷靜下來去觀察,你怎麽能改變自己。

我充滿樂觀,從5個月到15個月來看,經濟不好,好不到哪兒去,而且可能比大家想象得還要糟糕,這個做好心理準備就不怕,守住自己的地盤。但是,從5年到10年來看,中國經濟的機會強大無比,可能全世界找不到像中國這樣的第二個國家。我一直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但樂觀主義絕不等於盲目樂觀,你需要有根有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經濟形勢好,你未必會好;經濟形勢不好,你也未必會不好。經濟不好有不好的做法,經濟好有好的做法,只是看待的角度不同而已。

為什麽我認為中國經濟現在的調整對浙商群體是巨大的機會?如果浙商群體過不了,中國沒幾個群體過得了。也很難找到一個商幫能過的了。

從長遠來看,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不能持久,我們要把握中國未來可能持久的經濟模式是什麽?剛才一個經濟學家講了,我們不可能保持10%的增長了。人如社會,企業如人,人長個子長到1米8,你不可能再保持10%的增長,經濟同樣。所以我們看得到的增長,大概二十年內、三十年內,我們已經看到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人看不到的增長是腦子里,不是身體的增長,而是腦子的增長。

中國未來要增長的,不是體量,而是質量。這是大家一定要思考清楚的問題。經濟的增長7%、6%,即使5%那又怎樣?四大經濟體,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只有中國一個經濟體的GDP增長速度超過5%,中國每年的經濟收入規模非常之大,這些錢已經夠了,要問的是這些錢用得合理嗎?用得對嗎?該用到哪里?這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思考。

內需經濟是未來

根據今天的增長速度,未來10到15年中國會有5億中等收入人群。5億什麽概念?美國現在大概有1.5億中等收入人群,我們的5億相當於3個美國的需求。

美國經濟怎麽起來的?內需。美元精神。美國強大的內需,不斷開出未來的錢,不斷借你們家的錢,花你們家的錢,一整套的經濟的體制,加上美元加上軍事實力,形成整個世界的標準。

假如中國未來有3個美國的經濟體量,那是多麽大的機會。問題是,如果按照昨天的做法,我們可能越做越死。如果我們還按照昨天這樣的增長,我們永遠看不到北京的藍天,杭州的藍天。這樣的路子下去,產生的災難是全人類的,我們的孩子是會倒黴的。

所以我覺得經濟模式該改變。我們稍微熬幾年,抓住未來的機會。我們今天的模式,歐洲走過,日本走過,美國走過,有人說“中等收入陷阱”,但哪個成長期沒有困難?小孩子身上都是傷疤,一樣要過。中國必須面對的是,大量的中等收入群體會起來,中國經濟未來的機會就在於強大的內需。

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我一直認為是“兩馬一牛”。出口是馬車,投資是馬車,但內需絕對是牛車。這麽多年,內需,消費該怎麽花?中國經濟前30年,加大基礎設施,加大出口,這是政府拿手好戲,政策補貼,銀行的錢掏出來。消費,把老百姓的錢掏出來,那是企業家的本事,那是創新的體現。

什麽是消費?消費的消,是消耗品的消,費,是浪費的費。我們小時候家里就1臺電視機,現在家里有5臺電視機,4臺基本上不看,就是浪費。去思考這些購買沖動,哪怕它就用一次,一次也不等於粗制濫造,依舊很好。我們要用觀念去不斷打開這個消費和內需拉動的東西,這一定是企業家的作用。請大家記住,未來20年到30年,中國必須以消費拉動,而消費拉動一定是企業家、一定是市場在拉動,這是我們所有人的機會。

失敗者總在怪別人

大家即使過得不好,是所有人過得不好,其實今天過得好的人並不多。你看股市,倒黴的人、賺錢的人都有。很多人講炒股,記住,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沒有。要靠投資(才能賺錢),投資和炒股是有巨大差異,剛才主持人問‘那個誰啊?你弄創業那麽辛苦,還不如弄個投資’。好像投資很輕松一樣,郭廣昌投資頭發都沒了。

投資是你要對(資金負責),我們現在很多人買股票,從來不問別人,連公司做什麽生意都不知道,反正聽張三說要漲他就去買,那是肯定要死的。投資要研究多少東西啊,對不對?

很多問題,我們將來要記住一點,看透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看不透。什麽叫恐慌?恐慌就是你不知道未來,你就知道這是機會。我相信憑我們的能力,憑我們今天的員工素質,憑我今天投資下去對未來的堅持和堅守,絕大部分人不行,我們未必不行;而絕大部分人不行,我們行了。你只有這麽去思考這個問題,看透了,你怕什麽呢?

今天,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千萬不要對立。中國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都是嬰幼兒期。中國有幾個真正的投資大師?你們請問,那些炒股票的人,天天看報紙、聽廣播的,他們幹嘛自己不去買?我發現世界各大基金的老板,我都認識,他們從來不聽,他們買什麽從來不告訴別人。所以我自己覺得,中國的虛、實都還是初級階段,我們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是大家記住,這三十年的發展,我們的生意做得太順利了,國家發展得太順利了,我們沒碰上過(危機)。歐美幾百年的企業,他們不知道倒了多少,又再做起來的不知道多少了。我看那幫老頭,前兩天在英國碰上那幾個80多歲坐在那,哪個人身上沒有五六個洞?所以,我覺得中國30年已經很幸運、平穩、高速地發展了三十年,未來的三十年,是你亮本事的時候,也就是說,前三十年,你練出來的毅力、能力、團隊,這樣的一整套,在這個時候能發揮真正的作用。

當然也有說,現在政府不作為了。你也別怪政府,政府以前搞經濟也太容易了,現在突然碰上危機,有的政府不曉得該怎麽辦。不是他不作為,是他不知道該怎麽作為。大家都要互相理解,對吧?招商進來是剛開始的第一步。一個企業生孩子最容易,孩子養大最難,養大有出息更難。

所以我們國家在經濟建設的政府和企業里面,缺了大批經濟人才。這個的儲備、準備,是需要時間的。而在座的我們以及未來的年輕人可能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你今天做準備正好,否則呢,我覺得我們都是過慣了三十年的順風順水,碰上了一次倒黴的事情覺得就有多倒黴,其實沒多大點事。所以大家放心。

那麽,另外一個我也看到,實體怪虛擬,虛擬怪實體,失敗者總在怪別人。成功的人總在怪自己——哎呀,我怎麽沒把握住這個?哎呀,當時講過怎麽就沒有聽見?哎呀,我兒子跟我說的時候,我怎麽沒註意呢?這些人都會成功。但是,那些怪別人把自己搞翻掉、把自己弄開的人,都沒出息。我看到無數的人,所有的成功者都在檢查自己,所有的失敗者都是別人的錯。一會怪政府。就像打高爾夫球一樣,不行的就怪天、怪地、怪桿子不好、怪球童走路太響,反正我們都會怪,都不會有出息。

所以我們還要自己檢查自己,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反省,別人成功了,去欣賞別人,要學會欣賞;即使別人失敗了,也不要覺得別人很愚蠢,我告訴大家,幾乎所有企業犯的錯,是90%的人重複犯了99%的錯,你們要去思考下。天下其實沒有那麽多愚蠢的人,人與人之間相差的真不多,只是你會不會去反省、會不會去欣賞、你會不會熬一熬而已。

好企業都是在誕生在壞時代。我想講一個例子,英國和美國在兩百年以前競爭航運是很典型的。英國的船那時候壟斷了整個海運,美國人來了,和英國競爭,沒多少年,美國就把英國打敗掉了。你知道為什麽打敗,原因很簡單,歐洲人、英國人不敢冒險,而美國人敢冒險,歐洲人一看風不對,今天就不出去了,但美國人照樣出去。美國人22個月船行到廣州販賣茶葉,路上幾乎是各種風浪。所以他們吃的都是雨水加鹹魚,省下來的那點錢讓每一公斤茶葉少了5分錢。正因為少了那5分錢,才完全搶下了這個市場,然後英國人說,我們的船比美國人好。美國人說現在航船技術變化那麽快,壞了再換個新船,然後零部件壞了繼續上,形成了美國鏈條中的零部件也起來了,一個行業就誕生起來了。敢不敢冒風險,敢不敢迎接挑戰,敢不敢改掉昨天自己覺得很熟悉的東西,這是我們今天要去思考的。

企業競爭,是組織文化人才的競爭,從“強我”到“利他”

這些我們在座的企業家,能坐在這里的,你們已經經歷了無數的困難,我相信不要再擔心,有很多小孩,那些激情似火、沖動似火的創業者來,我們應該欣賞,但是我們心里面知道:年輕人,路還很遙遠,我們走過的路、吃過的虧,他們都會走一遍,只是我們今天講要對未來有敬畏,對昨天要有感恩,我們感恩是沒有中國三十年的平穩發展,就不會有我們的今天。對未來來講,敬畏之心必須要有,要有對新技術的敬畏,它的發展將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其實沒有阿里巴巴,很多傳統零售行業也會倒下,只是我們的降生加速了你們的倒下而已。

就像航海技術起來了,就把它顛覆掉,第一次工業革命出來把農業顛覆掉。但是任何一次技術革命,別給我講技術消滅了就業,不是那麽回事,其實每次的技術革命都創造了無數的就業。第一次工業革命,人們認為機器會取代人力,事實上,工業革命誕生了無數的工人,第二次農業革命也誕生了無數的就業機會,這一次技術革命也不例外,只是他要求的是高端就業。所以,我也相信,也請大家記住,經濟的轉型一定從原本低端的,向高端制造業走,而制造業必須跟服務業結合在一起,服務業才是未來,任何的制造業就是一個服務業。服務業、制造業其實不是在拼成本,也不僅僅是拼成本,還拼創新能力、拼人才、組織。幾乎所有的銀行都願意投到流水線上,而不願意投在員工身上。如果你在員工身上投錢,如果你能在創新能力、組織建設和文化建設上面做起來。因為制度只讓你的員工不去幹些壞事情,而文化可以激發員工的創新能力。

企業與企業的競爭,最後其實是人才的競爭、領導層的競爭和創新能力的競爭。所以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從現在起已經換掉。你昨天的一些比賽遊戲規則可能已經改變,所以剛剛有的企業家在講,我覺得他們還在講IT,現在是DT,就是DATATECHNOLOGY,IT講的就是自己的信息化而已,那是基本功,而DT出來後,它不是技術的變革,而是思想的變革,可以使你的員工更強大、讓你的合作夥伴更強大、讓你的客戶更強大,甚至讓你的對手更強大。大家有時候會想,對手更強大是什麽概念?就像賊越傻警察越無能,賊越強則警察越強。對手越強,你才會越強,你看到任何一個對手,你都要把它看作一種福報,因為今天終於有一個人讓我練一練了。但是,千萬不要你死我活,因為你搞死他,你未必能活下來。

所以我們在這個商戰的過程中,請大家記住,DT數字技術是采用了IT技術以外,去讓別人更強,今後的企業也會越來越透明,今後的企業也要懂得分享,企業在透明和分享的基礎上要擔當責任、要培養出無數創新人才,這才是未來的競爭之處。

今後,不是讓你的員工,他800元,我300元;他買進原材料兩斤兩塊錢,而我買了一塊八;我的流水線可以生產五千件,他可以生產4000件。以前是以規模化、標準化為準則,現在則是以個性化、獨特化定制為主。制造業的區別已經不僅僅是成本、精益求精,還有很重要的是我們對自己的產品很了解,但是我們花在對客戶、對市場的了解卻不多。其實未來的制造不是B2C,而是C2B,消費者定制。今天世界、中國的機會在於人越多的地方機會越多,大家可以想一想,以後哪個省的人口越多、需求就越大,需求越大,置頂的標準就越大。這個整個就倒過來了。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從強我變成利他思想,是21世紀,企業必須要有的素質,你要讓你的員工比你聰明、比你更了解信息和數據、讓你的員工有更強的能力,讓你的客戶、合作夥伴更強。這個才是這個世紀會誕生的新型的企業,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今天是說了,等到30年以後,你再回頭看看。我的好處在於,我們公司其他人在幹活,而我是在胡思亂想。

浙商永遠不要行賄

對年輕人來講,沒有比這個時代更好的了。這個時代,不需要拼老爸老媽的關系,不需要拼腐敗,不需要拼銀行貸款,拼的是你的真知才學,怎麽樣去努力。

我也想跟浙商所有的理事、會員講,這個國家這幾年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反腐倡廉,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這是時代的決心,時代的痛。

我希望,浙商永遠不參與任何行賄,如果我們的會員參與行賄,就清除出去。這個代價不能再讓我們的下一代去承受,再去拼這些東西。

我希望大家堅持底線,我們可以少做生意。但是政企關系還是要搞好,但是不幹那些事。我們拼真本事,拼的是睡地板,拼的是勤奮,拼的是不斷改變自己,擁抱變化。別人討厭的東西,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下。競爭失敗,往往是因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我們浙商動在先,比誰都敢於冒險,但是我們建立制度、人才、文化,只有這樣浙商才能扛風險。今天的企業,要做全球的生意,沒有良好的組織,文化,優秀的人才,沒有機會。